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1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2
摘要:本文介绍了信息消费的内涵特征和信息消费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信息消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划分为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进而对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进行了一定的联系和对比。
关键词:信息消费;影响因素;宏观与微观一、信息消费的内涵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的态势,为了满足对信息的需求,人们逐渐将视角转向网络来获取信息。信息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消费是指在需求的刺激下,信息消费主体消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活动。如今,信息消费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
信息消费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者其实就是信息消费的主体,从其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个体消费者和组织消费者。个体信息消费者是指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组织消费者是指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
(二)信息消费品。信息消费品不仅包括有形、显性的信息商品,还包括无形的、隐性的信息服务。信息商品其实就是一种具有信息功能的商品,它是在信息化水平发展到某种程度后才出现的;信息服务是一种提供信息产品的增值服务,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播等阶段。
(三)信息消费环境。信息消费环境一般来说,包括信息消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信息产品或服务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或服务消费相比,其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消费,所以,相对于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大。
二、信息消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关于信息消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总的来说,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微观方面;一类是宏观方面。
(一)微观方面。信息消费微观方面主要受到受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客体和信息消费环境三个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1. 信息消费主体。对信息消费主体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是消费者的潜在购买能力和信息能力。信息消费者的潜在购买能力是影响信息消费的外在物质条件,制约着消费者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也就是说,信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越低,信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越强。信息消费者的信息能力是指其分析、判断、评价与综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其对信息消费的欲望。
2. 信息消费客体。信息消费客体也就是信息产品和服务,其信息含量越多、越高、越具有价值,就越能激发信息消费主体进行信息消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我国当前情境下,信息市场所提供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还处于较低层面,各个内部部门缺乏深入沟通,在与国际领域信息服务接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阻碍。
3. 信息消费环境。信息环境包括所有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信息消费主体的信息消费活动会受到其所处的信息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同时,信息消费主体又可以通过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信息消费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有关法律政策和价格因素对信息消费活动的影响最大。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对信息产品的生产、传递和转移的制约,影响信息消费产品的规格和类型,进而对信息消费主体的消费选择产生影响。价格水平严重制约着信息消费主体的支付能力,信息消费产品的价格水平越高,信息消费主体的支付能力就越弱;反之,亦然。
(二)宏观方面
1.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为信息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撑,同时也是信息消费的主要支撑体系。信息产业对信息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内在地决定着信息消费的发展水平,它们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能够不断地推动着信息消费的良性发展;信息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从本质上制约着信息消费结构的变动方向。
2.相关法律政策。相关法律政策是整个信息系统有序、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其对信息产业的平衡稳定发展、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信息市场的健康运行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相关法律政策以一种间接的形式对信息消费市场产生影响,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来影响信息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和信息消费产品或服务的结构模式。
3.信息市场。信息市场的主体其实就是信息生产方和信息消费方,他们之间的供求关系就是信息市场的本质。信息商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主要就是通过信息消费市场来进行信息产品的交换和转移,从而将信息产品所携带的有效价值传播并应用于其所需要的各个方面,其中,信息的商品化是信息市场形成的基础。
由于信息商品和信息商品交易的特殊性,信息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具有某些特殊性质,主要有:第一,市场形态的多元化与隐蔽性。信息商品的知识性和非物质性,决定了同一个信息商品可以被多个消费者所使用,而且信息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交易方式不是平时的那种货物易手,而是一种信息的传递。第二,交易方式的灵活性。信息市场中信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交易主要是通过借助网络的形式,对交易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少
三、不同研究角度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联系与区别
(一)不同研究角度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联系
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研究,关于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都是基于信息消费的核心过程进行的,即从一个信息消费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
(二)不同研究角度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别
不同研究角度对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对信息消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确定角度不同,有的是基于宏观的大层面,有的是基于微观的细层面。但是二者之间也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共同构成了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完整分析。
参考文献:
[1]沈小玲. 关于信息消费的理论探讨[J]. 图书情报知识, 2006, 5: 81-84.
[2]刘雅静. 信息消费: 内涵, 决定因素及发展对策[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 5: 52-53.
[3]邓碧侠. 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J]. 情报探索, 2012 (2): 30-32.
[4]蒋序怀. 略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消费经济, 2000, 5: 33-37.
[5]蔡东伟. 我国信息消费现状浅析[J]. 黑河学刊, 2008, 4: 012.
[6]鲁春丛,朱乾龙. 信息消费的趋势、特征与效应[N]. 人民邮电,2013-09-12004.
[7]贺修铭. 信息消费概念的确立及其理论基础――兼论信息消费学的建设[J]. 图书情报工作, 1996, 4: 46.
[8]黎婷, 刘勇. 信息消费界定评述与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1: 56-58.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3
一、现有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以及它的重要性
国内有关学者把框架定义为人们对某种组织或者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的结构。对于艺术管理理论的框架结构,主要注重对艺术管理信息的选择和重构。针对艺术管理这门学科而言,学界一些学者提出了目前主流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即把艺术市场作为基本出发点,将艺术经济管理作为突破角度,把艺术经济管理分为三大模块,也就是宏观、中观和微观艺术经济管理。这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目前尚未划分出明了的界限。尽管有些学者的观点对于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重构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具体而言笔者对有些观点仍尚存异议。
二、当今艺术管理理论框架所存在的缺陷
(一)理论框架的分析过程和结论之间存在冲突
就目前而言,现有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是通过对管理权限范围和本身内外属性进行的一种划分。按照此种划分方式,可以把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分成三个部分,也即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在实际上,如果将艺术经济管理范围进行扩大化的话,放在艺术管理范围的大背景下分析, 此时通过所得结论便会发现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实际上应该属于宏观上的东西,同时艺术行政管理与艺术产业管理,也未能够摆脱宏观艺术管理的控制,此种分类过程避开不了冗余的嫌疑。通过结论分析得出,艺术中介管理应该归属于宏观范围领域的艺术产业管理,但是在分析进程中,有些学者却把艺术中介管理划为微观艺术经济管理领域,此种做法明显使得分析过程和结论之间产生了对立。
(二)艺术产业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被完全隔断
目前现有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隔断了艺术产业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之间的固有联系。也就是所谓二者相互分家,艺术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框架分支结构从艺术产业管理中摆脱了出来。各种迹象表明,艺术行业管理不能仅仅自身被包含于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应该拥有更广的范畴,艺术行政管理也应划属于这个范畴,且二者共属于宏观的艺术管理领域。艺术行业协会以及有关管理机构再对艺术行业进行管理和把控的时候其与政府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对该行业的管理的区别仅仅体现在管理主体以及管理所产生的效果的不同。对于其他管理事项来说,比如被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艺术企业的内部管理未被牵涉其中,而仅仅是对多样的盈利机构和非盈利机构通过规则使他们更加规范化罢了。
(三)微观艺术经济管理领域并不包含艺术中介管理
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中介就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以某一群体为单位,在艺术市场上充当艺术品流通职能的中间机构。一般情况下根据机构的设立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分类,第一种是致力于传播文化的非盈利中介机构,第二种是主要为了获取利益的中介机构,再有就是两者性质兼有的艺术中介机构,从此看出,艺术中介仅仅在艺术生产方和艺术消费方之间起到一个连接的桥梁作用。这种关系就表明了艺术中介管理是不被微观的艺术经济管理所包含在内的,其应被划为艺术行业管理范围内,可将其称为艺术中介行业管理,和艺术生产管理以及消费管理共同构成艺术产业管理。宏观艺术管理在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中的表现形式就是艺术中介、行业、产业等管理所形成的综合体,该综合体的各个单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注重集合性的组织活动管理。相比较于微观的艺术管理而言,后者往往注重管理的内在联系,放在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中就表现在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中,也即相对于组织内部的相关因素的管理。从以上宏观以及微观艺术管理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中介管理应该并属于宏观的艺术管理而非微观。
(四)艺术管理理论框架划分标准不确切
国内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且现有的划分方式也并不明确,目前主要是根据艺术管理主体之间的区别进行划分,同时考虑到艺术生产和艺术的流通过程。此种划分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往往导致艺术行业协会和艺术行政管理仅针对艺术管理的主题对艺术市场和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但是对于艺术中介管理来说,却是按艺术生产流通中产生的作用进行归纳出来的。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致使各种类别之间互相交叉和重叠。为了寻求途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将艺术行政和行业管理二者共同纳入艺术产业管理范畴。
三、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重构
(一)从纵向角度,可根据艺术管理的作用和范围来进行划分,此种划分模式下,艺术行政管理被归入宏观的艺术管理范围,艺术行业管理纳入中观艺术管理范畴,同时艺术的企业管理就演变为微观艺术管理范畴。此种通过纵向角度的划分方式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而言,结构清晰明了,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方面也具有重要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二)从横向角度进行划分,在此角度上可将艺术的具体门类作为艺术管理划分的依据。实际操作中,是将艺术管理分成四个大的种类,即造型、表演、语言和综合艺术管理。通过各自的名称就可知道,各类的管理范围比较明确。同时我们还可在各类名下设具体平行机构,就拿造型艺术管理来说,该类的管理对象主要涉及造型艺术门类,对其管理主体来说就包含造型艺术的生产、中介和服务组织等。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可将表演、语言和综合艺术管理进行类推。此种框架重构方式方法简单明确,非常有益于艺术管理门类专业的学生确定自己的研习方向。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4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
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主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
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反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外贸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作用就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谈,就无法区分清楚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5
工程经济分析分为微观经济分析(或称财务评价)、宏观经济分析(或称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分析。微观经济分析是从项目本身可能发生的财务收支的分析出发,通过比较该项目需要发生的支出和它可能获得的收入来研究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果,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宏观经济分析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利益出发,分析和计算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判别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1.1微观经济分析
微观经济分析,即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从项目的财务角度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其主要作用在于衡量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为项目制定资金规划;为协调项目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提供依据;并利用有关的基础数据,通过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和各项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做出财务评价。
1.2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即是将拟建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中,按照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揭示项目的社会经济本质。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考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宏观经济分析是项目经济分析的核心。
1.3不确定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研究各种经济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估计经济分析结果所面临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风险分析的资料和结果,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不确定分析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2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的关系
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两者之间相互联系,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
2.1共同点
1)评价目的相同:两者都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2)评价基础相同:两者都是在完成需求预测、工程技术方案、资金筹措等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
3)计算期相同:两者都要计算包括建设期、运营期全过程的费用和效益。
2.2不同点
1)分析和评价的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分析是从项目本身考察项目的财务特征;宏观经济分析则是从国家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特征。
2)采用的价格不同:微观经济分析采用的是现行价格,宏观经济分析采用的是影子价格。
3)主要参数不同:微观经济分析采用的是官方汇率,动态计算的折现率采用财务贴现率;国民经济采用的是影子价格,动态计算采用经济贴现率。
3公路工程经济评价常用方法
公路工程项目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有相同的地方:都需要通过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严格的审批程序,批准后消耗一定的建筑材料形成固定建筑物。公路工程在经济性分析时,许多国家基本上还是借鉴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我国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起步较晚,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经济评价主要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4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使我国公路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建设规模扩大了,投资增加了;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大型建设项目,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巨大。因此,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此进行经济分析,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与联系范文6
1.“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生形成三重表征思维的铺垫时期
初中生由于抽象思维薄弱,不易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对于微观知识大多数只是机械记忆,造成了知识僵化不灵活,是导致初中生三重表征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初中生的三重表征思维先要在微观知识的建构上做好铺垫。即引导学生理解和确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认识微观粒子的性质及其运动特点,形成正确而深刻的微观表征。
首先,形成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意识。从包括生活现象、化学史实、科研成果和探究实验等宏观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去感知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微粒,并及时建立有利于学生理解微粒的概念与属性的模型。进而利用微粒的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提高学生分析物质的构成与解释物质的宏观现象的能力。在一些具体的实例上,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跟其构成微粒的联系。例如,比较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模型及性质,引导学生把物质化学性质的异同归因于其构成分子的差别,形成“物质的性质主要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观念。
然后,理解微粒在化学反应中的运动情况。借助一些简单的微粒模型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关微粒的变化。尤其要通过动手或动画等立体化、动态化的教学手段来突出微粒变化的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的形象。例如,让学生以氧原子和汞原子的模型组合成氧化汞分子的模型,并模拟“氧化汞分子分裂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个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微粒间的重组。
最后,辨析微粒符号的意义。起初可能需要依靠必要的记忆来熟悉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符号。如按照教材的安排逐步让学生识记如氮气、氧气等物质的化学式及相关的元素符号,为进一步的书写和理解做好准备。接着就要结合微粒的模型来刺激学生对相应符号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明确符号在任一点(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等)上的含义。最终就是借助微粒的模型或图形,引导学生辨析微粒的种类和数量,学会用符号表示出来。
2.“水的组成”是初中生形成三重表征思维的入门时期
关于“水的组成”,主要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研究水的组成、构成及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并确定水的化学式。它是学生初步学习了物质构成的知识后,首次从宏观实验入手深入研究物质的微观构成,并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其中蕴含了完整的三重表征思维学习模式,可作为初中生形成三重表征思维的入门课。教师可按照三重表征思维的线索组织学习的过程(见图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按照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步骤去认知化学知识的方法。
先从电解水产生气泡的实验现象入手,观测在两极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并进行这两种气体的检验,引导学生获得电解水过程的外在现象感知,形成对电解水过程的宏观表征认识。然后,围绕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分析,认识气体体积比与相应的微粒个数比的关系,从而确定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即水分子的构成。例如,由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氢气和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气体(元素)的质量比,再用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进而,建立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模型,并模拟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再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和原子及其个数的表示方法,确定水的化学式,以及用文字或符号的表达式表示电解水的反应,实现从微观到符号和从宏观到符号的抽象。
3.“化学方程式”是初中生形成三重表征思维的突破时期
化学方程式是最典型的化学符号表征。多数学生能够把宏观上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各物质的状态等等表示出来,但往往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遇到困难。也有不少的学生能配平化学方程式却不能解释方程式的意义。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在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中进行结合、转化的能力。这正是学生形成三重表征思维时需要突破的地方。教师可以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中引导学生学习三重表征之间的转化,提高学生三重表征思维的水平。
一是从化学方程式出发,提取相应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其中,宏观意义具有鲜明、生动、具体等感性特点,是为学生所熟悉和理解的。而微观意义,由于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孤立地分析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所代表的意义,使学生对微观意义的理解显得机械僵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引导学生动态地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
二是在配平化学方程式中进一步揭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许多教师往往重视介绍和训练“最小公倍数”等配平的方法和技巧,而忽视了教材以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例展示的微观配平思路。这容易导致学生可能会用数学化的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但不理解化学方程式所代表的含义,从而出现对化学方程式本质的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就要贯穿对化学反应微观本质的思考。例如,分析反应物的分子是分裂成哪些原子(或离子),这些原子(或离子)是以何个数比进行结合的,等等。
4.“复分解反应”是初中生形成三重表征思维的深化时期
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重要的一类基本反应,涉及的化学反应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学生不可能对于每一个反应都通过实验等比较形象的途径来学习。因此,需要训练学生抓住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本质分析问题,深化三重表征思维,使学生可以在没有具体实验或具体物质存在时,理清那些貌似相同实质不同或貌似不同实有联系的物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借助中和反应,引导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然后让学生在其他的复分解反应中进行模仿运用,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首先,按照教材的实验组织探究活动,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变红。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着重通过酚酞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强化宏观表征。接着,结合教材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氢氧化钠中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酚酞遇到氢氧根离子变红,而盐酸中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并通过红色消失的现象来认识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了水这种新物质,从而发生了化学反应。最后,把以上反应的过程用符号表示出来。第一步是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H2O + NaCl;第二步是把有关物质用离子的形式表示出来:Na+ + OH- + H+ + Cl- = H2O + Na+ + Cl-;第三步是提炼中和反应的本质:OH-+H+=H2O。这样,通过三重表证思维,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酸碱反应的本质,知道反应的本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这时,再写出其它的酸碱反应,学生就容易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