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1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应用与推广,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各个不同领域开始探究智慧教育的内涵。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相关智慧教育公司以技术视角认为智慧教育是以云概念为基础,以物联网为支撑,网络技术作为基础方向,建立基础教育的智能化校园管理系统,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资源整合,融入到教学、学习、管理等工作领域,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智慧教育是在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络、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合理设计并开发智慧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笔者认为智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并创新有效的智慧教学环境,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体验化学习环境,形成优质教学内容共享、合理资源推送和自我评估功能,培养并提高学习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习者知识智慧建构。
二、智慧教育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下,各个国家已经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把智慧教育作为变革国家教育系统的战略选择。目前国内外在智慧教育设计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智慧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软实力的发展
国内外现阶段的智慧教育中,非常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宽带接入、云计算存储、移动终端的开发等,这些对促进学生进行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条件。IBM根据智慧教育五大变革,提出智慧教育框架:数据收集、存储与分析;个性化学习体验和优化教育管理。在IBM智慧教育核心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创设智慧学习情境。国内华东师大与华为公司合作的华东师大教育云、宁波智慧教育,架设高带宽校园网,创建了高智能实验室和新教学设施。这些基础设计的建设为后期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很好地保障。
(二)实现跨学科、跨部门整合,促进全员参与智慧教育建设
在新加坡智慧教育系统中,通过整合公众学校、私人部门/企业、公共部门政府合作模式,与各地方教育技术研究团体、信息通信研究人员、企业以及知名海外教育技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与教师在电子教材、其他教育资源与教育应用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通过多方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有利的实时反馈,实现活跃的思想与合作交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消除信息孤岛,促进各个系统融合共享
韩国智慧教育系统是结构化的插件式智慧教育系统,该系统由智慧内容子系统和家校学习子系统组成,通过学校和家庭联接,形成一个学习空间,促进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各个系统功能相互融合,全面实现数据共享和服务,有效提高学习和教学工作的效率。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历了网络教育、数字教育。在数字教育中,我们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教学系统、学习系统、管理系统等系统进行了开发,但这些系统是相互孤立的。在智慧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整合各个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服务是我们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重视智慧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我国先后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这些对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支持,同时为智慧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智慧教育有条不紊地持续发展还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建立更完善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为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国智慧教育建设在各个学校侧重点各不相同,有侧重硬件基础设施、侧重网络带宽、数字化教材开发、教学系统软件开发等。如何更有效的发展我国智慧教育,更需要上层理论指导。笔者以学习科学为理论,促进智慧教育合理、个性、针对性建设,让学习者获得更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三、学习科学内涵
智慧教育建设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学习中的硬件、资源、环境和社会因素,根据所收集到的实时或非实时的数据,对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而学习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则可以指导这一设计过程和具体技术的实现。根据学习科学理念,对学习情境中学习者的具体学习行为、感知信息的方式和态度,进行设计。
四、智慧学习环境设计
本文结合学习科学内涵,根据冯锐经验学习环境模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全面感知学习情境信息、识别学习者特性,灵活生成最佳适配的学习任务和活动,结合技术支撑下的智慧教学法,构建学生的知识意义,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得到大大提高,设计智慧学习环境模型(如图1)。图1智慧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在本模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习活动镶嵌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体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再检索、分析、解决和验证问题,通过广泛参与、自由探索、合作共享,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主要有以下功能:
(一)学习情境自动感知
情境感知主要表征智慧环境对物理环境和学习行为的感知能力。一方面传感器感知环境的物理因素,系统自动调节物理环境,促进学生适应性学习。第二方面传感器获取学习者的位置、姿势、学习终端、操作、学习方式、情感等学习行为方面数据,结合学习行为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应性支持,促进学习者个性化、自我导向的学习。
(二)学习资源自动推送
在智慧学习平台,结合学习分析呈现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处理信息的方式等数据,为学习者自动推送相关学习资源,促进学习个性化学习。同时智慧学习平台还根据学习结果数据分析采取干预措施,通过迭代循环过程,更好实现个性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和教学成效的目的。
(三)智慧评价
评价促进教学改进。在智慧学习环境中从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进行综合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主体有学生、同学、教师和学习共同体。评价内容有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发帖数据、参与讨论频率和测验分数等。评价方式有调查、项目设计、考试等。
(四)智慧教学模式
据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多。然而目前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却没有相关原则和技术。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我们充分利用技术的“智慧性”,灵活地选择智慧学习平台社交媒体,利用各种交互方式和媒体工具,设计与自己学科相适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可通过教学助手的设计,如在线求助策略,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合作学习。在科学实验课中我们可结合认知科学仿真技术,建立3D情境馆,如博物馆、图书馆和生活馆,实现学习者真实的学习环境沉浸式学习,提高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技巧。
(五)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
在智慧教育系统,我们结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环境特点,主要是了解和改善家庭、工作场所,课堂等实现虚拟的共同体与现实共同体中的学习环境,针对教学设计的认知、社会和技术方面都给予跨学科的研究,从而达到利用创新的技术来改变学习方式。
五、总结
目前,信息技术与教育在不断地融合,教育信息化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在必行,十分迫切。现阶段我国关于技术支持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学习科学理论,从理论上设计智慧教育学习环境模型,创建具有智慧特性的学习环境,促进智慧教育的研究更好地发展。
作者:张亚珍 单位: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友群,詹艺.国内外学习科学领域建设、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科学,2013,(2).
[2]J.IAndersonCTtransformingeducation:Aregionalguide[M].UNESCOBangkok,2010.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4]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5]JaechoonJo,KinamPark,DogilLee&HeuiseokLim.AnInte⁃gratedTeachingandLearningAssistanceSystemMeetingRequirementsforSmartEducation[J].WirelessPersCommun,2014,(4).
[6]柴少明,等.学习科学: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创新:学习科学专家科斯•索耶博士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11,(5).
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2
一、 普及性舞蹈教育有助于提升智力水平
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以人体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四肢、躯干、面部表情、身心等全部的参与,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因此在反应和表达现实生活内容方面使用高度概括、凝练、集中的方式以及虚拟、象征等手法来塑造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编导及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应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艺术的本体表达与人类内心的情绪、情感宣泄是最直接的,直接用身体感觉来认知世界,故在《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从此句也可看出舞蹈是人本身内心冲动的最直接反应。舞蹈先于人类其他艺术形式,因为它采用的不是什么器具,而是每个人永远随之携有的,说到底是所有事物中最有力的和最敏感的身体本身。
舞蹈以感觉的方式认识世界,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一个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此过程本身就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因此,舞蹈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提炼、加工、再升华的过程,是能够有效的激发人内在的创造力并提高智力。人的劳动实践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劳动实践使人通过运动感觉来慢慢认识世界的,所以人类的发展过程是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人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因此而言普及性舞蹈教育是要重视人的感官和感觉的训练,以人体动作为手段不断完善人的感官和积累人的感觉经验,注重动作之感和生命之感之间关系性的探究,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知识和智能,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
二、 普及性舞蹈教育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
作为普及性舞蹈教育实质上是身体的教育,舞蹈是以动律性的形态行使着强身健体的功能。人的体质包括体格和体能两个方面:体格指人的形态结构,包括生长发育水平、体形和姿态。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与行为水平,当大众要进行形体训练,要求体态优美,这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姿态。当然专业的舞者还要进行身体专门素质的训练,如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这一整套全身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全面发展。总之,舞蹈以其特有的运动方式,活动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健美的功效。舞蹈也是运动的一种高雅形式,讲究美感的运动,所以说舞蹈教育具有提升学生体育素质与行为水平的功效。
舞蹈是以身体表现美的艺术,强调舞姿美、心灵美、线条美、韵律美、动作美等,需要舞蹈受众者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舞蹈还具有音乐、美术、体育所不具备的美育功能,舞蹈是一种视听相结合的综合动态艺术,它将外在形体与内在心理活动和谐统一,同时则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大众们可以通过学习锻炼舞蹈的动律来提高身心协调与自我控制能力。当舞蹈律动与音乐、动作形式真正吻合时,不但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美感,还同时伴有愉悦之感,心理审美得到了升华。这时人的心理活动会离开其他事物而集中到这种感觉上,使人的情感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使人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舞蹈是从生活中发现美,在学习中理解美,在舞台上表现美,在内心欣赏美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当跳舞之时不仅锻炼身体还提高了审美水平。
三、 普及性舞蹈教育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跳舞者在欢快活泼、轻松优美的舞蹈节奏和音乐旋律中,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丰富文化力,在寓教于乐中,情感得到陶冶,知识得到吸纳,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支撑起的和谐完善的全面教育。
从物质外化形态上来看,舞蹈的艺术本体和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的形象,并具有直觉性、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从内在本质属性来看舞蹈艺术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从艺术展现的方式特点来看,舞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以肢体解放人的心灵,并激发人内在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早就强调了全面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而普及性舞蹈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类知识潜能,丰富文化艺术情感,增加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工具。所以,舞蹈教育的普及可以说是一种提升人性、使人进行全面素质发展的社会必要活动,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构建人的精神家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活动。正是通过舞蹈教育,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所以,普及性舞蹈教育对于全民的素质发展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尤为重要。其中,艺术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教育、认识、审美三大社会功能,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等综合发展。文章从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联出发,分析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及价值取向。
【关键词】
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的模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1世纪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学内容也从传统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职业发展教育、职业操作能力教育等。艺术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综合社会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学内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艺术认识,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的概念
艺术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基本素质或品质为最终目的,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的激发,是挖掘人的真、善、美的本性教育。从广义上来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部分;从狭义上来看,艺术教育是对培养艺术家或相关专业艺术人才而进行的教育。当前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对人类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既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艺术教育具有教育、认知、审美三大社会教育功能,这三大功能与真、善、美的本性教育是契合一致的,即“真”作用于认知、“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当前,我国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全面认识与全面展开,是实现大学生美化自身、完善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知识、思维、价值取向的重要时期,艺术教育能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身心得到和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文化、纪律、道德的全面提高。
二、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校德育效果
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艺术教育时,通过对学生讲解艺术作品,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使学生逐步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此外,艺术教育中会使用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而我国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中饱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题材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学习对象,也让学生在艺术作品描绘的场景中及艺术作品的情感中得到情感升华,从而丰富学生自身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关脑科学研究指出,人体的左脑主要具有记忆、读写、计算、语言等相关机械功能,而右脑主要具备想象、情感、意志等相关非机械功能。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想象和创造,通过强烈的情感体验来促进思维的开发和创造,进而促进学生逐步培养审美思维,提高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思维形式上:发散性思维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形象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多角度思维、内涵理解、价值判断的基础,也是促进艺术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在艺术教育中充分体会到自然科学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艺术审美
艺术审美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审美是学生理解艺术活动主题、艺术作品内涵、提升自身人格的基础。艺术是连接人类思想及现实审美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理解艺术的情感表达特征,进而提高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以审美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物。此外,艺术教育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内容有很大差别,艺术教育主要采取轻松、愉快的教育形式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艺术教育,学生能获得更多自我情感表达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承载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者,高校教育必须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功利性,其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使人们遵守道德底线,具备很强的道德修养辅佐性。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冀道德”,美术的最终目的虽然与道德不是完全符合,但美术可陶冶个体内心世界,使人崇尚美好,让人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的生活。
(二)智能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科学与艺术分别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相辅相成。科学能够促进艺术的发展,而艺术包含着科学的普遍规律。科学难以到达的方面可通过艺术进行反映与掌握,从而把握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通过艺术可以发现世界微妙的过程与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美。学生通过艺术可让感情更加丰富,内心更加纯真,艺术是个人心中折射世界万物文明的棱镜。艺术教育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然事物中隐性的特征,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可让学生受到自然美、人格美、现实美、文化美的陶冶,并从中受到艺术技能的训练。
(三)身心素质的价值取向
艺术教育作为美学的需要,不仅开发学生的个体智力,还会激发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人格教育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机水平,形成一个高效能、高层次的调节系统。艺术教育能在美学教育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前,高校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知美的现象,逐步养成鲜明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及表现,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得到丰富、学生集体更具凝聚力。学生通过欣赏各类艺术作品,可表达个性的美学志向、意识及需要。此外,艺术教育还能促进学生将审美运用到生活中,积极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时,可适当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和艺术比赛,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艺术的意识,提高学生身心素养。
四、提高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途径
(一)结合课堂与课外艺术教育
艺术课程教学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于绘画、书法、声乐等艺术门类。此外,还可开展辅助课堂活动,通过学生艺术研讨、艺术观摩等方式,延伸与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结合艺术训练与知识传授
以往进行的艺术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但技法训练也同等重要,如绘画表现、发声方式的训练等。在单纯的知识教授下,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且难以在实践中运用课堂的教学知识,使得艺术教育的效果不佳。任何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实践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与实践,才能深刻感受与理解艺术的隐性精神。
(三)结合显性、隐性的艺术教育
课堂、课外教育作为显性教育,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隐性教育的方式。校园内的环境同样可以传递艺术信息,可以对学生的素质的发展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比赛、画展等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方法与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方法—以华侨大学为例
华侨大学在艺术教育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下笔者主要从教学模式突破出发,阐述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方法。华侨大学在艺术教育形式突破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取多形式、多途径教学形式。传统艺术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华侨大学进行教学模式突破后,教学模式逐渐走出校园,转向社会。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及观摩实践。其中,教学实习主要是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课堂上课实习、课外工作实习等,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展示,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华侨大学将教育实习安排在学生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如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其实习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模拟教学、教育调研等。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校外相关教育实习单位,促进学生与中小学生直接接触。在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让学生在教授中小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第二,在校内加强对话剧社、交响乐团、礼仪团、合唱团、动漫社、摄影协会、文学社等多种社团建设。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激发学生艺术追求兴趣,满足学生的艺术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艺术素养。学校在诸多社团成立后,各社团成员互帮互助、互相探讨,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比赛。如2014年,华侨大学音乐协会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项目出台后,积极组织协会内成员排练节目,并在学校相关部门及校团委、学工办等的支持下,在校内各院系中招募了近百名演员,并根据演员的实际状况分为多个小组,排练多个音乐节目,进行团体表演。各小组成员在排练过程中不辞辛苦,积极面对困难,使得学校在最后的全国性表演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了艺术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艺术教育的内涵中可发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者的基本素质或品质,是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挖掘个人的真、善、美的本性教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导向具体体现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三个方面。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时需通过课堂艺术及课外艺术教育结合、知识传授与训练结合、显性艺术与隐性艺术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不断提高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徐磊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徐振祥.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4
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种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就文化的思想性来说,它涵括人类作为类本质存在的一切主观性形式;就文化作为
种理论形态而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研究成果的系统化观念都属于文化范畴;就文化作为
种哲学存在而言,文化是人类思辨深度的最佳体现;就文化的物质形态而言,文化包括一切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外在物质条件,涵括环境文化、生态文化、物化文化和金钱文化等。文化的多元性解释不仅没有泯灭学者和普通百姓对社会各领域文化的研究兴趣和激情,反而更加深了中国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深信和体察。
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方法,所谓“班级文化”是指是在社会大文化、学校宏观文化的影响下,在教师的积极教育引导下,由班集体师生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班级生活方式及存在形态的总称。它是个班级内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一系列规范、准则、行为习惯以及班级环境的总和。本“班级文化”的定义既体现了文化的广义视角,又内涵着文化的狭义解释;既指明了班级文化的一般价值,又标示着班级文化的特定意蕴。本文的研究基本上是在这样种文化的解释语境下展开的。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
在界定了班级文化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对班级文化建设这概念作出精确的界定。所谓“班级文化建设”是指某一教育群体的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和班级规范与环境所做的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过程。这一概念突出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概念的抽象性。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具体的活动,但又是个超脱具体事务的抽象性理念活动。没有了科学理念的支撑,任何所谓的班级文化建设都会沦落为无序的教育无政府状态;二是概念的弱规范性。任何一个概念的使用在微观教育学的意义上,首先必须具有定的规则意义方可通行,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就明显的具有语义解释学上的弱规范性。
三是概念的集合性。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即是指种亚文化的组织过程,同时又指这过程的结果。在较为狭隘的文化行为学意义上,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形态促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四是概念的统性。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种班风班貌的建设,又是一种学风学貌的建设,是班风促进和学风改善的辩证统一。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
所谓“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具备职业化现实或远期预设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和班级规范与环境所做的积极的推动和影响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同于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也不同于初等教育的班级文化建设,在较为歧义的解释上,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取向、信息化取向和实践性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不仅具有理论分析的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建设的价值首先在于,可以唤醒教育者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关注,积极营造艺术环境,把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变成种人生美的享受。1993年,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其著作《班级社会学》中更充分地论证了班级文化对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片冈德雄指出,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文化的熏陶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可以大大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中国的职业教育真正的变成一种文化传承与职业素质提高相得益彰的教育。
2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加快学生智能力的开发。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智能概念,认为智能是“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为
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智能与
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能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3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教学和学习氛围。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教学氛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基本的含义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本质分析,对学习的建构过程作出了更深入的解释。他们十分重视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本文试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有浓厚专业气息、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觉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研究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个学科性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教研课题。美国教育家曾经指出:“最出色的教育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习得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在分数理性的引导下,基本上走向了一个以分数定英雄的“数量知识教育”怪圈。这种教育如果说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人才,那么并没有产生像爱因斯坦样的天才。教育专家指出:“刻板式的教育史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的教育,它没有解决教育的根本的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即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平等问题。”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我们认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走自己的特色。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结合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完成具体的实践研究。通过策略的研究和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端正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提高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突出文化的多元性走向。因材施教教育模式的逻辑基础是承认人的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事实上,在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国家,教育模式的多元性走向都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有且走多样化的路子,才能为自己的前途勾画出片天空。就班级文化的多层级性来说,重要的不是探索什么样的路线和方针,而是如何使既定的路线和方针顺利落到实处。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涉及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关系到的事情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定要顺应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对于班级中的学生的个性特征、文化背景、家庭资历、道德修养、知识存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权衡,对于价值观念的冲突要采取疏导的方法;对于人际交往理念的差异,要采取和谐的理念;对于极具对立性的意识形式的矛盾要尽量采取的办法,不可粗涉。在这样的文化策略的指引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定会走向新的成功和新的阶段。
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5
【摘要】本文着重从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智能环境方面论述了小区人性化环境生活理念。从绿色设计、空间氛围和信息控制等方面提出小区环境优化的可行做法。
【关键词】优化宜居;环境分析
居住小区作为最接近人们生活的建筑群体,历来是建筑师们深入探究的对象。建筑,在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及至将以迈进的“知识时代”,建筑已不再是为了单纯解决人们某一行为而独立存在。“建筑与城市要结合起来考虑,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分离的理解”,环境作为当今居住建筑设计的首要问题,究其根本,皆为讨论建筑的人性要求,探讨“以人为本”的可寻之路。
1. 生态环境
从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从各小区的名字上已能透视出人们对建筑设计理念有了质的认同和实践,如“绿色家园”、“××花园”等。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渴望与自然对话,渴望重新融于自然,融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建筑师们在不断地体味着人们这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天性。自1970年后“自循环建筑”、“生态建筑”等,原先分散独立的研究“个别”现象,正逐渐相互影响,并更为自觉地以'绿色'为终极理想。“自然生态”建筑师进行居住环境设计创造时显得尤为重要。居住环境在小区评价标准在市场营销中已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1.1居住区在选址上要给人们提供较好的外界环境——“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远离有害气体的工厂,远离铁路等有强烈燥声源的地段。选择较好的环境是小区居住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前提,是小区居住环境设计优化的根本。
1.2在进行居住环境设计时“尊重自然,生态优化,这是绿色设计最基本内涵,充分体察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建立新的生态论理观”。
(1)居住区的公共绿化要考虑应有覆盖率,要把公共经常化与景观绿化从概念上区分开来,在绿色设施上使二者有机结合。从总体考虑生态环境,做到“局部利益必须置于更高层次上整体环境利益的框架内,一时性利益必须服从于持续性利益、服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原则的整体优化原则。”
(2)通常来讲,在小区设计中,绿化只是小区建筑的空余空间的补充或为录求“绿”字而做的景观绿化。应有的绿地覆盖率得不到满足,低容积率的小区建设在开发商的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难以为之。拥挤的居住环境,为建造而建造的居住空间是小区环境远离自然生态、忽略整体优化的主要原因。尝试在生态环境中进行永恒的有序排列、房屋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恢复建筑所占用的植被面积,对原有环境进一步优化。这是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与创造自然优化生态的“生态美学观”的有机结合。避免公共燥声对住宅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阻隔燥声,在绿化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种植位置。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适宜的形式、高度、位置、材料进行防燥、阻燥。充分利用屋顶、平台等恢复植被面积,建立私人“景观花园”——“浮游公园”这些做法都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值得借鉴之处。
2. 空间环境
居住区空间环境对改善小区生活条件、丰富城市景观面貌,提高居住区居民生活质量具决定性意义。这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建筑工程技术及环境艺术等多种复杂因素。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内涵和无穷外延是我们所在世界丰富多彩的源泉。居住区不再是为单纯解决居住问题追求数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购买力的不断增长,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居民的居民质量已是发展的必然。怎样给人们创造出高质量、高效益、高情质的居住环境,充分体味居住空间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建筑师追求的永恒主题。
2.1对空间的理解。
空间作为建筑师们不断探究的主题,发展到今天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已不再是脱离环境的单纯功能形式的物质空间,是赋予历史文脉、现代意识、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精神的广义人性空间。而氛围是空间设计的关键,轻快、拥挤、秩序、混乱、愉悦、沮丧、温馨、寒冷、友好、敌视,道出了空间内涵的真谛。
2.2小区整体空间环境。
(1)在“生态优化”,“整体优化”的前提下,如何在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满足空间开阔、布局紧凑。使住户在小区公共空间环境中有轻快、愉悦、友好、氛围,对组团环境有认同感、归属感,小区中空间秩序及组团合理布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以往小区道路大多迂回曲折,楼房紧密,组团形式相同。人置其中,不论是住户还是外来人员都会感到一种无序困惑,随之而产生混乱、沮丧、敌视的情绪。小区的空间组织消极,忽略了人们的内心情绪,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人性空间理念。
(3)小区漫长迂回的道路组织将被小区“广场”所取代,这种广场是广义的、可意象的,是开放的、有序的。它可以以不同形式,不同空间位置,不同文脉背景,不同构架手法来表现。其最终目的是小区大家庭的休闲、娱乐、交流、教育、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它是小区明确的导向性和凝聚力的有序开放空间,是具有归属感紧凑布局组团的精神对外释放空间。广场与组团间的道路组织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立体交通形式。整个小区的视觉环境统一简洁、大方明块、宁静典雅,无有碍观瞻的物件出现。文化环境在建筑组群、公建、绿化、小品雕塑等方面要具有“可接触的”有高层次文化特征,在居住区内的人们无论性别、年龄、层次、健康状况等,在居室、教育机构、文化休闲,购物饮食等场所内都能找到自己熟知和依恋的、文雅的文化环境。这样的视觉环境与文化环境所构筑的空间环境氛围,无疑会给居民以应有的场所感、归属感、安全感,从而达到“以为人本”的理想人言语环境要求。这样的空间无疑会使住户倍感轻快、愉悦、温馨、友好。
2.3小区组团空间环境。
(1)在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小区组团的“点”“线”全开放布局形式被越来越多的类似北方的“院落”或是南方的“里弄”布局所冲击。这种现象的出现透视出居住类建筑正在与中国传统文脉及居住理念有机的结合。
(2)在具体的设计与做法上,除具有绿化、小品、茶室、门廊等外,立体化的交通是沟通邻里关系,创造“家庭”氛围的关键。其祥和的归属感,改善邻里关系。这些做法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给住户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从交通、服务、组织、管理及治安方面带来方便。
组团、小区、社区、城市的从属关系及构成法则,正在从前瞻的广义的建筑角度走向成熟,是中国居住建筑小区环境中“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
3. 智能环境
广义智能教育的内涵范文6
学习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不同语境中学习环境指代的含义也有所区别。从微观层面看,一间教室可以称为学习环境、一所学校也可以称为学习环境;而整个社会状况、国家教育政策则可以视为宏观学习环境。与此类此,基于物联网的泛在学习环境也可以分为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
1.1宏观学习环境杨闽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泛在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联网环境、泛在学习资源、泛在学习服务与支持。详见图1。
1.1.1物联网环境在物联网环境中,利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光声电磁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专家系统(ExpertSystems,E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以及激光扫描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把网络所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扩大到了所有事物之间的连通。它将整个人类社会无缝地连接起来,把社区、家庭、工作场所以及教育机构等等都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人机交互、人物交互和人人交互。
1.1.2泛在学习资源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主要指文本、图像、录像、动画等,由于网络传输性能与资源制作技术所带有的局限性,数字化学习资源不能满足使用者多方面学习需求方面。而泛在学习资源能根据学习者的即时需求、学习兴趣,让学习随时随地按照获取多种适应性资源,如三维影像视频、虚拟仿真资源、移动数据、海量科学数据等。
1.1.3泛在学习服务与支持学习者身上携带的移动智能学习设备,以及遍布在各地的物联网终端传感器等,构成了常时性学习所需要的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基础,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的交互,结合境脉感知技术使得泛在学习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使得在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提供最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成为可能。
1.2微观的泛在学习环境宏观的泛在学习环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状况下的泛在学习框架,它需要在全社会物联网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实际上这种理想的环境是不存在的。目前有许多研究者在构建泛在学习环境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涌现了许多带有泛在学习环境特征的个案,在某些局部(如一个教室、一个教学专题范围)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泛在学习。这些已经实现的泛在学习环境就是微观的泛在学习环境。比如,目前已经出现的智能教室就是这种学习环境。所谓智能教室就是利用部署在教室里的各类传感去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自动控制教室里的计算机、投影仪、交互式白板等光、声、视、电设备,形成以智能空间技术为特征的增强型教室。在智能教室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师生能无缝地接入资源和从事教与学活动:教室的照明可以根据室内外光线的明暗进行自动调节,使室内光线处于最佳状态,增强感官刺激;根据教室环境温湿度自动控制教室空气的新鲜度,增加活跃氛围;教师步入教室后,教学设备会自动调整到其预先设定的状态,展开教授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进入教室后,课桌椅会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和偏好自动调节。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教室针对教学的不同环节提供贴切的技术支持,使得教师可以专注于教学、学生专注于学习,减少在一些事务性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智能教室使用交互式电子白班实现板书自动保存,并分发给所有学生,进行板书的电子标注凸显重点难点。系统内置的智能芯片能根据教师的授课理念,“领会”教师上课行为意图,自动控制教室内的多媒体录播设备对教学过程进行录播并可通过网络访问,方便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可见智能教室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实现的泛在学习环境雏形,在一定的空间内较好地体现了泛在学习资源、泛在学习支持与服务的内涵。
2基于物联网的泛在学习模式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基于物联网环境支持下开展泛在学习的探索。如利用物联网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丰富实验教学、支持教学管理、拓展课外探究性学习。从实践的教学层次看,有针对中小学教学也有针对高等教育,如无锡市实施的“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项目,就是物联网技术在课外教学的应用实例之一;在高校方面,建设基于RFID的校园一卡通工程对已经成为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备内容。从以上诸多实践领域来看,基于物联网的泛在学习可分为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远程教学三个方面,见图2。
2.1物联网支持课堂教学方面这是指在正常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利用物联网技术支持教学的某一环节,从而达到“局部的泛在学习”。主要有实时教学测评、丰富教学资源、支持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在教学测评方面,,如在大学英语教学时,利用生理学和物理学原理,采用数字录播系统将英语标准口型和标准语音数字化,凸显口型和语音互动的典型特点。基于物联网的互动教学系统,一是可以通过口型示范功能实现标准的英语发音,二是可以提供口型纠错功能,三是能对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和反馈意见。在支持实验教学方面,如某农业院校在实践基地花卉种植场安装农业物联网智能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在教学时可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花卉大棚内的环境因素数据(气温、湿度、日照度),结合视频录像中花卉的长势情况,分析二者的关系;通过摄像头,可以看到花卉种植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栽培过程的操作技术。大大缩小了课堂与生产实践的距离。
2.2物联网支持课外学习方面课外教学活动一直以来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物联网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是拓展课外教学活动宽度和深度的创新模式。无锡市建设的“感知生长”校园数字农植园,就是基于物联网构建的一个微型数字种植系统。该系统运用物联网系统的各种传感器设备,通过网络和视频技术构建数字化种养植环境,实时获取种养殖环境中的土壤养分、pH值、CO2浓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物理量参数,建立农作物最佳生长条件的实时数据库,供学生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生长情况,理解生命形成的规律,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展示和分享研究成果。例如在广州、香港和台湾等地在科学教育中开展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微型气象站”,用来观测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指标,开发科学探究学习平台,设计基于科学探究理论的探究专题,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予以应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天气常识、分析多个自动气象站的数据来探究当地的气候差异及变化趋势。
2.3物联网支持远程学习方面在网络教育时代,远程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由于远程学习是基于媒介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不能面对面交流。一直以来,如何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问题。而作为新一代感知网络的物联网技术,提供了一种较为公平、公正的远程学习评价手段。远程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某些生物学特征表现出来,物联网可收集远程学习者的眨眼频率、呼吸频率、身体摇摆的次数幅度来作为评价依据。搭建一个具有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等功能的远程学习环境,就可以有效地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检测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实施远程学习的评价。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