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1

论文摘 要:通过对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中生物学科情况的比较,从考试形式、比例、题型、范围、命题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课改前相比,生物学科在理综考试中的比值有所增加,生物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体现生命科学时代前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钻研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创新人才。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行。截止到2010年高考,已经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15个省、市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而其他省份高考依据的则是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在两种类型的高考省份中,有些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有些省份是自主命题,本文将对全国各个省、市高考方案中的生物学科考查的形式、比例、题型等方面做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一、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的特点

新课标实验版更加突出要求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考试大纲与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大纲版的考试大纲也已经向新课标的目标要求靠拢。

二、各省、市高考生物学科情况比较分析

1.考查形式分析

江苏和海南以生物单科试卷形式考查,江苏卷满分为120分,海南卷满分为100分。其他省、市都是以生物、物理、化学“拼盘”的理综试卷形式考查,理综试卷总分大多数为300分,只有山东为240分。这样的高考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既要均衡发展,又能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缓解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看来以理综形式来考查是大势所趋。从三科比值来看,未进行新课标高考的理综试卷生物分值比例最低,均为72分,占总分的24%;进行新课标高考的省份中,广东卷生物科比例最高,理化生三科各占100分,生物科分值比例为33%,浙江、天津、福建、北京都是80分,占总分的27%,其余省份都是占总分的30%。从整体来看,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在整个理综试卷中,还是物理比重最大,化学次之,生物最少,但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比例均有所增加,这是我们生物教师值得欣慰的,也体现了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们意识到了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物教师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2.生物试题类型及命题特点

除广东理综卷有2个双选,江苏单科卷有5个多选以外,单选和非选择题是大多数省份所采用的题型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从命题特点上来看,各省、市试题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生物教学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体现生物科学时代性,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试题内容尽量与中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3)通过概念图、装置图、实验流程图、曲线图和表格等形式,从基本、核心、重点等知识领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科学分析实验的能力、识图能力、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通过图表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后,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4)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能力。在各个省市的试卷中,实验部分的比例基本上都占25%左右。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对策

1.以课标为本,夯实基础

仔细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复习方向很重要。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理解和把握教材,认真备课,科学设计,做好课后反思。

2.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时代热点

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生活、自然的热点问题,关注新事物、新技术、新成果、新观点。2010年广东试题中的气候变暖与碳排放,江苏试题中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开发等等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这种试题的出现是对新课程的较好体现,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理应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技能、方法和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科研素养和科研思维。

4.适当训练,勿入题海

要适当增加训练而不陷于题海之中,注重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过程和思想结果的表述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对于生物学科和广大生物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课程、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建立和完善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体系;高考复习该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考试模式等等,对于广大生物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2010年高考各省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12edu.cn/gaokao/st/sj/2010060/460269.shtml.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2

课标修订的“变”与“不变”(二)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7-0069-10对话策划:《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对话主持:王真东(《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研究员)

对话参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研员

一、悟——课标之变与价值取向

王真东(主持人):随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有关课标的学习培训活动正在以各种方式展开。前一段时间,大家基于学科教研员的培训与指导职责,对修订课标做了深入解读和比较性分析,从其“变”与“不变”中了解到课标所传递出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导向和内容优化等信息,从而进一步领悟和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指导广大教师深入解读课标,在微观性的课程实施操作层面进一步厘清方向,改进策略,优化实践。下面,请各位就修订后的课标学习与解读展开对话。

李兴贵(九义室主任兼数学教研员):今天到场的有不同学科的教研员。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对话交流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对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分析和交流,感知修订后的课标“变”与“不变”的某些共性特征;通过超越学科的课程价值确认,教育精神理解,教改走向把握,拓展我们课标认知的视角与思维空间,从而更加理性,更加智慧地培训和指导实践者,促进其对课标的深度解读。

傅春敏(英语教研员):结合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解读和执行的经验,我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解读了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发现其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强调了二者间的有机结合。关于课程总目标的表述,沿袭了实验版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即包含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其核心均指向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同的是,修订课标围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做了两个很重要的补充。第一,增加了“初步形成”四个字,以期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设定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增加这四个字,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要求。在五个分目标和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中,也做出相应的具体调整。第二,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不止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还强调了“发展思维能力”,以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些细微的变化,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彰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

覃文胜(英语教研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了原有的基本理念,其框架结构与目标体系没变。其变化在于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在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中体现了这一价值导向,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结合学科本体价值,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英语课程的性质描述更加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确认,回答了人们对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的置疑。长期以来,有很多人困惑:自己以后又不经常出国,又不会从事与英语相关的专业,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外语?其实,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人文性,就是从公民素养提升的层面上回答了“为什么学外语”这个问题。从世界潮流看,各国开设外语课程,是为了尊重多元文化,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因此,英语课程标准对双性统一的强调,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到学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工具,还在于通过学习了解异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开放、融合的文化传播,增强文化的国际理解与交流;在对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尊重中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王真东(主持人):对,这其实就像是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在下个世纪,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差异线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解决这个冲突,除了其他方面的努力,还需要以教育的手段,使国民通过外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在多元的文化感知和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增强各国之间的了解,在异域优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融合中帮助人们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意识。从这样的角度看英语课标对“双性”整合的重视,无疑能帮助人们消减对英语课程设置的困惑,促进对英语课程价值的确认与追求。

张建平(语文教研员):现谈谈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认识。我细读了课标,发现其文字修订有二百多处,其中有的是内容完善,有的是新增,还有的是对实践过程中的误区进行提醒或告诫。从整体上观照,新课标的修订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理论突破,高屋建瓴。比如,修订后的课标是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直接且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什么样的课程,即: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修订后课标的核心的变化,也是课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种理论上的突破对推进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为什么这样认为?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课程改革理念获得广泛认同。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模糊而导致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的泛化或异化,表现在不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不能正确选择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实施错位和缺位,甚至有的“种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在一些语文课堂,或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或是偏离目标的随意拓展,或是又唱又跳、又哭又笑的“矫情表演”,或是撇开文本的“视听盛宴”和沉浸于“读图时代”。总之,忘记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看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修订课标的这一变化,将有助于语文课程实践走出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作用弱化,教学方式非语文化的误区。

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能帮助教师理解并把握好三个要点:第一,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第二,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种综合性,首先表现在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又包含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层面的综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则突出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第三,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能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进行。

还值得一提的是,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坚持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注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注重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这方面除了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还强调通过三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读书。课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二是写字。在这方面,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语文课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措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三是背诵。课标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中国古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新课标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他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这有利于学生反刍式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

许双全(语文教研员):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其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对部分内容以及“前言”、“实施建议”和“附录”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归纳起来,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和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中的渗透;突出了语文课程性质和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操作性;突出了降低难度,保证基本,减负增效的精神。

在这里,我重点谈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修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没有从“课程”的视角直截了当地从根本上阐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目标。它们无论是基于“语文教学”的角度,或者是基于“课程性质”的角度,都概略地从“语文”的功能作用和内容从属关系这两个方面基本平均地阐述其内涵属性——“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直接揭示其内涵本质,清晰地回答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更未直截了当地从本质上揭示“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当然更无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说。从而,致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争论不休。实践中也难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难以避免教学实践的摇摆徘徊。而这次的课标修订,不仅在“前言”部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的多处修订或新增内容中,强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总之,不仅清楚地界定了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还强调了课程的内容须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并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语文课标关于课程性质的修订,将有助于解决广大语文教师实践的困惑,使教学内容呈现和达标过程均围绕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进行。

何立新(语文教研员):语文课程性质的进一步明确对于课程实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仅从两个方面谈一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突出学科属性,回归语文本真方面所做出的调整和引导。

其一,尊重文本客观确定性,反对曲解和盲目拓展。实验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主张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些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与学在对待文本客观确定性问题上出现较大偏差,浅表化解读、脱离文本的大而无当的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成为文本解读中的惯常现象。对此,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做出了明确回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教科书编者的编写理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作用。这种调整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无视文本客观确定性,浅表化解读、无当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倾向有着强有力的矫正作用。

其二,强化教师地位,强调指导作用。针对课改十年间,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的倾向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作用的缺位。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加强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冯忠跃(地理教研员):在这里,我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谈谈自己所理解的2011年版地理课标和实验稿地理课标的异同。

首先谈不变之处:两个课标的框架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大部分组成;其次,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没有变,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块组成;再次是“内容标准”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没有变。

其变化之处:第一,课程理念由过去的六条变为了三条。原实验稿地理课标的“前言”部分涉及的理念有: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而修订后的地理课标删减了原实验稿中的第3、5、6条。

第二,对部分“内容标准”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删去或调整了一些较难操作的活动建议;对一些要求不够明确或不够全面的内容标准进行了修订或补充,并在文字表述方面进行精炼和润饰。

第三,适当补充增加了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必须的新内容。

第四,对乡土地理部分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了梳理和重新调整。

第五,删除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内容。

最后谈谈,修订后的地理课标与实验稿地理课标相比有三大亮点:亮点一,课程理念更鲜明、简洁,凸显地理的核心价值;亮点二,依据我国的国情,尊重差异性和非均衡性,重新微调“标高”;亮点三,内容标准更加清晰,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令人耳目一新。

黄勇(历史教研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有两个方面的变化最明显。第一,强化了历史课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课程指导思想上突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的新要求,并明确地提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性质的明确界定,进一步确立了三维课程目标的核心。在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栏目和课程内容中强化与增加了相应的价值引导的内容。这些变化,是对历史课程课准(实验稿)所提出的课程总目标的发展与创新。使课程实践者明确了培养公民的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根”,是历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理念。

第二,在课程内容体系上,变“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为“点线结合”呈现方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打破了传统的以编年为序的章节体呈现方式,采取了“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诸多的不适应。首先,专题性知识归类方式使“主题”主旨宏大,理性偏强,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中国近代史部分,关于“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在学习了的内容后,紧接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而不讲的兴起,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其次,以主题建构的课程体系,削弱了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线索性这一基本特征。如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在“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学习主题下,讲了“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事实”,紧接着的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首先讲“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而东汉的内容却未涉及,学生难以理解三国是如何产生的。

这次课标修订,在吸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成果的基础上,改变“学习主题”呈现方式,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线”,以精心选择的能够说明主线的具体、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从细节进入历史,感知历史,初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

另外,修订后的历史课程标准针对实验版课标对教学的规定弹性有余刚性不足,教师把握不住的问题增强了刚性要求,这就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操作性,使教师明确了何处应该坚守,何处可以发挥。此次修订课标,还针对以往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教育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不足,对零散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体系性的整合,而且特别强调教材是历史课程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和重要依据。

李淑英(思品教研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以下特点。

课程性质——德育为先,与时俱进。课标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即这门课程的设课目的是为了解决初中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说明了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和完成德育任务的专门课程。

在课程思想性方面新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在人文性方面,将旧标准中的“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改动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把“人格健康”具体化为“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表述上更清晰,更有时代特征。

课程基本理念——逻辑严密,切合实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按课程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

课程设计思路——回归生活,贴近教学。课标明确提出课程设计基础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说明2011年版课标继续推动德育课程生活化,视“回归生活”为课程的本源,也为课程的目的。

修订后的思品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摒弃了实验稿较抽象的表述,通过新增内容,使之更加明确具体,更贴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

课程目标——符合生情、顺应潮流。修订后的思品课标总目标降低了要求,缩小了范围。将实验稿中的“好公民”改动为“合格公民”,改变了过去在教育和价值引导上主要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对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缺乏关注和发现的不足。

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修改了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增加了一些贴近生活的要求,使之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目标达成。

在“知识”目标中,新增了一个知识点:“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又是一个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

总之,修订后的思品课标与实验稿课标相比,更加突出了时代特征和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强调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过程性。同时少了一些限定,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学生的差异发展留足了空间。

冯心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只是一种微调。在总体上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坚持回归生活的理念,更加注重德育课程、课堂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培养标准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更加强调德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具体体现了四个坚持: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坚持以能力为重,引导学生智慧生活;坚持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快乐生活;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和谐生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小学德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以说教取代体验,以灌输取代感悟,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即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从修订课标的四个坚持,我们可以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鲜明、坚决的态度重申与进一步地强调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中实施德育课程。这种强调,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公民道德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提醒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在生活德育的实践上下足功夫,增强效益。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强力作为。

何兴明(生物教研员):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从2009年起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组围绕“凸显核心概念”开展了一系列修订工作,于2012年1月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次修订汇集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使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原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一次重要的改进和提升,在凸显重要概念(核心概念)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课程层面的基石,为生物学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提示。与生物课标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生物课标最大的变化是在内容标准的十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重要概念”。同时,《标准》在教学建议别增加了一段关于“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并对高效生物课堂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总的来说,修订后的生物课程标准充分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王愉鑫(生物教研员):透析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变与不变,发现它的基本框架和主体内容基本没有变。这表明经过课改十年的检验,生物课标改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设计的思路都是科学正确的,是需要继续坚持的。当然,对于修订课标所补充和调整的一些内容,我们应充分关注,深入理解其变化特点和意图。

第一,生物课程性质进一步凸显。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突显了学科性质。站在生物科学的角度,特别指出了生物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还蕴含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学科教学的任务,澄清了生物学科的价值,从而给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生物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讲解与习得,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方法、领悟思路,并习得知识。其次是澄清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并帮助学生累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定位已经超越了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的发展。

第二,课程内容突出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形成。关注“重要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促进更加系统的学习生物学,形成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具体方和每一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第三、课程实施强调了重要概念的学习。针对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概念教学的两种基本途径:使用专业术语传递生物学概念;通过描述概念内涵传递生物学概念。并以具体的案例帮助教师理解并运用这两种概念教学方法,从而增强了课标的实践指导性。

第四、评价建议体现了完整性。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在原来的实验稿生物课标中“评价内容”只提及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而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使评价内容更科学更完整。在评价方式上,实验稿生物课标只提及了“倡导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而此修订的课标则倡导评价多元化,并列举了一些适合生物学习评价的特色方式,如“实验操作”“设计制作”等。这不仅为生物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价思考的方向,而且让学生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变与不变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课程实施应坚守生物教学之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融合一体。这是课程实践者应努力为之的。

李兴贵:前面,大家相互交流了各学科课标修订的变与不变的内容和其间的道理。从中可以窥见课标修订的一些共性。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课程构建,指导课程实施;2.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3.更加注重培养公民素养和创新精神;4.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的需要。5.继承与创新结合,在坚守中调整、完善课程,体现了课程建设的时代特色和国际化视野;6.更加凸显了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内容与教学实施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到这些共性,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现代教育的方向,课程改革的动向,使我们在课标培训和课程实施的指导中优化策略,高效作为。

二、思——课标培训与服务指导二、思——课标培训与服务指导

王真东(主持人):修订后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跟进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着眼于公民品格与精神的塑造,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体现了较强的实践引领性。对于这样一种高位引领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国家课程文件,要引导实践者领会它,执行它,需要强有力的培训介入。下面请大家谈谈,对广大教师的课标学习培训与指导,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尤其是实践者在课标解读上存在怎样的困惑和难度,我们如何帮助实践者消除这些困惑,克服这些难度?

张建平:当前,实践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面临着两个突出的困惑。

第一,学科本体价值追求的困惑。语文课程要姓“语”,但是十年来,教师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对学科本体价值坚守不力、摇摆不定,这与对学科性质理解的偏差有关。如果实践者把握不住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坚守和追求学科本体价值,怎么能科学理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修订后的语文课标对课程性质有了明确界定,但是教师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习使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较难。所以,需要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实践者克服对课程性质理解和课程价值追求的偏差。这是课标学习与执行应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课程实施中“兑现”的困惑。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程实践中不能较好地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教学中的人文性飘浮,思想价值引领脱离文体和贴标签式的拔高的现象较为普遍。现在,我们如何润细物无声似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面对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如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共性的价值引领与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的尊重相结合?如何避免口号式的道德说教,以语文方式渗透价值引导?这些,均需要加强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广大教师牢固地树立以下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必须遵从语文教育的规律,在学科本体的框架下构建价值引导策略,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中有机渗透重要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感,避免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脱离文本“贴标签式”生硬拔高;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应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渗透到语言表达之中。

总之,应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这样才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

刘小军:回顾过去,老师们难以在课标、教材、教学实施中形成共性的价值契合与精神统一,多是“见子打子”用教材,“蜻蜓点水”读课标,“依样画符”搞教学。其原因在于过去忽略了对教师的职前、职后的课标培训,尤其是忽略实战性的学习培训,致使课标理念和精神难以对教材解读、教学活动产生有力的影响。现在,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使教师通过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实质、目标内容,形成合理有效的实践策略。尤其是需要针对教师在课标学习和执行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加以指导。

其一,帮助教师走出形、神分离的课标解读怪圈。课标是一个观念性和实践导向性的文本,其隐性的精神实质与显性的课程内容、操作实践是一种“魂附体”的关系。为了避免教师对课标精神实质与课程内容与实践的分离性解读,需要采取整合的培训方式,将课标学习、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教师理解与把握课标的精神实质,在教材解读中寻求课标精神的契合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课标精神的落脚点,使课标的核心价值在课程实践中得到体现与落实。

其二,提醒教师避免对课标修订中“变”的误读。修订课标站在均衡全局、规范课程的高度,慎重选择,删掉了实验课标中的某些不适当、繁琐、拔高或容易造成歧义和偏离主旨的内容。对这些调整,教师很容易产生非此即彼的“两级思维”,简单地认为删掉的就是绝对错误的。语文教育有其传承之美,回到现实教学中考虑,修订课标所删掉的表述、要求或是建议未必没有合理的成分。例如,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具体建议”关于阅读教学的结尾处,删去了“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对此应该提防老师因误解而轻视此问题。在当前的学生阅读中,为抵御各种不良读物的影响和网络游戏的诱惑,学生需要在“选择读物”、“科学借鉴”、“是非善恶真假美丑评估”等方面获得切实的指导和心理辅导。现在各地各校也在强调打造“书香校园”,大力倡导学生的“海量阅读”,学生每天花费很多时间阅读,用眼卫生却无人问津。持续走高、触目惊心的中小学生近视率足以说明这种潜在摧残的“恐怖”。所以,虽然课标删去这方面的建议,但教师仍需要“保卫童年,纯洁心灵,呵护明眸”。此类调整不止这些,我们需要提醒教师持理性的态度,不要一看到删除某些内容,就认为是对原有要求的全盘否定。

其三,引导教师智性填补课标中的种种“不确定”。教育教学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家课程文件,容量有限的课标文本不可能涵纳教育“应然”的全部,它的制定和修订不可能具体翔实、面面俱到,有许多刻意或无意的“留白”。所有这些“不确定”和“留白”,意味着存在无数的可能性和无尽的选择。一方面显示语文教育资源的广博厚重,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资源开发和自主创造留下了空间。为此,我们应该当引导教师摒弃照本宣科、照章行事的机械性思维,以独立、灵活的思维去解读和理解课标。例如,关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表述,具有操作上的不确定性。如何理解“积极倡导”?究竟是自上而下的理念宣传、意识引导,或者是一种规定动作与要求?面临这种不确定因素,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实践定位和操作落实?比如,是否可从培养“问题意识”、“研讨习惯”入手,慢动作分解式地教给合作方法,训练合作能力?总之,在课标学习与培训中,同样应将课标解读放在教材解读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去,让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向确定性因素转化,以解决实践操作上的困惑。

何立新:作为教学教研人员,我们如何帮助广大教师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还应该从课标的显性变化和隐性调整这两个方面引导教师把握课标修订的实质。具体地说,一方面通过内容与文字表述上明显的增与减,进一步理解到课标因修订而趋于完善。比如。修订后的课标对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设计体现了三点:第一,前后呼应,一以贯之,突出整体;第二,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具体可行;第三,对教学目标与内容做了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因时而化的增减。引导教师感受这三点变化,可以促进他们整体地解读课标,理清来龙去脉,走出见木不见林的教学实践误区。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了解修订后课标的隐性调整。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仅停留在数字的变化和语句的明显增删上,知著之余还得见微,应高度关注语文课程标准调整的现实背景,深入领会课标修订的针对性,感受语文教育本质规律的决定性作用,从细微处见深意,于不经意间悟真谛。这点很重要,是课标解读深入到精神实质层面不可或缺的过程。具体地说,引导教师通过细微变化,悟出变化的真谛。

第一,悟出对语文新课程某些实践误区的反正。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十年是曲折的十年,其间产生了课标解读与执行的偏差。比如,实践者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由于对这一导向的偏执化解读,致使十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病态发展,正如孟祥英在《语文课程呼唤本体回归》一文中所指出:“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一味‘宏大叙事’,天马行空,来去无踪。……过于关注和强调了人文性,而对工具性重视不够……”在众多病症中,“非语文”、“泛语文”尤为突出,又如陶本一在《“语文”的阐释》一文中所说,它们“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总之,语文的学科特质在语文教育中被日益淡化,语文教育正一步一步被异化。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对语文课程具体性质的明确表述——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扭转这一倾向给出了明确的指向。其次,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就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非直接目标。

第二,引导教师通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与提法的调整,了解课标在课程价值与实践引导上的新动向,诸如:充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品质提升;充分重视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观照;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充分重视尝试构建语文学习的具体内容;重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吸纳,等等。

通过从显性变化与隐性调整两方面分析,引导教师深入解读课标,匡谬扶正,回归本真,增强教师对课程核心价值的体悟,走出课程实施的偏差和误区,科学、合理、全面地达成课程培养目标。

冯忠跃:修订课标的学习培训活动,是广大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应该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充分认识、领会和执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在课标的学习培训与指导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引导教师高度重视课标,克服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然而,许多一线教师不重视对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认为只要认真研读了教材,根据教材备课、上课就可以了。由于对课标学习解读的忽视,缺乏对课标精神和内容的全面把握,部分教师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甚至增加课改前老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因循守旧,重知轻能,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引导教师重认课标价值,重视课标的学习和领会,克服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是课标培训的重要一环。

引导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落实课标基本要求:审视目前的学科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就知识而讲知识的层面上,在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很薄弱。因此,我们需要引导教师对照课标精神和要求,反思教学行为,在备课、上课和训练中逐一落实课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改革教学评价,发挥课程标准在评价上的导向功能:审视过去的教学评价,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到第十一个年头,但是许多地方的检测考试没有完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致使一线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教材,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必考的知识,就能获得好成绩。走出这种误区,需要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课标,吃透课标精神,理解课标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上的导向作用,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和监控,引导广大教师依照课标的指向与要求,开展好学科教学。

陈兴中(《教育科学论坛》编辑):大家的热烈讨论,启发了我关于课标学习培训如何增效的点滴思考。从过去的情况看,教师对课标解读缺乏主动性,对其精神把握不到位,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忽略了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导航仪”,忽略了深入解读课标是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扎实奠基。通常是在行政指令下应付式地浅层解读或形式化解读,始终进入不了解读的真实状态。其二,习惯于接受性解读。比如,在聆听教研员或专家的高层次解读时,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他们的观点或指导,结果消化不良,过后就忘。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一部分教师的思维堕性、依赖性甚至选择性的思维“休克”,从而放弃原生态的自主解读,徘徊或者止步于课标精神的边缘。其实,这不能全怪教师。是过去的学习管理和培训指导方式“培养”了这种思维堕性和依赖性。教师工作本来就忙,也很辛苦,如果,学校在管理上没有营造一种教师自觉学习、乐于研究的氛围,没有为教师提供自我升级智能“硬盘”的条件和支持,仅仅是行政化地要求教师“例行公事”,这当然调动不起教师积极的心智投入;如果,作为课标学习的培训者和指导者,没有对教师足够的尊重,没有深入地了解教师在课标解读中存在的真问题,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只是一厢情愿地输入自认为必要的“共识”,这当然不能使他们产生解读的心动和自主的行动。

删除两种“如果”,增强管理与指导的效能,方能使实践者的课标学习和解读进入门道,达到目的。当前,有的学校在课标学习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上优化制度、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并赏识鼓励和促进教师自主解读、深度解读,提升解读课标的效益,发展专业能力。一些教研培训机构好也开始在培训指导方面加强研究,探索尝试,拓宽思路,优化策略。比如“转换角色”:培训指导者以合作伙伴而非学术权威的角色与教师展开互动式学习解读。通过与教师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智慧引导,为教师的课标解读释疑排疑;对教师表现出的个性化解读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对其有价值的思考和解读成果热情推广。又如“投其所需”: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或专项调查,掌握教师对课标解读的难点所在,形成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分层次地切实指导。再如“另辟蹊径”:改变单一的讲座培训方式,带着主题和问题在实战性的课标解读中培训与指导教师;让骨干教师或一般教师培训会上“亮相”课标解读过程,教研员则依据培训目标通过点评、追问的方式加以点拨;还有的采取“答记者问”的方式开展培训。

课标培训无定法。只要我们的管理和培训指导者明确责任,务实服务,加强研究,就会得法、增法。

王真东(主持人):归纳起来,教师有效或高效解读课标需要有“双性”。其一要有主动性。这要通过科学、灵活的管理和学习培训方式的创新来实现。其二要有悟性。这种悟性来源于对课程价值的深入理解,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把握,以及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有了这些,才能领悟到课程标准的“是什么”、“为什么”,进而懂得课程实践的“怎么办”。

回顾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十一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感觉,在理解上处于迷茫或半迷茫状态。这与过去的管理、培训指导方式和效能有关,还与教育大环境有关。作为各级教学研究人员,对其他方面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实施干预,但却可以在自身的职业领地增强对教育内部的干预能力,在可作为之处不遗余力地为国家课程的价值坚守、目标优化、实践改进发挥作用。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策略

2012 年1 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别强调了要“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在内容标准的10 个主题中筛选并呈现了50 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做了具体描述[1]。例如,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种概念表述方式的变化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少而精”,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围绕重要概念组织教学,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的解析

此次颁布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一词与以往我们理解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重要概念”不仅包括了概念的关键语词,还有概念的本质内涵,甚至概念的拓展。因此,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是一个陈述性语句,是对概念本质的一种深刻认识,也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程度和教师教学要突破的目标。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讲,它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概念的前面加上“重要”两个字,特别强调这些“概念”是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非常重要。新课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生命的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的理解和阐释。重要概念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内容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

1.组织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以一定的事实或感性认识为基础。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接受需要以具体的事实或者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2]。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些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入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重要概念。

例如,关于学生对器官概念的形成,教师可以先给出实物菜豆的叶和果实,并指导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找到叶和果实中相应的组织。然后教师再给出实物生活状态下完整的菜豆植株,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由于成熟的菜豆植株的六大器官比较明显,并且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熟悉的常见植物。所以,学生经过对菜豆植株的观察和思考,就容易对植物器官的功能和分类产生直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些事实性知识进行抽象或概括,进而建立起“多种组织构成且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这个概念。

2.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探究在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现象背后的规律,帮助学生把重要概念从大量的生物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逐步达成对重要概念的建立。在学生建立起重要概念之后,教师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点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深入地探究,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理解,实现主动探究和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

3.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迁移运用教师向学生传递重要概念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运用重要概念来解释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经验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学生构建起重要概念后,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例如,学生在建立起动物的先天和学习两个重要概念之后,教师提供“印度狼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根据先天和学习的特点,分析“印度狼孩”的一系列行为。在解读狼孩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先天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而学习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印度狼孩”这一现象,促进了对“动物行为”这一重要概念的迁移运用并加深了理解。

4.建立概念体系,完善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分解整合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26―01

一、生物《考试大纲》修订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复习备考、评价试题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意见》规划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间进度表,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的重要举措。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各学科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变化。本次修订工作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加强“一点四面”考查,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二、生物《考试大纲》修订变化

(一)能力方面。生物《考试大纲》对考试的能力要求进行适当修订,如在“实验与探究能力”中,将“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修订为“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获取信息的能力”中,将第(1)项修订为“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将第(2)项修订为“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等。这种表述能够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要求,符合高中教育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要关注当代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将其与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生物学术语表达、分析和解释相关成就和热点问题。

(二)内容方面。生物《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知识内容与掌握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

1.必考部分。在“1-2细胞的结构”中,将“多种多样的细胞”修订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使表述更加准确,备考复习的指向性更强。

在“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修订为“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使表述更加科学、规范。

在“1-4细胞的增殖”、“2-4生物的变异”、“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3-6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等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由Ⅰ修订为 Ⅱ,进一步加强了学习要求。

2.选考部分。在《生物技术实践》模块,“5-1微生物的利用”中,将“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修订为“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2酶的利用”中,删除“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中,删除“植物的组织培养”,将“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移至选修3,表述精简为“含PCR技术”。

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6-1基因工程”中,将“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修订为“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6-2克隆技术”中,将“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的掌握程度由Ⅰ修订为 Ⅱ。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5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任教经验,对如何做好2012年高考生物复习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从2011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分析说起

试题命制立足于教材,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高中教材中生物学科的专业名词、专有术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更注重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没有出现难、深、偏、怪的现象。应该说考生入手容易,但想要获得高分则有一定的难度。

(一)紧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突出核心知识

试题重点考查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学科主干知识,在命题素材的取舍上,有意识选取了近几年四川卷涉及较少的内容,如神经传导和传递机制、染色体结构变异等,通过这种方式扩大知识覆盖面,实现主干知识的全面覆盖。

(二)重视能力――实验能力考查,拓展命题类型

选择题部分难度梯度非常明显,前3题注重对知识记忆的考查,4、5两个试题则要求学生在知识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较好的体现了选拔功能。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实验题的考查与实际生活贴近,同时又很好地和高中生物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实验思维。有关动物生理(30题II)、遗传试题(31题II)往往是考生较为“恐惧”的,但考生只要冷静思考,还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此类题具有很强的选拔性。

二、高2011级理科考生应考薄弱环节探究

[广大考生常见的失分情况]

审题不清,信息获取能力欠缺

混淆概念,二次整合能力欠缺

规范意识差,书写随意

思维定势,应变能力或创新思维欠缺

[阅卷场上什么样的答卷容易得高分]

简明扼要,紧扣要点,是多得分的关键

答出技巧,让人满意,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

重在理解,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可靠保证

答题条理化、尊重考卷、用词规范、解答清晰

同学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态度、总体成绩参差不齐,差异很大;课后的复习消化不及时,时间分配利用不尽合理。考试时挑题(挑物理)、选题做(选物理),因做题速度和效率方面的不理想,对做生物部分的试题仍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生物学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网络不完整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致常见的生物学专有名词写错。

(二)能力缺陷

1.理解能力不强。有些考生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生物学概念的内涵理解有偏差。

2.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较差。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是科学素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是生物科高考大纲里的最高能力要求。

4.书面表达能力低下,思维的严谨度不强,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5.实验与探究能力较薄弱。

(三)应试能力不高

考试心理对考生的临场表现具有潜在的影响。考生常见的应试问题有:

1.书写潦草,错别字多,经常无谓失分。

2.审题不细,大意失分。审题时把关健词遗漏掉,或者是看不清题干的主要目的。

三、2012年高考生物复习建议

(一)依据教材,学习考纲,指导复习

广大教师和同学要根据2012年教育部制订的《考试大纲》以及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明确和确定考试复习范围。

高度重视教材,把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材是考纲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命题的题目来源。生物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应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搞清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二)科学规划,调整复习进程

[复习进度]

1.一轮复习2月底结束(按照教学计划在市调研测试前后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

2.二轮复习4月底结束(按计划在二模前完成第二轮专题复习和专项训练)。

3.三轮复习即综合模拟训练5月底结束。

一轮复习做到“全面、系统、扎实、灵活”,抓纲扣本,节节过关;二轮复习查漏补缺,系统提升;三轮复习强化综合,在回归基础和教材的同时,注意以典型试题为引导,强化学科思维训练,再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综合归纳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重点]

1.强化全面复习,不放过任何知识点,但也要注意主干知识点

第一层面:新陈代谢、遗传(含减数分裂)变异与进化、基因工程、生命活动的调节(重中之重、比例很大、难度体现)

第二层面:免疫(含稳态)、生物与环境、细胞(每年必考、比例居中、难度不大)

2.注意信息不同呈现形式之间转换能力的培养

重视坐标曲线和图形、表格的分析处理,尤其重视培养学生从图表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图-文、图-数、数-图、数-文间转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明确遗传学考查特点,加强对遗传学的针对性复习与训练

载体:大多数是遗传育种

知识:主要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与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合。概率计算仍然不复杂,出现机率较大。

能力: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启示:题型训练要全面,方法要讲透。

[复习讲评]

要注重三个字:揭(示)、拔(高)、变(化)。

总之,二轮、三轮复习抓“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复习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必要的且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如①概念图的构建和运用;②知识网络的构建和运用;③进行图文(或文图)转换,加强理解;④加强知识归类和规律的总结。

[复习效率]

1.课堂效率的提高

认真听讲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认真听讲应做到: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讲;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记下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努力追求课堂上的更高层次:听懂-记住-理解-反思-运用。

2.课后效率的提高

课后效率的提高应做到:解决课堂上记录下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回归教材;有针对性地限时完成练习;必要时问老师或同学。

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应该花大力气重点解决基础问题,然后再适当提高。学生学习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较早进入综合提高的复习阶段。(见图一)

(三)细化考点,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可对照《教学要求》,把《考试大纲》考点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细化,力求在复习教学中把“网”建得完整。

(四)持之以恒,致力能力培养

《考试大纲》中对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要选择适当、适量的生物试题,训练自己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要注意学会搜集、整理和解读信息,接受逻辑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建立模型等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杜绝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复习方法,自己亲自操作实验,根据所学知识适当拓展实验,设计实验等,以提高自己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

针对学生应试能力低的情况,大家平时要对自己进行规范的培训,特别是对生物学专有名词的错别字不能姑息或马虎过关,使自己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正确表述生物学术语的习惯。对于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进行限时训练、进行考试心理辅导等方式加以解决。

(五)注意实验考查的特点,重视课本实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1.实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实验题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题材和知识:载体

落脚点:测试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理性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数-文、图-数、数-图转换能力。

2.实验题材重视回归教材

①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础实验(选择、填空都有可能);

②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素材;

③与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紧密结合;

④对考试大纲的忠实。《考试大纲》:“能独立完成教材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启示:基础知识要夯实,能力训练要强化。第一、注重基础;第二、适当拓展;第三、注重应用;第四、重视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

3.解答实验设计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的思考分析简单流程(见下页图二),通过这个流程让自己在后面的复习和练习中按要求分析、作答;强化自己在新情景下灵活运用课本实验原理、现象的实验探究能力,强化答题方法和套路。

(六)重在养成,强化学法指导

学生要制订个性化的复习计划,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要掌握如何看书、如何审题、如何规范作答等学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1.“审题”能力

“审题”决定学生的发挥。看题时要求学生做到咬文嚼字、识图懂表,这种对题目的敏感性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的,同时,学生要有目的地分析题干、划重点,培养自己识别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准确判断题目考查内容的能力。

2.答题速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进行选择题的限时专题训练,着重训l练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增强选择题的答题能力,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

非选择题常采用“限时训练、反馈答案、变式练习、查漏补缺”的训练环节。在反馈答案时,要注重从答题规范、信息提取方面进行深度解答,这样不仅使大家知道各知识点的本意,还要让大家知道其内涵和外延。变式练习则起到巩固、深化专题知识点的作用。因此,既训练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又训练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轮专题复习时结合考点知识,教师一般会选取近年采各地高考题对大家进行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加强阅读和理解、提取题干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老师课堂限时训练与讲评反馈中,学生对一定情境下相关信息的处理、理解、分析,以及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阅读能力

二轮、三轮复习抓“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复习完成后最主要的安排之一回归课本,步骤有“引导通读找画要点完成学案提出问题强化巩固”。

生物学科的内容、知识点较其他学科相对零碎,有许多识记、背诵的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因此,采用填空识记的形式引导通读课本。将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按专题编印回归课本的填空练习学案,空出部分内容让学生填空,识记基础的书本知识。在阅读完成填空的时候,要求学生边看书,边把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专有名词、生理作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性术语等要求学生用笔圈画下来,即找画要点。最后具体完成填空练习。书本上的小字部分,课外读,旁栏小资料,虽然这些内容不是考纲所规定的直接考查的,但通常会成为出题的题干背景或素材。因此在查找书本时候,也要求学生注意阅读。对于课本上的每幅图,每张表,在阅读时要求学生熟练识别,并且能正确绘制过程图,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等等。

建议部分能力强的学生根据看书的内容,对自己感觉尚不能很好理解或运用的知识内容,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适当通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题目强化巩固。

(七)精选题目,提高训练效率

1.设置不同层次的复习题

第一是知识再现题,巩固已有知识;第二是变式训练题,培养大家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自己对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第三是新情境训练题,它能促使大家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的问题。

2.布置适度练习

3.做好典型例题分析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讨论,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力求解题步骤正确、答案要点齐全。

4.建立错题集

搜集自己在历次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比如是解题方法上的、知识点缺漏的或者是习惯性的错误等等,及时纠正补漏。

(八)培养科学合理的应试技巧和方法

1.学科间团结合作的指导思想

理综考试是三个学科的组合,学科间知识体系是独立的,但作为考生,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由三个学科构成的试题,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学生做题时是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还是从他的优势科目先入手呢?各个学科所分配的时间又将如何侧重?是完成一个科目的试题后再完成第二个学科的题目,还是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不断切换?等等上述问题都必须经过实践,经过比较,才能得出答案。

因此,作为理综的任一组成科目,大家要关注自己的理综整体学习情况,能够做到“既不纠缠,又不轻易放弃”每一道题,在调配好答题时间的前提下,尽力作答,有所取舍。当然,我们还是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集中回答一学科的题目,避免思维的跳跃转换。

2.答好生物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技巧

解题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过程,蕴含着一定的思路。答题思路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①审题:即辨别试题指向,这需要

考生从大量的题目信息中,捕捉相关学科信息,其中需要运用的几种技巧:抓关键词,多角度思考,对信息进行转换。

②抓住要点,准确与所学知识挂钩:准确领会题意,弄清命题意图,从知识网络中提取相关知识点,联想迁移,作出合理判断。

③用全用准有用信息,思考推理,得出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需要灵活运用对比、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同时要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积极推理,勇于发现。答案的表述必须清晰、严谨、简洁、规范,力求达到“学过就应该会,会就应做对,做对要得满分”的效果。

总之,高三生物学复习备考,是以高中生物教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知识的重新整合,构建生物学科内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又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生物冲刺小妙招

或许大家对上文特级教师在生物备考上的深入解析还意犹未尽,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提升备考效率,小编专门整理了一些优秀老师提供的冲刺妙招,供大家在备考中学习。

妙招一、树立信心,激发潜能

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同学们都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通过每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应当学会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才能使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少,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妙招二、分段复习,合理规划

从2012年3月初到4月底,为专题复习时段。一般可以将高中生物的全部内容分成九个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细胞代谢及生命历程;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是着力培养综合能力。

从2012年5月初到高考前,查漏补缺、综合强化。这一阶段要有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制订较为详细的复习计划,要保证在高考前完成需要复习和巩固的内容。复习目标是以单元板块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纲,以适应性训练为主,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抓好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强化综合科目的训练,加强对思维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等方面的总结和指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后期加强高考的实战训练,同时要注意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既要注重高考的重点难点,也不能忽视高考的冷点;研究和领会各地名校模拟试题的新思路与新趋向,在模拟考试中提升应试的经验,增强应试的信心。

妙招三、方法引路,事半功倍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重难点突破;讲授法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来说,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都是学生形成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前提。而从高中生物学科自身的角度来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能够重视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使学生对于学科的相关技能以及基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掌握,促进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前提之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高中生物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所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现实,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突破的有效性。

一、高中生物重难点突破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重难点突破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循序渐进以及由浅入深。从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情况来看,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基于初中阶段生物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来设置的。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能够重视学生新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旧知识的复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则需要加大对于知识点前后之间关联性的重视,由浅入深地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知识点,如此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1]。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更好地突破重难点,还需要遵循抽丝剥茧以及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重视高中生物知识点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知识点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在保证知识讲授深度的基础之上用更加简便的方法为学生呈现知识,降低学生知识的理解难度,进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二、高中生物重难点突破的具体对策

(一)把握好重难点合理选择突破角度

高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重难点突破的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合理选择突破重难点的角度。在重难点突破的过程中,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效果,所收到的教学成效也会截然不同。如果教师从突破以及提炼的角度出发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则需要重视融合和借鉴以往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内容的讲解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实际学习需要[2]。从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对象,以往教师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优等生学习的方面,但忽视了中等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从本质的角度来讲,中等生无论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在思维方式方面,在班级学生群体中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目标对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中等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情况,在帮助中等生实现综合素养以及学习成绩提高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以及难点问题的突破和拓展,使得教学能够更符合高中生物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课堂上,教师在针对优等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大对于基础知识的关注力度,在重难点知识的呈现过程中要能够做好拓展,使学生的思维宽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出发来关注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切实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而针对班级中的中等生,则需要在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的前提之下明确指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重点学习,使学生能够切实把握知识点的精髓,深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3]。针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握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打好基础。

(二)合理选择重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采用知识组合的方式进行重难点突破从生物学本身的角度来讲,其不仅具有知识点繁杂的特点,同时知识点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将高中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点整合成一个知识链,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做好知识点的延伸以及拓展,一方面要能够与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关联学科领域内新的研究成果。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抓住生物学系统构建的基础,并将其作为生物学习的重点教学内容[4]。教师要能够将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以及之后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铺展和组合,带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温。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探索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联。而学生在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之后,其对于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也能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进而达到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2.采用实验探索法进行重难点突破实验是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推动手段,而学生要想对于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亲身经历实验并且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挖掘相关知识点的探索之路,使学生能够重新经历知识点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科学问题的源头,通过实验和分析的方法体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思路,进而逐步培养科学家在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合作精神以及严谨态度,真正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5]。而针对学生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教师也需要及时地给予解答,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学生在经历了实验以及探索之后,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得到较大幅提升,进而有效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得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能够真正得到有效提升。3.采用对比区分的方法进行重难点突破伴随着现阶段科学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课程改革的速度也在持续加快,每一轮课程改革都会对于教学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课本中在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呈现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针对个别知识点进行延展或缩减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要想真正把握重难点问题,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混淆,则需要能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区分。如此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学生由于知识混淆而出现认知偏差的情况。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突破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和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对比原有教材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针对相关知识点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关联资料的收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点的互动分享,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4.通过讲授法突破重难点问题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是以概念为主要学习内容,而概念学习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学生了解了生物概念的本质内涵,并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大部分生物考查也都是以概念内容为核心点开展的。同时,生物知识也是一门理性特征较为明显的学科,学科知识涉及判断、推理、归纳、分析,也会涵盖数学计算的问题,因此这也充分说明在记忆生物概念的过程中,应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记忆概念,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虽然生物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但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概念学习难度。讲授法是一种以生动、凝练的语言对学生讲解知识的方法,教师在利用讲授法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应用语言艺术,确保语言的清晰性,还应保证语言富有感染力,语调也应保持抑扬顿挫,语速要适中,以此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师的讲授方式。而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推论、解释、描绘、叙述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生物公式、定律的,并通过语言启发学生认识生物问题、理解生物概念,以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物概念,这会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学习重难点问题。教师利用讲授法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还应注意在结合学生认知基础的层面上,以思想性和逻辑性均较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也应使学生在理解生物知识内容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这会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学素养,进而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突破生物知识学习重难点问题。5.利用讨论法解决重难点问题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合作学习的意识。讨论法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生物主题内容进行讨论的教学模式,并注意将讨论内容融入每个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向。而且,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不仅可以表达自身的生物知识学习意见,也可以听取他人的想法,这会确保学生形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状态,促进其生物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生物问题。讨论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好处还在于能够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情境的机会,以此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学素养。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拟定生物讨论问题,并让各小组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应派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发言,以此提高讨论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教师制定的讨论问题,各小组应进行交叉学习,即不同的学习问题均应被各个小组进行一次讨论,以此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也可以使学生的生物知识理解能力通过讨论不同的问题获得质的突破。

(三)重视板书对于重难点知识的强调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点以及难点的问题不仅包含一些概念知识,同时也包含学生对一些实践技能方面的掌握,但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由于学生在初学某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整体的知识脉络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对重点以及难点知识进行有效区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而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则需要通过板书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强调,将重难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在板书上,并且要能够根据知识的重要程度以及难度进行板书的位置安排,进而有效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解读,掌握知识呈现的过程。通过板书的呈现方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对照,进而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借助板书的引导,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系列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进行分析,进而借助板书的呈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呈现课堂知识的脉络。而在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也可以对本节课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联系前后知识在板书设计过程中突出重难点知识,进而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能够做到一目了然,有效突破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优化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