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1

游戏理论大致分为传统游戏理论和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剩余精力理论、松弛理论、生活预备理论、生长理论、成熟理论;近现论主要有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学习理论、原苏联游戏理论。这些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的游戏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国的幼儿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提高,我国对于幼儿游戏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新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已经发展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游戏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育实践现状

1.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系列认可游戏的积极作用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学本位主义教学观,长期以来占据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幼儿仅仅是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的客体。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长此以往,幼儿园就演变为应试教育的“预演”。

游戏的设计与内容不仅是完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游戏的实施与情节往往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与安排发展,这样的僵硬化、机械化的游戏设计难以发挥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违背了将游戏理论引应用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初衷。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使幼儿提前接受小学所学知识的效果,但是以扼杀和牺牲儿童的天性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必须改变这种不足。

2.幼儿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

面对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不再把幼儿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客体,而是肯定和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认识到幼儿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游戏是幼儿参与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教师应当提供和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其次,重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观点认为,个体差异广泛存在于幼儿之间,主张因材施教,反对“一刀切”的游戏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2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要求进行了简单的规定。1995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条例》中也提到了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关的内容。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热爱幼儿,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2011年12月,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理念,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要求。从已有涉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文件条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已出台的条文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较为零散,模糊、笼统,缺乏规范、全面、统一的标准;其次,专业要求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全面,对教师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将教育理念与行为准则相混淆,不足以给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规范和指导;再次,专业要求的条目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不利于幼儿教师的理解和应用;最后,专业要求的内容很难反映现代教育的理念,应对新时期幼教现状与问题的能力略显薄弱。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乏统一全面的标准,导致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认识不够准确,更不能体现专业性,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也无法指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完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是幼儿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现代教育理念诠释与启示

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三、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1.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2.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

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3.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

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强调幼儿教师要接受并认可每一个儿童,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3

一、“尝试教学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

“尝试教学理论”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从小就有“试一试”的精神。因为当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百般依赖、胆小、任性等不良的现象,那么我们幼儿教师就要让幼儿在干什么事的时侯都要自己去想,自己试着做,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品质,这些品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将有极大的益处。

二、在尝试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天生好奇好动,对于一些新奇事物特别敏感,往往会刨根问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于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对教师准备的活动材料和所提出的问题跃跃欲试。比如在认识水的沉浮时,教师事先为幼儿准备不同性质的材料,有铁制品、木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布制品等许多幼儿常见玩具,让幼儿自由操作、尝试、总结,最后大家一齐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幼儿在这种活动中,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既没有压抑,又没有限制,通过自己操作尝试,不但解决了本节活动的教学目的,而且效果非常好,同时还引发了一些新问题,更加激发了幼儿课后还要尝试的欲望。

三、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尝试教学提倡让幼儿干什么事都要先想一想,再去试一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组织及设计活动时,除了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还要考虑为幼儿创设一种使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尝试的环境。比如在教幼儿认识“颜色”的时侯,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要让幼儿发现其他颜色是怎么来的,教师就为幼儿提供滴管、透明的小瓶、三原色、纸等,让幼儿试着把两种原色调和在一起,得出其他颜色。

通过多次试验观察,幼儿就会明白,将不同比例的三原色中的任何两种色调和在一起会变出另外的许多颜色。要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新问题、新现象。记得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讨。”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凡是幼儿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幼儿能够想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不要把大人的思想强加于幼儿,更不能强迫幼儿做不愿意或不感兴趣的事,我们应当从小就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一日教学活动中,各项活动都有让幼儿尝试的可能。在每一项活动的开始,教师不要马上将结果演示给幼儿看,充分让幼儿自己试、自己想、自己操作、自己找规律、自己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不知不觉操作能力便提高了。如在计算教学中在学习“数的组合”的时侯,教师为幼儿提供积木、图片、分合板、橡皮泥小球、小铁棒等,让幼儿动手操作,试着将总数分成两部分。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数的分合方法和分合规律,如部分数交换,总数不变,或者是分合时一边的数字从开始逐渐增大,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另一边依次减少1。课后幼儿在玩游戏时,提醒幼儿可将参加游戏的人数分成两组,每组可以是不同人数。这样,幼儿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寻找和发现规律的经验也大大地丰富了。

四、在尝试教学中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4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教师,实践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科学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效被纳入幼儿教育体系中,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教育能使人们富有同情心,能够独立思考和面对人生。一个国家能否真正的繁荣昌盛越来越取决于国家能否向全体儿童提供有效的科学教育。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儿童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其宽泛的内涵,但首要的问题是要让幼儿教师对科学的性质有深刻的理解,只有理解了科学的本质,才会去思考科学教育的性质,最终用正确的科学教育理念去开展有效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一、深刻理解科学的性质

“什么是科学?”尽管我们从幼儿园开始至高中毕业,学生学了各科的科学知识,但很少有学生能回答“什么是科学?”。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只停留在对学生灌输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层面。虽然,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改革也呼吁了十几年,但一个国家要扭转目前科学教育现状,需要有领导的决策,有较长的时间、有充沛的精力和有足够的资金。但作为承担幼儿教师培养的高职院校,可以抓住学生从中学教育至职业教育的转型期,在学生原有的各学科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理解科学性质的教育。从提高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角度出发,集中对他们进行三个主题的教育。

(一)科学世界观教育。

科学世界观本意上指科学家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的一些共同的基本信念和态度。虽然科学家们在工作时不会花费时间去讨论科学的世界观,但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本源及其世界的运行方式时,坚持一些基本的信念。首先,科学家们相信这个世界是能被认知的,但它将永远无法被完全认知。其次科学家们假定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单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基本规律处处适用。但随着对世界运行方式的探索的不断深入,科学的理念是会变化的。从知识的角度看,科学知识既有稳定性,也是有变化的。

虽然,这些信念的确一般人不能掌握。但高职院校的科学教育,可以通过科学史实,给学生展现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及地球和空间科学发展的生动画卷,让学生在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中理解科学家的信念。幼儿教师拥有这样的信念,对幼儿科学教育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探索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国现行的中学科学教育,虽然强调实验教学,但实验的课题由教材统一决定,使用的仪器由教师提供,实验报告填写统一的实验手册。这只是在实验室做做小实验的教学完全曲解了科学探索的本质。高职院校如何使学生对科学探索活动过程有科学的了解,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高中毕业生积累了大量的各学科的知识。高职教师可以专题讲座,用各学科典型的探索发现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发现的过程有共性与个性。共性体现在,从根本上说,科学的发现在依靠证据、利用假设和理论,运用逻辑推理等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但每个发现有具体的调查研究背景,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适宜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探究活动。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要知道每个人在科学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即使是幼儿,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所以,科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个调查研究。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在一定的背景下,开展调查研究。从对现象的观察入手,借助于各种感官和仪器,把注意力集中在搜集准确的数据上。在有一定的科学证据的前提下,小组成员依靠集体的智慧,即用合理的逻辑推理及大胆的想象,提出假设,并依据搜集的数据求证。在求证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新的观察,有时需要对某些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但不能控制幼儿,那是不合伦理的。总之,让学生亲自实践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才能领悟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索活动。并将这种理念自觉地运用到将来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三)科学事业观教育。

科学活动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特性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理解科学事业的显著特征,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事业观。

首先,他们应该知道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具有个人、社会和团体三个层面。即每个公民都在参与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是极其复杂的,但是他们将来从事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时代性,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是由学科内容组成的,由不同的团体机构研究。

其次,应该知道科学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对人类的研究只能在得到实验对象的允许前提下进行,作为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个案的研究更要慎重。

第三,坚定地捍卫科学传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幼儿教师首要的职业道德是尊重每个幼儿,让每个幼儿受到平等的科学教育。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理性思考

幼儿科学教育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高职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他们幼儿科学教育的新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让他们学会分析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选择合理的科学教育内容,设计有效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对幼儿科学教育基本观念的思考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观念是贯穿幼儿科学教育全部过程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幼儿科学教育的效果,对科学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关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所形成的想法有许多种,笔者赞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正如,我们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亲实践会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假设、控制条件和验证假设的完整研究的过程一样,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放置于发展幼儿观察、交流、预测和推理等一系列技能方面,其目的在于为幼儿今后进行更复杂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思考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个我国幼儿教育的法规性文件,对幼儿科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旨在通过为幼儿提供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好奇性,提高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获取与生活经验相贴近的科学常识,为学龄期科学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高职院校的科学教育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解读总目标的精神;并结合具体的目标使他们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有基本的认识。

第一,幼儿天性对周边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欢迎儿童的好奇心;

第二,幼儿从出生的一刻起,就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探究事物,因此我们的科学教育要从自然问题开始,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甚至是为什么。

第三,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奖励创造性。第四,幼儿教师要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进大自然。

(三)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思考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可以为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提供背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可以依据活动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相关的探索活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内容源于生活,主要包括(1)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和幼儿自身和同伴;(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使他们能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和所要培养的技能合理地运用到具体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去。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对幼儿实施有效的科学教育活动,幼儿教师必须以幼儿积极探索他们周边感兴趣的事物为基本理念,选择合适的内容,组织各种类型的科学探索方案活动,让幼儿在充满情趣和各种刺激的探索活动中,走进认识世界的大门。我们并不要求幼儿能在探索活动中给予各种问题以准确的科学解释,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但至少我们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这将来进一步探索更多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指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同一现象,激发幼儿对周边环境的认识和自然的运行方式产生好奇。

幼儿天性喜好探究。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始于他们周边的事物和自然问题。教师在设计和开展幼儿科学探索系列方案活动中,首先,可以实施一种三年连续地对同一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这些早期主动参与的科学经历,可以产生像科学家那种对“自然界是统一”的信念。

如,对《气温》的观察,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会用温度计测量同一天教室内外的气温,并把所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坐标纸上。小班可以选择不同季节的一周时间,分组测量并共同完成对一周气温—时间图表的绘制。并保存好一年四季一周室内外气温的记录。中班可以选择一个月,大班可以选择一个季节。

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幼儿对一年四季冷和热的变化有深刻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科学首先需要仔细地观察和科学记录的良好习性。并且从探索中懂得,当采用以前用过的方法进行一项科学调查时,我们预计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同样的科学调查,一般应采用相同的方法,但得到的结果却不相同。

(二)在经常性的系列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搜集证据,解释现象。三年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应该设计充满情趣和刺激的各种系列的方案探索活动。每一个方案活动,首先要让幼儿学会仔细地观察现象来了解周围某一特定的事物。在观察某些现象时,可以指导幼儿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并记录下发生的事情。

其次,提供机会,让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当有学生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描述时,引导学生重新观察。科学交流,从小要培养各抒已见,但要尊重事实。

第三,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提出具有共性的问题,灵活机动地创设新的环境,让幼儿有进一步的观察。对幼儿不期望他们能够科学地、准确地解释观察到的结果。但幼儿对周边某一事物的认识,同样只有在他们找到足够的证据,才会对原本“错在哪里?”和“发生了什么?”之间摇摆不定的倾向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搜集证据,解释现象,这是科学探索活动的核心。

(三)提倡与幼儿与家人一同走进大自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的生活仅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幼儿更多的时间和家长生活在一起。幼儿教师可以倡导家长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如幼儿教师可以设计《跟爸爸妈妈去旅行》这样一个方案活动,旅行回来后让幼儿自由地交流旅行的感受,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极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假设,教师仅仅以“小朋友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旅行的?”这一话题,幼儿们肯定会会声会色的去描述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并相互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小朋友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我是鱼,可以在水里游;如果我是小鸟,会在天上飞;有的甚至会想到我会乘坐飞船找月亮姐姐玩……

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融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让幼儿长出想象的翅膀,才能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的天空展翅飞翔。

(四)分组活动,分享成果,让将来有更多的人才从事科学事业。我们要求幼儿教师通常是以小组活动形式来实施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做的,可以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相互的提问,并给予解答,分享活动成果。如让幼儿培育植物,饲养动物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系列活动之一。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某种小动物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

更重要的是,有饲养的过程中要让同组的小朋友不断地交流,把动物养得更好。也要让不同小组的幼儿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让所有的幼儿都了解每种小动物都挺可爱,还可以让幼儿从小就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但我们要以在一起从事各种活动,并分享其中的乐趣。

科学事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科学事业,但有效的实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一定会有为数更多的人们去从事科学事业。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金丽萍.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自主学习[J].考试周刊,2009,(40).

[4]杨彩霞,庞丽娟.幼儿教师科学教育知识的类型及其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9,(7).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智力;启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仅仅是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而是多种智力与对应的领域紧密配合的过程。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探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界定及分析

(一)多元智能理的概念

在《智能结构》中,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的能力。”其本质和基本结构都是多元的,不是能力的叠加,也不是能力的整合,其存在形式还是相对独立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对语言文字及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所对应的语言智力和逻辑一数理智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视觉一空间智力、身体一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自我认知能力、自然学家的智力也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

1.加德纳提到的8种智力也只是人类智力结构中的一部分,只是加德纳本人在研究中着重论述了8个方面。

2.由于个体的差异,这8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但无论怎样表现,这8种本身是最基本的智力构成,并不是某一领域的成功才算智力高。

3.施加适当的教育影响,每个人都可以在智力上达较高的水平。

4.人从事活动时,往往需要多种智力发挥作用,虽然8种智力是彼此相对独立的,但还是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5.智力受个体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启示

基于上述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论述,我们可以体会到该理论对幼儿发展的认识扩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这也正好为正确处理幼儿智力发展的矛盾和解决智力发展中困惑开拓了思路,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多元智力理论对开展幼儿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幼儿园教学改革要结合个体智力差异现状

介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每个人的智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如果认为人一两种能力就能标志着整个智力的高低,因而轻信智商测查的结果,就如同精密仪器测得的标准结果,智力是同质的,可以进行量化的比较。那么势必会造成教育中使用一些公认的标志智力发展的方面作为教育的目标。学校就如同“大工厂”,教育目标相当于大型机器的生产路线,只要工厂一开工,每天都会生产批量产品――同种规格,同样质量。学校毕业的学生都是同一模子所铸,没有区别。其结果只能是在这样一种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中被淘汰,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却无半点用处,这不仅是学生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因材施教”自古以来就是教育教学遵循的重要原则,幼儿园教育作为基本教育的基础,它的观念更新和新观念的确立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每一个幼儿都有独立探索新知,独立“创造”新奇事物的本能。但可能探索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比较外显,有的则比较隐晦;有的则通过细致的观察并结合绘画表达;有的得出结论让成人吃惊,有的让同伴都感到好笑等等,但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幼儿园里不存在所谓“笨”的孩子。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上的教育观,必然要高度重视幼儿智力的个体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幼儿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

(二)在教育教学中提供充分展示空间,开发幼儿智力的潜力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多种智力的协调配合。因此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多元智力统一协调发挥作用的原则设计教育活动。例如《认识春天》这一主题中,在音乐智力领域,让孩子学会关于春天的歌曲;在身体――动作智能领域,以学唱的春天的歌曲编排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在言语智力领域,让幼儿讲述春天的变化,春天的特点及春天的故事等;在自我认识能力领域,让幼儿谈谈如何爱护发芽的小草,飞来的小鸟……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为了发展多元智力而发展,每一次主题设计都要机械将这8个领域的智力叠加,应该根据幼儿认识和掌握的能力,结合主题的特点组织和开展。

(三)教育教学中注重充分利用优势领域并进行的合理的迁移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在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下,幼儿的智力水平会达到较高的水平,更何况已有的优势的领域。在这样的教育要求下,对幼儿教师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缺点,并进行适时的引导。有的幼儿音乐技能发展较好,有的则语言发展较好,对于幼儿来说它们同属于优势领域,但传统的智力观认为,语言智力好才是智力高的表现。因而否定音乐技能的发展好的幼儿并要求他向语言能力发展方面靠近,这势必会造成某些幼儿心理上的压力。多元智力理论要求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优势领域,促进幼儿智力潜能的最大化。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强调,幼儿不同程度的拥有这8种智力,要能欣赏、重视某一优势领域,并能培养和发展不同幼儿多种多样的优势领域。幼儿只有在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同时也会促进优势智力领域向其它领域的迁移。

幼儿教师教育理论范文6

关键词: 陶行知 幼儿教育 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何谓“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无论是“学”还是“教”,都不能离开“做”这一核心。那么如何利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幼儿教育实践工作呢?

一、教育与生活结合,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环境对个体的简单塑造,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教育和环境要积极支持儿童的自主建构过程。现代教育观念提倡教育的开放性,那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开放性这一教育观念呢?要让幼儿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将成为幼儿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一片肥田沃土。例如我们可以带幼儿到草地上放风筝;到花园里捕蝴蝶;到田野里观赏油菜花、捡麦穗……他们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自主探索、自由交流、自发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可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很多。与此同时,要让孩子融入社会生活,发展幼儿的潜在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活动“垃圾分类”中,孩子们在垃圾分类、讨论交流、制作标记等过程中,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每周的自然角记录中,小小记录员仔细观察自然角的植物,然后认真地把植物生长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到全班小朋友面前描述植物生长的过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每周周五的周小结论坛,幼儿都会结合本周内在学校或家庭中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和现象开展的汇报与交流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精神分析家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只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社会和自然积极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的区域活动和有趣的各种游戏中积极探索、充分体验、自由表达,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内在动机,增强自主性,从而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与生活结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几乎所有幼儿在游戏中都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游戏,便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锻炼与发展创造力。游戏应始终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当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如何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1.充分利用结构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游戏时间、空间、材料等,让幼儿有充分选择的机会进行无拘无束的游戏,幼儿能依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游戏主题、内容、材料、方法、合作伙伴等。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激发游戏的愿望和兴趣,有利于在玩的过程中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增加感性经验,促进游戏发展,诱发创新意识。

2.选择合理的表演。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基础,对其情节中的角色、道具等进行自主选择的游戏形式。我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灵活性、有鲜明语言特点的各类绘本为表演蓝本,让小朋友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3.有效运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是建立在幼儿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周围的生活为游戏内容的。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游戏室和游戏长廊,为角色游戏提供良好的物质和心理条件。在角色游戏中,根据游戏的不同内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老师在角色游戏中要进行适当渗透。

三、教育与生活结合,培养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

教育来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以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幼儿教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如:在一次秋游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在秋游活动中收集了各种树叶,利用收集的资源,进行了有趣的树叶拼贴活动,并讨论秋天的特征。我们还在春、秋游中对幼儿进行了环保知识的教育,不乱扔垃圾,学会废物利用,把用完的饮料瓶收集起来制作体育器械,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低碳生活,节约资源。我们还开展了“关爱生命、消防演练”的社会实践活动,特邀消防官兵来园进行实战演习,让幼儿亲身体验,观看灭火的情景。通过参观各种消防器材,听消防官兵讲解各种器材装备的使用和操作。孩子能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消防知识互动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获得自我体验的真实感受。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体验,体验越深刻,悟得越透彻,最终将体验内化为素质。在生活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事、思考的基本道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他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的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以陶为师”,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锐意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