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道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道德论文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二、网络杜会中的绝对自由现象

仅就自由这一要概念来说,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只有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才会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哲学家们对于自由的这种一般含义是普遍认同的。哲学中则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自由的本质,自由与客观规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网络中却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社会成员不是具体实在的人,而是代表具体实体的机器背后的数字符号。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必然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对客观规律性认识得越准确,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网络社会中,对规律认识的主体是虚拟的符号,获得自由的主体也是虚拟的符号。网络社会中的规律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的限制是间接的,因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可以相对地摆脱网络中规律的限制,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群认为网络社会是个大同社会,网络上的东西是共享的、无限的和自由的。网络信息是无限的,拷贝是自己的,拥有知识或信息是每一个网络个体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修改、下载信息而不被限制;网络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权力机构的制约。因为信息的共享无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是无限制的、完全的,对网络信息的修改、删除和窃取都是正当的,是自己的一项不可质疑的权利,是绝对自由的。由于这种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现实社会的经济利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有关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庆幸的是现今已经出现了限制这种“绝对自由”的规范和法则,然而这些规范和法则只有在行为主体对现实社会利益有所触及的时候,才能对其有所制约。

三、网络社会中的价值观扭曲现象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快更新观念,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模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当网络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时,我们的学校德育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作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外,必须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育传播者的示范作用下,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供给驱动;需要驱动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四周年,这一纲要的出台及其实施,对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网络中的道德伦理失范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如一些青少年受网上黄色内容的影响,进行性犯罪;轻信滥交网友;沉迷网络游戏;道德伦理认知模糊,等等。这些都说明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相对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来说,是不相协调甚至是远远滞后的。

“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通常用于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表明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正从传统的、被动培训的“供给驱动式”转变为以自身需求驱动学习愿望的“需求驱动式”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个范畴,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变同样适用。我国目前网民数量有近一亿之众,主力军是青少年。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个人群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决定了网络道德伦理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而当下的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供给驱动”模式,即为了教育而教育,沿袭传统的道德教育范式,脱离对网络现实的充分分析,如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度一样,将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与方式,仅在表面冠以“网络”二字的包装,就一厢情愿地灌输给青少年。然而网络德育的良性发展和进行,是应该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为依托和前提的。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换句话说,要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进行到底,必需明确实施网络德育的“需求”,然后才能施以良方,从过去低层次的“供给驱动”模式向现代教育的“需求驱动”模式转化。

一、网络德育:正确看待“需求”

需求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得以进行的催化剂与助燃剂,为网络德育提供了市场。以需求驱动网络道德伦理教育,首先要明确“需求”,分析究竟是什么需要因素“驱动”着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1.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教育以人为本,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青少年。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来看,需要经历一个道德伦理结构的重组期。这个重组期突出表现为道德伦理的独立性和道德伦理的动荡性,具体表现为因青年期所具有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组合为主)等基本特点而凸显的道德的自立性和不成熟性。这说明,青少年的道德伦理认知尚未得以具备、形成,还处在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之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用户,其精神世界是跟网络信息的交换融在一起的,自然地,网络道德就成了社会道德的在虚拟环境下的真实延伸。对于心智尚处于低级或初级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过早地感受到甚或已有了成人化的行为和思想(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内模仿”,他们会模仿、效仿成人,而透过网络看到的成人世界,则正成了他们一个“模仿源”,久而久之,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历程,青少年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就随着网络世界的跳跃式发展而跳跃式地成长。这种“网络早熟”与其应有的成长阶段不相协调,导致他们不能成功地在网络与现实这两种情境中切换角色,由此产生的相应的网络德育就显得越发迫切。

2.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求

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在形式上的延伸和程度上的深化。在网络时代里,无论是新兴的远程教育还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网络德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的模式在改变,相应的德育也应当有所改变。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应该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扬传统德育的优点,吸纳和借鉴网络的优势,形成新时期的网络德育体系。

3.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发展和谐观,是一个包含了多元极的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网络社会也需要和谐。道德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当网络作为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一个元极出现后,网络环境中的伦理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调整虚拟情境下,人与人乃至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地和谐发展的“蓄水池”。

4.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利益,相反,会为其所累。人们把互联网称为一个虚拟世界,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在看似虚拟的网络的背后,实际上进行操作的还是活生生的实体—人。技术本身并无正负之分,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而网络道德伦理正是约束和“互联”这些使用者的纽带,因此,网络技术赖以“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网络道德伦理的正确形成。

二、对症下药: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

当网络技术发展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与快捷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网络道德伦理的文明与否,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网络道德的提高与发展,需要许多相关环节和要素的协同运作。网络德育由“供给驱动”模式逐渐向“需求驱动”模式的转变,应重视如下环节和要素:

(一)学生,“要我做”和“我要做”

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他们的行为都是以一定的需求为驱动的,许多孩子喜欢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都是他现实生活当中的一种反映或者他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曾经有社科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容易有网瘾的小学生是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比较多的,或成绩不好,或人际问题,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但是在网络游戏当中会获得成功,从虚拟成功当中,他获得一种做人的自尊。在青少年阶段,道德成长是处在模仿模拟的阶段,他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行为,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而成人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则会造成他们对网络的片面认识,迷失自我。他们会用在网络环境中感受到的虚拟、失范了的道德伦理准则去衡量现实生活,甚至将其付诸于现实。这就需要让广大青少年认清自己的需求,明白我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

网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然而网络环境还是不同于现实情境的,网络德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增强对复杂事物的分辨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让青少年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发挥个性、彰显自我的同时,能够以现实的道德标准衡量网络情境中的行为,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循社会公共道德伦理准则。所以,要启发和强化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网络环境下自己的行为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并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地履行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道德伦理义务。这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

学校是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实施者和建设者。对于德育,许多人头脑中还存在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观念,特别是网络德育,依旧用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并没有把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切实地作为自己的一项需求。青少年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氛围的感染,从教师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网络德育因何收效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学校方面,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本身发展的需求。作为青少年迈向社会前的“练兵场”,为其构建一个规范的道德伦理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扩展学校的德育内容;更新德育的形式、手段和途径;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开展网络心理辅导,以及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网络道德规范等。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把这项工作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而不是为了分数增长忽略了人格成长,让学生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变成网络中的盲人和智障。

为此,在网络德育一线的教师,要把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需求,认识到网络道德伦理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更是衡量现代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作为网络技术使用者,教师要有先进的科技道德伦理观,如尊重网络知识版权,不随意抄袭、剿窃他人著作,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时洁身自爱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在教育学生前,先要上好自己的德育课,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角,正确看待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伦理关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作好道德表率、榜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进行网络德育的最佳途径是教师把网络道德伦理价值内化在具体的教学中,将知识传播与网络道德伦理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亦即要将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要内容的网络道德伦理,视为一项“知识与技能”,与其它学科知识在学习和掌握中进行整合、贯穿,并使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过程”化和“方法”化,从而真正地做到“我要教”。

(三)家庭,不要把需求变为障碍

家长,是要求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呼声最高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十分普遍,他们的反应也是最强烈的。但就现有状况看,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上,是高需求低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当。家庭是进行德育的第一基地,大部分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网络道德伦理失范时,往往采用强硬手段,殊不知德育第一原则是引导。因此,家长在进行网络德育时:

(1)“降低”身份、调节心态,体验在网络环境中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便于发现失范时,加以正确输导,成为青少年正确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领航员”。

(2)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必要的沟通,及时将孩子的心理动态进行交换,掌握详实的信息,努力构建一个进行网络德育的家校互动平台。

(3)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老师”,大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养成。这就需要家长约束自我,为孩子当好模仿对象,而不是横加干涉,并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

(四)社会,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

时下,宣传网络道德伦理的网站、书籍屡见不鲜,并呈上升态势。其实,道德伦理教育的渠道很多,网络中的文化、娱乐、体育甚至游戏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但重要的不是数量的多少,应在于质量和方法的使用。这是因为,传统德育的内容很多趋于教条化,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所以,将死板的说教德育贴近生活,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形象化、生动化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真实反映,网络行为也和其它社会行为一样,也需要制定必要的规范,并逐步纳人法制进程。为此,搭建一个合理、有序、健康的网络道德伦理框架,用来满足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不同需求,将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4

作者:张惠娜

教师从传统的以文本知识为支撑的传授者变成了引领学生走入丰富多彩“艺术殿堂”的领航人。网络为现代艺术教育教学所提供的丰富的、形象的艺术资源,可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拓展教师的教学资源空间。其次,网络为艺术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式。网络艺术教育打破了传统艺术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艺术教学常常受到场所、时间、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堂设计完美的艺术课仅仅因为场所的限制,有可能使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信息时代的网络艺术教育为我们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提供了条件。教师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随时随地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参与当代新媒体艺术活动,甚至与艺术家面对面地分享艺术见解。在这种自由、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探讨艺术问题,评论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性的改变。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欣赏和评论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网络也为艺术教学的互动和延伸提供了可能,即使学生是在课堂以外也可以主动学习艺术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艺术作品、交流艺术见解的平台,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将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到网上,并通过论坛、微博、博客等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另外,网络的检索和查找功能也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建构起整体而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使艺术教育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和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网络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地增加,博物馆、美术馆、电影电视等视觉影像造就了许多无形的教师。课堂上教师的文本讲授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灌输者,而是成为整个艺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氛围下,师生关系的双边性加强,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又重视了学生的学,学生不再是理论知识的“接收”对象,逐渐转变成了教育过程中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进而成为新型教学观中的主体。网络改变了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的方式,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的方式必然被革除,师生将在形象、生动、活泼的艺术氛围中,平等地进行情、知、意的交流。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多的是观察,同时也避免了完全“放任”的状况出现。在具体的课堂互动中,教师要成为教育的促进者,并且注意从学生的作品中体验与思考学生的思想,以遵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材施教。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的语境下更加平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

网络在常态艺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如最初只是简单的E-mail通信、计算机辅助教学网页运用,后来则用网络来调控教学活动、传输教学内容等。网络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深入,其运用方式一般呈现为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网络在最初仅仅作为辅助常态美术课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的运用就是在多媒体教室的母机上连接终端设备,并通过终端机连通校园网或其他局域网上的子机,从而实现美术教案、课件和学生作业的资源共享,同时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的无纸化和共享化。网络信息的视听资源大大地丰富了艺术教育的课堂,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使艺术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杭州市某小学调研期间,了解到该校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智能电子交互白板”。这种电子白板能够使用从互联网下载的教学数据,并能加以注释、编辑,还能综合运用声音、图像、文本多种模式,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实践证明,它在开拓课堂内容、促进合作、提高教学成果等方面收效显著。“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的发展是“网络教室”环境下的艺术教学模式。随着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模式能够将在课堂学习的成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师生人手一台电脑,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机与学生机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互动。

教师可以随意选定某个学生机的屏幕画面,并且可以与任意一个学生机进行语音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功能进行呼叫和提问,而教师也可以对某个学生机的提问进行单独的语音和画面创作的辅导,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丰富了学生学习创作的方式。此外,教师的个别辅导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教学模式。网络在给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判断力不完善的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于是,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学科教学网站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的网站应该是在对不必要的甚至是负面的信息进行过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艺术教育网站为例,它除了提供大量与艺术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等信息外,还应该是人性化的展示、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在相关教育技术人员对繁杂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这种专门的教学网站才能够直接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网络信息过度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在新一轮的艺术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成长。由于网站具有24小时开放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限制,从而使师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网络的在线作品展示功能和多元评价功能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挥。课堂学习、课后讨论和互动评价等在网络学习平台之中形成了一个整体。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连贯性。同时,网络成长档案袋记录的学生学习成果,使学生的学习成长清晰可见,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建构。总之,艺术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运用促成了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教学模式的生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建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进而促进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5

复杂性影响,有利于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证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

【英文摘要】Computer network is a handful two-faced sword.the complex infl

uence of ethical morality which brought by researching and dealing with an

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ntribute to constitutes the valid and nip inthe

bud measure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way of Network deve

lopment.

【关 键 词】计算机网络/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失范行为computer network

/moral awareness/codes of ethice/moral behaviours/demoralized behaviours

【 正 文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

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

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

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据统计,到1997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

94个国家和地区联入了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

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

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

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

题。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本文探讨了

计算机网络发展对道德的复杂性影响。

1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

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

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

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

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

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

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

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

面上。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

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

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

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

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

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

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

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I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

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

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

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

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

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

(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

务和责任,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 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

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

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

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

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

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

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 道德规范方面

2.1 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

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

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

之约束力明显下降。

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

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 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

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德标准,制

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

为和其它的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

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

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

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

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注:参见

:文献[1],第12~14页。)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

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

2.3 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

具体的道德规范在量上的积聚并不是无止境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向法律法规的转

化。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

,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体在网上的行为和关系。

例如美国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和“隐私权保护法”,新加坡的

“Internet管理体系”(注:升文:《全球追捕网上黑客》。北京青年报,1997-10-

01(B))。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也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在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

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

转贴于 3 道德行为方面

3.1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Internet直接介入“交际”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

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其一,网上空间具有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

从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网上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且覆盖广袤。上

网者可以定向抵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为

人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交友、择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其三,网上交友可以“匿名

进入”,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交谈者可以对对方的真实身分一无

所知。这也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分进行交往,使交际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

正是由于Internet的自身特点,使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了新特点:既直接

又间接。直接:网上提供许多聊天或交谈渠道,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同时性谈话。

间接:所有谈话都是通过屏幕上的字母和语句来完成,听不到对方声音和语气,看不

到表情。Internet为人们“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3.2 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杜尔凯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

成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注:[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越轨社

会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3页。)在网络发展初期,新旧道德

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引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

,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

而形同虚设。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

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例如:某个人通过某个ISP或B

BS传播了侵权或违法的信息,那么ISP业者或BBS站长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过错的

责任还是无过错的责任?如是过错责任,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其过错呢?这引起了多

方争议。至今,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规定冲突的行为。在网络世界上,新的道德规范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受到传统

道德规范的抗拒,这种不同规范体系的并存、冲突、必然造成网上行为的两重性。例

如现实生活中要求人们遵守纪律,承担责任,而在Internet中,更强调言论自由和不

受控制,不要对任何事情负责,两者并存的结局便导致大量的不负责任的谩骂,

虚假信息等等。

3)严重的失范行为——网络犯罪。由于立法滞后和Internet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

(跨时空、跨地域的开放性的、无主控的国际网络),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

黑客”或者恶作剧的精灵,进行破坏。Internet又成为犯罪分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

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常见的网络犯罪有网上盗

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盗版等等。

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又可无情地损害人类。

当然网络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所以在评价它的影响时要求我

们既要有一种超前意识,又要有一种现实的态度。在我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初期,

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它可能并已经带来的任何道德方面的复杂性影响,考虑利用网络

对社会舆论进行必要的引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环境,以便于制定有效的

防范措施,通过法律、政策和道德教育等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保证我国网络建设

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2):14~18

网络道德论文范文6

摘要:网络的发展在对人类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负面的影响。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教育方法应该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 大学生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体,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其积极意义上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平台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日益暴露出他们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凸显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生动直观、传播速度迅速的特点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崭新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道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确实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下面笔者就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浅显的概括。

第一, 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容易让人迷失真我

网络以虚拟实在和虚拟空间作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隐匿和篡改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处境来掩饰自己在网络上的各种行为。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中引用了一副有意思的漫画: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另外一只狗说:“在Internet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形象地表现了网络的虚拟特征。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让自己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被一些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而做出些与自己身份不合的举动。“追星族”在大学生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群体,很多大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去碰自己的“偶像”。但是这些所谓的偶像在网络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真的自我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网络娱乐性的特点使人沉迷其中,扭曲了人性的正常发展

网络的娱乐性使得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为重心,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娱乐,网络世界的多变性让他们目不暇接,以至逐渐迷失了方向。不断发展的网络游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华美绝伦的近于现实的网络游戏画面中。在这种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很多大学生因其心智还不成熟而导致迷失自己,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引发青少年犯罪。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造成网络信息的虚假难辨,

网络的这种隐蔽性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导致种种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个别同学甚至萌生了某种不良的念头,觉得“作假可以获得成功,老实只会导致失败”。这种思想观念,使得大学生不讲诚信的现象在大学里随处可见,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奖学金或是评优在考试过后找老师要求加分等等。这些不诚信的举动随着互联网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普遍,这告诉人们这种失衡现象应该尽快加以控制,否则将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二、净化大学生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顺应这一趋势,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途径,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用生动快捷的方式把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出去,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方法正确,开展教育才会有成果,大学生才会接受,才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改造社会,从而展现自己新一代的精神风貌。

第一,高校要大学生的网络准则,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培养。网络伦理是现实伦理的延伸和拓展,要想使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必须在现实中加强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必须有所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心里要明白,让他们懂得自律,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