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雷雨解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雷雨解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雷雨解析

高中语文雷雨解析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

什么是有效性教学呢?顾名思义,它要求教师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成果。设置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一节课下来使人人各有所获。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教”的成果,对学生进行的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虽然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不少的文学素材,但却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这些都是新课改所突出强调的问题。以下,笔者就具体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实践方法。

一、转变观念,探索创新

1.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它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了指导思想和规范行为的作用。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时,我设置的教学目标为:(1)多次反复阅读课文,通过熟读逐渐感知文章韵味和作者写作意图。(2)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课外阅读搜集资料,从认识文字美的层次上升到领略作品意境美的境界。(3)通过独立阅读、教师解析等多元的解读方式之后,明白作者思想矛盾的原因,赞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让学生慢慢地关注到社会,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可以使课堂更有序地进行,学生也可以听得更清晰、更透彻。

2.教学模式不论怎样创新都无法脱离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

教师一定要将素质教育的新课改目标贯穿于创新课堂的始终,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教学方案还需符合学生年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特征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实施有层次的因材施教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语文学习,建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有效性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为目标,强调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效利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自主、小组协作或者班级探究等方式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比如,在教学《小狗包弟》一课时,课堂讨论可以根据教材课文后研讨练习题设置讨论中心问题:(1)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变化如何?(2)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3)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然摆脱不了“煎熬”,你怎样评价?这些问题较深入,适合讨论,旨在培养学生以事观人的能力,即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去了解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会得到提升。

2.合作学习法

近年来,大家为什么都在倡导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呢?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心情愉悦之际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该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为讨论可以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在不同的意见中反思自己的思索结论,激发求知欲,渴望通过更深层次的学习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诗歌所蕴藏的情感,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朗读,体会并分析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再设置问题:“读完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呢?你是从诗中哪部分感受出来的?”,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最后商定结果。之后我要求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文朗读,我来做最后的点评,通过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优缺点,提出建议,让他们从中得到提高。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信息时代给教师最大的赠礼,它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狭小的教室里看到了广阔的世界,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教材再好,它都无法将文字演活,插图再真,它都是静止且无声的。比如,在教学《雷雨》这课时,我先准备话剧结尾部分的视频。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话剧的表演构成中熟悉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变化,体会那雷雨夜中的三个爱恨交织,本来未来美好的年轻人一起走向了生命的不归途,启发学生将情感波动原因转化到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周朴园身上。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周朴园有关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在看完话剧后对周朴园的印象,与学生共同探讨周朴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另外,我还用多媒体向学生阐明了在序幕中所明确的人物关系表:(1)周朴园――煤矿公司董事长,55岁。(2)周繁漪――周朴园妻,35岁。(3)周萍――周朴园前妻鲁侍萍生子,28岁。(4)鲁四凤――鲁贵和鲁侍萍之女,18岁。(5)鲁侍萍――周朴园前妻,某校女佣,47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人物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脉络,理解课文。

总之,新课改表达了社会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训,重视其思维能力的提升。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摆脱长期以来应试心理的束缚,借助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道具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彤彤.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3(09).

[2]郭仕凤.对语文新课改教学的一点认识[J].学周刊,2013(01).

[3]史华蓉.论高中语文新课改与高考的接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高中语文雷雨解析范文2

一、是“单篇短章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

东北师大附中的鄢霏老师上了一节阅读课,教学目的是想在语文阅读方面做一个尝试。提到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单篇短章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单篇短章”集合而成,这种教材支配下的老师,采取的也多是“单篇精讲”的教学方法,至多在授课中加进去“拓展阅读”或是“对比阅读”。但总体下来,还属于“单篇短章”阅读的范畴。那么这种阅读有何弊端呢?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了“单篇短章”阅读的弊端:“将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并且,读惯了单篇短章,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范围之中,魄力就不大了;等遇到规模较大的东西,就说是两百页的一本小书吧,将会感到不容易对付。”针对这种弊端,叶老当时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主张,他说:“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其实往前溯源,我们就会了解到“五四”时期就有许多前辈都有“读整本书”的主张,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著名学者、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而再往前溯源,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读整本书”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副主编唐晓敏教授也主张现代的语文教育要“读整本书”,他引用叔本华的话来说明“单篇短章”的不足:“一颗大的钻石如果打得细碎的话,这些小破片价值之总和,无法和它原本的价值相比拟;一支庞大的军队,若把它分成若干小部队,则威力必大减,发生不了什么作用。同样,伟大的精神,若使之中断、搅乱、破坏或转向,它和普通精神已无任何差异。”他认为:“多年以来,我们的学生接触的不是‘大钻石’,而只是‘小破片’。这是目前语文学习的最大的问题。”

其实,国外许多国家的“国文教育”教材就是“整本书”,国际组织认定下的中文课程也是主张“读整本书”。我们是否可以在“读整本书”这方面做点探索呢?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可以在这方面做点改革尝试呢?有能力的学校是否可以先行做点尝试呢?

二、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

当然,这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之前就有“以学定教”“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等方面的讨论。只不过,讨论并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因此,重提这个论题还是有必要的。关于“以学定教”等概念,有人进行过圈定,但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理解。我认为,“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以教定学”,就是教师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让学生来学习。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其实是不言自明。但是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做的往往相反。

在这次论坛上,一位老师讲授《雷雨》的时候,用下面的三个问题贯穿课堂。

“假定周朴园对鲁侍萍有过真情,你能从本文的言语、事件当中找出来吗?”

“如此恩爱,为什么侍萍在年三十的晚上,被赶出周公馆呢?能否从侍萍的叙述当中找出点原因呢?”

“我们宁愿相信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具有真的一面,那么30年后当活生生的侍萍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有何反应呢?你对周朴园得出怎样的结论?”

研读这三个问题,我们就思考,这三个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呢?教师是在“围绕着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还是在“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让学生来学习”呢?――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授课教师左一个“假定”,右一个“我们宁愿相信”,牵着“学生来学习”。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在解决教师的“假问题”,而不是在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其结果是,课堂上,学生处在云山雾绕之中,不知道老师下一步将把自己带向何方;课后,学生回味一番,也不知道这堂课解决了什么问题。

所以,教师要“以学定教”,解决学生的“真问题”。教师要试着让学生自己“找地儿”“挖井”,然后让他们自己往里“跳”。必要的时候,教师再帮学生“挖两锹”,把学生往“井里”“推一把”。而不应该是教师自己“挖井”,然后把学生一个个的往“井里”“推”。学生是不愿意“跳”这样的“井”的。

三、是“外部解读文本”,还是“内部解读文本”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评测中心主任柳文波老师,对一位老师的课做了以下点评:

“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所以我注意到黄河老师上课一开始大约用了10分钟讲背景,而没有直接解析文本。这让我想起了去饭店吃饭,菜端上来了,但是服务员就是不让吃,而是大谈这道菜是哪请来的大厨、用了什么食材、用了什么厨艺做出来的,等她介绍完了,大家当初吃菜的意兴已经减了大半。我还注意到,课要讲完的时候,黄河老师又补充了很多内容,想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这就像要散席的时候,又上了好几道大菜一样:菜是好,但是大家都已经吃不下了,它们只能成了‘陈列品’。”

柳老师的点评,不仅恰切生动,而且还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外部解读文本”,还是“内部解读文本”?

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老师都爱围着文本兜圈子,文本之外讲了很多,等讲到文本,却寥寥数语收场了,这可以说是“外部解读文本”吧。在我看来,这样的解读,是不符合常人的阅读习惯的。因为学习中,我们首先接触的是文本本身,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才去查看其他的相关资料。可现在的语文课,是老师先讲相关的材料,然后让学生阅读,之后再试图让学生用相关的材料佐证文本中出现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本末倒置”的问题,而是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处于“假阅读”的状况之中,从而造成一种后果:学生没有“真阅读”的能力,只有回答“假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主张“内部解读文本”,强调“细读文本”。做到这点,就要从改变备课习惯做起。一般教师备课通常的过程是,要备哪篇课文,就先看教参是怎么说的,看看鉴赏辞典是怎么说的,这个名家那个名家是怎么说的;上网搜搜,看张老三怎么讲的,李老四是怎么做的:反正是尽量多地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然后把各种说法写在书边上,写完了课也就算备好了,就等课上把这些“高论”传授给学生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浮于文本表面的备课,因为对文本的论述观点都不是老师自己细读文本得出的,老师的理解,还基本是停留在记忆别人观点的层面上。这样备课下的课堂,是缺失教师主体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身在课堂,但都是在宣读别人对文本的理解,没有教师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中是没有性灵的,是没有感情的,根本就是一个“传话筒”。

四、是“秀教师”,还是“秀学生”

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秀,不是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言语上,更是体现在课堂设计上。老师的言语可能只能反映一个老师的基本功,课堂设计却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思想。而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况且,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优秀,就在于在课堂中不是自己表现的有多优秀,而是让他的学生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