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理论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理论实践

教育理论实践范文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感受职业的幸福,是教师工作的最大动力。幸福是一个温馨的词语,她带给人的是愉悦的、舒适的、令人满足的精神享受。把“幸福”和“教育”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理想教育的向往。让校园变成乐园,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获得教育的幸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更是作为一校之长的理想。本期“特别关注”我们约请一线的中小学校长,用笔谈的形式,来聊聊他们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以及在校园中进行快乐教育的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对此,我深有体会。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先后担任过高中、小学、初中的校长,无论在哪个学校任职,我都大力宣传幸福教育的理念,把创建幸福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认为幸福教育就是以培育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人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获得进步、获得发展、获得幸福。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培育幸福理念、培养幸福学生、造就幸福教师、构建幸福课堂是具体实施幸福教育的四大环节。

一、培育幸福理念,营造幸福氛围

一个幸福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幸福文化特色,应该树立自己的幸福理念。

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一所学校的成长。一所学校只有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才能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氛围,才能从精神上对全体师生起到引领作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用人格陶冶人格,用习惯培养习惯,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唤醒智慧,用思考创新思考,用灵魂滋养灵魂,用底气打造底气,用幸福传递幸福。幸福教育的真谛就是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通过享受教育的幸福,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一颗快乐的心灵,多一股创新的激情,多一份生活的诗意。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理想,更是一种教育的实践。

几年前我在三门峡市第二中学担任校长时,曾为学校设计了如下文化理念。办学目标:创幸福教育,建特色名校;培养目标:品行好、学业好、身体好、有特长;校训:立本求新,竞创致远;校风:诚爱 和乐、尚学、创新;办学特色:科学体艺拓实践,幸福教育盈慧心。这样的学校文化理念,再配以校园里如画般的绿树鲜花、喷泉山石、橱窗板报、壁画雕塑,上课下课时有优美的铃声,上学放学时有名曲萦绕,师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内涵。校园内瞩目的“教师礼仪规范”、职责条例,教室墙壁上张贴的班规、班训、行为规范,指导着师生的言行,规范着他们的举止。“绅士风度、淑女风范”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形象追求目标。

二、培养幸福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个体智力有差异、发展有快慢,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成绩的高低不应该成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培育幸福心态、促进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培养幸福学生的主要任务。幸福教育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认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是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是相同的规格。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说:“要将目光放远,不仅仅只是盯在升学率上。” “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给学生提供一个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或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他认为,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需要校长和教师去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教材的情况下给予他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育中真正感受到幸福,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大写的人。让学生感觉到幸福快乐,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示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传统的节日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师生社团活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互助小组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使校园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学生在参与中享受,在享受中历练,在历练中使素质得到提高。学生会因此真正体会到:学习是愉快的,学校生活是幸福的。

三、造就幸福教师,助推教师成长

如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近三成教师对工作倦怠,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师们心倦神疲,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呢?教师的压力来自很多方面,主要有:来自课程改革的压力,社会对于教师职业过高的期待带来的压力,过度的劳动付出与现实回报之间的落差等。无休止的机械劳动、超量的工作时间、社会的不理解……这些都让教师身心疲惫。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造就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快乐的学生。教师的幸福状态体现在工作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工作得到肯定,付出得到回报,精神得到慰藉,自身才能获得幸福。因此,激发教师的热情,培育他们的幸福心态是助推教师成长的重要工作。许多时候,教师需要的是一份关心、一种理解、一份信任。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就足以让教师感动。哪个教师过生日,学校送上领导亲自签名的生日贺卡和一个生日蛋糕;哪个教师要退休了,学校为他举办一个座谈会,送上一个小礼物,以表达对他几十年工作的肯定;哪个教师家里有了红白事,领导亲自上门帮忙慰问……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会温暖大家的心,老师们会从内心感受到:在学校工作是幸福的,当老师是幸福的!

另外,还应改变考核方式,采用利益捆绑式,实行人性化考核。以备课组、年级组为考核单位,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促进共同进步,也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主要手段。

四、构建幸福课堂,实现课堂高效

学生快乐自主地学,教师快乐舒心地教,这样的课堂就是幸福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必定是高效的课堂。学生正是在课堂教学求真、求善和求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师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才最终得以实现。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涌现出来许多典型,如山东杜郎口中学、河南永威中学等,他们均能够根据本校的具体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实现课堂高效。我们在课改中,也要注意联系本校实际,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育理论实践范文2

    1教育理论与教实践的联系

    1.1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联系将教育理论研究方向定位为解决所有教育现实问题:教育理论既然来源于教育实践,又最终指向教育实践,那么教育实践中的所有教育现实问题就应是教育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教育理论一方面不能直接解决教育现实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处方,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研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育理论不能达到实践主体的期望,势必导致教育实践疏离教育理论。

    1.2“教育理论不能拿来就用”拿来就用的东西就仿佛是医生开的处方,能够药到病除。而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而教育理论是无用的。这就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的逻辑。这一逻辑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做了片面、狭隘的理解。在他们看来,教育理论常是不便于操作的。因此,他们不愿参加教育理论的学习,尤其是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却愿意听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愿意学习操作技能。这种认识下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向背离的。

    1.3“经验远比教育理论有用”这一认识认为教育经验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远比教育理论有用,从而推崇教育经验,用教育经验排斥、取代教育理论,否定教育理论的必要性。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淡化理论作用的教育实践。

    1.4端正认识,走出误区认识陷入了误区,必然妨碍行动上的理性自觉。因此,必须端正认识。教育实践主体必须对教育理论及其功能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教育理论自身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它是对教育实践的一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及规律,因而掌握了教育理论就拥有了一双从本质上、全局上透视教育实践的眼睛:一方面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看到其背后的症结所在,一方面可以根据教育规律预测教育发展趋势。这正是教育理论的认识功能。“理论的首要功能”正在于它的认识功能,“在于是否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价值”。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改造世界。教育理论用于改造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就是教育理论的应用功能。对教育理论的应用功能和认识功能不能做简单、片面的理解。事实证明,许多教育理论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不大,但却从长远上对教育实践发挥了巨大作用。对这样的教育理论不应该由于暂时看不到其价值而予以否定。有的理论“可以为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有相当一部分理论“通过对实际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对实际工作发生作用。

    2对教育实践主体之于教育理论的认识误区做出分析

    2.1把教育理论研究的方向定位于所有教育现实问题显然是不正确的。教育理论既然对教育实践由具体到抽象的理性认识,那么其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就是必须的。问题出在哪儿?怎么出现的?如何解决?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做出回答,答案确实也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教育现实问题毕竟是形形的、多变的,教育理论研究过去注重现实中单个的问题,就难于触到整个教育问题的实质。况且,诸多教育现实问题的表象后面,很可能反应映的是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实质,只是表现形式多样罢了。这就需要教育实践主体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增强鉴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去怪教育理论不能解决所有现实问题,继而放弃理论。同时,教育理论作为对教育实践抽象思维的产物,究其自身而言,是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教育实践较教育理论更为活跃,更为生动。当教育理论就现阶段教育实践有了一定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后,教育实践已经又向前发展了。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教育内容、方式和教育手段发生质变的前提下,教育实践中新出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将是原有教育理论体系所不能覆盖的。就这层意义上,指望教育理论解决所有现实问题显然不可能。

    2.2教育理论不能拿来就用的认识,忽视了教育理论的认识功能,对教育理论的应用功能作了片面、狭隘的理解。“拿来就用“意味着一方可以直接对另一方发挥效用。但教育理论的抽象性和教育实践的具体性决定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只能是间接的。教育理论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抽象性是其特点。而教育实践是具体的,表现在:教育实践的目的是具体的:而教育理论则是前人的教育实践、现实的教育实践的抽象,更是对未来教育实践的预测,这些都是对教育实践起原则的指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实践主体自己的思考、选择、运用和创造。因此教育实践主体需要充分张扬自主精神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深刻理解教育理论精神,加深对人的理解,从而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

    2.3教育经验之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理论实践范文3

一、生活即教育

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运用幼儿的生活实施幼儿教育,往往事半功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合理地生活,孩子们吃了什么、穿得怎样、一天睡几个小时等日常生活问题都是教育的内容。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应该寓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入园、晨检、早操、学习、游戏、散步、进餐、午睡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从《纲要》中的每个领域来看,比如在社会领域,就提出了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很多学习活动,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生活就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影响。这让我想到工作第一年遇到的一个小男孩,上小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有严重的挑食现象,当时我觉得很吃惊也很疑惑,在一次家访过程中我问孩子的妈妈:“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吃饭,那么平时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孩子的妈妈说:“他是我们家的老二,他爷爷盼了很久才有了这个孙子,平时衣食住行都是他爷爷一手包办的,从出生到现在小班,每一顿饭都是他爷爷喂的,小孩子很挑食,他爷爷每天都变着法给他做他喜欢吃的东西,以至于现在他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一碰都不碰,也不肯自己动手好好吃饭,我也跟他爷爷沟通过,他爷爷说他还小,就是应该大人照顾着点,真是拿他们没办法。”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孩子由于祖辈的过度溺爱,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实,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受到的教育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在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就等于受到不合理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在工作中我发现总有幼儿愿意主动地跟同伴或者老师分享生活经历。比如,每次放假结束以后,很多孩子都会主动说说自己放假的时候去了什么地方、吃了什么东西,等等,他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事实上,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一次经历,都是幼儿获得教育的途径。

3.为生活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要给儿童过儿童的生活,受儿童的教育。儿童教育应当供给儿童在生活上的需要。凡是一切呆板拘滞不合理足以束缚儿童生活的,我们都完全烧掉了。”可见,陶行知所开展的生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为儿童将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为生活需要的教育,比如,在组织的一次阅读活动《小老鼠分果果》中,我在幼儿能够看图书讲述故事的基础上,运用白板课件,让幼儿感受首尾相连、连环套式故事结构的趣味性,并能根据提示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每一页画面都进行了细致观察,寻找答案。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我的引导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讲述。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讲述能力,最后将整个故事中几个关键的心理变化以递进的方式展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幼儿在画面的提示下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熟练地解决问题、更好地生活。

二、社会即学校

杜威曾指出“学校即社会”,即将社会上的东西搬一些进学校,这就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压缩到学校中,把真正的社会变成了虚假的社会,这种教育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中捉来,关进鸟笼里一样,顶多只是“顾念鸟儿寂寞,搬一两丫树枝进笼,以便鸟儿跳得好玩,或者再捉几只生物来,给鸟儿作陪伴”。这种教育,这样的培养方式,很难让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真正从根本上协调社会与学校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我们应当以社会生活作为学校和教育的内容,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整个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场所,也是实施教育的场所。幼儿教育,应当将学习活动扩展到大社会和大自然中。事实上,我们可以向一些具有专长的人学习。在《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教育,不能只将幼儿关在狭小的教室或幼儿园内,应该让他们获得更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机会。比如说幼儿园周围的街道、商店,甚至是节日的气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自然的景色和动植物,等等,都能够成为幼儿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都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只有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困难和疑惑,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教育理论实践范文4

关键词:班华;德育研究;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21-04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探索与研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这与他青年时期对哲学基本理论进行过深入与系统的学习有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认识事物的观点不仅成为班华老师德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且直接影响着他对德育研究的理解与诠释,也融入他德育工作的学术生命之中,促使一位理论研究者成为地地道道的高度关注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在实践与行动中书写着他教育人生的光华和精彩。

一、班华老师关于德育实践的诠释

(一)道德实践:既是德性形成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人的德性是如何养成的?这是德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德育工作者都必须躬身自问的首要问题,如果我们对人的德性形成都不了解,又如何来谈哪一种德育理论是对德育实践真正有指导作用的,哪一种德育实践是真正有助于人的道德成长的。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正是以他对德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在他看来,德育之所以要关注实践,这是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他十分看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知转化为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立场是支撑班华老师始终推崇实践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发表于1980年《教育研究》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一文对此有详细的阐释。班华老师认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与此同时,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都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因而人的德性形成过程也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道德知识是有关道德实践和行为的知识,同时,人也是在道德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道德知识。因此,人的德性形成离不开人的道德实践。

人的德性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实践中。班华老师在其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即稳定的、始终贯串道德信念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1]内隐的人的德性品质是在外显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道德的知识表述,即使再全面也无法说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评价一个人的德性品质要看他在生活实际中是否始终坚持做出善的行为活动。“做”“行动”“践履”“实践”是德性展现的根本方式。道德实践是德性形成的基础,它也应当成为德育的基础。在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诠释中,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最终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即指导受教育者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从道德动机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并培养其品德践行的能力。[2]

(二)德育模式:既来自德育实践又指导德育实践

德育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决定了德育理论研究应当以德育实践为基础。在认知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源头性的,也是基础性的。班华老师对德育模式的研究,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认识与实践的关联性。

所谓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理论和德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德育活动样态。[3]可以说,它是包含着德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建立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班华老师是走在最前沿的先锋之一。作为德育研究一个时代或阶段的标志和领路人,从八十年代开始,便开辟了一个富有可持续性的研究领域――德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申报的关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研究”正式获得教育部立项,这开创了我国自主研究、探索德育模式的先河。此后十余年间,有关德育模式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诸如“网络德育模式”“学会关心德育模式”“审美化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情感性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体验德育模式”“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包含创新意义的德育模式,在一大批中小学德育实践中被广泛地推广和实施。

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与西方建构在哲学理念上的德育模式探索有不同的特点,应当说,实践性是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根本指向。班华老师明确提出,“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我们在指导实践中研究。”[4]因而,我国的德育模式是从学校中来,是对学校德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从而形成简约性、定型性的德育活动系统。德育的实践模式给予自发性和生态性的德育实践以理性自觉的力量,最终超越经验个体的局限,走向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发挥更强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和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及实践研究的观照

(一)德育研究:源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德育实践始终是他思考的源泉,他深入实践,关怀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教育问题,思考教育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他所研究的德育课题是当下德育实践中存在着的现实问题,是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他期待自己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能够为一线德育实践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与帮助。在班华老师的德育著述中,能够感受到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朴实化。他用朴实易懂的话语去解释某个德育思想,用亲切和感性的话语去向教师讲述道德教育的美好。

这种关怀实践的学术研究品质,使得班华老师在中国德育研究的发展中始终作为时代的先锋之一,引领着中国德育的发展方向。从他的研究成果和经历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他非常注重在时代背景、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思考现实中的德育实践问题,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升到对根本性的德育观念、德育思想的思考上。这些思考包括对现代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人、德育现代化、榜样变迁、传统德育等问题作出兼具历史性与前瞻性的反思和审视,对道德教育的走向、道德教育的误区等问题作出敏锐的质疑、批评与探索。他不仅指出了中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主题和问题,引导德育研究者们对重大教育问题进行讨论,为德育研究不断发现并不断确立时代主题和问题意识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同时也努力避免和纠正了德育研究走向纸上谈兵或陷入空谈的学术道路,杜绝了空话与套话的德育研究风气。

(二)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班华老师的实践信仰,不仅表现为关注德育研究的实践方向,更表现于关注德育实践研究。在这里,班华老师的研究立场表达了一种学术态度,即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要有研究,离开了实践的研究不是研究,同样,离开了研究的实践也不是真正的实践。或许,这是班华老师对德育实践的一个独特影响或重要贡献之一。在班华老师的研究生涯中,大量的精力是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度过的,他重视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赞赏一线教师的教育智慧,在为一位中学老师的著作作《序》时,他提出理论研究者要向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他对理论研究者与德育实践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认为二者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应当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是两个研究群体的结合与交流的关系。[5]这样的结合与交流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是很多的,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诠释,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一线老师的实践智慧结合在一起,在这种结合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德育的样板和风采。这种德育研究的范式也逐渐开创形成了从八十年代始至本世纪初以来的德育研究的一代学风和规范,影响了一大批德育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态度。

班华老师的实践关怀也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及其实践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和巨大的影响。重视德育实践的品质及其德育的实践研究,不仅带动了一个时代或一个阶段德育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及其学校德育从改革、探索走向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小学德育价值体系和基本框架的确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班华老师个人的研究气质和兴趣,也影响了一大批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信念,唤起了他们参与德育研究的热情,培养了一大批一线中小学德育实践专家和研究型教师,使德育研究活动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华老师在德育实践中,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是一个既具有标志性又具有楷模性的成果和典范,这一研究精神和价值对德育研究的后来者,对未来中国德育及德育研究将会产生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影响。

(三)研究德育和实践德育:德育研究者的生活品质

班华老师对德育的实践研究,真正实现了德育及德育研究的生活化态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德育的生活化,另一个是德育研究的生活化。

班华老师重视生活对德育的意义,认为“德育应当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又引领生活,帮助人们过更美好的生活”。[6]德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本身会失落教育的根基,因为人的德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体现在班华老师关于德育模式的探讨中,也体现在他对儿童道德学习的分析里。例如,儿童怎样“学会关心”?不是让教育者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关心的品质,为什么要学会关心,而是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体系,让教师和所有的学习者都生活于其中,使人人都受到熏陶、感染,让关心的品质在每个人身上不知不觉地生长。[7]班华老师强调生活与德育的整合,既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德育脱离生活”这一弊端,也中肯地提醒了我们的教育者,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文化与道德智慧,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去共同“发现”。[8]

德育研究是对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活动,然而,从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德育研究生活化的风采和意蕴。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着的人,然而,德育研究者的生活除了包括一般人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主要生活内容――研究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德育,这既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在这种以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为根本特点的生活过程中,个人的道德品质会获得濡染和提升,作为个人的整体生活会受到道德哲学的影响和陶冶。因此,可以说,德育研究者的生活,既是一种德育研究的理论生活,同时又是个体道德实践的生活和体验。

三、班华老师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的拓展

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进而推动着实践的发展。在班华老师身上,充分体现着这种实践与认识相互影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班华老师的德育研究中,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是不断拓展着的。

(一)德育向心理教育的拓展

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班华老师在心理教育中拓展德育空间所进行的一次尝试。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老师在观察思考学校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9]他发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往往被自发的、无意识地融合在一起,但却对儿童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他对这一融合进行了理性的、自觉的思考,在区别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育心育德一体化的观点。班华老师对心理―道德教育持续进行了十多年的深入思考,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于德育和心理教育的丰富认识,也为构建心理―道德教育这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心理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使原来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兼具了道德意义与教育意义,这也丰富和扩大了教育学的知识领域和问题意识,对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及其道德教育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学科意义的贡献。

心理―道德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探索,同时,也受到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成为广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这可能根源于“心理道德教育本就是从实践中来的”这一事实。许多学校都以此为项目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研究项目,广大中小学老师在这一领域的召唤下,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和心理教育活动和研究中,大量以实践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的行动方案和研究项目争相竞放,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心理―道德教育实践也改变了学校道德生活风貌。心理―道德教育领域的开拓,既推动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又为心理教育建构了新的发展空间和问题领域。

(二)德育向教育整体的拓展

“德育本身应当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的德育还应融合到整体教育中去”[10],这是班华老师始终坚持的德育信念。这一信念促使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由狭隘的德育领域拓展到对教育整体的道德性思考。

1.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其最重要的体现是融合到教学中去。教学是各学科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当然也是德育的组织形式。班华老师提出了“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重要观点,认为学校教学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11]他反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说法,指出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这种道德价值既蕴含在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中,也内隐在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里,甚至是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教师的人格示范。

2.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与各育的融合。各育除教学这一组织形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各育都有各种课外教育、各育的科研活动、参观、展览等。这些实施方式中也都包含着德育的因子。德育要融合于整体教育中,这根源于对“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一认识,[12]对人的教育也应当是整体性的。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体现了德育中包含着各育的因素,各育中也有进行德育的要求。例如,体育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目标,然而,也包含勇敢品质的训练,同样,关怀生命健康也是德育的内容;智育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目标,然而,也包含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的教育,同样,人的道德发展也需要相应知识基础的支撑;美育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为目标,然而,也包含着关于美的价值判断,同样,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也包含着关于美的认识。[13]德育与各育的融合,使得各育具有了道德价值,得到了意义的升华。通过各育的实施,德育融合于对人的整体教育中,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育生活中。

班华老师是一个时代行动研究的典范之一,以其一生的学术实践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表达着对教育实践的热情和独特见解,书写着一位教育学人的教育人生,这种实践的精神、行动的勇气鼓舞着后来者脚踏实地沿着德育实践的方向去奋发和追寻。

参考文献

[1]班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J]. 教育研究. 1980(3).

[2]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9.

[3][4][5]班华,薛晓阳.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7,36.

[6][10][12]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02 (7),4.

[7]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

[8]班华.乡村生活的道德智慧[J].理论探讨.2003(6).

[9]班华.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道德教育之道[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教育理论实践范文5

关键词:循证设计;护理教育;护理教学空间

1国内外循证设计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1.1循证设计的历史溯源

循证设计是一种基于环境心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设计思想,通过严谨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证实环境和建筑对患者产生的影响[1-2]。循证设计由循证医学发展而来,最早是以美国建筑学者Roger在80年表的《窗外景观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论文为典型代表[3],而此后Roger本人也被视为循证设计的鼻祖和奠基人,由此,相关的循证设计论文相继出现,发展迅速。90年代,美国健康设计中心成立,随后与多家卫生机构发起名为“卵石工程”的研究项目,为在此领域有丰富实践与理论经验的专家推出了循证设计认证。2009年,《循证设计理论指导下的多种建筑》一书的出版将循证设计由医疗卫生建筑设计理论扩大到教育领域。

1.2循证设计的核心观点

循证设计定义:“为达到最优结果的设计结果而制订的遵循证据的建筑环境的有根据的决策过程。”其最初的核心内容是经循证设计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在高校护理教育中进行循证设计研究

依据循证设计理论,循证设计过程:(1)明确循证目标与目的;(2)查找有关证据的来源,有选择地解读研究证据;(3)提出概念及假设;(4)收集基线数据;(5)督导循证设计过程;(6)在高校护理教育中进行循证设计后开展效果评价。要求高校教师对其他高校相关循证设计案例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选择后,提出准确的循证设计概念和有关假设。护理教学空间的设计旨在突破基于传统经验和感觉以及传统主观臆断设计。其目的是为护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管理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组成一个交叉学科的团队,应用仿真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实物模型来了解高校护理教学的真实情况。研究分为简单模型、仿真模型及功能性模型3个阶段。

2.1简单模型阶段

在建立简单模型之前,护理教师就已经花费了一定时间做前期准备与研究,简单模型是用简单材料组成,以方便随时调整。这一阶段由护理教师、教学办人员、高校管理者和专案经理共同参与研究,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征求其对于模型护理教学空间内相关活动的有关意见,如:护生对病房功能区的使用、病房空间、相关护理记录、患者转诊、病房病床的可达性、药物配给、护理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护理设备的使用和配置等。征求被调查者对于护理教学空间的效率、安全性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被调查者对护理教学空间进行亲临体会,对护理教学病房模型进行深入体验与思考[4-5]。

2.2仿真模型阶段

在第一阶段简单模型建立以后,护理教师根据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督导第二阶段仿真模型的建造,进行护理教学实验室场景测试。行动小组对前一阶段得出的成果进行归纳,用于指导仿真模型在护理病房各种常见场景的测试。这些病房场景包括:对患者进行抢救、患者移动、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与药物配制等。经过模拟这些不同的病房情景以评测护生在真实病房环境的反应,这样可以评价护理设备的使用以及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3功能性模型阶段

这一阶段在医院病房中完成,由护理带教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完成。带教教师将随机抽取的护生安排在相邻的真实病房中,同时让同一组护理人员护理同一组护生,以方便进行对比研究。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定期调查,包括护生对护理教学空间的环境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6-7]。

3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实证研究及其证据分级

本研究采取规范实证研究,步骤如下: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形成计划、计划的实施、评价结果。

3.1行动小组及研究现场

本次行动研究是护理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一起参与的合作式研究。因此,首先要建立稳定的行动小组。本次研究中,行动小组中的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分析护理教学中的问题,以此共同规划、监测方案。在此期间,他们学习参观高校护理实验室,成立行动小组,通过问卷反馈信息,资料收集方法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资料收集方法有:(1)访谈法:使用目的抽样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前期文献循证研究,准备好访谈提纲,通过追问访谈者的方式收集数据及资料。(2)观察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对护理带教教师、校领导以及教学办人员等进行观察,收集资料。(3)专家论证: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咨询,针对系统建模及流程设计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咨询,为真实了解各领域专家对基于循证设计理论护理教学空间的建议与意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计算机专家2名、心理学专家1名、护理学专家3名、人居建筑学专家2名、社会学专家2名共10人,设计专家咨询表,对循证设计理论护理教学空间方案进行论证。专家论证分4轮进行,第一轮:向专家提供研究内容的背景资料;第二轮:专家将对咨询表中所列的问题做出判断并提出意见;第三轮:根据第二轮专家对咨询表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判断;第四轮:基于第三轮,各专家反复论证,或仍保留第三轮意见或提出意见。

3.2实证研究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等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介入,开启了护理领域的实证研究。护理教学空间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影响护理教学效果的因素,先假设结果后探寻原因;(2)研究自然体验产生的护理教育效果,先假设原因后探寻结果;(3)研究护理教育与自然体验之间的因果机制。

3.3研究证据的分级

陈耀龙等[8]提出,将信息预先分类,再根据标准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级,这是遴选大量信息的技巧。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实证证据来源于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因为研究的质量存在差异,应该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和证据分级[9],再结合护理教学空间特点,将其研究证据分为4级。

3.4护理教学空间的循证设计过程

护理教学空间的循证设计过程为“寻找教学证据—使用教学证据—总结教学成果”。在分析护理教学空间循证设计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制作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证据分级流程图

3.5教学证据的探寻

首先,行动小组对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重点进行研讨,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例如,有关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假设等。其次,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收集针对研究假设的资料,若收集的文献不能解决问题,行动小组及时召开专家论证会展开相关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证明。文献查找的步骤一是计算机的初步检索,应使用较多的有关词汇和词汇的组合在几个权威的数据库检索,保证检索到全面的数据;步骤二是对预检结果通过查看文章题目、关键词、摘要等进行人工手动筛选,根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最后一步是通读文献和根据证据分级的标准归类文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循证设计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学建筑和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一大趋势,其以最佳证据为中心的理性设计思路的优势,给我国护理教学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可使我国高校护理教学空间和建筑向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我国对基于循证设计的高校护理教学空间投资较少,因此在高校教学空间建设设计最初阶段,采用循证科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针对大学生特殊的教学环境需求和个体行为特点,较好地发挥其教育方面的作用,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护理教学空间设计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值得高校相关院、系参考。

参考文献:

[1]格伦,罗璇.基于循证设计理念的护理单元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22):25-27.

[2]孙振宁,杨传贵,贾梅.美国痴呆症康复花园设计综述[J].中国园林,2015,31(9):75-79.

[3]吕志鹏,朱雪梅.循证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3(10):24-29.

[4]史蒂芬,魏德勃,葛一,等.当今美国医疗建筑发展的十大趋势[J].城市建筑,2012(5):66-73.

[5]舒平,张晓頔,汪丽君.基于循证理念的建筑设计过程解析[J].城市建筑,2014(18):45-46.

[6]龙灏,况毅.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的住院病房设计新趋势———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为例[J].城市建筑,2014(22):28-31.

[7]鲁本•M.雷尼,罗曼.花园重归美国高科技医疗场所[J].中国园林,2015,31(1):6-11.

[8]陈耀龙,李幼平,杜亮,等.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2):127-133.

教育理论实践范文6

关键词:高校 感恩励志教育 大学生

“知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本,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大目标!

一、感恩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中出现的新情况是感恩教育的前提

思想多元化给学生带来的困惑。信息鉴别能力的差异和不平衡,使部分学生对“两课”课堂中的理论灌输和日常生活中思政教师的思想教育并不完全认同,表现出对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网络信息化促使学生自控力下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大量的信息资源很难管理控制,一些不良信息趁机入侵,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市场功利主义思想对学生产生浮躁情绪。部分学生表现出自私、漠视集体和他人利益的问题。

2.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是感恩励志教育的基础

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加强了对“两课”教学的管理是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教育部明显加强了对“两课”教学的管理,对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等提出要求。部分高校根据实际,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对“两课”教学进行积极探索。

二、感恩励志教育的模式

1.感恩励志教育的定义

感恩励志教育是以“感恩的励志,励志的感恩”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以音乐和语言为烘托,情境互动地激发学生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感恩,报恩,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励志成才,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感恩励志教育的常规活动

(1)“忠心献给祖国”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主题班会、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爱国主义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爱心献给社会”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心系灾区,节水保泉”、“保护生态,低碳生活”、爱心救助、义工服务等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关心社会献爱心的喜悦与幸福。

(3)“孝心献给父母”孝心美德宣传周活动

通过开展“寄亲情贺卡”、“发亲情短信”、“回忆成长历程,感谢父母深情”、为父母做一件事等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情,积极倡导孝心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辛劳的父母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幸福。

(4)“关心献给他人”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感恩接力”、“感恩墙”、“杯水谢师恩”、“手拉手”帮扶等活动,倡导学生学会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努力构建团结友爱,以诚相待,宽厚随和,长久相处,与人为善的和谐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5)“信心留给自己”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班级争霸赛、“我最崇拜的学长”评选等活动,开展读书学习、主题演讲活动和诚信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竞争意识和诚信品质,鼓舞激励学生充满自信的面对未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6)“寄情母校”系列活动

通过组织毕业生开展征集毕业感言、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美化和谐校园环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珍惜校园生活,感谢母校培育,激励毕业生怀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走向社会,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3.感恩励志教育的重点活动

感恩励志教育公开课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教育,它从人性本善出发,以真唤真,以善扬善,深挖真善人性中的原动力,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和朦昧的良知,以此治心扶志,点燃心中激情,激发人本潜能,重树成功信念与报效责任,从而促进道德认同、人本理解和个性发展。接受教育的受众,在短期内会发生由原来的“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做好”的深刻转变。

感恩励志教育公开课全程分“激励引导”和“真情互动”两部分。

“激励引导”。专家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心语,以心灵对话的方式,引领人们回忆往事,重温过去,感念父母和师长恩情;忆旧时梦想和壮志,思今日心态与处境,让听众麻木的心灵感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唤醒,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

“真情互动”。听了专家的心灵对话后,许多听众会自发走到台上向父母或向老师或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或悔过自新,或当众立誓,奋进求学,立志成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教育,语言之恳切,场面之感动,非普通演讲所能相比。令众多家长,老师,媒体记者一致盛赞为:“感天动地,见所未见!”

三、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校传媒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

2.建立高素质的感恩励志教育队伍

一要建设好专职队伍。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从事党政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保证高校团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二要加强感恩励志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建立家校共育平台

学生的成长受到各方面影响,学校和家庭是两个重要的影响源,因此,学校与家庭二者的合作与沟通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