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教育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教育理念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1

[关键词]行为导向 英语函电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35-02

为了满足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我国各大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传统的经贸英语函电教学必须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的力度,转变学生拘泥于课堂及书本的学习模式,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实训辅助”的教学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应用型外贸人才。本文将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探讨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到大学本科的英语函电实训环节之中,构建更适合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英语函电实训教学模式,以不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行为导向教学理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德国职教专家特拉姆对“行为导向”作了明确界定:“……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根本点就是创造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从而形成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包括:多媒体使用技术、项目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等。行为导向教学法旨在使教师变为一名主持人、一位协调者或一位监督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各种行为能力亦可以得到充分提高,使得许多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后可以立即胜任外贸函电的撰写与翻译工作。

二、大学生英语函电写作能力现状

传统的英语函电课堂教学方法还是沿用基础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讲授写作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课文套写信件。学生缺乏对贸易流程的整体认识以及感性认识,因此商务信函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强化。作为英语函电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在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除了语法和用词错误之外,学生在学习英语函电写作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无法掌握特定情景中的语言功能

由于学生对国际贸易语篇社团的种种语言规范不够了解,对于商务函电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学生虽然能够做到所使用的语言符合语法规范,却不能达到预期的商务交流的目的,甚至起到消极影响。例如,在表达拒绝对方时,不少学生不留余地地一口回绝。“We can not accept your price because it is too high.”这种消极、否定的陈述会使对方往坏的方面联想。而如果能够考虑到特定的商务交际情景,用如下的表达“I am afraid your price is on the high side.” 就能顾及对方的面子,使得话语的回旋余地增加,表示尚有机会今后再合作。

(二)缺乏对外贸业务环节的整体认识

由于课堂上教师的授课都是按照教材规定好的顺序进行,虽然也符合国际贸易的各个程序,但是缺少对整个对外贸易环节的感性认识,而且课堂教学也很难保证学生对于整个环节的连续性认识,使学生容易对英语函电这门课程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无法提供实际演练的机会

目前,国内关于外贸英语函电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内容各异。但是,这些教材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以讲解为主,样信解释为辅,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进行信函写作的实际演练。对于学生来说,所学到的写作知识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融入到真实的商务情景中去,因此在写信的时候只能机械地照搬一些样信里的套话,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经贸英语函电实训环节设计

由于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而成的,那么笔者在设计具体实训环节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并将项目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将外贸业务员日常工作中所要涉及的函电翻译与写作过程真实演练一遍,从而获取了课堂学习所无法带来的感性认识。

(一)实训项目的设计

1.寻求贸易伙伴。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更好地掌握社会交际和协调能力,笔者一改以往为学生安排贸易伙伴的方式,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广告阐述贸易倾向,在同学中寻找贸易伙伴。虽然这样做将加大实训过程的复杂性,但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实训的真实性。在此阶段学生将自由组成3-5人的小组,形成模拟情景中的进口方与出口方,同时进行各自的角色分工,为今后的贸易磋商做准备。

2.导入情境。经贸英语函电实训中的模拟工作情境必须针对具体要求,根据真实贸易环节进行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笔者把以下八个主要环节作为模拟情境引入到实训当中:

情境的导入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学生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自行拟定往来信函,如果遇到自己不懂或理解不深之处,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立即发现,马上查找,进行有目标的自主学习。

3.结合口头谈判。函电的课堂教学重点落实在如何写,而在实训阶段,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到真实的对外贸易环节,并增强角色扮演的真实性,笔者让学生在进行函电磋商之前先进行一轮真实的口头贸易谈判。每个小组作为贸易一方参加谈判,每个组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准备谈判内容并亲自参与到其中。在谈判结束之后,再根据整个谈判的过程起草函电,并通过E-MAIL发送给对方公司。这样一来,增强了实训情景的真实性,也提高了每个组员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自己的行动过程中学习并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二)实训效果的评估

秉承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整个函电的实训过程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对外贸易这个工作的流程,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现出自主学习的方针,因此我院对于学生的实训成绩评价将采取过程性评估的方式。并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评分:个人得分,小组得分,组内互评得分。

指导教师将学生个人及小组的评价得分记录下来,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目标,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评价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档案,包括日常学习记录和不定期的任务记录,最后将小组平时各种评价和记录得分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记入总成绩。指导教师尤其要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记录,以便提供到网络上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同时,指导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估,提出解决办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经过在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所进行的三年英语函电实训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将行为导向教学理念应用到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函电实训教学当中,能够弥补学生无法亲身到对外贸易公司进行贸易实践的不足,在尽量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于真实外贸活动所进行的情境模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这种函电实训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外贸基本流程及基础知识的了解,又有助于学生通过函电写作加强对外商务沟通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Dickinson L.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7.

[2]甘鸿.外经贸英语函电与谈判(修订本)[M].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2

客观地讲,这样的模仿是有意义的,它能够使新教师在短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能够解决最初介入教学工作时所遇到的一般性问题。

但是,从一个教师的成长看,模仿只是初级阶段,并且是必须迅速超越的阶段,因为它在帮助新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乃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等方面,常常显得无能为力,而自觉的、自主的、理性的学习才是支持新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动力。

作为新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那么,应该优先学习什么呢?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选择学习教学模式。在他们看来,教学模式最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比较容易“拿来”。其实,教学模式“拿来”了,未必就灵验。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是根据所教学生的语文水平,根据课堂上学生们的情绪状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根据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等等,去选择教学方式的。如果都用所谓的模式去套,就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疲劳”感,无论你怎样千方百计地“激趣”,怎样挖空心思地“设疑”,都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说,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应该学习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因为,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我们所讲的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活动本身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和业已形成的一系列观念。从理论上讲,教育理念应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观念体系。但是,在它没有形成体系之前,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教育转型期和教育创新阶段,它也可以只是一个彼此相关的观念系列。在教育活动中,尽管教育模式、教育技术等都有助于教育活动的成功,但是,能够体现自身内在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较之教育模式、教育技术,其意义要更大。因为,教育理念通常都是建立在对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和学科教学特点、课程性质等的认识以及教师个人知识背景基础之上的,它具有强烈的指向性,不仅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Ⅱ向教育活动,而且还可以规范教育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说,语文教育理念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及其相关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认识、理想与价值取向等一系列观念。它能够促进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语文教育品质的提高、语文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可以规范语文教育的行为,甚至有助于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语文教育理念,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并非所有的语文教育理念都是合乎语文教育实践的;其二是并非所有的语文教育理念都是指向既定教育目标的。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3

关键词:儒家 社会教育 价值取向

一、儒家经典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下的普及教育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指教育没有等级划分,所有的人在教育面前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一教育理念由孔子提出并实行。这一理念下,教育成为了公平的一项衡量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教育公平,让庶民也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有教无类”发展到现代来讲,最能表现其含义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很多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供他们读书,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公平的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根据经济条件将他们排除到教育体制之外,这项措施在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二)德才兼备

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主张的“仁”与“礼”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的四书五经更是主张以“礼”服人,以“礼”见德,所以道德教育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以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看到现代教育对道德的重视,因为无论在任何时代,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而空有才华,是不会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孔子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三)“和为贵”下的和谐社会

儒家经典向来提倡“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等做人的基本原则,这种观念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这种和平主义理念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一直遵循的基本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爱好和平、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念。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更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推动了儒家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现代教育开始更多地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和谐、和平的教育观,推动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二、儒家经典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借鉴意义

(一)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

文明是一个人文化水平及素质的全面表现,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也是通过其文明程度来展现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明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只有“为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实现个人文明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这个人文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存在于人们心中,更重要让整个社会都树立起文明的价值观,只有个人文明才能成就社会文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课题,只有人们的文明程度提升,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只有真正地树立了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

(二)重视平等的价值观

由于儒家思想的创立背景是在春秋战国的战乱环境下,所以不难看出的是儒家经典所崇尚的最高目标就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儒家学派还在此基础上构建 “大同社会”等一系列假想的美好社会环境更是表现出了社会稳定、民众平等的观念,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来表现人人平等的观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其中的“平等”思想更是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的建立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施行“仁治”与“礼治”,对待贵族与庶民应该采取同样的刑罚制度而不应该区别对待,这种人人平等的理念成为我国历史发展中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在现代社中,平等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平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诚信的价值取向

儒家教育中对于诚信的描述相当多,不论是“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还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代表了儒家学派对诚信理念的认可,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崇尚诚信的精神风貌,背信弃义与奸诈小人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而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违市场诚信交易原则的情况发生,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在此种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儒家的诚信观念,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去进行市场交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社会树立诚信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传统国学的知识学习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儒家经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许多领域当中,不但在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儒家经典的社会作用,更加关注教育的现实意义,确保知识培养与道德培养的同步进行,实现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其次要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要进一步巩固国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儒家经典以及其他传统国学知识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推动现代教育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继承和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敏,论儒家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现代意义[D].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4

“大学者”是“大人之学”,其要旨在“复其初”,即是要发明本性,恢复人的本来面目,进而可以“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1]3。在《大学》这本讲“古人为学次第”的书中,先贤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6这段话的内容就是传统士人再熟知不过的“三纲领、八条目”。“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3,由《大学》这里陈述的旨趣与次第我们发见,“三纲领八条目”的核心与归结点在“明明德”,也就是说“明明德”是“大学”的根本意旨所在。那么什么是“明明德”?“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1]5在先贤看来,“明德”是人天生的、能“具众理而应万事”的禀赋,这种禀赋就是人根本的德性;“明明德”就是发明这种天生的“具众理而应万事”的德性,就是《中庸》所言的“率性”之“道”[2]21,回归生命实相。《中庸》是古代“大学”教育的另一本重要书籍,“率性之谓道”是其核心观念。《中庸》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修道”,所谓“修道之谓教”。

由上可见,中华传统的大学教育就在“修道”,教人回归生命实相。这种“修道”,从教师而言就是“传道”者,从学子而言就是“学道”者。就教师“传道”者而言,古人有许多绝佳的范本。先秦时期,“万古师表”的孔子是典范的传道者。孔子有“朝闻道,夕死可矣”[3]80、“君子谋道不谋食”[3]19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107。孔子“学以致其道”[3]215,通过“学道”成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对于“传道”,孔子志于兹,思于兹,践于兹。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62、“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3]164孔子为师传道的基本原则便是“知行合一”。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那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是以其高尚的师德,卓绝的师能,由志于道,到悟道而传道的。而“知行合一”是孔子传道为师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也成为了后世为师者乃至古代士人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唐代,“百代文宗”韩愈则是旗帜鲜明地倡导儒家道统。“明先王之道以道之”[4]23,此道统之“道”内涵即关涉宇宙万物人生的真谛、实相。就儒家而言,多从伦理道德入手来领悟、践履人生真谛的“道”。韩愈自觉担当起使儒家道统发扬光大、传之久远的历史使命。在他看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61,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要向老师学习“道”:了解领悟宇宙万物人生的真谛、实相。

从伦理道德的践履来“悟道”而“传道”,儒家师者的这种使命,在南宋大教育家朱熹那里可谓充分发显。朱熹创办过“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在其制订的《白鹿洞教条》中,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确立了孟子提出的“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主张为教育宗旨,认为“学者学此而已”;并将《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书育人的门径,要在知行合一。朱子讲学重在传道明道,强调知行合一,其思考、行为的核心围绕着“道”(宇宙人生实相)展开。如果剔去其在“道”的体认中泛道德化倾向的偏颇,朱子体道、悟道、传道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朱子看来,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明义理,修其身,推及人”,而不只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朱熹的《白鹿洞教条》为明清两代的书院和官学普遍采用,说明其影响之大。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一生“学为圣人”,由他向弟子传播的“心学”思想完全是建立在对生命实相体悟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意趣就是“致良知”。

他认为“良知”就是人生真谛、生命实相,而“致良知”就是阳明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至于如何“致良知”,阳明认为首要的就是要教育学生“立志”:“志于道”,由此前提再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学道可期,“良知”可致。传统教育体现出的这种“传道”、学道的教育理念,薪火相传直到清代乃至近代。清代书院林立,围绕着“传道”的教育理念,不同书院授课内容丰富多样,经学、实学、史学无所不有。师生传道、学道,教学相长,呈现出一种更为活跃态势,所谓“同堂共学,朝夕追随,赏奇析疑,互征心得”。清代这种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交流、自由探究学问的教学导向,其围绕的核心还是“志于道”。进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继续秉承着传统“传道”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民族双重危难中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119,、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等等大学校长无不具有这种担当。

主张大学教育应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由他倡导的思想自由、民主精神已经成为北大绵延不绝的火种、传统,而北大也为现代中国大学教育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楷模,北大因此成为了具有“传道”传统之“大学”的意味,而北大中文系在其中起了特殊作用。由此可见,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通过大学理念的建立,很好地秉承了“传道”教育理念的优良传统。由以上简略的梳理,我们已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以“传道”为核心、培养健全之人的教育旨趣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良苦用心。作为讲授传统文化课程的古代文学教师对此当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应当说在秉承传统“传道”教育旨趣方面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古代文学课程内容面对的是大量的传统文化精品,这些精品中充满围绕着“道”、以实相思维展开的对人生、宇宙真谛的卓越领悟与精彩阐述。当今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还困顿于它的现代转换、现实意义,传统由“传道”建立实相思维、培养“具众理而应万事”之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不是可以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吗?传统“传道”这种教育理念与实践正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大学教育乃至文学教育急需的思想资源。古代文学中那些优秀作家及其作品,历经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其中可为今人汲取、借鉴的东西很多,尤其是优秀思想家、文学家们对实相思维模式的体认与运作,是最具核心价值的精神财富。

当笔者尝试摆脱以往意识形态化了的固定思维模式、教学模式去观照这些文学作品时,发现传统经典作品无不是以“道”为根基、围绕着“道”展开对万事万物乃至生命真谛的探讨,尽管角度有别、手法各异,境界不同。古代贤达围绕着“道”(实相)展开他们对宇宙实相、人生真谛的探讨与体悟,其传达出的信息、具有的意趣恰恰是当下社会思维固定化、模式化的人们极度缺乏的、极其需要的精神资源。而由实相思维视域切入对古代经典作品的解读,也为古代文学走出现代诠释的困境打开了一个新路径,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现实意义由此顿然呈现。就此我们来看,在古代文学尤其是明清文学的教学中教师会涉及到大量探讨人类情感的文学、文论作品。就理论而言,王夫之有“循情可以定性”[6]353的认识,戴震提出的“遂欲达情”说法[7]192,探讨关于与生命实相的关系等,这些理论思考在此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5

1.以课题研究探索学科教学新模式

近年来,我们以市级课题“建构生命成长共同体,落实全员育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各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到课题中,分解课题内容,深入开展研究,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模式,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科学团队以“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为主题展开研究,将科学素养的培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每年开展科学嘉年华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团队以“探索体育一小时理论与实践”为课题,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寻找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改进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通过体育嘉年华活动,让学生爱上运动,学会运动;语文学科以“营建书香校园”为课题,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使全校师生知经典、读经典、爱经典;数学研究组创办独有特色的“数学嘉年华”,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数学。

2.以科研整合催生教育资源新效益

学校科研中心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和协调,将学校各部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研究整合到一个育人系统下,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催生效益、提高质量的效果。

首先,整合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科研中心协助语文研究组整理提炼四年级语文与多学科整合的社会实践模式,为其它年级多学科整合的社会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科研中心还指导数学研究组携手科技、美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开发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使各学科资源整合、相互融通、互相借鉴。

其次,整合家长资源。儿童成长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借助家校共育等主题的课题研究,精心培育“师生家长生命成长共同体”,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教育规律的家校共育课程体系。例如,学校有八千多名家长,他们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德育部门借助“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的研究,聘请家长走进学校为学生上职业介绍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职业理想。同时,我们还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体育、亲子阅读、科技嘉年华、亲子小舞台等活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3.以课题研究开拓教师发展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既要有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又要具备科研意识与能力。为了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学校以“建构生命成长共同体,落实全员育人”这一课题为统领,分别开发“教学方式转变”“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和“基于教师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多学科整合与社会实践”的子课题,并分别建立子课题研究团队,实现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深入研究了教育教学规律,对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了符合学校校情和学生学情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经典教育理念范文6

关键词:经典阅读 引导路径 通识教育

人类文明存在于经典之中,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成为人类确证自身的价值所在。正是从这个角度说,阅读经典,亦即观照人类自身;审视作品的艺术生命亦即审视人类的思想意向与生命所向。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对审美心理的愉悦、欣赏水平的提高、文学修养的丰赡、生命价值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经典阅读危机的现象解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下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学生们没有形成阅读惯性,日常的阅读量也不够。他们置身于当下的文化场域之中,将读图与刷屏作为惯常消费,反而将文学经典束之高阁。这种反常的根源在于当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模式。

将高中阶段的机械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塑造的僵化思维延续到大学,学生们因此习惯于被填鸭,习惯于被思考,已经丧失了学习和阅读的自主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尤其是已然摒弃精英教育从而倡导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学,百人班型普遍化,学生们无法通过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难有观点交流。而这种讨论恰恰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的。讨论的缺席,造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只剩下听讲,不需要课后读书也可以完成作业的后果。

再者,当下的高等教育,受制于学时,大多数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概论性导论性的拼凑方法编写而成,碎片化和无意义消解盛行。很多有形与无形的东西都一闪而过,人们对以往的经典无暇驻足、留神。在这场拆解中学生们被迫远离经典。更有甚者,在大学中的课业考核与评价机制更加简单粗暴:统一命题、闭卷考试、标准答案、流水阅卷。这种看似公正量化的机制实则恰恰扼杀了学生们仅存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大学本应具有和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全归于标准答案。在这场阅读经典与考核机制的博弈中,学生们无疑只能无声地选择教材思维。正如陶东风先生所说,似乎学贯中西、雄辩滔滔,实则一知半解,满脑子名人名言。

课堂的面貌大抵如此。课后的阅读进而被功利性阅读占据。学生们受制于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因而更加注重效率与回报。实用性与功利性的快餐式阅读成为导向。应试书、考级书、外语书取代经典引领课后阅读。在这样的文化和现实场域中,我们引领大学生回到文学经典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解读

通识教育是实现启蒙智识计划和政治计划的共同选择,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渐告别专业教育的机械联合和神圣的、封闭绝缘的、排他性的定例与惯性,成为趋向平等的、流动的、分工和文明的人类社会的通用阶层成员,即成为能参与动态社会的有机联合,能合格履行其职业所派定角色的受薪阶层成员。这种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为了实现最大范围的文化同质性,即建构一个全新的体制以满足因分工而派生的随机、短暂,但又极端重要的人际交往需要――现代社会存在着比以前多得多的抽象的、复杂的、精确的、非个人的、摆脱情境约束的信息需要传递;其次,通识教育还要实现文化疆界内全部人口的可雇用性,提供虽非最深邃但必须是最广泛的知识、沟通技能以及职业的专业化训练,以使个体能够在这个不得不投身于其中的庞大福利事业及其分工网络中获得名分,占有一席之地――使男人和女人们尽可能精确地适合他们的职位,或使他们适合一些功能上相似但有着等级从属与支配关系的职位。这些目标决定了现代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必须用垄断合法教育的社会化机构(如学校和专职教师阶层)所实施的集中的再生产取代以往次生群体(如亲属集团和邻里)所完成的自我的再生产;在内容上则必须用一种经过选择予以认同的文化取代以往那些用来锻造个人的传统和自在的习惯。这种经过审慎选择予以认同的文化通过重组前现代高级或低级(民间)文化中有政治前途的单元,发明了一种对于想象所有大于家庭的政治共同体――首先但并不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来说至关重要的传统。这个传统更多地承载于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中。严格来说,当下的现代教育有两个取向:一是高级文化取向,走向最大限度的个体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通识教育;一是大众文化取向,走向维护文化同质性秩序和分工结构的准专业化和专业化教育。两种取向有矛盾,但都不可或缺。如今,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压倒了过去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这也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呼声开始压倒狭隘专业教育的呼声。事实上,片面专业化的后果使社会变成了黑格尔所谓的精神动物王国。动物在某一方面专业化,并且不能做任何别的事情。但与动物相反,人作为一个精神的存在从本质上说是通才,是绝对精神的媒介。文化趣味、良好的判断力、创造力、美感、道德感、科学精神等都来自于那些以往被错误地视为无用的通识教育科目,诸如哲学、文学、历史、诗歌、音乐、艺术、宗教等。这些科目长久以来被忽视,或者出于无知,或者出于狭隘意识形态立场,其后果是异化的加剧和文明的衰微。单纯技术进步并没有导向同步的人类理性进步,而是导向了新的野蛮化。西方晚期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和当下转型中国的社会矛盾都给了我们一定启示,大学教育应回归高级文化,回归通识理念,回归经典阅读。高校人文社科类通识课可以说是探索解决之道的一种重要尝试。

三、通识教育引导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分析

现代社会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其公众的文明素质之上的。就大学而言,学生作为被充分启蒙的、被理性化塑造的公民,其素质除了一般学识、美感、道德感应在众人之上,还表现在专注的精神品质。专注也可以归纳为理查德桑内特所谓的匠人精神,它指的是将某件事情做到真正精通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专注仍然是一个人为取得真正成功而必需的精神品质,虽然它需要封闭,不太讲效率,会迫使人放弃各种机会,因为只关注一件事情。专注的人也许会变得落伍,但从总的得失看,只有专注的人才有机会领略深奥的事理,有机会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并取得坚实的成功,相比之下,肤浅所取得的胜利经常是摇摇欲坠的,它导致了无用的灵魂。为了培养学生专注的个性,教学设置上首先应建构师生间高密度的学术互动机制,比如制度化的时间与空间,包括能让讨论深入下去的虚拟空间(网络平台)等。其他如专题讲座、讲坛、读书会,班导师组织的小组讨论等形式,弥补了有限课时的不足,在培养学生专注于文学经典的品质和调动主动阅读精神方面,也都优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在实践中我们选取了一些面向全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与形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进,探索在有限学时中尽可能完整精当地与学生讨论各种流派、思潮和各时代核心问题的方法,而把知识的扩充留付于其自学精神已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学生们。这意味着,课程内容不能封闭于任何教材,不能清单式地纠缠于知识点的罗列,而是要精讲经典文本。以讲座的形式上每一个学时的课,在授课中同时布置大量的背景阅读书目,并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在阅读、撰写报告、小论文和陈述报告之后的小组讨论。采用这种讲授与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讲解教材和检验机械记忆力的考试。由于课程的成败是建立在学生主动阅读而非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角色的指导性和调动性因而凸显,其工作量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在此,教师们更应率先垂范地大量阅读经典。事实上,这种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收获也数倍于那些即学即忘的考试课,因为它真正与经典文本相衔接,能够切实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真理的信念。

四、结语

通识教育不是将高等教育视为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是专注于人的教育,倡导的是人的整体性的精神世界,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通识教育要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是在人类基本知识方面下比较大的功夫,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经典文本要求比较多,这就必然要有相当的阅读量。通识教育就是要回到经典阅读,应成为高校引导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之一。当然,越来越开放的跨学科通识课也能为这种文学经典阅读奠定认知基础。

总之,文学经典阅读的真正实现有赖于通识教育的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进一步探索、设计合理的教改方案与实践途径,兼顾课程的共性与个性,找到每个学科、每门课内容与形式的最佳契合点。这将是今后研究和思考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2] 张筠.经典阅读现状的应对路径:回归原典[J].图书情报工作,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