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金融不稳定;金融杠杆;金融监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起了经济学者对金融不稳定的广泛关注。除了对金融危机风险和监管问题的研究外,对金融不稳定性的深层次研究也大大推进了。基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主要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其过去经历金融化过程就是广泛运用杠杆机制进行信用创造的过程,这可能加剧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关于金融不稳定的杠杆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微观杠杆机制和宏观杠杆机制。其中微观杠杆机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内嵌式杠杆(市场金融信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临时性杠杆);宏观杠杆是微观杠杆的广泛使用形成的宏观结果,是宏观视角下的观察。
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的金融化及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加剧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在金融系统中,杠杆放大了投资的效应,催化了经济的进一步金融化及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使用杠杆的时候,需要保持稳定甚至是充裕的现金流,否则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就容易发生信用危机。
一、资产负债表杠杆
资产负债表杠杆是最明显的同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杠杆形式。其基于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任何时候只要资产的价值超过其公正的基础,则认为其资产负债表被杠杆化了。银行常通过借债来获得更多的资产,以此来扩大杠杆,这样是为了增加其净资产收益率。如果银行的在某种状况下的价值超过它的付出,则认为银行面临着经济杠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份并未出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面的,甚至是未来只在一定情况下发生的贷款保证。对于资产负债表杠杆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学者大多用资产负债表机制分析次贷危机。
二、内嵌杠杆
内嵌杠杆是指资产暴露大于潜在市场因素这样一种状况,比如某个机构持有的杠杆化了的债券。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小部分由银行持有的投资,而这一投资本身就是由贷款作为资金来源。无论是对于私人机构还是金融系统,内嵌式的杠杆很难进行衡量。大部分的结构信贷产品都是高内嵌式杠杆的,这也导致了优先证券投资组合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双重资产证券化可以把内嵌式杠杆推向更高水平,比如以债务做抵押,对有价证券进行投资。
许多金融工具都被精确设计来提供内嵌杠杆,如期权和杠杆式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内嵌杠杆缓解了投资者的杠杆率约束,降低了投资者要求的报酬。购买具有内嵌杠杆的证券可以增加市场风险,而不违反杠杆率约束,损失的风险不会超过100%,并不必进行动态的再平衡(借钱给彻底的杠杆则相反)。
内嵌杠杆对金融市场影响可能比资产类别的影响更广。例如,有债务企业的股权就是在企业价值上嵌入杠杆的证券。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显示内嵌杠杆的定价如何影响企业融资决策。人们可以想像一个权衡模型中,企业对提供杠杆带来的好处和困境的成本进行权衡。此外,内嵌杠杆的考虑可能会影响整个证券化市场。例如,对一个在基本经济风险中嵌入杠杆的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着迷。举例来说,房贷风险。在一个市场中,某些投资者偏好AAA级证券,而其他投资者寻求内嵌杠杆,进行分组可能是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证券设计方法。当然,在杠杆式ETF和期权的证券设计中,内嵌杠杆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此它也可能影响其它证券设计和经济决策。
三、宏观杠杆
(一)宏观杠杆的实证研究
Moritz Schularick和Alan M Taylor(2009)研究货币、信用和产出的长期动态,收集了从1870年到2009年14个发达国家的新的年度数据集合,使用这些数据去研究与金融危机相关的事件。研究认为在20世纪下半叶金融机构的杠杆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通过货币与信用总规模呈现脱钩的情况显出出来,而且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安全资产呈现下降趋势,二战后对金融危机的积极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推动金融系统杠杆持续增长的因素。
采用银行信用/非货币负债比率作为资金杠杆的信号,那就很容易发现杠杆水平是以一种历史上史无前例方式提高的。而且这也意味着银行获得的非货币融资来源已经成为总信用储备。因此,金融市场中发生的――借款条件,流动性,市场信心――开始比以前对信用创造和金融稳定,可能放大的金融周期特性有了更大的影响。
(二)关于杠杆、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宏观理论发展
Hicks(1937)、Krugman(1998)、Eggertsson (2003)、Woodford(2004)研究名义利率的零下限和流动性陷阱的经济类文献有关。Eggertsson(2011),Christiano et al(2011),Werning(2012),Correia等(2013)研究了应对流动性陷阱的最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基于上述对微观杠杆和宏观杠杆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金融化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杠杆,过度的杠杆加剧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当借款者被迫解除杠杆,利率就要下降来引导没有受到约束的人以阻止总需求的下降,但是如果利率的下降受到下限是零的限制,那么总需求就会不足,经济就会进入流动性陷阱,呈现出一种预期的需求驱动的经济衰退。从政策上来说运用简单的事前宏观审慎政策(例如贷款限制)对杠杆进行限制可以让所有行为者的状况变好。
参考文献:
[1]Moritz Schularick.Alan M Taylor.Credit Booms Gone Bust: Monetary Policy, Leverage Cycles and Financial Crises,1870-2008[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vol. 102(2):1029-61.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5-19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ethods 286 cases with SL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7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to compar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LE patients with liver damage and no liver damage,to observ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In the nervou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the duration of less than 3 months,blood system damage, and complement C3,liver damage group(25.0%,60.7%,75.0%,55.4%) were higher than non-liver damage(5.0%,34.9%,48.2%,23.4%),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ce(P
[Key words] SLE;Liver damage;Risk factor;Clinical feature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系y性红斑狼疮(SLE)在风湿性疾病中较为常见,可对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国外报道表明,SLE患者25%~50%存在肝功能异常状况;国内报道表明,6.1%~28.7%为SLE肝损害比例[2]。SLE肝损害主要表现在于肝功能异常、黄疸、肝肿大、腹胀等[3]。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对肝损害诊断难度大。本研究通过对SLE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SLE肝损害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有助于临床治疗方向及方案的确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7年7月~ 2015年8月的286例SLE
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269例,年龄9~77岁,平均(32.111.8)岁;病程8d~67个月,平均(1.72.1) 年。286例患者中有68例出现肝损害,将1例病毒性肝炎、2例肌炎、2例脂肪肝、胆道疾病所致2例、1例溶血性贫血、2例药物因素、1例胆囊结石除去,以及除去1例酒精因素,除去非SLE所致肝损害患者总计12例,为SLE肝损害患者的有56例。以肝脏损害情况为主要根据,将SLE患者划分为SLE肝损害组56例以及无肝脏损害组21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56例SLE肝损害患者予以肝功能检查,观察SLE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异常特点;对SLE肝损
害组56例及无肝脏损害组218例进行相关项目的对比分析,主要在于性别、病程、SLEDAI评分、神经精神性狼疮、血液系统损害、补体C3、甘油三酯等;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SLEDAI≥10分、病程≤3个月、初况下各项目的比较,并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对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血液系统损害、病程≤3个月、神经精神性狼疮等)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以Miller等在1984年提出的SLE肝损害定义为依据,患者在特定病程中,有黄疸或异常肝脏形态、肝功能异常等现象出现,有其中一种症状的患者,则可判断为SLE肝损害,肝功能异常: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U/L,丙氨酸转氨酶(ALT)>40U/L,总胆红素(Tb)>25.6μmol/L儿,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倒置,乳酸脱氢酶(LDH)>300U/L,碱性磷酸酶(AKP)>120U/L,谷氨酸转肤酶(GGT)>50U/L[4]。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2.0为载体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肝损害组为(11.26.43)分的SLEDAI评分,无肝损害组评分则为(7.75.39)分。两组患者在病程≤3个月、SLEDAI评分≥10分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SLEDAI≥10分的临床比较
对两组患者SLEDAI≥10分作比较,甘油三酯升高、合并感染、病程≤3个月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病程≤3个月临床比较
两组患者≤3个月临床情况中,合并感染、神经精神性狼疮、甘油三酯升高均具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初发的临床比较
对初发的患者作分析,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项目均具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 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本研究所观察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肝损害的显著危险因素有补体C3、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2.6 预后
56例患者通过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羟氯喹)、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以及护肝利胆(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关治疗后,36例患者在半个月内肝功能得到正常恢复,15例患者在20天到两个月内恢复,3例患者在两个月以上得到恢复,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神经精神狼疮。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多器官,其中肝脏为其中之一。本研究286例SLE患者中有56例出现肝损害,占比19.6%。SLE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5-6],有研究认为其与SLE全身性血管炎病变相关[7-8],也有研究指出,SLE患者的体内免疫复合物与补体沉积于肝脏,促发肝细胞的凋亡,而致肝功能的损害[9-10]。SLE肝损害主要表现在于肝功能异常、黄疸、肝肿大、腹胀等,然而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11-12]。
SLE肝损害于疾病活动期较为常发,病程短是其中危险因素之一[13-14]。有研究通过对病程的分析,发现病程短是SLE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15]。本研究中,病程≤3个月,肝损害组(60.7%)显著高于无肝损害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肝功能的检查,发现SLE肝损害中肝功能异常指标常出现为ALT、AST、A/G、LDH,本研究中占比分别82.2%、91%、80.4%、64.3%,为肝损害异常的重要表现,提示干细胞损害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结合回归分析得出,神经精神性狼疮与血液系统损害均为影响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影响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保持警惕,明确治疗方向,确立适当的治疗方案,对不同病因应诊断明确,予以针对性治疗。本研究中,56例患者通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相关治疗后,54例患者肝功能得到正常恢复,提示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SLE肝损害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补体C3、神经精神性狼疮、病程≤3个月、血液系统损害是影响SLE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应对其予以重视。对SLE肝损害的病因应诊断明确,并及时进行护肝、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使预后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余月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损害83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4,33(9):1394-1395.
[2] 宣丹旦,邹和建.10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患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5(1):73-76.
[3] 刘笑芬,孔耀中,叶佩仪.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肝损害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 8(30):127.
[4] 孔纯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1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302-2303.
[5] 谢学光,孙凌云.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6):397-398.
[6] 张静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8,32(9):653-655.
[7] 朱材忠,李倩,韩坤元,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肝损害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35-537.
[8] 林慧,肖静静.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黄疸、肝损害1例报告[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13(3):189-190.
[9] 高原,孟庆华,刘海霞,等.以肝功能异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分析[J].临床荟萃,2015,30(7):806-810.
[10] 张建军,汪明荃.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误诊10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768-1769.
[11] 唐坤,韩龄锋,郑祥武,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肝脏损害的CT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2013-2015.
[12] 许韩师,叶任高,纪玉莲,等.狼疮性肝损害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附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8):4-5.
[13] 陈雄辉,叶任高,杨念生,等.720例系y性红斑狼疮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4(1):23-27.
[14] 李丽.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脏器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4,30(9):106-110.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3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85
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弱, 极易引发带状疱疹, 临床特征表现为带状疱疹病毒入侵神经所属皮区而导致簇集状疱疹出现, 若患者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易引起疱疹后神经痛[1]。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分析本院116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2∶31, 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2.45±15.12)岁, 病程3~15 d, 平均病程(10.25±2.43)d;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24, 年龄30~76岁, 平均年龄(55.41±11.63)岁, 病程2~15 d, 平均病程(10.31±3.4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伐昔洛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H10960080, 0.15 g×8片)治疗, 0.3 mg/次, 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红光照射, 采用Carnation高能窄谱红光仪, 输出功率2~3 W, 输出波长610~770 nm, 输出光斑10 cm, 予以光斑中心照射病灶, 照射距离10~15 cm, 照射15~20 min, 1次/d, 连续照射7 d。两组均行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辅导:护士为患者普及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告知该疾病经治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鼓励与安慰患者, 消除不良心理。②疼痛护理:护士多与患者交流, 指导其行放松训练, 分散注意力, 若剧烈疼痛者予以镇痛剂处理。③皮肤护理:行无菌操作定时为患者清洁皮肤及创面, 动作轻柔并涂抹阿昔洛韦软膏, 予以水疱糜烂者在患处湿敷浸有利凡诺尔液无菌纱布, 眼周患疱疹者使用滴眼液, 禁手揉眼。④饮食护理:按患者饮食需求制定饮食方案, 多予以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营养食物, 控制患者摄糖量, 禁烟酒、海鲜、刺激性食物。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情况(止疱、结痂、疼痛缓解、痊愈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红斑、灼热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止疱、结痂、疼痛缓解、痊愈的时间分别为(2.10 ±0.19)、(3.13±1.15)、(5.12±1.28) 、(8.45±2.37)d, 对照组分别为(3.56±1.45)、(4.18±
1.89)、(7.54±1.74)、(12.54±1.7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1例(1.59%), 皮肤瘙痒1例(1.59%), 轻度红斑1例(1.59%), 无灼热感;对照组胃肠道反应6例(11.32%), 皮肤瘙痒3例(5.66%), 轻度红斑2例(3.77%), 灼热感2例(3.7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76%(3/63), 低于对照组的24.53%(13/53)(P
3 讨论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宏观税负; 微观税负; 上市公司; 经营绩效
一、引言
传统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环境至少包括产权保护、政府治理、市场竞争、法治水平、信用体系、契约文化等方面,这些要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税收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密切相关,是上市公司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设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制和解困服务,因此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的动机和行为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税收负担,可以适时、适度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降低税负可以提高企业对利润率的预期,从而增强其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刺激整个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税收则会加重上市公司的税收负担,加大经济利益流出,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萎缩。结合以上分析,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将进行以下实证检验:首先,是否宏观税负越高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其次,检验是否由于宏观政策滞后效应的作用,前期宏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大于当期宏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否上市公司自身的微观税负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最后,检验微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否更加显著,微观税负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是否大于宏观税负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的研究选取面板数据,选择2000至2009年十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且挂牌交易的所有A股为研究数据总体。在计算各自变量过程中,本文剔除了部分数据:由于某些样本公司公开公布的财务报表不完整,无法通过公开途径获取这些公司的全部财务数据,从而导致部分重要自变量无法计算,剔除原始数据缺失的公司;剔除每股盈余为负数的样本,利润为负的公司往往不涉及所得税的缴纳,计算这些样本的实际税负水平没有理论意义;剔除分母为零的异常值;剔除了经过计算之后实际税负大于1或者水平小于0的极端值;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剔除金融股A股上市公司。经过筛选,本文共得到深沪两市所有A股2000-2009年间总数为8 654条有效样本。
(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相关背景信息和财务数据来自CSMAR国泰君安数据库和巨灵数据库中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批露的年度报告;宏观经济相关数据全部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统计年鉴。本文用SPSS11.0完成宏观经济税负、微观公司税负、企业规模、财务杠杆、存货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的计算,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三、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设定
1.因变量。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应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其中,净利润可以直接从上市公司公开的利润表中获得;平均净资产是该会计年度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算术平均数。
2.自变量。本文将影响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税收因素划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两个层面。其中,宏观税负是对上市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描述,微观税负是指公司作为微观个体所承担的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实际税收水平,反应了公司内部基本面信息。
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用来反应除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之外的因素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根据现有文献,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GDP年度增长率、公司所处行业、公司所在地区、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资本密集度、存货密集度、行业变量和地区变量。本文对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附表1所示。
(二)模型构建
为检验文中提出的研究假设,结合上文设计的若干变量,本文分别构造了线性方程一至方程五:
方程一,研究当期宏观税收负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宏观税负变量取当年数据:
ROEt=a+a1MACROt+a2GDPRATEt+a3SIZEt+a4LEVt+a5CAPINTt+a6INVINTt+a7INDUSTRYt+a8AREAt (1)
方程二,研究上期宏观税收负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宏观税负变量取上年数据:
ROEt=a+a1MACROt-1+a2GDPRATEt+a3SIZEt+a4LEVt+a5CAPINTt+a6INVINTt+a7INDUSTRYt+a8AREAt (2)
方程三,研究微观税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ROEt=a+a1ETRt+a2GDPRATEt+a3SIZEt+a4LEVt+
a5CAPINTt+a6INVINTt+a7INDUSTRYt+a8AREAt (3)
方程四,研究当期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的共同影响,宏观税负变量取当年数据:
ROEt=a+a1MACROt+a2ETRt+a3GDPRATEt+a4SIZEt+a5LEVt+a6CAPINTt+a7INVINTt+a8INDUSTRYt+a9AREAt(4)
方程五,研究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的共同影响,宏观税负变量滞后一期,取上一年数据:
ROEt=a+a1MACROt-1+a2ETRt+a3GDPRATEt+a4SIZEt+a5LEVt+a6CAPINTt+a7INVINTt+a8INDUSTRYt+a9AREAt(5)
在建立了实证方程之后,本文进行如下实证分析。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一)方程一与方程二的实证分析
结合上文的理论分析,国家的宏观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为观察和验证这一滞后效应,现将方程一和方程二放在同一表格中做对比分析,方程一和方程二的线性回归结果如附表2所示。
根据方程一的多元回归结果,宏观税负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当年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各个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回归系数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说明宏观税负与A股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是高度显著的。GDP增长率的回归结果为正值,说明宏观经济的增长会带动上市公司业绩向好,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也是高度显著的,这一结果用数据支持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发展经济,保持GDP长期高速增长这一策略的正确性。企业规模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这一结果与Siegfried的实证分析结论相吻合,说明规模效应对上市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财务杠杆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在保持公司正常盈利的情况下,合理地利用财务杠杆,将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加股东回报,这一结果与现有的财务理论相吻合。固定资产密集度的回归系数为负值,并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与Gupta and Newberry和Derashid and Zhang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存货密集度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相关性检验。
根据方程二的多元回归结果,滞后一期的宏观税负变量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前期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将会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前期税收负担对当期业绩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研究结论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直是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点。
对比表1中方程一和方程二的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滞后一期的宏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176,远大于当期宏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0.105(绝对值比较,符号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值反映相关关系的程度);第二,方程二的调整的R2大于方程一调整的R2,宏观税负变量换用滞后一期的数据滞后,对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解释力度超过了当期的宏观税收负担。方程一和方程二的对比可以说明宏观税收政策的滞后效应,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当期的宏观税收水平而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前期宏观税收政策的影响更加显著。
(二)方程三的实证分析
根据附表3所反映的方程三的多元回归结果,微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上市公司自身的微观税收负担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回归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微观税负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高度显著的。
对比方程三和方程一、二的回归结果,不难发现,方程三、方程一、方程二的Adj_R2分别为0.843,0.537,0.638包含变量微观税负的回归方程三,其Adj_R2明显大于包含宏观税负变量的方程一和方程二。Adj_R2的增加代表方程中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总体解释力度的提高,因此,微观税负能够比宏观税负更准确地反应上市公司本身的税收负担水平,更加显著地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相比宏观税收环境而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多地受到自身特有条件的影响。
(三)方程四和方程五的实证检验结果
根据附表4中所反映的方程四和方程五的实证检验结果,宏观税负变量、宏观之后一期的宏观税负变量和微观税负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负值,进一步验证了税收负担水平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三个变量的T值分别在5%、1%,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与方程一至方程三的检验结果相一致,证明我国税收负担水平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是非常显著的。
对比方程四和方程五的实证检验结果,两个方程的Adj_R2分别为0.648和0.785。在方程五中,将宏观税负变量滞后一期之后,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力度与方程四相比有所提高,说明前期的宏观税收水平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比当期宏观税收负担水平更加重大,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方式,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对比方程四和方程一、方程三的实证检验结果,一方面不论是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对A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单独影响(方程一和方程三),还是二者的共同作用(方程四),税收负担水平对公司绩效的负面作用都是高度显著的;另一方面,方程一、三、四的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上升,说明随着主要自变量的改变,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力度逐步逐渐加强。
五、结论
综上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与税收负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税收负担越轻,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越好,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对股东的回报能力就越强;加重税收负担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一方,在市场上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越重,对企业经营绩效水平的影响也越大,沉重的税收负担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限制了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时受到整体经济的宏观税负和公司自身的微观税负的双重影响。其中,公司微观税负对自身业绩的影响比宏观税负更加显著。分行业和分地区的税收分析表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实际税收负担率存在很大差别。国家扶持发展的信息和高科技产业,享有的税收优惠较多,实际税收负担率较轻;第三产业中的部分产业,如食品和医药,税收负担过重;经济特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受惠于我国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税收负担较轻,经营绩效在全国排名靠前。税收优惠的力度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受此影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实际税收负担率存在很大差别。沿海经济特区和西部地区的高净资产收益率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些地区宽松的税收环境。由于宏观税收政策的滞后效应,上一期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对上市公司当期业绩的影响力度远远超过了当期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曹书军,张婉君.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08(6).
[2] 李斌,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同步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3] 刘建民,劳辉.税收优惠对长三角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7(11).
[4] 孙玉栋.我国税收负担的走势及其政策调整――兼评“税收痛苦指数”[J].当代经济研究,2007(6).
[5]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J].经济研究,2008(1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与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2004(9).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写作策略;宏观策略;微观策略
1.理论背景
写作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语言综合能力。首先,学生需要从细微处处理好文章的微观结构;其次,学生还需要从全局上把握好文章的宏观结构;最后,学生还需要注重积累和借助他人帮助等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思维状态是不可透视的,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怎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一些写作策略呢?此种研究在国内还不多见。
2.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
大学生有时能无意识的运用语篇宏观和微观写作策略。这里的语篇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理论指的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述位结构以及关于衔接的理论。语篇的宏观结构包括语篇的主题链系统和主述位结构,微观结构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衔接手段,以及语法隐喻等更为高深的写作技巧。下面从五个方面分别介绍宏观策略,微观策略,英语写作思维策略、平时积累的策略,自我检验与他人检验的策略。
2.1借助语篇宏观策略从全局上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
主题链系统包括语篇中相辅相成关系的篇章主题、序列主题和主位主题。主述位结构超越了小句,由多个小句组成。因而,主题链系统和主述位结构被认为是语篇的宏观结构。
下面以《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2》第四单元中的一个段落为例来说明主述位结构运用于具体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段主要讲述太阳能量在水中的存在形式。该段有四个主位,依次排列如下:
例1:The sun’s energy(T1) takes water from rivers, lakes, and oceans and returns it to the earth in the form of rain or snow(R1). When rain or snow falls on the land, some of it (T2)flows into rivers and streams(R2). This flowing water(T3) can be used to produce mechanical energy and electricity(R3). Water(T4) can also be converted to steam, which produces energy to operate machines(R4). [3]
从这四个主位,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段落围绕“the sun’s energy”这个话题而展开。T1引出话题,也引出了太阳能如何转化到水中。T2至T3紧扣能量(energy)这个话题,讲述了太阳能存在于水中的具体形式。
下面我们来看看该段落中的主述位结构式如何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T1R1,T2(=R1)R2,T3(=R2)R3,T4(=T3)R4
通过对主位、述位的切分,我们发现该段主要使用了两种主位推进模式,即延续型和主位同一型。前三句间的主述位结构关系属于延续型,最后两句间的主述位结构关系属于主位同一型。每两句间或像链条一般环环相扣,如T2(=R1)、T3(=R2),或像钥匙扣并行展开,如(T4(=T3))=R2。通过各句的主位主题The sun’s energy,rain or snow,water我们可以归纳出整个段落的序列主题sun’s energy in water。整个文章结构显得非常紧凑。
2.2借助语篇微观策略保证小句间的连贯性
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复现、语法隐喻是在小句层面展开,因而属于语篇的微观结构。指称的衔接手段包括人称指称、指示代词、用于指示指称的副词和在语篇中具有承接上下文作用的表示比较关系的词。替代包括名词性替代的one,ones,the same和so;②可以替代动词词组的替代词为do;③能够替代小句的替代词为so和not。省略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连接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一种衔接手段。可以分为增补、转折、因果和时间等四个大类。每一大类有课分为若干次类。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和搭配两个大的类别。复现又包含了同一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位词和概括词四个小的类别。语法隐喻是更为高深的微观写作策略之一。语法隐喻理论可以用来减少写作中口语化严重的现象。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就是名词化。词汇密度和语法复杂程度是两个重要的语言特征。它们与名词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口语体和书面体的主要区别。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最普遍、最典型的问题是造句欠简练和用词不当。
在例1中This flowing water是语法隐喻的一种体现形式,第二句述位中的flow经过语法隐喻转化为flowing,变成了water的限定词。water是rivers and streams的上位词,因而是复现的一种。
下面再看看学生作文中概括名词和人称指称误用的例子。
例2:Maybe no one likes failure. They think it’s really terrible…
在第一句中,no one为单数,它的谓语动词用likes也是正确的。然而,到了第二句却用they回指no one。诸如此类的误用在学生作文中很普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练习微观写作策略来得到解决。
2.3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英语写作思维
语篇连贯的首要前提就是思维要连贯。写作时查字典或先用汉语句子构思,再翻译成英文的做法不仅影响思维的连贯性,还会使得表达生硬,不地道。
鉴于母语思维会产生负牵引的现象,建议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1)让学生了解汉语思维属于螺旋式的思维模式,英语思维属于直线型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在了解思维模式差异之后多模仿英语思维;(2)采用宏观策略中的主述位模式来分析直线型的思维模式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在语篇的宏观结构层面纠正和避免母语思维的负牵引;(3)通过讲解指称、替代、省略、复现以及语法隐喻等语篇衔接知识,从语篇的微观结构层面纠正学生的母语思维的负牵引。
2.4注重平时积累
注重平时积累,背诵经典的英文句子,积极做到学以致用,这些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英语知识。把刚学过的英语词、句等精美的表达方式用于写日记、发邮件,可以帮助学生温顾所学知识。
2.5积极运用自我检验与他人检验的策略
自我检验与他人检验的策略包括自我观察和修正,及虚心向同学和老师求助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虚心请教不失为英语写作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总之,英语写作思维、平时积累和自我检验与他人检验三个策略要求学生功夫下在课堂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讲授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恰恰相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宏观策略、微观策略等语篇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纠正母语思维的负牵引及正确运用英语写作思维。平时积累以及自我检验与他人检验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内化和巩固语篇策略的知识,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3.结论
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然而这种运用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他们甚至对什么是宏观写作策略和微观写作策略知之甚少。这种无意识的写作方式表明,进行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语篇功能的理论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宏观写作策略和微观写作策略。这种语篇的写作模式非常系统,操作性强,因而能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写作策略。
【参考文献】
[1]杜金榜.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2):43-47.
[2]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2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43.
[3]潘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8):24-26.
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框架
一、金融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一般来说,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的金融市场理论和微观的价值分析理论。
在研究金融市场的宏观领域,早期的学者们主要从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入手,分析各种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追溯其根源的话,必须了解凯恩斯的有关利率理论的开创性工作、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米勒和莫迪里亚尼的有效金融市场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是描述金融市场的宏观运行机制问题。这些理论也涵盖了金融市场如何对交易中的资产进行定价的问题。
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都研究了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或金融项目的定价问题,宏观金融相信市场能够很好地对资产进行定价,微观金融并不相信市场能够对资产进行精确的定价,认为市场只是对资产做了很好的参考定价,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或者信息优势在市场上发现投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关于定价的理解并不冲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只是适用范围的
差异。
二、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教材的设置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微观金融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是对宏观金融现象的分析。宏观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理论(货币经济学)、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其基础是货币经济学。通过宏观金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使学生建立一个金融体系,让学生走入金融的学习殿堂。因此对于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学习相应的公共必修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外,还应当系统地学习货币经济学、中央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
当学生系统学习完宏观金融的相关课程后,在大三大四阶段就应当进入微观金融的系统学习过程,微观金融作为研究经济主体金融活动的学科,通过微观金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体分析家庭或公司两类微观主体的金融活动,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并为走进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宏观金融的核心课程――货币银行学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宏观金融是对宏观金融现象的分析,通过宏观金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使学生建立一个金融体系,让学生走入金融的美好殿堂,其基础是货币经济学。大多数高校都是用货币银行学(或叫货币金融学)来完成学生宏观金融的初级教学,这主要是在金融专业的大二第二学期或非金融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三第一学期。货币银行学课程已成为宏观金融的核心课程,通过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监管四个大类形成初步的认识。
四、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框架
由于知识点逻辑的限制,很多教科书都是通过知识点的递进关系来阐述货币银行学的内容,通常通过信用、货币、金融定义,再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汇入手来编写货币银行学教科书的章节,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知识的前后连贯。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到最后期末或者课程学习完毕后很多学生都反映货币银行学的学习太散,不容易
集中,内容太多。这就需要给该学科搭建一个包含货币银行学核心重要知识点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是基于它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作用来完成的,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货币银行学科的基本框架如下: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和银行。通过这三根支柱,学生可以了解信用、货币、金融、银行和利率在货币银行学中的重要性。
一个空间一个载体: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通过不同标准金融市场的划分,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金融工具差异和特征。
上有调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的财政政策作为金融总量与均衡调控的主要手段,同时各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作为金融监管和自律的主要机构,承担着金融监管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职责。
外有扩展:国际金融关系。国际金融关系中主要包含外汇、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收支与国内外均衡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