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急救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急救护理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155-03

手术室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部门,该部门除了接受日常择期手术的同时,还承担着对急诊病患的手术工作,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更是后续治疗的关键步骤。该实验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有效抢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实验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则将其平均分成2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病患数量为17例,女病患为13例。病患年龄最大者52.6岁,最小者17.3岁,平均年龄为(31.8±4.9)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病患数量为16例,女病患为14例。病患年龄最大者53.8岁,最小者18.5岁,平均年龄为(34.7±4.2)岁。全部病患因创伤所导致休克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腹部创伤(肝脏受损,脾脏受损,结肠受损)颅外创伤,胸腔创伤,四肢创伤。病患的创伤原因主要有:车祸,高空坠落,与人发生纠纷导致的砍伤,击伤等等,病患从受伤到医院就诊的平均时间在0.6~2.0 h之间,平均时间为(0.96±0.12)h,所有病患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同时,无转院情况发生。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存在突出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病患在送入到我科进行系统性救治之前,其高压值均在90mm汞柱以下,病患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均未达到正常标准,在临床中符合休克条件,在院前急救措施包括:抗休克措施,呼吸机支持,并对所有病患均进行了基本止血,心脏起搏等基本急救措施。所有病患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 我们相关医护人员均对其进行了手术急救措施。

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急救护理干预。①手术室护理措施:病患在手术室接受手术之前,院内护士均在第一时间内为病患准备好了手术前相关医疗设施,在病患入手术室之后,进行了必要的临床急救措施,如:使用呼吸机,为病患建立起静脉通道,止血, 输血等有效措施,具体如下:术前准备工作,所有病患急诊手术,在接到通知之后,院方医护人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将急救所需器械准备完毕,所有器械均已经检测完毕,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在根本上为病患争取到了抢救时间。②环境准备工作:当病患入院治疗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要为其选择一个较为宽敞的手术空间,并将室温调节到理想温度。③病情观测:病患在能入院治疗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明确的分工,在抢救过程中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当核对病患的一般情况准确无误之后,护士要利用多功能检测设备为病患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查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对其生命特征进行实时监控,在根本上杜绝低氧症的发生。④保证呼吸畅通:当病患进手术室之后, 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将病患口中分泌物,呕吐物及时清理干净,在做完该项工作的同时,要将病患的头部转向一侧,并为病患补充足够的氧气,在一般情况下,氧气的供给量应该在4~6 L/min[1],对于头部受创的病患,会要将其头部适当做抬高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其自身静脉血的回流,减缓其脑部静脉出血的现象。对于腹部创伤者,相关医护人员要对其采用头低休克位。创伤性休克病患之所以出现休克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导致缺氧,要想将这种现象加以改变,就必须为病患补充足够的氧气,保证病患的脑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对病患进行输血补充氧的同时,护士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病患进行必要的导气管插入工作,如发现病患的心跳停止,则要立刻使用心脏起搏器,人工呼吸等措施。并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工作。⑤止血措施:对于开放性伤害的病患,出血量超过正常水平时,要利用有效方式对病患进行紧急止血。从目前情况来看,最为有效的止血方式是指压法。护士在对病患进行紧急止血的时候,要适度用力压住病患的出血部位,当无法辨认出血部位的时候。要在病患肢体近端血管进行按压。并及时辅助加以包扎,必要的时候为病患使用止血带。⑥为病患快速创建静脉通道:在对创伤性休克病患进行手术急救的过程中,要对其建立起静脉通道[2]。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为病患补充足够的血量。创伤性休克病患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内有效循环血液瞬间减少,令自身多个重要器官出现衰竭的现象,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对病患的身体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最终衰竭,导致死亡[3]。

因此,当创伤性休克病患入手术室后,护士要对其及时建立起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使病患自身的有效血液循环加以维持, 一般情况下,病患在入手术室之后,另一名护士要对其马上建立起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扩容治疗和各类药物的及时使用。在根本上对病患的血容量加以扩充,有条件的医院,还要对病患建立起关于中心静脉压的检测工作,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病患的血容量补充到正常水平[4],与此同时,还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病患补充血容量的具体数量。进而在根本上将病患心功能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当护士在对病患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困难,就要在第一时间内切开其静脉,为病患争取时间,避免出现延误病情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在对病患选择输液部位的是时候,应该依照病患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该项工作,创伤性休克病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5],必须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具体治疗。所以说,护士在选择穿刺部位的时候,应该选择血管粗,易进针,好固定的地方,另外,选取原则还应该要在根本上考虑到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静脉回流问题。

比如说:对颅内,胸腔受到创伤性休克的病患,应该选取病患的大隐静脉来进行穿刺工作。病患如果创伤部位在盆腔,下肢等,应该选取其上肢的贵要,头部,正中,以及颈部静脉进行穿刺工作,当病患侧卧的时候,尽量不要移动病患,要在病患未受到压迫一侧来进行穿刺工作,对于输液速度,护士要严格控制,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创伤性休克病患,原则上是要利用等渗晶体对病患进行治疗,如果供应血液方面无虞,要在为病患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为其进行输血治疗。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病患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内。当病患送到医院之后,护士在今早的为病患进行输液工作,当病患各项生命指标达到正常标准之后,护理人员调节输液速度,避免病患出现体内血容量激增的现象。依照相关调查表明,如果病患的输液速度过快,会增加其祸患急性肺水肿的概率,对于老年,妇女,儿童来讲,更要注意。①麻醉配合:病患经过抢救后,生命特征稳定(高压>90 mm汞柱)的时候,护士要配合麻醉师,做好诱导用药工作,在麻醉方式选择上,通常使用全麻插管麻醉,这种麻醉方式能够令病患无痛楚接受手术治疗。②清查制度的实施:在对病患进行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积极配合器械护士的工作,对手术物品进行一一查对,该项工作完毕之后,做好相关记录。在根本上杜绝手术器械在病患腹中残留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为医生们准备好医疗器械,避免术中区手术器械的情况发生。③强化术中配合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手术步骤,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医生递交手术用品,帮助医生对病患进行有效止血,同时要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④评估失血量:当创伤性病患入院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为病患输入大量液体,及时将其血压水平提升至理想范围内,对于大出血病患,及时为其补充足够的血液是治疗的关键。⑤核对工作:护士要做好手术室的急救工作,病患在院内输血的过程中,麻醉师要和巡回护士核对病患的身份,并将病患待输入血袋上及时贴上标签,检查血液质量,该项步骤完成之后,医生和护士要进行签名,经过家属同意之后,可以为其输血。在对其进行输血过程中,护士要观察病患有无输血不适之症状和尿液变化情况,在进行完该步骤之后,要将完整的记录贴在病患的病历上。⑥尿量的观测:为了在根本上杜绝病患出现肾衰竭的症状,护士要在抢救过程中观测病患的尿量,通过这种方式, 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知病患身体内其它脏器受否出现了气质型病变。⑦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当病患被送入到手术室之后,其心理状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患对创伤存在很大的恐惧感再加上发生意外的时候,心情非常紧张。面对上述状况,护理人员除了要做好对病患的术前准备工作之外,还要将自身的仪表加以全面端正。从根本上取得病患及其家属的信任。与病患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和蔼的语言。以此为基础树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根本上将病患对创伤的恐惧心理全面消除。要积极鼓励病患,为病患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患在真正意义上主动配合手术。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病患在经过系统性的抢救之后,休克症状完全消失,一般医学参数恢复到正常标准。

有效:病患在经过系统性的相救之后,其生命指标均有好转的迹象,一般医学参数接近正常标准。

无效:病患经过系统性抢救之后死亡视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本实验利用SPSS16.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中的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377,χ2=4.3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症状,在战争年代创伤性休克非常常见,该症状的发生受创部位,伤害程度,持续时间, 失血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病患自身情况和受伤后的处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伤性病患的伤势恢复。据相关调查表明, 创伤性休克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其死亡率高达45%以上。一般情况下,创伤性休克一般表现为血容量变低,对于该症状的诊断,是比较容易的。为此,该院总结了手术室急救护理模式,以此更好的应对突发的创伤性休克抢救和治疗。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3.33%,而对照组仅为7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采用急救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证实了急救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有效性。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指,病患自身受到了外界暴力袭击,导致其身体内重要器官受损,出现体内出血的现象,由于病患失血过多,令其自身血容量循迅速变少,影响了原血液循环情况,病患自身的微循环不够充分。病患在受到外界暴力袭击之后,会产生十分强烈的疼痛感,再加上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会增加病患形成机体代偿综合征的机率,由此可以看出,和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相比,创伤性休克的病理更为复杂。因而为了在根本上减少病患死亡率,当病患入院治疗的时候,护士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为病患做好抢救措施,在手术室中应该本着配合默契,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原则来进行抢救工作,身为手术室护士,必须要具有强大的责任感。

目前,我国医院已经总结出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的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刘爱珍所作相关研究显示,手术室临床急救护理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与该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知,在手术室实施临床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应推广使用。

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后续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医生在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 待其血压持续性下降的时候才下定论,会增加病患死亡的机率。当病患送入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如果发现病患精神较为振奋,且烦躁不安,盗汗,心率过速,尿量减少,可以判定病患为已有休克,当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短促,脉搏微细,神志不清等可以判定为其进入了休克抑制期。通过总结该研究护理经验,认为病患在入手术室之后,护士要注意观测其各项生命指标,具体如下所示。

①血压情况。当病患处于休克代偿期时,其血管会产生强烈的收缩,此时病患的血压接近正常水平,在此期间,护士要对病患的血液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当病患的血压持续性下降,收缩压降到90 mm汞柱以下,脉压变弱时,说明病情恶化,需要立即实施相关措施挽救病患的生命。经过救治后病患收缩压上升到90 mm汞柱以上的时候,说明病患病情有所好转。

②体温情况。当病患发生创伤性休克时,会出现面色苍白,盗汗,皮肤湿冷, 经过松压后恢复红润较为缓慢。经过救治之后,病患体温有上升之迹象,说明病情好转。

③精神情况。病患血容量不足的时候,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卧位改为坐位时,发生晕厥。经过救治之后,病患精神意识明显改善。

④脉率情况。病患的脉率指数在1.0~1.5的时候,说明已经进入休克状态,当脉率指数在2.0以上的时候,说明病患严重休克。当经过救治之后,病患的,脉率指数下降到1.0以下的时候, 说明病情好转。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2

宫外孕是妇产科最常见急症之一,由于病情重,常需急诊手术止血。若抢救不及时或术中护理不当,也可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关键词】急诊宫外孕;手术室抢救;护理

1临床资料

宫外孕病例25例,年龄20―40岁,均为急诊;手术时间1.5―2h入手术室时收缩压70mmhg以下的10例,70―90mmhg的12例,未测到血压的为3例;出血量小于1000ml的8例,大于2000ml的17例。入院后,病人5―20min内进手术室进行手术,均术后第9―10天痊愈出院。

2术前准备

2.1用物准备

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多为急诊手术,当接到手术通知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备全手术所需器械、敷料、吸引器以及抢救药物和器材,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 心理护理

宫外孕由于病情变化快,出血量大呈休克状态,故患者和家属内心总是很惊慌,对能否安全渡过手术期存在恐惧心理。因而护士需耐心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本组25例均行手术前心理护理,有效率达95%,达到预期效果。

3术中抢救及护理

3.1

患者入院后取头低足高位,下肢抬高10―15度,一般固定大腿部位,以防供血不足的末梢受压后坏死和神经损伤,同时在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稳,以免血压下降加重休克。正确的卧位和固定方法,也有利于麻醉的顺利进行。

3.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

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休克患者的关键。患者入院后,立即用套管针开放上肢两组静脉,如果血管难以穿刺应立即行静脉切开,固定好穿刺针头和肢体,确保静脉畅通。输液速度早期易快,可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和颈静脉充盈情况,控制输液速度。液体选择以平衡液为主,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盐水等,因为平衡液接近于细胞外液,大量输入可维持有效循环功能,并不妨碍氧的输送,但不可过量、过速、以防肺水肿。

3.3 立即大流量氧气吸入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浅快。为改善组织缺氧状况,我们均采用大量给氧4―6L/min.。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提高机体携氧能力,保证重要脏器供氧量。

3.4保暖

失血患者都有着不同和度的畏寒,由于失血末梢循环障碍,机体自行调节功能较低差,必须注意保暖,在手术床上给病人盖上小棉被,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C,不宜超过28°C,以防温度过高,血管扩张而加重病情。

4护理的注意事项

4.1 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所用药品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保留药瓶,安瓿,以备查对。在输液输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3

关键词:  胆道外科疾病  手术前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4月~2010年4月收治胆道外科疾病患者6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2岁。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56例,放弃治疗7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2  护理评估

        2.1健康史和病史评估对于胆道疾病患者,术前需详细了解其既往生活史和健康史。一般中年女性,特别是肥胖及多次妊娠者,胆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厌油腻、脂肪餐或肠道蛔虫感染史;胆石症及重症胆管炎病人可能有多次发作史或手术史。术前应仔细询问是否为急性起病,疼痛部位、程度和性质如何,有无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和诱发因素。

        2.2体格检查对于重症胆道疾病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特别注意神志、脉搏、血压的变化以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发展趋势,以了解有无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已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的患者。

        2.3病情评估当患者仅有胆汁滞留或运行困难时,常出现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厌食油腻等。当胆囊管或胆管受阻导致胆道平滑肌痉挛时,病人多表现为胆绞痛。继发胆道感染引起急性胆管炎时呈现Charcot三联症。

        由于胆道疾病与病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着种种顾虑,容易产生急躁、不安等心理变化;症状的反复,并发症的出现,常使病人烦闷、苦恼和焦虑;当需要接受痛苦的检查或被通知手术时,更易产生精神紧张、恐惧或不安全感;而医院环境的陌生,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多次手术治疗仍不能痊愈,可使病人对治疗信心不足、沮丧,甚至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3  常规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复杂,治疗后也易复发,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消除焦虑、恐惧及紧张心理,树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向病人讲解医院的环境及病房的管理制度,及时与家属和工作单位沟通,使病人能愉快地接受治疗;对危重病人及不合作者,要专人护理,关心体贴。工作应一丝不苟,操作规范熟练,使病人建立信任感;对需要手术的病人,要耐心要解释手术的意义、手术的过程、麻醉选择、安全措施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给病人以安全感,使其能放心地接受并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3.2病情观察要点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4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除了要有非常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之外, 还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优秀的管理水平[1]。本研究在详细分析多家医院运行现状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和各种手术的难度进行探讨和确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市6家相对大型的医院, 从每家医院中随机选择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和3名主要负责人, 总共48名, 这些人员主要是将其负责或者执行的手术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体会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这些人员任职年限4~15年, 平均为9.5年。邀请行业内有名的专家30人, 包括护理管理领域专家和专业护理领域专家。这些专家最短任职年限8年, 最长30年, 平均19年。

1. 2 方法

1. 2. 1 文献研读 调研人员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技术使用概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知网或者其他报道、研究课题等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 判断文献资料的可信度, 并进行详细的标注, 然后对提取出的有较高可参考度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2 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的前提是已经完成文献研读工作。专家咨询具体指的是调研人员将收集并总结的文献相关内容通过电话访问、视频访问或者现场咨询的方式寻求专家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将专家的意见和建义进行分析和总结。

1. 2. 3 现场调研 现场调研指的是调研人员到6家医院进行实际观察, 进入到手术始终, 对护士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术运用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总结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基础的原则、过程以及效果等。

1.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文献资料数据和专家咨询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详细记录所有数据的总数、平均数以及比例等内容。

2 结果

调研人员总结所有调研结果后得出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具体指标(总共有29类指标)、手术护理技术的难度系数(难度平均值5.41, 其中最高和最低分贝为洗手配合技术和环境评估技术, 难度系数分别为7.46和3.11), 具体的手术技术指标和难度系数确定如表1所示。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项目之一, 由于手术室接待的大多均是病情比较严重、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 因此, 手术室除了要求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医师主刀外, 还需要有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辅助支持。可以说, 手术室护理人员是否掌握有较高水平的技能、是否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具有临危不乱的心态、是否能够真正为患者生命着想、是否能够配合好医生工作、是否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 都直接关系到一个手术的成功和医院的信誉问题。在对手术室护理组成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 手术室护理技术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关键, 直接关系整个手术室护理的最终水平问题[2]。本研究在对6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使用多种调查方法(现场调研、文献研读以及专家咨询)对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操作难度系数进行分析和总结, 得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管理实施是最主要关键点, 且多数专家对该管理方法持赞同态度, 认为该方法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有重大推动作用, 为其建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纠纷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错误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延误手术时间给患者造成痛苦;重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加大职业风险。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加大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及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等,对防止有关的护理缺陷的发生,使因护理过失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1 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常见原因

1.1接错患者: 患者入室前,麻醉师和护士执行病员查对制度不严,术前未做访视,医患、护患沟通不良,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状态未得到缓解,致使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含糊其辞,易发生接错或错入手术间。

1.2 言语不当:手术室护士的语言、行为、举止不当造成患者对手术存在有恐惧、焦虑心理,若护士语言生硬,行动举止粗俗;或是在手术室内大声喧哗,护士操作不规范,与其他人员窃窃私语,泄漏患者隐私。这样会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失去信任,加重恐惧焦虑的心理,严重的可致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意识不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若术后患者恢复不良,就容易引起纠纷。

1.3手术安置不当: 手术患者的肢体和躯干部骨突出处,若因放置不当,局部长期受压,易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两上肢过度向外伸展易致神经损伤,出现肢体瘫痪;头颈项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呼吸循环,重者心跳呼吸骤停。

1.4器械准备不完善: 手术器械包、布类包的准备,其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吸引器负压过低,自动撑开器螺帽滑丝等,均使手术难以顺利进行,进而风险系数加大,安全系数缩小。

1.5术前物品清点有误: 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在关闭体腔前后,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数量不符,或因操作不慎致缝针脱落,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使手术患者历经术中风险时间延长。

1.6手术仪器未处于功能状态: 术中所用仪器在用前未试机,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未得到肯定就盲目使用,其故障发生率增加。电刀负极板固定不牢,造成脱落和污染甚或患者皮肤灼伤。

1.7术中用药执行有误: 手术室麻醉药、急救药、常用药摆放无序,静脉麻醉药与输液药标志不清,紧急状态下执行口头医嘱后其用药安瓿保存不当或丢失。

1.8标本的保管:手术中取下的标本、活体组织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必须及时送到病理科做诊断,其结果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2 护理失误的原因分析

2.1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凝聚力:个别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爱耍小聪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处事不恭,工作中粗枝大叶,或护理人员间协作精神差,矛盾纷争出现人为的设置障碍。

2.2技术能力欠缺,缺乏执行力:年资低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新业务、新技术掌握不全面,如PICC置管不能;巡回护士对术中突发的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未能及时准确地向医生、麻醉师报告,导致错失抢救良机。年资高的护理人员不安于岗位工作,不善于总结观察,仪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

2.3身心疲惫,缺乏战斗力:手术连台,夜间急诊手术使护理人员总处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这时最易出现失误。据报道:护理人员在大脑过度紧张阶段操作失误的发生率占10%,而大脑经过松弛后的清晰阶段,操作失误的发生率在万分之一以下。护理人员的思维方法不当,容易丧失警惕性,思维惯性容易在不经意中发生低级失误。

2.4越职行为:是指超越本人职权范围而产生的行为。手术室应明确各班护士的岗位职责,护士应严格遵守,按职上岗,杜绝越职行为的产生。

2.5执行口头医嘱:输错血或用药错误,术中输血紧急、用量大,一些麻醉用药瞬间内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1)对口头医嘱,巡回护士应复述一遍,医生认可后方能执行;(2)用药前必须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3)体腔内用药须由器械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无误方可使用。台上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应做好标记,严防用错;(4)使用易过敏的药物,必须查看皮试结果;(5)局麻药加肾上腺素时,先查看病例,如血压过高,应请示手术医生;(6)输血前须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两人共同查对,无误后方可使用,严格执行输血制度。

3防范措施

手术室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求突出一个“严”字,做到一个“细”字,使工作流程化。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执行防范风险的措施,从而降低护理失误。

3.1接送病人制度:到病房接患者时,应持手术单核对病房、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询问是否禁食、大小便、是否用过术前药,清点所带物品,X线片等;患者接入手术室,送入安排好的手术间,巡回护士持手术单与患者、病历逐一核对一遍;麻醉前,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再次核对。

3.2查对制度:术前做到六查:病人进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手术开始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无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3.3清点制度:手术开始前由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一起认真清点所有手术台上器械辅料,并准确记录,签名;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带入手术间,防止与台上混淆;术中台上增加或减少任何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记录;术中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程,随时查点器械、敷料,做到心中有数;手术结束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查对所有器械、敷料,确定无误方可缝合切口,如有疑问,术者必须认真检查刀口,必要时X线检查协助查找,并记录备案。

3.4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手术过程中,有时麻醉师会对巡回护士说:“你帮我看着病人,我出去一下。”如果护士答应了,潜在的医疗差错事故就有可能发生,若最后归结到事故的责任时,则是麻醉师离岗,护士越职干涉医疗。所以护士要做好护理本职工作,不能超越职责工作,避免好心办错事。

4小结

手术室急救护理范文6

关键词: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持续质量改进系统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效用,在具体实验中,强调加强服务能力以及护士专业水平,同时注重护士护理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重视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评价方案。

1.2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2月院内手术患者200例,护士20名,所有患者和护士均为随机抽取。其中患者对象均为精神状态正常、无语言认知障碍并有稳定生命体征的,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准确性;护士均为手术室为患者直接提供服务护士,调查护士为自愿参加,不存在负面情绪。

1.3方法

1.3.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方案分别作用与两个阶段,即调查周期起、始两个阶段,在调查前进行100例患者和20名护士的随机抽取调查,经过为其12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系统实践后进行再次调查,调查方法与前期方法即内容一致。

其中问卷部分主要针对患者进行,用于调查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评价;护士评价则通过业务考试形式代替。问卷调查设计见表1。

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2006年冯志英设计的护理工作调查方案,选择了其中的8个问题,同样符合了其中对于服务水平与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护理环境和关怀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评分分为七个等级,依次递减。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进行相应处理,对特定指标进行描述统计,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1.3.2简单CQI系统构建 CQI系统实施计划由笔者及同事在2011年年底向院方提出实践申请,与2012年2月份起进行实施。具体实施中由手术室护士组护士长以及手术室主管进行一对一结合,构成两个改进小组,由组中护士长即主管共同负责组内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技能培训与检验、护士基础理论学习、手术室工作质量评价、法律及个人保护意识培养课程开展等几个方面。寻找手术室护理工作突出问题的基本表现与类型,并讨论总结具体的改善方案;依据对原有的制度、规范进行修订完善,制定工作质量标准。

2 结果

2.1护理人员考试对比结果 在12个月的实践期前后,随机抽取护理人员各20名,对两组人员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和职务进行统计,P均>0.05,说明两组人员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2。

基于上述基础对实践期前后护理人员技能水平考试结果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

由上表可知,经过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实践后,实施后的护理人员技能考试成绩有显著提升,由此可证明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实施对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安全知识、服务态度认知等方面的教育效果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2.2患者护理评价问卷结果 实施前后两组(各随机100例)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值均>0.05,说明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实施前后两组调查问卷各100份,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后使用SPSS进行分析,对患者总体评价进行比较,其中有明显差异的有以下几个项目:术前介绍、主动观察并解决问题等,而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几个项目方面并无显著差异。部分护理评价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对比见表4。

由上述对比结果也可以发现,实际上患者对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感知是相对较低的。

3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方案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对于服务质量管理的改进效果更多的集中在院方的管理角度,对于患者的本身认知改变并不明显,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应用就是一种更注重医院内部、机构内部的自我改良和发展方案。

4 讨论

对于持续质量改进系统的构建,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研究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①必须构建统一的护理管理组织,其中以护理安全管理为首要任务,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员对本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干预的能力;②应当遵循"目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及时的弥补管理上的缺失;③注意对护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责任-奖惩挂钩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张I舫,任景坤.实用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记录书写示范[M].北京:海洋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