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1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其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其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其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子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其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人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其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2
1.1课时大幅缩减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大量需求,高职高专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了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技能化以及实践性更加的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将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时间一减再减,最终课时缩减了大约一半。
1.2教师依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不同于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理论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的“实践性”。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方式满堂灌,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导致课堂的教学十分的枯燥和毫无生气。忽略教师讲的神采飞扬的情形,学生本身对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就不高,为此这门课程整体上的教学情况不是很好。
1.3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重阻碍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根据调查,学生不读原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时间紧,也可能是忙于听课、考试和修学分,更或者是活动和拿证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原著的兴趣不高。进入高职高专院校选修中文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被调剂的,没得选择。平时除了上课,学生将时间都分配给了其他的事情,为此阅读原著的时间基本没有,目前不读原著已经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的通病。因为不阅读作品,教师讲的再神采飞扬,学生对文本陌生,很难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阅读文学作品成为阻碍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障碍。
1.4商品大潮影响下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吸引力逐渐弱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吸引力在逐渐的被弱化,日渐枯萎和暗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当代文学由最初的“辉煌”开始出现“下坡”的趋势呢?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分析:第一建国之后的文学随着政治的时起时落命运一度大起大落,因为建国之后文学与政治十分的紧密,为此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而沦为“阶下囚”,发展时起时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开始从与政治的关系冷淡下来,但是又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在功利化的环境下不断的“边缘化”和世俗化。随着写出的文学作品日益的充满金钱和欲望,读者逐渐的对现当代的文学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的读者会说“现代文学就是垃圾”,对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无疑充满了嘲讽和无奈。第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相比本身发展的时间就较晚,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等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受到环境的冲击之下显得更加的“落魄”。
1.5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对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为此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考前死记硬背,考完之后全部忘光。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仅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性的知识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新时期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2.1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扩招以前,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时时间较多,但是随着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的增多,高职高专院校对现当代文学的课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课时大约缩减了一半。为此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教师就应该精选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代的大学教育多样化的特点,应该有选择的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比如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是以基础性的以史带论,代表性的作家导读为主;研究性的强调学术性与史实的结合。进入21世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为此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以作品为基础,侧重于文本的阅读。通过精选重要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注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主动阅读作品的动力和勤于思考、质疑以及创新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完全的摒弃掉传统的讲授法,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和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讲史学部分,然后为学生设定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后再进入讨论环节。教师在整个的环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加上调动了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重视文本阅读的教学
当前很大的一批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不阅读已经成为制约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针对学生不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作品的方法。可以精读也可以泛读,具体的步骤分为下面三个:第一是直观文本,能够对作品的整体蕴含的情感有一个大至了解;第二是观看影像资料,在直观文本的基础之上辅以影像资料,能够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三是查看相关的文献或者是教材,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2.4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背景投射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现当代文学发展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作品逐渐的功利化。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为了避免使学生受到不良的风气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应该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和追求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广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教师在开始第一堂课时就应该将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阐明,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拾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信心。
2.5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末考试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陷,新时期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侧重于将基础性知识和培养发展能力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中闭卷考试依然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但是考试的成绩只占到学生整体评价的一部分,将学生的课堂发言和讨论以及写作等也纳入到课程的考核中。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上课笔记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点评,落实到年终的考核项目中。以上这些考核方式的融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相比较于单一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考察学生的能力。
3总结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3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 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4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整体格局的调整,文学和文学专业在高等学校、学生心中的位置也有所“调整”,按照温儒敏的话,“考上中文系的学生大多数不再是第一志愿(综合性大学普遍如此,师范院校情况稍有不同),学生都很实际,不太愿意学中文;而且受应试教育的约束,中学阶段接触作品不多,甚至语文都还没有完全过关,上现代文学又没有相关学科的学习作基础,学起来的确比较困难。”[1]面对文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心中位置已经“下降”的状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怎样调整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当代文学对话式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汉语言专业主干课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刚刚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大学新生在中文系文学类的入门课程,因此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理念的重视和更新直接关系着大一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文学文本的解读、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掌握等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现当代文学的地位可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中兼有兴趣引导员、学科领路人和文学能力普及者的角色。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高校,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入学学生已非第一志愿报考中文专业,甚至有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为理科学生,他们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文学史的掌握、文艺基础知识、文本理解能力等本来就很薄弱,这为地方高校的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提出了严肃的课题,而作为中文系大一学生专业必修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肩负着使这一类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知识结构转变、实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任。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话式教学即被教育人士提出和重视,今天已经成为大部分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使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变以前满堂灌“独白”与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为互动、交流、交往式的教学。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对话式教学需要对话双方对话题有深入的体验和认识,特别是需要对话双方对同一话题在对话进中有火花般的碰撞,继而对参与对话者观点、思想有所影响和改变。在实际课堂中,许多对话式教学却仅流于形式,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话题缺乏必要认识,所以无奈之中对话式的教学就又变成教师的“独语”或只有少数学生与教师开展的对本文由收集整理话。“先有‘间性’,而后才有‘交往’,因为‘交往’就是至少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往来。‘有来有往’才能谓之‘交往’,这意味着,失去了反馈联系的交往系统并不存在,而交往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沟通。”[2]可见,仅仅有对话的姿态和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而配合的关键即在于学生素质的整体、全面的提高(孤独的个体的提高对于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教师只与个别学生有良性的对话,而其他人彻底“沦为看客”),加之专业学时的整体性压缩,所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成为对话式教学得以良性互动并取得效果的关键。
此外,仅仅靠学生独自摸索的自主性的学习是不够的。自主性学习需要在专业架构之下完成,需要在成熟的、合理的指引下确立学习目标、补充学习动力、完善学习方法、调整知识结构。可以说仅仅有自主的姿态是不够的,仅仅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也是不行的,因为依赖学生素质的自主性学习如果缺乏指引和规范就会沦为无“主”可“自”、“六神无主”的学习。“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3]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往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甚至小班教学都因为种种原因难以为继,所以非常有必要在课堂有限时间里,以课堂教学形式来规范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课堂的对话性结构里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确立起来,完善展开。
二、对话—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措施
(一)按照学生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对话—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
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态度不尽相同,与其让所有学生在一堂课上“一勺烩”,不如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来得好,而这种层次的划分无论通过考试、凭借志愿报名等形式都无法做到绝对准确和科学,所以怎样划分出层次是重点与难点。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时间比较长,因此,教师可以在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的教学之中,对授课的对象予以考察,并通过提问、填报志愿、兴趣、及作业的完成效果等来确定其属于哪一个小组。因为学生精力、课时安排等问题,可将一个自然班级编制的学生可以分为两个大组:研究组与基础组。研究组由显示出浓厚的现当代文学学习兴趣、水平大体相当且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组成,基础组则由余下学生组成。基础组以一般文学常识的传授和文学基本鉴赏能力的培养为主,教师根据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共性问题调整讲授思路,调整教学方法,对文本的深度问题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组则重在对小组成员文本解读与研究能力的提升,略去基础型、常识性知识的介绍。如面对伤痕—反思文学的内容时,基础组可以以讨论有代表性文本为主;研究组则在重点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可以在深度、广度上进行拓展,如将伤痕—反思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进行比较,或从当时引起争议较大的伤痕—反思文本来看待八十年代文学对既有文学规范的延续和调整等等。
(二)在对话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渗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基础组,教师都需要根据两组学生个体成员的实际兴趣、关注程度来调整对话教学内容,并在与学生对话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通过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等方式进行自我管理。”[4]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和能力是不能依靠教师单纯的“教”和“布置”就能得以完成,而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地发现文学的“妙味”、“趣味”,并在这种体味中探求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并不是袖手旁观的,而是要利用每一节课与学生对话的机会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进行评估,并在恰当评估的基础之上因材施教,加以适时、适当引导,直至他们每一个人都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
转贴于
(三)立足课程特点,在与前沿研究成果和当下文学现象对话中建构能力
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毋庸置疑的是它是一门行进中、不断延伸至当下的课程,可以说今天的文学实践就可能是明天文学史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这样的特点既给它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它的经典作家作品时过境迁后经常引起争议纷纷;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不稳定性使它具有一种别样的活力和动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吸收最新的、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即使富有争议亦可引入教学之中,这样显然能拓宽教师教学思路与学生视界,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活力与动感的特点在课堂中彰显;同时,这样的方式又能够将本学科的知识延伸至文学理论、古代文学、语言学、人类学等领域。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不断面对当下的文学现状的,因此本课程不应该是一门封闭的课程,它更应该带领学生直面当下文学热点,通过师生与当下文学现象的对话、争鸣,使学生作为一个亲历者、文学批评者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参与到文学现场里,那么这样获得的收获是空前的。
(四)以多种对话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真正的对话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听’,让学生自己来‘说’,再加上教师是对话者之一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体现了教学对话理论、阅读对话理论的精神”。[5]这种理想的对话氛围的创设需要适当改革传统的文学类课程授课模式。传统的文学授课模式是“教师台上本文由收集整理站,口若悬河;学生记笔记,头昏脑胀”,由于许多高校中授课班级班额较大,教师无法也无条件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在目前无法该变的状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来安排具体课程的形式和教授方式,化整为零,采用多种形式力图与学生个体产生对话,在这种对话之中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自主地加以提升。教师可以建设课程学习bbs,利用课下业余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亦可在课堂上集中讲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将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多层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对话式的教学也不应拘泥于狭义的对话的形式——学生提问,教师来答的形式,可以以多种形式促成师生思想的交流,如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应用多媒体、原著与改编的影视作品对比分析讨论、方言读诗会等,力图立足严肃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一个轻松性的教学环境创设来使学生达到能力的提升。
(五)考核方式的调整与匹配
对话式教学形式是与考核方式的调整息息相关的,传统的文学课程考试在本质主义的思路之下侧重知识点的考核,学生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在“普遍性”的名义下予以武断地“排除”,因此考试对于学生而言成了死记硬背才能应对的、谈不上兴趣的所在。同时这样的考试方式也反身成为了枷锁,牢牢地桎梏在教师头上,扼杀了他们对内容的解读和发挥。由此可见,教师欲创设与学生对话的课程语境,欲培养并激发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必须也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相配套。可见,只有考核方式根本改革之后,学生才彻底摆脱“存储”式的u盘人,真正成为一个主动摄取知识、主动思考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复读机”。考核方式的调整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考核内容入手,二是从考核形式入手,而这种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的调整也可按照对话教学的分组来分层次考核。从考核内容的调整来说,考核的内容应该以考察学生文本分析、解读的能力为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只要立足文本、论据较为充分、文章精彩即符合考核要求,那些死记硬背的文学常识可以渗透到考核内容里。考核形式应允许多种灵活的考核形式,不再单一地用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可以在一个学期中,多维度地衡量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如学生可通过提交文学批评文章、与教师交流阅读心得或文艺现象看法等,老师以此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而不再依赖一张考卷;教师也可以适当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课后提交论文,只要保证文章原创性即可,不需组织统一考核;还可以在基础组中允许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于作品的理解,如排演、拍摄自己改编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等。
韦勒克和沃伦在谈到文学的评价的问题上认为:“艺术作品的成熟指的是它的包容性,它的明晰的复杂性,它的冷嘲和紧张性等;小说与经验之间的对应和符合关系决不能用任何简单的逐项相应配对的方法来衡量,我们所能采用的合理方法是以狄更斯、卡夫卡、巴尔占课或托尔斯泰的整个世界来同我们的整个经验即同我们自己想到和感觉到的‘世界’来作比较”。[6]既然文学与经验、与世界比较而言,它们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那么用单调的、程式化的、忽略个性和创造力的考核方式来衡量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显然是极其缺乏合理性,这也不符合现当代文学学科要求。
三、需注意的问题
(一)对话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对于解读者来说,文学是重要的实践行动,而以解读文本、提升解读能力为目标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更是一种实践。对于文学入门者和门外汉的大一学生来说,他们还有待确立有深度的文学观念、文学理想、文学思维方式,因此,教师的主导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在现当代文学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所获得的收获要远远胜过学生内部的交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特别重视与学生的基于文本解读的对话,只有在这种对话中才能了解学生的能力、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问题,才能够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误差给予有效指导。虽然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但自主学习能力的拥有者、主体是学生,所有的对话都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尊重、保证学生在对话式教学中的主置。如面对学生普遍关心、引起颇多争议的郭敬明抄袭事件、“韩白之争”、梨花体、羊羔体、韩寒被疑抄袭等文学热点事件时,可以在不预设答案、自由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抒发观点,并有意识地引入文学史上相似的事件进行对比,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和史实对这些事件进行解读,培养学生自发地搜集、研读史料和应用文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对话与自主学习相得益彰的效果。转贴于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5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意识形态; 文学性
Abstract: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e two forms of concept, and so are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a factual description while ancient literature is an explanatory concept. Ancient literature agrees with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wherea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mean borrowing and variation of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hence containing unavoidable imaginative elements. A confusion of these distinctions will result in some unnecessary theoretical perplexity, which occurred as the view of ideology of literary classics. With the removal of this confusion, we will discover the two side of literary activity, that is, literary classics and literary character. The hierarchization of these concepts means mainly a diagnosis, which is preliminary but won't continue till all related concepts are discriminated.
Key Words: literary classics; ideology; literary character
说到文学经典,我们就忍不住地想哪些文学作品是经典,比如我们会想《红楼梦》是经典,李白的诗是经典,《三国演义》是经典,《阿Q正传》是经典;有时我们也认为《平凡的世界》是经典;我们也问这样的问题:当代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大众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如果例子想得少些,我们还能明白地说说文学经典指的是哪些,但一旦想起的例子多了,我们就会陷入迷惑,好像经典有很多种,每种经典的涵义都很不同,让人越想越糊涂。
一般来说,我们都注意到经典的树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学性,我们也叫它审美内涵;一是意识形态,就是各个利益集团不断争斗,为了自身的利益树立对己有利的经典。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树立在于文学性,有学者认为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无论怎样,这两方面的争斗构成经典问题的主要讨论范围。但一般来说,学者们都注意到单纯从意识形态出发或单纯从文学性出发都会带来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所以往往采取调和的思路。也有学者看到经典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我们谈论杜甫的诗作与谈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一种成熟的风格和均衡的品质,如果有人否定杜甫的诗是经典而且言之成理,那可真是一个划时代的批评家了;后者则是实验型的,本身有一定缺陷,但引起人极大关注。我们一般把前者称为古代文学经典,而把后者称为当代文学经典。[1]119这样的区分是恰当的,但如果在古代文学经典和当代文学经典中都发现了一致的文学性或一致的意识形态作用,就再次把两个层次混淆在一块儿了。
我们一般思考经典问题的时候,都是沿着“经典是如何树立的”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这里试图另换一个思路,就是考察一下我们是怎样谈论经典的,不同的谈论方式是否有不同的涵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治疗”意识形态论带来的一系列混淆。
为了简便的缘故,在这儿首先提出经典的层次划分。我们一般在三个层次上谈论经典:一、古代经典,制作一系列的规则;二、古代文学经典,这是从现代文学观念看的,重点在文学形式上;三、当代经典,我们依据它来判断当代文学。从三个方面来说,经典都具有史的价值,都是在树立规则。
一、 经典是与生活的交织
英文里说起“文学经典”的时候有两个表达,一个是literary canon,一个是literary classic,都有规则或传统的意思。实际上传统就是规则,我们遵照传统而行事就是遵照传统给我们树立起来的规则行事。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与“典”是两个词,但两者的涵义大致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说文》里的释义是比较古的,与经的原意比较接近。织是什么呢?是织入其中的意思,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形成规则,无论是经还是纬,都是赋予形式,使物得以显形。一块布,如果没有横线和纵线怎么织成一块布呢?所以“经”是一种条理化的规则。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没有一些规则把它们织到一起,就是混乱的,但一般来说,各个行为之间都会有一些关联,这些关联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确定下来,使人们有章可循,这就是“经”的作用。“经”一旦树立,就会产生规约人们行为的作用。有了经,人们的行为就有了遵从的规则;二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经”为人们的生活树立起规则,但不是说从此之后,这个规则就从人们的生活中独立出来,与人们的生活不相关了。“经”就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古代不断有释经的行为,甚至有为了某种目的而造伪经的行为,这都是看到“经”实际上是交织在人们生活中的,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个高高在上的所在,向我们放射无比耀眼的光芒,那样想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说经典的树立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什么树立经典?因为有需要。什么样的需要?可能是政治生活,可能是经济生活,可能是道德生活,可能是文化生活,等等。当然在古代,没有分得这么清楚,它是一种混合的规则,它可能就是结合着某种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等等而树立起来的文本典范。作为一种规则,它就不可能仅仅是文本表述自身的规则,它还包含着政治规则或者文化规则等等,就像《诗经》,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或者它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它可能本来就如《礼记·王制》所言是天子 “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注: 以上所引为《诗经》的采诗说,另有列士献诗说、孔子删诗说。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页;亦见陆侃如、冯元君《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后来演化为各种有教养活动的交流平台,所以你会看到对于《诗经》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解释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它就是那样恰切。
与“经”相连的是“典”。“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典”主要是一种树立起来的规则,而“经”不仅有这层意思,它还显现出一种形成的过程,显现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层面。“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代中国基本可以通用。可见在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树立规则,同时它又与人们的生活编织在一起。古代政治阐释和伦理阐释是主要的两条途径,所以古代的经典主要偏重于这两个方面。但这样是否就能说经典的树立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事呢?进而说文学经典的树立也同样是意识形态所致?
可以看到,诸多主张意识形态论的学者对此会持肯定的答复,而且看起来好像也顺理成章,因为古代经典的树立就是与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伦理关系纠结在一起的,那么经典也正是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我们看到,意识形态论有一个潜在的预设,就是文学与其他部分是分离开的。文学,有它独特的领域,它与其他意识形态部分有一个边界隔开,哪怕这个边界是非常模糊的。其实,强调文学审美内涵的观点也同样假设了这一边界,而且会把这个边界划得更清晰一些。这样思考经典问题,就会假定文学一直有其自己独特的性质,它或者拒斥其他因素的侵入,或者接受其他因素的侵入。但古代是否有这样的文学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这样想是拿现代文学的性质衡量古代文学。
二、 古代文学经典的涵义
我们先要说说“文学”这个概念。据乔纳森·卡勒说,“文学”(literature)一词晚到200年前才具有现代意义的,我们可以在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中找到它的踪迹,或者是以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于公元1800年出版的一本书《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为标志。那么,什么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呢?就是一种以想象性为主的写作。[2]21西方“文学”概念的演进与中国类似。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但有相近的“文”的概念,只是这个“文”的概念比较驳杂,中国学术传统讲文史不分家,“文”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当然从魏晋开始,开始有了注重形式因素的“文”,与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相近,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并不占优势。比如宋太宗(977-984)时期修纂《太平御览》中“文”的分类为:1.序(文);2.诗;3.赋;4.颂、赞、箴;5.碑;6.铭、铭志、七辞、连珠;7-8.御制;9.诏、策、诰、教、诫;10.章表、奏、劾奏;11.论、议、栈、启、书记;12.诔、吊文、哀辞、哀策;13.檄、移、露布;14.符、契券、铁券、过所、零丁;15.品量文章、叹赏、改易、诋诃;16.思疾、思迟;17.著书(上);18.著书(下)、幼属文;19-20.史传。
离我们最近的清代,人们对“文学”的看法也与我们现在完全不同。比如清代张英、王士祯等撰的《渊鉴类函》中文学类分为:1.周易、尚书;2.春秋、礼记、史;3.书籍、帙、诵读、写书、藏书、校书、求书、载书负书、赐书、借书;4.文字、著述;5.文章(敏捷、叹赏);6.诏、制诰、章奏、表、书记、檄、移、图、谶、符;7.诗、赋;8.七、颂;9.箴、铭、集序、论、射策、连珠、诔、碑文、哀辞、吊文;10.儒术、劝学、善诱;11.讲论、名理、好学;12.博学、幼学、从学、同学、废学;13.笔、砚;14.纸、墨、策、简、牍、札、刺、券契、封泥。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文学不过是古代“文”的分类的一部分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一词是晚清以来才由日本转译过来的。近代日本先借用中国“文学”一词来译literature,词义缩小定格为“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的艺术”,再传回到中国,成为后来中国“文学”概念的一个主导方向。[3]362但也不是说,这个译法一经传入,“文学”概念就再无疑义了,实际上,“文学”到底指什么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讨,这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文学史写作上。如何书写文学史,如何确认文学史中的经典,这经过了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4]
我们看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文学的涵义都有演变,古典涵义与现代涵义有很大区别,而我们现在使用“文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在现代涵义上使用的,因此我们在古代作品中用到“文学”一词的时候,要有一些历史意识。可以说,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现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概念下产生出来的,它也包含对古代文学的追慕,但主要部分是文学的自觉。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的一种解释机制,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很多作品是具有强烈的形式美特性的,比如诗赋词曲,但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规划却是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基础的。
文学史本身就是由经典树立起来的。我们在文学的历史中发现,古代有很多作品很符合我们现代的文学观念,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将其称为文学经典。当我们谈论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就是有意地忽略掉与文学无关的一些意识形态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发现哪些作品更具有形式审美内涵,这当然是以当代的文学观念在古代寻找“源流”,而且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但不要忘了,任何溯源的举动都是一种阐释,假如在谈论经典的时候把这一假定忘记了,就会倒流为源,以疏为典。我们把古代文学经典从政治、道德语境中剥离出来,这本来就是一种解释,假如我们解释时,把它当作确定不变的事实了,就会发现古代文学经典是格外受到外部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的。我们承认,古代经典(而不是文学经典)根本脱不开意识形态的干涉,但古代经典是一个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一种文学史解释,两者根本不是一种存在方式,虽然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比如《诗经》。
所以文学经典的树立与古代经典的树立还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当然认为《诗经》是文学,但不等于说《诗经》经典化的过程就是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范例,如果这么说就要犯错误。当然我们说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也就是指《诗经》、《史记》等等那些在古代负有文学之外使命的作品,这并不矛盾。同样是《诗经》,古代人看它与我们现代人看它完全是两个角度,我们也说《诗经》是文学经典,但我们说这话的含义不同于古代人说《诗》为五经之首的含义。所以不要把文学经典的《诗经》等同于古代经典的《诗经》。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但看的方式不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文学经典的树立中当然有意识形态参与其中,而且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文学作品本身、政治力量、文学机构、公众意见共同构成了当时对文学[注: 此处用的“文学”一词极宽泛,它包含各种“文”与“笔”、“文”与“学”的概念分延,这也与不同时代树立经典作家的方式相符。]经典的选择,可能一时这个因素大些,一时那个因素大些,但没有哪个是决定力量。文学经典的树立是一种实践,没有一个不变的规则,过分强调其中一个因素就会产生偏差。文学作品本身,很容易被误解为文学性,一种纯粹的文学性。实际上,我们判断文学的时候都以某种文学独有的性质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纯而又纯的文学性。没有这种东西:它潜伏着,等待我们去发现。文学性恰好就是在不断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显现出来的,它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有一个纯粹的本性放在那儿,它一诞生就带着各种各样的杂质,包括意识形态。所以不应该说,意识形态决定经典的设立,而应该说经典的设立里就包含着意识形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证明文学经典一直以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了,古代文学这个概念更多的是现代文学概念的一个解释性应用,所以,一定要在古代文学经典中发现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是用错了力。这就好像我们评价一个人,我们先设置了一个完人的道德标准,然后发现没有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因此就说,人都是坏的,都是为了各自私利而损害他人的,所以人的本质是不道德的。——这么说根本就没理解“道德”是怎么回事。
三、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作品
实际上,古代文学经典问题是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特别是基于当下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评论呢?一个关键是通过梳理文学史来凸显当下文学观念,进而产生这样的想法:当代文学中有没有经典。[注: “当代”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这段时间,虽然这种划分颇为牵强,但从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角度来看却也合适。现代文学从1919年算起不过30年的时间,对这段时间中的经典追溯与当代文学中的经典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古代有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经典是各种意识形态交织作用的产物。古代也有文学经典,但如我们前面指出的,这大部分是我们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梳理,当然这个梳理不那么强硬,不是用一把标尺,定一个尺度,不合适的就截去,合适的就留下。我们看到,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作品与现代文学观念相吻合,而且离现代越近,吻合者越多。但毕竟古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观念烛照下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我们看到,文学史的编制实际上就是经典的序列。那么当代哪些是经典?这一问题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一直在谈当代文学经典。是的,但这和谈论古代文学经典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们谈到用意识形态来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有些偏了,当代文学作品当然是与现代文学观念合拍的,它与意识形态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为什么要谈当代的经典呢?一个回答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最有紧迫性,我们要依据它们来判断其他作品。如此,这些当代经典就与古代经典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树立当代文学经典,是为了显现当代文学性质为何,并依此判断其他当代作品。由于当代文学经典与政治意识形态联系过于紧密,在它身上过多地维系了政治诉求,或者说,文学经典的树立,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事,这一点在20世纪50-70年代尤为典范,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通过滤除各种意识形态因素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在谈起当代文学经典的时候,实际上对“经典”一词怀有谅解的心情。我们说卢新华的《伤痕》和刘心武的《班主任》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红楼梦》比;我们说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古诗十九首比。我们的确谈论《班主任》这样的当代文学经典,我们也的确谈论所谓的红色经典,但这些经典与古代文学经典无疑不在一个层次上。
实际上,我们讨论经典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如果不能分清层次,就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以致出现“古代文学经典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识形态树立起来的”这样的误解。如前面所指出的,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当代文学是一种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则是一种解释性概念,它是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文学观念的应用和推演,所以说“古代文学经典由意识形态决定”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结构,意识形态因素只应该在事实性描述中才有用力之处。
我们看到,当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密切些,当代文学中各类所谓“经典”像走马灯一样的变幻不停,与意识形态的距离太近是一个主要原因。用意识形态来分析现当代文学还算恰当,但用来分析古代文学就会混淆事实与解释性现象。但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当代文学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有当代文学经典的话,那么这个经典的标准也会放得极低,与古代文学经典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充其量可以说是好的作品,如果把标准稍为提高,当代文学中是否存在经典就会成为一个悬案。如果当代文学经典问题消隐,那么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会消隐。由此可见,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研究文学经典问题并不是一个恰切的角度。
让我们再转换一下角度。如果我们从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学经典是两种经典形态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当代文学经典这一提法的更深层的涵义。无疑,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是一致的,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扩展和整理。但这并不代表纯而又纯的文学性体现在当代文学中,相反,它是在整理古代文学时出现的,我们恰恰是在古代文学中指认最具文学性的作品和代表作家,指认的方式就是将其树为经典,所以我们才会在各种文学史中看到经典作家的追认和经典作品的排列,并把他们看做文学性质的保障。可以说,文学经典与文学性不是两种文学活动,它们是一种文学活动的两面。那么当代文学经典呢?它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借用和变形,它是对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包含相当多的想象成分。所以我们看到,当代文学活动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事实描述,而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则是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它的意义在于为当代文学指明方向,借以探究文学的界限和文学的性质。这么说不是把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判断为一种假概念,而是指出这种概念活动的想象成分,指出它的局限以及它的积极意义。
由以上我们看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经典问题并不很恰切。那么是否就剩下文学性了呢?也不尽然。如果这个文学性指的是一种纯而又纯的标准,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文学性指的是一种变化的历史,这倒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不如把文学性当作一种引导,而不是决定,毕竟我们总要依据一些标准来进行判断,虽然这个标准不太牢固,但聊胜于无。我们更应该把文学性当作一种运动,经典是这种运动的另一面,两者是双向铸造的关系,而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2] JONATHAN CULLER.Literary Theory[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6
一.活动口的和基本思路
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校园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开放大学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事件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整体素养。其次,多元品文学的丰富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三,展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创新实践。第四,结合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乐,丰富教职工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为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意为展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用多元、多彩的艺术形式解读文学。所有活动作品均应为文学作品、事件、案例的演绎和解读,活动作品包括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以情景剧演绎、绘画、舞蹈、戏曲、文章、茶艺、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鼓励各种新兴演绎和解读的艺术形式。选题范围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事件和案例的解读和演绎。多元化解读文学的艺术作品要求探索创新,意蕴深远,形式多样,提倡真善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彰显文学艺术的永恒魅力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诊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而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一分析
(一)今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胜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训一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 ,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 , 25岁35岁的占比28% ,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诊释、书法绘画、摄影诊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 ,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而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 ;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而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三.反思和探索
汉语言文学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诊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荞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训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而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案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荞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