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1
关键词: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企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各行各业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济管理中也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措施,建立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IT)是指基于电脑和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收集、传波、存放、编辑和反馈信息的技术,也是管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术总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所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已在大多数行业中实现,并取得一定成绩。企业在实施经济管理工作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管理信息体系,避免经济管理的混乱,通过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经济管理过程中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大部分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而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企业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经济管理信息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信息资料的编辑加工,使得企业领导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信息,为企业做出最终决策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由于企业领导层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并不需要过于繁杂的信息,也并不需要了解市场环境中的所有变化,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信息资料的删繁就简。目前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含三个子系统,即信息源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
二、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物流成本得以降低,使得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得以提高,使得物流公司的效益增加,使得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1)信息技术在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在物流管理体系中,运输管理是体系运作过程中关键所在,信息技术在运输管理中加以运用,可以大大提升运输效率和精确度。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GPS定位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互联网通讯技术,企业可以对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进行随时跟踪,掌握产品的即时状态,例如运送工具的具置、运送货物的具体重量及数量,基于信息技术,管理机构可以更容易的进行实时调度。
(2)信息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仓储管理也是物流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仓库实行高效管理,可准确掌握仓库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在仓储管理中可以运用信息数据交换、电子代码系统、射频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信息技术的时候可以缩短周转时期,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使得仓储管理更为透明化。
(3)信息技术在采购和销售管理中的应用。在物流管理过程中,采购是第一步,销售是最后一步,这两者都包含了处理订单、搜集信息、管理顾客群体和移交货物等项目,其中涉及运用的信息技术包括:射频技术、条形码扫描技术、电子订货系统、PSO销售时点和订单管理系统等。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诞生和普及直接影响了商店的营销方式,例如新型的自动售货、直销售货、无人售货和网店营销等方式,促使零售行业逐步减少销售员的数量。在信息技术运用发达的西方国家,很多超市里既没有收银员也没有购物车,顾客只需要在选定商品的货架槽中插入信用卡,无需与销售人员进行交流,货物即已包装好而且正在门口等着他,消费者所需做的只是在信用卡账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已。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商店的出现,使得人们仅需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大量购物,减少了顾客与商家和销售者之间的联系,提高了购物效率,节省了中间环节。 现代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倚仗信息技术,包括收集员工的个人资料、进行决策和战略模拟、总结改革前后的数据对比,一些数量大、数据简单、操作方便的重复率劳动,是信息技术中计算机信息系统所能轻松解决的工作。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电商业务包括商务层面、电子支付层面、电子认证层面及物流层面等,这些电商业务无一例外基于商务活动,通过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通讯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运转,大部分电商管理还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传媒、电子支付、交易安全、条形码技术和Web技术等。网络支付的普及可以节约中间环节的开销,也缩短了支付的时间和阻碍,网络支付同样需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支持,这就是信息技术中的数字证书系统和密钥管理系统。
三、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制约因素及突破途径
(一)受到传统决策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的不少企业仍以传统决策模式为企业主要的决策管理方式,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并不较多依靠信息技术的运用,部分企业对于新型决策模式的认可和推进仍在观望。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同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摒弃经验主义,相信科学。
(二)缺乏有效信息源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具体包括简化系统内容,例如信息录入、信息编辑和信息输出。信息录入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言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单位并不关注信息资料的收集,多数企业在数据收集工作中仍采用传统路线,信息收集工作的滞后直接影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相关的人才
企业的日常运作,即便融入了再高程度的信息技术,也离不开人力操作。近年来部分企业只关于软件开发和硬件配置,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对于企业内部的人才缺乏专业化培训和敬业精神指导,同时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外来人才的进入,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更新速度,缺乏相关人才的企业往往由于无法正确领会和操作信息系统和硬件设施而被淘汰。企业应注重人才培训,进行岗位和职务培训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业务素养和工作素质,进而使得企业能够从容面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新型的硬件设施。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越发明显,各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使得经济组织的战略决策更为高效和准确,进而在复杂的行业环境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推广于各行各业,且地位越发重要,就经济管理过程而言,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创建新型管理系统、简化决策时间、提高经济管理核心竞争力,继而保证经济组织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2
前言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原则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但是,在过去关于会计稳健性经济作用的相关研究当中,对于会计稳健性的收益较为注重,而对于其成本问题却比较忽视。作为一条十分重要的会计原则,会计稳健性指的是对可能会产生的损失进行预计,对可能获得的收益不进行预计。会计稳健性能够对资本市场风险信号进行传递,自从我国引入了会计稳健性原则,其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当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作用在预提费用、负债、摊销、累计折旧、资产、开发成本等方面的会计规范中,都得到了反映。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内部人控制的抑制、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也都非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稳健性的经济作用
在当前经济领域的研究当中,对于会计稳健性经济作用的研究十分热门,例如,基于会计稳健性,在契约、税收、监管、诉讼等方面,都体现了其经济作用。对净资产进行高估,其发生诉讼的几率要高于低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降低诉讼成本和诉讼几率[1]。对于契约的执行和制定效率,会计稳健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债务契约中,利用稳健的会计信息,能够对损失进行及时确认,同时使债权人发现和控制违约风险,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而且,会计稳健性还能够保护银行等特殊的债权人,对于会计稳健的公司,债权人能够对债务利率进行降低,或是对贷款限制进行放宽。由此可见,对于债务契约各方来说,会计稳健性能够促使效率的提升。
在政治进程中,对于高估资产和收益,通过会计稳健性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管。如果会计政策不稳健,政府官员的成本和风险将会大增。具有越高的会计稳健性,监管的成本和风险就会更低。因此,对于会计稳健性来说,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激励措施。在税收方面,对于公司的涉税行为,会计稳健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于公司的盈余,所得税与之密切相关,同时也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公司应缴纳的所得税数额,与公司的会计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如果采用文件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能够对收入进行延迟确认,对损失及时确认,从而使税负现值得以减少。由此可见,只要正确的运用会计稳健性,能够发挥出很多良好的经济作用。
二、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作用
根据会计准则能够得知,如果在不确定性的状态下,公司对于可能的损失进行预计,对可能的收益不进行预计,因而在会计盈余当中,能够更加及时的确认经济损失比经济收益。根据会计稳健性的基本概念能够看出,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基础性条件,就是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如果经济事项是确定性的,对于会计稳健程度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在市场经济当中,公司由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因而往往是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会计通常具有酌量权,对损失和收益进行计量和确认。因此,对于公司提供的最终财务报告稳健性来说,会计准则、以及应用会计准则的动机等,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3]。
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会造成很大的经营风险,因而需要应用会计稳健性。经济事项的不确定程度如果越高,公司就会发生越大的价值波动,自然就会面临越高的经营风险。基于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会计稳健性和经营风险,能够看出,经济管理动机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基于不对称的信息状况,相比于债权人、中小股东等外部人,经理人、控制股东等内部人对于公司经营风险的实际情况会更为了解。内部人的风险管理动机,利用对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的影响,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对于公司利益主体的利益来说,会计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基于既定契约,利益相关者在对利益最大化进行追求的过程中,会在会计信息当中反映出契约各方的意愿,然后通过会计盈余信息得以实现。
三、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的模型研究
在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的模型研究当中,应用的数据选择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其中不包括金融类、PT类、ST类、以及数据缺失或无法获得数据的上市公司[4]。以此为基础,对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变量主要包括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等。在选择控制变量的过程中,基于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程度,选择了财务杠杆作为控制标量,变量则采用了公司资产账面总额与负债账面总额之间的比值。综合这些资料和数据,建立相应的研究模型。在模型当中,主要包含了公司的每股税后净利、期末股票收盘价格、股票回报、月个股回报率、消息虚拟变量、回归系数、增量及时性、随机误差项、截距等。
为了对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可在模型中引入股票回报和经营风险的交叉项,然后将可能影响到会计稳健性的财务杠杆控制变量引入到模型当中,对年度、行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控制。然后对模型进行扩展,能够得到第二个模型。在这一模型当中,涉及到了公司经营风险变量,分别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波动、资产价值波动等进行表示。如果系数处在“好消息”的状态下,也就是产生经济收益,会计稳健性将会受到经营风险的影响。而如果系数处在“坏消息”的状态下,也就是发生经济损失,对于会计稳健性增量的影响,会造成影响[5]。在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的度量当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系数。如果这一系数在0以下,则说明在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呈现的是负向的关系。其中还涉及到了年度控制标量、行业控制变量、财务杠杆控制变量等。
四、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的实证分析
经过模型研究能够看出,每股税后净利的均值为2.13%,中值为2.03%。年股票回报率的均值为-4.17%,中值为-9.93%。由于每股税后净利和年股票回报率的正负相反,因而会有会计稳健性存在。公司资产价值波动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偏差的均值分别为0.4339和0.1376,二者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因而证明了经营风险比较大[6]。在公司资产价值波动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偏差当中,与公司每股税后净利之间都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而在公司资产价值波动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偏差之间,也是负相关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对经营风险进行度量的过程中,可以对此二者进行应用。
通过对公司整体会计稳健性进行研究发现,消息虚拟变量和年股票回报率之间的乘积结果为0.159,在1%的位置,具有十分明显的显著性水平。由此能够看出,在会计盈余的时候,会对损失进行反映,会计较为稳健。就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来看,会计也是基本较为稳健的。在对会计稳健性的经营风险信号作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公司的资产价值波动作为经营风险的变量。在1%的水平上,统计量普遍显著,因此整体拟合模型的效果较为良好。
在进行调整之后,数值能够达到4%到8%之间。由此可见,对变量进行检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对会计稳健性进行解释。在没有添加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当中,公司资产价值波动、消息虚拟变量、年股票回报率之间的乘积在损失的情况下进行反映[7]。对于会计稳健性来说,经营风险具有敏感性,系数值为-0.305,在1%的位置,具有较为明显的显著性水平。由此可见,如果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加,会计稳健性水平将会降低。如果公司经营风险减少,会计稳健性水平就会提高,在会计稳健性、经营风险之间,呈现的是负向关系。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3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从大众定义的角度来看,经济信息包括了所有与经济相关的信息。而从小范围来看,经济信息指的是经济活动中传递出来的相关信息[1]。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变化,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包含的经济信息越来越丰富,加强对经济信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宏观经济经济管理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宏观信息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帮助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同时还能够更好的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地位,促进国家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相关人员的注意。
一、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首先,从经济信息本身而言。经济信息反映的即是市场上各种经济活动的动态和现象,加强对经济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经济主体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根据科学的分析对未来的市场经济动态进行合理的预测,为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提供给有效、必要的依据[2]。此外,市场经济受到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使经济计划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经济主体必须要加强对经济信息的收集。最后,企业的管理不仅需要依靠正确的经营与决策,更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整体管理。经济信息的收集能够加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了解,并采用有效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其次,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国家政府对国家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进行宏观的调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自我自我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而要做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则需要政府相关人员克服市场调节的不足,以调节、决策和政府监督等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最后,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经济信息能够提高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对于经济世界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促进人类的发展。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有确立了明确的管理目标,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才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应用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经济管理目标的确立中[3]。通过收集宏观市场经济信息如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数量和比率、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公民的投资情况等,政府人员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工序情况,从而建立更加合乎实际情况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管理目标包括有:在遵循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的发展行使必要的宏观政府予以调整。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市场调节、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经济的稳定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物价和消费者收入、投资等的平衡等,实现经济增长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效益的提高等同样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4]。要达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在识记的操作中,制定有效的管理目标必须要坚持几点:第一,坚持以市场经济自我调控为基础。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且市场调节能力属于经济调节的基础能力。宏观经济调控只能在遵循市场经济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第二,分清主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第三,保持目标的弹。市场经济发展中,意外情况经常发生。为了防止意外的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对经济信息的收集,切实发现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使经济发展能够朝着制定的管理目标进行;其次,在计划管理中,经济信息的应用具有导向性的作用。计划的编制和规划是固定的,为了防止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变数,在制定过程中即需要详细的经济信息为依据;最后,在管理决策中,经济信息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决策指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其对促进国家经济、政府部门经济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要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决策需要两个步骤:制定方案和评价反馈方案。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以全面、有效的经济信息为参考依据。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质,经济决策方案需要拟定多套备用,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制定方案之后,为了保证方案的全面效益,政府工作人员要对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
三、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有效收集和整理经济经济信息
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以全面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因此,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需要有效、全面的收集经济信息。那么,如何有效的收集信息呢?第一,经济信息的收集需要制定完整的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收集;第二,要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市场经济的信息变化速度较快,宏观经济管理需要以最新的市场经济信息为依据,因此,经济信息的收集需要注重时效性;第三,信息的收集要具有针对性。市场经济信息的种类非常丰富,不同的经济管理需要不同的经济信息,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收集[5]。
其次,要对收集来的经济信息进行有效的整体。整理信息的后盾包括对信息进行分类、精确度筛选、适时更新等。经济信息的收集渠道众多且内容不一,在收集经济信息之后,相关人员还必须对信息进行整理才能够予以利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效率。在局部或者全国范围内建立有效的经济信息平台,不仅能够方便接收世界各地的经济信息,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效率性,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对于经济世界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促进人类的发展。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策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有效收集和整理经济经济信息;第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
参考文献:
[1] 谢芳芳.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86-89.
[2] 张,杨列勋,汪寿阳. 数学与系统科学方法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应用专辑序言[J]. 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02:3-4.
[3]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 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 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4
{关键词}监控信息、监控术语、界面、监控光子牌、重要信息
中图分类号:U672文献标识码: A
乌海电业局变电管理处于2005年成功实现三区集控,在变电站不断增加而值班人员尚未增加的情况下,极探索寻求应对措施,在07年成功采取监控、操作的分开的措施,达到了增站不增人的目标。然而监控中心在运行中发现存在监控信息量大、人员工作量大,监控信息系统急需改进。
一、原监控系统运行模式:
1.1未改造前设备发生事故时弹出事故画面,各站预告信号分变电站上传,如几个站同时上传信息不能正确区分,不点击该站信号就不能发现。
1.2存在问题
监控中心监控管理着三区27座变电站的运行监控任务,每个站的信息量内容多27个站共计:47778条信号,所有被控站上传的遥信信息都汇集到监控中心数量很大。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上传的信息有51条之多,其中对监控运行方面重要的报警信息每分钟只有5-10条;在倒闸操作情况下每分钟上传300多条;在异常情况下每分钟上传200-700条信息,而监控显示屏窗口一次只能显示20条信息 ,其余信息被顶到历史画面,监控人员无法及时查看所有的监控信息内容,调用历史画面需用时间较长,新信息还在不断上传,从而延误故障的正确判断、延误处理时间。
1.3 保护信号描述
由于27个被控站在不同的时期投运,故使用保护厂家及保护型号、级别不同,共有8个不同的厂家,每个厂家对同一信号的描述不同,且同一厂家不同时期的保护装置信号描述也不同。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判断信号的意义,容易造成误判断,同样容易扩大变电事故,延误处理时间。因此监控人员必须掌握同一信号所有不同的描述,工作量大。
二、系统的术语统一及主要功能
在08制定改进方案。
1、统一术语
结合伊和站信息分层情况,对运行一、二设备状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在统一术语前对各站的断路器的型号、机构形式、保护厂家做了全面普查(见表1)
1.1伊和站设备普查情况表1
序号 断路器形式 电压等级 机构形式 保护厂家
1 少油断路器 110 液压机构
弹簧机构 南自
2 SF6断路器 220 I南自、II许继
3 多油断路器 35 电磁机构 北京
4 真空断路器10 弹簧机构 南京
5 SF6断路器220 气动机构
1.2 制定术语统一规范,将各变电站设备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保护厂家、不同操作机构型号分十一种设备制定统一术语。只修改监控信息数据库,站内后台机原始库不变 (见表二) 。经过3个月时间共统一术语39700条。
表二:海站海北线911间隔术语统一情况
站名 线路名称 未统一前术语 统一后术语
海站 海北线911 海北线911普通开关 海站海北线911分闸位置
海北线911 海北线911普通开关 海站海北线911合闸位置
海北线911 911开关合闸弹簧储能
海站海北线911已储能
海北线911
911控回断线 海站海北线911控制回路断线
海北线911 911通讯中断/恢复 海站海北线911通讯中断
海北线911 911断路器过流I段保护动作 海站海北线911过流I段出口
2、界面分层
2.1通过讨论最终确定在同一画面上能直接监视管辖集控站设备的运行状况(电压、预告信号、事故信号)并发出不同的音响。(如表三)
2.2第一层界面显示22座变电站光字牌,每组光字牌由事故告警、预告信号、电压及变电站通道状态组成。正常情况下,光字牌为绿色,如果有信号,相应的光字变为红色(如图一)。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各类报警信息在第一层界面直观的体现,便于值班员不用进入子画面就可以区分查看报警信息的主次。
2.3如果第一层界面预告信号光字牌变为红色,点击后便进入预告信号第二层界面,第二层界面显示相应变电站的一次系统图,预告信号发生在哪个间隔,哪个间隔光字牌亮。点击变红的光字牌后进入第三层界面,此界面以光字牌形式显示具体的预告信号,并有间隔的一次系统图(接线图反映开关位置,旁边设置一个储能灯和远方、就地把手位置指示器)。
2.4对事故告警光子牌亮的同时增加按事故总形式弹出,同时显示出口保护的动作信号。
2.5电压,在第一层界面变电站的电压光字牌,点击进入第二层界面,第二层界面显示着此座变电站的所有母线电压的相电压、线电压,主变负荷、电容器一次接线图及三相电流的一个简单的一次接线图。根据电压情况可以进行电容器投切或电压调整工作。
2.6当某个光字牌亮或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又不能及时复归,监控人员可人工置数为正常状态并以颜色区分,这样不会影响到其他光字动作后而在第一层画面中无法监控的现象,在设备进行现场检修时可以对该间隔进行人工置数,检修完毕后取消置数。
分层示意图一:
第一层界面 第二层界面第三层界面
(三个画面:事故推出画面(一个画面:间隔内预告光字牌)、
、预告间隔光字牌、电压)
XX站 XX站XX站
自动推出事故画面、事故光字牌
通道
事故
预告
电压
间隔双编号
简单的一次系统图,母线电压、主变及主变档位、温度、负荷,电容器及电容器三相电流
2.7 信息及光子牌的分层
对照各站设备图纸将每个间隔报文中的信息分为事故、预告、一般、历史四类信息,共分出事故信号:条,预告信号:条,一般信号;条,历史信号:条。
2.8将重要的事故信号做成相应间隔事故界面光子牌;同理预告信号做成预告信号光字牌;一般信息在信息对化框内显示;对监控中心不需要的信号进入历史信息。
如 35kV出线(SF6)断路器光子牌的制作:
2.8.1 事故及预告信号 (表三)
序号 事故光字牌 预告光字牌
1 海站海千线351过流I段出口 海站海千线351控制回路断线
2 海站海千线351过流II段出口 海站海千线351装置告警
3 海站海千线351低周出口 海站海千线351通讯中断
4 海站海千线351重合闸动作 海站海千线351SF6压力降低信号
5 海站海千线351 SF6压力降低闭锁
2.8.2一般信号:
对事故信息和预告信息进行筛选后,剩余一些信息定为一般信息,只要定期进行巡视发现即可。
序号 一般信息 报警方式 备注
1 251三相不同期 语音报一声
2 251光耦电源异常 语音报一声
3 251合闸位置 语音循环报
2.8.3 屏蔽信息:
在对事故信息、预告信息、一般信息筛选后发现有些设备信息是装置中按照惯例而做的信息,还有一部分是监控人员不需要的信息如:隔离开关的位置等,如在分析事故时需要用该信息,直接进历史数据库查找。
序号 屏蔽信息 报警方式 备注
1 2511 隔离开关位置 无
2 25167 接地刀闸位置 无
3 251定值出错 无
4、 251存储器出错 无
2.8.4 对各电压登级的电压设置报警上下线与光子牌关联:
序号 电压范围 报警方式 备注
1 10kV 0-7 延时报警
延时报警
2 35Kv ±5
3 110kV +7-3 延时报警
4、 220kV ±10 延时报警
三、结论
监控分层画面系统较一次画面监控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更加准确、及时、简单、明了;突出重要信息,减少监视中的遗漏点,上传信息监控及时率达到100%;缩短异常状态下的反应时间,提高集控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升故障处理能力,提高监控的安全性;同时也便于异常信息的及时发现和消缺。
运行几个月以来的情况证实了分层监控改造工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监控效率。提升了监控中心对无人站的监控能力。
四、结束语;
1、信息分层结合春查工作共同开展,监控人员结合设备停电范围提前将需要传动的信号提前进行整理,利用设备停电,采用现场断设备空开、现场点信号等方法进行传动
2、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新发现问题当初设计为有人值班变电站后改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因设备原因或设计原因造成。
3、本次信息分层完成后,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分层,将重要信号设置为光子牌,而且在预告信号动作后,不人工复位信号不复归,有效的防止重要信息遗漏。对一些不重要信息进入一般画面,定期进行巡视即可。对一些监控不需要的信息进入历史画面。为了便于监视还划分储能灯、把手等。
4、对新上设备或改造过程中的设备,将二次信息上传列入重要验收项目,将上传画面的信息从源头进行治理,使后台机术语与监控术语保持一至。
5、本系统结合乌海电业局集控模式而应用,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方便了监控中心在运行中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个项目投资有限,容易开发,便于实施。项目进行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对原有功能不构成消极影响,而是功能扩充。缺点是工作量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工程周期长。投资少,回报率高。
{参考文献}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5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现状,情景
引言
在我国,充足保障电力供应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现有大电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将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新能源发电是指某些中小型发电装置靠近用户侧安装,它既可以独立于公共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也能直接接入配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用户提供电能。它是以资源和环境效益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最优化来确定方式和容量的新型能源系统。
一、我国能源和发电技术的现状
我国作为工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对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近年来,消耗总量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标准煤从2001年的14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22亿吨,原油进口从2001年730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1.79 亿吨。电力电能作为能源输出的最大方向,其消耗总量从2001年的3.2亿千瓦增长到了2008年的7.9亿千瓦。如此巨大的电能消耗,必然会加剧能源的需求,对于我国的能源政策也更加不利。
目前,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的电力系统是我国电能生产、输送和分配的主要方式。这种大电网的弊端主要有:不能灵活跟踪负荷的变化,无法及时更改供电量,如冬季取暖负荷的激增就会导致电力供应短时不足;另外,电力系统庞大,事故发生频率高,在这种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中局部事故极易扩散, 导致大面积的停电,而一旦发生电网崩溃,其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将十分严重。
电能是国民生活和生产的根基,因此无论是从能源角度,还是电力系统自身方面来看,研究新能源发电技术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都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我国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及其现状
目前我国用于发电的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核能、地热能等,由于这些能源在我国应用起步时间及其对技术的要求不同,其发展程度也各有深浅,下面坐着就其中几种主要的性能源的应用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2.1 风力发电的应用及现状
风力发电系统由桨叶、机械传动系统、发电机、电力电子装置、升压变压器等组成,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风的动能先被风机的桨叶捕获转换为机械能,再经过机械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由发电机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直接接入电网或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目前风机的输出电压多为690 伏,需要经变压器升压到满足电网要求的电压,一般为35 kV 及以上。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电力工业的奠基人查尔斯•弗朗西斯•布拉升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运行且用于发电的风机,到现在为止,风机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风电发展的激励政策等,促进了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几种成熟的主流技术, 包括失速型恒速风机,主动失速型恒速风机,双馈变速风机,直驱变速风机,半直驱变速风机。
现代风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 从几百千瓦到兆瓦级。目前市场上的风机单机容量平均约为2000千瓦,风机单机容量最高已达6000千瓦。
1986年4月中国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1989 年起全国各地陆续引进风机建设风电场,装机容量逐年增长,规模在1000千瓦以上的电场有新疆达坂城、内蒙古辉腾锡勒、广东南澳等地的风电场。2009年底我国风电并网总容量为1613万千瓦,同比增长92.26%,截至2010 年底,风电并网总量已超过2000万千瓦,而我国风电开发潜力超过25亿千瓦。
2.2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及现状
太阳能是地球永恒的能源, 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得热量在 3.3×103~ 8.4×106kJ/ ( m2•a)之间,相当于2.4×104亿t 标准煤的发热量, 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国总面积 2/ 3 以上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日照得热量在5×106kJ/ ( m2•a)以上。我国、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年太阳辐射得热量和日照时数均较高,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除四川盆地、贵州等地太阳能资源稍差外,东部、南部及东北等地区均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和中等地区。
太阳能发电有2 种方式,即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我国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实际应用尚未真正起步。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正处于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的前夕。据专家预测,2020年左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将在发达国家实现商业化, 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2004 年全球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GW。中国第一座大功率的太阳能发电站建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古力古台村,功率为560W,1982年10月11日正式投运。随后又在建成2座10kW、一座20kW和一座25kW的光伏电池电站。中国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工程是安多光伏电站,安多光伏电站于1999年3月建成,,装机容量达100 kW.。该电站自投入运行以来,累计发电量达131280 kW•h,日平均发电量达240kW•h。
2.3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及现状
所谓的生物质指的是农林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作物、工业加工废弃物和人畜粪便及城市污水和垃圾等。生物质能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本身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用来发电,然后将所发电能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并入电网。
目前,美国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和实际工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总装机容量已达10 GW。底特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4000t,发电能力65 MW。在这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座国产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前已在温州市瓯海区并网发电,日处理生活垃圾320t,年发电量2500万kW•h。
2.4 核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及现状
核能自从问世以来就被许多专家认为是当代可能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尤其对于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核能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有效途径。
我国拥有丰富的核能资源,天然铀提炼及其加工能力已初具规模,能够自行设计制造300MW压水堆核电站的成套设备,正在建造600MW的核电站。我国目前已形成广东、浙江、江苏3个核电基地,自从1985年秦山一期核电站开工至今,我国现有机组11台、装机容量900万kW。
2004 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广东岭澳二期、秦山二厂扩建和浙江三门、广东阳江4个核电项目。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G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目前的1.7%上升到4%。
2.5 地热发电的应用及现状
地热发电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点和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地热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样要有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利用的是地热能,需要有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目前能够利用的载热体,主要是地下的天然蒸汽和热水, 因此地热发电可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地热电站,如广东风顺、山东招远、辽宁熊岳、江西温汤等地,建于1977年的羊八井地热电站位于我国羊八井地热田,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田。
目前,全球范围的地热发电每年大约以9%的速度增长,以此速度推测,到2020年,全球年地热发电量将达到3180亿千瓦时。我国要发展地热发电,还必须加大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加强对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
三、新能源发电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目前,新能源发电在中国刚刚起步不久,其特点适应中国电力发展的需求与方向,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体现在:
(1)新能源发电是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形式。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积极推动和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中国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一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对于中国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开发西部、解决农村用能及边远地区用电、进行生态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然而,可再生能源容量小,功率不稳定,独立向负荷提供可靠供电的能力不强以及对电网造成波动,影响系统安全稳定的缺点将是其发展中的极大障碍。若能将负荷点附近的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储能及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构成微电网,则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其重要潜力。例如,对于中国未通电的偏远地区,充分利用当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设计合理的微电网结构,实现微电网供电,将是发挥中国资源优势,加快电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2)由新能源组成的微电网在提高中国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经济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电网的脆弱性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将地理位置接近的重要负荷组成微电网,设计合适的电路结构和控制,为这些负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不仅可省去提高整体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所带来的不必要成本,还可以减少这些重要负荷的停电经济损失,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在中国发展。
(3)微电网与大电网间灵活的并列运行方式可使微电网起到消峰填谷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电网的发电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实现经济运行。此外,对于中国已有的众多独立系统,在系统中加入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新能源并配以智能、灵活的控制方式,一方面可提高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发电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在我国未来的应用中前景必将十分广阔,充分利用好各项电能资源有助于缓解国内用电危机,这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异波.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J].电工技术, 2004.
新经济应用分析范文6
【关键词】 信息化; 肿瘤; 护理质量管理; 措施; 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106-02
护理管理可以说是医院管理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医院收益、医患关系还有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信息化环境下,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当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降低护理管理工作强度,另一方面显著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笔者所在肿瘤内科在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使用信息化技术为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病例343例,其中男200例,女143例,其中,肺癌260例,肠癌33例,胃癌14例,乳腺癌14例,淋巴瘤22例,年龄22~42岁,平均(31.1±1.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癌症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护士长监督检查护理人员的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并留意患者的主诉[2]。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优质护理管理。第一,建立护理管理质量体系。通过使用计算机护理人员的工作站平台系统,来对肿瘤护理工作的工作流程以及质量考评标准加以修订和完善,同时严格落实护理规章制度以及护理操作流程,尤其是要制定并实施护理核心制度[3]。要严格落实肿瘤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从而减轻护士长的负担,避免护士长的查房流于形式。通过构建系统科学的护理安全控制制度,在肿瘤患者的床头牌标明护理安全隐患,尤其是对那些有跌倒和压疮风险的肿瘤患者,要予以高危因素评估,从而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4]。住院肿瘤患者需要佩戴手腕带,并且要提供两种以上识别患者身份的措施,从而避免患者身份识别过程中出现偏差。第二,加强业务培训以改善护理人员素质。对于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而言,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护理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5]。因此笔者所在科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以及护理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定期分析肿瘤护理风险因素,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从而不断改进肿瘤护理的质量管理水平。肿瘤病区护理工作人员通过培训,除了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相关度、心理学知识,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的礼仪以及护理服务的用语。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肿瘤护理质量管理当中的风险监控。护士长要经常巡查并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文件的书写情况,并且征求肿瘤患者以及家属的建议,定期召开护患沟通活动,设置护理投诉途径,从而及时发现掌握肿瘤护理的安全隐患,并讨论相关风险危害因素,查找具体的形成原因,找出原因之后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三,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在护理人员工作岗位的安排方面应当本着新老结合以及互相协作的原则,适当考虑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从而进行合理地分配,实现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互补,改善肿瘤护理的整体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护理人员询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肿瘤护理管理的风险因素
常见的肿瘤护理管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能经验不够熟练。对从事肿瘤护理的护理人员而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笔者所在科肿瘤内科护理人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熟练,尤其是年轻的护理人员无法做到一针见血,还有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化疗药物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观察的内容不够清楚,设定化疗药物的输液速度方面也不够科学合理,同时个别护理人员并不熟悉特殊药物功效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化疗药物原则上要现配现用,部分护理人员一次配完之后放在治疗台,从而降低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第二,化疗药物的管理不够规范。化疗药物一方面可以治癌,另一方面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对于护理人员以及环境都会带来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管理使用的过程当中受低剂量化疗药物影响,会诱导变性以及染色体的畸变,有着嵌在的致癌以及致畸危险。护理人员缺少防护用具,同时对化疗药物的废弃物管理不够严格,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配药过程中不穿防护服或者是不戴护目镜。最后是护患沟通不够流畅。肿瘤内科大部分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长同时副反应比较大,通常存在着病情反复的问题,容易出现悲观失望的问题。护理工作人员则因为工作量大以及负荷重,同肿瘤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一些护理人员输液的过程当中没有主动介绍药物名称以及作用,也没有向患者介绍化疗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药物名称、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除此之外,化疗期间一些护理工作人员没有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例如对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摆放以及观察要点等缺乏宣教,主动巡视病房的次数比较少,导致化疗药物出现渗漏的时候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
3.2 信息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环境下,在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信息化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护理管理系统方面。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病区管理、系统查询以及日常物品的领取等。护理工作人员的电脑配备医嘱系统,从而能够查阅并执行医嘱,例如用药、检验、手术费以及医药费等。护理工作人员通过该系统的医嘱界面掌握肿瘤患者入院、转床以及出院的相关情况。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可以根据医嘱进行自动的分类同时生成相应的医嘱单,例如治疗单、口服药单、饮食单、费用明细单以及检查项目单等,并且为保证医嘱准确,系统提供复核功能,医嘱能够直接打印从而减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此外,护理质控系统则可以记录管理肿瘤患者护理过程当中各类物品以及耗材的使用情况,从而给临床护理提供准确数据,护士长则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更好实现病区的管理工作,例如日工作报表、压疮上报以及缺陷上报等。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通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辉.信息化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4,5(I1):3562-3563.
[2]许庆敏.关于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现代医院,2014,8(10):137-138.
[3]张文丽,畅小琴.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5(18):1684-1685.
[4]朱存华,何庆.医院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