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1

看到这一大串头衔,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位专业体育人士的履历。但让人意外的是,曾洪涛是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篮球比赛执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将爱好做到极致

作为一名运动员,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比赛,是莫大的荣誉;同样,作为一名裁判员,能够参加奥运会比赛也是莫大的荣誉。

曾洪涛就是这样一名幸运儿。2006年,北京奥组委篮球竞赛团队在全国选拔NTO(国内技术官员)时,在湖北省点名要了曾洪涛。经过紧张严格的奥运会培训,曾洪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英语笔试、口试,奥运会通识,篮球规则,奥运会计时记分系统等一系列的考试,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的工作。

其实,曾洪涛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他对篮球比赛执法的爱好源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的父亲和舅舅在湖北省天门市当地就是小有名气的篮球裁判。

从小学开始,曾洪涛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镇上组织的篮球比赛。受父亲和舅舅的熏陶,曾洪涛在小学五年级时也拿起了哨子。“那时候还小,什么都不懂,纯粹是因为好玩。”曾洪涛笑言。

虽然贪玩,曾洪涛的学习并未落下,在小学毕业考试中,他的成绩居全镇之首。进入初中,繁重的学习也未让曾洪涛放弃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他仍然继续坚持打篮球,学习爱好两不误,并因为平时成绩优异被保送进入湖北省重点中学天门中学。

1993年,曾洪涛被保送进入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共同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出于对篮球裁判的爱好,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篮球协会的裁判员培训班,开始接触专业的篮球裁判培训。通过自身努力,曾洪涛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执法校级篮球赛事,读研期间考取了一级裁判员证。在校期间,曾洪涛执裁最多的是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并成为第一个执法CUBA男、女篮总决赛的学生裁判员。

在抓好学业的同时,曾洪涛潜心钻研篮球规则,在中国篮球裁判网担任裁判英语版主,并参与了国际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篮球规则和规则解释的翻译工作。

2005年,曾洪涛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篮球裁判员称号。后来,他又经过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考核批准,晋升为国际级篮球裁判员。目前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国际级裁判员有50人,而曾洪涛是其中唯一一位非体育专业出身的工科博士。

在今年上半年泰国曼谷的国际篮联亚洲地区国际技术代表培训班上,曾洪涛经过比赛规则、英语语言和亚洲竞赛管理3项考核和面试,被晋升为国际篮联技术代表,成为我国第二位国际篮联技术代表,也是亚洲地区最年轻的国际篮联技术代表。

为爱好而付出

谈起自己的篮球比赛执法之路,曾洪涛说:“我并不是天生的裁判,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成为一名专业的篮球裁判,只凭爱好和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裁判员要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像3000米测试、莱格尔耐力测试等,另外还有规则理论和临场经验考核,不合格就要被淘汰。

执著于自己的爱好,让曾洪涛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业余时间。曾洪涛说:“做裁判并不是单纯地吹比赛,要做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必须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很强的组织比赛以及应付突发状况的能力,还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

除了专业素养,曾洪涛认为英语技能也是篮球裁判员所必须具备的:“我们国家国际篮联技术代表很少,原因是我国大部分裁判员英语听说写能力不够。”

曾洪涛还是计算机篮球比赛临场技术统计软件系统在中国的首批应用者,在计算机数据库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让曾洪涛在篮球裁判的路上,得到了很多发展机遇。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曾洪涛充分发挥自己英语好、计算机水平高的优势,随时和来自不同国家的教练员和队员进行交流,为他在执法中提供了很多便利。

曾洪涛很享受篮球裁判这个职业,在他看来,执法比赛就像是雕琢一件玉器,一场精彩、激动人心的比赛就是裁判的艺术作品。他告诉笔者:“一场比赛圆满结束,球员欢呼,观众振奋,球场气氛起来了的时候,一个裁判是最欣慰的,这就是成功。”

爱好与专业的平衡之道

2006年,曾洪涛到武汉大学任教。一边是篮球裁判,一边是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的教师,曾洪涛身兼两职,游刃有余。“做学术的人也需要一定的爱好。学术是很静的,而裁判就比较动,这样的综合能使自己的思维更活跃些。”曾洪涛说。

曾洪涛主要研究水电厂智能控制维护管理集成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在水电厂中的应用。2009年10月,曾洪涛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做访问学者。

在美国访学期间,曾洪涛在坚持学习研修的同时,积极组织访问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大家开展远足、滑雪和新春聚会等主题活动。此外,他还执法了2场NCAA(美国大学体育总会)的二级联盟比赛,并和该校的学生体育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抗压能力、组织才能、与人沟通的能力、迅速反映的能力,这些都是篮球裁判这个工作能培养的素质。”曾洪涛说。

凭借这些素质,曾洪涛在动力与机械这个主业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参编2本著作,发表20余篇SCI和EI检索论文;主持和参与10余项科研项目;曾获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被学生选为学院最受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也许有人会觉得曾洪涛从事篮球裁判是“不务正业”。对此,曾洪涛说:“我是一个工科老师,却有体育这个爱好,并且一坚持就是10多年,做到了今天这个程度。为什么我要坚持?”曾洪涛接着说,“因为我抱定一个信念:人活着,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对于一个教学科研人员而言,体力和脑力的结合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我希望我这种独特的经历,能够成为同学们追求人全面发展的一个借鉴。”

最令曾洪涛得意的,不是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今年上半年被学生聘为校学生篮球裁判社团的指导老师。

为了把自己的体育心得与更多的学生分享,曾洪涛还在武汉大学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通识教育课,颇受学生欢迎。在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裁判工作后,曾洪涛在讲课内容中增加了很多他执法比赛的经历和感悟。于是更多的学生慕名而来,上课时,连过道上都坐满了学生。

曾洪涛告诉学生:“人这一生一定要有爱好,有了爱好和理想就要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爱好与专业从来都不是冲突的,如何从中自我学习、自我体会,找准两者的内在关联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平衡所在。”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2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技术训练中应用可以帮助改善和提高技术动作;在学习羽毛球新技术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清晰、精确的动作概念,以助更好地学习技术动作;在羽毛球竞赛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进行赛事管理和帮助裁判员执法,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竞争的公平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羽毛球 应用研究

一、前言

信息作为一门科学,被誉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四大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之一。掌握最新科技信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羽毛球运动上也不例外;若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及时准确的了解运动员生理机能、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促使运动员快速正确的学习新技术,就能在国内外大赛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可以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保证运动员在更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赛。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信息技术的相关文献,并认真阅读,了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相关动态。

(二)专家访谈法

拟定好访谈提纲,通过电话或走访的形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羽毛球运动等方面专家进行访谈,获取相关的专业指导与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机技术等。其中,最主要、最典型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它们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思维器官。传感技术的任务,是高精度、高效率、可靠地采集各种信息。因此,需要发展遥感、遥测以及各种高性能的传感器,换能器和显示器以及各种智能传感技术等。

(二)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应用、在学习新技术中的应用和在羽毛球竞赛中应用等。

1.信息技术在学习新技术中的应用

新的动作的形成,是通过视、听来感知技术动作进行学习然后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他传播方法。视是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快速、有效地促进新技术的形成。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视听媒体可以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能够直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明显优于传统视觉和听觉媒体。

2.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应用

羽毛球运动一项技巧性很强的竞技性比赛项目,需要在场上不停地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击球。每一个击球动作的完成都不是靠单纯的手上动作能够完成,是靠身体各部位整体的协调起来用力才得以完成动作的,这要求羽毛球运动员具备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各种不同力量的发力方法。但有些运动员一时难以掌握发力方法,导致在羽毛球运动中击球不稳定、击球不到位等技术方面的不足。人的肉眼不可能分辨出某个运动员在击球时哪一点发力不完全、击球拍面角度大小这样精细的差别,而计算机可以做到。通过先进的影视技术、多维摄像、摄影和解析技术,对技术动作进行诊断,与正确、先进的技术比较发现动作缺陷,从而提供改善技术的关键和方法。

3.信息技术在羽毛球竞赛中应用

第一,信息技术在羽毛球竞赛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可以将人员信息集中保存于中央数据库。信息的更改可以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羽毛球竞赛中赛程管理、成绩管理、信息统计查询及其它事务管理,为保证其其准确性、实时性和高效性,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羽毛球竞赛还需要综合的电信网络枢纽和宽带光纤网络支持;需要国际海缆、卫星的支持以提供较宽的因特网国际出口;需要高清晰度的视频传输通道提供电视转播。由此可见,羽毛球竞赛及时、准确、高效的赛事信息传播,都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第二,信息技术在羽毛球竞赛裁判中的应用。维护体育竞赛的公正和精确,可以扩大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竞赛中的应用,借助高科技手段使体育竞赛的裁判更加客观和精确,并为运动员技术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羽毛球比赛规则要求:发球运动员发球时击球瞬间不能过手、过腰和移动。过手和移动裁判员用肉眼都能很清楚判断,但是过腰就很难判断。腰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规则这样表述:击球瞬间球的任何部分不超过超过运动员最下面一根肋骨的延长线。因此过腰也通常成为考验裁判员的一个重要指标,此时,利用现代的影像技术,把参赛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过程利用高速摄像机录制,对被判发球违例有争议选手的发球过程通过慢放,这样既能给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客观评价,又能够是他们在更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赛。另外在羽毛球竞赛中,不少运动员对球是否出界有争议。羽毛球运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装备上的参与,羽毛球速已经达到421km/h,是世界上球类运动中速度最快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出现肉眼难以判断的界内还是界外球。“鹰眼”在网球运动中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竞赛的公平性,然而在羽毛球运动中还没有引用“鹰眼”设备。若能够载运毛球运动中尽早应用“鹰眼”设备,可以使羽毛球竞赛在更公平,同时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运动中的更好的体现。

四、结论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和先进的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3

1. agent的定义

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中,agent可以看成是一个实体。它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通过效应器功能于环境。agent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有着自成规律地执行任务的工作模式。

闻名agent理论探究者、英国的wooldridge博士和jennings教授认为摘要:agent是一个具有自主性、社会能力、反应性和能动性等性质的基干硬件或(更经常的)基于软件的计算机系统,该定义答应在更宽范围的环境中设计agent,而且其中增加了通信要求。

2. agent的性质

(1)性(agent)

a它是"代表用户"工作的;

b它可以把其他资源包装起来,引导并代替用户对这些资源进行访问,成为便于通达这些资源的枢纽和中介。

(2)智能性(intelligence)

在这方面,智能agent可以做很多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例如,理解用户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对信息资源和计算资源的需求;帮助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内容的语言障碍;捕捉用户的偏好和喜好;推测用户的意图并为其代劳;等等。

(3)自主性(autonomy)

一个智能agent应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计算实体。它应能在无法事先建模的、动态变化的信息环境中,独立规划复杂的操作步骤,解决实际新问题,在用户不参和的情况下,独立发现和索取符合用户需求的可利用资源和服务。最近j.mccarthy等人正在探索如何构造能对自身状态有所感知的智能agent。

(4)机动性(mobility)

在网络计算环境下,一个agent可以看成是代表用户驻网络的常设机构,它可以在网络上灵活机动地访问各种资源和服务,还可以就完成特定任务同其他智能agent进行协商和合作,甚至把自己"迁移"到网络中的其他主机上去执行任务。这样的"精灵"在网络上游弋 ,是对网络平安性、个人隐私性和管理方面的巨大挑战。

3. agent的基本结构

(1)。目标模块

(2)。感知器

(3)。信息处理器

(4)。效应器

(5)。通讯机制

4、agent功能的实现

要求摘要:跨平台一致语法,最小资源代价,支持移动语义

面向agent的编程技术(aop,agent oriented programming)

java

telescript

5.智能agent的应用意义

智能agent在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最广大的用户群接触网络环境的首要渠道。对于信息内容已经相当丰富的英语文化圈来说,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改变目前信息服务中存在的 "信息过载"和"资源迷向"的状况,是信息服务业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智能agent正好可以适应这方面的需要。具体地说,用于信息服务的智能agent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摘要:1导航 ,即告诉用户所需要的资源在哪里;2解惑,即根据网上资源回答用户有关特定主题的新问题 ;3过滤,即按照用户指定的条件,从流向用户的大量信息中筛选符合条件的信息,并以不同级别(全文、具体摘要、简单摘要、标题)呈现给用户;4整理,即为用户把已经下载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组织;5发现,即从大量的公共原始数据(比如股票行情等)中筛选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向有关用户。这些都是使信息服务走向个性化主动服务不可缺少的功能。目前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能够使用的系统,但智能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且主动有余过滤不足已经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亟待尽快发展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予以解决。

系统和网络管理 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资源量就非常巨大,系统管理的整个趋向正在朝着"傻瓜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来由系统管理员手工干的事情,现在已经由计算机代管了。系统管理的界面变得更加友好,在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驾驭系统资源的复杂性反而在不断降低,代管系统的自主性也在逐步提高。在网络管理方面,随着client/server计算成为主流,完成固定功能的agent的存在和应用已经成为事实,分布在不同设备上"监视"设备状况,并随时向主机报告数据的agent,已经是当今网管系统中很平常的一部分了。但是, 这些从事部分系统/网络管理的agent目前还不能称为"智能agent",它们的智能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即使作为非系统/网络管理员和操作员的用户,也会有为系统和网络设定常规服务、向系统和网络预约非凡服务的需要,智能agent是满足用户这种需要的最合适的帮手。

电子商务 越来越多的人看好internet上的商业机会。网上的商品越多,在网上寻找商品就越是买方的一大负担;同时,卖方商品的推销也有一个对客户实行因人而宜的主动服务新问题。因此,采用智能agent系统,代表买方去网上查看"广告牌"、逛"商店"寻找商品甚至讨价还价,代表卖方分析不同用户的消费倾向,并据此向特定的潜在用户群主动推销特定的商品,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协同工作 把internet引入企业和机构、建立所谓"intranet"的努力正方兴未艾。深层次的intranet最终要改变的是人们的工作方式、企业和组织机构的运作方式,把一切具有信息属性的、可以用符号等价物替代实物的工作流程,统统在网络计算环境中予以实现。在这样的大目标下,企业、机构的相当一部分管理职能,完全可以由网络上自主工作的一组智能agent来协同实现;涉及到设计、写作、数据操纵、软件开发等许多符号性的工作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也同样可以靠智能agent来协调并完成一些辅的工作。 "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协同工作平?quot;、"电子秘书"等新鲜事物已经或正在网上出现。

教育 远程教育是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要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可以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演示、练习、实验和考试等。其中,练习和实验环节是智能agent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智能agent可以作为虚拟的教师、虚拟的学习伙伴、虚拟的实验室设备、虚拟的图书馆管理员等出现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人性化色彩,改善教学效果。单机系统中各种软件的"帮助"也可以设计成一个人性化的角色,实施对用户进行导航这种模式。

娱乐 在网络娱乐系统中引入智能agent,可以增强娱乐效果,这也是娱乐系统开发新功能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选择。目前智能agent在娱乐方面可以做的事情有摘要:1个性化的节目点播服务;2游戏和虚拟现实中更加人性化的机器角色的设计,比如决策的智能化(战争或经济活动)、动作的人性化(体育比赛)和自然语言对话的使用;3网络社交场合(如聊天室 )中用来招徕用户,或以假乱真的机器对话角色的设计和使用,等等。

agent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agent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

利用agent来构建网上协作环境,就是在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嵌入agent模块来更好地实现各部分功能。基于 agent 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如图1所示摘要:

图 1 基于 agent 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

1).基于agent的协作学习区

基于agent的协作学习区是一块虚拟的共享区域,支持在线协作学习者在各自的计算机上观看同一内容和讨论同一新问题,协作学习者可以通过文字、绘图等形式进行信息交流。除了实现学习的协作外,协作学习区还可以实现总任务的接受,据一定的原则划分成子任务,将所有登录的学习者划分成合理的协作学习小组等功能。协作学习区可以通过模拟现实工作中的黑板,即电子白板系统来实现。在此我们应用基于agent的电子白板系统。其模型如图2所示摘要:

图2 基于agent的电子白板系统的模型

管理agent摘要: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包括用户的加入、登录,处理交互、协作信息,和存储模块相连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消息路由agent摘要:主要提供agent的注册服务,记录各agent的实际网络地址,实现动态维护agent和网络地址的联系;提供路由转发功能,分析kqml中的路由信息,依据注册agent进行各种信息的转发;以及提供消息的缓存功能 。kqml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定义了agent之间传递消息的格式和处理协议,通过提供一套标准的通信原语使得agent间可以交流和共享知识,已成为agent之间通信的事实上的标准;kqml语言采用了"协议栈"的思想,它携带的消息内容可以使用实现agent的语言表达,即意味着kqml可以携带任何一种语言表示的信息。

协作小组agent

协作小组agent实际上是由参和协作学习的学习者和终端计算机进行交互后,形成协作学习者agent,协作区根据协作学习者agent中提供的有关学习者的个人特征,按照一定原则(如摘要: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倾向等)划分而成的。其模块图如图3所示。当协作区分配任务时,按照协作学习小组agent的对外特性来确定任务的分配方式,而且,协作小组对外以一种整体的方式体现其功能。当然,当协作小组agent接到任务后,通常会进行再次分配,将任务具体到协作学习者agent,由学习者agent具体实施或通过协作完成任务。

协作学习者agent

协作学习者agent是指参和协作学习的个体agent,它是协作小组agent的组成成员。基于agent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个体agent。当学习者在此学习区注册时,个体agent随之生成;当学习者和协作学习区不断交互进行学习时,个体agent将记录下学习者的一些个人特征,如摘要:学习水平、前驱知识把握程度、知识接受能力、思维倾向方式等,并将这些信息纪录入相应的参数库。当学习者再次登陆时,个体agent的这些参数将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如学习内容的提供、学习路径的提供以及学习界面的提供等。如若学习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思维倾向性等积累到一定域值的变化,则个体agent中的参数将随之更新。

其模块图如图4所示。

控制器摘要: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并负责分配任务以驱动其它模块工作;

任务接受器摘要:负责接受经过分配后的子任务;

规划摘要:评判任务的标准、方法和原则以及评判学习者的标准、规则等;

处理器摘要:解决控制器分配给它需要自动处理的任务;

参数库摘要:存放小组或成员执行、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学习小组或成员的学习风格、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信息。

通讯模块摘要:和其它小组或成员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的渠道。

具体运作过程如下摘要:当任务接受器接受到需要完成的子任务后,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即根据规划库中的规则评判任务或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区分度等,并打上相应标记。通过通讯模块将其传送至学习者本人;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规划模块将评判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并给出评判结果,分数值;若分数值达到或超出可以改变参数库域值得值,则修改参数库中的参数,否则不修改。

2). 基于agent技术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的运作方式

大致来讲 ,整个基于 agent 的网上协作学习实施过程如下摘要:当总任务提交给基于agent的协作学习区后,基于agent的协作学习区或参和协作学习的教师,将任务划分成相应个数的子任务,然后分配给各个协作学习小组agent;协作学习小组agent相互合作完成子任务后,将结果提交给协作区,由协作学习区将所有结果有机汇总、综合,形成最终成果,并提交给总任务结果接受器,之后由教师组织全体协作学习者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各小组解决新问题思路方式的评判、学习等。当然,假如有多个协作学习区,各协作区之间还可以进行交互、合作、交流等活动。

基于agent的网上的协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有摘要:学习者登录注册、小组划分、任务分配、协作学习的实施、成果汇总、评价几个阶段。

学习者登录注册

当学习者进入协作学习区后,首先要进行注册登记。具体过程是摘要:当协作学习者agent首次进入协作系统时,需要向消息路由agent提交注册信息,如摘要:agent的名字、密码、ip地址等有关数据,并记录入agent注册表中。

小组划分

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思维方式的倾向性等组成2-6人的协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采用互补的方式分配组员,这样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效果。小组划分有自主式和被动式两种。自主式是指每个学员在了解了总体学习任务和所有其它登录学习者的情况以后,自己做出和谁结组的判定,并通知消息路由agent,再由服务agent确认形成正式的协作小组。被动式是指由服务agent根据消息路由agent中注册登录的学习者的情况,将学员按要求分组,或者由参和协作学习的教师来分组。一般分组应注重学习者的优劣搭配、不同学习风格的搭配等。

任务分配

任务划分是协作学习的关键所在。当总任务到来时,运用kqml消息包,通过消息路由agent,将其送至管理agent,管理agent将按照一定原则将总任务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并根据学习者agent提供的有关学习者的个人信息尽量将适合于学习者特性的任务内容分配给学习者。

在任务划分过程中要注重任务划分的原则摘要:任务划分要合理,一般应该根据任务的内在逻辑结构、知识点划分等划分任务;任务划分轻重、大小要适当,不能有轻有重;还要注重任务的前驱后继等情况,并将此类信息通知相应的协作学习小组agent;分配任务要根据各小组成员的个性特征进行,尽量做到符合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倾向等等。

具体协作学习的实施

协作学习的机制主要有摘要:①冲突和竞争机制、②自我解释机制、③内在化机制、④学徒机制、⑤共同承担认知任务机制、⑥共享规则机制。在此,我们不多加以区分,而看作几种机制的综合使用。

具体协作实现过程如下摘要:协作学习者agent通过任务接收器接受子任务,并传送给控制器,规划模块在控制器接受任务后帮助控制器分析任务、制订解决任务的计划等;然后由协作学习者操纵控制器,通过任务驱动处理器处理任务。在此过程中,有的任务由成员a完成,有的任务由成员b完成,也可能由a和b共同来完成,还有可能借助于其它协作小组或其成员来完成。另外,有些工作还要求使用其它小组所承担任务的部分或全部成果,此时,要考虑到其它小组的任务实施和完成情况,及时互通信息、交流学习收获等。

成果汇总

当每一个协作小组或成员均完成任务时,就需要将所有成果汇集在一起,有机协调、组合后,形成一个总的学习成果,从而实现总任务的完成。具体讲就是摘要:协作学习者agent将其学习成果通过电子白板系统中的消息路由agent和服务agent传送出去,和其它小组或成员的成果汇总在一起,形成总的成果。在此期间,还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学习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等。

评价

任何学习到最后都有一个评价的过程,基于agent的网上协作学习也不例外。评价可以是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可以是组间互相评价等。基本工作机制是运用基于agent的电子白板系统作为评价中介区,象协同学习时交流新问题一样进行评价信息的传递。

3).基于agent技术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的特征

通过基于agent技术的网上协作学习环境的运作方式可以看出摘要:整个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传递都是基于agent来实现的,由于agent能够通过和学习者的交流了解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并做出反应,得出并纪录和修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学习风格及判定学习者的知识水平等,从而使整个学习环境具有个性化、智能性的特征。

个性化特征摘要:

通过使用学习者agent,记录学习者的学习个性特征,如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的水平等等,此后根据这些参数组织学习内容和生成学习界面提供给相应的学习者,使得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界面均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专业 教学 应用

前言

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欢迎的科学信息教学技术之一,其发展为世界各国教育提供了全新科学的教学手段。我国近几年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关注,不断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了解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是将其更好运用在教学中的前提,以下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简析,并提出几点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合理建议。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为VR技术,其还有更具科幻感的名称,灵境、幻真,由多种技术结合而成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其主要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有: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感觉的一体化虚拟环境后,人利用特定的设备,在产生的虚拟环境当中进行交互体验,实现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运行,人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技术具有很强的科技感,应用范围广,当前我国军事、航天、建筑、电子、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技术已经融入虚拟现实技术。

二、虚拟现实系统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当代高科技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具有感知性、交互性、沉浸性、客观性、幻想性等特征。

1.感知性:虚拟现实系统装有关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装置,因此使用者能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获得多种感知;

2.交互性: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能进行对象操作、设备操作,并得到理想的操作结果或数值,通过键盘、鼠标、头盔、特殊手套等进行交互。

3.沉浸性:使用者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中,感受到的真实程度,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主动参与虚拟互动。

4.客观性:虚拟现实系统所创造的虚拟物品或环境与现实中的物品或环境都与现实的物品或环境有相同的运动规律,其虚拟的物品与环境创造设计都以现实的物理定律动作为依据,符合现实环境具有客观性;

5.想象性:使用者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逼真的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活动获得多种信息,并且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知识思考,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环境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并高于现实社会,使得使用者产生想象,促进自主思考。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现状

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的教学应用不断深入。即使我国教育行业引进虚拟现实技术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较短,但其发展仍然取得较大的进步。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分布式飞行模拟练习;浙江大学建筑专业进行虚拟规划、虚拟设计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展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等都有较多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研究应用。

综合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情况,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成果是虚拟仿真校园,同时也是学校最早应用虚拟技术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专业教学中引进虚拟现实技术的成本较高,技术的设备昂贵,这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在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期,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专业的适用性人才,虚拟现实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掌握全面专业知识重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教学与学校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在航天、电子、工业、医学等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中,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较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难度,更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并且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教学,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栋梁。

四、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4.1课堂教学范围扩大

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教学课堂不再受到有形教师的限制,发展虚拟教师,扩大了教学活动空间。并且,学校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资源分配,设置分校,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实现移动式教室场所,合理分配分校之间的教学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登录交互式远程教学的网站,局域网作为连接校园网的连接工具,提供不同专业、行业的远距离的继续教育或急需完成的教学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与教学的人力、物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4.2建设新型的实验教学基地

在各类的专业教学当中,几乎每个专业都需要进行实验课程教学,通过实验课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但由于一些专业进行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仪器设备机械或实验材料昂贵,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或材料数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验课程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技术,能够将一些实验通过虚拟场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也能进行实验学习,能够得到相关的实验结果与数据信息,化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物品的限制的优势,降低某些实验过程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几率,提高安全性。

并且,现实虚拟技术具有客观性的特征,同一类的实验研究都能用同一个虚拟现实技术,如建筑专业的实验教学中,能在虚拟建筑空间进行不同类型建筑模型的创造,根据模型类型检测不同的数据。

4.3发展互动课堂和远程教育

虚拟实现系统可以将教师、学生等各种教学人物进行虚拟构造,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与虚拟的教师进行交流、谈论或协作化学习。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英语口语训练,但往往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英语口语学习难度较大,通过现实虚拟系统创造的英语口语训练环境,导入虚拟人物与生活情境,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虚拟人物进行英语交流,且该虚拟环境与现实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国家相符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远程教育,虚拟现实技术为各地不同的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师生们通过互联网登录虚拟平台,能像平常一样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4.4进行虚拟技能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上的基础应用是将知识概念通过真实或想象场景进行展示,弥补文字、图形概念的不足。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进行基础概念的展示,还能提供复杂的技能训练平台。部分专业对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技能实践教学的效果较差,学习速度慢,并且受到技能训练硬件设施等限制,学生很难快速提高技能训练成果。虚拟现实技术能为医学手术、电子维修、体育技巧训练、汽车驾驶等课程提供技能训练的平台,如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反复多次的技能训练。

结束语

综合上述,虚拟现实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教育政府、学校应看到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好处,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帮助学校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手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色的国家建设者。

参 考 文 献

[1]李建荣,孔素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08(36):150-151.

[2]胡卫红,刘道光,王倩,李萌.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6(12):78-80.

[3]马明山,张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07):98-100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课程群

0 引言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软件工程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等领域,是一个综合叉学科。同时,软件开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络、手机系统和APP软件、物联网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计算机行业,特别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具有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摆在软件工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以河南城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现阶段的教学困境,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方案,旨在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提供有益探索。

1 软件工程专业认知与定位

对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侧重于用工程化的技术和方法,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来开发软件。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建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1]。软件工程包括十大知识领域: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软件质量。

立足于计算机工业和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现状,高等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熟悉软件开发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和能力,具有创新和服务意识,具有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具有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困境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困境究其根源是由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即软件工程学科涉及到理论、方法、工具的综合交叉;软件项目的过程、组织和管理涉及面广;同时软件工程专业的方法、技术和知识更新快、使用周期短、国际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服务性强以及软件使用的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2]。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困境:

1)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化的原理贯彻始终,理论性强,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重大,但部分学生专业基础不牢,软件开发经验不足,无法把理论教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2)软件开发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素养跟不上社会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3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

本文提出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是在河南城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背景下,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现阶段的教学困境,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方案。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课程群建设并不是机械地进行课程排列组合,它应该是把一批具有相同认知结构和培养目标的本专业或跨专业课程的知识、方法、问题及解决方案有机地整合形成的课程体系[3]。课程设置要体现与时俱进,且要和当前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旨在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系统化、理论化、工程化、实践化等方面提供建议,针对专业特点构建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指导原则,本文提出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主要从课程群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形成一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在打牢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实践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1)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从理论基础课程群建设考虑。其中,理论基础课程群建设可以细分为四个课程子群,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和专业方向课程群。

具体来讲,四个课程子群的包含的课程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群。包含思想政治类(具体包含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一、二、三、四)、高等数学(上、下)、大学体育(一、二、三、四)和计算机科学导论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群。包含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一、二)、硬件类(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软件工程导论等课程。

(3)专业课程群。包含程序设计语言类(具体包含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基础、网站建设)、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类(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软件工程过程与管理、软件质量与测试、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计算机安全和编译原理等课程。

(4)专业方向课程群。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类。其中限选课分为两个方向:.NET方向(具体包含课程:C#程序设计、网站建设和 .NET企业级开发)和Java方向(具体包含课程:典型数据库、Java Web应用开发和J2EE企业级开发)。任选课具体包含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平面设计、Android技术应用和绘画鉴赏等课程。

2)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从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四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培养以“四面一体”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谓“四面”,是指实践环节从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从而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其中上机实验主要是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则是以小项目为基础,使学生对课程总体把握和熟练运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践;实习、实训环节是让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注重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形成全面的专业技能。

“一体”是指“四面”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在毕业设计环节实现四面归一,提高学生从整体把握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中的知识,知识归一、动手能力归一,形成全面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工作的需要。

4 结束语

本文依据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认知与定位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困境,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方案,旨在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提供有益探索,从而培养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具有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效祥.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183.

人工智能在体育教育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用户需求为中心;成就动机;新闻客户端建议

今年2月19日,到人民日报社调研时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向全国人民致以元宵节问候,很快,屏幕上显示,网民点击量迅速攀升。从去年12月16日到今年2月19日,在短短的65天时间内,六次与新媒体亲密接触。足见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说明新媒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迅猛的今天,仅从安卓应用市场上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量3个多亿,腾讯新闻的下载量已经突破5.5亿,搜狐新闻接近830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亿,凤凰新闻下载量超过3100万,由此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倾向于从手机客户端获得资讯的需求越来越大,新闻客户端的市场潜力显而易见。2015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77.8%,相比2014年的71.0%提升明显。新闻客户端已成为指上一族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从新闻的来源层面来分,新闻客户端可以分成两类,媒体新闻客户端和聚合信息客户端。媒体新闻客户端指的是自身能够产出新闻内容的客户端,比如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聚合信息客户端指的是自身不产出媒体内容,整合多家媒体的新闻资讯,比如今日头条、Flipboard、百度新闻客户端等。

从新闻客户端的定位来看,所有新闻客户端都是以提供资讯为目的,但是提供的方式各有特色以吸引不同特定需求的用户:(1)腾讯新闻,特色功能为:实时推送,媒体订阅,视频新闻,离线阅读;(2)今日头条,特色功能为:热门资讯,兴趣资讯;(3)搜狐新闻,特色功能为:看专业新闻,个人兴趣推荐与定制,语音播报路况,极简手势操控;(4)Flipboard,特色功能为:最新精彩内容,看到喜欢的内容打造属于自己的杂志;(5)网易新闻,特色功能为:小编故事多,新闻轻松看,网易跟帖:新闻讲述时间冷暖,跟帖表达内心态度。从各大新闻客户端的标语和特色可以看出各大客户端的产品定位有着不同的着重点:腾讯新闻注重新闻的实时性,今日头条注重最热门资讯,搜狐新闻注重新闻的专业性,网易新闻注重阅读新闻的态度,以满足用户不同方面的需求。

一、客户端使用情况及用户属性

从整个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情况来看,用户在获取内容上更多地以头条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为主,并且用户对不同类型的新闻有不同的偏好形式。其中用户更喜欢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阅读头条和社会新闻,喜欢使用图文加视频的方式阅读娱乐新闻,喜欢使用文字简讯和专题报道来阅读财经新闻,喜欢使用直播、图文、视频方式阅读体育新闻。

从客户端具体的使用功能来看,用户更多地使用客户端上的自定义新闻频道,订阅、评论、实时新闻推送、分享功能;且用户阅读新闻的时间较长。调查的新闻客户端样本中,用户每天都阅读新闻的比例超过了90%,并且每次阅读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的比例达到了56.1%。

从用户的动机来看,用户选择使用新闻客户端来获取资讯主要是由于在客户端上阅读方便,信息内容传递及时,互动性强,能够快速阅读大量信息,能够获得认同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了解时事,增加谈资,打发时间,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增强专业知识。

从使用场景来看,用户在休息或闲暇时间、卫生间、在床上、等待或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用得最多,充分体现出了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资讯。

从使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属性来看,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年龄集中在18-35岁,收入水平在3500元以上的占56.2%。这部分群体主要是学生和年轻白领阶层,是新一代的黄金消费群体。

用户活跃度靠前的新闻客户端上的具体用户群体属性也存在差异,搜狐新闻相比于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男性用户更多;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用户相比于搜狐新闻,用户更加年轻;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相比于网易新闻,用户学历偏低。

二、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理念在新闻客户端上的体现

客户端新闻内容、更新速度、品牌等内因是影响用户选择的关键因素,但也要注意用户需求。因此需要采取逐步更迭产品、个性需求等多种手段提升用户体验,“黏”住用户。在产品设计中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关注用户的身心特点,使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这里试图以用户心理上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当下流行的新闻客户端如何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用户的青睐。

(一)高级需要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关系,比如朋友关系,追求爱情或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一般情况下靠前的初级需要满足之后人们才会去追求靠后的高级需要。现代社会人们基本上都满足了生理和安全的初级需要,新闻客户端如果提供特定的功能满足人们更加高级的需要,能够获得更多的用户群体,同时从用户使用新闻客户端的动机来看,互动性强和获得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网易新闻提倡:跟帖表达内心态度,在对资讯进行评论的时候用户能够进行交流互动,建立关系,不管是不同观点的争辩还是相同观点的共同立场,好的观点会得到大量的支持,能满足用户高级的归属与爱和尊重的需要。

(二)情感层次满足

《情感化设计》一书里指出人们有三种类型的需求: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情感层次上的需求。优秀产品需要通过设计满足人们不同类型的需求。本能层次上的需求主要通过产品的外观,给人的第一印象来实现;行为层次上的需求主要通过产品功能上的有用性、易用性来实现;而情感层次上的需求能让人与产品产生某种联系。

(三)个体差异满足

由于新闻客户端面向普通大众用户群体,用户间的个体差异极其复杂,造成了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的需求不一样,对于资讯内容的需求也会不一样,有报告指出从新闻客户端的使用内容上来看,北京地区的用户相比于上海地区的用户阅读时政类的新闻更多,而阅读金融类的则较少。因此,新闻客户端媒体面对个体间、地域间存在差异化的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策略,其中搜狐新闻客户端的个人兴趣推荐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个体化差异情况,成为该客户端的重要特色功能。

(四)成就动机满足

从博客、微信、微博的大量流行来看,人们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果用户能在新闻客户端上拥有自己的新闻内容,那么对于用户来说,拥有自己的特定新闻内容会满足用户的成就动机,尤其是在用户自己的新闻获得大量支持的情况下。在具体的新闻客户端应用上,目前Flipboard可以通过关注喜欢的文章形成自己的特定杂志,但是在新闻内容的原创性方面还有待加强。而今日头条中的《我要爆料》栏目能够让用户自行提供新闻,并且经过审查过后的新闻能够被其他用户查看,另外还有机会获得奖励,这极大地带动了用户的兴趣,满足了原创用户的成就动机。

(五)不同通道满足

从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来说,当前新闻客户端主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为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资源理论指出人们获取视觉和听觉通道上的信息相互独立,即人们在获取两种都是视觉形式的信息要比一种是视觉、一种是听觉形式的信息更难。应用到新闻客户端上,当前网易新闻客户端已经提供了专门的电台和视频类节目,内容覆盖面广泛,能够使用户在不方便阅读文本的场景下轻松地选择使用听觉的方式了解资讯,电台专栏也成为网易新闻客户端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理念对客户端发展趋势的影响

从新闻客户端与用户的交互方式上来看,客户端主要为用户提供新闻内容和评论两个板块,这里基于用户为中心理念,主要围绕用户的心理需求,从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评论以及用户自身出发,做出如下五点客户端产品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提升产品的品质。

(一)用户提供额外新闻

用户使用新闻客户端阅读新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而从兴趣的角度来说,人们对喜欢的事物或者某个领域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会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当前新闻客户端能够通过后台技术定向推送用户感兴趣、喜欢的新闻,但是仅仅是由编辑者提供的内容,用户本身并没有参与内容领域,因此,可以增加用户提供额外新闻的板块以弥补编辑提供的新闻内容可能存在的不完整性,如果用户提供的内容被采纳,不仅提高了新闻内容的丰富性,被采纳建议的用户也能够更加自信,对阅读特定新闻的积极性会更高,进而还能够满足被采纳用户的成就动机。

(二)用户视频新闻需求或将成为下一个战场

快节奏的场景切换和碎片化的信息使人们在同一内容上的专注时间越来越有限,如何丰富新闻内容呈现形式,吸引读者注意成为各企业考虑的重点,而视频新闻成为这一问题的解法之一。国际上,三大老牌通讯社正寻求突破,路透社推出视频移动客户端,美联社深耕直播技术,法新社则是重点打造高清视频。国内,腾讯、网易、今日头条等主流客户端也增开了“视频”类栏目。视频新闻比图文新闻更丰富多彩,“门槛”也更高,能给用户带来全景式的阅读体验,成为新闻客户端寻找内容差异化的出路之一,也许视频新闻将成为下一波新闻客户端大战的战场。

(三)精彩点评板块

在新闻评论板块上,用户可以进行人际交流,人和人之间形成了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如果一个人发表的评论得到了巨大的支持,既能够满足用户的交往需要,又能满足需要层次理论上的尊重需求,便能获得认同感,而获得认同感是用户在新闻客户端上阅读新闻的重要目的之一。著名网站知乎就是以用户优质的评论为特色内容,获得了极大的用户量和支持,当前的新闻客户端会靠前显示支持率高的评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交往动机和尊重需求,但是还可以进一步把优质的评论作为精彩点评,形成一个新的板块,并对长期提供优秀评论的用户给予奖励,这样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对于用户积极用心参与评论,对于提高评论的质量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探索更能打动用户的互动功能

目前主流新闻客户端均已基本完成了海量用户的积累,下一步需要做的不是跑马圈地争夺用户,而是沉淀用户,有效的互动体验是增强用户黏性、沉淀用户的重要手段。如网易新闻的跟帖评论、腾讯新闻与微信的联动、ZAKER的玩乐互动等,都受到用户的青睐,“黏”住了用户。因此,新闻客户端应不断探索打动用户的互动功能,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在互动过程中,产生海量UGC内容,从而形成客户端内容生产的“PGC+UGC”模式。

(五)实现新闻客户端里的“新闻+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

新闻业应不断探索将热门技术应用到新闻的生产和呈现上。如虚拟现实技术,借助于眼镜、头盔等可穿戴设备,可实现“浸入式报道”,使读者“亲身感受”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2015年6月,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可穿戴设备版本;8月网易牵手微软机器人小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新闻产品;9月,腾讯财经开发出自动化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11月,百度基于自然语言识别和处理技术,上线了实时的“语音播报功能”,满足用户“听”新闻的需求。未来手机新闻客户端将逐步通过技术创新,让用户实现“人机交互”的数字生活。

四、结语

上述主要从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当前的新闻类客户端提供了一些应用上的建议,以期能够使新闻客户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由于新闻类面向的用户数量庞大,用户之间的个体差异非常巨大,因此,如果需要具体了解各大新闻客户端下的用户需求,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用户研究工作,来获取特定的需求。但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如何能够使新闻客户端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和对新闻客户端的其他需求,比如功能、外观、特色、新技术等,都是现在优秀媒体新闻客户端设计关注的主要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