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历史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方向范文1
一、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高三第一轮复习从暑假补课开始至次年三月,历时长,内容多,任务重,是高考备考的重头戏,通过第一轮复习,如何让学生达到快速、准确、熟练,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采用大单元加小专题的形式,根据考纲要求从地球、地图到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和国土整治,进行地毯式的“轰炸”和清理,弥补学生对教材知识在认识上的盲点和漏点,建立知识网络。同时以小专题形式突出各章节的重、难点。例如,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复习完后,根据近年来高考的趋势增加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太阳周日视运动路线图的判读、日影问题、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等小专题,归纳某类问题或题型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大气》一章的基本考点复习完后,增加逆温的成因及危害、锋面气旋的判读、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和技巧等小专题,点面结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第一轮复习前可以发给学生一些高考高频考点的材料,对其中提到的重要考点做重点分析和训练,找准着力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每单元复习完组织单元测试,进行过关训练和补漏。
第二轮复习时需要把各章节、各板块的知识关节打通,建立联系,让学生形成清晰的中学地理知识脉络。例如,自然地理研究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点、成因及分布,后者是客观存在的;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如何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地进行区域开发和治理,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最后反思人类活动,以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国土整治的主要内容。地球和地图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在第二轮复习中可以制定以下几个专题:季节与地理现象的关系、等值线图的判读、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区位因素分析、自然灾害、区域开发与整治、河流专题、产业转移、主观题规范训练及时事热点分析。
二、构建心理地图,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学生地理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中各种地图的存储量,例如地理规律示意图、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图、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统计图、景观图以及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图等。在复习中,应特别强调以下几幅重要地图的识记:自然地理中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区域地理中的世界地形图、世界主要国家地图、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矿产分布图等等。学生通过临摹或在空白图中添加地理事物等加深对地图的理解识记,做到手中有图心中有图,手中无图心中还有图,在解题的过程中快速、准确提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所以有一本地图册的宣传语写到“地理学习好,关键是把地图掌握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思维建模,规范答题
在高考考场上,时间紧,题量大,针对不同的地理问题有不同的思维方法。例如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必须告诉学生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包括哪些方面,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哪些方面去概括,河流的航运价值如何评价,一个地区农业、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分析从哪些方面思考等等,都有一些内在的规定,这是学生必须明确的。否则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答不到点上,导致失分。为此我们专门为学生印制了一些地理问题的答题模板。
四、精选试题,加强针对性训练
高考是笔试,如何快速准确的完成考题是终极目标。平时教学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种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1.限时训练。我们经常从网络上下载各地最新的优秀试卷,如成都市高三质量诊断考试,有一诊、二诊、三诊,以“11+2”模式出题,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让老师马上改出,及时评讲,让学生体验高考氛围,同时在每次考试中故意缩短时间并营造紧张气氛。
2.易错题训练。根据平时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寻找相关的试题进行易错题训练,及时弥补错误,消除短板。
3.题型专项训练。针对学生选择题得分低的问题,我们曾专门选择中等难度的典型试题进行专项训练,告诉学生题目中关键词的捕捉,如可能的、不可能的、最有可能的、不正确的等,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4.回头望训练。第一轮复习战线长,内容多,且综合性试题日渐增多。如何同遗忘作斗争,只能经常进行回头望训练,如复习到洋流时,把地球运动回头望一下;复习到人文地理,把自然地理部分回头望一下。依此类推,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一切犹如眼前,一切顺手拈来。
五、加强师生交流,做好个别辅导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教师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在教学中只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向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当他们考好时表示祝贺,并严肃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当他们没有考好时热情鼓励和开导,用自己对工作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斗志,并予以真诚的帮助,及时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高考历史方向范文2
高考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通过知识载体考查学生的能力,进而选拔优秀人才,高考物理试题新变化层出不穷,但试题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相对稳定,下面举例分析.
1.对称法
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物理学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结构、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和像等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等.
例1(2015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第18题) 直角坐标系xOy中,M、N两点位于x轴上,G、H两点坐标如图1所示.M、N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点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3kQ4a2,沿y轴正向
B.3kQ4a2,沿y轴负向
C.5kQ4a2,沿y轴正向
D.5kQ4a2,沿y轴负向
答案:B
解析因正电荷Q在O点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则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得:两负电荷在G点形成的电场的合场强的大小为E1=kQa2,方向沿y轴正向;根据对称性可得:两负电荷在G点的场强与在H点的场强等大反向,则:两负电荷在H点的合场强的大小为E2=kQa2,方向沿y轴负向;若将该正电荷移到G点,则该正电荷在H点的场强的大小为E3=kQ(2a)2,方向沿y轴正向.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场强的大小E4=E2-E3=kQa2-kQ4a2=3kQ4a2,方向沿y轴正向,答案B正确.
2.图象法
所谓图象法,就是利用图象本身的数学特征所反映的物理意义解决物理问题(根据物理图象判断物理过程、状态、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求某些物理量),由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物理规律画出物理图象,并灵活利用图象来解决物理问题.
例2(2015年高考物理上海卷第19题)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v0穿透一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迎面滑来的木块后,二者运动方向均不变.设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恒定,木块最后速度为v,则( ).
A.v0越大,v越大 B.v0越小,v越大
C.子弹质量越大,v越大 D.木块质量越小,v越大
答案:A、C
解析设木块的长度为L,木块的质量为m1,子弹的质量为m2,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子弹从射入木块到穿出木块的过程中,木块的位移的大小为s1,子弹的位移的大小为s2,如图2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s1+s2=L (L为定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木块:F=m1a1,对子弹:F=m2a2,如
图3所示,CD段表示v0未增大时子弹的v-t图象, MG段表示v0未增大时木块的v-t图象,梯形CDFO的“面积” 的大小表示v0未增大时子弹的位移的大小,梯形MGFO的“面积” 的大小表示v0未增大时木块的位移的大小,则梯
形MGDC的“面积” 的大小等于L;AB段表示v0增大后子弹的v-t图象,MN段表示v0增大后木块的v-t图象,梯形ABEO的“面积” 的大小表示v0增大后子弹的位移的大小,梯形MNEO的“面积” 的大小表示v0增大后木块的位移的大小,则梯形MNPC的“面积” 的大小等于L;由图可得:v1>v2,(其中v1为v0增大后木块最后速度,v2为v0未增大时木块最后速度,)即:v0越大,v越大,答案A正确;子弹质量越大,子弹的加速度越小,木块质量越小,木块的加速度越大,同理画图象可得:答案C正确,答案B和D都是错误的.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A、C.
3.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类不同的物理过程,找出相同或相似点,从而推出它们之间在其它方面相似的科学方法.是立足于已有物理现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物理认识的有效试探方法.在物理与研究中具有启发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例题见二中的例10.
4.假设法
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做出某种假设,然后进行一番推导,推出“假设成立或假设不成立”的结论,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利用假设法处理某些物理题,往往能够突破思维障碍,柳暗花明,找出新的解题途径.
例3(2015年高考物理上海卷第25题)如图4所示,两根通电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a、b中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和2I,此时a受到的磁场力为F,若以该磁场力的方向为正,则b受到的磁场力为.当在a、b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b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后,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F,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为
.
答案:-F-3F或5F
解析两根通电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a、b中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和2I,此时a受到的磁场力为F,若以该磁场力的方向为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b受到的磁场力为-F.由安培定则可判断:b的左侧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由左手定则可得:a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即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当在a、b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b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后,不妨假设流过c的电流方向竖直向上,由安培定则可得:c的左侧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c的右侧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根据对称性可得:c在a和b处的磁感应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设为B,由左手定则可得:c对a的磁场力水平向右,c对b的磁场力水平向左,对a由力的合成知识可得:2F=F+BIL,对b由力的合成知识可得: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为F′=-F-2BIL=-3F;不妨假设流过c的电流方向竖直向下,由安培定则可得:c的左侧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c的右侧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根据对称性可得:c在a和b处的磁感应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设为B,由左手定则可得:c对a的磁场力水平向左,c对b的磁场力水平向右,对a由力的合成知识可得:2F=BIL-F,3F=BIL,6F=2BIL,对b由力的合成知识可得: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为F′=-F+2BIL=6F-F=5F.
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B、D.
点拨本题的隐含条件是:“圆环从A到C和从C到A的过程弹簧的弹力对圆环做功的绝对值W1相等,圆环从A到C和从C到A的过程滑动摩擦力对圆环做功的绝对值W2相等.”发现这个隐含条件,本题不难解决.
3.隐含在临界状态中
当物体由一种运动(或现象、性质)转变成另一种运动(或现象、性质)时,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隐含着物体的临界状态及其临界条件,需通过分析、推理来挖掘.
例7(2015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第16题) 如图8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 B.1-μ1μ2μ1μ2
C.1+μ1μ2μ1μ2 D.2+μ1μ2μ1μ2
解析设水平力的大小为F,B刚好不下滑,B受到的静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对B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F=NAB,fAB=mBg,又fAB=μ1NAB,进一步可得:mBg=μ1F;A恰好不滑动,A受到的静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对B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F=fA,N=(mA+mB)g,又fA=μ2N,进一步可得:F=μ2(mA+mB)g,进一步可得:A与B的质量之比为mAmB=1-μ1μ2μ1μ2,答案B正确.
点拨A不滑动,B不下滑的临界条件为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此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B受到的静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发现这些隐含条件本题不难解决.
4.隐含在题设附图中和表格中
许多物理试题的部分条件常隐含于题设图形中表格中及图形的几何性质中,需考生通过观察、分析予以挖掘和发现.图9
例8(2015年高考理综天津卷第8题)P1、P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1、s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9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1、P2周围的a与r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
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
C.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
D.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大
解析由于a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r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mr2=ma,解得:a=GMr2,由于r大于或等于行星的半径,由于a-r2图象左端点横坐标相同,所以P1、P2这两颗行星的半径相同,不妨都设为R;由图象可得:P1的质量M1大于P2的质量M2,即M1>M2;由于P1的平均密度为ρ1=GM143πR3,P2的平均密度为ρ2=GM243πR3,所以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答案A正确;由于P1的第一宇宙速度v1为在P1的表面附近围绕P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所以v1=GM1R,同理可得:P2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2=GM2R,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大,答案B错误;设卫星s1、s2距各自表面的距离为h,s1的向心加速度a1=GM1(R+h)2,s2的向心加速度a2=GM2(R+h)2,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答案C正确;由GMmr2=mr4π2T2可得:s1的公转周期T1=2π(R+h)3GM1,s2的公转周期T2=2π(R+h)3GM1, s1的公转周期比s2的小,答案D错误.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AC.
点拨本题由图象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发现 、 这两颗行星的半径相同,从而把问题解决.另外也要关注图象的斜率、截距等等,它们往往也帮助我们发现隐含条件.
5.隐含于常识中
许多物理试题某些条件由于是人们的常识而没有在题中给出,造成所求量与条件之间一种比较隐蔽的关系,需考生据题意多角度分析,展开联想,深刻挖掘,根据一些常识,提取或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已知条件中的不足进而达到解题目的.
例9(2015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第15题).如图10所示,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与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1、a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与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2>a3>a1B.a2>a1>a3
C.a3>a1>a2D.a3>a2>a1
解析由于空间站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由a=4π2rT2得:a2>a1,所以答案C错误; 月球和地球同步卫星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GMmr2=mr4π2T2得:T=2πr3GM,又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30天,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1天,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大于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由a=GMr2得:a3>a2,答案A和B都是错误的,D正确.
点拨本题的常识含条件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30天,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1天,发现这个隐含条件,本题便迎刃而解.
6.通过类比转化,寻找隐含条件
平时我们做的典型物理题要进行反复推敲、归纳整理、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样时间久了,我们就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在碰到新题时我们就能够镇定自如,把知识迁移,帮助我们寻找隐含条件.
例10(2015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第19题) 如图11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11乙所示规律变化.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a、b间的电压uab为正,下列uab-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我们知道线圈围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产生正弦交流电(或余弦交流电),当线圈和磁场垂直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零;当线圈和磁场平行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在0-0.25T0时间内,通过外圆环的电流为顺时针且增强,且在0.25T0时刻电流最大,外圆环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且增强,穿过内圆环的磁通量增大且在0.25T0时刻磁通量最大,由楞次定律可得:流过内圆环的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且在0.25T0时刻感应电流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由于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在0-0.25T0时间内,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且在0.25T0时刻uab=0,由于只有A和C答案中在0.25T0时刻uab=0,所以答案B和D都是错误的;由图11乙可得:流过外圆环的电流具有周期性,即在0-0.5T0时间内和在0.5T0-T0时间内流过外圆环的电流的情况相同,同理可得:在0-0.5T0时间内和在0.5T0-T0时间内uab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同,答案A错误,答案C正确.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C.
高考历史方向范文3
一、现行考试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中小学考试质量来看,试题难度过大,效度不高,促进发展的功能不强是其主要问题。
(一) 在试题难度方面,一般考试仍受“全面发展”、知识中心思想影响,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的全面性,考试内容范围普遍广,题量大,学生没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思考每一个题目,而且试题的难易编排也不尽规范,没有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不符合考生的思维逐渐深入的过程,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偏题怪题仍然存在,加之有些考试题目用词、用句不甚通俗易懂,句型比较复杂,考试难度依然过大。
(二)在考试效度方面,考试内容过度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的考查;试题编制往往为了追求答案的客观化和标准化,题型单一,客观题比重过大,绝大多数试题是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封闭式试题,重点对学生学了多少,即学习的“量”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深层理解及应用能力的考评。
(三)在考试评价的功能方面,其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考试方式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了解、掌握以及简单运用,但对许多高层次的能力,如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考试的实际功能来看,考试评价往往不真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为指向,而以淘汰一部分学生为目标,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后经常得到的体验是“沮丧、受挫,兴趣渐失、信心殆尽”等负面刺激、不良影响,背离了基础教育的性质的和任务,考试评价功能异化,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待“改变考试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新的考试评价体系的重心必须由原来的智力水平的评价为主逐步发展到以发展能力、激励成功为主的方向上来,要适当降低难度,进一步提高考试的效度,使之更为科学地反映、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教学水平和效果不断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及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一)在试题内容方面,要紧扣大纲,选取恰当的内容,努力提高效度。效度要求试卷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要求。首先,要以教学大纲上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准,强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能力。通过考试导向,进一步确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地位,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 试题内容要开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关注学生应用和联系实际的能力。改变传统考试以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为主的现状,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重视生活体验。在试卷中,大力提倡和展现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题目,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问题”,且试卷语言、文字、图形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
例如,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I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1. a1+c1=a2+c2; 2. a1-c1=a2-c2;
3. c1a2>a1c1; 4.
A.13B.23C.14 D.24
本题材在有效考查椭圆的性质及公式等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用现实问题提出题目,更容易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质量较高。
(二)试题编制方面。一是整个试卷的试题难度的排列应遵循由易到难排列,使多数考生都能在基础题得到基本的分数,有了前面相对简单题的顺利解答既有利于降低考试焦虑,也有利于后面难题的作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我实现。二是对单题而言,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降低题目入口的难度,前一、二问多数考生都能理解、会做。三是要针对不同类型试题的优缺点合理选用题型,根据不同性质的考试需要确定主客观题型的比例,例如如果是达标式考试就可适当增加客观题型的题量促使更多的考生通过考试,如果是选拔性考生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增加区分度,达到对不同学习水平考生有效甄别的目的。四是要设置更多的开放性题目,改变传统考试注重答案唯一的状况,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记住教师给予的结论,通过设置探究型问题、开放型问题、操作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等多维度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意识。
(三)适当减少题量,降低试卷难度。试卷难度过大,教学难度就被迫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大大加重,直接后果就是大面积学生因为不堪学习重负而厌学。正如有学者所言: “高难度的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使教学陷于机械训练、猜题押题之中。人为地提高学习难度,已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了学习困难,甚至带来身心的不健康以至人格的不健全,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降低试卷难度。一是在试题长度上适当缩减,给考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使多数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多数题目,这既是降低考试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的肯定、良性反馈、激励,增强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二是在试题编制中,不给考生理解题意设置障碍,不搞文字游戏。通过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既可以提高考试效度,又可以引导教学中减少重复、机械、大量的练习,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上。
高考历史方向范文4
关键词: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类型变化 内容变化 思考应对
自2004开始江苏省获得命题自,教师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江苏省历史高考命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感受历史高考命题趋势和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从试题中获得正确的备考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进而提高历史高考成绩。
一、试题类型变化趋势
纵观单独命题的江苏历史高考卷,2008年开始考试时间由120分钟减到100分钟,考试总分也由150分减少为到120分。选择题的题目减少,分值减少,难度加大,非选择题题型方面有较大变化:2004年到2007年都是两种形式,2008年只有材料解析题一种形式,必做3题,选做2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变化特点趋势
(一)注重基础知识,突出思维能力。
江苏高考历史卷紧贴中学教学的实际,重视基础和能力;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强调整合和实践,逐步加强对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查。2007年考题灵活性明显加强,角度非常新颖。如第25题王安石变法题最后一问,两种不同的观点学生可以任选一种并说明理由,答案不惟一,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均给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非正即误的单一模式。
(二)注重专题联系,设计灵活新颖。
2004、2005年高考弱化了对专题知识的考查,2006年以后高考中出现了专题类的题目,专题联系使得试卷跨度很大,设计灵活新颖,纵横联系,旧题翻新意。
(三)注重图文并茂,激发探究兴趣。
江苏历史高考试题营造了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氛围,试题中非文字信息源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图片最为突出,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图的范围广泛,有地形图、人物图、货币图、宣传海报、漫画、书法作品、历史图片、连环画、美术画等。文字题越来越多地利用文献创设情境来命题。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体现了史学的博大精深,也使得试卷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
(四)注重人文科学,扩宽知识层面。
与2006、2007年的试卷相比,2008年的试卷难度明显增加,出题方式新、取材开阔是主要原因,选择题的难度比以往有所上升。比如第15题大科学家牛顿这一知识点,选用了其墓碑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学生要作出正确判断,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外,还要具有相关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五)注重时代气息,关注现实生活。
试题不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历史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的功能。2008年第6题接生题就很富有时代生活气息,说明社会习俗和思想文化史也可以以生活化的材料为题目创设新情境,这种鲜活导向的新题型不可轻视。
(六)注重地方特色,培养爱国情怀。
历史教学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知地方历史、地域文化的内容。如2006年试题中的第1、3、6、7、24、28题都是考查与江苏地区有关的内容,既改变了教材缺乏生动具体情节和缺少趣味性的不足,又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献身家乡建设的热情。
三、教学思考及应对
(一)强化课标意识,兼顾不同教材。
新课标是“一标多本”,不同版本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以及历史基本知识点有所差别。教师要紧紧依托《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找到人教版和人民版两种历史教材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所须掌握的内容从不同的版本中挖掘出来,使复习有针对性。
(二)理解主干知识,注重思维训练。
新课程提倡“为理解而学”,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大大降低了对繁琐的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要求,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知识;加强了对历史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主干知识的特点,采取“联想、谐音、口诀、特征、谐音、归纳、理解、数字记忆法”等手段,帮助学生记住重要的基础史实。
新课改的理念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各种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和概况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三)建立通史体系,形成立体思维。
新教材是专题史,进行通史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知识整合时教师要以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独特的知识框架,通过对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梳理,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通过通史复习,学生能够对前后知识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放宽历史视野,善于纵横联系,有通概的眼光,能举一反三。
(四)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习兴趣。
围绕热点出题,是江苏高考的一大特色。社会热点不仅包括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还包括一些百姓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近几年的高考题大多从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设题,考查的是专题类的问题。学生在平时要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发生的重大变化,学会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
尊重高中历史教材的观点和表述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让高考历史试题更多地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是近年来各类高考历史试题的共同追求。对于这些文献材料和图像材料及史学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认真观察,它们是进行训练的好素材,可以将历史知识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探究高考试题,积累备考经验。
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题目的构思还是答案的构成都给我们以很多启发,用它们做范例,既不会迷失方向,又可以少走弯路。对这些典型题,教师要发掘其丰富内涵与思维角度,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尽可能缩短与高考题在思路、心理等方面的距离,积累备考经验。
近几年江苏历史卷命题稳中有变,一改以往江苏高考历史卷平易、浅显的本色,侧重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彰显了江苏地方特色,人文气息相当浓厚,富有勃勃的生气。
参考文献:
[1]董林.近两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及其对2006届高三历史复习的启示.
高考历史方向范文5
关键词: 《考试说明》 能力要求 复习效率
多年来,学习《考试说明》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变化,往往忽视《考试说明》一些基本的功能和要求,这样是不能真正挖掘和发挥《考试说明》的功能和作用的。下面,我就《考试说明》对高考后期复习的指导作用谈谈认识。
一、引导师生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第一轮复习中更多的是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解读和记忆,未能真正体现《考试说明》中对学科能力的全面要求。
《考试说明》突出强调了高考命题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在高考功能上坚持“两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良好学习潜能的优秀新生,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二是在考查方向上坚持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和考查的重点――历史学科能力,正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
《考试说明》的第四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共有四大项各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考试说明》的第五部分“题型示例”中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四个方面十二级的能力层次要求,都结合典型题例进行说明,都体现出新高考命题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
我们在高考总复习的后期复习中,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对高考复习的导向作用,把这些层次的能力与要求落实到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复习中,培养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二、利用“考试内容”,查找基础知识的缺漏。
《考试说明》中“Ⅲ.考试范围和内容”是关注最多的地方,主要是了解与往年相比,考试内容“增加了什么?”“又减少了什么?”,就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并作为复习重点。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试想,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有变化,那么考试说明也没有使用价值了吗?其实,《考试内容》是基本稳定的。经过一轮轮复习,是否清楚高考历史有哪些重要知识考点,自己掌握较好的有哪些?有哪些没有掌握?知识结构是否完善?
《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和内容”的“古代中国”部分有以下内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中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以上内容区区四百多字,集中在一目了然的方寸区间,高度概括了必修Ⅰ、必修Ⅱ和必修Ⅲ三本教材中有关古代中国历史的主干知识。它把教材中数十页的内容集中起来,是非常精简的知识提纲,是很好的复习指南,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建议可采用以下方法使用《考试说明》的这部分内容:一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查缺补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参照以上内容,甄别主干和非主干知识,集中力量复习巩固主干知识。如关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查的有四条,分别是:“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等并非是要考查的主干知识,这些内容即可淡化。
三、认真领会“考试范围和内容”中的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
利用《考试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的脉络化,将分散的知识点有规律地串联,把许多零零碎碎的历史知识点建成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效率。
四、依据整体性原则学习《考试范围和内容》,宏观把握历史知识。
学习历史,胸中先有一个宏观的大框架,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并内化于原有的知识系统,这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正确法则。依据整体性原则,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并前后连贯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压缩性的特点纲领。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记忆分散的,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后期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强化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以下为“考试范围和内容”中“近代世界”的部分内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高考历史方向范文6
关键词: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启示
2010年高考历史江苏卷与往年试题相比,总体印象是:难度适中,稳中有变,能力立意,凸现新课程理念。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图文并茂。客观题考查历史基础的同时,兼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主观题的设计,注重考查主干知识,不回避时事热点问题。试题的设计没有“单刀直入、就点考点”,都是“软切”热点,考查角度较为新颖。具体说有以下特点。
一、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难度适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纵观近年来江苏高考自主命题历史卷不难看出,200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难度创了近10年来之最。部分客观题过于专业和学术化,依托现有课本知识很难解决,甚至很难解释出合理的答案。命题专家们的初衷是增加试题区分度,殊不知由于这部分题目难度过大,水平高的学生也难以应对,结果只能和其他同学一样靠猜测,反而失去了优势。这可谓是2009年历史江苏卷最大的败笔。2010年历史江苏卷吸取了教训,“去学术化”,贴合课本知识,合理降低试题难度。这一调整,相较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高考命题不是让命题专家秀水平高低,也不是让专家来宣传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从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去命题,合理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2010年江苏卷的命题对此分寸的把握做出了满意的回答。
2010年高考历史江苏卷中,有相当多的题目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而非与教材知识点简单对接。例如(2010卷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来源:学科网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此题考查了必修2“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相关内容,但提供的背景信息和情景是课本之外的,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整合教材内容的能力,也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对课本学习的基本史实,概念的理解。
二、 材料为先,创造新情境,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新课程背景下的江苏高考到2010年已经是第三年。三年来,新材料、新情景题在江苏卷中一年比一年凸显。2010年江苏卷20道客观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更是占据了16道之多。分别通过文字史料、图片和图表等形式呈现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相关内容。
例如(2010卷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本题考查了对郡县制优点的评价和认识,但通过柳宗元《封建论》中的史料来考查,创设了一种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显而易见,新材料、新情景试题类型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大方向,也是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历史学科得以落实的着力点。
三、 试题新颖,突出学生阐释历史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三年来,江苏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考核目标与要求,分别是: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在前两年的高考试题中,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描述和阐释事物”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基本没有涉及。 “描述和阐释事物”具体包括: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2010年历史江苏卷第22、23题共20分,完整考查了这一能力。与其他几方面能力要求相比较,“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特点是逆向思维。与通常的根据史料进行归纳概括思维方式刚好相反,即根据现成的结论或试题提供的历史事物,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判断分析,并加以描述和阐释。至此,高考考试说明提出的能力考查四个方面全部得以体现。
与此要求相适应,近三年高考试题由知识考查为主转向能力考查为主。突出历史学科特征,加大了材料阅读和解析的比重,涉及材料的试题分值增加;进一步淡化了对年代、人物、历史事件的经过、制度、著作典籍、学术思想、社会生活情况等知识记忆的内容考查;更加强调独立运用判断、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思维方法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
四、 隐性介入热点,对热点问题不明显跟风
新课程历史教学倡导注重现实,贴近生活,以史为鉴,培养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考查,对同类历史事件的联系的归纳,找寻历史的规律性,从而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规避现实社会中的风险。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以历史服务现实的问题意识,将历史学习内化为增长人生经验,增强社会意识的过程。但历史学科的既往性又使得社会时事热点反映在历史试卷中,往往只能是隐性存在。
从2010年高考试题的选材和试题的角度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来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这对新一届高三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更加促使每一位高三教师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复习的有效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如何提高三复习的有效性?依据2010年江苏卷命题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认真研究考纲,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教学
一个有经验的历史老师,总是将考纲和课标内容烂熟于心,脱离考纲、课标的复习,无非是迷失航标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漂泊,很难到达彼岸。因此,每做一个专题复习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高考说明,并用一定时间详细向同学们讲解考纲和课标内容,并且归纳出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以及将要复习的基本线索,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底,即使自己课外复习,也不至于盲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本专题有个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的构建,而且师生之间有了一种内在的默契,为后面的复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注意整合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相关内容,依靠“求同去异”减少复习内容要点,从而提高掌握基础知识的质量;同时要注意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 切实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1. 要注重问题意识教学,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史实形成答案。这就需要教学中能够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掌握突破思维定势的标准及方法;
3. 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活动中,切实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三、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
1.审题技巧。审题正确与否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第一审时间。我们要静下心仔细读题、反复推敲。第二审关键词、求答项。找到试题的关键词是什么?求答项是什么?审题准确了,思路也就明朗。第三审题意。即解读命题意图。为了使考生有充足的思维空间,考试中心对试卷的长度作了适当的微调。考生切忌将题目稍一扫描,提笔即答。借用一句古话:读题三遍,题意自现。
2. 答题技巧。对待材料解析题,笔者建议: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将材料分清层次,再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教材中。对待问答题,笔者主张:首先明确求答项,回答的内容一定要紧扣求答项,不能答非所问;其次分层作答,一个层次答完就是一段,切忌一气呵成;再次注意主观答案客观化,不要围绕某一要点长篇大论,要善于抓关键词、句,要注意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搜寻其他要点;最后看分答题,高考试卷主观题后面都有分值,分值的多少基本体现着该题的难易和答题量的比重,留意它有助于我们把握答题的分寸。
四、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适当与其它学科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