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的知识范文1
现行的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的评估方式为,由财政部门、知识产权局设计统一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根据用款单位填写的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表,由知识产权局进行评估,没有对现场的勘测、检查环节。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方面,缺乏现场调查,只凭用款单位的报告进行评估,其数据可能会有失真实性;另一方面,作为最重要的资金使用单位,知识产权局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不具有独立性。本文认为,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对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宜由第三方机构完成,如审计署或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绩效审计的目标
由于知识产权管理的项目支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没有统一的审计目标。总体上可将其审计目标归类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经济性主要关注知识产权管理单位在组织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过程时的成本管理水平及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主要包括在专利试点等项目中,财政支出对社会其他投资的带动作用;项目为实现其功能所需投入的成本大小,以及知识产权财政支出的用款单位的行政管理费的使用是否存在浪费。效率性是指产出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产出与投入之比的最大化,才可称之为一项有效率的活动。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的效率性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的奖励、培训、宣传的工作的覆盖面是否广,以及专利试点在规模、数量上是否有进步。效果性则是指对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而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笼统地讲是全面加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的管理能力建设,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主要是一些不易量化的社会效益指标,绩效审计目标的确定也围绕这几方面,体现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特点。
财政知识产权管理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
1、财政知识产权管理支出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财政知识产权管理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统一性、整体优化原则,设计时坚持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相结合,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相结合,长期与短期指标相结合。同时考虑知识产权管理的动态变化,以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的审计目标,即其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为筋骨进行设计。(1)反映经济性目标的指标包括财政知识产权管理资金投入乘数、管理费占财政知识产权管理资金的比率、单位功能投资。①财政知识产权管理资金投入乘数,(项目总到位资金财政投入资金)/财政投入资金,这一指标主要用于考察在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建设、专利试点工作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政府支出的带动作用。反映了每单位财政到位资金的投入所拉动的各种配套资金的投入情况。②知识产权管理项目单位功能投资指标。知识产权管理的项目功能包括专利的申请量、专利展会的规模及专利交易量等,该指标反映每单位项目功能所需投资的多少。计算方法为:专利项目投资金额项目功能,不同专利项目的项目功能通过不同指标反映,比如专利展会活动的功能通过交易量来反映,宣传活动的功能通过参与人数来反映。③管理费占财政知识产权管理资金的比率,计算方法为:行政管理费用/财政支出总额,该指标反映资金使用单位的管理费支出是否合理、有效。(2)反映效率性目标的指标包括专利奖励资金覆盖人数及其增长率,知识产权培训资金覆盖的企业数及增长率,专利展会的参与人数、成交额及增长率,专利试点的发展程度。这三方面指标都反映了有关部门对于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管理效率。其中专利试点的发展程度指标,是一个包括城市、园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的数量、数量增长率、规模、规模增长率的综合指标。(3)反应效果性目标的指标包括专利申请增长量指标,专利市场管理工作进展指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是否加强指标,以及公众对科技、专利认知程度的指标。①专利申请增长量指标能够反映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效果。该指标内部包括三方面的具体标准:专利的年申请量,专利申请量的年增长率,每万人口专利申请量。②专利市场管理工作进展指标包括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数量与效率、知识产权信息库建设完善程度两方面指标。后一指标不宜量化,可通过专家意见给出综合评价。③知识产权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指标。体现法规制定是否完善的指标主要有:法规是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变化有配套性的完善,法规对知识产权事务的解决程度。体现执行是否有效的指标是各知识产权管理单位对国家“5•26”专利行政执法推进工程的执行情况。④反映公众对科技、专利认知度的指标,包括每万人发明专利的拥有量、科学技术是否引起年轻人兴趣、公众对知识产权了解程度三方面。每万人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反映在知识产权管理下,公众现有的专利创造能力。而后两个指标反映了公众潜在专利创造能力,主要通过调查法获得信息。
2、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参考宋良荣、朱英梅(2007)的研究方法,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标准与其评价指标体系相适应,可分为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定量标准适用于能够通过准确数量考核的指标,如专利的申请、产出量等硬性指标。定性指标适用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是否增强,等软性指标的考核。根据取值基础不同,又可分为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等四种类型。根据知识产权管理的项目类型和评价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评价标准体系的差异。(1)历史标准。在评价对象的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可使用历史标准,反映评价对象的变化趋势。该标准的设计方法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的历史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并制定出该评价对象的历史标准。(2)行业指标。以国内外同级别众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为样本,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制定行业评价标准。(3)计划标准。是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为各项活动预先设定的预算、计划、目标等数据作为评价支出绩效的标准。(4)经验标准。是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根据长期的管理实践加之严密的分析概括,总结出的有关指标标准。经验标准基于实践形成,对于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建设起来的行业标准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且该标准权威性较高,能够得到评价对象与公众的认可。
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绩效审计方法
在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审计中,审计方法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审计方法,且每个审计阶段又有多种方法可选,在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审计项目立项之后,应用什么审计方法是关键的问题。绩效审计的具体方法,是指进行绩效审计具体项目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或步骤,体现的是绩效审计的局部思维和具体审计策略,主要包括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和审计证据分析方法。
证据收集方法主要有:审阅法、观察法、调查法。审阅法:审阅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内外部文件资料,以从中获取有关信息,是政府审计中最基本的方法,会广泛地应用于审计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在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阅用款单位的报表、账册、财务收支计划、内部管理制度、重要会议记录、文件合同,调阅相关的审计档案、统计资料等。对文件资料的审阅和研究,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掌握有用的信息和数据,但必须紧密围绕审计目标,并需要对所用文件的可靠性做出适当评估。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观察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调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和财产物资的管理等方面。运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可以获得实物和行为的亲历证据,判断被审计单位行为的规范性和实物的真实性。为了增强证据的可信度与说明力,在实地观察中可以同时采用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
调查法:是采用特定形式,从特定群体中收集信息的方法,可用于搜集题材广泛、不易通过量化指标反映的信息,比如反应科学技术是否引起年轻人兴趣、公众对知识产权了解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就适于通过调查法取得。具体而言,调查法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民意调查、网上调查等。对于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审计而言,这四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审计证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问题解析法。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是绩效审计最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它是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定量的形式提供数据,其特点是客观、准确。对比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有关指标、数字等内容的对比,或通过与评价标准的对比,来进行数据或证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应用比较分析时,可以将实际(决算)数据与计划(预算)数据的比较分析,也可以将不同分析期的数据进行比较。除了这些有关的指标、数字,可用于比较的内容还有:有关的事实情况;不同时间、空间和不同项目的结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或者多个项目;有关的政策、目标等。对比分析法贯穿于知识产权管理财政支出绩效审计的始终。
审计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知识经济; 审计; 创新;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亦称智能经济、信息经济或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当今世界经济的增长已经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知识、科技和信息方面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知识经济给人类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治理方法都必须随之改进与创新。知识经济也给审计环境带来了重大变革,促使审计工作必须创新。
一、知识经济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
1. 对审计目标的冲击:当前较为公认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这一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是与物质资本为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目标不仅要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要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审计的目标将不再局限于物质资本要素所有者,而应定位于整个社会。例如:对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状况,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等发表意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审计意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可共享性和可转移性,使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理所当然的,对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审计也必将成为审计的目标之一。
2. 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通常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审计在建立无反证判定假设时,须考虑持续经营假设;审计在建立会计资料判定假设时,应以会计期间假设为依据;审计在建立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四大假设都受到了冲击。
会计主体假设。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不仅突破了城域空间对经济交往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以网络为依托兴起的虚拟公司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它最重要的资产只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虚拟公司外延界定的困难,导致会计主体假定的模糊。
持续经营假设。一方面,虚拟公司的兴起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益加大,企业随时都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
会计分期假设。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充分、及时供应成为决策致胜的关键,会计分期的假设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信息做出及时决策的需要。有人提出,将企业各种原始数据直接在网络上提供,由使用者各取所需,及时利用。如果这样,会计分期假设将毫无意义。
货币计量假设。由不同货币而引发的外币业务和物价变动会计,实质上都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而且,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使用者对信息相关性的偏好各不相同,因此,披露企业的经营环境,发展潜力及对未来预测的非货币性信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3. 审计内容的冲击。无形化是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首先表现在投入资产的无形化,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与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和智力的拉动。其次,还表现为资产及知识产品的无形化。如公司商誉、管理能力及信息科学技术中的纤维通讯、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信息产品。毫无疑问,这种在知识经济中普遍程度较高的无形化对整个审计运行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增加了对信息确认、计量的难度,同时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产构成资产主体,因难以找到准确的测试依据而无法将其量化。同时人力资产的转移无需借助外界的力量即可发生,在利益的驱使下自主地发生。这样转移不仅意味着原组织资产的减少,还可能因为商业秘密的丢失而造成更大损失。
二、审计工作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创新
1. 审计监督观念将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进行转变:
(1) 重视对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审计监督。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生产要素的认识仅局限于土地、劳动和资本,而把知识和信息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体现在会计核算上,就是把企业的经营过程看成是“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循环往复,而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和信息如何核算,如何进行审计监督,目前极少为我们所注意,不论在反映方面,还是在监督方面,都还远远不够,更不用提分析和评价工作。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利用这些信息的技术手段。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适时地提供能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原始信息。相应的,审计也应由原来侧重对综合信息的审计,转向对明细信息的审计。越来越多的使用者要求将下列内容列入审计报告信息:某些管理咨询信息或财务报告分析信息;财务预测信息;事关企业未来经营成败的因素;企业在近期所面临的营业或行业风险。
(2) 加强人力资源审计,改善人才的监督管理机制。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密集型行业如高科技公司、软件公司等将可能率先启动人力资源会计程序。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将逐渐成为审计的内容,并且其地位将逐步得到提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果有了高智能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那么企业就会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规避市场风险和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各种经营风险,从而为企业创造大量财富。因此,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人才,关心人才,重用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完善人才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劳动者个人业绩和效益的审查评价。
(3) 重视企业分配领域的监督审计活动。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促进企业分配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在全民所有制观念的引导下,我们把企业分配归结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职工个人的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这种分配方式忽视了按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因为 企业的经营成果毕竟是生产诸要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价值中,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所占比重较小,简单劳动将退居为次要因素,知识要素取得比其他要素更为丰厚报酬时顺理成章的事。所以企业的分配将面临着重大变革,“按劳取酬”的方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相结合。因此,加强对企业分配领域的审计监督尤为重要。
2. 审计技术和方法将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进行改进
实行会计信息化后,审计将实现“无纸化审计”,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也将产生重大变革。一方面,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将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 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财会人员对交易的直接监督减弱了,原来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适应这一变化。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集中性、连贯性,使大部分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数据库存储主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会计中的账簿控制体系失去了作用。
审计的知识范文3
本文以审计管制取消后,从需求方和供求方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审计市场与审计质量背离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只有通过公司,注册会计师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与监督才能减少需求与提高审计质量的矛盾。
关键词:
审计市场;审计质量;审计需求;审计管制;注会
我国从2014年12月正式取消了审计市场的指导价,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政府取消了对我国审计市场的价格管制。开始由市场需求调节审计市场的工作,但由需求主导的审计市场对审计质量的走向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审计市场又是否能够在没有审计价格管制的基础下推动审计质量的发展?我国当今的审计市场具有独特性,其中突出代表是经济、法律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行业环境仍然恶劣;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和技术环境急需改善;市场竞争中审计费用低,审计质量难以控制,市场效率低下,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过低。总的来说我国的审计市场的发展是不协调,质量与需求是不对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审计发展不协调,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不对等的现象?
一、从需求方来说
1.我国审计的总体目标其一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由于舞弊或者错误导致的重大错吧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其二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治理层沟通。审计需求主要包括强制性审计需求和自愿性审计需求两个部分。而我国审计服务需求的最初来源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产生的,在政府的管制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公司被要求聘请审计主体进行审计,我国在没有政府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自愿性审计需求的比例只占极少数,大部分审计的需求者只是为了应付政府机构的检查而进行审计,让注册会计师获取合理保证并编制报表。这种普遍的低水平的审计需求导致了与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的相背离,也与审计目标中与管理层治理层深入沟通的目标不能得以实现。
2.审计服务的需求者除了企业本身,还有贷款给企业的银行以及给企业投资和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所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来观察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未来可能的收益情况,来决定自己是否投资或者是是否购买公司的股票,或者是商业银行通过以上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来决定银行是否给企业提供贷款。但现实情况却是,投资者或是股民所拥有的专业判断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的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购买股票时往往不会对企业的审计报告或是其他对外公示的报告有过多的关注,而是通过整个市场的走向以及自身的直觉和经验判断来决定是否投资。因此外部使用者对于审计服务的低水平要求也与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的目标相背离。其次,从供应方的角度来看
3.正因为在审计市场上不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使用者都只要求低水平的审计服务,审计需求主要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需求,企业将审计服务视为向政府部门报送相关资料的程序性工作。这种低水平的需求和要求必然会导致审计最终产品的低质量。
4.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是同样需要成本的,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决定了高成本的审计工作,而相应低水平的审计报告只需要耗费相对较低的审计成本。客户方的低要求,对于价格的过度重视使得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降低工作质量来减少自身在审计工作中的审计成本。从而引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得质量高的服务没有需求,低质量的审计服务遍布行业的情况。
5.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威胁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道德。审计风险指的是当财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同时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也受到着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亲密关系外在压力等导致的威胁。可见如果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将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及对财务报表获取了合理保证。而将重要性设置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也减少了在审计中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而这样低风险的审计导向也无疑会降低审计工作的精确性,从而降低审计工作的质量。
6.当今审计市场准入和准出的低门槛也使得审计市场分散的大量的小的审计机构,在当审计只需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大量的小事务所分分布加剧了市场的无序化竞争,原本就低水平的审计工作少了政府的强力约束,使得审计工作的质量更难以得到规范,也导致了审计工作的无序与审计质量的降低。
二、对于当今市场上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相背离的情况,笔者的建议
1.公司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系统的完善工作,提高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扩大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权,多推动管理层自理层与内审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并由独董和内部治理委员会等进行复核,提高公司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使得公司的审计能够独立于外部审计,减少公司对外部审计的依赖程度,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了解审计工作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降低审计市场需求与审计质量的不协调性
2.审计行业应该多多加强审计行业的诚信系统建设,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协作,通过推动行业内准则,行业内惩戒制度的规范来提高审计质量,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加强审计行业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视程度,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培训。
审计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审计质量 审计行为体系
一、审计行为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一 )审计行为和审计质量内涵 (1)审计行为具有主观性特征。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行为完成的主体是个人,因为心理、意识以及个人的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具有相同专业水平的情况下,因为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主观判断的差异。二是审计行为具有动机性。目标的不同使审计师必然面临不同的行为动机选择,自私性和完全理性的博弈,使其追求效益的最大化。(2)审计行为具有专业性。审计行为过程充满了有效地判断和决策,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较少的判断干扰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减少其面临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丧失的风险。(3)审计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审计行为基于个体特征为基础,由于环境、利益以及道德等约束,必然对审计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审计质量也会有所不同。显然,不确定性来自于审计师的表象特征和潜在特征,表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学历、经验以及专业水平方面;潜在特征更多地通过心理、动机以及努力程度等因素得以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审计行为并不等同于行为审计。行为审计是行为科学在审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通过对审计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使其不断合理化、科学化,最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的一门审计学科,它体现如何针对行为进行优化提高的过程。可见,审计行为的研究更为基础。审计行为的实施必然产生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审计质量内涵的描述争议颇多: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产品的最终表现,应以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来衡量审计质量,如审计意见类型就是审计质量(谢志华,1999)。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提供的合理保证水平或可信度,如DeAngelo (1981)将审计质量表述为审计师发现被审单位会计系统中某一特定违约行为并对已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联合概率。具体而言:审计师能够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弊(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审计师能够报告已发现的会计报表错弊(审计质量的独立性特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Simmunic和 Stein(1987)、彭桃英(2005)等。汪军(2005)进一步拓展了审计行为过程,认为审计质量最终是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审计投入和独立性等的联合乘积。从过程角度而言,审计质量其实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ISO9000认为“质量是满足明示的或者隐含的要求的程度”;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可见,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其中,固有特性指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满足的程度是对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量”的确定,后一个要素把前两要素连起来并对结果的一种确定。现代质量的内涵已深化到生产过程,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从系统管理观点来看,生产体系管理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量好,组织结构与制度也充分发挥优势,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从而达到高的质量标准。因此,审计首先是一个服务过程,过程控制是高质量审计的保障,两者辩证统一;其次,审计质量需要体现信息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并体现审计行为过程对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审计行为不但能够准确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审计行为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盈余管理并发现和报告这些情况,使其在有效的监管范围内。审计师一方面需要按“要求”的标准(审计准则)进行规范技术;另一方面,又需要对技术的执行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形式和实质独立);最后,审计服务需要审计的固有特征,即审计师提供服务的专长性。
( 二 )审计行为和审计质量的统一 审计行为和审计质量相互促进。卢文彬等(2003)认为审计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其中专业胜任能力指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错误和问题的能力,而独立性则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报告发现财务报表中问题和缺陷的意愿。审计质量需要通过审计行为过程得以实现,审计行为是审计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高质量审计需要高水平的行为保障,而高水平的审计行为会不断优化形成更强的质量控制水平。此外,审计行为涉及审计师个人的激励机制和制度措施,有利于审计质量的“人本”建设;有利于完善审计工作和提高审计执业效率与效果。
二、审计行为质量控制体系
( 一 )审计主体行为的体现 Watts和Zimmerman(1981)、DeAngelo(1981)的研究中更多的关注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其中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师职业特点的体现,是会计服务的特殊需求所在,从而体现审计师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专业能力。专业胜任能力被认为与努力程度、技能和能力等因素有关;独立性是审计质量的灵魂,体现为形式和实质独立两个方面,是质量“要求”得以落实的关键。理论上讲,审计师的独立性越强,对外报告审计问题的倾向越大,审计质量也会越高。独立性体现出审计师的抗压能力,一是源自自身的心理、道德、经验的抗压力;二是源自外界的法律与环境、人际关系、经济利益的抗压力。关于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认同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即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市场绩效,如Beasley和Petroni(2001);Carcello和Nagy(2002)等;常成(2008)认为行业专长水平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多年来关于审计行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如王(2010)从审计主体角度指出,审计主体行为研究是审计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绩效与审计主体动因、审计主体心理、审计主体能力的关系表达为:审计判断绩效=f(动因,心理,能力),其中动因包括内在需要和外在影响两个方面;审计主体能力包括审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行业审计专家效应;心理则包括审计行为主体判断过程中的启发式捷径与偏差 、审计行为心理过程分析 。王建新(2007)对卡瑞塞的欺诈理论进行描述,卡瑞塞认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且相互关联的。这就是著名的“欺诈三角理论”。
( 二 )审计行为的环境影响 王媚莎和谢飞(2009)认为有限理性下审计行为影响因素应包括审计行为的外部环境限制(包括但不限定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体制的发展和变迁)、审计人员的内在能力的限制(包括个人智力、技能和经验)和审计人员的多样化动机限制。汪明(1998)认为,社会审计行为是社会审计行为主体在审计目标的驱动下,由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控制相互制约和作用做出的现实的能动活动,社会审计行为可以表述为f 的函数,即f(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行为动机)。由此可以发现,基于审计质量角度,审计行为体系表现为专业能力、独立性两大基本要素,由于审计师的个体行为特性,行为过程决策体现出个体行为的动机、内外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性选择,机会可以包括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从个体而言,就会由于环境的宽紧使审计师面临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依靠独立性和专业能力把握;而理性程度则体现审计师自身能力与环境的综合,如经验、教育程度、道德等约束以使行为处于更合理的状态。本文认为,从审计质量角度,可将审计行为的上述研究拓展为:审计行为=f(行为动机,个体行为专长,个体独立性)。三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其中:“动机”是个人主观行为特征的体现,好的动机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少的外界干扰,并不意味着没有欺诈和犯罪。同样,具有好的动机和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却不能够抵抗内外压力,也不能够有高的审计质量。
( 三 )其他因素的体现 对于具体的因素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行为专长。雷光勇和曹建(2008)认为“影响努力程度的法律体制由责任规则与损害计量模式组成。……还需要从其审计师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角度,对进行审计质量的保持与提高角度加以分析与研究。”杜娟(2008)在研究胜任能力特征时引入了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应用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赵劲松(2005)认为审计质量的包含技术性特征和独立性特征。其中,技术性特征分为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技术性因素包括审计师的专业教育程度、专业技术因素、职业谨慎态度、专业判断能力以及使用的审计技术方法等,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术、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审计人员的宏观视野和分析能力。经济因素即为审计过程中的经济资源,受教育越多、技术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的审计师要求的报酬也越高,发现会计报表错弊的能力也越强。(2)独立性。Falk et al.(1999)实验研究结论认为审计师自利行为和道德理性影响审计独立性。赵劲松(2005)认为影响独立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和“制度因素”。潘华和黄国良(2005)对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职业团体及管制机构等不同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不同主体及其之间尤其是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均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重要影响。
三、审计行为因果分析及体系构建
( 一 )审计行为因果分析 在我国由于“审计悖论”的存在,审计机制上的缺陷导致审计者实质上不独立(雷光勇、王立彦,2005);同时由于法律监管的门槛较低以及监管力度不足,我国存在“道德风险”偏高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我国审计行为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上文分析中,我国学者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细化,虽各有不同,但对于研究的角度,均不程度地强调了审计师作为个体需要具备的主要特征――专业能力和独立性。本文认为上述研究忽略了审计师行为的基本因素研究――社会性,审计师拥有的价值取向、道德以及心理,甚至是制度的约束是行为主体的特点体现。从审计质量的系统性特征出发,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综合,也是审计行为的全面体现。但专业能力和独立性虽然在现有审计行为研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但显然不能够代表审计行为研究的全部。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动机是完成特定目标的先决条件,而结果则是行为的最终体现。虽然审计师不一定会进行欺诈,但发表了不真实的意见或者未能够履行职业操守则与此类似,均会受到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其中,机会与专业特长、独立性的程度密切相关,审计师的专业特点使其具有把握机会走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于其行业专长和独立程度的结合;理性程度则与心理因素、道德因素、自身利益以及制度约束有直接关系。从这一角度,本文提供了更为现实的研究视角――审计质量控制体现审计行为的全过程控制,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均忽略的领域,尤其是心理能力与专长等的结合性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审计师的判断能力受到固有因素的限制,刘明辉和毕华书(2007)认为主要表现为选择性知觉、锚定心理以及过度自信陷阱。此外,审计师的行为研究应体现其努力程度,而不是只关注结果,这也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 二 )审计行为体系构建 (1)行业专长应当包括审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心理能力水平、专业教育水平、经验以及努力程度。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心理能力中应当突出判断能力、自我效能和情绪智力,以使判断力的研究更贴近现实;其中判断力应包括选择性理解和验证性偏见、过分自信等因素。二是关注审计师的努力程度,体现审计师的工作状态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忽略这一领域的研究是错误的。依据雷光勇(2008)的观点,影响审计师努力程度的法律体制由责任规则和损失计量模式组成,本文将法律责任的损失因素放置于制度中,而将努力程度由公共进取因素和个人进取因素体现。(2)独立性应当包括职业道德、物质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之所以增加制度因素,是因为道德、物质和精神因素并不能够全面体现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而制度因素是质量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制度规范的合理与有效也将有利于质量控制的进一步改革。(3)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体现三种形式:源自内在需求的满足性、环境给予的机会以及审计师对待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与态度。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列示如(表1)。
*本文系黑龙江教育厅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审计质量控制的审计行为规范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5523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遥:《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假定》,《审计研究》2008年第2期。
[2]陶艳娟、靳炎:《从行为科学论审计》,《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审计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务
随着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越来越被重视,笔者近年负责了几个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组织方式、检查内容及方法、文书编写进行大胆创新,项目审计质量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和认可。现整理一些原创性的有特色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审计立项及工作组织
审计项目立项选择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立项应贯彻风险导向原则,一般选择基础管理薄弱的单位进行立项,尤其优先选择新成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及廉政风险较大行业企业以及近年被各级各类检查机构查出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立项。贯彻风险导向原则选择被审计单位可以以内部控制制度角度审视、解析被审计企业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指出努力方向。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根据是否立项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一般单独立项,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问题一般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作为其他审计项目审计报告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披露。本文主要讨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可以采取单独立项审计组织方式,也可以结合经营业绩、经济责任、基本建设、其它专项审计项目采取捆绑式审计组织方式。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及其存在的风险进行检查评价,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大量的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为防止信息片碎化,影响研究分析的结果,除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需加强沟通外,审计组人员不能太多,岗位分工检查范围不能太窄不能相互交叉也是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审计组原则上一般由三人组成,设综合、资产管理、专项费用等检查岗位。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一般包含制度环境检查、符合性检查、实质性测试等检查程序,各检查程序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顺序性,审计人员应首先进行制度环境检查,其次实施符合性检查,最后实施实质性测试。审计组原则上应纵向分工,不能横向分工,即按业务属性分工检查,审计人员对分工负责的业务完整实施制度环境检查、符合性检查、实质性测试等检查程序。不能反过来按检查程序分工,即对同一业务由不同的审计人员实施制度环境检查、符合性检查、实质性测试等检查程序。
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构成及分工应保持一贯性,原则上不能中途改变人员构成及调整人员分工,尤其在业务实质测试阶段,人员分工上应与制度环境检查、符合性检查分工保持一致,不能跨业务属性调整符合性检查、业务实质测试人员分工,否则可能严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因为信息传递规律告诉我们,信息传递在传递过程中都会发生衰减,再好的沟通都不如审计人员自身亲历亲为获得的信息全面有效。
二、审计内容及方法
1.检查制度环境。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按来源可分为上级制度和内生制度两种,按制度内容分为实质性制度和流程性制度。
(1)制度检查。基层单位一般是其上级单位制度的执行单位,其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来源于上级单位颁发的各种规章制度,上级单位颁发的规章制度收集整理归档以及传阅知晓的部门和岗位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在审计时应首先检查被审计单位文件管理部门各种规章制度收集整理情况,检查是否分类归档,是否存在重要文件缺失;文件传阅部门和岗位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完整,应转发的是否转发,相关执行部门和岗位是否留存复印文本或电子资料。其次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根据上级单位文件制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实施办法,检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实施办法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对于经常性事项上级单位没有的规章制度的,是否建立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于偶发性事项上级单位没有的规章制度的,是否有请示报告制度。
(2)流程梳理。控制环节一般设置在业务处理流程中,可以说离开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无从谈起,因此,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的梳理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至关重要。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可能以文本制度形式表现,也可能没有具体的文本制度,而是存在于单位业务处理习惯或自然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熟悉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通过对业务、会计资料进行梳理分析,组织资产、资金的现场抽查,核对业务、会计处理流程执行情况,确定相关业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控制点,以确定符合性检查和实质性测试检点。
2.进行符合性检查。在实施制度环境检查后,审计组应对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符合性检查。在实行符合性检查前,应根据内控制度检查和业务流程梳理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类。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宏观层面活动和业务层面活动。宏观层面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组织架构、经营战略、决策机制、风险管控、信息传递、内部监督等活动,业务层面活动包括资金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税务管理、科研开发、担保业务、工程项目、业务外包、产权管理、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成本费用等。
在业务层面活动中,资金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税务管理、科研开发、担保业务、工程项目、业务外包、成本费用等有明确的账户对应查证,而产权管理、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等一般没有明确账户对应查证,必须依赖企业其他文件资料查证。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按宏观层面活动和业务层面活动分类后均应实施以下基本环节检查,一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情况,二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三是分析研判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按其成因可分为制度建立缺陷和执行缺陷。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按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四是思考针对认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可行的改进措施。除实施以上基本环节检查外,审计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属性及单位的特点,细化更具体的检查内容,使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进行实质性测试。在进行制度环境检查和符合性检查后,审计人员应选择被审计单位部分重要文件和业务进行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一般包括制度环境测试和经济业务测试二项检查内容。
在进行制度环境测试时,审计人员应选择3~5份被审计单位颁发正在执行的重要文件实施测试检查。制度环境测试检查:一是要进行条文分析。分析正在执行的文件是否存在与其上级文件相关规定不一致的条文,文件条文之间是否相互矛盾,是否存在无法执行条款。二是要进行表格表单分析。表格表单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载体,审计人员应检查表格表单结构是否合理,填报项目是否必须、有效,是否存在重大遗漏项目,是否具有操作性。三是要检查文件执行情况。按照文件有关内容、职责、流程及表格表单填制的规定,到文件执行部门和岗位,实地对照检查文件执行情况。企业宏观层面经营管理活动更多表现为制度性,因此宏观层面经营管理活动实质性测试应结合制度环境测试进行。
在进行业务层面活动测试时,审计人员应在每一类型业务中选择不多于3笔,至少1笔主要经济业务从业务发生到结束全过程实施测试检查。实施测试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经济业务选择应注意业务的代表性和多样性,通常应先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在同类业务中按重要性排序,然后在每类经济业务中按排序选择不少于1笔,至多3笔业务进行测试,如对基层单位实行备用金管理的单位,应至少选择1笔基层单位报销业务进行测试;对存在项目支出业务单位,应至少选择1笔项目支出业务进行测试。二是为提高实质性测试工作效率,为防止检查内容遗漏,审计人员可结合检查内容设计测试工作表格。测试工作表格应具体列明测试检查内容及判断标准。测试工作表格可以由被审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审计人员逐项核对,也可以由审计人员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记录填写。三是审计人员实施实质性测试过程中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专题讨论、检查、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重新执行等方法,但检查和重新执行是基本工作方法,其他方法一般穿插在检查和重做方法中。
审计人员通过制度环境检查和符合性检查及实质性测试,充分收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是否存在缺陷和薄弱环节的证据,及时做好审计取证记录,编制单项审计底稿,最终形成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三、审计文书编写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检查和评价,传统审计项目一般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审计检查和评价,合规性问题可以用对和错来描述,管理问题难能以用对错来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特点编制审计取证记录、审计单项底稿和审计报告等审计文书。笔者在编制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文书时,即保留了通用审计文书的格式,更注重突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特色。
1.审计取证记录。审计人员在实施制度环境、符合性检查、实质性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执行中存在缺陷及薄弱环节应复印相关证据资料,做好审计取证记录。编写审计取证记录应以描述客观事实为主,不发表倾向性意见,尽量不做判断、不下结论、不提处理意见。取证记录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检查发现问题的现场记录,取证记录的签认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及薄弱环节认定的起点,为降低取证记录签认难度,避免取证记录与审计单项底稿所描述的同一事项需要被审计单位领导二次签认,取证记录可以不要求被审计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只需被审计单位现场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即可。如果原始资料难以取得,取证记录可以没有原始资料。
2.审计单项底稿。单项底稿应在综合整理分析审计取证记录的基础上编写,编写好的单项底稿应交被审计单位签认。编写单项底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执行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一般是零碎的,存在的问题可能很多,很琐碎,难以按照“一事一稿”的原则编制单项底稿,为减少单项底稿的数量,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践中原则上要求一个项目只编写一个单项底稿。二是对问题事项的描述不要太具体,语言要简洁,问题尽可能采用词条形式表述,一般不要求具体的单位、时间、地点、金额等细节性内容。三是单项底稿原则上不要求引规,主要原因是底稿反映的问题太多,难以一一引用相关规定,而且有些问题可能仅是一种风险提示,没有对应的规定,但这种风险提示有助于被审计单位加强和改善管理,如果拘泥于规章制度,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四是单项底稿原则上不提处理建议,如提处理建议应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急需整改的具体问题,对不急需整改的制度性问题一般不在单项底稿中提出处理意见,更不能提出管理性的建议,这样可以避免单项底稿签认时产生争议,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留出足够的时间,为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更全面的、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留出空间。
3.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报告撰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计报告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判断及评价,判断及评价应根据制度环境、符合性检查及实质性测试结果做出,真正做到有审才能评。二是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应按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分类描述。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分类应尽可能准确,难以准确归类的原则上作为制度执行问题描述处理。三是审计报告除提出单项底稿已提出的处理意见外,还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综合性的改进建议。综合性的改进建议应以提原则性意见为主,不宜提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提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可能给审计人员带来风险,使审计人员处于说教者的尴尬地位。此外,改进建议还要注意语气措词,语言不能生硬。四是审计机关原则上不要根据审计报告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决定,最好下达审计意见书,要求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意见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改。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形象,有利于创造和谐审计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韩丽荣,郑丽,周晓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理论分析及现实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
[2]孔敏.内部控制审计“合理保证”实现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27).
[3]马海群.评价学的开创与奠基之作――评《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11,(4).
审计的知识范文6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1号——职业道德基本准则(2009)》第十七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关注,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勤勉尽责,认真、全面、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所谓“应有的关注”,指的是谨慎的审计人员在计划和实施审计业务时必须保持的职业关注,也可理解为职业谨慎。尽管各国准则对职业关注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内涵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尽到职业关注责任的标准,也是对职业关注的最低要求;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否可以胜任所承担的责任,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则应当考虑向专家咨询或拒绝接受委托;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勤勉尽责,积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四是注册会计师应具备职业的敏感性,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对审计程序和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职业关注”是一个职业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法律诉讼中,“未能勤勉尽责,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往往成为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及量刑的依据。但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司法判案的角度,如何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做到“勤勉尽责,尽到起码的关注”目前仍然是个难题。
二、注册会计师保持高度职业关注的必要性
(一)审计过程中大量职业判断的运用 职业判断,是指在审计准则、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和职业道德要求的框架下,注册会计师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做出适合审计业务具体情况、有根据的行动决策。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应对措施、评价审计证据到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等所有重要审计环节都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由于审计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不是按程序操作就能达到审计目的的流水线作业,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分析判断的过程,这就要求注会计师首先应是一名好的分析师,能够跳出财务知识的囿苑,从整体、全局的角度观察被审计单位本身及其所处的行业环境,关注异常的变化或信号,敏锐捕捉相关信息,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和高风险领域,制定适当的审计策略。
(二)审计的局限性及审计成本的限制 审计只能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中不存在由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而不能提供绝对保证,这是由审计的局限性所致。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广泛使用审计抽样技术,这一技术虽然能提高审计效率,但对审计质量却可能构成损害。由于不能对所有的业务进行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经验、判断和技巧,关注抽样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并充分关注未抽取样本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以控制抽样风险和审计风险。另外,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甚至是制度失效和管理层舞弊以及审计程序实施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碍和困境,都需要注册会计师敏锐地关注到异常的信息。同时,对审计时间和成本的考虑也促使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职业关注。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信息量,要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要求下完成审计任务,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关注在设计最佳审计程序和获取证据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重点识别和查找可能导致重大错报的事项,合理安排,提高审计效率。
(三)知识更新和客户反审计能力的提高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力的挑战 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高准入的行业,专业胜任能力成为一种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可分为获取和保持两个阶段。专业能力的获取虽然不易,但要在知识更新迅速、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要始终保持与所提供专业服务相匹配的专业胜任能力却非常困难。尤其是在当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审计知识与能力,还要掌握法律、金融、税务、计算机、管理等知识;面对不同行业的客户,还要了解相关的业务性质特点、流程、技术和工艺等行业知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客户的反审计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客户的财务人员就是注册会计师出身,熟悉审计程序和方法,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这些都要求注册会计师时刻关注自己是否具备应当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如果注册会计师承接了自己不能胜任的业务,则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就是未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
(四)审计环境的变化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关注的重要性 接连曝光的会计舞弊案和随着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卷入法律诉讼,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受到普遍质疑,人们通常会指责注册会计师在这些会计舞弊案中没有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虽然审计并非专为发现舞弊,但是公众对于注册会计师查找舞弊的期望却日益增加,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能在舞弊审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2010年11月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以下简称1141号准则)中也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在舞弊审计中的责任。实务中,舞弊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执业中面临的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而且由于“深口袋理论”,在司法判案时也倾向加重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事实情况是,既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严格遵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仍有可能出现失误导致审计失败。面对审计环境的变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和职业关注的重要性空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