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1

Abstract: The diversified enterprise group, which is active in the rapidly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is a leading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in modern emerging markets. The study on the diversified enterprise group in emerging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has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新兴市场;企业集团多元化

Key words: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emerging market;diversified enterprise group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180-02

0 引言

鉴于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所特有的突出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放弃传统的单一化经营策略,多元化发展迅速成为企业扩张和成长的主要模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了形态各异的多元化形式,以美的、海尔、联想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过渡的过程中均成功进军国际市场,成为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典范。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在探索多元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实让人们看到集团多元化经营不善同样也会使企业走上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之路。

1 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企业集团为什么要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从未停止,各企业集团纷纷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的动机始终是众经济学者试图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伴随着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逐步兴起,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线索”。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在企业内部同样存在着与外部资本市场环境相对应的“内部资本市场”,其与企业的资金管理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分析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考虑到其挑选胜者的自动择优性,因而在企业集团多元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这就为新兴市场多元化企业集团普遍存在找到了根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新兴市场环境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部分领域,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优势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减弱趋势,从现行新兴市场体制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极有可能会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这主要是因为此时通过内部市场节约的交易成本往往低于组织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组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从企业集团多元化决策高度考虑,在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势在必行。

2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视阈下的企业集团多元化动机

2.1 节约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顾名思义,指的是为促成交易行为而产生的成本,根据交易行为的不同,其又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企业集团多元化而言,其交易成本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般来讲,复杂的或有要求权契约通常是不完备的,而执行契约的制度安排通常都要求组织承担相应的成本,由此,交易成本应运而生。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因为所有资产的专属性程度、不确定性、耐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变量会增加契约的‘不完备性’,因此交易成本与资产呈正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兴市场中资产专属性、机会主义等问题的表现更为突出,加之政治经济风险偏高、资本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节约交易成本更可能成为新兴市场多元化决策的一个重要动机。通过企业集团多元化,可节约交易过程中包括寻找目标、收集信息、谈判、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实施协议全过程的交易成本。

2.2 协同效应 多元化给企业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益就是“协同效益”。从内部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其主要来源。

2.2.1 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 Effect) 根据经济学和经营管理学相关理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即“规模经济效益”。它的核心思想在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平均生产成本(AC)和经营费用都随着产量的增加得以降低,从而能够获取一种成本优势,于是就有了规模经济效应。以生产同一种产品M的n家企业集团化发展为例(其他条件不变),当满足AC(M1)M1(M1、M2代表产量水平)时,就认为实现了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①生产技术;②经营管理。由于每家企业个体设备存在高价值、不可分性,通过实施集团多元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分工程度和专业技能,有助于降低原材料、半成品等的库存量,由此,人力物力资源成本均获得下降。另外,将总额一定的管理费用分摊于更多的销售额上,以较低的成本筹措较多的资金,能收获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现代新兴市场,多数企业集团多元化决策多在于利用规模经济。

2.2.2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与规模经济不同,范围经济主要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当同时生产两件产品的费用低于独立生产单个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时,这种情况就是“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可能存在范围经济。它是由同一机构提供多种产品及服务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只有当“企业生产经营范围扩大―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时,才称之为范围经济,它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

公式表示为:

TC(Qx,Qy)

范围经济节约率计算公式:

s=■

诸如工艺技术、商标、厂房设备、分销系统、管理团队等要素,一旦将其投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常还可能以一个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其他产品。范围经济恰恰为交易成本妨碍有效共享要素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多元化动机,原因是其可以为充分利用范围经济、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更大可能。

3 内部资本市场对新兴市场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影响

基于前文内部资本市场定义多元化动机的相关分析,当资产专属性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内部业务部门将建立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并在各业务组织之间共享财务信息,以便达到内部资源的最优化。

在信贷约束条件下,由于资金有限,并不是所有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都能获得有力执行。为此,经理可以被假定为有获取各个项目自然状态下信息的权利,总部通过不断重新配置各个子项目之间的稀缺资源,达到创造新价值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单个项目势必为稀缺资源展开激烈竞争。此外,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还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过去,当信息不对称时,公司常选择放弃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在新兴市场,与这些问题紧密相关的信贷约束条件将更具约束力,为了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优的项目,缓解信贷约束显得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对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而言,其发展模式就其本质来讲属于战略选择,在不同时期,发展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企业在战略选择上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可能会因为忽视现实变化危及自身生存。因此,脱离具体实际、一味主张多元化战略是不明智的,有利的或不利的观点都存在商榷之处,善于从内部资本市场角度对新型市场企业集团多元化展开研究,为新形势下的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庄健.并购中层级结构设置对收购方终极控股股东融资能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龚志文.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集团内部资本配置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2.

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培训

1 概述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实现是当今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匮乏,这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中普遍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结合中小企业特点,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制定一套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人才培训模式,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2 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意义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人才缺乏的问题。以重庆市中小企业为例,调研显示,约有九成企业表示企业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要求加强人才培训。

为此,针对性的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信息化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中,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而且需要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执行层人员。②员工信息化水平对信息化实施具有反作用。企业实施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全体人员来说,不仅仅是更换了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其管理、操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解决问题路线的转换。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对先进技术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③员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管理人员适应并学会利用新系统完成工作的技能。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是系统本身,而是系统实施过程所积累的管理技能以及所形成的信息处理能力。员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才是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

3 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市场分析

据统计,中小企业占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当今电子商务特色突出的市场浪潮中,信息化发展是一场不可逆转的潮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重庆为例,重庆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的行业、地域十分广泛,重庆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万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就人才支持方面,“每年组织1000名以上企业高层管理者参加国内外培训、进修”、“1万名以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参加各项知识更新、提高能力的专业技术培训”、“10万名以上企业技术工人参加提高操作水平和技术等级的岗位技能培训”。全市中小企业数十万计,全国中小企业数千万计,按上述比例计算,人才培训需求的数量庞大。由此分析可知,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4 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建设

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对于开展信息化的企业来讲,人员结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型,“塔尖”是负责整个企业信息化全盘规划的CIO,一般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承担;“塔基”是一般技术人员,负责数据输入等具体操作工作;“塔身”就是被称为企业内部IT管理咨询顾问的项目负责人,即各模块的项目经理,其作用一般是代表企业用户方负责具体项目的需求调研、规划及实施,负责代表用户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进行项目描述。结合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发展程度不一的特点,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综合制订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措施。针对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需要,结合各类信息化主题知识,开展集中授课、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电教普及等各种形式的培训。从而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4.1 培训面向层次 经理(厂长)班:面向中小企业经理(厂长)、企业最高决策人员开设。培训内容以企业家的视角,包括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创新的关系,信息时代的领导和管理艺术等方面内容。专业培训班(高级班):面向企业信息化主管、主要技术人员开设,培训完善信息化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从信息化战略规划、系统选型、系统建设、组织实施等方面展开。基础培训班(普及班):面向信息化相关技术人员。从普及的角度,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主要强调具体的系统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举办专题技术讲座:针对性开展集中区域、集中领域、集中行业、集中应用需求等方面的专题技术培训。培训内容随需求而定。

4.2 培训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案 培训工作思路是“抓关键,重普及,利用多种手段全面开展信息化培训”。培训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可以结合政府企业组织、培训机构参与、社会团体辅助等多种方式,采用针对主题的灵活形式开展。

不定期举办中小企业经理(厂长)信息化的培训班。定期开办中小企业信息化专业人员培训班。组织相关力量,借助远程教育中心安排普及企业信息化教育课程。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先者进行技术讲座。

5 结论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推进信息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要素,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普遍重视。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持久有效的培训机制,对于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开碧,罗蓉.中小企业MES支持服务平台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8):21-22.

[2]郝芸芸,王丽萍.中小企业信息化在线培训平台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99-100.

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245-01

1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景

电子商务给企业计划决策管理带来优势。从很多企业电子商务实施的成功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决策管理如果重视电子商务的应用,就能更好的把握产品市场的方向,做好发展的市场分析、战略规划、认识到利用电子商务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电子商务给企业组织管理上带来的优势。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比较畅通,同样由于规模较小,企业员工便于统一思想,另一方面,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型组织”,提升员工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与企业共同发展和进步。

电子商务给企业领导控制带来的优势。管理者容易把握企业变化的信息,对企业整体目标的完成,企业中问题出现做出及时的调整,控制。

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必须认识:在配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下,电子商务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跟上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1)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配套。

(2)金融支付体系仍然是电子贸易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3)电子商务的应用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运行环境尝不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标准、规范仍需加强。

(4)上网企业与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信息技术在企业与家庭中应用不够普及。

(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支持能力低。

(6)相比国际水平。国内网民数量较多但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相比之下,中国的网民数量较多,但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且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

(7)国内电子商务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地区差异巨大,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对比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模式烦杂,发展不平衡。突出问题是中小企业总量高达1200多万家。且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而传统的中小企业又缺乏资金。国际投资公司在具有资本市场高回报前景的大型门户网站、媒体广告、搜索引擎等等领域投资规模巨大,但是国内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却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

3 中小民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积极参与

中小企业应提高认识,积极运用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经营模式进行管理变革和组织重构,重塑企业业务流程,以应对信息经济时代的挑战。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而企业决策层的认识和参与则是关系到企业电子商务开展成败的关键。企业决策层特别是高层领导应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理解,将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经营理念引入到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中,借鉴原有的经营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寻找网上经营与传统经营的最佳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决策层的影响力带动企业全员对开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机运行。

3.2 统一规划,循序渐进

首先,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要采取务实的态度。应在对现实情况清晰认识的基础上。与企业自身的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状况相结合,详细进行各环节的规划,灵活多样地采用各种电子商务形式,结合企业目标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电子商务系统规划。

其次,电子商务的实施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应从企业本身出发,将本公司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最大的客户,首先满足本公司的业务需求;应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利用已经建立好的、成熟的现有系统,建立一个良好的整体框架,从简到全、循序渐进地开展电子商务,根据业务需求分步进行系统集成。

3.3 务实基础,稳步推进

电子商务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深层次内容和高级阶段,企业信息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业务和资源限制,电子商务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企业信息化程度低。起步晚的情况下。这就决定了企业电子商务应在逐步加大信息化投入的基础上分步实施。

首先。加强基础管理,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整理基础数据,改善业务流程,甚至进行必要的体制变革,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中小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一、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人、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最终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并给管理层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便于进行正确的决策,以促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用于管理领域以来,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集成,从传统到现代的一系列演化。根据其发展的时序和特点,可将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阶段。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是多种学科混合紧密联系的一门新兴技术。就其功能来看,信息管理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产物,综合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技术。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来看,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又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小供电企业信息化现状

上世纪末,电力企业已初步尝试探索实施信息化,如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企业信息化覆盖面已涉及到电力生产、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等多个环节。作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国家基础性行业的电力企业,近年来信息化的应用在提升电力行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目前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孤岛较多、有些地方存有信息盲点、技术平台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存在信息安全漏洞等。从2008年起,电力行业信息化跨入了大发展时期,信息系统数量、资产、应用水平等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企业面对种类繁多的平台和各式各样的应用,信息管理部门必须结合生产、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企业特点,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从而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健康有序稳步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刺激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信息化的应用加快了普通劳动力与科技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流动。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汹涌浪潮,正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文化观念,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面对信息化,中小供电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着以下显着的特点:

(一)管理集成度高

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消费的特点,发电、送电、变电和配电等必须同步,电力产品不可能像其他机械业、手工业等具有时效性。这种工作流程时时的特殊性质要求高强度的管理信息集成。而中小供电企业主要涉及变电和配电环节,其管理行为必须全面覆盖从变电、配电、送电到用电的整个过程。信息管理系统(MIS)必须将企业的各个部分、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组合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集成从原料采购、设备维护、工程施工、用户服务以及资金结算等企业运转的全部过程。

(二)生产环节复杂

电力工业虽然只生产单一产品,但其生产过程却极为复杂,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是24小时不间断的,设备维护、故障抢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等众多功能部门的配合,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极为繁杂。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MIS具有高度敏捷性,时时更新联动,能够建立支持企业各部门和各企业的密切联系,确保各个环节运行流畅。

(三)安全、稳定性要求高

电力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也正是因为这样,电力企业的生产、传输、供应和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在某一程度上需要较高的可靠性与保密性。这就要求电力企业MIS的构建必须以稳定、安全、便捷为前提,同时具备功能扩展能力,以适应不断进步的信息化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提升的要求。

(四)行业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力行业才渐渐地走出垄断面对市场化竞争,每一次变革都会使企业内部、外部的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电力企业的MIS的建设无法及时更新达到完善;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管理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都又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和习惯,既没有统一的操作要求,也没有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这对电力企业规模化MIS建设带来了信息控制、开发通用、数据及时准确的信息软件的困难。

三、中小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国家电网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提出,对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的未来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规划,都作出了更新的指导思想,也指明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朝着深化应用和优化应用的方向进一步迈进,集团化、统一化的发展思路在大型集团型发电企业中全面确立,行业内的两化融合程度势必得到进一步提高。就目前中小供电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实质来看,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以及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等等。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OA)

根据中小供电企业点多线长、人员相分散的实际情况,OA系统首先要建立内部通信平台,即内部的邮件系统,以方便企业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并基于安全性、便捷性考虑,应实现有条件限制的与Internet邮件互通。其次是信息的平台,即时电力企业信息,提供交流平台,例如新鲜新闻、信息简报、内容通告等能够在员工之间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再次是工作流程自动化平台,例如公文的收发、审批、处理,以及请示、汇报等流程化工作的自动化处理,以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旨在规范各项工作,提协同工作效率。最后是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设定不同用户等级,检索查看不同权限的文档、图片等信息,实现不同层次的文档共享、查阅和使用。与此同时,OA系统还应充分考虑信息集成,具备数据接口功能,能把企业原有的MIS、ERP、财务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使员工能有效获取并处理信息,提升供电企业整体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障供电设备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是采用计算机信息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生产运行指挥人员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技术依据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远程操作、报警处理、实时数据监控及分析等。重要环节应采取双机热备,当任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自动完整地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需要有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快速、平稳地自动或人工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故障切除时不能影响系统内其他设备正常运行。调度主控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从全局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分析电网运行状态,协调各变电所内RTU之间关系,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三)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市场竞争形势日益发展,建立完善的创新信息化营销体系是满足不断深化的市场化变革和日益发展的客户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按业务逻辑关系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客户服务、营销业务、营销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四个层次。客户服务层与客户进行交互并为客户提供直接的服务,主要通过规范服务标准,提供优质服务,共享服务资源,提供多种项目服务,如:故障抢修,信息咨询,用电业务查询,投诉、举报、建议,电费催缴等。营销业务层是客户服务层的支持层,对系统内的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主要进行各类供电服务事务地处理,保证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有序地在各业务部门之间流通。同时负责向客户服务层实时提供客户的用电信息,如:业务受理,电费抄、核,电费计算,帐务管理、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营销质量管理层通过工作流程平台,监控各部门工作状况,提供监督手段,实时考核绩效,如:营销业务的稽查、各项营销指标的统计等。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是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的综合信息分析和处理中心,主要向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提供营业管理功能,主要从市场分析、客户分析、市场预测、需求侧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电力营销工作的经营状况和政策实施效果,进而预测供电市场需求。

目前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有不足,已经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竞争力的提高,企业需要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实现信息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样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进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推动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是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满成.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2006(4)

[3]2009~2010年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 信息化;电力企业;现代化应用水平;作用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2-0223-02

在当前社会中,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国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并为提高它们的现代化应用水平发挥着卓有成效的、积极的作用。目前,信息化的表现形式已经被全面推广到电力企业的各项专业系统应用当中,通过建设和完善稳定、安全的网络通道,为相关员工的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全面的促进和推动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达到预期的最终目的。本文就目前信息化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就如何强化其信息化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便促进和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应用水平。

1 信息化在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应用水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营销系统为整个管理系统的主体,并集合市场分析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网上营业厅、客户服务系统、银行代收、电力营销整合系统、移动万能卡收费、精细化管理系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电力营销系统。例如,某电力企业自2003年起在公司推行统一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至今已经在各县级的电力公司、城郊公司等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和推广。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普及提高了客户服务的水平,建立了电费的实时代收系统,实现了移动收费和万能卡收费,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应用水平。

2) ERP系统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英文简写。是由美国的一家计算机网络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根据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信息和企业对社会供求关系的要求,为了预测企业信息管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变革发展趋势而提出的。ERP是一种企业信息的管理系统,它可以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物资资源管理和财务资源管理进行一体化的集中管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在应用和运行ERP系统。它有效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善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企业网站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包括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并且委派专人定期的对网站进行模版更新和网页维护,大多数的机关部室和二级单位也都已建立了本部门的网页。企业网站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传、交流平台,使得企业能够实时地对相关信息和情况进行公告、反映和宣传,加大了电力企业在各时期对专项性活动的报道宣传工作,提升了电力企业内部稳定、和谐的工作氛围。

4)输变电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输变电管理采用的是单轨制的信息应用系统,并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基本实现了以调度工作为核心的业务流程管理和以设备设施为中心的电力生产运行管理。输变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的完成了电力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网上流转,使得电力业务及其设备设施的基础信息、图片信息和详细资料等均实现了网络化的录入和处理,进一步的规范了电力生产管理的流程,彻底转变了传统的电力企业的工作模式,降低了工作压力,提高了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

5)配网GIS系统

配网GIS系统在电力企业的推广和应用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现代化应用水平,具体表现在:在业务方面,实现了对各类电力业务流转情况的实时监控,并自动对不符合电力企业要求的业务流程实行回收、回退、重置、作废和删除等操作,且对相应的操作进行记录备份。在系统管理方面,能够有效的确保线路巡视、口头令、设备管理、检修试验管理、事故处理、备品备件管理等相关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配网GIS系统的应用,为电力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的配网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实现了电力企业配电网运行数据的可视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加速了配网管理业务的网络化、规范化、信息化、流程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2 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加强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

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加大在计算机系统装备方面的资金和设备投入,确保全公司的计算机、服务器、小型机以及其它网络设备能够足量足质。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保证各部门单位,尤其是生产和管理部门能够实现一人一机的工作环境。此外,还可以加强对Windows系统、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Domino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的建设,确保lnternet浏览、WWW、SQL数据库以及Sybase等服务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为电力企业开发和应用各类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网络通道的建设

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是由企业的城域网、代管县网络以及直管县市的网络组成的。目前,电力企业的城、农网的改造都已基本完成。

在今后的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电力部门和企业要积极的加强网络通道的构建和优化,建立电力企业的光纤环网,并确保其主干带宽至少在1G以上。

积极采用千兆光纤将电网改造的管理和生产单位进行互联,实现电力企业各部门单位全部联入城域网,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网络建设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3结论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现代化应用水平,给员工提供一个便捷、高效、舒适的办公环境,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一体化,运用信息化模式打造一强三优的现代化电力管理企业。

参考文献

[1]邓丽芬.提高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2]高乃天.对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5).

企业信息化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存在问题

一、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财务信息化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依据就是使用技术先进的财务信息技术手段,在实际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常用的就是会计信息电算化,这样的实现会计信息制度化可以大大缩短会计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进行跨时间、跨地域的特点实现会计管理的随时监控,这样有利于减轻会计人员因为需要给上级部门汇报财务信息或者对于财务信息进行审批而来回奔跑的时间,这样节省的时间可以帮助企业的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从而根本上促进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财务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我国各方面制度建设的支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它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信息化全面建设的背景下,在某些方面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制度与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的信息化越完善,它对于市场的贡献也就越大,市场的程度条件也就越高。同时市场复杂性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不断的增大,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必须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这就需要企业有完善的财务信息化,方便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

(三)财务信息化是优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财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社会相关技术的支持,财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之间的财务信息网络化,目前我国企业要想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实现网络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支持。这样的先决条件需要国家给予多方面建设的协调发展。具体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内部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或者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及时公布,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财务信息,而且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技术环境进行会计财务的信息管理。通过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使得企业之间能够及时发现彼此之间的财务信息进而推断出企业的经营环境,最终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根据发现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经营环境调整。

二、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目前我国对于财务人员的培养力度在不断地加大,而且对于财务人员的在接受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性规定,但是在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肩负建设的主体在思想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

1.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

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认知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他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实践中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建设信息化工作的意识,他们可能认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实质业绩没有任何好处,导致他们对于信息化建设不给任何方面的支持,比如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却不给必要的资金与专业人才,同时对于信息化的实质认识不足,他们获取已经建立了信息化体系的雏形,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会计工作者进行财务工作时还是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

2.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者的能力层次不同,他们构建信息化的个人能力也就不同,虽然我国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地增加各种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优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中真正懂得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工作人员非常少,他们对于信息化建设只是停留在一些肤浅的认识上面,虽然我国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也有了程序的教学,但是真正熟练掌握的还不多,不能熟练的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践的能力不高,他们缺少工作的能力。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障碍较多

第一,财务信息化建设所使用的硬件设施还不能全面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我国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软件基本上都是有特定的几个企业生产的,而且不同企业之间生产的软件系统基本都相同,他们在软件功能的设置上也有许多的共同点,这一点即使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利一面也是目前我国软件系统需要及时的解决的部分,财务管理软件功能落后,在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等管理流程上发展有限,不能沿着企业的生产线和经营思路设计不同的功能,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重要部分基本上仍然是通过手工核算完成。纵向发展的欠缺,使企业的很多业务处理都不能在财务信息化软件上实现,无法完全实现通过信息化处理常规业务。

第二,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程度低。财务工作涉及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集中各部门的相关信息。一种情况,我国有些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只要求财务部门使用信息化软件,其他各个部门没有普及。在进行财务核算时,所需要的信息仍然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资金流反映的信息时常是滞后的,不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另一种情况,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各部门采用自己的信息建设标准,只负责将个人所属业务模块反映到信息系统中,确切地说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由不同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拼凑形成的。多个部门在信息交叉部分,因为数据指标的口径不一致,无法实现链接,阻碍了经营业务的及时处理。在烟草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需要的信息涉及采购部门、运输部门、生产部门等,在统计数量、检验质量、核算成本时如果对烟草的计量方法不一致,就无法正确核算成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财务管理的决策和监督功能丧失。

第三,财务软件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问题。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都没有设置防火墙,缺乏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极易造成企业财务信息和其他资料的泄露,不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财务信息化建设依靠的是财务软件。企业能够从市场上选择基本符合企业业务处理要求的软件,但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和经营条件的改变,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新的需求不断涌现,很多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之后,就不再考虑软件后期的适用性。很多新的业务需求,如市场分析与预测、成本分摊、纳税筹划等无法通过软件实现,影响到数据处理的完整性。此外,财务信息化需要网络的支撑,信息的安全问题自然而然成为重要话题。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

首先就是要提高企业决策层、企业员工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通过实践证明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认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的决策层要具有超前的预见性与应对问题的决策性。企业要以企业的发展为重要任务,企业的决策层上统一思想,提高对于财务信息化的认识,企业的管理层也要加强企业各部门管理者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思想意识,加强他们信息互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意义。

(二)加大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信息化建设除了企业的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企业的专业人才的支持,企业的专业人才是提高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的基础,因此加大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①企业加大对于员工专业知识培养的力度,给有进步的员工必要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②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器材,提高他们使用先进设备的技术能力。③企业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有目的有方针的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通过财务人员的会计证年审进行会计理论学习、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入高校学习或者教师进入企业讲解最新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技术。

(三)与企业管理结合实现软件功能创新

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在软件达到一定的要求,还要在硬件上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设施,一是企业采购的计算机相关的软件设施要质量可靠,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以此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的信息化运作出现的问题。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有目的的使用特定的软件系统,避免所用的软件与企业的其他建设出现矛盾。三是积极地学习与参考引进国内外的软件控制系统,通过与本企业的软件运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改进我国企业在软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规范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问题,它代表的是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改变,需要企业所有部门的参与。所以,企业应该规范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运作,通过制定成文的管理规章,对整个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以企业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在全企业制定统一的数据计算口径,统一上传与下达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信息的流转,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交流的畅通无阻,加强信息的整合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体系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通过合同给予具有安全资质的企业进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系统设计及施工。第一,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财务系统操作到数据资料的管理,都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利用岗位之间的职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第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设置系统防火墙,防止在会计专用软件上安装和下载各种其他软件,防止保密信息和数据的泄露。对系统报错信息保持足够高的警惕,对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处理,保证信息的流畅,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提高企业财务运营的安全性。

(六)科学规划企业财务信息化实施步骤

全面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实施企业信息化改造,企业在进行信息化之前,应该首先研究、了解企业自身的行业特性与信息化需求,明确信息化的首要目标和相应策略。企业实施信息化,第一步是企业内网建设,将原始信息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构建企业信息库,解决信息化基础、应用、普及、集成和提升等问题。第二步是企业内外一体化网建设。在对内部网站建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与合作企业等协同实施信息化建设,总之企业要实现与合作伙伴、客户群等外界的信息化连接,达到企业内外网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孟庆福.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信息化建设探讨[J].会计之友,2011(6)

[2]赵志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科技信息,2007(19)

[3]毛育铭.浅谈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国集体经济,2012(9)

[4]吴成莲.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探索[J].时代经贸,2008(6)

[5]杨志军,孙彦永.财务信息化实现途径及企业集团实践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