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面设计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面设计基础

平面设计基础范文1

一、引言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视西方美术设计教育方式,而轻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工艺美术传统和文化审美情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我国经济取得成就的大环境下,在世界树立中华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和提升民族自身的文化地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风格的历史任务摆在了我们高校设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在当代,要扭转一种浮燥化的设计文化氛围,设计教育的方式的改变是重点中的重点。中华民族虽然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但走到以后,在经济、文化、政治、宗教各方面饱受外国侵略者的长期蹂躏,民族独立自主的文化个性已经变得既缺乏自信又崇洋。日本设计师龟仓雄策曾经毫不客气的说:“中国没有设计”。这样的话虽然象刀子一样直捅我们的心窝,因为中国现代除了象靳埭强、韩秉华等这样的香港设计师之外,却说不出什么了!当代中国设计界普遍存在全盘西化或对民族传统的东西生搬硬套的现象。由于我国设计教育体系普遍忽视艺术设计审美风格的民族性,有这样重大缺陷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年轻设计者也同样不能创作出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因此,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界必须探索出一条重视我国文化审美传统的设计教育思路。

二、高校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研究

我国已经转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各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为了扩大生源和提高就业率,把与市场需求稍远的图案基础课时尽量压缩,而安排大量电脑设计课程,在有些高校就是三大构成的课程也未能和其他设计课程相联系,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领悟到平面构成的作用;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一系列的平面构成,但也只是机械盲目地重复包豪斯几十年来不变程式化练习,被压缩的图案课的教学也被简化、模式化,图案变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练习,而对图案的造型规律、审美特征、变形等关键问题谈得很少。在各国呼吁加强传统教育,加强民族图案教育的时刻,在我国的许多高校甚至图案课也给取消了,以为那是过时的东西。这实质也是对图案无知的表现,“真知岂有过时之理”。许多学生盲目地去模仿西方设计,崇尚西方文化潮流,普遍对自身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的态度。这个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非常不利的。西方视觉设计经历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洗礼,对历史元素的应用严加批判,曾很长一段时间崇尚简约,以无任何历史联系的视觉语言作为标准,但是如果我们再看看当今西方年轻一代设计师的作品,他们应用西方传统图形作为作品的元素,不以传统为耻,反而致力于为旧传统注入现代感,这是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的兴起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图形设计不仅给当代设计留下了丰富的图像资料,也给中国的设计教育提供了设计的观念、方法线索。在三大构成产生之前,历代从事染织、缂绣、日用陶瓷、木刻版画及各类工艺美术的工匠们集设计制作和装饰于一身,他们以观照万物的表象进行艺术加工、构思和演绎,使之典型化、图案化、规律化、抽象化,运用线条、块面轮廓、结构和色彩组合创造了不少品种丰富的工艺品和生产用具。而且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早已应用在设计中,这一点从各朝代的图案作品中皆能清楚地看到,只是没有得到理论的阐述和升华,反过来说三大构成其实只不过是图案规律的归纳和新的总结。三大构成重视逻辑思维,偏重于理性,更多是以抽象造型为主,主要从点、线、面来诠释空间构成,以色彩规律来诠释观念的美学规律,它主要以观念先行的美学概念出发进行设计,是一种抽象概念的外化,而且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它给予观众的往往是一种视觉的感受。如果我们长期枯板不变的用三大构成的方法来训练,就容易重复清代“四王”的做法而陷入因循守旧,画面程式化的绝境。相比较而言,以写生变化为主的基础图案主要解决具象形态的创造与组织,以及表现技法等方面的练习,重视直觉思维,偏重于感性,富于表现自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在传统图案和民间工艺品里,我们常常见到通身饰满花纹的小猪,长着“王”的老虎,以及满脸都是图案的脸谱等,这些被添加的与本质有关或无关的装饰,不但没有使对象变得荒诞丑陋,反而更具有新力和浪漫色彩,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从广义上说,图案设计也有理性的、抽象的,全面整体的构思。如均衡、节奏、韵律等,它在形式美的规律、原理与平面构成方面是相通的。但是“平面构成”却不能解决由自然具象变化为装饰具象形式的问题,当今或将来的许多设计是离不开这种变化的———即艺术设计中不可能离开充满人情味的具象形的运用;又如构成中将具象图形作变异构成,若没有具象图案的造型基础也是很难完成的。相反,传统图案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如造型中的夸张、简化、添加等变形;又如图案“造意”中拟人化、理想化、象征、谐意、巧合、双关等构思在构成中是难以找到的。这些都是“情感”作用的结果,而非理性分析能得到的。三大构成它是一种对造型研究的方法,对图案的学习有帮助,但不能替代图案即解决不了表现民族风格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感性中的“人情味”的表现问题。总之,三大构成与图案应兼容并蓄,相互依附与补充,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对现行的图案和构成设计进行筛选和重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我们为了使学生将来在工作上运用我国极其丰厚的民族图形元素的需要,应安排一定的课时来向学生介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引用现有中国内地、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海外等地优秀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欣赏等,学习现代的优秀设计师是如何把这些图形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建筑及室外内装饰、产品等文化与商业上。藉此反映设计的品味、趣味、实用与视觉美感下带出对传统中国图形的喜爱和应用方法。在设计市场中,一段时间有一种现象,当设计委托方以民族为产品诉求点时,很多设计者会不假思索地以所谓传统的图形或造型以及色彩予以表达,如剪纸,蓝印花布,红色等等,这些都曾经非常频繁地出现各种设计成品上,似乎这些就是民族传统、民族特色在视觉方面的代表。实质上,这些只能是民族传统中地域民俗文化的一小部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传统图形概念应包含历史上所有社会阶层所属的物品形态,它们可以被划分为这样几个组成部份:1.皇家贵族用品的体系;2.文人士大夫用品体系;3.平民阶层的用品体系;4.商贾阶层用品体系;5.地域民俗的用品体系。这样分类算不上准确,但以往的关注过多集中于现存于世的地方民俗方面,忽略了传统图形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并非由民族视觉文化中的某一部份来体现,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也许大家都会称赞日本的设计有着一种独特的日本民族特色,而日本设计能够有今日的成果是其“传统”能全方面得以保存所带来的成效。#p#分页标题#e#

三、古为今用———探讨中国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图形中要注意其图形的意象、寓意与哲理。一些富有中国哲理,宗教,宇宙观和时空的文化理想,往往是通过独特的图形传达其内容精神,(如图5)阴阳中的太极,易经中的八卦都是动静结合,讲求和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观。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涉及宗教与哲学思想的,都有近似的观点。中韩日在传统文化及哲学背景上更是同出一源。中国、韩国和日本不少国际活动中的标志,都喜欢引用以“太极”为基本概念而发展的图形,(如图4)这幅作品是靳埭强为在汉堡举行的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设计的海报,他运用了水墨和粉彩笔触重新绘制了太极图,阴阳的意象转化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表征,以此新图形表现香港现代艺术东西融会的本质。又如在“东方水墨展”的一张海报上,以“太极”图代表东方精神,一般的表现手法用平面来处理,附图的“太极笔洗”则以摄影表现,“笔洗”内的上下内格所盛的水一黑一清展现了阴阳的效果。

(二)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格调高与低、精与俗。中国传统图形分类为: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所使用、欣赏的用品体系。这类图形可能高雅而富艺术性,由于艺术上的层次与收藏价值要求,这些器物中的图形都非常讲究,如宫廷设置的“官窑”为宫廷制作玩赏享用的高级瓷或各类艺人为宫廷制作的生活用品家具服饰用品等,也有富豪聘请工艺家为大宅创作工艺品或生活用品,或著名艺人用一年的工夫去雕刻一件墨砚,其上的图案精美程度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了。另外亦有许多平民商贾,地域民俗的用品体系,形式较为复杂,色调倾向浓重艳丽,尤其是吉祥喜庆的图形,给人感觉较俗。当然其中也不乏雅俗共赏的佳作,如有的体现了老百姓纯朴善良、向往美好生活、以寓意谐音的方式表示祝贺和象征吉祥的图形纹样(如图6、图7),比如连(莲)年有余(鱼),绘莲花和鲫鱼;喜上眉(梅)梢;结满果实的荔枝树。这些艺术造型的处理方式,均是从一个简单的,易懂的具象的形象画面,通过同音的手段传达多样丰富的吉祥祝词含义。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自然不能照搬照抄,当今因为计算机应用与数码化的转变以及经济为主导下,廉价商品,粗制的旅游品到处可见,传统图形图案只被视为一种手段,更多美术工作者与客户只为工作的需求,对图形的意义出处不求甚解,再加上很俗的色彩组合以致使传统图形的精致形象变质,图形不准,比例不对,颜色太俗,中国图形的美感都被歪曲和丑化了。

(三)在中国视觉传达中,文字书法或印章作为设计元素的作用不逊色于图形,甚至比图形更为真实,因此这些元素多为设计师所喜爱(如图8)。汉字不同字体,从大篆、楷书到宋体、圆头体,无论是笔画与结构的变化,从繁体字到简化字,都没有影响中国文字作为图形的角色,相反大大表现了书法艺术或字体的美感,当下的汉字艺术设计普遍追求开放性的视觉感染力,不少汉字艺术设计实际上已经成为独幅作品,它以体现语言及独特性打破了似乎只有书法才具备的欣赏价值的习惯看法(如图9、图10),文字与印章关系密切,大多数印章采用篆书文字来组合。由于印章本身的空间特征,刻印家需要对文字与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有所了解,在位置经营上要有相当的审美造型观,因此设计师喜欢学习它的空间处理和应用印章所具有独特的中国味的外在形式。中国书法图形已成为中外设计最喜欢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中国书法在国际大型的文化活动的海报和室内装修以及宣传册、包装、服饰图案等都经常见到有精彩绝伦的活用,显得特别有中国文化气氛,散发出典雅的中国情怀。

(四)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同时应积极参与对传统图象的传承开创,展现现代新造型,保留图纹的古意,化繁为简,予以简化。如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他在图形运用上除了借用传统图形,在许多时候还喜欢对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予以重新思考,创造出不少新的时代面貌与新的造型风格。如韩秉华为1990年香港贸易发展在日本举办的推广香港产品设计的宣传海报中,以“现代化”为题材,摒弃了传统细致复杂的龙形形式,重新用几何图案创作出新的“龙形”;他在2002年参加台湾海报协会主题“发现亚洲”而设计的“再生凤凰”图形,图形参照不少传统图形如剪纸、陶瓷及刺绣中的“丹凤朝阳”、“团凤牡丹”等典型的图例,重新在造型上作出简化与抽象的几何处理,整个图形以飘动流畅的线条组成祥鸟的特征,图形在具象和抽象之间,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予观众现代的视觉感觉。

平面设计基础范文2

关键词装饰性绘画 平面设计教学 表现 创造 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平面设计课程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在二维空间中合理地处理各种空间元素,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运用美学法则,完美地表现出来。因此,它需要设计师具有很高的平面设计艺术的表现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基础造型能力,有着较为深厚的绘画功底。提升学生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各艺术类院校平面设计教学基础教学的重要课题。将装饰绘画教学融入到基础教学当中去,才能更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想象力。装饰绘画是指一切具有装饰风格的绘画。我们应在设计基础教学中摈弃传统美术基础教学的陈旧观点,在其中融入装饰性绘画教学,是尤为重要的。

纵观美术发展史,从印象派开始,艺术形式的表现开始脱离现实生活,画面的表现也更多地融入了作者本人的思想,更为主观。开始更多的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觉来表现这个世界。从塞尚、梵高,再到到高更、蒙特里安。他们的作品从情感表现、形式架构及至观念价值等多个层面都有了开拓性的创造,他们为后来色彩纷呈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从他们开始,我们才把对物体的存在状态及空间因素的认识从传统的光感、空间感上重新赋予了平面化的认识。特别是米罗、克利等艺术家以极端化的平面表现手法,色块、线、点的构成组合为纯粹的装饰性语言,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他们将绘画作品赋予了更有内涵的意味,使其更具感染力。他们在其中融入了更多的思想观念和主观能动性。更具装饰味道。现代艺术设计由此发展而来,我们看现代平面设计中点、线、面、色彩等的排列与组合,其实就是各种元素的平面式组合。因此,在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摈弃传统的光感、空间,更多的融入装饰绘画表现,更具实际。

装饰性其实就是艺术性,装饰规律其实就是形式美规律。形式美规律必须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相吻合,这样的形式才有意蕴和表现性,作品才能深刻有力。必须把装饰性绘画提高到一个新的重要层次,在基础课教学中彻底贯彻,融会贯通。装饰性绘画的层次和境界的提高,必须以研究自然为出发点,以写生为首要手段。要有真情和激情,把被自然激起的强烈感受幻化为相应的形式,切忌重复、拼凑、套用别人的程式,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僵死的。

装饰性绘画注重以线造形。以线造形可以取得“实边形”的效果,构成影像形。客观自然本没有线,再小的物象都有体积。但装饰画家用线的观念观察自然,这本身就脱离了原型的真实,从自然形态转向了艺术形态。线条具有抒情作用,可以把内心的情感律动表达出来。

平面设计基础范文3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 趣味化

一、平面设计趣味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一)从生活中感知设计灵感――趣味化教学的先决条件

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设计的敏感度。在《漫步芬兰设计:人人都是设计师》一书中,我们不难看出芬兰设计与芬兰人民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设计即生活为基本的理论指导,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寻找设计灵感,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感知的灵感进行设计表现,既丰富设计形式又贴近生活。

(二)个性化――趣味化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的独特见解,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趣味化教学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平面设计的教学应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多种形式、多种材料的创新都融入其中。所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丰富创作手段,如进行手绘、拼贴等多种方式的尝试。

(三)设计感知力的培养

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设计感知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鼓励学生将每天的所闻所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手绘,也可以是摄影,或者是图形,以此作为设计元素的积累和设计习惯的培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对设计的感知力。

(四)设计审美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应紧跟国际化审美需求,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和理念,如色彩、形式、材料以及新科技等。这些元素的融入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创造性思维的发掘

创意就是创造性的意念和将意念或构想转化成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形式的思维过程。创意是一种创造,一种有思想、有意识的创造。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尊重他们的创意。黑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热情和积极性。

(六)着眼于本土文化

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掘家乡的本土文化,学生家乡本土文化的发掘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意积极性,同时可以增强平面设计课堂的趣味性。平面设计的本土化主要是指在平面设计的主题上充分挖掘地域民族特征,在有效地传播设计信息的同时传承本土文化。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与自身所处的地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本土的文化氛围对其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设计师在本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可以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设计思想。

(七)传统文化的发掘

平面设计的教学从传统文化入手,可以有更为广泛的取材余地,在强调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具有传统特色的方式来表现现代设计理念,找到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以鲜明、独特的个性融入世界设计文化交流之中。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供发掘利用,例如,丰富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发掘。

二、平面设计的趣味化教学尝试

(一)设计知识融入基础课,丰富基础课训练

设计学科的学生在初入设计院校时,首先要进行的是专业基础课训练,此时,可以将设计基础知识融入到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之中,引导学生带着设计的思维进行创作。同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例如,将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抽象化处理,并用素描的方式表现;或者将世界名画的色彩运用到基础课的创作之中,运用色彩的方式去表达等。

(二)丰富内容与形式,增强设计课堂的趣味性

1.丰富设计题材

鼓励学生充分发掘他们所感兴趣的创作题材,在广泛的题材基础上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平面设计的课堂更有趣味性。这些题材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电影,也可以是动画片等,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设计内容,也是设计形式多样化的前提。

2.丰富设计材料

绳子、布料以及各种各样的纸张,都是学生进行设计尝试时的良好材料,将这些材料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之中可以有效地丰富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形成不同的质感,满足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设计课堂的内容,使设计课堂更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丰富设计形式

平面设计的主要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空间等,它们是构成一件完整的设计作品的基础,这些视觉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中进行组织、排列,才能够形成完整的平面设计作品。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丰富这些元素本身的形式,再或者丰富这些元素的组织与排列的形式,则能够实现更多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平面设计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趣味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在积极的引导下,在系统趣味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够创作出真正体现内心世界,并对历史文化具有艺术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绍强.漫步芬兰设计:人人都是设计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康定斯基.点、线、面[M].余敏玲,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平面设计基础范文4

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是从其基本内容中高度抽象出的形式,是平面上的基本视觉语言。纵览世界平面设计的历史,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在遵循简―繁―简的无限循环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如一的活跃着的,就是设计的基本元素。

一、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元素

(一)图形

图形的概念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专有概念,可以这样认为,当一切可视的形象被用作平面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元素出现时,我们称之为“图形”。举例说,一幅油画作品是以“绘画”的概念存在的,但当我们把这幅画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时,这幅油画作品便被转换为“图形”的概念。这个油画面貌的图形此时在设计中承载着传达信息、意念、情绪、色彩、肌理等多种作用。

(二)文字

文字是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千百年来,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艺术性的文字字体,它们不但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艺术的一种承载形式,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平面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文字字体的发展脉络,以“寻根求源”的研究方法继承和发扬文字造型,在现代设计意识的指导下,设计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传统美的特质的新字体。文字设计包括单个字体的设计、组合字体的设计、文字版式构成设计,这对于平面设计非常重要,是平面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三)装饰性的点、线、面

在平面设计中,点、线、面不但有大小、长短,而且有各种形状。这里分析探讨的,不是指图形、文字所构成的点、线、面抽象形态,而且是指具有某种形状和色彩的具体形态。它们虽然不是平面设计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元素,但也不容忽视它们的独特作用。分析归纳如下:①纯装饰作用,可以营造画面气氛但无实际意义;②填补空间,补充构图的不足;③分割平面空间区域,把大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④提示作用,使某个或某行文字突出成为重点;⑤带有明显风格特征的装饰性的点、线、面综合排列组合后,可以建立某种风格特征。

(四)色彩

色,付诸于形―――色彩往往依附具体的图形、文字、形状而存在。色彩元素是平面设计中又一重要元素,色彩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影响设计的成败。设计者应具备一定的绘画色彩的基础,不断借鉴其他绘画种类的用色方式和色彩风格特征,提高自身色彩修养;应该深入学习掌握“色彩构成”理论和现代装饰色彩规律,同时学习借鉴古典装饰色彩的风格特征。一般来说应不断追求色彩的和谐美,不论在何种色调情况下都应力求鲜明,避免含混不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合理地处理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关系。

二、三种主要基本元素使用的技巧

(一)颜色的使用

在世界任何角落,首先让人注意到的颜色是所产生的效果,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着,或是网络中的网页,都以颜色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把握住焦点,首先要了解一些颜色的基本知识。①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②在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并能调配其他色彩的色,如红、黄、蓝也就是原色,即三原色,由两种原色调配混合而成的色,叫做间色,如红与黄配成橙色,蓝与红配成紫色,黄与蓝配成绿色。③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④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特征和相互区别,色彩因波长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人便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感受。色相具体指的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其中红、橙、黄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蓝、绿、紫光波较短,冲击力弱,色相主要体现事物的固有色和冷暖感。

(二)文字设计的原则

文字在平面设计中占主要地位,是视觉上仅次于图像的部分,在进行文字编排时:①如把广告中的文字面积化,就是把画面中的文字根据文字单元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面积的编排,通过文字部分出现弹性的点、线、面布局,从而为版面的编排创造紧凑、舒畅等不同效果。可以使读者阅读负担减轻,并增加阅读兴趣,也可以使平面设计版式(尤其是广告)的编排产生节奏、韵律和视觉冲击力。②文字的编排还应注意文字本身的文字效果,文图画面构成中,把不同重点的文字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来表现,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但字体过多画面就显示不安宁,字体过少又缺乏必要的生气。

(三)图像在平面作品中的创意

平面设计基础范文5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图形符号;图形色彩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88-01

一、图形语言的应用特点

(一)视觉符号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平面设计的结果最终要作用于人眼,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而视觉感受主要来源于设计中的视觉符号。平面设计中能进入人类视觉领域的点、线、面、色等都是设计的视觉符号。视觉感知是人类最直接的感知方式,所以,作为平面设计的主体,图像语言重点要关注如何带给人们更强烈的视觉感知。

有这样一个平面广告,题为《怎样才是最新鲜的水果》,图片上是一个果园,翠绿的果蔬,金黄色的橙子,整幅画很有诗意,更为特别的是每棵树上都挂了一个大大的闹钟。这幅广告的意思就是:什么是最新鲜的水果,当然是从摘下来到送到人们的手中时间越短就越新鲜!

(二)信息抽象与现实并存

思想和情感是人类意识中比较抽象的东西,平面设计图片和文字则是直观和生动的,它们要想真实反映人类的情感,形式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但是,图像在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直觉化、多样化的表达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依靠图像进行情感的表达是,抽象的情感和真实的图像并存,足以能够满足平面设计的需要。很多优秀设计师设计的图像能让人们轻易读懂,这是因为他在对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把握非常到位。

有一个《清凉啤酒》的广告,画面是这样布置的:夏季,一幢大楼上,家家户户都紧闭窗户靠空调来避暑,只有一户人家窗帘微挂,开着窗户,窗台上醒目地放着一罐啤酒。看,喝了啤酒,不用开空调就能避暑,这样的啤酒够清爽吧。

二、文字的图像特征

(一)视觉符号的作用

文字具有神奇的魔力,在平面设计中,它可以通过视觉元素的编排,与受众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文字作为信息传递的图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它着重将读的符号变为看到符号。从视觉效果来看,文字要能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产生观赏兴趣。与图像比起来,文字传递的效果更直接,更具有明确的可视性和表象的可理解性。很多艺术大师都喜欢将文字图像化,这是因为它不受地域、文化背景的限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视觉符号的作用。

(二)强调文字的形式意味

文字使能够传达概念性内容的识别性符号,将文字图像化或用文字来表达抽象、象形的东西,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文字的形式意味强调文字的可读性向可看性转变,也就是文字的表述概念功能被削弱,而它的图像强调意义和识别功能被成功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平面设计中,文字的外形特征要有特定的视觉动向和基调,这样的作品才更符合人们的心理和审美需求。

三、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视觉传达

(一)色彩的直接传达

色彩是图像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但是与文字和图形不同的是,色彩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依附图形来存在。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和印象,色彩的直接传达在于它通过特定的色彩定位,强化公众对它的辨识,强调公众对广告的形象色的深化,这样的色彩不但可以强化人们对它本身的认识,还能影响人们对相关情境的联想和情感。例如,赛车场拐弯处的黄黑相间的条纹图案,黄黑色的动物如蜜蜂、老虎、蛇等,最易引起人们的警惕,这些条纹的图案,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提醒赛车手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的。

(二)色彩的间接传达

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间接性心理效应,例如,很多人习惯就某种色彩和场面产生某种情感,这时的色彩已经有了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色彩的间接表达。色彩具有表现现实世界的功能,人类的色彩嗜好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个人嗜好、环境调和与情感追求。色彩嗜好与个人性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平面设计师要在预测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消费层次,做出科学测算,然后进行色彩的选定和表达。

在平面设计中,抽象色彩的表达,着重引起纯粹和原始的情感冲突。具象图像的色彩传达,重在突出整幅构图的艺术特征和完整情感。在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中,平面设计的色彩也能发挥类似语言的作用。

平面设计是一门将文字、图像、空间和理念相互结合的艺术形式。平面设计需要吸收多元化的设计手法,平面设计视觉效果的传达很多程度上是文字和图像的艺术运用。平面设计师要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将更多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来,只有这样,设计的视觉传达才能更加完美。

平面设计基础范文6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触觉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平面设计行业逐渐壮大,并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使平面作品能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视觉体验,往往会着重优化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能力及触觉感知感。现阶段,公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广大的平面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及“触觉”上做文章,从而程度地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力。

一、视觉设计介绍

(一)视觉的基本概念

视觉指的是通过双眼接受外界环境电磁波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及编码加工后而获得的主观感受。视觉的存在使人类能够感知五彩缤纷的世界,某种意义上,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二)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表现方式

平面作品上的文字、图形及色彩等因素会对人眼产生刺激,此后大脑便会形成一系列的主观感受,例如分析平面作品上的文字是否得体、色彩搭配是否自然等。现阶段,较为常见且成效显著的平面作品视觉语言表现手法有文字图形化及色彩心理诱导等,具体论述如下:1.文字图形化。文字图形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类视觉表现手法,愈来愈多的平面设计师利用文字图形化手法成功创造了大量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文字图形化过程中,文字的外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使得人们在看到文字的同时脑海中产生相关的画面。文字是平面设计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平面设计师有意夸张化文字的偏旁部首,使得原本“中规中矩”的文字呈现出别样的效果,从而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1]。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部分汉字能够表达多种内涵,某些情况下,人们较难准确地理解平面作品上文字的内涵,此时,如果结合平面设计作品的主要内容将文字进行图形化,则可以令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认知文字的内涵。此外,文字图形化手法有助于美化文字的外观,从而强化平面设计作品的美学特征。(如图1)为文字图形化示意图。2.色彩心理。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有所差异,利用这一点,平面设计师能够以特定的色彩来装饰平面设计作品,使不同色彩的平面设计作品给人们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通常情况下,观赏者往往会感觉主色调为暗色的作品成熟、厚重及有深度,而亮色的平面设计作品一般会令人产生活泼明快的心理感受。此外,诸如红色等暖色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白色等冷色往往会使人感到冰冷。所以,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结合作品的情感定位来选择合理的主色调,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作品的质量,强化作品的表现力[2]。

二、触觉感的介绍

(一)触觉的基本概念

触觉的概念有狭义及广义之分,狭义的触觉指的是皮肤与相关物体接触而产生的感觉,而广义的触觉则指的是皮肤表面压力增加,使皮肤变形而引发的肤觉。触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正因触觉的存在,我们能感受到与皮肤接触的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二)触觉感的设计

触觉感的设计工作需要消费者的参与,设计者必须要结合大多数人的触觉体验来开展设计工作,如此方能使作品对消费者的触觉感官系统产生最大程度的刺激。平面设计中的触觉感设计工作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其中包括仿生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系造型语义学等,所以该项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平面设计中的触觉设计旨在令观赏者有效地判别作品所欲传达的信息。添加了触觉设计元素的平面设计作品的材料具有特殊的肌理及质感,人们触摸作品后皮肤受到压力而变形,从而产生触觉,随后,大脑对触觉进行分析,由此,人们便收到了平面设计作品所蕴含的信息。大脑的分析活动需要大量原材料,其中包括了触觉,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其是产生触觉的主要场所,皮肤接触某种物体所产生的触觉信息反馈至大脑,大脑在短暂分析后判断物体的外形,依据已有的经验判断物体的用途[3]。目前,业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触觉能够对平面设计产生较强的辅助作用。平面设计作品的外形特征既可以通过视觉反馈至人脑,也可以通过视觉呈现在中枢系统之中。实际上,触觉与视觉的关系十分紧密,某些情况下,视觉是催生触觉的关键甚至是唯一因素。举个例子,在人们欣赏某件平面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只有该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表现力,能够令观赏者产生兴趣,则观赏者才会触及该作品,从而产生触觉。

三、平面设计过程中视觉冲击的呈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平面设计界鲜有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究其原因是业界没有充分认识到视觉冲击力对于平面设计作品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一)将构图视觉线的牵引功能发挥到极致

平面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构图视觉线的相关牵引功能,如此有利于强化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视觉线牵引指的是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构图元素及各类色彩的功能,从而实现牵引观赏者的视觉,吸引观赏者注意力的目的。任何一件平面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内涵,而部分人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入、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这就需要平面设计师们结合专业知识,利用点、线、面等基本的构图元素来对作品受众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受众能够准确地把握平面设计作品的内涵。上文提到的文字图形化是效果较显著的一类构图视觉线牵引手法。

(二)重视体现平面设计中构图图形的层次感

首先对构图图形的层次感进行解释:平面设计作品中构图图形的层次感指的是作品的主次分明,作品的主体能够对观赏者造成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作品的次要部分要能够对主体部分产生一定的衬托作用。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平面设计中构图图形的层次感,设计师必须要注意作品中元素及图形的层次感,最为有效地凸显自身希望表达的主题,令观赏者对平面设计作品产生极为深刻的感受与印象。

(三)充分发挥平面设计作品的色彩诱导功能

前已述及,不同的色彩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要充分地发挥作品的色彩诱导功能,以求强化作品的视觉表现力。现阶段,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平面设计师对色彩的敏感性与运用能力极强,出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之手的作品的色彩层次分明,主色调中蕴含了作品的丰富内涵,而且作品的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并非隐藏至深。今天,平面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要对各类色彩进行综合运用,借助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作品内涵。如果平面设计作品的格调是明快、活泼的,则应当采用明快的亮色来装饰作品,如果作品的格调是阴郁、沉重的,则可以考虑将暗色作为作品的主色调。

(四)善于利用明暗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平面设计师应当善于利用光感的差异来表现、烘托作品的主题。能否利用明暗诱导作品观赏者已成为判断平面设计师专业能力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平面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应当对动态光感、光感捕捉及光感折射进行充分利用,利用明暗差异来有效地烘托平面设计作品的主题。现在,越来越多平面设计师意识到,光感的明灭变化有利于营造相关平面作品主题表现所需的氛围,近年来,许多平面设计大家的作品便充分地利用了光感的明灭变化,证实了明暗差异确乎能够有效地强化作品的视觉表现力[4]。

(五)重视作品突破点的把握工作

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及图形,如果能够合理地突破图像及图形本身的视觉平衡点,则能够有效地表现出别样的作品主题。在实际的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对相关图片素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寻求图片等素材的突破点,结合图片素材本身所具有的光线感及空间感来突出作品的主题。平面设计作品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在设计过程中,这些元素的大小比例是可调的。应当看到,构成设计作品的元素大小的比例的不同,作品对观赏者造成的视觉冲击力也有所差异。事实上,对平面设计作品构成元素大小比例的调整并非易事,如果比例设置不合理,则可能令观赏者产生不适,所以,设计师应当结合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来合理地调整、确定作品构成元素的大小比例[5]。

四、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呈现触觉感知

(一)运用夸张设计法

夸张设计法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平面设计方法。就目前而言,平面设计师们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设计作品的质感化,经常会运用夸张设计法,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在应用夸张设计法的过程中,设计师们可以故意夸张化作品中某个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图像、文字的大小,从而令观赏者产生别样的感受。目前,超现实夸张、戏剧性夸张、对比性夸张及逆反性夸张是应用频率最高的夸张设计法。

(二)运用装饰设计法

当下,装饰设计法已成为强化作品质感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促使平面设计作品呈现出极为优良的质感,应当要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装饰设计法。在应用装饰设计法的过程中必须要着重突出“装饰性”,如果需要在作品中加入绘画,则应当采用具有较强装饰效果的绘画,添加至作品中的文字也应当经过特殊处理,能够引人注意。

(三)运用线割设计法

在运用线割设计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做好对作品中画面的分割工作,该工作所采用的工具是“线”,可以将多种商品有机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用或明确或不明确的“线”将画面分离开来,随后将商品的主次、大小作为分排依据来有序地排列商品。目前,曲线分割及直线分割是线割设计法的主要组成成分。曲线分割法在商业广告设计工作中应用广泛,在曲线分割法的操作过程中,平面设计作品被予以“圆形”分割,使得作品在形式上呈现明显的流动状,却能令人产生和谐统一感觉。水平分割与垂直分割是直线分割的两大构成成分,前者能够令人产生沉着安宁的感受,后者则可以予人稳定的感觉[6]。

(四)强化对特定事物造型及肌理的模仿

平面设计工作主要或者说是最高目标是确保能够在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中,促使作品受众能够对作品所传达出的讯息有一个系统、直观及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人是一种较依靠于经验判断的动物,容易形成对固化的认知习惯,因此,设计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中常见食物外形、触感相类似的作品,从而使人们在看到作品后迅速产生亲切感及认同感。新时期下,平面设计师应当做好对人们所熟知或者所习惯的事物造型及肌理的模仿工作,使得所设计出的作品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现阶段,市面上有许多模仿动漫人物外形的平面设计作品,这些作品的形象贴近儿童的认知习惯,因此受到了广大儿童甚至是青少年的喜爱。(如图2)为某动漫人物外形平面设计产品示意图。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