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1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方法

手术室是危急重症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与实施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 具有接触病种较多、劳动强度大、护理工作重、工作节奏快等特点[1], 其护理安全及质量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甚至可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2]。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展开分析, 并对有效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开展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共涉及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320例, 其中男11480例, 女8840例, 年龄为14~76岁, 平均(38.4±2.5)岁。

1. 2 方法

1. 2. 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总结与分析 对1032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对手术室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以归类整理。经总结,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规则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手术不当等。在分析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 采取针对性防范对策, 具体如下。

1. 2. 2 对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予以严格规范 对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对工作流程予以明确, 坚持落实责任到个人原则, 保证制度前无特权;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开展规章制度学习及考核活动, 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对各规章制度准确把握;督促全体护理人员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避免造成用药、输血错误。

1. 2. 3 手术前做好核对与准备工作 在手术室内贯彻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卫生清洁制度及洗手制度, 对院内感染加以预防。在将患者接入手术室时、进入手术间时、麻醉前均对其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病区、诊断情况、术前准备工作、药物过敏及术前用药情况进行查对, 术前核查电凝止血器、氧气、吸引器及急救药品等到位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由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协同对缝针、纱布、器械及纱垫等进行清点, 并在护理单上准确记录, 当敷料及器械等核对相符后才可向手术医师报告, 此时才可对患者体腔进行关闭。

1. 2. 4 合理配置手术室工作人员 选取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充分热情、高学历护士加入手术室护理队伍内, 并对其工作予以合理安排, 对各班次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整, 确保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使其在良好精神状态下展开高质量护理工作;经常性组织护理人员展开交流, 逐步消除其心理压力。

1. 2. 5 提高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学习, 促使其守法自觉性及自律能力提高。督促其严谨、真实的展开护理记录单书写, 保证护理单和医生相关记录符合, 使之做到不涂改、不误写、不漏填, 保证护理记录准确、真实、完整而客观。

1. 3 观察指标 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未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时段为实施前, 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时段为实施后, 对实施前、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

2 结果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为患者展开护理时, 不可发生在法定制度、法律规定之外的机体功能、心理功能上的缺陷、损害、障碍或死亡[3]。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操作, 维护患者健康、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 同时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实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通常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责任心及法律意识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或因工作忙、乱等原因, 对相关技术操作章程履行不到位, 或未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未严格按照要求摆放药品, 药品标识不清等, 均可能引发护理安全事件。②手术室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业务培训上有待加强, 同时技术操作不遵循规范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均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有重大威胁, 可引发医疗事故与纠纷。③在护理中未指导患者选取适当, 如侧卧位、俯卧位可导致组织长时间受压, 容易发生压疮;患者上肢伸展过度或约束带过紧均可引发神经损伤;在手术中应用止血带时未对时间进行记录, 容易引发血液循环损伤。④手术室护理人员因经常面对急救手术、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 在心理与生理上均存在巨大心理压力, 很容易引发精神倦乏、心情抑郁等, 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护理工作缺少应变能力, 易引发护理差错事件。对于上述护理安全隐患, 医院只有对手术室各规章制度予以不断完善, 对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加以明确, 在全员中开展质量安全教育, 促使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心增强, 对高危环节加强质量管理, 才可真正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提供保证。本院通过对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展开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结果显示,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有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持严谨工作态度, 注重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管理, 严格排除护理安全隐患, 是促使护理差错发生率大幅降低、保证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同时也是促进护理事业及医院长远、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韩颖.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及预防措施.医药前沿, 2011, 1(21):12.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2

1 手术室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存在于各环节中。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对手术进程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1护理知识及技能因素 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手术室治疗过程中,因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如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不能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及时充实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护理技能,就无法促进自身综合技能及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影响到护理质量。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也会对护理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1.2护理人员配置因素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需要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患者不断增加,优秀护理人员供不应求表现较为明显。在手术室护理中,通常要求台护比为1:3,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往往未能达到这个比例。而这个问题的存在未能得到医疗结构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此成为手术室护理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工作较为琐碎,且工作量大。在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护理工作人员往往会感觉到极度疲劳,因此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进而对患者造成不安全隐患。

1.3管理方面因素 手术室各项管理及监督制度不健全,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到位,机械设备等物质管理制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出现术前未能充分准备物品或物品清点不准确、接错患者或手术间、患者不合理、术中操作不严谨或护理记录不及时完整、查对有误或用药错误等诸多缺乏规定性和严谨性的护理操作存在。这些护理操作的存在对护理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1.4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护理人员在工作工程中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存在于手术室中的相关物件及仪器的管理及使用缺乏科学性。实施手术操作之前,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相关仪器进行试机,导致术中存在仪器电极板固定不牢等临时故障发生。护理人员未及时对吸引器袋进行更换,导致中心管道堵塞发生,未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处理,导致术中意外事故发生。

2 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健全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手术安全管理工作地实施有章可循[2]。①护理过程中须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安全制度。护理人员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的过程中,需做到手术眼别醒目。手术室接诊护士需对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眼别、手术名称等进行仔细核对;②在手术室入口通道贴示"手术须知"提示语,随时提醒护理人员于术前告知患者相关手术注意事项;③手术过程中用药、用气等均需标注醒目的标签,并挂上相应的"注意事项"牌。在使用过程中,需医师和护士共同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能使用;④按流程对手术室各仪器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定期对其性能进行检查。

2.2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护理常规制度。①术中使用物品前须对其日期、灭菌指示卡等进行检查。使用药品后,须将开启时间注明,并将药品放回原位。对手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有感染性的手术须按流程严格执行术前、手中、术后感染处理流程;②对各项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严格地检查,杜绝接错患者、用错药、输错血、开错刀等失误的发生。护理安全管理及监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有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对护理人员护理流程及操作的规范性进行严格监督。

2.3加强对手术环境进行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和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环境的创造既要手术及护理工作实施地需要,又满足实施医院感染工作的需要,手术室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区域之间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并定期定时对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对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定期进行维修,添加剂,降低机器轰鸣音;禁止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使用无线通讯设备,以免对手术患者及医疗仪器产生干扰。保持手术室地面清洁和干燥,做好防滑措施。高龄、行走不便、视力较差的患者接受手术时,需应用车床或扶助轮椅将其送至手术室,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前相关准备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术后,协助患者坐起,仔细观察患者表现,了解患者感受。

2.4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护士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护理能力对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多层面的业务知识及实际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合理能力,提升其应急能力[3]。同时,医院应积极组织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其遵守相关护理常规的自觉性。严格把关记录单书写的规范性,严谨误填、漏填、涂改,确保各项记录单的书写具有格式化且规范、标准。此外,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促进其严格执行相关护理管理及操作规章制度,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3

关键词:手术室 不安全因素 防范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9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6-01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科学也在不断地改善,复杂的护理行为过程实现了越来越完善的护理分工。现如今每一个护理过程都与专业和个人息息相关,但医学的进步历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侵袭性的治疗手段和诊疗方法,再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护理的不安全概率增加。手术室的护理问题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部分。手术室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运行单元,以其繁琐的工作程序和庞大的工作量也是安全问题的高发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找出现有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主要能够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由于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不符合规范产生的患者感染问题、由于医疗器械的准备不充分或未按要求定期保养造成的器械性能不佳甚至影响正常手术问题、由于对物品的清点不及时或不仔细造成的手术护理记录单无法详实记录导致物品清点出错甚至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由于接台手术较多使得患者的手术部位和处理方法出错的问题、由于药物或医疗器械的错误使用造成的患者非正常受损伤问题、手术后病理标本未及时处理导致标本遗失或腐烂问题、患者术后放置不当产生术后神经或皮肤组织受损问题、关键药物未妥善保管带来的爆炸等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看护疏忽造成的患者意外事故问题、手术护理记录单不规范不详实造成护患纠纷问题、手术室空气污染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院感问题等。

2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及责任心不强。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当将国家和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来严格执行,不应当采用散漫的工作态度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对复杂并且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一旦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不严格操作规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近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新的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都运用到医学手术中,使得医学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扎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训练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正确清点器械,按照规程操作,并且能够按部就班地与术中医师合作,确保手术中能够配合顺利,适应手术的需要,按时完成手术,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

2.3 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失效。由于社会对护理人员认识偏差,许多人认为护理人员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就行,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导致许多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够高,甚至有很多护理人员都不能达到护理人员所需要的最低要求。这些综合素质偏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仅不能在技术上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还不能和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不能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导致患者不能够充分地信任护理人员,大大降低了护理效率,同时还会造成医疗纠纷。

2.4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负荷过重。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医院为了节省医院开支,在护理人员的配置上一直不能按照要求配置足够多的护理人员,尤其是那些业务熟练,工作认真的护理人员。因此,护士的工作负担重,经常需要加班,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面面俱到,这些都导致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对于正常工作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痊愈。

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观念,并且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中,应当时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和法制教育,让护理人员树立牢固的依法执业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将病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严格真实地做好护理记录,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在医疗纠纷发生时,能够做到有证可举。

3.2 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在护理工作的开展当中,只有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足够高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因此,医院必须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并且锻炼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科室应当积极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学历和技术能力。

3.3 合理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各个科室必须正确配置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医护人员,并且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使医护人员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护理安全。

3.4 畅通手术室的护患沟通。在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中,除了对护理人员的出勤情况以及业务能力的考核外,还应当将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定期检查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注重总结护理纠纷中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接送患者时,若遇到烦躁、昏迷、神志不清的,应增加人员进行护送或加保护带固定。

3.5 完善手术室护理质控机制。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室、班组、个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网络,加强手术室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强调各级人员应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督导、定期分析、定期反馈,坚持预防为主,强调事前控制,重视痕迹管理,抓实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淑梅,苏丽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03)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3-01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医疗设备及环境不断提高,随之患者对于手术室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术室存在潜在的护理风险,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造成患者的痛苦及损失,甚至会转化为医疗纠纷。因此,探讨如何及时避免手术室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处理就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1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分类

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一下总共有以下4种因素: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及法律因素。①人员因素:由于护理人员的思想出现偏差,导致责任心不强、因疲倦、紧张、注意力不集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由于经验不足、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而导致手术护理风险的增加。②管理因素:人员流动大,人员普遍经验不足或者工作强度过大,从而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考核制度不严格,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无菌操作规程等;护理人员的操作失误,如接错病人、器械纱布遗留等;手术室的物品及设备管理使用不当。[1]③手术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④法律因素:手术室护理疏忽引发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

按照手术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发生的不同原因为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划分为两类:直接风险与间接风险。直接风险一般是由于医院的医护人员所引起的,比如,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病患的伤口感染、压疮或者皮肤灼伤、不当等导致的神经损伤、跌伤、摔伤等等;而间接风险则一般是由于医院的其他一些部门,比如,药房、后勤等没有对手术室的一些必备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者采购的药品存在某些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因此,根据护理风险发生的性质可将手术室存在的风险事件分为4类:①差错风险事故,比如:查对或者给药、输血及标本送检发生的一些问题②投诉风险事件,比如: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熟练、护理人员的态度存在问题③意外情况风险事件,比如,患者的输液反应、病患意外摔倒、手术室停电、发生火险等等④护理记录资料不够齐全、不够准确、不够及时等等。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让手术室护士保持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良好地完成手术室的护理任务、保证工作的质量。尤其是护士长要按照医院手术的安排情况,合理组织调配人员,杜绝护理人员的违规行为。另外,护理人员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在对护理人员进行麻醉时,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及手术名称、部位等等,同时,清点好器械及纱布,在工作中要忙而不乱做到有序有效。落实好手术前的四级查对,即:接送员、手术护士、麻醉医生和术者查对。在交接班时接班护士要和交班护士清点无误后下班。

第二,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开展医学基础及专业技能的再教育,使护理人员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通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相互的配合,提高手术服务的质量。根据不同类型的手术及患者的状况,总结护理经验,提高对病人的预见性护理能力。[2]在特殊手术护理前,要检查术者的各种医疗护理材料是否备齐。护理人员记录要保证详尽、真实、及时、准确。尤其对于手术定添加的用品一定要做好准确的记录。手术后的药品要进行归类放置,写好标签,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上,药盒上的药名要和内置药保持一致,手术器械台上的专用药杯要和盐水等液体分开。在复诵口头医嘱时,医护双方要相互确认无误后才可用药,并做好记录。

第三,加强对手术室的病患实施整体护理。对病患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提高病患对于自身手术的认识和了解,让病患减少紧张感。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有以下四点:

(1)在手术中防止对患者输错血。在手术中,每次只取1名病患所需的血液类型,并在从血库取血之后,由护士带回至指定的手术间和麻醉医师进行再次核对,要认真仔细查对,不能兼顾其他工作,引起血袋污染或者输错患者。在对手术室的病患输血前,要再次仔细检查病患签署的用血知情同意书,同时,在手术间对血液进行加温,不同的输注患者的血液要分开进行加温,避免出错。血袋在保留24 h后毁形丢弃。

(2)防止病患摔伤或者碰伤。对于病患使用的接送车应在用前仔细检查其性能,并定期进行维护。在运送病患是,要拉上床档、固定好约束带。护送人员推头侧,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保护好患者的肢体。如遇到路面障碍,要扶稳接送车的车身,适当进行减速。

(3)防止手术中对患者的压伤,要为全麻插管俯卧患者进行翻身,病患的头颈、胸腰部和病患的下肢要和脊柱一起移动,保持平衡,防止病患的脊髓遭受损伤。同时,在进行俯卧位手术时,要把手术膜平整的覆盖于病患的前额与其鼻尖处,以减轻患者头托对患者面部造成的损伤。

3总结

综上,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主要是由于在手术室的环境中,各种风险因素所导致的事故。而且,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因素始终贯穿于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措施,来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培养医护人员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77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50-01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我国已成为致盲的首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术后预防感染及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而在所有的白内障患者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它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通过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增进术后康复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1 一般资料 2009年12-2010年12月接受超声乳化术的220老年白内障患者,平均年龄75岁(65-94岁)。期间共行320例手术,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00例;100例患者分两次进行了左右眼超声乳化术。

2 护理 据文献报道,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快慢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手术前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在进入手术室时由一种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感觉,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和紧张的气氛,医护人员繁忙的工作,严肃的态度对病人是一种紧张的刺激,病人希望手术越早开始越好,以便尽快摆脱精神压力。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心理问题,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实施各种必要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情绪稳定,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2.1 术前护理 眼科手术室在开放时可使用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通过音乐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患者紧张的心情。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5℃,湿度50%。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到病房看望病人,注意选择合适的称谓,合适而亲昵的称谓是沟通护患之间的桥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手术史。对高血压患者瞩其注意控制病情,遵医嘱按时服药,夜睡眠好。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麻醉方法等,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通过交流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达到心理健康。术日所有患者均按白内障手术术前常规进行准备,合并内科疾病者严格控制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协助诊治,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心血管用药服用至术日晨,合并糖尿病者定期监测血糖,维持血糖≤8.3mmol/L。术日患者正常进食饮水,于病房保持安静状态15分钟后由护士进行相关术前准备并测定血压和心率,然后将患者带入手术室。

2.2 术中护理 手术室护士使用亲切的语言指导患者更换鞋帽,搀扶患者进入手术室,连接惠普多功能监护仪(美国)监测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同时护士向患者讲解术中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中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配合;手术巾铺好后双手不可再拿到头面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尤其是想要咳嗽时,一定要提前打招呼。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1L/min。静卧3分钟后用监护仪连续测定血压和心率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为入室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判定为高血压,应予开放静脉,降血压,控制血压≤170/100mmHg,术眼0.4%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后开始手术。术中巡回护士应始终陪伴在患者周围,始终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给患者亲人般的关怀,有利于紧张情绪的消除,使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术后搀扶患者起身,嘱咐患者不要起床过猛,不可低头,帮助患者穿好鞋并安全送回病房,嘱患者术后安静平卧,保证病人休息,不可过度活动,不可用力揉眼,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及做突然的低头动作。饮食清淡,易消化,并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及时使用缓泻剂,同时还要防止视力过度疲劳。对高龄患者,由于反应相对迟缓,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工作中,一定要耐心仔细,不急不躁,嘱其有事按铃,术后6小时可起床轻微活动,自行饮食或上厕所。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后,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平稳者4小时后改为一小时一次;发生术后高血压时,应立即告知医生,根据医嘱及时采取降压措施。

3 饮食 合理膳食,饮食以低钠,低脂肪饮食为主,增加奶制品,绿色蔬菜,鱼和水的摄入量,多饮水,忌烟酒,忌暴饮暴食。有便秘习惯者应吃粗纤维蔬菜,如韭菜,豆芽,芹菜,青菜等,确保大便的通畅。目前,在对高血压病人测定盐阈和盐负荷试验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且易于接受的限制饮食措施,在预防脑血管病复发及控制血压波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

4 术后随访 好的术后随访除了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其本身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当患者知道手术室护士仍然关心他的术后恢复和健康,心情将会变得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6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是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又是护生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而手术室作为一个必须实习的科室,其护理工作有很强的特殊性,在临床带教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手术室有畏惧心理,不能尽快地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加之实习生学历不同、实习时间短,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将手术室工作全面、系统地传授给护生,并使护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掌握和提高,需要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合理安排,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人针对学生手术室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带教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1选择带教老师

临床护理教学具有示范性,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学生是通过观察老师的工作行为,最初理解和建立对护理工作的概念。因此要选择责任感和事业心强,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操作过硬,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新业务的护师以上职称担任带教老师。

2掌握护理实习生情况

(1)护理实习生的心理状况。手术室实习时间为4周,来自不同的院校,有本科、大专、中专实习生。中专生年龄偏小,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差等,缺乏工作热情;大专生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本科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动手能力较差,个别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不热爱护理事业,在实习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差、容易受挫折,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工作强度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带教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

(2)护理实习生的手术室护理知识。经调查不同院校的护生,了解到手术室护理知识在校的教学学时很少,理论约2~4学时,实训约2~4学时,学习内容不全面,实训机会少,个别院校受实训条件的限制根本没有人人达到对手术室护理实训进行练习。无菌观念不强、操作流程不熟,理论基础差,在带教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制定实习目标和计划

根据各校护生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具有专科特点、不同层次的带教计划。护理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应了解手术室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范围和常规操作,应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小型手术的护理配合。

4实习内容的具体实施

(1)手术室护理基本知识的带教(第一周):科室的带教组长负责实习生的接待和管理工作,用1天的时间集中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①认识手术室环境及规章制度。②精心设计做一次完整的模拟手术操作给护生观看,示范手术室的常规操作,让他们初步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等;讲解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防护措施及意义;病理标本的处置,垃圾分类、存放制度等。另外几天在物品准备间工作,进行以下内容培训:上午参与手术物品准备工作,学习、认识常用器械;下午参观手术,增加感性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2)巡回护理工作的带教(第二周): ①改变护理观念:带领护生下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增强护生对整体护理认识。②熟悉巡回护理工作:如常见手术的安置方法;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及保养;查对制度、物品器械清点;术中病情观察;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手术结束,协助麻醉师护送病人,进行手术间的整理工作。

(3)器械护理工作的带教(第三周) :在带教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中、小手术的器械护理工作,包括外科洗手法、穿无菌手术衣、带手套等无菌操作。同时示范各种无菌包的开包方法、无菌台面的铺置,让护生了解无菌区域的概念;刀片装卸、缝针的夹持及穿针方法,传递器械的方法,台上器械的管理方法,使护生树立较强的无菌观念。标本的保管及术后放置常识;手术结束后,懂得器械的处置与保养,尤其是传染手术器械的处置方法。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巩固及考核评价(第四周):带教组长对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理论考核包括手术室制度、职责及无菌概念原则等;操作考核为四项:手臂的清洗与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器械台。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点评纠正,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护生在手术室的实习成绩。并请学生对老师作出评价,以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5体会

(1)多种带教方法。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根据护生情况采用多种的带教方法,提高带教效果。如中专生,先讲解后提问;大专生,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学习后,让护生自己总结,老师再讲解点评;本科生,安排当小老师,给个题目,进行讲课。要求护生每天工作结束后,记学习笔记,结合书本知识复习,便于记忆。通过多种带教方法,启发护生主动思维,培养护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老师要仔细阅读护生的笔记和出科小结,动态的了解学生状态。使护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2)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反复强调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重自身的仪表言行,注意保护性医疗,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