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1

摘要: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衔接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体现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及课程开发模式、职业资格等多个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73-02

一、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大教育政策及名词解释中,对中高职衔接的解释为“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中高职衔接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建设思路,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做好衔接。二、中高职衔接的优势分析1.职教体系贯通,生源衔接通畅。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密切相关,通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贯通中职和高职,高职向上还可以对接本科,甚至是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从而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体系。生源衔接也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不再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而是增加了中职生的比例及其升学机会,防止中职教育成为终结性质的断头教育。2.增强职教吸引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中高职衔接使得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人才的综合素养,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技能型还是高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三、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1.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中高职衔接内涵涉及办学形式、招考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等多个层面。但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主题应该是学生,最有效的载体应该是课程体系。方式和模式很重要,但课程体系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2.课程体系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最具体呈现。职业岗位对社会人才提出一些抽象的和具体的要求,教育应该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这些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课程体系正是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和师生的教与学,使学生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3.课程体系是联系师生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中、高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在衔接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就要考虑到师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程体系架设起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当前与目标之间的有形桥梁。四、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遵循的原则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由于客观存在的管理体制衔接不畅、课程开发理念不同、设置缺乏统一标准等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课程设置的重复、脱节、错位和不对称,不仅仅浪费了教育资源,更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此,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必须遵循几个原则:1.职业能力为本的原则。中高职衔接除了层次的提升,最显著的特点是两者同时具有职业性,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2.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性,职业院校的专业直接面向市场,课程体系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遵循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合理调配课程,以达到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和更好的培养效果。3.灵活可操作的原则。中高职衔接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课程体系建设也因为各地教育发展现状、各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应遵循灵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五、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1.构建灵活够用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承载着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考虑到中职生源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基本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客观情况,从事关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研讨确定必需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够用为原则,灵活调配,实现综合素质基础教育效果的有力提升。2.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课程体系。职业教育需面向职业岗位,通过调研论证岗位技能,根据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按层级分解岗位技能所对应的课程,确定学习内容。通过归类整理,组成对应的学习模块,再将具有学科关联的内容模块构成一门课程,各门课共同组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3.构建面向职业资格认证的能力提升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核心、基础是职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职业标准有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中、高职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区别,选择相互独立、逐步提升、避免重复浪费的能力提升课程,实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有序衔接。4.转变课程开发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为主,但当前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快,任何职业能力的获得不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动态发展的。因此,在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中,要有开放的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具备更多的技能基础和更宽的知识面。通过课程学习、岗位锻炼,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参考文献:[1]邵世光,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2012,(15).[2]曹毅,蒋丽华,罗群.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3]王红梅.试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12,(1).[4]贾艳丽.对口单招模式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2,(35). [5]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分析

一、正确认识,高度重视

在构建优化之前,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站在客观的角度,全方位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意识到其构建优化的重要性,作为日常一项关键性工作。高职院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特点、性质等,全方位准确把握各专业学生各方面水平,围绕自身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等,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其形式化,科学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安排专业的艺术类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构建高效课堂,科学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多方面素养。

二、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

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入手科学设置一系列公共艺术课程,科学设置教育部门规定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比如,“美术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必要的艺术作品鉴赏技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优势以及所处的地理区域,科学设置艺术任意性选修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艺术史论类、作品赏析类、艺术实践和技能类,其涉及多个方面,比如,音乐、动漫、摄像,要结合其具体内容,明确这方面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引导专业学生参与到公共艺术实践中,为提高他们艺术综合素养埋下伏笔。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融合的重要性,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专业发展目标,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科学安排学期课时,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同时,高职院校要根据共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各阶段教学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各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亲身实践中全方位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将所掌握的公共艺术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课程知识学“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随时了解社会市场动态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受众、消费者二者审美心理动态变化,围绕他们的审美客观需求,新时期对艺术提出的客观要求,从不同角度入手科学构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更好地指导开设的一系列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加以优化完善,充分展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多样化作用,为提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各专业学生艺术修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四、注重“分阶段、分类别”构建优化

在构建优化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盲目地效仿其他同类型院校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采用的方法,要准确把握自身各方面发展情况,科学设计各专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要注重“分阶段、分类别”构建优化,分阶段科学构建并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可以适当多安排一些公共艺术课程,对其进行合理化的美学教育,为后续专业乃至公共艺术课程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大二学生来说,他们大都已适应大学生活,已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与经验,可以根据当下市场动态变化,巧设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技能公共艺术课程,便于该阶段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巧妙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对于大三、大四学生来说,在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公共艺术教学、专业课程教学乃至学生职业操作等有机融合,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下相关行业动态发展,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分类别构建优化。对于院校中的理科专业来说,在构建优化过程中,要将重心放在基础艺术修养、审美鉴赏方面,对于文科专业来说,要适当提高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的要求,教学侧重点要区别于理科专业。以“设计类专业”为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延伸、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利于有效拓展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视野,利于专业学生更好地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在专业方面有全新的突破。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高职院校则需要结合这些专业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专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科学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更具特色。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公共艺术课程占据核心位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要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分阶段、分类别”构建优化等,科学构建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01:78-81.

[2]朱成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分析和教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23:120-121.

[3]朱琴.基于活动课程理论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5,07:119-120.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快递岗位 技能能力 高职 层次模块 课程体系

1、高职快递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现状分析

快递业是近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行业,但是快递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逐渐显现出人力资源质量无法跟上的窘境,使得行业无法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为了解决高素质高技能快递人才缺失的问题,我国已有部分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快递或速递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出适合我国快递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专门人才。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国内高职院校中快递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物流管理专业与在其下开设的快递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共享过多

当前很多院校的快递专业主要是在该校物流管理专业下开设的一个方向,比如: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年开设的物流管理(航空与快递方向)、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工程系开设的物流管理(快递方向)。这种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当前快递学历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但缺点在于忽略了快递与物流两个专业之间的区别。多数院校没有认真研究二者在岗位设置以及技能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使得快递专业(方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与物流管理专业过于雷同,共享的内容太多。而这种没有以岗位的技能需求为导向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模式丧失了快递人才本身应该具备的独特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会偏离市场,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1.2、院校间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特色

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没有突显出地方产业的特色。快递产业在各个地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尽相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的特色和方向,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当地快递业发展的特点。但很多院校忽略了这一点,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基本区别不大,既没有和物流管理专业区分开来,也没有体现出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特色,很难培养出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

1.3、以邮电类院校为主,依托邮政的资源优势进行专业建设

由于快递业隶属于邮政业,所以当前不少邮政类院校开设了与快递相关的专业或(方向),比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速递物流系于2007年开设的物流管理(速递服务与管理方向)、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系于2008年开设的工商企业管理(快递方向)。上述院校的快递专业(方向)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算是开设得比较好的,但由于它们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邮政企业的基层岗位,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更偏向于邮政企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与技术。而当前快递行业中人才最为紧缺的还是数量占到绝大多数的民营快递企业,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业务操纵等诸多方面与国有的邮政企业还是存在着差别。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的快递人才培养模式还远不像物流管理专业这样成熟,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来说,课程的设置是解决“如何培养”的关键手段,也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才能让人才的质量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不发生偏离。本文所研究的高职快递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广东省快递市场为人才服务的主要区域,以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通过对岗位所需能力的分析来设置快递专业的课程体系。

2、基于快递职业岗位群的人才能力定位

2.1、高职层次快递人才的培养方向

基于高职教育须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一基本原则,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快递人才应首先满足当地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对市场需求以及岗位能力的分析是通过对多家省内知名快递品牌企业(中国邮政速递EMS、顺丰、国通等)、从事电商配送业务的企业(京东商城、1号店等)、以及经营国际航空快递运输的企业(FedEx联邦快递、海航集团等)从业人员的调研走访形成的。

通过对广东省快递市场的调研以及对广东快递市场特色的分析,广东省高职快递人才的培养可以根据本省电子商务落地配市场以及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国际快递市场为本土快递产业特色,从而将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位在国内快递、国际快递及电子商务实体配送这三个方面。

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高职层次快递人才将主要适用于广东省内外经营国际国内快递业务的快递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专营电商落地配业务的企业;人才所从事的基层岗位具体有:收派、仓管、分拣、客服、市场/销售等。

2.2、典型岗位工作内容分析

根据调研所得到的快递高职层次毕业生的典型工作岗位,可以对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如表1)进行详细解读,从而提炼出学生未来从业所必备的技能和能力。

2.3、人才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定位

通过对岗位技能及工作内容的分析,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有:

(1)基层岗位对职业技能要求的核心能力:业务服务规范与服务礼仪、快递业务流程操作技能、客户服务与管理技能、快递市场开发及营销技能、快递业务软件应用能力;(2)广东省快递以电商实体配送及国际快递为特色市场的核心能力:仓储与配送技能、专业英语技能;(3)作为人才后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快递运作管理能力及快递企业基层管理能力,这是为企业提供中基层管理人才应培养的能力。

3、构建“层次-模块”高职快递课程体系

3.1、层次-模块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进行层次-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了解课程体系的“逆向设计法”,即首先进行行业市场调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人才从事的岗位,再根据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从而确定出学习的具体内容。逆向设计法是与学科课程体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向设计逻辑相反的,它更适合于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

层次-模块体系就是按照逆向设计法的思路来进行课程的构建的。该课程体系围绕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提炼出工作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从而确定出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及核心课程,再按照“核心”的原则,进行专业拓展选修课的设置。从构成上来看,层次-模块体系是由由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特色层4个层次及若干课程模块构成:

核心层: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由核心技术课模块与职业技能课模块组成,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其中,核心技术课模块代表了典型工作岗位的技能与知识,在教学上侧重于对知识、技能的原理和方法的讲授。职业技能课模块则是侧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实训、实习的形式为主。

支持层:是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培养学生核心技能以外的职业关键能力,由专业技术课模块与职业考证课模块构成。专业技术课模块是对核心技术课模块知识的强化、拓展及补充,考虑了学生未来职业的迁移性,使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职业考证课模块是将学生未来就业的从业资格与专业教学联系在一起,以保证高职教育的双证毕业制度。

基础层:是针对基础素质教育而开设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以人文和科学基础知识为主。

特色层: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各项潜能与职业技能特长的课程,由职业竞赛模块、职业指导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组成。其中,职业竞赛模块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学以致用、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职业指导课模块是为在校学生提前进行职业心理的辅导,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选修课模块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所选择的课程,涵盖了人文知识、艺术修养、经济管理及自然科学等方面,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的。

3.2、高职快递专业层次-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文所探讨的层次-模块体系的设计思路,同时结合高职层次快递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及职业素质,本文所研究的课程体系构建如表2所示:

4、高职快递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一定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通过有效的实施,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师资和教学资源往往是会对人才培养及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两大主要因素。

4.1、教学团队的建设

快递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以及实操的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快递操作的技能及管理的思路,因此,在快递专业的师资队伍中应该尽量配备具备快递实战操作和管理经验的教师来承担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学。鉴于当前不少院校的人才招聘受到学历、职称等条件的限制,使得不少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无法成为全职教师进校授课,所以,在对快递专业师资进行建设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为专业里现有的师资提供快递企业基层操作及管理的企业顶岗与培训机会,弥补理论课教师在实战经验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出身的行业专家为学校的兼职专业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定期开讲座、授实训课的方式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来。

4.2、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4.2.1、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一本好的教材要与课程的学习目标相一致,要能体现行业的最新知识与技术,并能容易被学生自学和理解。当前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快递专业相关教材比较少,比较权威和正规的只有国家邮政局在近两年组织编写的一套快递专业(方向)教材,但如果作为教学来使用,这套教材还是有不少缺陷:一些内容已经过时,无法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知识;缺乏案例,不能给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内容深度不够。学校师资与当地企业共同探讨编写教材、讲义等教学资料能较好地解决教材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操作流程、发展状况撰写成案例让学生学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地方企业的发展了解并熟悉当地快递产业的特色,尽早为未来的职业方向做好准备。

4.2.2、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针对快递行业的特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核心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如表3所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同时可以与行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定制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来完善学生的实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美琴,叶福华,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40-42.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面向岗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47-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主体承担着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场所。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需求变化不断加大,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的需求迫切。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地步,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教育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信息技术类专业是21世纪以来各大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在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类人才也是社会各单位的紧缺人才,国内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展了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高职院校由于其本身定位于社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基础应用型人才,例如,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的学生主要是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编程等基本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和本科院校及研究所等单位同质化的特征,而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和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有一定差距,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无法适应本科的课程体系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准确,资源浪费等现象,而且不适应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要集中在技能培养和社会适应的角度上来,信息技术类岗位实际需求与高校课程体系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未来的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来分层次区别不学生生的专业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使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回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归宿上来。

1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概述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有1288所,其在校生规模达到了1000万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院简称高职,是实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学制大都为三年,主要是以专科层次的教育为主,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与普高学历相等的学生。主要培养目标是具备高等教育知识,有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其根本的教育目的是以实用为本、能用即可。

目前,信息技术类专业在一般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由于高职招生对象的层次是以专科层次的为主,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主业基础技能,但是理论基础很难较好掌握。社会上的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应用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多数高职毕业的信息技术类学生,比较适合从事基础应用性的工作。

高职目前的教学课程体系很多程度上都参考了本科的教学课程体系,并且教学过程也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学过程类似,随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的变化,偏重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无法适应现有的高职教学体制。课程体系中的很多课程对于高职生来说是无法理解,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讲授效果和实践过程的效果不明显。通过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培养的信息技术类人才根本无法和社会上的信息技术类人才需求相结合,造成了社会教育资源浪费等严重的问题。

针对高职教育办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高等院校及主管部门都进行了关注,目前高职的课程体系相对本科的课程体系来说相对自由,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也有了提供,但是人才培养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社会岗位技能需求变化很大,纯粹的校园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岗位需求。让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变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办学过程中面向岗位需求开展专业教学。

2 面向岗位的专业教育模式

面向岗位需求开展信息技术类专业教育就是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实际应用的技能要求来设置,教学过程按照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一般过程来开展,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我们可以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中软件测试员的岗位定位开设相应课程,把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过程进行环节分割来增加实践环节,把社会实际项目中的软件测试环节引进的课程教学环节中来。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也是信息技术类专业中传统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例开展面向岗位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教育模式改革探索是可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需求,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和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岗位主要可以归纳为程序设计开发、应用软件使用、网络及软件系统的实施几个方面,每个岗位方向具有相关性同时也具备差异,每个岗位的技能需求都需要具备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基础知识,而不同的岗位上赖以生存的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刚走出学校的毕业是无法很快适应某一角色。同时在同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性质也存在差异,例如程序设计开发岗位上有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程序测试员的层次区别,每个层次的技能要求不一样,要能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必须要求在校的教育适应社会岗位。

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就业岗位具备不同的应用方向,每个应用方向上又有不同的应用层次,可以通过构建面向岗位实际需求的专业教育模式。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原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改成具备一套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在这套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方向课程体系,也就形成了一套专业基础课,多套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然后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生进行分角色选方向教学,例如甲乙丙三个学生可以分别选修三个课程体系学习,但是三个学生要同时修一套专业基础课。由于每个岗位的人才层次区别,对在同一个课程方向的学生实行就业岗位定位教学,具备当软件设计师的人的理论实践环节的要求和具备当程序员的理论实践环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也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课程作业应该是不一样的。另外针对适应计算机岗位的过程难度较高的特性,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在校学生的三年学习过程进行分割,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公司的实际项目进行教学并增加公司实践的过程。这样一个专业学生在同一个专业体系中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层次区分培养体系的专业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自身的技能,同时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提高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使专业学生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途。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个典型专业,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实用为主,面向岗位的专业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

3 结论

通过研究国内信息化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国内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义务特征,结合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一个以人为本、面向岗位的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技能培养明确、就业岗位适应度强、人才培养效果明显的特征。以人为本、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信息技术类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国内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探索也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高永.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24-25.

[2]杨民刚.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思考[J].教育研究,2008(5):102-104.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5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的分配。课程设置的研究过程主要是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定过程,所产生的主要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需求和专业目标为导向,强调适用性

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所以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与专业目标直接挂钩,同时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即高职课程内容必须适应当时、当地所属的特定行业、职业的要求,即要求知识、技能、态度等课程内容适宜而实用。所谓“适宜”就是要符合实际需要,所谓“实用”就是要能在实际中应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给予学生的技能与态度既不能过时,又不能超越现实太远;知识既要坚持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又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2.理论课坚持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

理论课教学在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下,要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知识型、研发型、技能型人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联系在于应用型人才也同样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区别在于它既不需要知识型(学科型)人才那么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不需要技能型(技艺型)人才那么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艺。也不需要研发型(创新型)人才那种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因此,要求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着力研究什么专业应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课程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自然衔接和过渡,理论与能力形成的关系。

3.实践课以行业职业标准为准则

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标志是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和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检验教学的效果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因此,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专业必须的职业资格证书。

4.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的主潮,也是各企业择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高职教育将职业能力作为高职课程的全部价值所在是有悖于教育宗旨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谋求幸福生活的需要的。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意志品德、科技文化、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提出明确的要求。安排出课程模块和培训时问,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一刀切,缺乏多样性

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完全套用本科旅游专业的“三段式”(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理论课程多,技能操作课程少,没有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设置课程。旅游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旋律。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院校,知识背景参差不齐,课程设置应多样化。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在酒店、旅游管理这两个方面设置课程较多,且课程内容陈旧,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应密切关注旅游业的社会实际需要和最新动态,多开设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使课程体系多样化。高职旅游类专业必须从旅游职业和旅游职业群的特点出发,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取舍,避免同质、均一的课程设置模式。

2.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性

当前,大多高职院校为旅游行业培养的是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还是中层管理人才,专业培养目标并不十分明确,以致在课程设置上针对性差。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它紧紧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旅游业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旅游人才,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旅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只单单突出了职业技能训练。如为考一个中级餐厅服务员证开设了144-180课时。而专业英语也不过64课时。

3.选修课设置面窄。忽视行业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是劳动技能的日益复杂化,而是劳动技能的简化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就是说,高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比对人的职业技能要求要高的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也强调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着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的量不仅小,而且覆盖面窄,忽视了学生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多数院校的选修课涉及的学科仅仅是人文方面,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选修课非常少或者限选。旅游业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娴熟的服务技能,最不可或缺的是良好的人际沟

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实践课有名无实

旅游专业较强的应用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成为了职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所有高职院校都认识到这一点了,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相当,但是实践课有名无实,实践教学只是流于形式。有的仅仅将几门技能训练课程(如导游业务)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有的院校没有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有的缺乏有实际经验的教师,有的是短期见习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这样的实践课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旅游业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职业特点。

高职类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

1.重新认识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只有重新审视和明确高职旅游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才会培养出与旅游市场接轨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既有别于本科教育中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又要区别与中等职业教育等其他层次的培养目标。高职旅游类专业应以培养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人才为主――适应时代需求,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素质高,能在各类旅游企业从事服务或管理工作和基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2.重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

旅游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需要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一般高职旅游类专科需要三年修完40门以上课程,其中近似课程设置较多,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下降,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结构的重组和课程优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比如《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完全可以和《导游英语》《酒店英语》等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而形成一门新的课程;《植物学》《生态学》《生态旅游》等课程的内容也可以有机综合成《旅游环境与生态概论》;将《大学语文》《文化概论》等课程综合成《旅游文化概论》等等。通过这样合理的设置综合化课程,既可以减少重复授课的几率,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更新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的更新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课程设置要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体现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旅游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它要求的基础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美学等众多领域,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各种新资讯、新技术在旅游业中都会很快得到体现。高职院校不能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应对明天的挑战.旅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超前意识,将那些在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剔除、摈弃,融入新的内容――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旅游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只有保持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旅游人才。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该文件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工作实践的一致性。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师生双方边教、边学、学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推动了专业师资队伍成长和专业建设。本文就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必然性进行分析,以幼儿园为专业求职方向,探究学前教育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对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起到积极影响。

一、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带动了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更影响着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及时抓住市场,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满足企业用人标准,结合专业的特殊性,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1.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制约专业发展

(1)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基础课(语数英体政等)、专业课(三教六法等)、专业技能训练课(弹唱说跳画、见习实践等)”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受师资及环境的影响,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极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2)师资力量薄弱。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初期,教师团队大多由院校有一定工作经验但非本专业的教师组成,理论不扎实,实践经验缺乏,不利于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极难带动专业发展。(3)教材实操性不强。目前市面上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繁多,大多是“各司其职”,重复内容较多。由于编者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材大多理论知识充实但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满足不了岗位需求。可见,着力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必然是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方向。

2.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理实一体化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对的群体特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接触的群体是从出生到入小学前的幼儿,是一群活蹦乱跳,有思想、有个性,在体格及心智上都在不断发展的幼儿。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多接触幼儿,在与幼儿的相处过程中掌握幼儿特点及与幼儿相处的方法。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让课堂进企业、让学生到幼儿园实操,直接接触幼儿,以达到学习目的。(2)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岗位的双重任务特殊。幼儿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育结合,即保教结合,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教育的灵活性和随机性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教育契机随机应变。理实一体化强调教育的实操性,在实操过程中,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能更好地处理幼儿园的各类突发事件。(3)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要求特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指导幼儿活动所必备的弹、唱、说、跳、画、做等综合艺术教育的能力。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不仅能满足专业技能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更能将所学内容融合到实际工作内容中,区别于专业性的艺术类学习,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要求。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带活课堂,强化师资,优化环境,整合教材学材,使职业院校专业能立足市场,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色的呈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着力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以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方向,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1.开展调研,调查幼儿园教师从“新手—熟手—能手—高手”的职业发展过程学前教育专业要为幼儿园输送合格人才,就需要实地走访、调研幼儿园,明确幼儿园的用人标准及岗位需求,遴选至少有5~10年本职工作经验的教学主任、正班主任、副班主任等至少10人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搜集专家的简历信息,分析专家“新手—熟手—能手—高手”四个阶段的职业发展过程,指导专家列举出四个阶段的工作实例,描述岗位工作要点及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2.凝练归纳,提取本专业相对应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将每名专家列举产生的诸多工作实例进行归纳筛选,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入职后的四个成长阶段,即“新手(保育员)—熟手(副班主任)—能手(正班主任)—高手(教学/教研主任)”,提取出幼儿园工作实例中最为典型的13个工作任务(保育工作实施、幼儿日常活动的组织、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家园共育、教师文案写作、教研活动组织、新教师培训、幼儿园教学活动策划、幼儿园课题开发与研究、行政管理、工作测评、大型活动策划)和若干个代表性的工作任务。3.教学转化,将实际工作任务转换成可以在校内实施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由于企业和学校的学习环境有区别,要将实际工作搬进课堂就必须进行转化,将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实施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即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在转化过程中,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对接,按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描述,明确工作的要求及职业能力要求,并提供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学习环境及教具材料,根据学生情况和现有的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实际学习情况来考核检验学习效果。4.整合方案,将各要素进行排序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在经过调研、归纳和转化三步之后,将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名称、编码、学制年限、就业方向、职业资格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典型工作任务列表、一体化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条件与保障(师资队伍、场地设备设施、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制度)、考核与评价等内容进行排序整理,形成一套专业、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此体系涵盖专业知识结构体系、能力结构体系、素质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职业行动领域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体系。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要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到“三教一体化”

1.教师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是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将企业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岗位要求带入课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需要有幼儿园实际工作经历。因而,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仅要考取专业教学需要的相关技能等级证,如保育员证、育婴师证、艺术类等级证、奥尔夫音乐培训证、蒙台梭利教师证等,还需要每年到幼儿园实践至少两个月以上,满足“双师型”教师标准才可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2.教材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摒弃市场上学科化的教材,由专业团队根据岗位的需求、学生的层次、专业的特色以及现有的实训环境等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避免各科目间重复性内容产生。纵向以职业发展过程为主线,将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始终,横向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岗位工作技能及专业拓展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