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1

一、明确中考方向,纠正认识偏差,摆正基础知识地位

一份好的中考试卷,就会覆盖教材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知识点,而这部分知识点就是最核心的基础知识.所以,认真研究《物理课程标准》和当地的《中考说明》把握中考命题范围和方向,确立重点基础知识,减少漫天撒网没有重点的复习.

只要一提到基础知识,学生就会说就是一些物理概念一些公式,记一记背一背就行了.把大量的时间放到研究难题上,而基础掌握又不好,学习效率很低,搞的身心疲惫.这是认识的片面性,导致行为方向出现偏差.所以,要改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摆正基础知识的地位.基础知识不单单包括物理概念、物理公式,也包括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和基本实验.基础部分占整个中考试卷的80%左右,基础掌握了,理解透彻了,才能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重视教学艺术,实行教学方式多样化,让枯燥的复习课生动起来

根据教材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变通教学手段,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学规律,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利用比较形象而准确的语言和学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枯燥的复习课生动起来.教师也应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做一些动作和夸张的表情来调节课堂气氛.例如,在复习电学这一模块时,笔者模仿作报告的形式说:我们要确立一个中心,以“欧姆定律”为中心;坚持两条基本路线,串联、并联两条基本路线.当学生一听到这样的语言立刻兴奋起来,并积极调动大脑里存储的知识做相关连接和补充.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并非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组合.有的复习课,以提问方式进行复习,多角度提问,可以让学生的思路开阔,训练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例如,一灯泡上标有“220V 40W”字样,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是多少?(2)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是多少?(3)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多大? (4) 灯泡正常工作2小时,消耗多少电能?(5)如果灯泡两端实际电压为110 V,灯泡实际功率是多少?有的复习课,学生提问题学生来回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在复习物态变化这一章时,我让学生自己先复习这章内容,然后自己设计问题.有的学生问“什么叫熔化?是吸热还是放热?”这一类简单问题;有的学生则问“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外侧还是内侧,为什么?”之类中等难度的问题.这样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来回答,学生的思维被调动,学习热情被激发.有的复习课,先复习再综合,或者以练带复再综合,或者先综合练习后归纳再巩固,交叉使用,防止学生厌倦.

三、确立学习的主人,找到合适复习方法,让复习效果牢固起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因为教师无论讲得多么透彻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题目一变脸,时间一长,在学生的印象中就不留痕迹了.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学生自己的,这些知识也不是自己的.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担心学生出错,总希望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完美的、完整的展现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问题.总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是有限的,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复习的效果才会更牢固.所以,教师要更新理念,抛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去感知,去研究、去总结.

四、加强知识间联系,实行专项训练,让基础知识系统化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单元评教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92

有效的教学开始于确切地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初中历史教师要把单元复习课设计成高效率的课堂。所谓“高效率”,就是让历史课成为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使学生从课后盲目和低效的复习检查中解放,体会到学习历史原来可以如此快乐与有成就感。很多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时空跨度大,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的高效?

一、充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要打造高效的课堂,课前准备充分至关重要。在课前准备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真下功夫,调查分析教情和学情,在教学中果断取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求做到:充分备课,明确讲解,注重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最初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除了系统掌握教材,还要树立一个榜样,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自己要掌握得很好。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发生思想碰撞时,教师能发现问题并做到及时调整。遇到问题课后更要及时反思: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把分析、总结写下来,然后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后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设计,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制作课件,涵盖课标, 注重知识重难点

在初三历史课堂复习中教师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历史课的趣味性。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成教学复习课件。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初中历史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在初中历史复习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的教学环境代替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学课件不仅要突出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课件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并且生动。第一,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和音频文件。让历史书中的插图从静态转成动态三维模型的图片,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和更具吸引力。

三、落实课标, 重视复习方法

研读课标和理解课标, 最终是为落实课标服务。落实课标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课标要求的内容呢?

第一, 启发诱导, 逐层深入。教师在指导单元复习时, 必须注意牢牢把握启发性原则, 处理好教材内容, 强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贯彻“启发引导、层层深化”的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将讲解、练习、及时评价结合起来。作为历史单元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讲解、练习和评价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注重思维训练。从这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看, 试题与课标之间联系紧密, 都是严格按照初中阶段三维目标学习要求进行命题, 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考查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等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历史教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课标进行教学, 才能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四、当堂练习,巩固知识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3

一、梳理知识,划分专题

从初中世界史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全世界的国家众多,但在初中世界史课本的内容中,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国家的历史,世界史给人直观上的感觉是内容繁杂,范围和跨度都十分广大,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习的困难往往就很容易克服了,我认为,对于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依托教材,夯实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结合课本的内容划分出几个专题,每个专题再划分出几个小专题,那么,这些小专题的解决,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大专题,我们将几个个小专题复习好了,大专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比如,我们划分出一个“国际关系史”的专题,所谓国际关系就是国与国及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把握后,首先将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划分为如下四个专题: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产生的斗争;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反侵略、称霸、反称霸的斗争;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抗争;4.国际协作问题。下一步的更小的专题划分就是来整理那些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的协作等,再如,我们再划分一个“国别史”专题,如果以法国为例,就可以把课本中全部的和法国有关系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列为一个大专题,把法国不同的阶段的历史划分为小专题。这种方式的有效运用,大小专题可以相互作用,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科学联系,提升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和效率是世界史复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目前中考中的世界史试题,我认为,要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整合能力需要对世界史知识做出全面的、科学的多层次联系,通过对比整理,寻求这些知识中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好事件的实质性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纵向横向的联系、中外史联系、现实热点联系等方法,结合事件顺序和事件来抓住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纵向的联系,这种方法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把世界各国具有性质、类型基本一致的历史事件作出总的概括就是横向的联系。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总体化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中国历史知识大多掌握的比较好,我们在复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中外史使联系的方法,把中外历史科学地联系起来,因为与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有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实热点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减轻记忆的压力,提升复习的效率,比如,从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的联系中,将二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做比较;再如,从英法美三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由此深层次地理解英法是通过反对封建统治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则是反对殖民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还有在复习英国的对外殖民侵略时,联系中国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等。这种复习的方式使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联系构成了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升了复习的效率。

三、强化训练迎战中考

我认为根据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进行世界史的复习,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升了复习的实效性,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目前,我们中考的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纠错题和材料题等,在对于材料题解题时要有悟性,当然这种悟性是不能脱离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考题可以说是百题百貌,任何人都无法拥有解百题的妙法,世界史作为初中历史学习之难点就更难追求了。因此,我们要通过强化训练,创设多种开启智慧的方式,以悟与变为前提,在平时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全理解了问题的含意后,再进行解答,在解答时要尽可能地运用精要、缜密的文字来叙述,达到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中考是一场竞技,学生在考试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从容应对,懂得方法至上,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历史空间观;培养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策略后,初中历史学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逐渐转变灌输学生一些纯粹历史学科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让学生可以利用历史空间观来更好的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的历史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历史空间观念,才能够让学生将初中历史学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考。

一、充分利用历史课本空间教学信息

在利用教材空间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我们以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为例。一,可以用五代十国的前后期局势的分布图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程知识,利用地图深入的分析五代十国的前后期变化。二,把辽、西夏、北宋三国的并立形势图给学生展现出来,安排学生预习这三个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空间范围。三,以教材地图形式讲解重要的战役,比如采用1004年澶渊之盟的例子,分析、归纳这些战役在辽、西夏、北宋势力变化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四,让学生阐述辽、西夏、北宋三国的势力形成过程,并准确的讲解重要历史转折事件,这些讲解过程在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培养过程中非常关键。

二、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灵感的诱发

新课改中要求学生应深刻地分析、理解历史地图、势力范围、战役战况等历史,这些与历史空间观往往密不可分,而灵感的出现通常会促进教学的突破与创新,灵感是在不断积累经验知识、实践中产生的且具备创造性的思路。初中老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及时扑捉、诱发学生的灵感,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想法和构思。同时,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空间观的直觉、灵感,使学生可以迅速找到处理问题的切入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处理历史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让学生根据教材自编自导课本剧,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表现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得到满足,还能够诱发学生自身的灵感,使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全部落到实处。教材课本剧的选择范围比较广,三足鼎立、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卧薪尝胆等都能够当作课本剧进行改编,而且汇集中国人的耻辱和苦痛,是中国人永不能忘的国耻,老师可安排学生根据该题材将其编排成课本剧,把中国人的勇敢、无畏形象和日本人丑恶、残暴搬上历史课堂,以此告诫学生应勿忘国耻、热爱中华,以便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三、教学中应该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老师在培养初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应对目前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讲课时应做到讲得好,讲得精,讲得少,应注意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但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不仅要求老师需根据教材知识、学生的具体水平出发,还要求老师深刻的理解教学目的与教材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且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更进一步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够将主次区分清楚,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教材中要求对曹操的问题进行评价,部分学生认为因曹操做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所以他是奸雄;有的学生则认为曹操比较善于招纳贤士,是英雄。对于这样缺少历史定论的历史人物学生通常都比较热衷于讨论,老师可通过开展讨论课让学生尽情畅谈自身见解、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不需要刻意支持学生的某一种想法,只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这才便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必须加强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力度,要求通过历史空间观念让学生可以在时空条件影响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培养历史空间观,以便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空间等要素。同时,应试教育教学也要求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历史空间观,根据当下的情形看,中考考题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初中历史的理解程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这样学生才可以掌握更多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臧艳.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46(35):357-359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5

关键词:教学策略;课堂模式;课堂实效

江苏正在实施的“3+X”高考模式,使得中学尤其是初中历史的地位在逐步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省各市历史中考的改革和发展。九年级的历史学习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既要完成初三新课程的教学和复习,又要完成初二历史知识的复习,可以说初三的历史学习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系统、深化并进而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应对即将面临的毕业考试和中考。如何才能在初三阶段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知识循环教学与总复习呢?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讲,寻找一个比较适当的复习策略是非常迫切的。因此,我们依据中考指南的指导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历史复习。

一、立足双基,突出重点,深化提高

镇江市《历史中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所罗列的知识点就是进行九年级历史复习教学的最重要依据。因此,在初三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复习过程中的首要重任就是夯实基础,教师要把《指南》中涉及的知识点全部给学生复习一遍,不能有一个“漏网之鱼”,使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复习知识点时不能够照本宣科,一定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延伸,不然就会出现学生对于教材非常熟悉,但是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能够顺利地解决。现在大部分的中考试题都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就是我们认为最简单的单项选择也不是照搬教材课本上的知识点出的,而是运用全新的描述方式,达到混淆考生思维的目的。

另外,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历史问题以及历史事件提出问题,加强学生的训练力度。对于立意好、层次高的内容,教师可以重新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急于学生重新能整理归纳的机会。同时,在此阶段教学复习中,要着力强化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归纳整理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灵活地加以运用。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必须根据《指南》的能力要求特别是对需要综合评价的知识点加以拓宽,深化提高。

二、加强联系,以点带面,综合运用

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信息,但是学生很难真正地掌握知识,需要将这些知识归纳到已经具有的知识体系中,并进行专题化的整理。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进行专题复习时,不仅要纵向联系,还要进行横向联系以及中外联系,形成一个逻辑缜密、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把以前已经归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对于那些依旧散落的知识点加以归纳,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植入到体系中,从而形成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网。

三、结合基础,变异训练,逆向思维

随着中考历史考试改革的深入开展,试题的考查功能也需要逐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微观上着手,还要从宏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在练习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和评价等四个层次考试水平的要求,还要加深知识辩证关系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定适当的解决方法。要加强题目的基础训练,特别是变异训练。由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分值很有限,属于典型的弱势学科,要求学生平时做大量的练习是不现实的,也不会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多数学生都不能够举一反三,缺乏反应能力。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且不能够把握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把结果融汇起来有关,还与不能够选定适当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关。

四、关注焦点,激发兴趣,树立典型

一个成功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肯学乐学,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点从中考中也能体现出来。这几年,中考屡考热点不回避。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老师要注意哪些历史知识与这些焦点相关,哪些历史知识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学科知识来理解分析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五、指导审题,抓住关键,培养能力

每次考试都会有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分,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在这方面多加指导,如选择题要抓住关键词,如意思相近的词、相同的词,如找自己清楚知道是否符合题意的答案等;材料题要先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还可根据后面的问题反推前面的问题。另外,在讲评试卷时通过讲评试题使学生学会逐字逐句地审清题意,找出中心词、限制词,明确答题范围和内容要点,做到答题史论结构化、段落化、要点化、层次化,行文有序,条理清晰,不要堆砌史论、空发议论。只有在复习教学中重视审题训练,才能使学生在考试中遇到新颖的试题时运用自如。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范文6

一、熟悉考纲,把握方向

结合考纲,学生要熟悉《中考考试指导用书》里对每一单元的要求,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强调学生把初中所有的教材,相关地图册全部备齐,教师进行全面讲解复习,速度可以快一些,一节课复习一个单元。同时要求学生背书,对于历史大事件要求学生能不看书背出来,学生全面了解教材知识,做好相关的笔记。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快捷定位,查找考点

对于任何一个考点,都要求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学的。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清朝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年代进行,应熟练掌握,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哪一课,并立即定位。其次是教法,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最后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子目录抄到课本总目录上,这样打开目录能更快地找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三、循序渐进,分化梳理

在复习中国历史第三册时,先将中国近代史划分阶段及概述主要内容,让同学们对1840年-1949年这段历史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然后再分成两个阶段,即和来分别复习,基本的历史知识让学生看书掌握,我只讲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如让同学们把列强发动的五次列成表格,将战争的名称、时间、原因、签订的条约、结果或影响归纳整理在一起,然后根据表格内容找出时期的一条主线,两大矛盾,三大条约等。一条主线即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大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三大条约即《》《》《》。

四、融会贯通,全面提高

每次月考结束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失分多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全面综合知识时提供典型练习加以训练,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时让学生在读课本的基础上,指出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条主线,然后以线穿珠,把近代史上的英、法、美三个国家的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俄、日两次维新改革和德、意的统一都串起来,指导学生以线带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线索,找出联系。

二是勤作比较,如:时期国共两党的不同政策及表现,两次世界大战等等。训练时,逐步增加跨度与难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是指导评价,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教师要充分指导,教会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予以评价,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述结合。

五、分类练习,复习巩固

在复习了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想想前边的内容是否掌握牢靠,为此可以为学生设置专题训练,如:将侵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日、美、俄的史实及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战争与探索的史实等,利用选择、材料解析、简答等多种题型进行巩固练习。还可以进行适度的分类强化训练,根据选择题、列举题、材料题、问答题这四种基本题型教师挑选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在考前集中练习一下,这种集中练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频繁接触知识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熟悉,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以前的知识得到巩固、强化。

六、联系现实,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