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1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高考特点;备考策略

高中课程课改和教学改革以来,文综高考卷历史部分为了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命题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基本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以及“目标立意”的转变。在现阶段一标多材的背景之下,怎样更好地处理教材,怎样更准确地处理好课标、教材及考纲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能够使高考复习更为有效十分重要。

一、解读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从高考的现实需要出发,强调通史体系,根据多种史观、通史的思路对课程标准的内容加以调整。新高考试卷中的很多题目突出对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的考查,注意多角度、综合地分析问题,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历史试题从古到今的排列顺序,也反映了学科体系的要求。

二、对几年来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及考情的综合分析

1.高考历史试卷的总体难度较大

难度与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难度为0.5时,其区分度最佳。因此高考命题的设计难度通常为0.50~0.55。据有关资料和相关专家研究显示,近年来全国历史试卷的平均难度为0.46。

2.主要题型是材料型问答题,凸显历史学科特征,彰显课程理念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卷渗透着“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理念。材料选材新颖,文字史料包括史籍、诗歌、法律条文、人物言论、时事新闻、历史著作等;图片史料包括历史文物图、历史照片、漫画等;数据史料包括柱状数据图、表格等。

3.体现有度开放,给考生一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最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为考生思维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满足考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主要是41题。

4.引领大学历史研究的方向,渗透全新史观,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注重对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的考查,也加大对学习过程、历史史证、学习历史的方法的考查

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以及生态史观等都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其突出的表现为注重区分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等基本的史学要素,注重信息提炼、史论一致、孤证不立、史料辨伪等原则和方法,注重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等基本环节,注重史料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充分性等。

三、备考策略:明确复习目标,处理好课标、教材和考试大纲之间的关系,做好常规的三轮复习工作

1.一轮复习

(1)优化专题复习,阐释历史纵向发展的规律。在每一个专题复习中对重要概念要重点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要感悟、理解历史概念要素、完善概念结构、历史的理解概念、比较与鉴别概念及多角度地认识史事价值等。

(2)打破必修、选修模块的界限,在构建起通史体系的同时,梳理出主干知识,并提炼出主题,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阶段性特征。

示例:中国古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古达的农耕文明。

中国近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近代化进程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史主题:全球视野下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2.二轮复习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新视角抓结合点,用多史观、多角度在优化模块内部复习内容的同时跨模块复习,古今贯通,中外联系,阐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3.三轮复习

训练应试技巧,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要高度重视模拟阅卷、试卷分析和查漏补缺,强化补偿矫正和改进的环节。最简洁的方法是用高考真题来引领复习,揣摩高考的特点。

平时需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速度的提升和培养。具体在选择题方面看立场、看观点、看设问的角度。综合题要在获取有效信息后系统抽象综合,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五化”,即书写工整化、层次段落化、表述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和重点重复化等。

经过几年的高中课程课改和教学改革,文综卷历史部分在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上基本确定。高考命题专家出题的落脚点基本跳出了高中历史教材的局限,密切关注与高校历史教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强化史学的现实功能,特别注重新史观、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迅速做出转变,把握高考规律,科学、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使高中历史教学适应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2

新课标卷和大纲卷相比变化较大。首先新课标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其中必答题共85分,包括12个选择题共48分,两道主观题,40题共25分,41题评述题共12分;选做题为四选一共15分。其次,课标卷历史试题部分的位置也有所变化,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排在了地理和政治之后。题量明显增加,如果把文综考试时间150分钟平均分配给3个学科,学生要在50分钟内完成历史学科12道选择题,3个主观题,有相当大的难度。整套历史试题从学生考后的反馈来看,题目灵活,选择题部分难度稍大,主观题部分平稳。但试卷整体比较平稳,没有偏难怪题,总体难度适中。试卷严格依循考纲,考点覆盖广,考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科技革命、人物等,时间跨度长,结构分值分布合理。

就考查内容而言,以主干知识为主。试题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卷中多数的试题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小视角,大视野”更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趋势,由此可见其命题的立意高远。这样的能力考查符合当代提倡的新课程理念,也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以隐性方式介入时政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突出时代感。立意高远,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外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及社会价值。

新课标卷与大纲卷的一大不同点就是选考部分,历史学科四选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擅长领域“避难就易”,选做其中一题。由于多了选择性,相对其他部分,考生反馈难度不大。从考生的反馈来看,选考改革部分和人物部分的较多。

总之,文综历史试卷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近几年高考从试题的赋分情况看,60%以上的试题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紧扣教材知识点,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2)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之相适应的是试卷难度骤然大增,单纯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传统的问答题已经彻底淡出,材料分析题成为唯一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3)突出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近年来高考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高考历史对热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出现实社会;二是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和认识。

(4)鼓励学生探究、体现“开放性”。近三年的历史新课标高考都延续了开放式探究的特点。要求考生予以独立思考和评论,通过对知识的调动、能力的运用去判断、阐释、论证、探讨历史。命题不受教科书以及传统观点的约束,而是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的检视开放和探究更加深入,重在考核能力的新课标理念在试题中凸显。如果学生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记忆,在考试中必然是屡战屡败。

(5)渗透新课改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理论”在试卷中得到了全方位渗透。试题的命制体现了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3

    【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09年07期

    【原文出处】《中学历史教学》(广州)2009年3期第16~17页

    【作者简介】徐金超,浙江新昌知新中学。(浙江 312580)

    从《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已为广大历史教师所认可,但科学精神却似乎落在了历史教育的视线之外。历史课程中科学精神教育的核心是论从史出、无证不信、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的史证意识教育应着眼于四个方面:

    一、史料的可靠性

    2007年上海高考文综卷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图略)。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  B.尺寸大小

    C.创作时间  D.色彩浓淡

    这个选择题不仅考查了甄别史料这一属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的目标,同时也渗透了“史料是需要甄别的”这一史证意识教育。笔者曾就沈为慧老师的一个课例提出过商榷。沈老师在围绕《孔子讲学图》组织的探究活动中,把明朝不知名作者的绘画作品当成研究孔子当时教学状况的可靠史料,从而出现史证意识上的偏差。[1](p45)近几年高考命题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第26题,四则材料分别引自《明会典》、《中国婚姻家庭史》、明代小说《醒世恒言》、明代小说《金瓶梅》,要求学生回答:“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着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史料的可靠性,辨别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历史记载与小说的不同史料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

    对史料要勇于质疑。“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2](p118)

    二、证据的充分性

    史证的充分性是历史论证中的逻辑问题,有时史料虽然可靠、确凿,但用来证明某一历史结论却不一定充分。一般而言,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几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如2008年广东高考第4题: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本题引发了许多中学历史老师的争议,原因之一就是不少老师未能认识证据的充分性。近年来不少高考试题在这方面起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

    下图(图略)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已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本题中提供的史料能说明宋代生产钢针,但说明不了“宋代开始生产钢针”;能说明宋代有商标、广告,但说明不了“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在A、B两选项的论证过程中,题干提供的图片史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笔者发现历史教师大多强调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概念的解释(排除D项),而很少从史料充分性的角度排除A项和B项。

    在史证的充分性问题上,滥用“默证”是一种值得警惕的不良倾向。正如张荫麟所说:“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此种方法谓之‘默证’。默证之应用及其适用之限度,西方史家早有定论。”[3](p131)滥用“默证”的现象在中学历史界屡见不鲜,“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就是没有的”,这是不少历史教师的认识误区。如笔者曾见到一个试题,要求学生从某位官员曾经担任“尚书”的事实判定该官员生活的时代(答案是不早于隋唐),其实尚书、中书在隋唐之前早就有了。

    三、证据的针对性

    史证中的针对性是指证明某一历史结论的史料必须是针对所讨论的主题。上引2008年广东高考第4题所引史料与结论就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卷也有一个有意识考查学生对史料针对性认识的试题:

    右图(图略)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的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

    D.的产生

    这一试题要求分析报纸广告所能说明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史料的针对性。当然,史料的针对性是相对的,“因为问题、视角和立场的研究不同,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完全可以发生属性转变”。[4](p34)陈寅恪论述伪史料的价值时也说:“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5](p433)

    四、证据的全面性庄季裕《鸡肋编》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有学者从这条史料发挥,引了颇多史料作辅证,认为煤是北宋开封一般人民生活中的主要燃料,这是一次燃料革命。事实上,同样也可以举出北宋开封一般市民用薪柴作燃料的史料,足证庄季裕的话仅是夸张的回忆。

    这个案例反映某些学者在研究中只取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对不利的证据视而不见。这种“抽样作证”、以论带史的做法,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严耕望先生在《治史经验谈》中专门列举这一史学案例,强调“不要忽略反面证据”,力戒抽样作证。历史研究中,很多历史问题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针对某个问题的两种相反结论都能找到相应的史料。科学的态度是正视这种矛盾,注意史证的全面性。如关于的土地和赋役,既不能根据“照旧完粮纳税”而否定曾经实施过《》,也不能以发给农民的田凭为证认定《》曾普遍实行,而应根据各方面的史料,对《》的实际执行情况从时间、范围、力度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估。“一旦看到反面的材料,就当自己推翻自己的看法,在所不惜……对于别人反面的意见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证据确凿,优于自己的证据,更当决然放弃自己的意见,公开接受人家的意见。”[6](p32)这不仅是一种学术襟怀,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本文来自[教育资源库]edu.5151doc.com

    【参考文献】

    [1]徐金超:《历史探究学习的忧思:史证意识的偏差和虚化》,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3期。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张荫麟:《评近人顾颉刚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转引自王尔敏:《史学方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何成刚:《何谓史料:史料教学应该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文字史料,解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已不再单纯要求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而是更强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并通过分析史料把握历史深意,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一、解读文字史料,综合分析考量,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隐含知识点,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分数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炼要点,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充分结合文字史料,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对教学进行着积极不懈的探索,希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学习历史不应只停留在对史实的学习上,教师应当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历史作用于现实的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教材的学习上,没有上升到总结历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层面。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与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仍然是考试的分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历史学习效果的标准,而极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素养。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笔者发现,不少在初中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初期的历史成绩都不是很高。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材的突然转变,这打乱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体系。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事件进行历史的分析。而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应当将历史观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当重视历史观念的灌输,使教学目标符合时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正确认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受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和施教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学观念还停留在“知识第一”、“考试万能”的层面上,采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等,造成历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培养能力。而在新程课改革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参加高考,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在相对短暂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事实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关注历史教学的效益,要求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创造出更高效的学习效益,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吸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趣味性,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直观快乐的动态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光大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2011年1月).《新课标教育研究》。

[2]陈伟君.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2013(26)。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5

关键词:史料;中学历史;历史课堂

“史料亦即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因此,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可以讲:“历史是用文献资料制成的”。学习和认识历史必然意味着对史料的加工和理解。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新课改,中学历史教育也在经历着蜕变,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的实践和研究,它催生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学生直接获取历史信息、培养理性思维、建构历史观念、悟己明智的过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调查探讨高中史料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以期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史料不是点缀

调查表明,历史教师会在一节历史课上比较均衡的使用史料进行教学,或以史料(特别是非文字史料)导入新课,或以史料探究问题,或以史料印证观点,或以史料题型巩固知识。但却始终存在比较严重的趣味性导向,也就是说史料只是一种点缀,是问题生成和解答的既定的华丽外衣。那么史料教学也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期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永远也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所以,我们应该重申“史料教学”的应有内涵,亦即史料教学要将学生作为学习和认识的主体,知识不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有意义的获得。教师和教科书所展示的史料往往局限于印证课本的观点,这种不是在比较思辨中建立起来的史证和史论的关系自然是松散的,学生的印象是不深刻的。因此教师应该尽量补充差异性的史料,从不同角度探究同一问题,其结论可以不必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史料处理和研究方法的缺失

“把史料放进课本之中,其本身并非重点,重点是在于这些史料必须被学生用某种纯粹历史的方法而运用”。如果说运用史料教学的浅显目的是授人以鱼的话,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获取加工史料的培养无异于就是授人以渔了。调查表明,高中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普遍较差,所以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巧妙地设计,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运用史料的能力。历史有其客观性和重建性,我们对“史料运用就是要建立起‘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对过去的重建”。进而接近客观历史和认识历史规律。那么,树立史料的证据意识当为第一步骤,而且仅是第一步,但大多情况下我们对史料的处理却就此戛然而止了,因为结论已经呼之欲出。其实更重要的是以某种评价证据的观点来处理史料。大多数学生长期接触课本习得了固化的历史评价规律,这就需要教师补充更多的史料,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甚至产生认知冲突,提出问题。配合着学生历史背景知识的增加,加工史料能力不断提升,才能逐渐向历史学习的终极目标迈进。

三、搜集史料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调查表明,部分教师对在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意义认识不足,因而他们不愿在搜集、利用上花更多的时间。而是把教学参考书作为获取史料的主要来源。这也反映出课程资源的相对匮乏和教师对开发补充课程资源的无意,长此以往,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认识的局限和处理史料技巧的低下,而这一空当恰恰被仅仅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材料题型所冠冕堂皇的填补,那也就意味着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使得史料丧失了引导人们感悟历史的最初意愿。诚然,中学普遍性的图书网络资源的不足和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导致的时间安排不够也是上述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历史教学,特别是史料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史料教学的技能,拓展史料教学的空间,注意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建立一定规模的史料库,灵活运用课堂时间,从而真正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脉络。于材料中求知识,于知识中生感情,“可鉴古而知,又将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也”可见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但是,历史教学的现状却是人文教育的本质得不到体现,历史教育为升学考试服务的工具性色彩浓重。在高考作为一项重要教学评价指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仍不容撼动的前提下,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成为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倚重的手段,而且国外和国内其他率先开展的史料教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我们所在区域内的高中史料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讲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教师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史料教学中去,但还缺乏一定理论的指导。

史料教学不是史料的堆砌,而是引导学生对史料的学、思、用,是以纯粹的历史方法利用史料尝试进行依据证据重建过去和获得有价值历史结论的工作。但是史料教学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更不等同于历史研究,教师应该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适当的开展史料教学,注意规避存在的问题,共同分享资源和经验,努力提升本地区内的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发挥人文教育功能,培养个性健康,思想独立,温情又富有希望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刚.以“纯粹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J].广西右江民族师院学报.2002.10:13.

高考历史史料价值范文6

一、有效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关键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形式多样的史料,最大的发挥史料教学的效益,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利于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具体

适当运用史料教学,可以化无形的历史为真实的存在。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生动形象的史料,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可补充史料:“凤阳地多不打粮,磙于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如此对比强烈的花鼓词具体而生动的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此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历史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甚至展示真实的文物等。这些史料的运用都能使学生获得一个生动具体的课堂。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二、必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这里,存储“历史信息”的载体无疑是指史料,可见,史料是进行历史学研究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适当运用史料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灵魂。现在中学生所学习的教科书编写的都比较简练,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难以激化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的补充史料,铺开场面、渲染气氛,生动具体地进行讲述,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立体意境,在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达到深化主题,陶冶情操的目的。

2.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史料应用教学,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有用的史料,进行分析鉴别,幷作为证据来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从而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的方法。

例如:(选自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卷)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 《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问题: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此问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由)。此问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应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应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灵活作为史料应用 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的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此问意在培养学生辨别史料的可靠性和归纳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此类的题型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如何阅读材料,辨别材料,分析材料,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树立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意识,掌握一定的解答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