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1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满意度

0引言

手术室护理为医院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地推动下,手术室设备、技术均在不断改进,因此手术室护理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患者也对护理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能够缓解患者负性心理[1]。本次研究对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患者手术类型主要为普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性别:男25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43.6±3.8)岁,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性别:男24例,女21例;年龄:20~74岁,平均(43.7±2.5)岁,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方式: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咨询患者基本情况,同时简单介绍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流程实施严格的手术室清洁和消毒,同时保证手术室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仔细检查手术所需器械、设备、药品等,保证其准备齐全,且运作状态正常;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前1d访视患者,主动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治疗,最大限度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励。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其隐私进行保护,尽量将患者身体面积减少,及时为患者遮挡部位。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表现、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

1.2.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擦洗干净身上的血迹、污迹,帮助患者进行衣裤整理,及时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为患者整理好床铺。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多于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术后不适感,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和康复训练方案,并给予相应指导。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康复训练,鼓励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应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表格内容主要包含基础护理质量、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等。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应用满意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分值<8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69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2)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作出评估,选取量表中躯体化、抑郁、恐怖与焦虑4项指标,每一个项目都使用5级的评分制,得分愈高此项心理问题愈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应用(—χ—±s)来表示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比较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是一个重要内容,其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同时手术室护理服务也直接体现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2]。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中有效护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患者实施系统、细致的护理服务,将患者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中心,促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优质护理高度强调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指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力求让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4]。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应优质护理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护患纠纷的降低均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丽 单位: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裴文晔,王萍,闫芙军.个案全程追踪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14(12):1120-1124.

[2]刘贵琴.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1(04):46-48.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2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满意度

在医疗科学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临床护理模式已逐渐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是抢救、治疗患者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手术室护理对患者病情治疗和恢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3年6月~12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6例,其中男78例,女54例,他们的年龄从25~73岁,平均年龄为(47.8±12.5)岁;其中有54例患者为普外科,有32例患者为妇产科,有25例患者为脑外科,有16例患者为胸外科,其余5例患者为泌尿科。两组患者均具有认知和沟通能力,且均愿意配合本次调查研究。

1.2方法

1.2.1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在手术前1 d和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手术相关知识进行宣教,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器械操作的作用,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手术需要协助患者取一个合适、舒适的手术。

1.2.2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方法 ①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接到患者手术通知单后,在病房责任护士陪同下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访视,采用亲切和蔼、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手术获得成功的病例等,只有让患者对手术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另外,手术室护士还要在术前仔细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让其保持正常工作功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2];②术中护理:手术当天,护士首先要把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调节适宜,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手术室环境。进入手术室后,和患者主动沟通,通过微笑的表情、亲切的语言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在术中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向他们告知手术进展情况,护士和医生取得良好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处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士可以用温水将血液和消毒液擦拭干净,盖好床单,等患者清醒后要向他告知手术已顺利完成,搬运时要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和引流管。在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的护送下,待患者安全送到病房,和责任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术后第2 d,巡回护士要再次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询问患者伤口疼痛情况,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并听取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详细记录[3]。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护理满意度所调查的内容包括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等内容,一共20项,而且每个内容都分为5个层次: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心理状况按照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判定。70分为重度焦虑或者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计算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3.9%(62/6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6.4%,(57/66),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况对比分析,见表1。

3讨论

医疗服务原来的以患者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将被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模式所代替,这种医疗护理模式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人性化护理以它整体性和创造性的独特个性,让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达到舒适状态,这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4]。研究可以看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为86.4%,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满意度为93.9%,而且观察组在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手术室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满意,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晓红.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 .

[2]刘丽霞.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3

关键词:手术室;骨科;整体护理

骨科是医院收治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老年患者比重较高,且病情多较重、处理难度大,青年患者多见骨、多发伤,病情急骤,手术是骨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据WHO统计每年约有3%~25%的手术患者因手术并发症致残、延长住院时间[1]。整体护理是指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需要,提供最佳护理[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0月,骨科收治并拟行手术治疗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44±14)岁、≥75岁者10例。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未合并认知、精神障碍;③麻醉风险等级Ⅰ、Ⅱ级;④无既往手术史;⑤无特殊人格,如极度易激惹;⑥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随机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整体组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伤情、基础生理评分等级、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按照医院旧有骨科手术、手术室护理程序,安排常规护理与护理管理。整体组给予整体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访视

1.2.1.1评估 ①术前1d,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进行术前方式,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况;②做好术前准备,关注患者饮食、作息、躯体感受;③安排术前功能训练,如床上排便、排尿;④与患者深入交谈,了解患者需求、顾虑、错误认知。

1.2.1.2术前健康教育 简明扼要的介绍手术基本情况,应注意事项、麻醉时可能感受、手术,保障术前充足的睡眠。

1.2.1.3深入交谈,给予心理支持 ①从患者文化、社会背景、阅历的方面考量,采用合适的语言内容、语气,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负面情绪;②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告知良好心态的重要意义;③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畅想未来,增强患者信心。

1.2.2术中护理

1.2.2.1操作解释 在建立静脉通路、麻醉穿刺与推注时、摆位时等护理操作,与患者进行小声交流,给予必要的解释,减轻患者顾虑。

1.2.2.2预防低体温 ①有条件者,铺设具有温控功能的升温毯,术前预热;②做好输液预防;③避免皮肤暴露;④必要时给予变升温毯;⑤加温血制品、输液预备品、消;⑥加强肛温、鼻咽温监测;⑦注重术中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1.2.2.3压疮预防 ①手术多为仰卧位,骶尾部等处易受压,常规用药或以垫软垫;②摆好后,条件整体床单元;③做好固定,术前做好室内湿度、温度调节。

1.2.2.4给予人文关怀 ①在操作时给予必要的眼神交流,避免机械操作,忌麻木表情,减轻患者陌生感、冰冷感;②在对敏感部位进行操作时,尊重患者隐私,操作前进行必要的解释;③避免医护间不必要的交流,禁止闲谈;④做好仪器管理,避免产生噪音。

1.2.3术后护理 做好落实切口护理,擦拭遗留污渍、血迹。帮助患者整理好患者衣物。做好复温、保暖等护理内容,但切记复温过快。按顺序检查各导管、支护架是否稳固。

1.3观察指标 应激指标水平:术前1d、手术室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峰值。不良事件:并发症(低体温、压疮、眼角膜炎等)、追加物、药物干预、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精神障碍、麻醉苏醒质量不佳等。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

2 结果

2.1应激指标水平 整体组收缩压、心率手术室内峰值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事件 整体组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科手术护理路径已基本成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是护理管理主要关注点,以保障手术安全、预防并发。尽管手术成功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骨科手术护理无改进的空间,恰恰相反,旧有的护理模式未能体现现代护理思想,护理仍以手术为中心[3]。

整体护理策略重点:①强调整个围术期管理;②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环境、生理等角度出发,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条件;③关注细节,充分运用循证思维,在设置改进目标后,查阅相关文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④注重人文关怀,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以行动、语言、态度,给予患者被尊重、被关注、被支持的感受。

结果显示,整体组收缩压、心率手术室内峰值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当然,整体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因护理内涵、内容都更加丰富,增加了护士工作负担,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护理实施之初,还可能影响基础护理落实质量,增加新的风险。科室不应急于求成,可先易后难,先提升心理、环境相关护理,再增加技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玉坤,盛伟斌,唐庆,等.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的建立及效能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47-1648.

[2]李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67-69.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护理干预;临床价值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针对手术患者行预防感染处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1],对于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个人健康安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希望能够从医院获得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手术室中的护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基于此,我院就将以护理干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方法再改善手术室感染中的综合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4.18±4.16)岁;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开始前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对患者的机体变化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手术完成过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组,本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实行严格的监察制度,护士长要对各项护理操作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保证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在护理操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危险因素或错误操作,要进行公开的讲解和正确示范;②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常规培训护理相比,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培训最大的不同在于,培训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操作技能,更多的是体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2];③手术操作完成过后,护理人员要对手术室中的空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并采用含氯消毒剂对手术室内的仪器进行擦拭和清理,对于有特别要求的无菌物品,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将其置入指定的房间内,就灭菌物品来说,首先要观察其是否处于正常投入状态,如果发现其出现异味或颜色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上报;④围手术期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身体状况及医嘱,保证患者的相关营养物质摄入[3],以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推进,也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其次,还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皮肤消毒和呼吸监测;⑤健康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身体状况,告知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4],降低由于患者的错误行为而引起的感染。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是由各方面原因所引起的,从护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结合相关要求保证各项护理操作均是无菌处理[5],手术完成过后按照相关要求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对患者行健康知识宣教保证其不会由于错误的行为出现感染以及针对新的围手术期护理,从这几方面着手,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对本次研究中的30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另外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从护理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三项指标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借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手术室感染的问题,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该部分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少,因此,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柳波.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77-79.

[2]梁月. 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0:124-125.

[3]张玲.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09:1301-1303.

[4]白玉秋.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184.

[5]林菊仙,郑丹,朱让腾,等.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5,04:140-142+147.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5

【关键词】探讨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79-02

手术室是外科领域中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向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的方向发展,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伤口的感染,为医护人员的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安全的环境[1,2]。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加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外在与内涵以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我院手术室在预防护理缺陷、差错、医疗事故方面采取了诸多的有效措施,现汇报如下。

1 术前访视

术前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神经体液调节亦出现变化,入手术室后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潜在的危险更大。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访视,解除患者顾虑,对安全过渡手术有一定的意义。

(1)访视后的次日晨会及时对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神志不清的患者进行交班,以引起相应手术房间工作人员、排班护士长及领导的重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2)术前访视与进入手术室后的宣教和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的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从而使患者较为平静地接受、配合麻醉及手术,减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隔阂,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减少了摩擦,增强了互信,减少了医疗纠纷的一个根源。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责任分明

2.1: 术前 将病历首页与柜台手术程序单核对;手术患者核对: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血型和术前用药;查核病历牌仔细核对患者的各种信息:查验患者备皮情况、首饰、活动性义齿等禁带的物品、全身有无感染症状;检查手术房间准备情况,各种设备是否处于功能状态,一般器械、特殊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材是否完备。

2.2 术中 : 术前、关胸腹腔前、关胸腹腔后、缝合皮肤后分别查核器械、缝针、纱布数并做好记录及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照常规由辅助护士和麻醉师两人核对之后签名记录。

2.3 术后: 将患者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剩余的药物、X光摄片、取出的结石并通知所在的病区及家属。如送往苏醒室则应与麻醉师核对之后详细交班。

2.4 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 :建立病理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制度,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与使用。临床科室、手术室、病理科对于科研、鉴定、保管职责明确。

2.5 洗手:护士与辅助护士职责分明 细化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各自职能,强化各自的本职工作技能与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6 严格区分污染手术和非污染手术 : 非污染手术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污染手术对于永久性器械要预先消毒然后再清洗,一次性的医疗器材须在消毒之后再毁形处理。严重污染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作用剂量及时间。

2.7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与无瘤操作: (1)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手术中污染后的物品必须更换和重新灭菌。术中如果切开胃肠之污染器械应置于弯盘之内,以区别于其他无菌物品。避免身后和横向传递器械、物品。术中手套刺破或须污染及时更换。胃肠道手术关腹时须使用关腹包,确保皮肤及肌层不被胃肠道内容物污染。(2)无瘤操作:肿瘤组织剥脱之后必须及时的放置于换药碗之中,把与肿瘤组织接触的所有手术器械及医疗器材从无菌手术区域移除,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立即更换手套。使用无菌洗必泰成分溶液或者无菌蒸馏水冲洗手术创面,彻底杀死肿瘤细胞。

3 术后回访

术后3~5天回访术后患者并给予问候,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适做好疏导工作。手术室护士术后的随访使患者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每个环节中都有护理人员在关心他,对患者在术中配合及促进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3]。

4 讨论

4.1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4.1.1 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新职工制定严密的培养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学科的发展。

4.1.2 服务理念的更新 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做到换位思考。

4.1.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4.2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在充分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合理要求是规范依法行医的一个有效保证。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形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常规,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工作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压力。

4.3 定期展开安全隐患讨论会 :手术室护理管理层和手术室护士定期的安全隐患讨论会可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及时更正工作中的失误、及时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

5 小结

及时开展讨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工作会议:集思广益的发挥所有在职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超前思维,将一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恰当适时的发挥,科护士长以及分管护士长的护理安全监督,我院手术室实现了全年无护理差错的优异成绩,可以看出所有护理人员采取的有效措施共同维护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益秋.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6(18):34.

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范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应用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情况复杂,病种多样,受专业化特殊原因的影响,对相关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服务质量的护理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成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面对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手术室接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对于存在语言认知障碍和转院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30,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12~72岁,平均年龄为(42.6±3.7)岁,脑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五官科手术4例,普外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3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13~70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手术类型:脑外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手术17例,五官科手术5例,普外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严格按照手术室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术前、术中和术后整个护理环节进行优化,对各项护理内容进行深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1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重新修订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目标为“深化优质服务理念,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各层级护理内容,并进行层级考核。

1.2.2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手术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病种较多,应确保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首先应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既定护理内容,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其中术前护理应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术中全程陪护,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情绪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术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其次是深化服务内涵,同时关注患者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环境管理、健康指导、生活干预等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持续、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格外注重护理细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情绪变化,多与其进行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调查,采用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合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情况,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同时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分指标均以(x±s)表示,护理满意度则以n(%)表示,分别行t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定量分析: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平均SAS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定性分析: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的情况较为复杂,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较高,常规护理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必要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全过程护理内容进行深化,通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来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3]。刘玲等[4]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发现该模式对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可用于指导手术室护理工作。本组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50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满意率分别为(86.5±6.4)分、92.0%,而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50例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75.8±6.2)分、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付婷婷 单位: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大街院区手术一科

参考文献:

[1]毕湘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0(3):80-82.

[2]张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0(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