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1

关键词:创新;联想思维;历史

要想感悟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并分享万物表象间无穷的美妙与纷呈,联想是最佳的彩桥。所谓的联想思维就是由此想到彼,并在同时发现它的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既有联想的特点又有思维属性的思维方式。初中历史课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篇幅虽然不是很多,但具体历史事件的知识点丰富、复杂、繁多,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学生在知识点的识记上需要下很大工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费劲不少,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考试中总是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参加工作几十年来的感悟和教训,以及近几年在教学方式上的探究,并经过认真地思考、细心地研究,认为把联想思维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识记,效果良好,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联想思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即能从一定的学习对象出发,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联想到其他事物,以扩大或加强对学习对象某一方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解决某些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也是从比较的角度来命题的,要求把几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按一定的条件进行不同的比较,并归纳出其中的本质性的东西来。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在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等检测中去强化,让学生在反复地训练中逐步形成一种能力,即一见到某历史事件,就会立即联想到与它相关联的其他历史事件来。

联想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其一是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其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联想方式。这种相似可以是事物的事件、性质、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的相似,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跨朝代、跨国界进行联系,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最重要考点,内容较多,更需要条理清晰,才能识记有方。如导致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次列强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常考点,、第二次、、等,《》《》《》《》《》等,学生单个去记,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找到这些事件的相似点,把他们联系为一个整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战争和条约的性质都是列强,战争的结果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都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一步一步改变着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样无论怎样测验,学生都能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找到解题的思路。联想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是对比联想,即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某种新设想的方式。例如,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的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学生总结三次变革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性质和结果,以及对所在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识记,而且能够从本质上把握住这些历史事件的内在特征,“区分事物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联系事物是认识事物的深化”。通过长时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事物性质的能力,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联想思维还有诸如接近思维、连锁思维等几种思维形式,均可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80-02

历史的作用是记录过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的事件。若老师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新时期下,初中历史课改要求高度注重学生的情感,重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关心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体验。初中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实施情感教学。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一、实施情感教学的内涵

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作情感,例如人的喜、怒、爱、恨等。它能反映出人对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体验。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情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情感教学说的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以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促进教学的效果。它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讲课中,并引领学生加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顺利地进行教学任务。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使自己能够融入当时的情景,要认真解读历史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情感教学的根本含义就是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要发挥积极的情感因素,达成教学目标。

二、实施情感教学的意义

1. 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在讲课过程中融入情感教学。第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涉及范围特别广泛。为此,在课堂上融入情感教学,对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在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之后,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情感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讲课中融入情感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消除讲课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给予帮助,做出正确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3. 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要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知开始,对历史课堂实施情感教学。与此同时,学生便开始了思考的过程,要分清重点和难点。难点在于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容易混淆的地方。由于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所以,老师要学会从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难点问题上多下功夫,多花时间。

三、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情感教学

1. 要充分挖掘素材

(1)挖掘教材。老师应该重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造当时的历史氛围,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对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情感的表达,使学生充分感受当时的历史情境。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同时,要给学生传授情感的信息。老师要在拉开教学情感的课堂序幕的同时,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重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水平实施不同的鼓励,并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只有老师自身投入了情感,进入当时的角色了,才能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投入情感。

(2)\用多媒体。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个辅助教学的工具。如,讲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播放录音等方式更直观、更具有效果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来增强教学的效果。

2.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1)加强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老师在讲课中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打动学生,和学生产生相同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带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例如,老师在讲三国演义时期时,可以通过讲其中的故事,带领学生学习当时的人物和环境。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掌握知识,加强对事件的学习。与此同时,老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来加强课堂的气氛,达到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2)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生常常对老师产生惧怕的心理,并盲目地崇拜老师,认为老师讲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为此,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盲目地服从。除此之外,有的老师没有把握好师生平等的观念,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很少将情感教学代入课堂。为此,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课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课下,老师也要和学生经常互动,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和探讨,尽量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历史的学习,做到对本学科和学生的热爱。例如,教学态度要做到平易近人,语言要亲切感人,勤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那些内向的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

3. 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评价标准,不再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增加对学生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评价。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尊心比较强,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为此,老师在教育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为主,多评价学生积极的一面,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朝着某一方向努力。假如一位学生在作答时,答案跑偏了,老师就可以说:“这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此维护了这位同学尊严的同时,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答案还存在不足之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答错而受到同学的取笑,更不会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

4.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

为了加强情感的渗透,我们要恰当地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课、多媒体教学、谈心、现场教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电化教学,它不仅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加以改变,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历史人物和事件形象地再现出来。这样一来能感染学生,二来能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角度考虑,通过歌唱祖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的氛围,还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化,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第二次》时,在讲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圆明园被烧之前的壮丽景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圆明园对我国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圆明园的建筑艺术,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看的电影时,不断强调侵华者对圆明园的毁坏和抢夺。接着让学生看圆明园被毁后的惨烈现场,以使学生对这段屈史产生深刻的印象。最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列强这样做的原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到,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的目的不但要发展学生的认识,还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和健康。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

参考文献:

[1] 陈丹.新课程中初中历史情境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教育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 蒋晓丹.巧设情境,放飞梦想――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15,(94).

[3] 丁国明.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W法的再认识[J].南北桥,2013,(10).

[4] 聂倩.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实践浅析[J].教育艺术,2014,(1).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激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又因本学科不作为升学考试的主指标,上课时数少,教师往往直击考点,一讲为快,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索然无趣。面临这些愁结,解决的主要方向是激趣,兴趣是动力,趣解千千结,“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黑格尔语)学生想学了,辛苦也会化为甘甜,学生会从“认识历史”走“学会历史”的新天地。

一、媒体辅助,影像结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对于某些复杂的历史形成、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会一目了然,如果配上三D动画,可以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让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历史世界,课堂气氛比传统课堂要浓厚得多。

如讲到《汉字的演变》时,从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讲到楷书,讲者洋洋然,听者昏昏然。但如果通过多媒体出示文物、演示遗址,展示文字资料变化的资料,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如“虎”字的变化,先散乱的出示这几个字变化让学生辨认,而后用动漫演示变化过程,最后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如图1),学生会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演变的过程。

对于甲骨文 金文(铭文)、大篆、小篆之类的具体解释只要通过图示学生一看就懂。如甲骨文最后出示《汉字聚会》的动漫图,像这样的课听起来过瘾,记起来深刻,联想起来也很丰富。心理学认为,直觉感受是认识活动的源泉,知识的摄取必须首先通过直觉感受。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理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他们不但会学好历史,还会将其迁移到相关学科,形成一股正能量。

二、语言激趣,甘之如饴

作为教师,一要有激情,二要会表达。有激情,才能感染人;会表达,才能“勾”住人。历史犹如大舞台,形形的人、事都先后在这里上演过,或豪气万丈或哀伤落泪或悲愤或激昂,教师在讲述时如能配以相应的感情,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感染和共鸣。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更多地会以以通俗的例子、口语化的语言,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地讲述,初中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但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记忆的深度不够。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变化之功,可以模仿相声里的说、学、逗、唱,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七年级《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时,笔者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曹操》中的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学生也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然后老师又吊了两句京剧《曹操》的唱词,让学生对曹操进行评说,为什么不同版本会对同一历史人物有不同的解读,接着,老师说自己小时候对三国人物的一些看法,再请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上了这一课之后,在上九年级《上古亚非文明》有的学生竟唱起了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我不敢肯定是不是七年级上三国时的潜移默化,但可以想象到教师语言的张力,足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觉得老师跟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一举多得。

三、借用故事,引发兴趣

有许多历史事件离我们已很久远,如果照本宣科地去讲解,听起来会索然无味,如果用故事引入,让学生从故事中说感悟,然后再自学文本,两相比照,就更易消化文本,得出个性化的解读。由于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对于相关的内容也就记得比较牢了,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历史知识。

如《远古的传说》教学片断:(1)讲述《炎帝和黄帝的传说》让学生了解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了解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2)讲故事《禅让的传说》让学生明白.“禅让”的实质,知道尧、舜、禹的“禅让”(3)故事:《治水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方法,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之处。(4)讨论: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在这里,教者把故事的讲述与知识的传授巧妙地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微妙地渗透了情感教育。

在讲述故事时,可以适当出示一些挂图类的辅助资料,让学生听故事,然后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体会到“乐学”的真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地理,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钟情于历史学习,产生“我爱历史”的呼声,使历史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4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00-02

历史是悠久而漫长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从事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有着收获,同样也有着诸多的困惑。带着这些困惑我引领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看到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品到多滋多味的历史。现在的历史教学正在经历着新一轮课改的冲击,如何教好历史,如何学好历史,让历史从服务于学生的高考发展为服务于学生的人生,是历史教师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今历史课改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困惑摆在我的面前,同时也引发我更多的思考。

一、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初中历史是编年史,一般情况下,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家长、领导都重视不够。而高中历史是专题史,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构想是建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之上的,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式结构要求有初中的编年史做基础。但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储备不够,学习方法单一,只靠死记硬背,缺乏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学生初中历史知识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课时紧、任务重,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怎么办?我在这些年的历史教学中总结出,要做好衔接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观念。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端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以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多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把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贯彻到位,尤其不能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块。

2.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丰富的历史书籍,博学的同行和老师中间汲取营养,形成一套自己的历史教学方法,有一种对历史教育的热情和热爱,把它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

3.历史教学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依赖丰富的史料、实物,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比较零散,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记忆效果很差。要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纵向联系。在教学中可节选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这一阶段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横向联系。而不同阶段的相似事件又可以建立起纵向联系。通过横纵向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这就是知识体系。

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学习。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二、怎样处理好“一标多本”的问题

新课程一标多本,采用专题模块形式。专题模块教学,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章节式编年史的结构,拿到教材,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像进入了高考的第二轮专题复习,这是很多历史教师在进入新课改后的共同感觉。现在各地主要使用的几个版本有岳麓版、人教课标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等等。各地版本虽不同,可高考是以课标为准的,需要处理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所以怎样来处理知识,处理到什么程度,哪些该讲,哪些可以省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首要的是必须转变观念。应将教科书看作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而不是唯一的材料和资源,应将教科书视为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助力工具之一而不是万能的。这种意识的明确,观念的改变既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其次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注重新情景、新意境材料的应用。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和不断充实上来的知识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应用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去透视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第三、重视课标的指导性和充分利用各教材的互补性。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否则只是教一个版本教材,那肯定是要吃亏的,因为你可能会由于只教了这个版本的教材而忽略了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集中解读和指导。

三、怎样更好地处理教材

你可能会问,这还算是困惑吗?处理的不就是历史教科书呈现的内容,不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吗,把教材内容全部吃透,把考纲考点全部落实到位不就得了吗。可是这样的上历史课,“一讲到底”,讲的内容非常枯燥,教师“发放”的尽是课本知识,从概念来到概念去,历史知识并未因教师的讲解而变得活起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看书。所以这就看出历史教师面临的新的危机和问题——能力储备危机。

四、怎样让历史课成为充满个性的历史课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5

关键词: 历史教育 社会价值 教材呈现

一、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

历史学作为现代科学起源于潜科学(所谓潜科学,就是说它本身还不是科学,但具有一些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潜在因素,或者说,只是科学的萌芽状态),其发展经历漫长的过程:从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到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再发展到唯物史观主导下的的历史科学[1]。其所体现的社会价值通过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凸显。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是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的,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形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结合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概括,得出当代历史教育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社会价值。

(一)“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人们常把历史比做知识的宝库,里面储存着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一切知识成果,是文化价值的结晶,是促进人类智慧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由此决定了历史教育的首要社会价值在于认识、选择、学习并最终传承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先进文化财富。对于过去文化记起结晶的传承是历史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和最基础的社会价值。任何脱离这一功能的历史教育,就如同用黄沙堆砌城堡,最终只能功亏一篑,徒留一盘散沙。

(二)“润物细无声”――陶冶精神品格。

马克思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们既是这部历史剧的作者,又是剧中人。把这样一部“历史剧”的真实面貌再现出来,具有巨大的伦理和审美价值。因为其中充满各种美和丑的生动历史形象,既有为国家、民族舍身捐躯者,又有卖国求荣者;既有杀身成仁者,又有求生害义者;既有富贵不能者,又有为权贵而折腰者;既有悲剧、喜剧人物,又有笑剧、闹剧人物……历史教学过程应当在力求传承五千年绵绵不断历经沧桑磨难的辉煌文明成果的同时,还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格的社会价值,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指的“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以史为鉴”――指导社会实践。

历史教育的根本社会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古往今来,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高瞻远瞩的有识之士都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西周统治者在庆典上总是追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2],以时刻警惕重蹈覆辙;司马迁身受腐刑,然忍辱偷生撰写鸿篇巨制《史记》,其主要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3];怀揣共同目标的西方史学泰斗,也不乏其人: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写史就是“为了保存人类所达到的那些伟大成就,使之不致因年代久远而湮没不彰,为了使希腊人和波斯人那些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不至失去其应有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以永垂后世”[4]。另一位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评价自己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没有奇闻轶事的史著,恐难引人入胜。但是如果学者们想得到关于过去的正确知识,借以预见未来(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未来虽然不一定就是过去的重演,但同过去总是很相似的),从而判明这部书是有用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5]。只有从历史教育中总结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经验教训,并用以指导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才是历史教育最终的社会功能与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呈现方式的利与弊

透过以上对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分析,不难看出其在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现实情况,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不管是在呈现方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做出了较大程度上的变动,力求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育符合其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揣摩三维目标可以概括出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在于: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新课标解读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即《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与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一致性。这是当代历史教育与时俱进,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有力表现。

(二)历史教材呈现方式仍有待改进。

1.历史教育社会价值对教材呈现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新课程打破了历史内容单一的呈现方式即以学习主题形式取代时序性通史形式。之所以采取这种呈现方式,借用新课标的说法,初中历史教育应当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2.学习主题呈现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不言而喻,课程改革的初衷总是好的,但是新课标虽然体现了设计者追求完美,力求使历史教育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但在实际的落实中却有较大难度。

首先,这种学习主题形式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全面、系统的自我整理能力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将对各类历史问题的成因、先后、结果等都感到困惑甚至对历史学习产生将举步维艰的困顿感。而现实情况则是教材的编纂者高估了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对初中的历史教学不甚了解。虽然初中课程经过改革,将历史纳入中考考试范围,但初中历史课程仍没有摘掉副课的帽子,授课老师也不能保证全是专业教师,而上课一般是采用勾勾画画的形式,然后临近考试,由学生背诵考点内容,分数依然很高。然而这样的知识都是零乱的,既无法形成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更无通史概念,更有甚者古往今来的朝代顺序尚不能掌握。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通过短时记忆的方式固然可以应付一时,然而学习态度没有端正和中考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以为划划背背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层面上,何谈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

其次,历史课程改革要服务于历史教育,最终为实现历史教育教学的社会价值。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是遵循时间顺序的,大体来说前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往往没有“前因”就不存在“后果”。然而单就个体历史事件本身而言,其发生原因多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打破了时间线索,选择性地罗列历史主题,这种表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因为只有在清晰掌握人类文明史脉络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达到“以史为鉴”指导社会实践的终极目的。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巨著《历史研究》充分体现了考察人类文明史与指导人类文明克服危机,不断前进之间的密切关系。黄仁宇先生亦强调通过分析文明史发展历程总结出客观历史规律的重要性。唯物史观更是在充分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三、改进初中历史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些建议

历史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是课程改革的驱动力,也是评价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立足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是历史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新课改下历史内容的呈现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材的编纂者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精选学习主题应有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

对于存在一定因果联系的前后历史事件之间应当有简单交代,可以划入“了解”的内容,这样既能保持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灵活教学方式方法,又不至于让学生面对一框新内容时有“如坠云雾”、“摸不到头脑”之感。

(二)在一课之后增加总结性的学习主题。

除在教材中所设“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灵活的教学内容之外,可另设“想一想”、“小结”等类似的新的学习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将课本内容按照历史时序及历史事件前后因果联系进行排列、思考,达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聂幼犁教授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开拓未来。”[6]赵亚夫教授说:“从本质看,历史学科既不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又以讲授事实为能事,它培养一种精神品质―关系到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看法。”[7]两位老师的观点正是历史教育社会价值及新课改要求中的陶冶人类精神品格的体现。然而不管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要在其深入学习和体会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新课如果在精选学习主题的同时更侧重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的整体历史意识,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本知识,传承文化财富,在学习中陶冶精神品格,更能帮助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人类历史的智慧成果,并最终落实在社会实践之中,实现历史教育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

[2]诗经・大雅・荡[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86.

[3]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M].湖南:岳麓书社,2007.260.

[4]转引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7-18.

初中历史重要考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高效; 实践;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14-01

能否"高效"是课改前后的最大差异。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心并被日益放大的一个显性概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花最少的时间,产生最大的课堂效益是基础类学科教师口中的热门词,也是大家身体力行,积极实践的教育目标,但取得效果者寥寥,大多数教师在在课改的道路上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泥沼,收效甚微,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教学的"量"上,饶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1.客观现状及分析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从2010年开始课堂高效改革,我也在学校指挥棒下奋战了5年,但5年的课改也让我回到了起点。语文教学还是摆脱不了那魔咒――"没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中学各科的轮流轰炸下学生疲于应付,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已经潜移默化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方法,这样的情况对我来说不能不说是屡战屡败。

转机来自于2014年3月,在学校公开课上的一次偶然。那是一次历史课,我震惊了,这感觉和语文有区别么?从没仔细接触过的历史的我又找到了一条屡败屡战的理由。我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历史"。

2.历史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课程排序与初中语文学科有着惊人的交叉和渗透,文史能结合,既有利于让历史课堂神采飞扬,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也能让语文课堂融入更多的人文感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用历史层面的感性思维来审视语文课堂中的情感高地极具实践意义。

3.课堂及习作取得的效果

初步选定的试验对比班级是八年级平行班1班和2班,2班由我担任语文和历史教学,以"课堂效果"和"习作"作为实验阵地。课程设置分别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近代的中国――侵略与反抗》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战争》。两门课程有着极其近似的课程安排。甚至把历史语文混合起来讲都不会有任何的不妥。

在语文和历史的这个单元的教学中,用学生的话说,仿佛没搞懂什么时候是历史课,什么时候是语文课,语文课上多了历史的悲凉,历史课上多了语文的华丽。

在讲《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课的时候,用以前的讲法,历史背景轻描淡写,整个过程学生还是在学习语文技法,自身难得融入其中,但现在我的做法是这课和历史的《劫难中的抗争》这单元混着讲。学生用不着分清我是说的历史还是讲的语文。整个3节课的过程,英法联军狰狞的面孔就映照在学生的瞳孔里,我看得出,学生激动了,把一个青少年特有的血的冲动,融入到了雨果温文调侃,嗔嗔怒放的言语之中,历史的沧桑真实、 浪漫文学的热情夸张和学生那拳拳爱国心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学生激动了,我也激动了。

在历史单元测试中,最后一题是《和平离我们远么?》历史课写作文,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是前所未有,但我尝试了,激动未平的心闭上嘴用汉字来表达,那是痛苦的,是急迫的,连平日为找素材都大费脑筋的习作,我也解决了,当然,我只是把语文课后习作《世界何日铸剑为犁》改了个名字,趁热打铁而已。

这种教学模式我整整用了1年,取得的难以置信的效果。

首先,学生听话了,上课专注了,愿意听了,真正的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其次,师生感情更好,学生更善于表达。

再次,学习效果提升了,作文写的出来了,思维方式更加感性了,知识面宽了,连苦涩难记的历史也记得住了。

最后,作为一个青少年,更加热血了,对世界,对中国,对民族,对英雄,有了新的看法了,或者说,叫世界观更"正"了。

4.教学实践的反思

这种教学模式建立在历史和语文这两科同宗不同门的学科上,对教材的分析来看,历史课程的安排和语文课程很大程度上是相关联的,教学进度也是可以统一的,完全可以互补互通,但是受限于中学课程的设置,几乎没有语文老师兼任历史老师的,从而导致两门学科脱节严重,各为其政,以我校为例,很多语文老师对历史事件居然一窍不通,三年语文课,没讲过一件正在发生的实事。我认为这是教育的失职。

中学课程表面看来是科科独立,其实内在的关系千丝万缕,相辅相成,这种科目内在的联系现在正在人为的被切割,对教学来说也许能看见眼前利益,但对教育来说那就是"毁人不倦"。

如何才有效,才高效。不是一分钟不停的灌输中考要考的知识,不是围着考点不停的琢磨,课堂中赋予学生人的灵魂,做人的本质,才不枉"育人"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 《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 李炳亭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3

[3] 《谛听教育的春天》 郭思乐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