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1
中图分类号:TH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22-01
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中应用工程监理,能够实现工程建设市场规范化管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管理与国际通信技术相互结合。由于移动通信工程自身建设比较复杂,因此针对工程进行工程监理,对于工程监理人员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通信工程监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保障工程监理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是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中的重点。
1 工程监理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项目设备安装中的应用
1.1 基本设备的安装监理
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项目建设环节中,应用工程监理,首先需要针对基础的设备进行安装。基础的设备项目有:机柜机架设备、光纤、电缆等。1)在机柜机架设备的安装上需要保障安装顺序正确,符合工程项目设计需求,当机台位置安装正确的情况下,需要将台列安装在整齐,在机台边缘上将相邻的机台紧密靠拢,并且在台面上保持水平。在机台不稳定的位置加入抗震加固零件,保障设备结构稳定;2)在光线的处理上,需要保障光纤能够从机柜上线槽或者是出线孔洞引出,并且能够绑扎平直整齐。其中移动通信核心网中继电缆E1信号线缆应该走线平直,按照走线施工要求将其安装于DDF架上。同时保障各个标签根据实际要求打印并且粘贴完毕;3)在电缆的施工中实现施工监理较为关键,基于电缆走道以及槽道的安装,需要完全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例如在水平走道与线缆列架的安装上,需要保持二者平行或者直角相交。在垂直走道上应该保障线缆与列线与地面之间相互垂直,并且在实际的结构上无倾斜的现象[1]。当走道吊架的安装环节中,需要保障吊架整体保持整齐,在电缆防治完毕之后,需要及时地将盖板封堵住。在安装沿墙单边或者是双边电缆走道的时候,沿着电缆走道的水平方向,在墙上埋设支持物,保障支持物的牢固可靠。在安装支持物的环节中,保持支持物的整齐,避免出现支持物的起伏情况。
1.2 电缆布置的监理
移动通信核心网电缆布线环节中的监理工作比较关键,要求布线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位置等需要严格的符合电缆布置的要求。在电缆排列过程中,要求其整齐并且不能出现损伤,对于电缆布线进行施工监理,分为交流、直流的电缆布线处理,在具体的施工监理中还要求中继电缆能够尽量的分离,槽内的电缆不能被绑扎。在活动地板下布置电缆的环节中,注意电缆的摆线整齐,最为关键的是避免电缆交叉[2]。
1.3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监理
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施工中,机房的电源线安装需要符合项目施工要求,并且其规格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来选择。一般的电源线都为整段的线料,在中间结构上无街头。在交换系统中交流电源线需要安装相应的接地保护线。无论是直流还是交流电源线,其接线成端都需要保障接线牢固,接触良好。当电源线安装完成之后,进行列间馈电线的敷设安装,应用的主要材料为铝条或者是铜条,要求保障铜条、铝条平直,消除其表面上的锤痕。在导线的固定上,要求符合施工要求,安装好电源线末端带有胶带的绝缘物封头,在电缆剖头处应用胶带着护套封装[3]。
2 工程监理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项目软件调测阶段的应用
2.1 保障软件调试安全
由于移动通信和新网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的技术风险比较大,实际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项目软件调测阶段中,需要应用工程监理实现如那件方面的监督。当涉及到计费系统和网络结构构建,监理工作的实施坚持安全性原则,避免出现通信事故。在软件的实际调试过程中,为了保障软件运行的稳定,需要从通信渠道运行安全进行分析,要求工程监理单位在发挥监督职能时,能够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4]。
2.2 按照计划实施
对移动通信核心网进行施工监理环节中,在软件调测方面实现监理,要求监理人员能够与调试人员、设备生产商、网络主管等人进行软件技术交底,并且进行相应的工作计划。在进行计划安排环节中,需要制定明确的施工计划表,保障施工监理、调试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并且实现对项目工程的审批与审核。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监理人员需要对调配网络资源进行调试,包含计费端口分配、信令点码、时钟电路分配等,在以上环节的监理之下,逐渐的完成资源的统计与资源的录入工作。
2.3 制定预防策略
移动通信核心网构建环节中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应用工程监理一方面是对项目施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是能够制定预防策略,避免项目存在风险。首先,施工监理人员需要督促工程师对移动通信核心网设备进行加电测试,确保设备、仪表等都能够满足上电测试条件。其次,上电测试主要包含了管理、温度等内容,在软件调测中检测出设备存在着故障的时候,需要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且将故障及时向着第三方主管反馈。在遇到重大的设备故障情况下,应该立即联系设备厂家,反馈设备问题的情况下,寻找技术支持。第三,将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对部门的工作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查[5]。
3 工程监理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通信核心网建设项目质量风险识别也是工程监理的工作重点,针对项目工程,对项目生面周期所有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价与分析,同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在实际的核心网建设中,风险都存在着一定的特征,为了迅速的识别出的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项目风险,可以选择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流程图法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直接定性的风险识别方法,核心网工程项目经理带头组织讨论会议,由移动公司、厂家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功能建设项目人员、监理人员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讨论,最终制定风险识别报告。流程图法首先需要绘制出核心网建设项目总流程图,在全方位的移动通信核心网工程流程图分析基础上,深度剖析过程环节中所能够遇到的分析问题,找到潜在的风险因素。
将工程监理应用到移动通信核心网项目风险识别中,关注质量风险,首先监理部门进行项目资料的收集,分析判断项目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清单。其次,设立相关的资料,建设施工相关资料,包含核心网运行现状等。第三,分析通信心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的现网结构,把握本地话务量的情况、中继电路负荷情况以及信令链路负荷情况。
4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网要求逐渐提升。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中,为了提升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质量,需要应用工程监理,实现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监督。本文中从项目设备安装到软件调试环节中应用工程监理,确保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 甘鑫.工程监理在移动通信核心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64-65.
[2] 刘洁.通信核心网建设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
[3] 曹树玲.浅谈监理在通信核心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作用[J].电子世界,2014,(16):323-324.
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 工程监理;监理人员;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监理制是在国际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建设管理体制,但在我国则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目前,建设领域中招标投标制的逐渐成熟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推出为建设监理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上为水利工程实行建设监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尽管如此,建设监理制在水利工程中的推行和发展直至成熟仍须走过一个艰难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管理体制,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结合中国国情,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发展完善。
造成监理行业问题的原因
1.1 监理行业的定位不准确
监理行业的定位包括角色定位和责任定位。角色定位是指工程建设各方包括监理方对监理应处的地位和所扮演角色的认识。目前, 对于监理行业的定位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认为监理应该是独立的第三方, 和业主、施工方都是单纯的合同关系;有的则认为监理应该是业主的代表,处处体现业主的意志; 还有的认为监理是政府对建设单位监管的手段,应该服从政府的意愿。
责任定位是指对监理单位责任范围的界定。目前, 对监理单位要不要对安全生产承担责任, 承担多大的责任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很多地方制定的《监理安全细则》、《监理操作规程》都不同程度上将监理的责任任意扩大化, 只要是监理审核过的方案出了问题, 一律对监理企业实行很重的行政处罚。这必将导致监理工程师在审核安全方案时无限制地要求承包商提高安全系数而忽视相应的成本, 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1.2 监理行业的管理不规范
监理行业存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真正符合监理从业要求的监理人员比较少, 监理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二是监理企业对所聘用的人员把关不严, 未进行严格筛选, 鱼龙混杂。三是监理人员的待遇偏低, 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进入监理行业的积极性。四是现有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设置也有一定的缺陷, 不能选拔出真正具有业务能力的人才。
1.3 监理单位人员素质不高和内部管理不善
按照现行法规规定, 从事监理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但在我国通过考试并注册上岗的监理人员只占实际从业人员的一半, 很多人只是在监理企业注册挂名, 并未从事实际监理工作, 而实际从事工程监理的人员中有许多没有通过考试, 并不具备从业资格。目前, 我国监理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为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基建单位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熟悉图纸, 但缺乏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 不熟悉施工质量控制点; 施工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 但对复杂图纸分析能力不强;基建单位管理人员熟悉工程建设程序、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欠缺。
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发展对策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首先提高对监理的认识,认识到实行建设监理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有些地方还在搞“指挥部”模式,这是观念上的落后,主管领导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其次是要认识到监理的重要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为建设监理的发展制订政策,建立行政秩序,指导监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如建立健全地方监理法规,健全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指导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实施建设监理制,监督承包单位接受社会监理等等。
2 提高监理单位素质
目前,社会监理单位从建立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三种类型有利于提高监理单位素质:
2.1 由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的社会监理单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专营建设监理业务。如某些省水利厅组建的监理公司,其优势是以政府部门为后盾,有一些扶持保护政策,集中了本地区的监理人才,易于开展监理业务。
2.2 由设计、科研、施工等单位中分离出来成立的监理公司或监理部,具有独立法人或二级法人地位,或有独立经营权,自负盈亏。这类监理单位通常专职人员不多,以原单位为依托,随监理工作的需要抽调人员开展监理业务,其优势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专业覆盖面较广,易于胜任综合性工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2.3 完全由社会力量组建的监理公司(或咨询公司),主要组织管理者一般较少,大量聘用有丰富工程经验的离退休人员,经营方式较为灵活。这些监理单位的组织结构不一,在规模、经营范围、技术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发展壮大。
监理单位应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规范监理工作,提高监理的综合水平,使监理程序、监理方式、检测手段、制约手段等实现规范化。
3 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监理市场
建设监理组织,是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与承包人之间进行经济技术活动的桥梁和纽带,监理组织的发展,必须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为了使监理在建设活动中遵纪守法,正常经营,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可靠、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全面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一要加强行业的监督和管理,监督、规范其市场行为,采取以强化资质(格)管理为核心的宏观管理措施;二是监理单位要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开展业务;三要维护监理市场秩序,规范业主和监理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共同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建立开放、公平、统一的市场体制,维护竞争秩序。要打破行政垄断、部门和行业垄断,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水利建设监理活动要运用市场机制,项目法人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监理单位,监理单位采用竞争的手段参与监理,使监理这个在市场经济的土壤里产生的事物能健康成长,逐步发展成为建设服务市场中的一支生力军,使建设监理服务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正常轨道。
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 建设管理、变更、计量支付
一、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更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勘察不够详实或是未能充分预计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文件中存在错、漏、碰、缺或不完善;由于天气或自然病害的影响造成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的变化;业主单位对设计功能、外观、要求等有所变化;国家颁布新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以及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应用先进的技术或优化设计能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或减低工程成本、提高技术标准、缩短工期、确保工程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省土地、改善施工条件等。
变更管理是工程投资管理的重点,它关系到建设方的最终建设成本,良好的变更管理可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加强变更管理,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严格变更方案的审查。变更方案提出后,业主、设计、监理应该及时到工地现场进行查看,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对于变更方案的确定,应多从技术、可行性、造价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优化变更方案,在众多的方案中进行比较,择优选择。同时,可邀请相关专家召开方案审查会,最大限度的使方案优化。
2、规范变更申报程序。根据变更类别,都要求根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审,逐级上报,而且严格按照审批办法上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3、确保变更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关于变更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的反应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能充分说明变更的依据。
4、变更工程量的确认。变更工程量关系到变更金额,是变更管理的重点。在审核变更工程的工程量时,监理作为收方的主体,应尽职尽责完成此项工作,做到不多收,不漏收,这与计量收方同样要求监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收方的仪器要严格标定,准确无误。同时,业主在监理收方的基础上,可不定期对工程量进行抽查。
5、新增单价的申报和审核
在变更中,经常会出现原合同清单未包含的工程项目,这就需要申报新增单价项目。我认为,新增单价应该慎用和尽量少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套用原合同清单价格或者类似项目价格。这样可以避免承包人往往在投标中采用低价投标,而中标后千方百计新增项目改变价格,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同时也避免在新增单价审核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业主在审核新增单价的执行上可采用会审的方式,集体决策,避免权力滥用,也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造价咨询单位对新增单价进行审核。承包人在新增单价的申报上应完整准确的加入现场施工投入的工、料、机资料,以全面真实的反应其价格组成。
6、变更签认的实效性管理。业主应对各级签审人员规定签审时间,对变更有异议的,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意见签认。避免各级管理人员在变更办理签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现象,同时也加强了廉政建设。
二、计量支付的管理
计量支付是一项贯穿于公路建设过程始终的重要工作,是业主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的法定方式。业主通过计量支付完成投资实现进度投资目标,承包人则是通过计量支付回收成本获取利润,监理通过计量支付的管理达到对工程的投资管理,它集中地反映了包括承包人、监理、业主在内的建设者们的责权利。因此计量支付管理也是建设各方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准确的计量支付管理,是业主和监理对资金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不超计、不虚假计,都是控制资金风险的重要保证。同时,及时的计量支付办理,对工程现场施工给予充足的资金保证,在保证资金流的情况下,合理制定高效的施工组织计划,能推动工程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
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中期计量支付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使工程施工得以正常地进行,资金流动正常,可避免施工过程中影响和干扰施工诸多矛盾的发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如何加强中期计量支付的管理,最终为工程建设服好务,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首先,应严格根据合同支付条款办理计量支付。按月计量支付,使资金良性周转,可大大缓解项目施工的资金压力。保证项目施工资金供应链不断,维持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转。就象俗语讲得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饮”,即使是一个再好的决策管理者,没有足够且及时的资金保证,也会是困难重重,矛盾和问题频频出现,棘手得很。坚持了按月计量支付,计量和资金供应都会得以保持良性循环和持续稳定。
第二,最基础的工作是加强计量相关资料的形成。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分部和分项工程完工后,计量的主要文件及附件的签认都要手续完备,资料齐全,方可进行计量。这就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的计量资料中相关质检、评定、测量资料做到根据施工进度及时填写。要做到施工完一个分项工程,填完相关的基础资料,这样在施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相关资料,对于控制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以及查询都是极为有利的。由于施工资料工作量较大,除施工单位及时填写外,监理工程师也要做到积极配合,能在现场完成的资料,决不拖到事后补办,这样才能保证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客观。平时及时完成资料,到了月底办理计量支付时,工作量便大大减少。
第三,加快变更办理速度。变更产生的细目工程量,必须要变更成立才能进入计量台帐,进行计量,所以,变更的办理速度直接影响到这一部分的计量支付。通常,业主、设计、监理、承包人在现场定下的变更处理方案,承包人能在较短时间内实施,但变更资料的完善和签认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此部分工程的实施必将消耗资金,那么只有加快变更办理速度,使变更部分及早进入计量支付程序,才能避免资金的大量积压,项目得以正常运转。
第四,加强廉政建设,确保计量支付资料签认的及时性。在计量支付过程中,往往是在签认这个环节拖延了时间,从而造成支付的不及时。所以,提高各方管理人员素质,限制签认时间,能为计量支付的及时办理起到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
针对笔者参与的重庆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建设业主重庆高速集团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计量支付管理的体系,使用网络计量系统,使计量支付的签认工作规范化和透明化,并严格规定了计量签认人员的签字时效,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并促进了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变更与计量支付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如何加强计量与变更管理力度,需要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FIDIC条款)》.
[2] 孟庆钧《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
[3] 刘兵《工程变更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创新; 主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国内外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都积极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相关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管理经验。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立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立足市场发展的层面上进行定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和体制进行创新是工程项目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对制度和体制进行创新最主要的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创新方案要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出发,要根据信息时展需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2、组织机构体制创新
直线职能制成为现今我国建筑企业组织机构的主要组织模式,由于该结构形式只适用于生产行业而不是建筑行业,因此,必须建立新型的组织体系以适应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有结构设置、用人方式、文件制定、合同管理方式等。在机构设置上应做到个部门职责明确,人员设置合理;在用人方式上应按照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合理配置各专业人才,在文件制定上应按照健全本公司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编制项目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等;在合同管理上应积极探索高效的合同管理模式。在项目施工管理中,项目合同签订后,有必要把建筑企业管理的范畴进行延伸,应从项目招投标开始直至项目竣工验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管理。
3、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建筑企业要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采用新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来提高企业适应力,形成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
4、项目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成本效率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决定着工程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快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开发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其次,应积极引进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等,借助管理软件可以对合同、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综合管理,可大大减轻各部门的工作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方法
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还同时需要两种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项目管理方法是为项目实施方法得到有效执行提供保障。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 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及各种善后工作。根据各阶段的施工进度采用针对性强的项目管理方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加强质量管理 。2、加强进度管理 3、工程成本管控 4、安全管理 5、合同管理。
三、结语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并不是一个单纯因素,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至关重要。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并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达标。将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中。才能够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把握好工程进度与质量,进而得到承建方的满意与认可。才能使建筑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5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建筑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加大建筑工程管理难度。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需全面了解强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制定有效的创新方法,以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稳步发展。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出发,总结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
建筑工程;重要性;创新方法
建筑行业中,工程管理是建筑管理重点,而工程质量又和建筑业未来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强化管理方法的探究、创新,以在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求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经济效益。下面,本文从以下几点综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创新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①满足社会要求。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筑业得以快速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承包商、施工单位来讲,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需做好工程管理,对于提高工程技术含量,保证施工设备、施工理念科学、合理意义重大。并且,做好建筑工程管理,还能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②实现科学管理目的。只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科学、规范的管理理论,才能发挥工程管理作用。因此,需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目的,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水平。此外,还能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稳步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①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工程管理无法为企业获得直接性的效益,甚至还需加大成本投入。同时,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工程管理,再加上管理人员过度轻视该工作,使工程施工中出现浪费资源、质量不合格等现象,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阻碍建筑企业发展;②能源消耗大。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水污染、粉尘污染等问题。为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强化资源、环境保护,需重视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环保、节能材料,便于在减少能源消耗的情况下,满足现代化的建筑企业发展需求[2];③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建筑工程施工中,不但涉及的部门、工序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也相对较多。而部门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数据进行的,这就需要引入计算机设备规范管理。但从实际来看,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比较低,造成数据不完善,降低工作效率。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3.1创新组织结构
从我国当前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工程管理,均存在各种问题,发生原因为工程管理不完善,未将工程管理手段落实到底,严重脱离经济市场发展需求。因此,需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过程中,多会因各种因素的存在引发各种问题,施工合同签订后,需安排项目经理合理分配施工人员、资金,并强化工程施工材料、安全等各方面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加大工作量,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过于分散,降低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阻碍建筑企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对工程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创新时,需设立专门的项目部门,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工作。比如:项目经理负责监督管理、统筹计划等工作,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质量[3]。
3.2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需在安排相应管理工作的同时,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并加大工程管理资金的投入,强化工作人员对管理理念的认知,使其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相关的管理工作。同时,在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安排时,还需综合考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突破传统性的管理理念约束,结合建筑市场运行现状,制定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以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促进建筑企业发展。从管理技术的创新上来看,随着近年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不断增加,从某种程度上加大管理难度、施工难度。因此,在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进行创新时,需引入先进性的管理软件,并通过相关软件的使用,提高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另外,工程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还能实现共享管理经验的目的;通过先进性软件的应用,建筑企业不但能及时发现、把控工程施工问题,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4]。
3.3强化绿色施工管理
建筑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始终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需从施工材料、施工能源等方面管理,强化绿色施工规范,比如:①能源管理。在工程能源方面,除要合理使用能源外,还要在能源的使用中降低污染,从源头把控绿色施工。并且,工程施工中还需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设备,保证施工绿色、环保,具备经济性;②材料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管理、使用和能源管理基本相同,不但要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还要重视施工材料的使用,尤其是水的使用,需按照相关规范处理废水,并选择合适的水源,预防水资源浪费;③施工污染防治。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比较多,然因材料性质因素,施工现场难免会出现废料污染现象,比如:施工飞尘、光污染、噪声污染等。针对这种情况,工程施工中需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预防周围环境、施工现场带来的污染,保护大气环境[5~6]。
3.4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大,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为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工作人员需使用先进性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指建筑工程管理中,通过电子信息网络系统的使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并及时将获取的信息、数据反馈给上级,这样不但能全面落实管理措施,还能科学、合理的调整相应工作。此外,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使用,还能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阶段,建筑企业要想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益,需强化工程管理创新,以在保证各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促进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不重视工程管理、能源消耗大、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等是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降低管理质量。因此,需加大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力度,从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创新组织结构,强化绿色施工管理,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等方面管理建筑工程,以在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秀娟.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6,13(6):146.
[2]尚占营.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3(23):1979.
[3]梁建,邹德善.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6,15(40):257.
[4]桑圣斌.刍议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30):1461.
[5]杨桂安.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6,18(22):271.
工程监理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经济;因素;功效;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影响农村经济的因素
(一)居民经济生活意识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是指居民对自己经济生活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其消费价值观、理财意识、对农村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意识相对保守: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得较为不喜消费,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消费,也有部分居民仍没有能力进行过多的其他消费;在理财方面,农村居民较多的是重视财产的保存即存款,害怕投资害怕蚀本,造成大量的农村经济滞留,资金流动性小;在对市场的认知上,往往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较低,导致其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到位,农民眼中的市场犹如一潭深水。
(二)区域性经济结构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地域广阔人数分散、地势偏远等原因,造成其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市场畸形,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商品普遍质量较低,农民能够出售的商品也多是廉价的初级原料,农村市场管理漏洞较大,农民消费得不到保障;②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力量不足;③农村信息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方面,由于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做到“家家通”。上述问题直接将农村变成一个封闭、滞后、独立的空间,农村经济脱离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活力较低,因此发展缓慢。
二、新农村建设的功效
(一)有助于促进农村消费观念的城镇化
城市经济之所以较为发达且发展较快,关键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其经济效应被集中扩大化,单以居民消费而言,同样是基本生活消费,盖因城市人口脱离了自给自足的模式,而变得异常活跃。新农村的建设,将农村居民汇聚在新型城镇当中,部分居民离自己的土地较远,难以独以土地为收入来源,因此只能是另寻他路谋求生存(在外务工、发展民营经营等),众多的人口聚集,其消费需求也同时被集中为一点,因此消费水平也相对提升。另外,农村居民的集中,相互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信息交互,就如早期城镇发展一般,渐渐会衍生出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或者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向城市居民靠齐。
(二)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当代住房问题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实际问题之一,农村居民一生的积蓄,最终往往都是花在了维修或者翻新自家住房上,也有部分居民节俭一生为的是能够在城市中购得一套住房。因此,可以说住房问题是促使农村消费水平低,使农村群众偏于资金存蓄的主要原因。新农村所建住房有国家财政补助,农民只需花费较少的一部分钱财便能够入住,解决了多数农民一生需要操劳的问题,释放了农村居民的负担,便能渐渐开放农村经济。
(三)促使农村集群化生活模式的构建,拉动农村内需
①新农村的建设,将农村生活中心转移到“新型城镇”当中,诸如超市、小型集市等设施必将应运而生,使居民消费集中起来;②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触发一些休闲类产业的发展,例如茶楼、饭馆、KTV等,丰富了农村的消费形式;③住宅高档之后,居民相继会配套进行装饰装修、家具家电配置、交通工具配备等消费行为;④信息网络的完善,促使消费渠道的增多,诸如网络消费等经济形式出现,丰富了农村居民眼光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经济流动性。
三、未来建设工作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一)文化及道德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从目前看来仅仅是物质上的建设,即住房和配套建筑设施的建设,而在思想上的建设略显不足。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新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例如科学知识的普及、政策法规的宣传等,提高农村居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的建设,例如农村地域特色的娱乐节目、历史遗留风俗等,作为新农村生活经济的有机调剂。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是制约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原有的土地应当重新被合理规划,农产品种植用地可以采用规模化管理,例如蔬菜大面积大棚种植,种植机械化,养殖集中化等。农村劳动力可以采取统一协调、集体分工。在农副产品方面,政府部门和居民委员会等应发挥统筹能力,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或者引进外来投资,发展深加工企业,深化产业结构形式。
(三)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环境
一是要严格农村商品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加大工商质监执法力度,对农村出入商品的质量、成分等进行监测,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商品坚决不准予流通。二是要根据各新农村聚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专门的市场管理标准,最好是建立诚信档案,对不法商人予以登记、警告、驱逐和惩治。三是要建立及时高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的相对空白地带,大量的农村经济市场开发,有助于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我国农村目前正在有选择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补充。经过上述研究表明,新型城镇(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对农村经济产生有效的促进效果。从农村居民本身经济状况来看,要想大量迁往城市毕竟是不现实的,只能用其他方式让他们聚集起来,形成农村新型小城镇,使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城镇接轨,尽快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尚全.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湖南大学,2007.
[2]尹建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