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弈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博弈理论

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1

曹国华,男,安徽宣城人。管理学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获数学专业硕士;1999年在重庆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经济学。2000年被提升为副教授,2006年被提升为教授,2007年被提升为博士生导师。曹国华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是重庆市“十二五规划”专家组成员。曹国华是重庆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主要负责金融方向,是重庆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是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及广东分行的顾问专家,为相关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战略定位、融资规划、风险管理等咨询服务多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项目投融资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在国内权威学术刊物《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研管理》、《管理科学学报》等发表了关于金融工程、金融市场、风险投资、期权博弈等方面的多篇论文,2006年5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关于投融资方面专著一本。

三、主持项目

曹国华作为项目负责人在近三年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转换债券融资与项目柔性投资的互动机理研究(70571089)”(2005年获准,2008年底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期权博弈视角的西部风险投资发展研究(08BJY154)”(2008年获准,2011年6月结题)、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期权博弈基本理论及其在投融资领域的应用(NCET—07—0905)”(2007年获准,2010年底完成),并都顺利通过验收结题,三个项目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期权博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用期权博弈研究可转换债券,国家社科基金应用期权博弈研究西部风险投资,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则研究了期权博弈基本理论及其在投融资领域的应用。

四、主要研究成果

1、上市公司“庄股跳水”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第2期。

2、基于建设时间的企业投资期权博弈均衡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3、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科研管理》, 2007年第1期。

4、企业创新竞争的期权博弈行为分析,《财经科学》,2007年第1期。

5、国有企业委托问题的期权博弈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6、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动机的国外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7、联合投资在分阶段风险投资中的约束机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

8、银校合作模式研究,《金融经济》,2007年第20期。

9、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投资与分红的柔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

10、美、印风险投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3期。

11、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12、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双边匹配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5期。

13、技术不确定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分析,《管理学报》,2009年第12期。

14、股权资本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国进民退”隐忧的思考,《金融评论》,2010年第3期。

15、实物期权法在生态补偿额测定中的应用,《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16、基于期权博弈的西部风险投资发展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

17、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非减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例,《软科学》,2010年第5期。

18、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国科技保险与风险投资的协同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9期。

19、基于rough集与BP神经网络的大非减持度预测研究,《软科学》,2010年第10期。

20、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迎合理论——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1期。

21、我国股市对货币供应结构变动影响的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2期。

22、基于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的分割市场股票定价,《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2

原书名为The Art of Serategy,直译为“策略的艺术”。从《策略思维》到《妙趣横生博弈论》,固然大部分材料是新的,但是书名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作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事实上,两位作者写道:“在创作《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当时的精神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才彻底认识到合作在策略情形下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良好的策略必须很好地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从“策略思维”到“策略的艺术”,准确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进步。

正如作者强调的,博弈论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必须理解对方的想法。人们在本性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提高到“策略的艺术”的层次,那就不能囿于以自我中心,而是要理解他人的立场、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人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对对手的理解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怎样很好地把竞争和合作结合起来,就是一种艺术。这是我对于“策略思维”升级为“策略的艺术”的第一层体会。

大约在10年前,我们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本科学生希望我给他们的毕业纪念册题词。我题词的大意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运用是一种艺术―科学的本领有赖于训练,艺术的才华讲究悟性和心得。”现在我感到高兴的是,作为一位教师,我的这个体会有点接近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中对于博弈论所说的一些话。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说:“科学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而富有逻辑的方式来学习,而策略艺术的修炼则只有依靠例子、经验和实践来进行。”“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远非完备,(所以)大量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门艺术。”他们写作《妙趣横生博弈论》的目的,是把读者“培养成策略艺术的更佳实践者。不过,对策略艺术的良好实践,首先要求对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具体来说,“面对如此之多很不一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良好的策略思维,仍然是一种艺术。但良好的策略思维的基础,则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这些原理就是正在兴起的策略科学―博弈论”。他们写作的设想是:“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以后,都可以成为更好的策略家。”

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还告诫我们,许多“数学博弈论学者”倾向于认为,一个博弈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与博弈相关的各种抽象的数学事实―参与者人数、可供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的数目,以及与所有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相联系的每个参与者的博弈所得。他们说:“我们不这样看。我们认为由社会中相互影响的人参与的博弈的结果,理应也取决于博弈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在因为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就论述风格而言,1994年获奖的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和2005年获奖的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可以说是这个绚丽光谱的两个端点。纳什“惜墨如金”,他的论述全部见于匿名审稿论文,数量不多,每篇的篇幅都很短,完全是数学形式的讨论。相反,谢林则以出版学术著作著称,而且这些著作多半以老百姓能够从字面理解的日常语言写出来,与时下经济学主流的论述风格大相径庭。纳什天才地提出并刻画了博弈的均衡的概念,并且在很宽泛的条件下,证明了博弈的均衡的存在性,为博弈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林的著述,不但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哪怕这些思想未能刻画为数学形式的经济学模型),而且为博弈论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这个世界在20世纪经历了可怕的核竞赛,可是幸运地没有发生过核大战。现在许多人把核大战最终没有发生,看作过去的这个世纪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曾经几次眼看要发生核大战了,最后却还是有惊无险,从学理上说,这是因为谢林提出的思想理论说服了人们。

迪克西特教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大师。他是经济学模型的高手,在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博弈论在20世纪下半叶发展很快,但除了谢林的著述以外,几乎所有论文都采取数学形式的讨论,这使得博弈论在很长时间里都只是象牙塔里面的学科。在经济学大师的行列里面,是迪克西特教授首先认识到,“让博弈论离开学术期刊真是太有趣、太重要了”,因为博弈论的洞见在商业、政治、体育以及日常社会交往中有广泛的应用。迪克西特教授和他的合作者身体力行,将博弈论的重要洞见从原来数学形式的理论,转换成日常语言的描述,用直观的例子和案例分析取代了理论化的命题,呈献给广大读者和广大学子。他们“想要改变大家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引入博弈论的概念和逻辑以帮助大家策略性地进行思考”。第一本这样的著作,就是差不多15年前迪克西特和耶鲁大学奈尔伯夫教授合著的《策略思维》,出版以后很快就在世界范围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就博弈论而言,可以说迪克西特教授很得纳什和谢林的真传。纳什那样数学形式的讨论,他驾轻就熟,因为他本科学的是数学。而像谢林那样日常语言的著述,使他的读者比谢林还多,因为谢林非常成功的著述,旨在影响学界和政治家,而迪克西特及其合作者则专门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生和其他关心博弈论的读者写作。如果不是迪克西特及其合作者的努力,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今天的MBA学生、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怎么能够理解博弈论的一些深邃思想和精彩篇章。

我个人与迪克西特教授的交往不多。1991年在普林斯顿向他请教一个国际贸易问题,他对于提供曲线(offer curve)的看重,对我有很大启发。2004年,也是在普林斯顿,我陪尔山与他共进午餐,他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更多的是从阅读迪克西特的论著中得到教益。相信广大读者也一样能够从阅读他的著作中得到许多教益。

大家都知道猜拳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吧。就在现在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中,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会和你玩剪刀-石头-布博弈,而且把它升级为如果是“布”赢就得5分,因为“布”需要张开5个手指,如果是“剪刀”赢就得2分,因为两根手指表示剪刀,如果是“石头”赢则只得1分,因为只有一个端点。你说,这样的博弈论著作,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3

关键词:古诺;数理经济学;垄断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7日

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Antoine-Augustin Cournot)是曾经对经济理论产生过冲击的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之一。熟悉微观经济学的人一定知道,在消费者选择行为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古诺加总”,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的模型叫“古诺模型”,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

一、古诺的经济思想

古诺1801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国格雷,1833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877年3月31日在巴黎逝世。虽然古诺在今天的名声主要来自经济学,但他在数学、科技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尤其是数学。古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数学家老师,一位是拉普拉斯(Laplace),另一位是泊松(Poisson)。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写的是概率论,而接下来马上就将研究对象由数学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并运用其娴熟的数学分析方法于1838年写出了他的第一本经济类学术专著――《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因此,古诺也被看作是第一位打入经济学界的真正数学家。后来古诺又分别于1863年和1877年出版了两本经济学著作――《财富理论原理》和《经济学说概要评论》,但这两本书都没有使用数学去处理经济问题,并且相对于古诺经济理论的开创性著作(《研究》)而言,它们都没有增添实质性的新东西,其中《财富理论原理》主要是使用所谓的文字语言专门来解释他的第一本著作。所以,古诺的经济思想以及他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这本研究水平极高的著作里面。尽管古诺对经济领域的研究还涉及到赋税转变、国际贸易等问题,但他最核心的经济思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接下来我们一一阐述。

第一,古诺是最先力图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19世纪上半叶,当文字表达还是经济理论家唯一思路的时候,古诺却开拓了数学和图形的研究方法。他认为使用数学是表达复杂经济思想的便捷工具,倡导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分析的形式和符号,以探索“不能够用数字来加以估计的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和其规律不能够用代数符号来表示的各种函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数学分析不是非导向数学计算不可,它不一定需要精确的数字,只要能更简明地陈述问题、开辟研究途径、避免脱离主题,数学就有其有用之处。在古诺的心目中,经济分析应当建立在经验观察和事实的基础上,理论与模型不是从空想中推引制定出来的,而是从实际观察到的事实中提升出来,并经过加工得到的。如此推导出来的理论工具,可以在某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推理,更具有用性和普遍性。古诺至今仍被重视的原因正在于他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以后的经济学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这种贡献,认为他对已有的,但形态模糊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命题给予了严密的数学表述;他的分析方法强有力地促使经济学从文字的叙述转向形式逻辑的和数字的表达。20世纪初的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思指出,古诺的论著“是以数学形式把经济科学里的某些高度概括的命题陈述得最好的。”虽然古诺并没有用过“数理经济学”的名称,但他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思想为数量经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古诺被公认为是数理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838年《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的出版也被视作数理经济学的开端。数理经济学派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几乎所有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都有着不易跨越的鸿沟。一般而言,所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数理经济学理论,都会设定许多的前提条件,理论与模型都是在这些前提条件之下展开的。不同的前提条件代表着研究者认识事物的不同角度、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重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要求,因而也就会导出不同的结论和结果。而这正是数理经济学派饱受攻击的地方,因为有许多理论的前提条件与现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点一滴地不断向前进步,先是假设一些严格的条件,得出应用性较差的结论,然后逐一地将条件减弱再得出应用性较好的结论。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数学方法仅仅是经济研究的工具之一,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经济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能运用数学方法的领域。

第二,古诺对“财富”的理解不同于斯密、萨伊、李嘉图等早期的经济学家。古诺把经济学直接称为财富理论。在他看来,财富不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能卖出去的就是财富,有交换价值的就是财富,财富由交换价值决定,跟劳动含量无关,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真实价值”,只有交换。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市场上成交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来决定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什么样的国家是富国?是市场交易的商品丰富、人均交易额巨大的国家。所以,在古诺眼中,阿富汗的酋长是个穷人,他一分钱也没有,虽然他可能拥有大量的实物资源,但他没有实物的交易,因此他是穷人;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很小,但它是世界贸易的集散地,交易量巨大,就会变得很富。我们可以看古诺举的例子,意大利城邦威尼斯就被他称为是富裕的典型。用交换价值反过来定义财富是古诺的一个天才的创造。什么是交换价值,是一般均衡的价格乘以一般均衡的商品量,这是交换价值总量,可是一般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应当依赖于初始的财富分配,而不是反过来。但是,古诺凭借其数学才能将它颠倒了过来,这一颠倒使得很多复杂的研究变得容易了。我们在宏观经济学里看到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和度量了这个国家的财富总量,那就是总成交量。总成交量就是财富总量,这是根据古诺的定义导出来的,这样的“财富”很简单,可实证、可检验。所以,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就由供求曲线的交点所确定了,于是,垄断就会造成贫困,因为垄断使得交换的数量小于一般均衡的数量,造成了效率损失。按照古诺的观点,一国的财富取决于交换价值的价格决定机制以及交换的价值总量。市场的交易总量等于成交价格P乘以总的需求量,也就是PF(P),这样只要运用经验的方法,就能实证地导出国民财富的总量。这里F(P)是古诺在研究需求规律时用曲线画出来的,表示在数学符号里就是总的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即D=F(P)。古诺认为,使一个国家富起来最好的政策就是让总交易量最大的政策,总交易量最大的国家就最富,就这么简单。而只有完全竞争才能使财富总量最大,于是,他论证了今天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鼓励竞争。

第三,古诺的主要贡献之一还在于他运用数学方法创建了基于需求曲线的厂商行为的一系列模型。他用一种博大精深的创新的理论概念,为其他许多对经济学至关重要的观念诸如不完全竞争以及博弈论奠定了基础。古诺是第一位提出完全垄断、双头垄断和完全竞争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直到今天,垄断模型和双头模型(也称为古诺模型)仍然是标准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古诺对于垄断理论的发展是任何现代教科书作者都难以比拟的,甚至精确地说,现代研究垄断的学者所阐发的正是古诺的理论。古诺的矿泉水所有者垄断模型清楚地揭示了“边际原理”,这一原理是经济理论中最核心的有机原理之一。然而,古诺发展的最著名的理论也许与他引进了一个追加的矿泉水销售者有关。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矿泉水,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虽然古诺模型只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因此也被称为“双头模型”,但是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在现代经济学和博弈论经常引述的经典文献当中,古诺模型无疑是最早包含博弈思想的经典文献。古诺在1838年关于两个寡头通过产量决策进行竞争的模型是早期博弈论研究的起点。可惜的是,古诺并没有使用“博弈”一词,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也没有使用博弈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更没有从模型中进一步发展出一般的经济理论。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古诺辉煌的创造性见识,他的简单的模型曾经是并且仍将是经济理论中诸多思想的源泉。

二、古诺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解读

对某一位经济学家的思想,某一种社会思潮的分析理解都离不开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认识。古诺出生于雾月后的第二年,他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所处的时代,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代之一。在这样的年代里,古诺的人生道路并不算坎坷。古诺在他出生当地的学校接受了最初的教育,20岁时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数学,1823年至1833年他在巴黎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并开始与当时知识界的顶尖人士相接触,他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任教,后来担任格勒诺布尔学院院长,成为法国勋级会荣誉军团成员,并被任命为巴黎的教育总巡视员。尽管他视力一直很差,晚年几近失明,但生活还是安逸的。然而,古诺的经济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甚至到他1877年去世,也几乎没有人知晓他关于经济理论的著作。后来被证明充满了新思想的伟大著作《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在出版后的40年里无人问津,直到之后受英国W.S.杰文斯和法国L.瓦尔拉斯的高度推崇,才知名于世。古诺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直到其死后80年才被全面地肯定。因此,与他的人生经历相比,古诺在经济学领域的思想之路却充满了悲剧与失望,可以说他是生不逢时。

现代一些学者对古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超越于他时代的新古典理论家”,那么为什么古诺会超越他的时代?为什么他的经济思想会被他同时代的人所忽视,而后来又被认为是经济理论史上最丰硕的成果之一?实际上古诺的经济思想被人们后知后觉,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从18世纪最后三十年起,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工厂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使各国生产力突飞猛进,很自然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变化。包含古诺主要经济思想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出版于1838年,然而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当时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法国学术界关注的是对大革命的争论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思潮。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蒲鲁东对私有制的抨击,路易・布朗的工人合作思想,这些都是人们关心争论的话题。但古诺并没有提及这些话题,他的研究使用了当时经济理论权威们不熟悉的数学推理,而且研究的重点是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状态截然不同的“垄断”。因此,古诺的思想必然不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到古诺晚年和去世之后,也就是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发生发展。当时,电力和内燃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之发生的巨大矛盾,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这些都促使生产和资本加速地集中,并逐渐使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垄断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逐渐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这一转变使不完全竞争、垄断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古诺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早在几十年前就对垄断经济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包含了现代分析垄断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博弈论的思想,因此可以说古诺超越了他同时代研究经济学学者的普遍水平。他的作品在问世之后并没有受到关注,而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人们才认识到他著作的深远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也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因此,古诺的经济思想被人们后知后觉也存在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古诺性情忧郁,性格孤僻,是个内向型的人,他不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有吸引力,同时他的作品又是法文版的,要想获得广泛的认可还存在一个语言翻译的问题,所以古诺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引起同时代人太多的注意,至死仍然默默无闻。但真金不怕火炼,古诺的著作一经人们发现,便把他带到了一个在经济理论史上很少有人达到的成就高峰,他强有力的思想对经济理论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渗入到了现代经济理论的真正核心。

主要参考文献:

[1]蒋自强等.经济思想通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

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4

娱乐诺贝尔奖,就为你提供一种这样的态度和可能性。在这里,我们将如真正的诺奖一般,以专业的视角与学术的眼光来评点各路明星,并根据其各自的“成就”或突出特质分别授予不同的奖项。

这不是哗众取宠也无关媚俗跟风,我们无意对任何人做道德上的臧否,只期待用幽默来质疑,用戏谑来批判,在笑声中针砭时弊,表达对美与善的朴实诉求。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成熟的娱乐公民应有的素质。

娱乐诺贝尔奖怎么评出来的?

本届娱乐诺贝尔奖共设经济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六大奖项。评奖程序大致有以下步骤:

1.本刊编辑部集思广益,得出各奖项之下的候选名单;

2.将候选名单公示于腾讯娱乐及《南都娱乐周刊》官方微博,请网友投票;

3.综合网友投票结果,得出各奖项最终获奖名单。

SO,这个奖不是胡闹,是、民、意!

娱乐诺贝尔之经济学奖

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演艺界人士或机构。

候选人:浙江卫视、TVB、郭晶晶、赵本山

经济学奖获奖者:浙江卫视 得票率:57.3%

颁奖词:以最前沿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好声音”变“好生意” 。

《好声音》的成功不仅在于节目组精良的制作水准,浙江卫视的营销理念更是对当今最尖端经济学理论的躬亲实践。节目伊始便以“盲选机制”为卖点,这与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夏普利与罗斯的“稳定分配理论”中的GS算法(Gale-Shapley)不谋而合:高水平选手出现时,导师转身各自对此人提出配对申请,然后选手会选择一名他认为最优的导师进行配对;最优导师满员后,选手便从其他几位转身的导师中选择次优,如此反复。按此算法,双方定能一次性达到稳定的组合,如此刺激的双选过程如一场精彩的多方博弈,浙江卫视作为庄家也从中发现了不少“绩优”选手,并为其定制了一系列营销策略—徐海星造假、李代沫同性恋、杨坤丁丁地下情等,成功吸引大众眼球。而梁博夺冠后引发的巨大质疑,更是符合“孔多赛投票悖论”所描述的“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规则,不能得到符合社会偏好次序的结果”—这种看似民主的“一人一票”制选出的并不是真正代表民意的好声音,只反映了多方利益博弈的均值。浙江卫视将如此一档以推出好声音为名的音乐节目活生生做成了营销运作典范,每期仅凭广告就收益近2000万元,其成功揭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趋”的古老经济学原理,娱乐诺贝尔经济学奖实在是实至名归。

其他入选理由

TVB 得票率:25.2%

入选理由:通过戏服的循环利用实现成本控制的重大突破。

经济学讲究开源节流,《好声音》是开源的典范,TVB则是节流的翘楚。TVB戏服多年不换早已不是秘密,众小生花旦连续数剧撞衫,最高跨度为10年,众网友纷纷感叹TVB有一台神勇无敌的洗衣机。2011年在通胀高企的恶环境中,TVB成本不升反跌,纯利增长17%,广告收入增14.6%,创历年来最好成绩,恐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严苛的成本控制。

郭晶晶 得票率: 10.7%

入选理由:她用成功的人生来阐述机会成本运作理论。

在人生的博弈里,她以娴熟技巧将艰深的经济学理论玩弄于鼓掌之间,实现了收益的最大化—她付出青春血汗,赢得冠军尊荣,以此完成人生资本的原始积累;奥运冠军巅峰时刻退役,无疑是使跳水皇后桂冠永久保值的最佳方式;与田亮分手体现了她挥别沉没成本的理性与智慧,而后闯荡豪门之英勇果决,无疑使她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

赵本山 得票率:6.8%

入选理由:开创家族产业管理理论新篇章。

他是春晚“小品王”,他也是一个坐拥三十亿资产的商业帝国掌门人,在他麾下,以《乡村爱情系列》为代表的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以“刘老根大舞台”为核心的剧场产业遍地开花,更有以本山艺术学院为代表的文化教育等产业异军突起……各产业环环相生、共创多赢,缔造着一个个黑土地的传奇。如今,一条以二人转为核心的艺术产业链业已形成,本山大叔的商业版图扩张到了全世界,本山大叔骄傲宣称:二人转票房不会输过好莱坞!

娱乐诺贝尔之化学奖

表彰在化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发现的演艺界人士或机构。

候选人:李晨、刘谦、Angelababy

化学奖获奖者:地球化学达人—李晨 得票率:45.6%

入选理由:七颗心形石,能召唤出神龙吗?

81年前,我国著名的地质力学家李四光骑着毛驴穿越武汉三镇,在东湖之滨为武汉大学找到了珞珈山;81年后,我国娱乐圈著名的地球化学家李晨徒步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为多名女性找到了传说中的荷尔蒙唤起神器—心形石。心形石疑似一种以硬玉为主的多晶体矿物组成的区域变质岩,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能使人体内的“G蛋白偶联受体”易被激素激活,从而增强细胞活性—这与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夫科维茨及克比卡尔的研究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女性若长期携带更能“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还可清理体内的大量负能量,可见这心形石真真是极好的。李晨同志秉承“先天下女性之忧而忧,后天下女性之乐而乐”的宗旨,无论是险峰还是戈壁,无论是丛林还是小溪,哪里有心形石哪里就留下了他的足迹。

其他入选理由

高分子化学博士 Angelabab 得票率:29.4%

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5

杨雪锋,男,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农经系主任。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兼职有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学科评审专家等,为国内多家核心期刊匿名审稿人。

二、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经济学研究。在循环经济、土地经济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新见解。循环经济研究方面,提出变革经济流程和虚拟交换前置思想,循环经济的学理基础和促进机制,建立循环经济学学科等观点;土地经济方面,提出土地“三位一体”经济属性和土地政策反周期调节机理和政策框架。近年来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培育、城乡统筹发展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协同整合等领域。

三、研究成果

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学术月刊》、《经济学家》、《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农业经济问题》等权威学术刊物上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部分观点被引用近百次。由商务印书馆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编写教材2部。主持完成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县域经济民营化制度变迁路径与绩效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重点课题“生态文明知识读本”、浙江省水利厅课题“浙江省水资源定价机制研究”等项目。主持在研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价值链重构与市场博弈的再生资源产业价值实现机制研究”(10YJC63034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机制、路径与模式研究:以浙江为例”(LY12G03021)、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委托课题“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绩效评价与政策优化研究”、“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招标项目《绿色低碳文明》等。

四、主要论著

1、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独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

2、循环经济学(主著),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一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循环经济: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主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5、资源与环境管理概论(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年。

6、资源减量化、信息替代与经济流程的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7、节约型经济流流程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8、制度变迁、企业家效应与民营企业衍生机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9、循环经济研究最新进展,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3期。

10、基于范式的民营企业家族化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4期。

11、论循环经济的市场化过程,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1期。

12、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价格月刊,2008年第2期。

13、幸福经济学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8年第7期。

14、循环型产业网络的演进机理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15、地根经济视角下土地反周期调节的机理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16、房地产真的能救经济吗——信贷扩张、楼市虚热与增长抑制,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

17、土地政策反周期调节的经济逻辑与政策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1期。

18、浙江嘉兴市“两分两换”农村土地整治模式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第1期。

经济学博弈理论范文6

图书馆联盟属于“非零和博弈”。 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从定量角度深入分析图书馆联盟成员参与联盟的动力机制及达到双赢的利益机制,并对联盟各方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对图书馆联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博弈 效率

主流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可以增进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也倾向于强化竞争,限制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实际上,图书馆通过有效合作,可以稳定图书馆市场秩序,提高图书馆自身利益。图书馆之间不但存在追求自身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竞争性创新活动,而且还存在联盟性创新活动,图书馆进行联盟创新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所需投入的资金量也越来越大,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本文对图书馆联盟创新作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并对联盟各方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及图书馆联盟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运行机制及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图书馆进行联盟创新的内在动因或激励;二是联盟创新对联盟各方所可能产生的效果。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图书馆市场结构的演进趋势,政府对图书馆市场的政策制定及图书馆联盟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一、图书馆联盟的内在动因

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是图书馆进行联盟创新的外因,但是最主要的激励来源于图书馆内部资源。因为任何图书馆,不管其规模多么庞大,实力多么雄厚,想要单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已经越来越困难。因此,图书馆自身资源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或者图书馆投入风险过高而无法承受。如果图书馆在不失其独立性的前提下有效地组织资源,寻找到资源互补、分担风险的联盟伙伴,建立完善的战略联盟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就可能实现双赢,降低运作的风险,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假设寡头垄断市场有两家图书馆,考虑研发对于图书馆在创新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以研发为例,在单个图书馆研发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图书馆1和图书馆2在产品研发方面存在一定的资源互补性。在此仅将分析限定在研发成功的概率,构造如下博弈模型。

如果两图书馆不联盟,那么,它们研发成功的概率分别为m和n(m和n都是一个较小的正值,因为单个图书馆由于进行研发资源不足,导致研发成功概率的很小);如果图书馆1和图书馆2中的任何一个选择联盟,而另一个选择不联盟,这种情况不能真正构成双方的联盟关系,所以两家图书馆研发的成功概率不变;如果两图书馆都选择联盟,由于双方在研发上资源的互补性,必然提高研发的成功概率,达到m+r(r>0)。

易知(联盟、联盟)是该模型的纳什均衡。可见,图书馆在研发资源互补动力作用下通过研发联盟可以提高研发成功的概率。

进一步考察图书馆研发不联盟与联盟的损失比较。在两图书馆不进行联盟研发的情况下,根据以上假设,图书馆1需投入总成本C,研发成功的概率为m,则图书馆1研发失败可能的损失就为C1=C(1-m);如果两家进行研发联盟,考虑对称情形,即投入成本双方均摊,对图书馆1而言,图书馆1投放成本为C/2,成功的概率为m+r,则图书馆1研发失败的损失为=C[1-(m+n)]/2。显然,< C1。说明图书馆1进行联盟研发的损失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图书馆1投入的风险。可见,图书馆通过研发联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投入风险、分担运营风险的作用。

二、图书馆联盟的优势分析

假设一图书馆市场有1、2两家图书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设图书馆1的产量为,图书馆2的产量为,则总产量为。设P为市场价格,P是市场总产量的函数。为简便,再假设两图书馆都无固定成本(有固定成本不影响分析),且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即他们分别生产和产量的成本为和。两博弈方的收益是各自的利润,分别为:

两博弈方(图书馆)的收益都取决于双方的策略。

解得(2,2)是本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两图书馆将各生产2单位产量,双方收益(利润)分别为2×(8-4)-2×2=4。市场总产量为3+3=4,市场价格为8-4=4,两图书馆的利润总和为4+4=8。

在如上的讨论中,假设两图书馆都是从追求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结果。如果以总体利益为目标来考虑市场的最佳产量,结果则有很大差异。

设总产量为Q,则总收益:。易求得使总收益最大的总产量Q*=3,最大总收益。将此结果与两图书馆独立决策的结果相比较,容易发现:此时总产量较小,总利润却较高。换句话说,如果两图书馆合作,联合起来决定产量,找出使总利益最大的产量后各自生产该产量的一半1.5。则各自可分享到比双方不合作时更高的利益(4.5>4)。因此,从两图书馆构成的总体来看,后一种方法,即图书馆联盟的效率更高。

但是,在独立决策,缺乏协调机制的图书馆之间的这种合作并不很容易,即使双方认识到了联盟的好处,达成了一定的协议,这种协议也往往缺乏足够的强制力,最终是很难维持上述对双方都真正最有利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图书馆生产一半实现最大利润的总产量的策略组合(1.5,1.5)不是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这个策略组合(产量组合)下,双方都可以通过独自改变(增加)自己的产量而得到更高的利润,他们都有突破限额1.5的冲动,在缺乏有足够强制力的协议等限制手段的情况下,这种冲动注定他们不可能维持限额,最终是大家都增产,直至达到纳什均衡水平(2,2),实现并不是可能实现的最大利润的稳定状态。这实际上就是“囚徒困境”博弈的一个变种(如下图)。要走出困境只有通过自身长期合作或通过联盟组织的制度选择。

图书馆2

三、结论及图书馆市场结构演进趋势

图书馆通过研发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投入风险、分担运营风险的作用。由于合作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均衡利润,因此存在足够的激励使图书馆愿意进行图书馆联盟。如果图书馆在不失其独立性的前提下有效地组织资源,寻找到资源互补、分担风险的合作伙伴,建立完善的战略联盟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就可能实现双赢,降低运作的风险,不断培养其核心竞争力。既然图书馆联盟具有优势,政府在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时,必须对图书馆发展图书馆联盟予以积极的支持。从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在推进图书馆转型过程中,战略合作是图书馆的重要战略选择。图书馆联盟已成为当今发展战略的大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随着市场由国内向全球的扩展,垄断的市场结构并非一无是处。某些高度集中的IT市场(例如计算机、电信等)可以说最具有创新效率。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不一定受到侵害。对于垄断在创新方面的效率,早期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最具解释力的。他认为创新是一项不确定的活动,除非有足够实力才敢承担创新风险,否则,创新是无吸引力的。而处于垄断地位的图书馆联盟恰好为图书馆各家提供了这种风险担保。图书馆联盟所具有的庞大的资金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他们可以从事那些技术先进但开发风险又很大的创新项目,加快技术的发展。而且,垄断在为图书馆技术创新提供实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动力。图书馆联盟往往就会具有更持久的意愿和更大的积极性去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发明和开发。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由于图书馆规模较小,不具市场控制力,图书馆对新产品和新过程的迅速模仿,所以对于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图书馆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进行,这种市场结构是无法实现经济和技术进步。继熊彼特之后,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阿罗和克拉克森也先后从竞争市场上小企业在研发投资上的不足、风险负担太重和规模经济的缺乏等方面反证了垄断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较高效率。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也认为,现实中垄断大公司通过生产集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大公司的高额利润完全可能是依靠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结果,并不一定与滥用垄断势力有关。这些理论和主张以及现实中图书馆联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唤起了人们对垄断市场结构的正视和对图书馆联盟的认可,从而引发政府及组织对反垄断政策的倾向性调整:第一、图书馆联盟的出现虽然会减少竞争者,但并不一定会破坏竞争机制,图书馆联盟本身可能就是竞争效率的证明。第二、垄断的存在能刺激并引导图书馆联盟去开展创新竞争,提高图书馆资源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3]徐晓琳,图书馆联盟运作绩效评价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