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1

关键词:金属期货;期铜价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078-03

引言

经济的稳步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加工制造业基地和铜基础产品输出国。自1993年以来,SHFE铜的持仓量和交易量逐年放大,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铜期货交易市场。然而近年来,铜价的高位振荡给供给与消费者、生产与经营者的利益带来重大影响。故分析研究沪铜价格的影响因素,找出其价格变化的规律,对于规避价格风险,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影响金属期货价格的因素

从金属期货的两重属性来看,可以将影响金属期货价格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类:(1)宏观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繁荣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分析宏观经济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二是工业生产增长率。(2)供求关系。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价格和供求互相影响,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LME,NYMEX的COMEX分支和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这些库存不定期对外公布,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报告库存来衡量。(3)相关市场因素。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远期交易,故现货市场的价格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同时,期货市场属于金融市场,与供求无关的因素及其市场运行状况也会影响铜价变动,尤其是其他金属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中LME期铜价格与SHFE期铜价格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几乎保持相同的变动趋势。(4)汇率。铜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随着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国际外汇市场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由于这三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经常发生较大变动,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5)资金因素。从最近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资金因素在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持仓量是期货市场交易中反映多空双方资金争夺的重要指标,持仓量虽然不能明确指示出市场价格的运行方向,但对于预测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幅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从影响金属期货价格的五方面出发,选取了影响期货价格的一些主要因素。其中被解释变量为沪铜连续合约的期货价格,解释变量为:(1)宏观经济因素选取体现国内经济形势的工业生产增加值和企业景气指数PMI,以及体现国际经济波动美国制造业产出指数。(2)供求因素选取体现国内供求关系的SHFE库存,以及体现全球供求关系的LME库存。(3)相关市场因素选取现货市场价格、上证指数、LME铜期货价格以及代表相关商品的原油期货价格。(4)汇率因素选取美元指数。(5)资金因素选取SHFE、LME以及CFTC铜的持仓量。

样本选择区间为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WIND资讯。数据处理软件为Excel2003以及SPSS16.0。

三、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利用相关数据对沪铜以及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SHFE铜期货价格与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表

注:**.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方面,工业生产增加值、PMI和美国制造业产出指数与SHFE铜期货的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体现全球经济形势的美制造指数相关性最大,反映了SHFE铜期货的价格与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关。(2)供求方面,反映国内供求的SHFE库存与SHFE铜的价格走势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而体现全球供求状况的LME库存与SHFE铜的价格走势相关性很小,统计意义上也不显著。(3)资金因素方面,SHFE持仓和LME持仓与沪铜期货价格走势相关性较大,而CFTC持仓则不显著。(4)汇率方面可以看出美元指数与SHFE铜的价格走势呈现较强的负相关。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不无关系,美元走弱势必引起相关商品价格的上升。(5)相关市场方面呈现出了极强的相关性,尤其是现货市场价格和LME铜期货价格走势,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85和0.965,走势几乎一致,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沪深300指数和体现相关商品因素的原油期货价格与SHFE铜的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二)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影响金属期货价格的因素的与SHFE铜期货价格的数量关系,本文对SHFE铜及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只对显著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从表1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影响因素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回归时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重新建立回归模型。首先,为消除由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造成的影响,我们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可以求得11个特征根及特征方程,将特征根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其中主成分的方差大小描述了各个主成分的在评价上所起作用的大小。从其累积特征贡献率(见表3)可以看到,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达88.56%,这说明选取三个主成分就可基本反映所有指标的信息。因子分析结果(见下页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在工业增长率、PMI、美制造指数、现货价格、LME铜价格、美元指数、沪深300指数以及原油期货上面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反映了宏观经济形势与相关市场对沪铜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对全部初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高达54.467%;第二个主因子主要SHFE铜库存和持仓量决定,反映了库存状况以及市场资金因素的影响;第三个主因子主要由LME持仓量决定,反映相关期货市场资金因素对SHFE铜市场的影响。同时,第一个主因子远大于第二、三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说明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市场是影响SHFE铜期货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得各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C1=0.846x1+0.614x2+0.717x3+0.295x4-0.577x5+0.316x6+0.968x7+

0.978x8-0.796x9+0.763x10+0.869x11

C2=0.397x1+0.584x2-0.587x3+0.824x4+0.743x5+0.320x6+0.016x7+

0.090x8+0.225x9+0.284x10-0.380x11

C3=0.050x1-0.355x2+0.283x3+0.315x4-0.238x5+0.790x6+0.121x7+

0.006x8+0.408x9-0.341x10-0.053x11

其中x1~x11分别表示工业生产增长率、PMI指数、美制造指数、SHFE库存、SHFE持仓、LME持仓、现货价格、LME铜、USDX、沪深300以及原油期货价格。

利用上式所得的C1、C2和C3,以它们为自变量,SHFE铜期货价格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为:Y=0.162 C1+0.054 C2+0.015 C3

(0.007)(0.017)(0.032)

从回归结果(表5、表6)来看,调整后的决策系数为0.956,说明回归方程显著,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非常好,且能通过F检验与t检验。同时,C1、C2和C3的t检验值分别达到23.618、3.253和2.483,在0.01的显著水平下,统计上都是显著的。

结语

从SHFE铜期货价格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宏观经济形势对SHFE铜价格具有正的促进作用,在供求方面,SHFE铜期货价格与SHFE库存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与LME库存则不显著相关。相关市场方面可以看出,SHFE铜期货价格的走势与相关市场存在很大相关性。而汇率因素却对SHFE铜期货价格起着反向的促进作用。资金因素方面,SHFE持仓量和LME持仓量起着相反的作用,其中SHFE铜与SHFE持仓负相关,却与LME持仓量正相关,CFTC持仓与SHFE铜不显著相关。

从主成分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影响SHFE铜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相关市场走势情况,市场的供求状况、库存对期铜价格有一些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短期来看,市场的资金因素以及汇率因素对期铜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来看,SHFE铜期货价格的走势还是取决有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相关市场的走势。

参考文献:

[1]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合约交易操作手册[K],2008.

[2]刘庆富,张金清,华仁海.LME与SHFE金属期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2):155-158.

[3]陈曦.沪铜期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2

这次座谈会是一次例会,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梳理前一段时间工作,部署后几个月工作。刚才,秉文同志传达了全省发改委系统第五期发展和改革工作研究班精神;连旺同志总结回顾了今年全市的经济形势和发改委工作,提出了今后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各县、区分管领导通报了各地的经济形势,交流了一些好的做法。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明确重点的预期效果。会后,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和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总体趋势

1—7月份,我市经济在连续三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了增幅在两位数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整体形势全面向好。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3.6%,增幅创7年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42.3%,财政总收入增长71.3%,增幅均居全省首位。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增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二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财政收入结构继续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质量大幅提升;经济运行初步显现出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并重、经济发展与效益提升同步的基本特征。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趋稳。随着海螺、大电厂、非金属矿加工等一批重点工业大项目的建设投产,重工业化加速,大中型企业带动效应增强,工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摆脱了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局面。四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交通方面,沿江高速公路池州段、合铜黄高速公路池州段建设全面展开,铜九铁路建设线路定测工作已经完成。城建方面,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承载力有了明显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动力、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池州经济正在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化,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这一增长态势,预示着池州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认真把握好这一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池州跨越式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一面。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宏观调控对我市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一是投资增幅回落。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1—4月回落14.2个百分点,7月份仍在回落。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我们总量小、基数低的地方来说,投资增幅回落意味着追赶的速度将会减慢。我们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上来,一定要关注这个指标,把加大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资金和土地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企业贷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紧张;土地审批趋紧,项目建设用地存在缺口,招商引资和基本建设受到影响。三是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限制超载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发展上的波动,客观上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反映出我市经济素质脆弱的一面,也说明了我们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对经济工作的本质认识还存在差异。

分析我市经济的内在不稳定因素和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自主投资能力不足。投资快速增长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国债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来自民间的投资明显不足。二是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尚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阶段,资源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粗、散、乱现象依然突出,土地、矿山等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意识不强,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不高,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不多,产业聚集度不高。三是市场调节能力不强。市场体系发育不足,服务业水平低;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足、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经济活动特别是招商引资主要依赖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经济外向度不高。四是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在全省垫底的格局没有改变,工业化水平在全省落后的格局仍未改变;工业经济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与中小企业的比例不协调。五是人力资源开始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人才队伍素质跟不上经济提速的需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消除。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发展、快发展的好势头就难以巩固,我们和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差距不仅难以缩小,还会继续拉大。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趋势下,解决这些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对此,我们务必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背后,无不蕴藏着一次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契机。这次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处于起飞期的一次主动调整,调整的主要方面是转折而不是“过热”。分析这次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着力点,直接目的是为了治理局部经济过热,限制部分行业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根本上是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是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宏观调控刚性约束的一面,更要从中看到促进发展的有利机遇,特别是要看到其中蕴藏的有利于解决我市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改善经济素质、保持发展惯性的机遇。一是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的机遇。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国家十分重视加强优势资源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这有利于我们发挥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能源产业、矿产工业和农副产品的产业化。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这次宏观调控针对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经营方式,这个宏观导向有利于促进我市加快技术进步,走节约型、集约型、环保型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推进改革的机遇。行政性调控手段,是对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有利于我们改进对经济活动的运作方式,有利于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四是改善发展环境的机遇。这次宏观调控把煤、电、油、运和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建设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这有利于我们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宏观调控的精神实质,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把宏观调控作为加快调整的动力,作为素质提升的机遇,加快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为池州发展争取更广阔的空间。

三、切实增强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

近几年来,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在编制规划、争取国债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招商引资、推进企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发挥了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当前,在池州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肩负的重要职责,按照建设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我们党委、政府驾驭经济发展全局,应对复杂局面,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经济综合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始终关视宏观经济形势的运行,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周边地区发展的态势。通过大量的信息综合分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真正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作用。希望同志们能加强学习,加强研究,随时保持见事的敏锐性、谋事的预见性、干事的主动性。

二要抓好战略规划的编制。规划问题事关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也是生产力。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用宏观的、前瞻的视野来统筹发展、推进改革,规划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当前,要按照省发改委的部署,认真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要把编制“十一五”规划作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的契机,整合各部门、各县区的意见,充分考虑全局与统筹的要求,使规划科学合理,符合池州的实际,并扎实抓好组织实施。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抓好了规划,就能通过这样一个抓手,来实施我们统筹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方方面面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对“861行动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岸线资源规划、旅游规划等进行全面研究,掌握这些规划之间在层次上、领域上的关系,把它们整合成一个能够全社会覆盖、全口径对接、全方位跟进、全过程协调的一个体系。通过这个规划体系,实现我们全市资源的整合,进而指导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

三要抓好牵动全局的大项目建设。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项目意味着投资,项目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抓项目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要发扬十年谋一电(电厂),十年谋一路(铁路)的优良传统,现在还要十年谋一机(机场)、十年谋一桥(长江大桥)。我市既要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更要谋划那些对池州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影响的项目。同时,对于在建项目要抓建设进度,尽快促成项目早日竣工,并投产达效,形成生产力。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3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防治措施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已经逐步占据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房地产业以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潜在的住房需求和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必将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任何短时期内投机发展或阶段性过度发展,势必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膨胀,而一旦房地产泡沫出现破灭,其对整个经济的冲击作用是难以想像。所以,对我国房地产泡沫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房地产泡沫的概念

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使用价值(市场基础价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二、房地产泡沫的防治措施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直接关系到整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最佳时期,那如何预防和减少房地产泡沫呢?

1.加强宏观形势和政策的监控

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监控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改变,往往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包括国家税收、劳动就业、居民收入、金融环境、企业利润等等。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制定合适的政策,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的首要措施。

2.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在中国,由于60%以上的房地产投资金额来源于商业银行,因此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就成为最大的买单者。虽然名义上是商业银行,但是前身为国有银行的几大银行系统事实上仍然是采取的国家信用。银行买单,事实上也就是国家(中央政府)来买单。此外,泡沫破裂还会导致经济萎缩,消费下降,投资乏力等一系列后续问题,日本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的后遗症到现在都没有消除,这也会对政府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如果能够宏观调控,减小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危害,最有效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从金融领域入手,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目前央行的新房贷政策就是通过金融领域来防止可能的房地产泡沫的一种尝试。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的措施来预防房地产泡沫。比如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检测和调控,公开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情况,设计合理的土地税制来控制土地投机,比如土地增值税、土地闲置税等等。

3.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控制

在我国土地由政府垄断出让,政府向市场投放允许开发建设的土地,包括数量和质量都直接控制了房地产建设的规模和结构。近几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呈高速增长趋势,2004年增长48.5%, 2005年1~11月份就增长65.3%,远远高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个别地区出现了圈地热,助长了土地交易中的投机行为,从而引发土地价格上海也就导致房价上升。此种情况政府是必须出面加以控制的,其中土地挂牌拍卖就是一种调控供量,避免暗箱操作的有效方式。另外,保护土地资源,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防止楼市动荡造成风险,中国国土资源部最近就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有关问题发出了紧急通知。通知称,要清理违规设立的各类园区。凡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设立的园区,都必须进行认真清理。严禁违返下放土地审批权。各类园区用地必须纳入当地政府的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市场管理。通知要求,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商品开发。严禁任何单位、个人与乡村签订协议圈占土地。对于签订这种协议,要求办理收地手续的,要进行认真清理,所签协议一律无效。凡是通知炒卖各种协议、立项批准书、规划许可证后变相取得土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律不予承认,不得办理用地手续。

4.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优化经济适用房开发机制

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的管理,加快落实住房补贴,提高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首先,遵循“以销定产”的原则,合理确定分年度建设规模;第二,经济适用房建设要与危旧房改造相结合;第三,根据“经济”和“适用”的原则,制定经济适用房建设标准;第四,加强经济适用房价格的监管,控制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第五,经济适用房建设不能采取指令性方式确定建设单位,应公开招标。严格控制和防止目前经济适用房户型面积大、价格高、普通老百姓仍然买不起的情况。

5.加强房地产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房地产预警机制

应当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为政府宏观决策做好参谋。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防范房地产泡沫的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来测定房地产泡沫程度是否已经过高。我们可以依据土地批文价格的涨幅、商品房的空置率、房价的涨幅、房地产投资额增长率、房地产投资总额占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房地产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对比度等指标来判断泡沫的大小, 并分别设定各自的警示标准, 及时关注房地产各指标因子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

[2]邱强:我国房地产泡沫成因剖析.特区经济, 2005.5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4

你厅《关于报送〈山西省199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报告》(晋劳综字〔1999〕12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结合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你省1999年工资指导线为: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8%,上线为13%,下线为零增长或负增长。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工资指导线后,根据你省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5

【关键词】宏观变化 商业银行 利益相关者 影响 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成功,不再单纯用简单的财务指标来衡量,而是要同时兼顾客户、股东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变化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按照一般的理解,企业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政府、社会、股东、客户、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等等,考虑到银行的特殊性,我们选择客户(银行债权人即存款人,也属于银行客户范畴)、股东和员工作为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代表,并把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含事业单位客户),分析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它们各自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并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个人客户需求多元化,需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个人及家庭财富不断增加使得代表资产和财富的商品需求快速增长,理财和投资需求不断提高。从众多银行针对高端客户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到日益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和消费手段,商业银行在满足财富不断增加的个人客户消费需求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应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缺少个人金融产品区分度,产品研发“跟风”;缺少风险定价手段,风险管理能力落后;缺少基于生命周期的客户关系管理,造成客户信息资源分散和浪费,这些问题都需要商业银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应对。为此有以下建议。

1、加大对个人银行业务未来发展亮点领域的创新力度。个人银行业务的增长潜力和利润空间对于中国本土和外资银行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各类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把握好这些机会。要依据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需求特征构建包括债券、货币、股票投资组合、复合型结构化产品等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理财产品,做到灵活多样,覆盖风险偏好各异的投资群体。

2、根据不同客户、产品建立不同理财渠道和处理流程,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扩大理财手段和消费方式。针对目标客户对于销售渠道不同的偏好程度,比较不同渠道的有效性,不断提升银行核心渠道的作用。用全局的视角来看待客户关系管理,最大化的吸引和保留客户,从而实现交叉销售、升级销售的机会,促进新产品推广,增加销售收入。

3、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队伍支持银行业务发展。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为银行提供业务支持”来搭建商业银行的IT系统构架,用以满足银行数据的集中、客户信息文档的处理、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共享,并充分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支持客户细分、决策及产品研发,为提升自身的分析水平和能力提供切实帮助。

二、企业客户需求复杂化,需要综合化解决方案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金融需求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发生了很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样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公司机构等批发性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银行能够提供量身定做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二是脱媒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优质大企业客户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除了银行贷款外,还可以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方式进行融资,这些融资方式成本较低,对银行贷款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三是市场化。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使银企双向选择空间更加充足,客户需求和银行应对客户需求由过去“一一对应”发展到“一对多”和“多对一”,趋向市场化。根据企业客户上述新变化,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1、实行差异化服务,抓住现有优质客户。考虑成本因素,商业银行没必要对所有客户均提供同样的金融服务,而应根据客户对银行贡献度大小,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金融资源,以最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为优质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赢得客户满意,培育自身的高价值忠诚客户群体。

2、关注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不断挖掘新的优质客户。在深化现有优质客户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发展新的优质客户,对成长性较好的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从一开始就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巩固合作关系。加大对新兴客户群的拓展力度,分享这些企业快速成长的成果,是新形势下公司客户策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3、满足优质客户金融需求,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新型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银企关系,必须依赖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品种和技术手段,依赖于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针对各类优质客户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当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把能够满足优质客户需求的新旧金融产品“打包”,一揽子地提供给优质客户,并通过签订银企合作协议等方式把银企关系固定起来。

三、股东要求日益提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投资者或者说股东跟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一是股权结构更加分散化和多元化。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成为公众持股公司,这使得其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并导致不同类型的股东利益日益多元化。二是股权流动性和开放性增强。在银行股权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更注重买进卖出银行股票,从中赚取每笔交易的差价,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绩效,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股权流动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三是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更加制度化和公开化。上市公司要定期公布经营业绩,并及时披露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这就使得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更多,而且更加制度化和公开化。四是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于其他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强大的分析能力,更注重发掘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对公司治理参与也更加深入。因此,银行要比以前投入更大的努力,来满足股东们不断提高的要求。

1、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基础。股东价值的增加,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净资产(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的增加,二是银行股票市值的提高。前者要求银行提高经营效益,不断增加当期盈利和累积盈利;后者要求银行具备良好运作和未来发展潜力,给证券市场投资者以良好的预期,导致银行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扬。实际上,各类考核评价指标,最终的出发点都是为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各种围绕以效益为核心的内部考核和评价指标,把所有的工作都真正放在追求效益上来。

2、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制度。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董事会承上启下,是联系股东和公司高管层的枢纽部门。特别是随着股权多元化发展,董事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未来董事会的建设要平衡各方利益,一方面要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避免内部人控制;另一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的效率。

3、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建立和提高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透明度。根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和资本雇佣劳动观点,可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在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框架应当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与银行有关的全部重大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和信息流动制度,及时准确地提供银行风险变化信息,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

四、让员工满意,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在当前我国银行业人才,特别是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环境法律知识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外资银行业务的急剧扩张,致使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员工大量流失。统计数据显示,在一般行业中一般工作人员的流动率为9.1%,专业技术人员为13.1%,技术主管为10.1%,中层管理人员为10.1%,高层管理人员为6.4 %。相比而言,银行从业人员的流动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一般工作人员的流动率达10.7%,专业技术人员达20.2 %,技术主管达20.7 %,中层管理人员达13.3 %。员工的流失,对中资银行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限制,是中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综合反映,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1、加强银行战略管理,制定银行长远发展目标,在员工中间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中资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没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形成发展过程,所以一般非常缺乏文化上的凝聚力。因此,中资银行企业文化的形成可能更需要一种从上到下的推动建设过程来形成。企业文化是银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多数中资银行所缺乏及亟待加强建设的,需要自上而下长期建设,才能形成适合银行情况的良好企业文化。

2、进行岗位梳理,明确岗位目标,做好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员工知识能力培训。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银行的经营方式和营利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理财、衍生品交易、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将逐渐成为银行的主要业务,这些知识不能仅仅依靠以前经营经验的积累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行,要注重扩大员工培训的覆盖面,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

3、要建立适合中资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传统上,中资银行考核主要依据行政级别进行,工资水平的高低、占用资源的多少基本上是和行政级别进行对等。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缺乏财务成本基础数据,中资银行绩效管理仍处于较落后的水平,必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适当缩小中、外资银行之间收入差距,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目前存在不小的收入差距,如果不将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还是难免员工流失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强、刘彦、武次冰:利益相关者行为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宏观经济形势报告范文6

关键词:国际环境;经济形势;经济展望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3-0026-05

一、国际环境

(一)全球经济增长步入下行通道

美国次贷危机是此次全球经济衰退的导火索,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冲击力度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下滑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在加速恶化,主要经济体的零售陆续陷入负增长。为了摆脱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避免流动性过度收缩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已进入降息周期,美国、日本、欧元区、印度、中国、韩国等国均已大幅降息,随着通货紧缩的逐步显现,将有更多的国家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或将长期步入低利率时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1月份的报告,经济危机已导致发达经济体正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在IMF对全球经济展望中,一是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急剧减速到0.5%,远低于前几年的强劲增长,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速;发达经济体2009年经济增速将收缩2%。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分别收缩1.6、2.0、2.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2009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其中中国、印度分别增长6.7、5.1个百分点。二是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在2010年逐步复苏,增长率将回升至3%。但是前景不确定,复苏的时间和步伐也将取决于强有力政策的实施;发达经济体2010年经济增速将增长1.1%,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分别增长1.6、0.2、0.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2010年经济增速将上升至6.9%,其中中国、印度分别增长8.0、6.5个百分点。

(二)国际能源价格暴涨暴跌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是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2008年国际原油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波动范围之大前所未有,纽约、伦敦的石油期货价格在7月份双双突破每桶147美元的“天价”,此轮油价上涨是自1972年以来世界油价第三次显著上涨,从2002年一直延续到2008年7月,持续上涨了近6年时间。然而,受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影响,油价在触顶后快速回落,导致12月份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40美元/桶以下。这对于需要大量进口国际能源的美国和中国等经济体来说,油价的高位回落将有利于经济复苏,而对于依赖出口原油的俄罗斯等国家来说,则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延缓程度。

(三)全球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全球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欧美国际大公司陆续出台竞相裁员计划,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将会加速全球经济衰退步伐。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宣称2009年将新增加近5000万个失业者,全球总失业人数将达到2.3亿人。约占全球总劳动人口的7.1%。以美国、加拿大和欧元区为例,一是美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普遍下降,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多数行业纷纷宣布裁员。美国2008年12月份失业率上至7.2%,创下1993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未来几个月内失业率将触及8%甚至更高水平。二是加拿大2008年12月的失业率增至6.6%,连续第二个月超过市场预期,这也使得加拿大失业率水平创下2006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三是欧元区2008年12月份失业率由11月份修正后的7.9%上升至8.0%,创两年新高,在欧盟成员国中西班牙失业率最高,达到14.4%;拉脱维亚次高,达到10.4%;德国2009年1月失业率也上升至7.8%。

二、2008年我国经济持续升温态势已扭转

受全球经济走弱、国内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众多因素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严峻考验,2008年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由升转降的趋势转折年,上半年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下半年经济下行态势明显,结束了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趋冷。2008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10.6%、10.1%、9.0%、6.8%,自2007年二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显示我国经济增速正在加速下滑。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回落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一)国内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惯性作用,宏观经济形势急转而下并没有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8年出现大幅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

(二)市场销售增速创1996年以来新高

2008年我国城乡消费依旧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创出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

(三)外贸总额下滑以及贸易顺差创新高

200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结束了自2002年以来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08年全年出口额达14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进口额达11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954.6亿美元。前三季度,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进出口贸易整体上趋于平稳和理性,均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内外需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导致第四季度外贸增速从高位快速回落,下滑速度远超出市场普遍预期,11月份进、出口总值出现自2002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四)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总水平出现大逆转

2008年全年CPI增幅5.9%,创1996年以来新高,涨

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受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春节引发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国际粮油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等因素共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2月份达到8.7%,创12年新高,并在2-4月份连续三个月超过8%高位。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在消费信心下滑、财富缩水和食品价格回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从5月份快速回落,12月份降至1.2%。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年增幅6.9%,涨幅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走势也演绎了同消费价格指数类似的峰回路转,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下,在8月份创出12年新高10.1%;随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促使PPI增速连续四个月大幅下滑,12月同比下降1.1%。

(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回落

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看,双双都比2007年明显回落,尤其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较2007年回落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也回落1.5个百分点。

(六)信贷投放集中在两头

从信贷投放来看,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年初和年尾两个阶段,2008年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量都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四季度最多,达到1.43万亿元;一季度次之,规模为1.33万亿元。2008年11-12月份新增信贷大幅增加,两月新增信贷超过1.2万亿元,主要原因是在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下。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落实,金融机构加大了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投放以刺激经济。

(七)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出现回落

2008年货币供应量增速从高位回落,M1增速由年初的20.72%回落至9.06%,M2增速由年初的18.94%回落至17.82%。2008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47.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加快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6.6万亿元,增长9.1%,回落12.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2.7%,加快0.6个百分点。全年货币净投放3,84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541亿元。

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全球经济危机尚未见底,我国外需萎缩、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社会就业压力急剧扩大,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还将延续2008年放缓势头。整体上看,2009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且短期内难以调头,预计2009年宏观经济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外贸持续低迷、全年投资增速将出现前低后高走势,城乡消费两旺的形势难以持续,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加剧。2009年政府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以“增收、减负、调结构”为宏观调控方向,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外贸持续减速将导致贸易顺差步入下行通道

在外贸方面,虽然国家多次出台出口退税政策以支持出口企业,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趋势还没有明显改观迹象,出口退税政策在缓解出口下滑中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预计2009年我国出口仍将延续目前快速下滑趋势,向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将会出现明显回落;国内需求受经济放缓影响将导致国内进口继续减速;受进口总额回落幅度将低于出口总额回落幅度影响,贸易顺差将会步入下行通道。

(二)固定资产投资前低后高

在投资方面,在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原材料价格下跌,以及政策时滞效应影响下,200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趋势还是难以改变。2008年年末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以保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将是2009年国内保增长的实际落脚点,随着2009年投资项目的逐渐展开和经济刺激效果的逐步显现,预计2009年下半年投资增速将会有所回升,并在年底维持一个较高水平。

(三)城乡消费两旺形势难以持续

在国内消费方面,受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影响,一是内外需求快速下降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面临较大回落压力;二是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对消费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财富缩减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水平随之下滑,预计城乡消费两旺的形势将难以持续,在2009年上半年消费景气下滑程度会愈加明显,尤其是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可能比市场预期更严重;在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延续回落态势,第四季度将会缓慢复苏。

(四)通货紧缩日益加剧

在物价方面,2008年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保持较高水平,整体经济和需求下降将会导致物价快速回落;另外,我国需要进口大量的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物价走势也存在一定影响,这势必增加了2009年我国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预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呈持续回落态势,从2008年2月份开始将会连续几个月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但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9年下半年反弹,那么2009年下半年我国可能摆脱通货紧缩状况。

四、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判断

按照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2009年我国从2月份开始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同时外贸、消费和投资的放缓将导致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无论是从防止通货紧缩还是刺激经济增长的立场出发,政府都应该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

(一)进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受全球经济趋缓、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将维持2008年的趋缓势头。2009年信贷能否得到持续扩张,直接关系到流动性和货币供应能否得到有效增长,为了增强市场信心、改变银企双方对经济情景的预期以及扩大全社会对信贷的潜在需求,建议央行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加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力度,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应加大降息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力度,建议在一季度末一次性降息54个基点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2个百分点。在汇率政策方面,应适当减缓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升值时间过急,都会对相当一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时,考虑到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节奏将会加快,央行应增强应对多种可能冲击的灵活性和调控力度。

(二)继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加大对出口企业、三农、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在保持出口税收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继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和增加出口退税产品种类;二是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初步建议将收入所得税起征点提高30-50%,从而间接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和最终拉动消费;三是加大对社保、医疗等体制改革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四是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和增加政府转移性支出规模,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三)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导致大量中小企业裁员和倒闭,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建议相关部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今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一是加大对就业有较大影响的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多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进入;二是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建立创业扶持基金,逐步引导创投基金支持自主创业,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和加强对困难企业进行就业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