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1
关注理论体系建设,就是为学科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依然处于构建之中,一系列体系构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本学科理论体系构成现状如何?每个研究领域在整个学科体系结构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从教育经济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探索,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己经初具规模,并继续不断丰富和深化,为本文对其进行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状进行审视与分柝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结构的比较,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不尽相同。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涵盖更为一般、广泛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存在于教育的一般领域不仅包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脱离不开它的疆域。而高等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一个特殊领域或分支领域使教育经济学的支流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者对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32部着作(国外9部我国23部)中的各基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柝计算它们在教育经济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得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对其中5部以“高等教育经济学”为名的着作所反映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柝与教育经济学的体系结构进行对比,希望发现目前教育经济学与高等教育经济学在理论体系结构上的异同点,以教育经济学体系结构为鉴,寻找高等教育经学体系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1.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从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与教育经济学有重合的领域又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将上表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按比例大小排列:投资理论、概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收费问题、产业理论、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及产学研研究。我们进行对比发现,教育经济学将关系到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元研究”放到了重要位置(该内容在所有着作中占到了81.5%,在我国着作中占到94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对这部分内容却关注甚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建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而高等教育经济学却以问题研究的思路来构建理论体系缺乏对“元研究’的思考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和不完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将教育投资问题不约而同地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供求关系理论、成本一收益理论、筹资等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些在教育经济学范畴内也是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产业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及产学研研究等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经济学不同于教育经济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显示了高等教育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各着作的理论体系也主要从问题研究出发进行构建,即使其中遵循了学科构建的规范,其要素也不完整,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规范与完善。
2.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与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我们发现数据所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我国与国际研究相接轨的内容主要为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成本——收益理论、投资理论和经费问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无论是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都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核心理论来构建本国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以及产学研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纳入了诸多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
(二)理论体系结构的分类
纵观我国20年学科发展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目前着作中所反映出的学科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经典型或传统型.
经典性或传统型的体系主要是指在学科发展一开始在借鉴前苏联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由学科最基本的一些研究领域构成能够较为全面的学科研究的各个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读者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对该领域的基本范围和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觯但是这种体系结构下一般不会对问题研究的太过深入常常是一些概述性或常识性的探讨,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和规范。我国大部分着作都属于这种类型。
2个性型或专着型.
这种类型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全不或不完全按照传统型体系进行构建而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或研究优势对学科某一(些)领域或某一(些)方面以独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对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有创新性的结论形成富有个性化的体系结构。这种结构的作品常以专着的形式出版,其体系结构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如张万朋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对高等教育产权、经济规制、产业融资、后勤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以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中国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晚,这便有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机会。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之初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就吸收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问题、教育投资和经费等问题。同时,在理论构建上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乘市场浪潮参与市场运行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以理论为本,放眼实际对许多高等教育领域中显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如高等教育的产业问题、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问题、产学研研究、产权制度研究、后勤管理研究、学生就业问题等等。这些内容既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展了研究内容,又显示了中国的特色。
2以问题研究为主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由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研究为思路的。我国在借鉴西方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以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够严密,缺乏一个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即逻辑起点,理论体系的结构总体上是问题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及其调节、高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理论部分;一部分是以后勤管理理论、产学研研究、学生就业研究、筹资收费问题研究甚至包括产权制度研究、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研究等问题理论部分。问题研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头戏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指向性。
3强调与社会的外部联系,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必然会将高等教育的这一功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学生就业问题、产学研研究、后勤社会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特有的研究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高等’性注重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科研功能的角度来探索高等教育经济理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经济学具有明确的社会指向使得研究获得的所有结论和成果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高等教育的运行服务。
4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兼用规范分析。
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高等教育经济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问题,明确事实。从大的范围来说主要有: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甩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问题(包括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研究、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等)高等教育经费筹资多渠道的可能性、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负担与补偿、成本与效益。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另一部分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他们涉及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财政资助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二者的融合所获得的结论优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我们应该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理论建设。
三、主要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理论体系亟待逻辑化
1.逻辑起点的确定。
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而每一种体系都应该有各自的逻辑起点,它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首先应当确定逻辑起点借助逻辑推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倾向于问题研究其理论体系不严密也不完善,并且缺乏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服务。无论是从逻辑学中队逻辑起点的规定性还是从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来看,将教育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都具有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概念体系的重构。
可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成熟与否,其核心是概念体系的建构是否科学,概念体系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总结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现,现有的基本概念体系存在不完整、逻辑层次不明显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对概念体系的现状研究出发剖析目前概念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观点从“高等教育服务”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明确高等教育服务存在的环境及运行机制理顺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科学的概念体系.
3理论体系的重建。
理论体系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范畴,它是通过作者的认识逻辑而展开。概念是基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理性认识而产生的抽象要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构成了概念体系的逻辑,沿着这种逻辑对理论内容的展开就构成了理论体系的逻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行程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以凸显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研究视角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的范畴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丨性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应该以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其重要标志,因此,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论的观点和逻辑性的视角。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系统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发生联系时产生的现象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该学科研究传统所累积的庞大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重建,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把己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现象、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
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它们都应当是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按照逻辑的必然联系组成的严密系统。爱因斯坦曾对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进行论述。他说“在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并不包含别的任何东西。我们的日常思维大致是适合这个水平的。但这种情况不能满足真正有科学头脑的人因为这样得到的全部概念和关系完全没有逻辑的统一性。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创造出一个包含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第一层’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作为逻辑上的导出概念和到处关系而保留下来,这个新的'第二级体系’由于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第二层的概念)而有了较高的逻辑统一性。对逻辑统一性的进一步追求使我们到达了'第三级体系这种过程如此继续下去,一直到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体系:它具有可想象的最大的统一性和最少的逻辑基础概念,而这个体系同那些由我们的感官所作的观察仍然是相容的。
(三)研究领域丰富化
1.加强微观领域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层次来看,应该从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理论体系;但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宏观和中观领域的教育经济问题研究为主,而对教育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仍然缺乏研究兴趣,特别是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如学校、班级教育中显现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关注较少。
2重视主体研究。从上文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的客体研究上,而对教育主体即人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够。一些教育经济学着作己经注意了对教育者即教师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但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学者关注也是势单力薄,没有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来推动其发展。论文也会从人的角度提出这一现实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景;兴趣;点拨
“四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上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行探究,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似乎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但我认为 “四环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能发挥好自身的主观作用,对“四环节”教学效果的起着关键的作用。
1.教师的“激趣”是主动学习的先导
在“四环节”教学的第一步是“创设情景,质疑自探”。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生活情景、科普知识、有趣故事、谜语游戏等导入新课,使学生对学习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施“四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主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么教师能从哪些方面人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呢?我的方法和体会是:
1.1 把握学生的心理,创设兴趣情景。有趣新颖的导人新课,能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空间,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的情知开端和背景。
比如教《为你打开一扇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论语六则》这课时,我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1.2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体验情景。这种方法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景沟通起来,促使其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我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我特地选择了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一天,先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植物园,指导他们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再导人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朱自清生花妙笔下的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更深地领悟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愉悦情景。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它可以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
诗歌《乡愁》描写的是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大陆深切的思念之情。这对从未远离故乡的初中学生来说难以体验和理解这种感情。我创设了这样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情景:在引出课题之前,先播放了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同学们对歌词里流露出的对祖国故土深切的怀念之情深有感触,沉浸在充满浓浓的怀念之情的氛围之中,我开始了饱含激情的范读,再现了诗人的感情,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教师精彩的教学设计就象磁石,能一下子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聚扰过来,又好像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在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2.教师的“点睛”是提高课效的法宝
“四环节”教学法中,第三个环节是“精讲点拨,巩固训练”,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通过精讲点拨,使学生解难释疑,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对教材重难点、易错点的解释,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启发、引导、激励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全面准确理解、掌握知识,构建学生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中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睛”,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有效的点拨,我认为教师除有积极参与的心态之外还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2.1 适时点拨。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2 适度点拨。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2.3 适量点拨。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社戏》,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是的好戏了。”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戏对“我”的深远影响及“我”对社戏的深切怀念。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激趣”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门;“点睛”就像一把火,能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在实施“四环节”教学中,教师若能积极的、有目的的去激发学生发现、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又能做到合理的点拨,往往能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使“四环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 “四环节”教学法及其应用》 龙安区教育体育局 2010年6月
[2]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3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命题趋势进行分析,进而优化平时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做题习惯和择题方向。重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中考;试题结构;趋势
前言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及逻辑性较为复杂的自然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困难。那么,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于实施,中考化学试题的出题思路、考察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技巧。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做出改变,优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择题训练方面就要积极做出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同时利用课堂所学的化学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的变化趋势
1.1 联系生活实际、涉及面越来越广
通过对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化学试题的背景知识涉及面越来越广。但是题目越来越趋于基础化,但是涉及面较为广,联系生活实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也就体现出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就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利用化学原理分析及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例如;2012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这一题目实则不难,仅仅是考察学生利用化学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生活常识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有关方面进行针对的联系及关注,从而增加自己的化学常识背景储备能力。
1.2 学科交叉现象越来越多
初中化学属于一门抽象性及逻辑性较为强的自然学科,其与物理、数学学科的交叉现象越来越紧密。从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出题形势可以看出,很多知识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方程解题能力,这样才能较为高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常用15%~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该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分离出沉淀的质量为28.7g。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2)通过计算确定该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分析:解决这一题目就需要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背景,通过列出方程式,进而解决化学问题。我们可以设氯化钠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x,通过化学方程式NaNO NaCl+AgNO3=AgCl引+ 3;从而建立方程
1.3 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从中考化学出题背景及重点考察方向可以看出,当前化学试题更多的还是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很多题目考察为了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自主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及现象进行观察,并针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继续拧逆向推证、猜测、验证。最后依据实验现象推出正确结论。例如;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证明Cu、Fe、Ag 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4)开始反应后D 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2.基于中考化学题目考察形式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2.1 规范化学用语和专有名词、注重“双基”教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强化重要的化学用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知识点,尤其是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强化教学。同时加强初中化学知识及原理在科学、技术、工业、社会上的应用,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实验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就中要加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在试验中重视实验过程的学习,以期提高他们的主动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在学生自主设计、探索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给予学生关键的指导,并鼓励他们之间互相讨论、资源想法共享、相互批判。在交流、批判中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方案、思路、过程。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重视学生综合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由于初中化学学科抽象较强,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知识点的有效整合、科学梳理知识结构。多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问题,不断加大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交叉融合的能力。同时在平时教学与复习中,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注重解决问题的结果,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不断进步。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
3.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考化学试题的出题思路、考察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技巧。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针对教学改革大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兴邦,周春露.评初中化学新版课程标准的变化[J].化学教与学.2012(11)
[2]吴歧廷,潘淳,牛富.对人教社新课标教材调整、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1)
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4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帮助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讲解演示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它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经多媒体的演示变得形象、生动,使教学更富直观性,教学过程更加活泼、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使教学变成师生互动、人与电脑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并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和兴趣。教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堂容量,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利用优美的外国名曲、生动的卡通动画、美国式的场景环境等声、色、图、文多种媒体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具有魅力、引人入胜的学习境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还可充分运用教具、学具、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动手操作,使新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教师把握时机恰当提问、适时点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通过语言实践过程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变学生“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随着教学科研的不断进步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改革。而实际上,这种改革已经悄然步入我们的课堂,学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网络远程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电子词典和电子刊物等都已经成为学校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新手段。尽管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较晚,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各地,较多学校也都已经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如何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学习到新的教学思想,构造崭新的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已经开始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
互联网上的英语教学资源如此丰富,而获取这些资源又是如此方便,但我们只有正确、充分地应用这些资源,才能体现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真正意义。
1.获取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大量的背景资料、练习或测试试题、或者现成的教学课件。此时我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头开始,而只需要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源,稍加整理即可使用。
2.网上交际,提高教学效果。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网上交流了:OICQ、电子邮件、论坛及留言簿、IP电话等,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学习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尝试过在网络教室的课堂上跟学生进行即时对话、假期里跟学生通过邮件交流学习、创办自己的学习网站和开设留言簿及论坛等网络英语教学方式,效果比较理想。
我们还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英语学习电子论坛、订阅英语新闻、参加网络英语即时测试和竞赛,引导他们进入虚拟的英语教学课堂,在网络空间享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他们在自然、真实和快捷的交际环境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直接应用,加快教学进程。
在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将网络搬进课堂,利用大屏幕投幕或者单人单机,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英语教学。我们学校就已经将英语单元检测放到了网络教室进行。教师课前制作网上考试网站(可以使用asp简易代码实现)并放到学校校园网服务器上,上课时学生可以通过访问某个IP地址(如192.168.1.6),登陆该网站进行答题,答题完毕后还可以自动自主地进行评分操作。在这种练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兴趣十足,对枯燥的英语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翻译、在线词典的工具进行即时语言翻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5
关 键 词 儿童;儿童视角;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2
人类要发展,不仅要面向未来,还应该回望过去。回望人类文化的原点,追寻前人的智慧,能从中获得启迪和力量。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时时回望文化源头的活动,其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读经典,而在于要读什么样的经典,以及如何读经典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在已往关于诵读经典的研究论述中,更多是从成人的视角加以探讨,基于儿童视角的言论较少。儿童应为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当事人和真正的利益相关者,但我们对儿童的认识、了解、关爱和尊重,对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和自身能力的认可和肯定,则关注不足。实际上,要保证经典学习的时效性,离不开对儿童能力的认识,离不开对儿童经验和期待的深入理解。
一、基于儿童视角的涵义
(一)何谓儿童视角
教育学视野下的儿童视角具有更多的本体论上的意义。[1]本文所探讨的儿童视角,正是这种基于本体论意义上的、教育学视野下的儿童视角,即从尊重儿童、彰显儿童主体性出发,在学习经典活动中,以儿童自身的发展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经典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视角是以“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为依托的。文艺复兴以前,西方并不存在儿童观念;文艺复兴之后,儿童得以发现,作为发展中具有独立存在意义和价值的人得到承认并受到重视。在我国,五四时期“人的发现”催生了“儿童的发现”,西方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经由传入我国。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与成人拥有同等地位和话语权,“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
(二)儿童视角中的“儿童”
基于儿童视角来实施经典诵读,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还应明晰儿童视角中的“儿童”。在以往研究中,儿童至少有三层内涵:一是作为符号和概念的抽象的儿童,研究者试图归纳儿童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总结儿童永恒不变的特点;二是作为与成人相对的具有独特社会属性的类意义上的儿童,意即儿童被视为文化的承载者、家庭的延续者,儿童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存在;三是作为特指的某一个个体意义上的儿童。[2]在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中,以往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从抽象的儿童、类意义上的儿童入手,而恰恰忽略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具体的儿童。事实上,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这三层内涵的儿童都应有所关涉,而在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则更要侧重个体意义上的、具体鲜活的儿童。
《学会生存》一书讲道: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普遍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然而,作为一个特殊教育过程的对象的某一特殊个人显然是一个具体的人……因为事实上,我们一方面加入这个普遍的和抽象的观念世界,另一方面又以自己个人的感情、思想和生存,对世界作出显然富于创造性的贡献。[3]基于儿童视角,尊重儿童,即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经典诵读中同样应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经典诵读
基于儿童视角的经典诵读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经典诵读对儿童来说是怎样的,意味着什么。在教育过程中,真正把儿童当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在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中,以具体儿童的个人体验作为经典诵读教育的起点。那么,基于儿童的视角开展经典诵读,该如何着手呢?
(一)在态度上要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需要倾听儿童。倾听儿童,指的是不仅要倾听日常生活中儿童的话语之声,而且要倾听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缄默之声”。如果我们用心倾听,会发现儿童对经典诵读既有感受体悟,也有困惑不解。基于儿童视角的经典诵读应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部分学者之所以强烈反对读经运动,是因为认为其违背了儿童学习的规律,背离了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年幼儿童好奇多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如果一味长时间让其静坐读经,显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作为个体的重要成长阶段,其生命体验所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熏染较少,他们更愿意观察而非评判,更愿意情感体验而非理性说教,生活的复杂性也使单纯的孩子无法合适地做出理性的抉择。因此,基于儿童视角的经典诵读,应力求减少道德议论和理性说教。
从工具价值上看,基于儿童视角的经典诵读,给予儿童发表意见和感受的机会,能为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和资源,使经典学习更有效果。为此,有研究者强烈建议:“我们必须把儿童视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的参与者和行动者,他们的视角、观点和感受是社会政策行动的真正有效依据。”[4]儿童作为具有独立精神和能力的主人,理应得到尊重。
(二)在内容方面要有层次梯度
诵读经典,其广度、深度、效果等该达到什么程度?从儿童视角来说,应由儿童说了算。比如,小学低年段的儿童和高年段的儿童相比,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所不同,其难易程度和范围大小都该有所区别。对于低年段儿童来说,从富有情趣、注重意境的古诗文入手,要比背诵抽象说教的“人之初,性本善”更加亲切自然。通过选择接近儿童,节奏韵律感较强,契合儿童情感和认知的文本,如《笠翁对韵》,能避免概念化、抽象化的道德说教,让儿童在平仄对仗中,培养经典文化的语感,从而为日后学习更深奥的国学经典打下良好的基础。[5]
(三)在实施过程中尽量形式多样
基于儿童视角的经典学习应该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能动性。诵读作为传统语文教育所特别重视的一种方式方法,注重对语言的整体感受和直觉体验,通过反复诵读,在一种浸入式的语言学习中去领悟文本的意趣神髓,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汉语自身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然而,也必须看到,在儿童理解力和感悟力还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一味推行填鸭式灌输和不求甚解的死背,无疑与现代教育观、儿童观相背离,是对儿童生命世界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忽视和压抑。[6]刘晓东教授认为:“中国近百年来引进的西方教育大致囿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方面,但西方教育背后的近现代立场和观念并没有真正抵达中国。”[7]从儿童视角来说,倡导诵读经典,特别需要注重诵读引导的策略并辅助以其他手段和方法。同时还要认识到,诵读并非国学经典教育的唯一形式,应努力开发富有特色的国学课程,丰富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与手段。[8]
(四)营造全民学习经典的社会文化氛围
从文化传承来说,经典的学习不应和该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此外,经典的学习不应该只是成人要求孩子学,成人自己也要学。成人以身作则,儿童就有了好榜样,才会学得更好。接触经典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应该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当前,成人社会的任务是联合家庭、社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对经典学习的认识,创建小范围的学习共同体和大范围的学习化社会。营造浓郁的经典学习氛围,建构全民学经典、终身学经典的生活模式。在学习经典活动中满足儿童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发展需求。
总之,基于儿童视角看待经典诵读,认真倾听儿童的声音,大大丰富了经典诵读研究的视野,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儿童自身发展层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圣林.实现儿童视角学科视角社会视角的统一――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经验及启示[J].语文建设, 2014(22):62-65.
[2]王海英.儿童是谁――基于社会学的一种追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9):32-3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13.
[4] Woodhead,M.,Faulkner,D.Subjects,objects or participants? Dilemma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children,in:P.Christensen and A.James( Eds) Research with children: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london and New York: Falmer Press,9-35.
教育经济学重点范文6
一、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为了有效的实现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需要坚持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纵向贯穿角度,旨在能够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两者的侧重点和结合点,实现纵向推进,由韵文转变为散文,由阅读教学转变为作文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1.实现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在国学教育中,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等内容的古代诗歌。这些国学经典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具有音节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可以和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诗词的音韵格律进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汉语语感,而且在对这类诗歌体裁进行分类后,加强学生对某种意境、情境的感悟,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情感。例如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然后教师对陶渊明的经典诗歌进行拓展,让学生对陶渊明诗歌的朴质温厚风格进行体会;通过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教师对李白的经典诗歌进行拓展,对李白天马行空的诗歌风格进行体会。
2.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经、子、史”类的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
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要以唐宋家的散文和明清小说为主;“经”主要指的是《四书》、《五经》;“子”主要指的是《老子》、《庄子》;“史”主要指的是《史记》。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散体文,从写作方面属于经典文章,是古作教学的经典范例,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蕴含丰富的写作方法。初中作文除了记叙文形式之外,还具有议论文的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吸收丰富的养分。例如学生阅读《论语十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言简意赅的风格;阅读《世说新语》,学生能够体会其中运用的简约传神的写作技巧。
二、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1.抄录法
所谓抄录法,指的是运用手抄的方式,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的对作品进行抄写,这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具有“零距离”接触作品的特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诗文中的细微意蕴进行体会,而且还具有静心清神的作用,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古典诗文阅读环境中。另外,还可以实现抄录法与语文课堂习字教学相结合,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古今交通法
对于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影响古诗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受到古今时空不同或者心理阻隔因素带来的陌生感的影响。由于距离古诗文的年代较为久远,现代的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古人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们而言,古诗文已经没有了生命。因此,教师要注意古为今用,从心灵方面架起古今交汇的桥梁。例如,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将诗歌中所表达的诗人的天涯沦落感情和现代人具备的孤独心态相比,并说明这种心态是人类永恒具有的心理感受。
3.意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