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文1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34-02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课本的安排设计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讲解历史知识,偶尔提问学生,拓展教学内容,达不到新课标中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增长。只注重课本中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分析历史问题,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初中历史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都将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做好课堂笔记视为基本任务,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主动融入知识的探究中,逐渐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适当添加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增长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逐渐增强,信息技术已经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学校教董涛育的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借助PPT、Flash等多媒体课件,使更多的课外资源与课堂重点、难点通过画面展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相应的历史情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巩固知识架构,真正掌握历史课堂中所要求的知识理解,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资源日益丰富、便捷,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学习资源中所涉及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有机整合,为历史课堂增添了生机活力。

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学习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重点。

其次,利用图示法直观地将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查看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借助场景理解,理清历史进程,克服历史中时间的记忆困难。

再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所设计的教学课件,在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的过程中,实现讲课与训练的同步融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强化重难点的记忆。

最后,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快速显示与大容量储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知识架构。

3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体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情境大都以教师描述或者学生想象进行营造,极易引发学生思维分散,使得教学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画面的直观展示、音视频的视听冲击,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间的距离。无论是历史图片,还是文献资料,都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历史,发现历史中的潜在价值,借助场景联想,强化知识记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所接触的教学信息都来自于丰富的画面展示,对于中学生而言,极易产生好奇心理,被强烈的画面感吸引,逐渐转变为认知兴趣,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如在“三国鼎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音频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引领学生进入战乱纷飞的三国时代。利用PPT展示地图上三国的分布,加深学生对于“魏蜀吴”的记忆,在史诗与《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的历史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化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主动,通过设问、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和谐氛围中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重难点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教学目标不能保证全部完成,对教材中的重难点更是缺乏充分的理解,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历史教学的进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难点是目前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图像,降低其抽象的表达,发现历史知识中的别样魅力。

七年级所接触的历史事件大都为古代史,年代比较久远,同时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健全,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如在“大一统的汉朝”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比较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功劳,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点对点间的对比,在综合考虑政治、教育、文化、经济、军事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不同历史局面的社会进步。

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知识无限期储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找到,及时准确进行知识巩固。不仅如此,多媒体还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一般地,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无论是插图还是历史简介都基本没有改变,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学生产生困乏心理,逃避知识积累。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学过程,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并且主动投入知识的探究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课外资源,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到历史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层面,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贞观之治”的学习中,在介绍唐太宗所实施的具体措施中,教师可以多搜集当时的社会调查,从不同层面反映唐太宗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充分展现其政治清明的历史局面。

4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视听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娟.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邓燕敏.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11):157-158.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文2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互补式”板书设计 概述 原则 运用

新课程历史教学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激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无疑成了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渠道,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互补式”板书设计,不仅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结构,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记忆。

1.“互补式”板书设计的概述

“互补式”板书设计是指在板书设计中将黑板划分成两部分,其中的一边板面部分被称为“交叉知识栏”,板面剩余部分被称为“主体结构知识栏”。“主体结构知识栏”主要是将课本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主体组织成科学的笔记,或用标题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示意图等方式表现出来。“交叉知识栏”则随着教学主体内容的变化,“扫描”出本节知识与全课本整体知识间存在的必然的支撑点,随机把握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性,筛选出重要的知识,以触类旁通的题目形式列在这一栏目中。

该种板书设计的特点是:(1)版面直观清晰,即整块黑板仅被分为两部分;(2)内容结构突出,即历史的内容与结构形成互补;(3)重难点显著,即学生在理解主体知识的同时能够知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便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互补式”板书设计的原则

2.1简明扼要原则。

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尤其是某些重要的知识点还需要一定的补充理解,否则此知识点便成为学生认知的“盲区”。因此,在设计“互补式”板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优化资源配置。

2.2色彩丰富原则。

学生感知板书设计的渠道主要通过眼观来获取。因此,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妨利用彩色粉笔将黑板的左右两个部分,分别标出本堂课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以期收到醒目的效果。

2.3重难分开原则。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重点往往把握不住,不利于学习理解。而“互补式”板书设计,不仅可以突出知识的难点,还可以让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有利于调整教学策略。

3.“互补式”板书设计的运用

3.1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好“交叉知识栏”。

历史课堂教学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运用一定的表现形式。“互补式”板书设计中的“交叉知识栏”就能够满足上述的要求。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能够归纳出同类的知识。笔者认为该栏目的设计具有如下作用:(1)能够反映出知识的相互联系之处;(2)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互相联系之中找到知识点的重点之处;(3)学生也能够从中梳理出该堂课的知识点。

例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就可以采用“交叉知识栏”的方法来完成教学。前有“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后有新形势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更有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期盼(再一次实现国共合作)。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便像一个纽带,不仅在当时发挥着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现实也有启迪。我们可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线,牵引出其它的战线。这样,可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地明白与此事件相关的历史史实的时间、任务、过程及意义,涉及的知识点达到24个。

3.2把握事件发生顺序,理出“主体结构知识栏”。

时间是历史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生进行理解记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利用历史事件的顺序进行记忆,不仅可以增强记忆的效果,还可以探寻其中的发展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互补式”板书设计中的“主体结构知识栏”则可帮助学生梳理课堂教学的历史事件发展顺序,让学生知晓知识结构的相互关系。

例如,在“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明治维新的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理出其中的发展结构,先理出:(1)日本历史上646年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2)政府在19世纪中期采用一些扶持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扶植措施,无不为日本摆脱被奴役的地位并走上垄断创造了充分的条件;(3)让学生自己阅读感知日本在1868年实行的明治维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1)该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具有怎样的特征?(3)明治维新的成功对中国近现代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意义?若再以这一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改革内容、影响等为辐射角度去设计问题、把握问题的话,不仅可以牢固掌握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更可以归纳出日本发展的主线索和发展规律。这样的形式,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日本发展的综合情况,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3鼓励阅读、理解、感悟,增强学生的知识拓展延伸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必然有一些积累和感悟,特别是在观看了互补式板书设计后,往往会有跃跃欲试的想法。笔者认为,在板书的设计过程中,不妨留有一定的空白之处,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理解与想象能力,对问题进行再次的“深化”。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文3

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引导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并取得最佳成绩呢? 本人从事了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和复习,主要有如下几点感悟,望能抛砖引玉,在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和交流补充中,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

1.依据课标,狠抓基础

搞好复习,首先必须搞清楚要复习哪些内容, 课程标准为这一问题做了明确说明。它指出了考试的范围,内容,以及目标和要求,是中招命题、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从课标出发,可以紧扣考点。历年中考都不会脱离考查基础知识,最基础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东西最有迁移力。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要落实到复习中,我一般采取下列方法复习:(1) 引导学生按单元的顺序通读教材,领会掌握,注意课本的目录,探求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难记的部分和重点问题要下功夫。(2) 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知识线索要分层讲解,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变死记为记死。讲解时要注意把中外史联系起来。(3) 根据教材知识,要求学生分类掌握以下知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史实;具有"转折性""决定性"意义的重大史实;具有"开始、开端"意义或"历史之最"的史实;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2.分类归纳,突破基础

历史开卷考试的目的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指导复习时必须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历史中考也已从知识考查转向学科能力考查为主。要想跟从好中考指挥棒并顺利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专题归类的复习,在学生对各个考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体现。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知识进行专题分类,把相关内容的知识归入专题下进行系统复习,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探究这些 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以及我们从分析比较中得到的启发、启示,这样既可达到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又可使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讲究方法,提高能力

经过前期知识积累,对于已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学生,老师可以大胆放手,还权于学生,激发其复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在复习中发现所存在的盲区和偏差学科,从而去温故知新。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区别对待,为他们进行针对性复习,通过点拨鼓励尖子生向高分冲刺;对中层生则以鼓励为主,促进其稳定提高;对边缘生重点在思想上、方法上面对面,开展谈心式辅导,突出学法指导。一切要以考生为本,通过因材施教加强备考过程中学生学态及心理分析,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优治拐补差,让优生拔尖,中等生促优,后进生跟进,使各层次学生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同时我们老师在教学上也要讲究效果,复习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让到"这节课学生提高了多少"上来,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习。引导学习应放在学生难理解的问题,难归纳的问题,难运用的问题上下功夫。

4.联系时政,关注热点

知古通今,以史为鉴。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题都以大量热点问题来考察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的能力。很多题目都是以新闻题材为切入点,并且很多题目都联系起来,考察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然每年中考命题会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那么我们在复习时就要关注时政新闻、时事热点及重大事件的周年大事纪念,把知识点与时事热点联系起来。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从现实的事件联系中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5.实战磨练,注重细节

光会识记、高谈阔论还是不行的,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经历平时必要的实战磨练。

2.1 要重视样卷,加强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体会到中考"怎么考",从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体会"怎么答"。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2 精选试题,强化训练。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是练出来的,练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出题复习时我们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有质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训练后及时进行讲评,集中纠正错误,点拨思路,讲透方法,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3 尝试命题,活化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试题思路的把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全新视野中观察历史问题,以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在平时历练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很重要的细节:(1)调节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平时练技术,比赛看心理,坚定必胜信念。(2)善于审题,解题严谨。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解题是正确答题的关键。(3)合理分配时间。中考时政治历史试卷同卷下发,要控制把握好各科答题时间,历史应该保证50分钟。(4)规范答题,答题语言尽量要点化、层次化、序号化、简洁化。

6.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文4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 整体化 教学模式

    一.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掌握历史学习够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1]“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标在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苏霍姆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3而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能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的单一能力,而是多种单一能力的有机组合”。[4]因此,学生要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和把握,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行。

    因此,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学科的核心目标,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那么,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呢?

    二. 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探讨

    在国外,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提出较早。然而在我国,至今尚未出现关于概念的国家标准的理论界定,但史学界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尝试作出解释:如我国学者赵恒烈先生说:“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或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5]如王雄的定义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从具体史实出发,认识、释解历史问题,发现历史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6]这基本上指出了历史思维的本质特征,但尚不够全面。至今给历史思维能力所下的定义比较完整、全面、科学的应数白月桥先生,他指出: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活动与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活动的融合,是实现由对历史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思维过程,它散现于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中,如历史材料的搜集应用能力,历史事实的理解阐释能力,历史现象的再现再认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历史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等。[7]总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判断力、反思力,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三.历史思维能力在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培养的尝试

    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课堂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要遵循一般思维规律的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各种相关的思维训练活动,逐步培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我的整体化模式一是在知识结构上的整体化;二是教学过程的整体化设计。知识结构的整体化就是打破当前逐章逐节的间断性教学,建立以单元为环节的连续性教学,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以加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的能力。教学过程的整体化,就是力求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先学后教再讨论,归纳总结再训练的全过程学习模式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这种模式能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把这一模式称为“一·三·五”,即一小测三阶段五步骤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就谈谈这一模式的尝试。

    1.前提条件

    ⑴教师要备课充分。首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处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材为准绳(因为在新课程下教材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资源不是唯一资源)。对相关资料的进行梳理,有时甚至还要打乱教材的逻辑顺序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其次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编写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以增强可操作性。最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相关资料、导学案、预设问题等制作好课件。

    ⑵学生要预习充分。整体化教学的特点是教与学双向性、互动性较强。因此,不仅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备课,而且要求学生结合导学案充分预习。要求学生认真的阅读教材,对于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课本中存在的问题、难以理解的问题要心中有数。在预习的过程中针对导学案并提出新问题还要提交教师。若学生没有准备,课堂教学的双向性、互动性便无从谈起。如何预习才算到位?应在初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从“是什么”上升到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课前预习中的问自己、问别人(可互相讨论)到课堂上问老师,这样的课前预习阶段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本身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又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做了充分的准备。

    2.整体化历史教学的课堂模式

    ⑴学生动手动脑阶段(控制在10分钟内)

    步骤 1 检测、分析与再读教材(10分钟)。

    检测旨在巩固旧课,引入新课。检测的形式可以多样,或提问或作答或分组讨论等。把训练放在了一节课的前面,是为了检测学生在上节课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的复习效果与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学生通过导学案预习新知的情况,这就体现了整体化教学以单元为环节的连续性教学。检测题目并非越多越好,而要精,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来精挑题目,最好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分层次布置。通过检测既可以巩固旧知,也能了解学生预习新知的情况,还能取得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的反馈。检测后,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思维水平,然后结合学生存在的失误加以及时讲解,注意分析失误的原因,教给避免失误的方法,引导学生朝思维的正确性方向发展,特别要在解题思维上指导学生如何切入,如何分析,重在方法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再次自主阅读教材。

    ⑵教师导学阶段(共15分钟)

    步骤2 展示课标与知识结构以整体把握(5分钟)

    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离开了历史知识这个载体去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那是空谈。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仅能记住零星的知识点,这不叫掌握历史。那么,把历史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就是掌握了历史知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最终衡量的标准应是活学活用,而不是要死记硬背,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不仅应该掌握知识,而且应该用批判的态度来掌握这些知识,不是用一堆无用的垃圾来充塞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对一切事实的了解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没有这种了解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有学识的人” [8]。如何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处理教材,把教学内容系统化,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在明确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本节在本单元整体教学环节中的地位,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因此,以课件形式展示课程目标与宏观知识结构,这相当于以前的整体化板书设计,其特点在于直观性,展示各知识点的联系,使知识结构明确,线索清晰。在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时,在学生预习且完成导学案的前提下,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课的课程目标和与宏观知识结构,让学生对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步骤3 教师讲授 引出问题(10分钟)

    讲授时利用课件的超级链接方式按线索有层次地推进,帮助学生微观的理清篇、章、子、目间的内外联系,把握重点、难点,使知识结构立体化。这是在学生先自主学习后跟着教老师学的步骤。如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学习,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它制定的背景、过程、宪法内容、原则、实践与评价以及两党制的雏形与比较美国的总统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通过师生互动与归纳使知识粗线条的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严密性与系统性的培养。

    所以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质的分析揭示。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还要针对重点难点知识引出下阶段要辨析与讨论的问题。如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学习时,设问:①1787年宪法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关系?②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并说明理由等问题。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的归纳范文5

案例一:巧用对比合理构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郑和下西洋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内容,包含了学生过去对这一知识形成的认识和经验,为此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依托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新知识。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呈现:郑和下西洋船队和线路图

设问: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请大家观察归纳指出郑和船队规模、航行路线?郑和远洋航行为何后来会中断?

教师呈现: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设问:大约在15世世纪中后期,西欧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活动,即“地理大发现”,观察这些航线与郑和下西洋航线的区别?这些新航线进行的航海活动能不能持久下去,为什么?

郑和下西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点知识,学生对于航海活动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采用这种导入方法,积极利用了学生在初中的历史知识贮备,同时又进行了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过去性,在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把过去的知识经验迁移,在利用分析郑和下西洋方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新航路开辟知识进行选择、定位和分析,容易形成新的认知。此外,对规模庞大,世界领先的郑和船队为何未能绵延辉煌进行比较思考,在比较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把中国置于世界整体历史环境中考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球史观意识和国际视野。

案例二:情感渲染身临其境

认为史学对于人生的关系主要包括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历史是由人和事组成的,人是血肉丰满的人,事是跌宕起伏的事,因此历史往往给人以强烈情感冲击。如果通过再造历史情境,缩短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把历史的人和事再现,更有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播放:《哥伦布传》电影的片头奥斯卡金曲《SAILING》,创设情境。作为新航路开辟者之一哥伦布本身是一个传奇性人物,SAILING(远航)是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是Rod Stewart的成名之作。歌词节选:

……We are sailing 我们在航行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跨越海洋 再次归家

We are sailing stormy waters我们在暴风中航行

To be near you 向你靠近

To be free 获得自由

Oh Lord 哦,上帝

To be near you 向你靠近 ……

苍劲沙哑的演唱声音饱含期待和力量,委婉跳跃的钢琴声音如海水流淌,在这首歌里面可以充分感受到新航路探索者艰辛、恐惧,对未知世界自由的好奇、向往,对上帝的赞美和祈祷,那些勇敢者、探索者、投机者甚至是暴发户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在生存和死亡边缘倾诉。

教师再层层设问:航行目的地是哪里?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行,是什么驱使航海家冒险?这首歌曲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航海者哪些心态?哥伦布能够实现他的愿望吗?为什么?

通过这样美妙的音乐、流动的画面,再造历史情境,缩短时空差距烘托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惊涛骇浪,感受当年的探索者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心理震撼,认识到先行者在推动历史前进的牺牲和付出,起到了自然的情感触动和人文教育。

案例三:联系生活因势利导

历史是连接过去和现在得桥梁,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现实何以为现实,理解现实存在的原因;也可以借助历史智慧和传统的力量对现实进行解读甚至批判。

学生都比较喜欢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是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而历史知识往往被认为和生活无关,因而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把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就能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厌倦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亲切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幻灯片呈现:福州于山上“先薯亭”,谁知道这在福州什么地方,这个亭子名字怎么来的?“甘薯”用福州话怎么称呼,这种称呼是怎么来的?

先薯亭地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清冷台,是为了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番薯原产地是美洲,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新航路开辟后,甘薯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因其甘薯耐旱、高产,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迅速传播。

蕃“薯”(lv)是福州话对甘薯的称呼,“蕃”有外来之意。在这一课,恰当利用这一地方语言和风景景点相结合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法由平常生活中文化风俗现象入手,找到与书本知识的关联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度。通过这样的联系,把新航路开辟这一遥远的知识点迅速拉到了学生的身边,学生的思维实现由福州—到西欧—到世界,由近到远、由微观到宏观的拓展,比较真切感受到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案例四:价值冲击多元反思

历史是客观的,但人们的认识具有主观性,由于时代和立场的差异,同样的历史事件的解读往往大相径庭。历史本身具有复杂性,即使是今天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历史,明天也可能因为技术的进步、新史料的发现被颠覆。那么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应该是更多的养成独立观察、自由思考历史现象的习惯,培养主动参与、多元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掌握认识社会,思考生活的方法和技能。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图片呈现: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一个双面纪念碑,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设问:

1.费尔南多·麦哲伦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他?

2.拉普拉普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他?

3.拉普拉普杀死麦哲伦,两个人却在一块纪念碑上同时都被纪念,为何有这种矛盾的现象出现,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