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中压疮;认知水平;防范行为
压疮指的是皮肤与皮下组织受到压力、摩擦力或复合剪切力的作用导致骨隆突处出现局限性损伤[1],是医疗活动中常见的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之一。压疮的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重症卧床患者以及脊髓损伤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发生率在10%~25%之间,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率在25%~85%之间[2],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同时还会造成卫生资源消耗。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程度、科学的应用预防压疮防范护理技能,本院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培训,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30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持有护士职业资格证书;②在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③进行调查期间均在岗;④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活动。此外,分别选择实施培训活动前后500例患者作为调查样本,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进行培训活动前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的变化情况。
1.2 方法 调查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进行调查,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调查对象的年龄、协力、工作时间、具体职务和职称等;②术中压疮知识的获取方式,包括上学期间学校授课所得、进入科室之前的培训、经验、讲座或者其他方式;③术中压疮知识问卷,包含压疮分级与诊断、术中压疮的概念、外部危险因素、患者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等,最高分为25分,护士得分越高表示对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④预防压疮的护理行为调查问卷,主要包含有术前行为:风险评估、术前防范用具的准备、与患者的沟通;术中行为:观察、处理危险因素、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行为:交接与访视。最高得分为90分,护士分值越高表示对患者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越好。
培训方法:①理论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术中压疮知识和防范措施的讲解,每2w开展1次,持续30min/次,培训教师由研究人员承担;②护理行为干预:在压疮知识培训完毕之后由专业人员向护理人员展示术中压疮的防范措施与安全护理行为,督促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技能,分组开展活动,开展2次/w,持续至少1h/次;③培训活动结束之后向护理人员发放与培训活动中知识对应的宣传手册,要求护理人员认真阅读,督促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来。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①基础知识:术中压疮的具体概念。分期情况等;②影响术中压疮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压力、缺氧、缺血、手术时间过长、受压部位的温度急剧变化、麻醉因素以及按摩等;③急诊、神经科手术等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掌握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量表的特点;④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患者正确的摆放方式,垫、约束带、褥疮垫以及保护贴膜等物品的正确使用方式、正确搬运患者的方法、手术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时脱碘的应用,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等。
1.3效果评价 ①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行评价;②对护理人员术中压疮防范行为水平进行评价;③对开展培训活动前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8.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护理人员的培训得分采用(x±s)形式表现,比较采用t值检验;患者的术中压疮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值检验,以P
2 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术中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显著提高,对比活动之前的得分得到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预防术中压疮护理行为的得分 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预防术中压疮护理行为的掌握情况也得到显著提高,与开展活动之前的行为得分对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活动前后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对比 活动实施之前,抽取受培训护理人员护理的500例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有53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0.6%;而开展培训活动之后,随机抽取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措施的500例患者调查,其中仅有21例出现压疮,压疮发生率为4.2%。对比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术中压疮是常见的对手术并发症之一,发生压疮之后治疗的难度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护士对于术中压疮知识的认知水平及防范行为是做好压疮预防的基础,但是当前很多护士的认知水平不够、防范行为难以落实,通过培训活动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是解决压疮发生率高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组研究中,对30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培训,为期3个月的活动完成之后,护士的认知水平和防范行为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2
[关键词] 手术室;压疮;危险因素;护理;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015-03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根据病情程度分别表现为红斑、水疱、溃疡状态,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手术由于固定、手术时间长、手术应激等因素影响发生压疮的几率较高。手术发生的压疮为急性压疮,为手术受压部位在术后6天内发生的压疮,病情进展迅速[2]。本研究对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压疮认知现状进行调查,为手术室预防压疮发生和护理培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93例,男649例,女544例,年龄60~91岁,平均(67.93±8.29)岁,其中骨科418例,普通外科428例,心胸外科119例,妇科2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压疮及影响观察的皮肤疾病,术中均为全身麻醉;手术:仰卧位693例,侧卧位278例,俯卧位82例,截石位140例;手术时间149~483 min。
1.2调查方法
1.2.1压疮相关因素调查 采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3]进行术前评估,包括皮肤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总分6~23分,分数越高患者发生压疮风险越小;统计压疮发生率,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raden评分、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手术、手术时间、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出血量。
1.2.2 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 依据2010年版《压疮防治快速指南》[4]和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压疮分级指南》[4]设计压疮认知调查表,共30个条目,5个维度,总分30~120分,包括压疮诊断、术中压疮危险因素、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中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各维度总分为6~24分,经专家评定,选取20名护理人员进行预实验,信度Cronbach’α为0.85。并附以压疮知识培训需求表,征集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需求,安排培训,包括培训内容和形式。
1.3评价标准
持续观察术中及术后,患者手术中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则认定为压疮[6]。术中低血压为收缩压20%。术中低血氧饱和度为SpO2≤9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P
2 结果
2.1 压疮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185例(15.51%)发生压疮,压疮组和对照组年龄、体重指数、Braden评分、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手术、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时间、术中低血氧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分析
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中压疮呈正相关,Braden评分与术中压疮呈负相关,均是术中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2.3护理人员压疮认知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总分为(76.69±8.19)分,其中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是得分最低的维度,学历与压疮诊断认知程度有关,年资和学历与术中危险因素认知程度有关,年资和职称与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中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认知程度有关(P均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术中压疮的发生率为15.51%,低于国内以往报道[7],但发生率仍较高,老年患者机体恢复功能低下,发生压疮后治疗难度大,恢复时间长,严重影响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手术室压疮的预防水平亟待提高。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局部组织受压,而手术时需要较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在患者皮肤菲薄、皮下组织较少的受力部位极易发生急性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8]。因此压力、均是主要的相关物理因素,压疮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更大,局部压强高,组织压迫缺血缺氧损害发生风险较高。不同的手术方式采用的相异,压疮组仰卧位和俯卧位较少,而侧卧位、截石位较多,仰卧位是多数手术采用的,患者主要受力部位在臀部和背部,面积大,皮下组织丰厚,俯卧位采用较少,主要是脊柱手术,受力部位面积也较大;侧卧位也是较为常见的手术,由于人体侧面组织面积较少,肩部、髋部、膝部等主要受力点,存在肩峰、髂骨嵴、股骨远端等骨隆突,皮肤下组织相对菲薄,局部循环受压力影响显著,截石位主要是肛肠、妇科等手术采用,骶部和小腿受压部位较多发生压力性损伤[4]。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是术中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重的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高,采用针对性的护理防护是压疮预防的重要措施。
压疮的发生还与患者自身身体状态有关,合并高血糖、营养不良等组织对外界刺激的应对能力减弱,本研究结果显示,压疮组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并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Braden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皮肤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压疮组Brade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术前存在更多的压疮高危因素,在相同情况下发生压疮的风险更高。术前采用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制定防范压疮的措施,积极预防减少压疮的发生。手术因素也是重要的压疮风险,手术时间长是最突出的风险之一,更长时间手术则组织受压的时间更长,压力积累造成损害的几率更高,压疮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且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术中生命体征的改变可能对组织的灌注产生影响,低血压和低氧饱和度都可能导致患者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加剧缺血缺氧损害[5]。本研究结果认为,两者是影响压疮发生的相关性因素。术中失血则直接的影响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注,在应激状态下外周组织灌注减少以保证重要器官需求,失血则加剧这现象,使皮肤血管灌注不足,皮肤组织失养[9]。压疮组每小时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知程度是压疮预防的重要基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认知现状不佳,其中以术中压疮风险评估的认知程度最差,而风险评估是预防的基本措施,与护理人员的年资和职称有关,年资和职称越高风险评估认知程度越好,但低年资护士则亟需加强培训。压疮诊断仅与学历有关,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认知程度决定了对压疮诊断认知;不同年资和学历对危险因素认知差异显著,说明危险因素认知与临床经验和基础知识认知程度有关;而年资和职称与术中压疮风险评估、术中压疮防范、术中压疮观察和处置认知程度有关,说明临床经验积累是压疮预防实践的决定因素。针对影响护理人员压疮认知不同因素,制定针对性培训,将有助提高压疮预防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周玉萍. 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95-96.
[2] 孙玉梅,张雪. 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3] 李霞,华靖,郭延平,等. 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2,(9):1160-1161.
[4] 刘曼,王爱敏,韩晶,等. 两种评估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40-42.
[5] 魏革,胡玲,祝发梅. 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580.
[6] 李学思,赵婷婷,陈晓阳,等. 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57-58.
[7] 陈晓宁,彭春华,柴艳红. 外科手术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33.
[8] 陆凤清,李晓丽,陈彤彤. 结直肠围手术期老年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51-253.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3
【摘要】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是组成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之一。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而手术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着患者手术治疗的成败和性命安危。良好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让患者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和生命保障。本文笔者浅谈一下在手术室中室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加以分析 ,提出几项防范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当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护理风险,其同样也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与手术科室、血库、麻醉复苏室等多个部门和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手术室中相关人员也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手术和麻醉过程的不可预知性等,这些因素使得手术室变成了一个高护理风险的科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本文笔者浅谈一下手术室中常见的一些护理不良事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现将报道如下。
1 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
1.1人员因素: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不乏有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者,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且失误率较高。另一方面,有些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操作技术主动学习性差,致使在手术护理工作过程中无法独立的完成。如在手术中选择患者合适的或者使用气压止血带时,可能对患者造成压伤、挤压伤等。
1.2管理因素: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如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参观新展开手术的人数较多,造成室内糟杂,室内菌落升高,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正常发挥和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1.3执行的无菌技术操作标准不高:在手术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术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如在无菌包打开后不执行无菌操作而直接敞开抖落器械,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1.4器械物品清点核对: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因此在手术前、中、后一定要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物品,防止其遗留在患者的体腔或深部组织中,而且还要检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消除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及其发生原因
2.1 压疮:在手术病人中,较容易发生压疮。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压迫而成,不仅给患者造成疼痛,还对手术护理工作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几方面:(1)压力因素:受力面上的压力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因素,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压疮。(2)剪切刀因素:剪切引起组织相对移动,阻断周围较大区域内的血流供应,造成组织受损形成压疮。(3)摩擦力因素:患者直接与床单接触直接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诱导压疮形成。(4)体温因素:手术中患者处于低温麻醉中,低温下血液粘度增加,血流运行变慢,造成组织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5)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营养不良,使其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也随之而下降,诱发压疮。
2.2输液液体外渗: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常常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其主要与药物、疾病、机械性损伤、年龄等因素有关。药物浓度高,输液速度快,血管硬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血管细,皮下脂肪层保护弱等原因都会引起液体外渗。
2.3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清点器械物品不认真,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4电刀灼伤:在使用电刀过程中,由于患者体瘦,身体和电刀接触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伤。
3 防范措施
3.1预防压疮的措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要求,将手术室内的手术床进行改良,改制成高质量舒适度高的床,舒适的手术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制定高效的手术配合流程,尽量的缩短手术持续时间,这样也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压疮的发生。
3.2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给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养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3.3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还要贯彻落实。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的认真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检查清点器械物品,确保患者的安全。
3.4安全使用电刀:电刀要经常定期的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其自身的性能时刻处于安全状态;使用电刀的护理人员要经过电刀使用培训,熟悉电刀的使用手册,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其各项性能是否完好;术中使用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和电刀之间的变化,尤其是在发生改变时要注意将电刀断电,防止意外发生。
总之,本文总结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风险,并对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静. 浅谈手术室护理工作容易忽略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232~234.
[2] 杨福兰. 手术室中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泰山卫生,2008,32:41~42.
[3] 蒋立云.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体会[J]吉林医学,2010, 31(33):6115~6116.
[4] 鲁昌杰,关 平,尤桂芳.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70~71.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手术进行的成功与否,当然其中如果存在有一些护理风险,其同样也贯穿在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与手术科室、血库、麻醉复苏室等多个部门和学科之问的紧密联系,而且手术室中相关人员也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手术和麻醉过程的不可预知性等,这些因素使得手术室变成了一个高护理风险的科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有机敏的应变能力、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本文笔者浅谈一下手术室中常见的一些护理不良事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现将报道如下。
1 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
1.1 人员因素: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不乏有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熟练,应变能力差者,这些都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且失误率较高。
另一方面,有些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操作技术主动学习性差,致使在手术护理工作过程中无法独立的完成。如在于术中选择患者合适的或者使用气压止血带时,可能对患者造成压伤、挤压伤等。
1.2 管理因素: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或者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没有得到落实。如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参观新展开手术的人数较多,造成室内糟杂,室内菌落升高,影响手术操作者的正常发挥和增加病人发生感染的机会。
1.3 执行的无菌技术操作标准不高:在手术室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术室内发生感染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如在无菌包打开后不执行无菌操作而直接敞开抖落器械,容易给患者造成感染。
1.4 器械物品清点核对: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器械物品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因此在手术前、中、后一定要认真清点手术器械物品,防止其遗留在患者的体腔或深部组织中,而且还要检查器械物品的完整性,消除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良事件及其发生原因
2.1 压疮:在手术病人中,较容易发生压疮。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压迫而成,不仅给患者造成疼痛,还对手术护理工作和l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几方面:(1)压力因素:受力面上的压力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因素,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压疮。(2)剪切刀因素:剪切引起组织相对移动,阻断周围较大区域内的血流供应,造成组织受损形成压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摩擦力因素:患者直接与床单接触直接产生的摩擦力可以诱导压疮形成。(4)体温因素:手术中患者处于低温麻醉中,低温下血液粘度增加,血流运行变慢,造成组织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5)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营养不良,使其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也随之而下降,诱发压疮。
2.2 输液液体外渗: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常常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其主要与药物、疾病、机械性损伤、年龄等因素有关。药物浓度高,输液速度快,血管硬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血管细,皮下脂肪层保护弱等原因都会引起液体外渗。
2.3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不清: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中后清点器械物品不认真,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4 电刀灼伤:在使用电刀过程中,由于患者体瘦,身体和电刀接触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工作不认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伤。
3 防范措施
3.1 预防压疮的措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要求,将手术室内的手术床进行改良,改制成高质量舒适度高的床,舒适的手术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制定高效的手术配合流程,尽量的缩短手术持续时间,这样也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压疮的发生。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安排一定的时间给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养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通过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证于术室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3.3 加强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还要贯彻落实。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的认真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检查清点器械物品,确保患者的安全。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5
关键词:高危压疮;护理;管理
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防治压疮是基础护理的重点,也是棘手的问题[1]。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护理质量的成效,本文就骨科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骨科住院申报高危压疮的患者154例,髋部骨折78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35例,多发骨折3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54例,合并高血压68例。男64例,女108例,年龄20~100岁,平均年龄86.88岁,平均住院天数25.19 d,Braden评分8~12分。
1.2方法 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目前护理界正在采用的方法,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其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总分为6~23分,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8分为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
1.2.1评估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目前一致认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高危人群的拟定是根据英国皮肤及伤口护理中心和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共同拟定的[2]。
1.2.1.1入院评估 要求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务必在2 h内将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不仅进行Braden评分,同时进行其他护理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进行汇总记录在护理记录上。
1.2.1.2住院期间评估 对于压疮高危患者责任护士班班交接,各班护士加强告知、指导、评估工作,了解患者及家属对预防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依从性。每周三对高危患者进行Braden评分,了解患者是否继续高危。
1.2.1.3手术前后的评估 患者入手术室前当班护士务必检查患者受压皮肤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与《患者交接记录单》上,同时与手术室人员交接,必要时与手术室负责的巡回护士交接。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时,病房护士测量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切口敷料,同时必须检查患者的受压皮肤及骨突出处皮肤是否完整。
1.2.1.4转科前后的评估 患者在转科前当班护士必须进行病情总结,护理风险评估。患者由他科转入时护士按新入院患者进行检查、评估、记录。
1.2.1.5病情变化评估 当患者发生病情不稳定、需要抢救等情况时,当班护士负责观察,及时进行护理风险评估。
1.2.2预防措施的落实
1.2.2.1基础护理 加强患者床单元的管理,床单保持清洁干燥,浸湿后及时更换,保持患者衣裤干燥清洁[3]。
1.2.2.2告知 患者在入院时护士根据评估情况与病情轻重,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皮肤情况。压疮高危患者护士务必作好登记、上报、知情告知书的签字以及健康教育评估单入院时的告知签字。
1.2.2.3减压 评分
1.2.2.4警示 对于评估达到高危的患者,床头悬挂醒目的警示标识。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是高危压疮患者,护士会及时给予更换,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交替进行,护患共同努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1.2.2.5交接班 骨科患者大都为卧床患者,皮肤是否完整作为骨科患者床旁交接班的重点内容,每个班的护士务必认真交接,交班护士也务必将患者是否高危及时告知下一班护士,让每班护士对高危患者的情况都心中有数。科室自制了护理风险高危患者交接登记表,进行每班交接登记。
1.2.2.6记录 护理记录是护士临床活动真实依据,可为医疗护理提供最直接的客观资料。护士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及时进行护理记录。对于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护士及时记录评估情况,动态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发展变化情况。
1.2.3高危压疮持续质量监控、持续质量改进 整个程序循环进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2.3.1护士间质控 责任护士在每日接班过程中发现患者有皮肤异常变化及时与交班者核实,是否有压疮发生的预警。及时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如加强翻身、减压贴的使用、气垫床的使用、重点交接班等。
1.2.3.2病区质控 科室成立质控小组,小组组长是科室护士长,成员由科室的带教师资承担。每月有计划的进行质控项目检查,压疮检查是每月必完成的项目,通过结构面、过程面、结果面进行检查压疮预防落实情况。尤其是过程面,包括风险评估、压疮预防、压疮处理等,要求患者入院有压疮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用药变化进行动态评估,风险评估分值与患者实际病情相符,高风险患者有警示标识,高风险患者有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有效落实,高风险患者及时上报,有监管记录,告知患者家属压疮预防相关知识并记录。
1.2.3.3片区质控 片区护士长也根据《住院患者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检查,片区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让各科室护士认真落实,防止压疮的发生。
1.2.3.4护理部质控 护理部派出质控人员到各科室进行护理部的质控检查。根据以上标准检查落实情况,检查的情况将直接影响科室的整个质控分值。
2结果与讨论
本组154例压疮高危患者有1例发生预期性压疮,该患者经过使用压疮减压敷贴,经过动态评估、监控,在3 d后痊愈。预见性护理是压疮预防的中重要一环,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压疮消化在萌芽状态;尽可能使患者感到舒适,避免痛苦,使压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通过个人、科室、片区、护理部层层监控,本组1例发生预期性压疮,科室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后未再出现预期与非预期压疮。
3体会
压疮一直是护理学领域最棘手的问题[7]。压疮的形成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疾病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尤其压疮高危患者一经形成压疮将难以愈合,因此高危压疮的预防就成为骨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科对压疮防治工作已经形成了从入院、手术、出院、转科几个重点环节的主动评估、监控、总结,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评估,认真执行各项预防措施,严格进行网上记录监控。科室护士长随时听取合理化建议,采取及早发现、及早上报、及早预防,通过中期评估监控,及时修正干预措施,避免护理人员仅凭经验判断压疮危险程度,通过动态评估,及时发现与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对压疮高危患者的重视程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雪花.1例Ⅳ期压疮患者应用中药马勃的护理[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8,24(9):26-27.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范文6
[关键词] 压疮管理;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a)-0185-02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1]。压疮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其效果是衡量护理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菊英[2]在医院管理年中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时,尚有附加说明:不能翻身的特殊患者除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得扩大。骨科患者由于其专科特点,发生压疮的风险较大。因此,探寻压疮的影响因素、制订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规避护理风险有重要意义。
1 压疮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护士方面
1.1.1 临床护士对压疮风险的评估不足 科室采取了入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机制,对大部分患者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压疮风险评估,并纳入压疮预防管理,但对以下几种人群的压疮评估存在缺陷:①对疼痛非常敏感的年轻骨折患者,因疼痛而不愿意翻身;②护士对下肢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压疮风险评估不足,压疮发生部位排序为骶尾部、足跟部、髂嵴[3];③手术时间>2 h的患者,往往容易被忽视,容易发生一期压疮。有研究表明,压疮在外科预防的重点人群为手术后卧床患者[3]。
1.1.2 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预防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术中压疮是指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结束后的几小时至3 d内发生的压疮。据报道[4],综合性医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14%,其中23%与手术有关。压疮分为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手术患者是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5]。骨科中大部分患者的手术时间都较长,高龄患者较多,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易发生压疮,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调查显示,90%的护士术中压疮预防的意识不强,85%的护士认为术中压疮的预防不重要,操作有一定难度。因认识上的不足及术中无任何压疮预防的措施,导致手术>3 h的患者一期压疮的发生率较高。
1.1.3 护士相关知识缺乏 骨科患者应根据骨折部位、手术部位不同而确定不同的预防压疮的方法,如骨盆骨折患者不能翻身,采取睡气垫床、定时用手按压气垫床让患者骶尾受压部位减压、透气等措施。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抬臀法,颈椎、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轴线翻身法。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采取向健侧翻身,双下肢中间垫一个三角软枕,保持患肢的外展位。年轻护士或新入科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害怕不当的翻身方法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术后关节脱位,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手术效果,引发医疗纠纷,在压疮预防采取措施方面存有顾虑,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预防压疮的效果。
1.1.4 护士对压疮预防意识不强 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导致压疮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因素:8:00~12:00是治疗高峰,护士忙于治疗而容易忽视落实预防措施;2:00~8:00夜班期间,护士处在比较疲倦的状态,工作缺乏督促,再加上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睡眠,预防措施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压疮发生在这个时间段。有研究表明,8:00~12:00和2:00~8:00是压疮重点预防时段[3]。
1.2 患者方面
患者多为高龄者,自身体质比较虚弱,外伤后担心增加子女的负担,对压疮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比较欠缺。
1.3 护理管理方面
未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对护士压疮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够重视,对压疮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无奖惩措施等也是造成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2 对策
2.1 护理人员方面
2.1.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①病房护士的培训内容:理论培训,如压疮概述及分期、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压疮的预防护理新进展及压疮相关制度的学习,学习不同骨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方法、与患者及其照顾者沟通的技巧、压疮发生的危害及后果、水垫的使用方法。技能操作培训,如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翻身方法、颈髓损伤患者的轴线翻身法。②手术室护士培训内容:术中压疮的国内外现状、术中压疮的影响因素、骨科各种手术的受压点,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度。
2.1.2 保证病房有相对充足的护理人员 增加易发时间段上班人员,让护士有时间来做好预防压疮的措施,丰富的医疗知识能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但并不能预防压疮的发生,而护理措施的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压疮预防的成效,如护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护士在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容易在压疮预防护理方面打折扣,甚至于完全或部分依赖于患者家属,各项护理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2.2 患者方面
取得患者与照顾者的支持与配合,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告知陪护者压疮的危害及正确皮肤护理的方法,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提示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如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患者全身皮肤干洁、加强营养。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指导正确抬臀方法;对长期期卧床患者,叮嘱家属做好患者肢体的功能锻炼,以免肢体僵硬,造成翻身困难,增加患者的痛苦。
2.3 护理管理方面
2.3.1 制订压疮预防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采用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开展工作,处理问题。①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注意对疼痛耐受力差,手术时间>2 h,牵引患者的足跟及内、外踝部位的评估,纳入压疮发生危险人群,及时填写压疮预报申请,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在24 h内上报护理部;②根据患者的情况,由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白班由责任护士或代管的责任护士落实,晚班由值班护士落实;③严格执行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的床头交接班。
2.3.2 加强四级监控管理 四级监控管理即责任护士自查、责任组长督查、护士长抽查的科室三级管控及护理部的监控管理。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压疮高危患者按照与责任组长共同制订的措施进行管理,对晚班护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压疮预防措施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科室定每周四为压疮预防集中检查日,由两组责任护士对所有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如病情好转,评分未达到压疮预报分值者,给予停止高危管理,但应继续加强护理,以预防压疮。
2.3.3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奖罚分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对有压疮高危患者隐瞒不报,一旦发生压疮,进行扣罚,对难免压疮不扣奖,对高危患者,未落实切实有效的措施而发生压疮者进行扣罚。
2.3.4 做好术中压疮的预防管理 制订骨科常见手术摆放的标准流程,合理摆放。取适当的减压装置,使患者身体压力再分布,从而减轻局部持续受压,如使用床垫、垫、减压敷料等。
3 小结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生压疮不但会加重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增加医疗保健资源消耗,而且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提升至4倍以上[6]。美国每年有近250万患者需要治疗压疮,6万患者死于压疮相关并发症,每年用于压疮的费用约110亿美元[7]。英国每年用于治疗压疮的总成本为14~21亿英镑,占英国国民医疗服务总支出的4%,其中90%为护理时间成本[8]。因此,预防压疮被公认为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手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节省额外的医疗开支[9]。建立科学的压疮防治管理制度及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骨科是临床上压疮多发的科室,压疮预防是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骨科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压疮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是造成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来自护士、患者和护理管理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加大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①护士方面:要加强培训,使其知晓不同骨折术中及术后压疮预防的方法,并强化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能力。②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加强宣教与指导,使其了解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配合措施的落实。③护理管理方面: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加强压疮预防过程管理,制订压疮预防管理流程,使压疮预防措施环环相扣,能有效明确责任,避免因责任不清而造成措施执行打折扣的现象;完善压疮监控制度,建立压疮四级监控管理,使压疮的管理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每一级监控人员对压疮高危患者的情况均要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护士共同参与压疮管理的意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骨科患者发生压疮。压疮预防重点是提高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的认识和各项护理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此种方法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Black J,Baharestanim,Cuddigan J,et al.2007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staging definition[J]. Urol Nurs,2007,27(2):144-150.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2.
[3] 蒋琪霞,管晓萍,苏纯音,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4]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5] 何晓珍,樊翌明.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7.
[6] Tannen A,Dassen T,Halfens R.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prevention and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J].J Clin Nurs,2008,17(9):1237-1244.
[7] Duncan KD.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the goal is zero[J].Jt Comm J Qual Patient Saf,2007,33(10):605-610.
[8] BennettG,Dealey C,Posnett J.The cost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UK[J].Age Ageing,2004,33(3):2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