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餐饮市场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餐饮市场报告范文1
一、酒店餐饮业现状:
1、经营业态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综合性高中档酒店、饭店、专业饭店、酒楼,以及大众快餐、自助餐、休闲餐、沙龙餐饮、娱乐餐饮、美食街、美食城、特色餐饮、地方小吃店,甚至庄户饭店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经营格局。
过去,餐饮业经营是以地方菜和少数份额的北方菜为主,现在是鲁菜、川菜、京菜、沪菜、粤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外国餐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形成了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餐饮大交流的局面。
2、餐饮企业经济成分和网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饮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社会上各种经济成分的酒店餐饮企业,诸如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饭店迅速发展。据调查,现有的全部餐饮业网点中,非公有经济性质的企业都占80%以上,但在餐饮大店中国有经济仍占较高的比重。
酒店餐饮业的网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过去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很少。现在是新建、扩建的大型、豪华、多功能、高档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饭店、酒店不断增加;各种方便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的小餐馆、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此相反,中等规模、档次的餐饮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逐步减少。
3、市场竞争激烈,酒店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该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竞争促进了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多数酒店餐饮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来看,淡旺季节明显,甚至在某些时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
二、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服务:没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缺乏诚信,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形象。
2、经营观念转变慢,研发创新不够:随着餐饮业发展,大部分酒店、饭店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当数量的酒店、饭店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软硬件不配套,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三、本单位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现状:
1、经营方式的转型困难:由于本处的背景,我们不能向其他同行那样承揽多种商业性活动,导致许多慕名而来的商户转投他家,从而造成了本处在经营形式上的缚手缚脚。但同时,该背景也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应该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拉拢客户。
2、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引进力度不够,培训工作又跟不上,餐饮烹饪研发创新不够,菜品、经营缺乏特色。解决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培训工作。在人才引进的同时,重点是抓好在职培训工作。
餐饮市场报告范文2
关键词:旅游网站建设;美国;经验
美国旅游网站建设起步较早,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时期,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网站经营思路和管理方法,其发展现状也代表了一定时期内其他国家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美国旅游网站建设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1 建设概况
从市场规模来看,旅游是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先锋,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消费群体在美国,且发展迅速。comScore最新的《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美国旅行电子商务市场报告》中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旅行电子商务支出总计达1030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航空旅行支出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在所有在线旅行支出中占比高达65%;酒店预定支出为194亿美元,占支出额的19%。
从网站类型来看,根据在旅游产业链位置的不同,美国旅游网站细分为五大类型:一是供应商官网,主要为航空、酒店公司的官网,这类网站在美国旅游电子商务中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如西南航空、Delta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网站,万豪、洲际酒店集团和德姆集团等酒店网站等;二是在线旅游商类型,这类网站主要从事销售,从中赚取折扣或佣金,如Priceline、Expedia、OrbitzWorldwide等著名旅游网站;三是大型旅游点评公司网站,如旅游分享网站TripAdvisor;四是旅游搜索类型网站,这类网站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全面的价格比较,把用户链接到供应商网站,如Kayak;五是综合型旅游在线服务商,随着美国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YAHOO、EXCITE、INFOSEEK等大型的综合性导航网站也都纷纷开辟了旅游网站。
从美国网上旅游预订市场来看,网络预订订单占全部旅游订单的比例处于连续上升的趋势,而且市场相对成熟,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如图1所示。但美国旅游网站却竞争激烈,促使各网站努力寻找自身特色,开辟发展未知市场,锁定忠诚客户群,从而造成市场集中度较低[1]。根据Hitwise的2008年数据显示,Expedia、Travelocity以及Orbitz排名前三的旅游网站市场份额总和仅为33.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网上旅游预订市场一直保持着携程网一家独大的竞争局面。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网:http://,2010.09
2 建设经验
2.1 法规完善
规范旅游网站的电子商务交易、确定旅游电子交易的合法性、防范网络风险等问题是网站经营者和旅游用户都十分关注的焦点,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美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着手网络立法,陆续出台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如1997年的《全球电子商务纲要》(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国际互联网免税法》(InternetTaxFreedomActof1997)、《统一电子交易法案》(UniformElectronicTransactionAct,
UETA)(1999年)、《全球及全国商务电子签章法》(Electronic Signaturein Global and National Commerce Act)(1999年)以及《数字著作权法案》(Digital Millennium Cop
yright Act)[2]等,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得旅游网站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得到了约束,网络交易环境更为安全,网络支付、信用体系、风险投资机制等不断完善,从而促进了旅游网站的快速发展。
2.2 建立网络竞合关系
美国旅游网站竞争虽然激烈但并不排斥采用网站品牌合作的模式来增加网站流量从而提高在线旅游预订量,实现双赢或多赢。由表1中可见,Expedia是Priceline最大的流量来源,Priceline有18%的推荐流量来自于Expedia,同时Priceline和Orbitz也为Expedia带去了7%和4%的流量;此外,Expedia还是Orbitz的第二大流量来源方,贡献了13%的流量,仅次于谷歌的14%,而且虽然Orbitz和Kayak近年竞争白热化,但根据花旗银行的调查显示,Kayak在过去三年都是Orbitz推荐流量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为4%。
2.3 旅游网站信息服务功能全面
美国众多旅游网站在旅游资源及相关信息提供上,不仅数量巨大、准确性和时效性强,而且组织到位、管理有序。在旅游信息资源提供方面,包括旅游目的地概况、住宿、娱乐、旅游线路设计、餐饮、购物、天气、电子地图、社区论坛等功能;旅游产品和在线销售方面,不仅提供网上订购飞机票、饭店预定和汽车租赁服务等服务,同时还有各种旅游团、旅游方式的网上推销和预订;此外,很多旅游网站对市场进行细分,还支持个性化的定制服务[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下吉林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策略研究”(2011416)
参考文献:
[1]胡媛媛,美国网上旅行预订市场集中度低来源[R].艾瑞咨询,2008-11-20.
餐饮市场报告范文3
在推广iPad广告平台的大会上,苹果电脑CEO史蒂夫·乔布斯曾经公布了其“富媒体”推广计划,乔布斯点击了一下iPhone界面上影片《玩具总动员3》的横幅广告,之后,广告会扩展到手机的整个屏幕,其中包括影片的视频片段、一款游戏以及一个搜索上映该影片影院的链接。
“这就是未来的广告模式,这是一种创作广告,也是一种体验广告,人们愿意点击它们,因为这些广告能给他们带来有价值和有趣味的东西。”国内领先移动广告服务商——百分通联的副总裁常龙说,比如iPhone手机中有一款有关奔驰新车的广告,点击后就可以体验这款车的360度的转弯以及导航系统、可以任意变换颜色。而美甲品牌OPI的指甲油游戏广告中则有个可以变化颜色的手模,女性用户可以选指甲油,还有你相近的肤色,这些就是体验式广告。在这里,或许蕴藏着媒体的新革命。
就像《Facebook效益》一书中的论调那样,“每隔一百年,媒体就会发生一次变革。上一个百年被定义为大众媒体的百年。而在下一个百年里,信息将不仅仅是被推销给人们,而是在人们所处的无数个链接中被分享……”
四层穿越
没错,移动互联网的广告市场方兴未艾。来自英国的朱尼普研究公司的预测显示,到2014年,全球手机广告会成为一个价值达60亿美元的市场。然而,这个数额也只占2014年全球广告支出的1.5%。“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以创新的方式让广告客户投入的金钱赢得更大的眼球经济,这是移动广告服务商首要考虑的问题。”北极光创投副总裁张鹏认为。
数据显示,如今在中国网民里,已有2/3通过手机上网,我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互联网市场。在全球移动广告市场排名第三的移动广告网络MillennialMedia最新的市场报告显示,与今年1月相比,Android广告业务增长了690%。i-Pad广告请求量比上月增长327%。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移动设备的广告业务在全球正在迅猛发展,而在中国,汽车厂商、奢侈品、快速消费品、金融保险巨头都在争先恐后,试图在手机移动应用上搞出新花样,让自己的品牌无时无刻不陪伴在用户身边,并拥有一块互动的阵地。
“全球现有近40亿部手机,而全球的电脑数量则只有12亿台。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将呈现爆炸式增长。随着iPhone、iPad、Android等移动终端的火热,伴随着用户的构成和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新应用程序的大量涌现,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将进入2.0时代。”常龙认为,“1.0时代,广告的主要方式是展示和部分互动,而在2.0时代,云端定位与互动营销将成为主流,基于‘情感’、‘信任’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是核心主题。”
“利用手机广告,你就能通过用户的行为了解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在他看来,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崛起首先得益于其在投放上实现了精准的定向,而这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及信任推荐实现广告信息的分享及社会化关系链传播,进一步放大广告收益。据其介绍,百分通联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基于云计算可以实现精准的四层穿越,第一层是“终端特性定向”,即对用户的移动终端的型号、操作系统、价格、定位等定向;第二层是“时空定向”,即用户当前所在城市及位置定向;第三层“行为定向”就是说可以捕捉到用户行为,可以知道用户喜欢使用哪一个应用,知道用户目前关注的新闻类型以及用户上网习惯等这些行为特性;而第四层则是“兴趣定向”,比如说用户是否对汽车、餐饮、旅游感兴趣,都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获得。事实上,这意味着广告运营商可以更好地向消费者有针对性的广告。这样,当用户搜索或者使用某个应用软件的时候,不会遭遇令人讨厌的广告了。
公园模式
不过,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比传统的互联网广告市场更为复杂。在国外,只有8%的应用开发商自己卖广告,92%都是借助第三方卖广告,移动广告公司将成为整个业务链中重要的一环。最新数据显示,苹果应用商店的应用程序数量已经突破30万个,只有排名靠前的应用程序才能吸引用户的关注,获得下载机会,从而为开发者带来收益。对于开发者而言,一个良好的推广平台已然不可或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可以勉强接受互联网广告的狂轰滥炸,因为他们在那里享受了免费的大餐;而当手机用户已经为应用软件、铃声和音乐下载到手机中付过费的时候,再用广告对他们狂轰滥炸,会让他们觉得过于咄咄逼人了。所以,手机广告如何变得更加巧妙和有趣就显得更加重要。
“手机广告形式正在不断创新,报刊广告和客户端广告前景广阔。”百分通联市场总监张枫蕾认为,目前近1亿的手机报用户人群是其广告发展的基础,也将成为付费模式的有力补充。另外,因为iPad的推出,平板电脑俨然成为了全球大众消费电子产品的流行趋势。
而基于iPad类移动终端的应用嵌入式广告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如,用户可以根据兴趣在iPad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电子报刊,内嵌有广告,甚至可以嵌入播放一段视频等等。
是的,新媒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摩根斯坦利一份最新的报告中,其指出,微软、任天堂和索尼这类公司的地位可能会岌岌可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会出现比Google更成功的企业,这正是创业者不应错过的机会”。
餐饮市场报告范文4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610068)
作者简介:黄源(1980-),女,四川德阳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学。
导读: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保障问题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能否融入城市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就业保障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从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就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融人城市的巨大障碍。目前,虽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界限已经打破,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但是另一方面,与之配套的就业保障制度却没跟上,就业歧视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依然存在,这让不想回农村种地、又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的特殊群体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中间,成为边缘人。“‘要地不要人’的传统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农业业转移人口就业现状
㈠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7%,其次是建筑业占18.4%,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2%,
㈡就业岗位不稳定
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从事的工种决定了岗位的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季节变动均会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而失业的这部分人群短期内无法掌握新技能,无法填补新的职位空缺。比如房地产业不景气,就会辞退大批的建筑工人。以四川为例,2012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达40 7万人。
㈢缺乏参与就业保障的积极性
农业转移人口大多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低,缺乏远见及忧患意识。购买保险会损失眼前利益,所以他们大多缺乏积极性。2012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仅为8.4%,2013年为9.1%,2013年参加工伤保险及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8.5%、17.6%。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自身缺乏就业保障的意识。
(四)与企业用工关系不固定
农业转移人口又属于城镇全部就业人口中的低端层次,他们与企业用工关系不固定。2013年资料显示,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比重为41.3%,即将近60%的外出农业转移人口是不签合同的,也无正式的劳动关系。
二、就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缺乏就业保障方面有效的法律法规
梳理国家十余年关于农民工的法律,没有针对就业保障方面的专门法规。我国1999年出台的《失业保险条例》,只对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做了较完善的规定,农民工并不包含在内。国家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饭就业歧视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及大量的政策、文件,如200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将农业转移人口的休息休假权、平等就业权和劳动报酬权等权益较为系统的确定了下来。2006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指出要“用三年(2006-2008)时间,达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其他相关配套的执行监管制度和惩罚措施迟迟没有出台,导致现有的就业政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㈡部分地方政府人为限制就业1种,存在明显就业歧视
虽然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发文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方禁止、限制农民工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等较好的行业。如报考公务员对户籍、生源地做了限制。《上海市201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显示,报考乡镇公务员职位的,须具有本市户籍;外省市社会人员报考本市公务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深圳招考街道办普通雇员都要求有深圳户口。事业单位须符合当地“人口准入条件”。部分银行在招聘时会注明本地户籍优先。
㈢就业服务及管理缺位
由于政府对企业规范用工等监管不够,劳动力市场极不规范,农业转移人口求职经常遭遇招工诈骗,导致他们大多以亲朋好友互相介绍工作居多。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小时;往往拿最低的工资,2013年资料显示,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含包吃包住)2609元,低于2013年城镇集体单位工资平均数3242元。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护不到位,遭遇拖欠工资等情况他们只能沉默或采用暴力手段解决。
㈣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缺乏相关的技能知识
农业转移人口工作频繁变动,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2013年数据显示,农业转移人口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有32.7%,其中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29.9%。完全未参加任何培训的占绝大部分。
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接受雇佣和进行职业选择时不能享有与城市就业人口均等的机会。城市劳动力市场报酬高、工作条件稳定、安全性高。比如有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大型销售人才专场招聘、中外名校mba专场招聘会、金融专场招聘会等。但农业转移人口因个人条件受限,一般只能参加农民工专场招聘等较为低端的层次。
三、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体系的措施
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各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以前政府为招商引资,没有强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参保。和谐社会下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规范的劳动关系,不能再流于形式。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签订劳动合同要列入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以激发其工作的动力。
㈡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是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日本为了消化劳动者,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再发展;二是政府也可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由专门机构向他们提供专项贷款,以减少他们季节性就业不充分的状态。如甘肃省庆阳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县(区)财政安排200—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对自主创业者给予扶持补贴;再次,可扶持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
㈢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政府要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彻底消除招工歧视、招工诈骗、非法招工等行为。可考虑在安置房社区、农业转移人口较密集的街道,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咨询,让他们通过职业介绍点和人才专项服务活动、信息交流中心找工作。要构建人力资源市场“搭台”、民营企业“喁戏”的招聘模式,更好地解决农村转移人员的就业问题。如甘肃庆阳市2011年以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237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9063个,达成就业意向66797人,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872个。
(四)对失业人群进行以再就业为核心的职业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不明白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对于实现市民化的必要性。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农业转移人口互动的培训体系。企业通过培训、激励措施等让农业转移人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等举措,逐步构建起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农业转移人口也会逐渐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良好意识,养成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更新自己的职业技术知识水平。
㈤建立健全就业保障的法律保护体系
餐饮市场报告范文5
PM2,5救市
“碉堡了!碉堡了!PM2,5挽救三亚楼市行情了!”春节过后网上的一则帖子引发热议。缘由是整个春节长假期间,海南楼市整体成交低迷,唯独三亚项目成交热度不减,于是网上有“专家大胆推测是PM值挽救了三亚楼市”,“海南好空气主题游”、“躲雾游”一时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在各大房地产网站,海南地产项目纷纷以“远离空气污染”、“摆脱内地雾霾毒气”、“好空气楼盘”等口号作为广告卖点,欲以“环保牌”打出楼市一片天。
今年春节期间,海南旅游大热,但海南商品住宅市场表现整体低迷,仅4个市县有成交数据。其中,三亚独挑大梁,从2月9日~15日,三亚商品房共签约354套,占全省成交比例近九成。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三亚楼市旅游地产的特征,每到旅游、春节等传统旺季,其商品住宅成交量会高于海南其他市县。
事实上了解海南的人都知道,每到冬季尤其是春节等传统旺季,三亚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均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也成为近几年三亚楼市的常态。海南万科总经理王永飚表示,每年的1月份及春节,度假、过冬、养生等购房需求的集中释放会促使三亚楼市的成交量出现上涨的势头,加上近期不少开发商为完成任务集中放量促销,让三亚楼市的传统旺季持续升温。
极端天气事件只是让更多人再次认识到了海南生态的宝贵价值。当游客们被海南一流的生态环境吸引而来时,海南更需要提供像空气一样一流的服务环境、社会环境,才能够真正把海南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为旅游优势,而不是每年春节制造诸如“天价房”、“天价海鲜”、“高额回扣”这些不同的“热词”。
同样,PM值也不是海南楼市的“救命稻草”。业内人士指出,当下,海南候鸟型的房地产造成城市“空心化”、“空城化”,已成为海南城镇化发展的绊脚石,绝大部分房地产项目仍是普通住宅项目,并没有抓住国际旅游岛“旅游”的核心价值,而真正的旅游地产需要“服务先行”,依托配套服务设施及物业租赁等形式来实现盈利。
断臂求存
针对媒体近期报道“海南商品房存量多,开发商低价抛盘”的情况,海南省住建厅厅长王志宏表示,确实存在有些开发商低价促销,主要因为“海南省冬季是商品房销售的传统旺季,历年都存在有些开发商以打折或降价促销的方式争取多销售一些商品房的做法,今年有些楼盘也不例外”。
根据中原数据平台等多家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5月起,以琼海、文昌、陵水为先锋自北向南的“价格战”逐渐展开,在三亚、海口、琼海、陵水、文昌等地,有大量楼盘从2010年一直销售至今仍未卖完,这些楼盘在两年多时间价格一度继续上涨,但2012年大多数已经回落到起点,甚至跌破起始售价。
克尔瑞信息集团海南片区总经理王路这样形容2012年海南楼市:海口量升价跌,刚需当道;三亚价稳量跌,价值撑局;陵水量价齐跌,晚节不保;琼海观望较重,全年沉没;文昌消化缓慢,如履薄冰。
“2012年,在文昌一个楼盘甚至以‘跳水’价开盘,精装房每平方米跌破6000元,一度让周边楼盘滞销。”一位开发商说。一份相关数据统计,相比2011年,2012年海南整体成交量下滑了20%,成交价格下调基本在20%左右。
据官方统计,仅在2010年,海南全年房地产开发就完成投资467,87亿元,同比暴增62,5%。而有机构统计,开发商2010年在海南房地产的总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房地产项目可谓遍地开花。而就在这时候,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打压,火热朝天的海南楼市随之在2011年开始急转直下,一度陷入冰冻状态。
一方面是政府对楼市调控力度加大,限购限贷导致许多投资客信心大失;一方面由于价格飙升太多,当时对于海南楼市泡沫重现的质疑四起,让2012年海南楼市“有价无市”。部分开发商都像被架在炉火上炙烤一般煎熬难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坦言,目前自己公司的资金链已经难以支撑,头两年赚的利润全部砸了进去。
洗牌在即
海南楼市泡沫说来源于海南克尔瑞公布的一份市场报告,其显示海南18个市县未来三至五年,包括在售、库存和准备开发的合计潜在供应量达到1.079亿平方米。如果按照2011年海南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800多万平方米计算,未来十年内不再增加新的楼盘立项,这些库存也难以消化完毕。
王路认为,目前海南已经浮出水面的新房供应量非常可怕。他同时强调,海南的两极分化非常明显,好卖的和不好卖的项目差距很大,即便是同一个区域,不同项目销售情况也存在天壤之别。国内某大型上市房企海南公司经理称,由于巨大的供应量和结构分化,海南楼市未来将无法摆脱价格战,尤其是介于高端旅游地产和刚需产品之间的产品,多出于海南二、三线市县,这里将会成为价格战的主战场。
业内预测,2013年海南楼市仍会是胶着的一年,在传统住宅的框架中,老盘吃完国际旅游岛的红利,新盘折尽了最后的泡沫,营销手段从坐销拼到行销、直销,独代趋向联代、分销,却难奈库存依旧供应难减。“随着3月后气候优势的丧失以及新增产品水平的局限,楼市价格还将进一步趋近理性,今年二、三季度将成为海南楼市‘反思’的黄金时期。”王路说。
有开发商表示,当前海南楼市已经不是数据引领趋势的时期,海南楼市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很难通过供需关系研判其未来走势,根本上仍受限购等政策和全国楼市走向的影响。目前,海南楼市洗牌正在加剧,行业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一场行业重新洗牌正在悄悄酝酿。“一批拿地价格较低的中小企业和财大气粗的大房企,可以率先撤离市场或持地观望,而那些拿地价格高的开发商只能封盘稀售或黯然退场。”王路说。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拿地成本越来越高,在未来的海南,有两类开发商优势更大——一类是在海南生存很久的,一类是品牌企业,中小开发商越来越难分得一杯羹。大鱼吃小鱼,中小开发商被吞并或者淘汰是必然趋势。
转型进行时
海南旅游地产的成熟不完全是哪一个开发商的责任,它是城市规划引导、配套搭建、开发模式、资源利用、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共同完成的。再好的项目也不会建在孤岛上面,整个大环境的规划和多样化配套决定了项目稳固的根基,这样才能赋予整个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
在海南旅游地产升级转型样本中,鸿洲全系物业对城市的思考融入其复合型开发之中,其“鸿洲模式”一直是业界关注的样本之一。以海口鸿洲·江山项目为例,该项目定位为“个性化综合旅游度假王国”,初步规划将建设体育运动公园、豪华五星级酒店、皇家酒窖、低密度住宅、高尚住宅、时尚商业、游艇会、马会俱乐部、名车会、垂钓中心、主题乐园等。
2012年该项目启动家庭影视基地项目的规划建设,构建一个集建筑、设备租赁、情境表演、自编自导、后期模拟制作等众多环节于一体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将影视娱乐、餐饮、购物、服务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在娱乐中体验影视拍摄的真实过程,打造中国第一个家庭旅游短片影视基地。作为海南罕有的超大高端综合性复合型度假旅游地产项目,鸿洲·江山已被海口市政府列为“2009年海口市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海南最佳度假与投资双栖社区的市场典范。
而目前海南绝大部分房地产项目仍是普通住宅项目,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海南省有偿供应的建设用地近半数是住宅用地。海南旅游地产升级转型的关键在于对旅游地产的认识转型。“大多数人以为在旅游地做房地产就是旅游地产了,其实这只是‘旅游地’地产。并没有抓住国际旅游岛‘旅游’的核心价值。”王路说。
“海南岛面积不大,然而各个市场区域却需要依自身优势细致划分,而这些在过去都被忽视了。”中国旅游研究院海南负责人王振说,过去政府优先将海岸资源大量开发发展住宅,不仅无法实现经济聚集,还造成内陆经济发展缓慢及海洋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配套设施落后,有些海南沿海岸线发展的社区,每年有九个月“人迹罕至”,夜晚寂静如死城,不仅造成当地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停滞,而且医院等配套基础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土地大量闲置。
金源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谭红斌说,以往的单纯盖楼卖房已经不合时宜,必须找到适合的模式方向,快速适应变化,以便化被动为主动。王路同样认为,在海南纯住宅销售肯定是条越走越窄的道路,做真正的旅游地产、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休闲度假体验,才是海南楼市的归宿。深圳经典阳光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总经理蔡志喆认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产品体系既是政府的规划也是市场的选择。
专家建议,“后价格战时代”,海南旅游地产开发不能沿袭普通住宅开发的理念,要在开发模式、资源利用、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探索创新提升软实力。将海南各地市场细化分级,以更科学的方式规划全省的旅游地产开发,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开发,避免资源的浪费,走精品开发之路,不仅要有完善的配套,更要在产品的内涵上下工夫,在服务水平上上档次,创品牌提高产品价值。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巡视员陈耀说,旅游地产应该转向软实力,围绕游客和客户需求,从多方面提供服务和管理品牌。
2013年超六成网友欲在海南置业
对于2013年海南楼市是涨是跌您有何看法?对于置业海南影响因素又有哪些?近日某网站对网民进行了“2013你在海南安家吗?”的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67%的网友2013年欲置业海南,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环境吸引力自然很强。在房价问题上,40%的网友认为今年房价会微涨,但42%的网友认为今年的房价会下跌。
58%的参与调查的网友对2012年海南楼市行情不满意。在影响置业海南的因素上,休闲养生占29%、自然环境占27%,而地理位置占21%。来海南置业的人群50%以上都是看中自然环境及养生资源,由此可见一斑。
“置业海南所购房的面积”,35%的网友选择60~80平方米的小户型,28%的网友选择80~110平方米的中等户型。由此可见,置业海南大多是养生、养老、度假之用,总价低的中小户型是不二的选择。
调查中显示,55%的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明年的房价调控政策不会比2012年严厉,27%的网友认为2013年的调控政策会更加严厉。在调控政策方面,41%的网友希望能限制房价涨幅目标,25%的网友认为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限购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管问责,19%的网友认为要严格执行预售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预售流程。
在购房优惠活动方面,78%的参与调查的网友认为“电商团购、特价房、买房送车”等活动不如开发商降房价来得实惠。
替国际旅游岛思考
海南复合型旅游地产范本——“鸿洲模式”
与其说鸿洲找到了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相契合的发展机遇,不如说“鸿洲模式”从实践上推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
案例
鸿洲
鸿洲全系物业融合国际休闲地产的先进理念,打造了一个集房地产开发、游艇俱乐部运营、酒店、名车俱乐部、马术俱乐部、资产经营、物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运营服务体系,从而引领着海南旅游地产的发展。本期,我们以鸿洲集团为案例,解析这个海南复合型旅游度假地产样本。
从城市运营角度开创复合型地产
2010年以来,在很多海南房地产企业开始意识到原有的开发销售模式的局限性,并开始谋求转型时,鸿洲集团已先于众多企业完成了地产战略的成功转型。稳健的发展战略及逐步形成的复合型地产布局,让鸿洲集团在新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中取得了先发优势。
在城市配套方面,鸿洲集团显示了“与政府同步,替城市思考”的理念。旗下的鸿洲·江山位于海口市美兰区,初步规划将建设体育运动公园、豪华五星级皇家园林酒店、低密度住宅、高尚住宅、时尚商业、游艇会、马会俱乐部等。建成后的项目将树立海南度假与投资双栖社区的最佳市场典范,现已经被海口市政府明确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而鸿洲·时代海岸位于三亚东西两河入海口,是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和商务于一体的超大复合型旅游地产,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海南迄今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之一,也是三亚市和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鸿洲集团在进行项目定位时,配合政府规划举措,从城市运营的角度启动项目开发,将项目作为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去考虑,也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更多支持。
多业态良性互动打造海南房产新地标
鸿洲集团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将多种业态形式进行有效的良性互动。如果说整个鸿洲地产的结构可以概括为球形经济体,那么其中一个个商业项目也是个小型的球形经济体模型,因为它涵盖了多种商业形态组合。这种无所不包的商业特色,具有创造丰富多彩都市生活的特色,具有超强的聚集人气的力量,使鸿洲集团在自身强势崛起并领跑商圈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商业营运和消费模式的升级换代。
十年间,鸿洲集团持续投入超过数十亿元,已在深圳、三亚、海口等沿海一带,形成了一条强大的高端旅游产业链。目前,鸿洲集团已成为集房地产开发、游艇俱乐部运营、酒店、名车俱乐部、马术俱乐部、资产经营、物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运营商。
“大营销”思路开启提升体验价值
随着鸿洲集团“大营销”战略思路开始启动,“强调体验”成为鸿洲集团今后的运营主方向,也标志着鸿洲集团真正成为“南中国顶端价值运营商”,将全国领先的度假、休闲、旅游项目真正带入寻常百姓家。这里所谓的体验,主要是指利用鸿洲集团自身开发和运营的一系列度假休闲产品与服务、带给客户一条龙式的度假服务、一站式的休闲生活。
2005年7月,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正式成立,主要从事会员服务、游艇销售、租赁、停泊、展示、保养维修等综合性业务,同时提供船检船舶证书办理、游艇驾驶培训和船舶保险的“一条龙”服务。鸿洲国际游艇会已与意大利法拉帝集团、美国宾士域、法国博纳多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鸿洲国际游艇会已成为海南乃至中国新兴游艇会产业一颗璀璨的新星。游艇会产业将成为鸿洲集团未来又N要产业。
餐饮市场报告范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国际化 策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68.3%和50.2%。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0%以上,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八成,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如何加快、迈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然性分析
1、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中国战略的新取向是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客观条件
世界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的指导下,大规模地在华进行直接投资,特别是以抢占中国市场为目的的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在我国市场上既有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企业已经完全被卷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即使不出国门也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包括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竞争。面临这样一个严峻的经营环境,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只有放手一搏,勇敢地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进军国际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成长和扩张的必然路径
即使企业当前的市场没有受到威胁,也应该积极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寻找进军具有潜力的国际市场的机会,争取和扩充新市场,尽早建立竞争的优势。因为如果行动迟缓,原有的市场也可能会被抢先行动的企业侵占。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因此为了获取企业深层发展的先进技术和资源,企业也要走出国门,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
3、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
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这是严峻的挑战。当然,加入WTO后,我国也可以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合作空间。
4、我国的国内市场状况及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要求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不少产品出现积压。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国内市场,开发新的产品,创造和引导需求,另一方面,则有必要把目光转向国外,寻找国外市场。同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在这方面,除自身努力外,必须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选择2003年至2005年在国家海关总署登记注册、出口额在1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之间、年均增长率25%以上的中小企业进行样本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出口型中小企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619.9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73.83%,中小企业出口额达到了5181.59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68%。
从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构成来看,出口方面,纺织服装产品、鞋产品、玩具箱包等轻工产品、日用塑料制品和金属五金制品等几乎全部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有调查显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中,企业数名列第1和第2位的是纺织服装和轻工类产品,分别为25.54%和15.58%。这几年来,中小企业也积极参与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价值较大的行业。在这三个行业中,中小企业数分别占总企业数的15.35%,14.53%和12.05%,而且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2、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中小企业不但是我国出口的重要力量,还是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主体。在我国的“三资”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大。从对外投资方面来看,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纷纷涉足海外经营,抢占国际市场,使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累计在海外投资非贸易性企业6960家,协议投资总额累计137.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累计93.4亿美元。这些企业涉及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工程承包、交通运输、旅游餐饮、贸易和咨询服务等行业,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项目的投资主体都是中小企业。它们不但为拓宽我国产品的出口渠道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也为我国企业大规模开展国际化经营起了铺路石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1、缺乏国际化经营的资本,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碰到的首要问题
在财政政策上我国主要通过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关键点上的资金缺口。但仅仅依靠财政收入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金缺口;专项资金以“给予”方式运行,这些资金的利用效率也是值得思考的。在税收方面,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措施存在明显不足:优惠政策目标起点不高、针对性不强,税收优惠措施多而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优惠手段单一、力度小。另外,由于企业规模偏小带来信用差、风险大以及金融机构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不通畅,不能及时地获得充足的贷款,中小企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投资,严重阻碍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一些从事承包劳务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不足,又无法获得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受国际市场带资承包要求的限制,这些企业难以开展和扩大国际业务。
2、缺乏人力资源
缺乏跨国经营人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个紧迫问题。我国2434家民营企业共有从业人员91.4万人,大专以下占八成以上,大专以上仅占17.9%,技术人员占13.40%,高层管理人员占2.70%。民营企业总经理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的占三分之一,大专及以下文化的占三分之二。由于企业缺乏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造成企业核心资产――人力资本的内在素质低下,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
3、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繁琐,且缺乏事后监管
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必须要接受多个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和批准。企业用境外投资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也要再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这一些环节多、时间长的审批,不仅使企业丧失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也影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对境外投资的事后监管却极为薄弱,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无能为力的状态,极易造成海外资产的流失。
4、对外投资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我国目前尚无规范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中小企业在发展跨国经营时经常陷于“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尤法可助”的境地;与对外投资相关的国际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等领域的涉外中介机构还很不健全;境外投资的保障机制有待建立。
5、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出口额也有较大的增长,产品种类增多,出口市场扩大,但总体上来看,这些产品低档低价,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出现了出口数量增加,但出口价格连年下跌的现象。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限,这无疑阻挡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步伐。
6、信息不灵,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中小企业对信息的渴求十分迫切,其信息来源是客户、报刊、广播、电视,但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还非常薄弱,仍然依靠原始的方法获取信息,市场触角有限。它们的生产批量小,人员规模小,无法承担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费用。由于国际商情不灵,企业很难掌握出口主动权。而这种制约在短期内靠企业自身是无法克服的。企业不仅需要政策规定的“硬件”支持,更需要“软件”支持,如信息、咨询、协调、配合等方面的支持,类似于新加坡半官方的“贸发局”、美国商务部的“全球信息和贸易系统”。
7、行业层面联合讨价还价能力的缺失问题
2004至2005年间,我国温州鞋商分别在西班牙和俄罗斯遭遇两起重大事件,造成了近亿元的损失。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代表,温州中小企业的遭遇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品牌管理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现状。虽然我们采取了能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便利的方法,但仅凭一家企业的力量,难以应对类似突况。我国中小企业需要能在国际事务上代表企业进行谈判的行业代表。
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提升策略探析
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财政政策支持
综观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各种举措,有这样三大特点:一是各国在推行各种政策的同时,都十分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财政、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施加影响;二是各种政策如指导政策、扶持政策、调节经济政策等,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对于法律条文都加以详细、具体的规定;三是大部分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涉及到所有中小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各类各种法律相互配套,协调一致,保证政策的完整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但就总体而言还很不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融资渠道不畅是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和国际化的首要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第一,要把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据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学者统计,截至1999年8月底,全世界已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共同特征有两个:一是政府出资、资助和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二是担保体系和机构绝大部分由政府负责中小企业的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政府运用少量的财政资源为政策杠杆,通过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优惠贷款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务之急就是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政策措施,要通过人大立法,安排每年财政预算的一定比例,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基金,划拨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管理。第二,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制度。中央和省(市、区)财政预算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要按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重点用于中小企业的新技术产业化资助、入股和贴息。要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资金投入和退出机制,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中小企业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开展培训服务、信用服务、创业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的补助,中小企业助资金的使用应当科学、公正、透明,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第三,要借助深圳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板”的有利条件,建立优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育成制度;尽可能更多地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促使更多优强中小企业实现社会直接融资。
2、围绕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
我国中小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其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相形见绌。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生产手段陈旧、管理落后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通病。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中小企业摆脱落后和免遭淘汰的关键之举。重视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一是全面淘汰陈旧设备。市场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中小企业要把技术进步放在突出地位。用一流技术和设备,生产一流产品。企业除自身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外,要积极争取银行、金融部门增加用于更新改造的贷款。二是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我国中小企业大都从事传统加工业,网络经济不仅包括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和推动网络发展的工厂产业,还包括网络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传统产业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更有效的设计、管理和物质供应,并可以更好地收集用户信息来调整和改进产品,从而使传统产业得到新的活力。建立技术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选择若干个城市对中小企业工业园进行试点,总结区域性、行业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推广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成功法,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协作、挂靠、配套等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引导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从整体上提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现有中型企业应瞄准本行业技术尖端,以多种方式,包括提供试验场所、设备,配备辅助人员,提供研制经费等,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的产、学、研联合体,获得优先享用技术专利及产品的生产经营权。
3、建立全口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虽然有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管理协会等对中小企业活动的某些环节进行管理,但这些机构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建议尽快建立全口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把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当然,这个机构的职能要符合政府职能转换的方向,不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直接干预,而是负责中小企业的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具体而言,其职能应包括:协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提供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等。
4、提供国际化经营人才与我国中小企业交流的平台
在现在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中,欧美国家势必有大量的人才技术流失,这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引进人才的一个机遇。我国中小企业需要抓住这样的机遇,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彻底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创新能力,提高其竞争力。在这里,政府提供一个国际化经营人才与我国的中小企业交流的平台,可以以各种交流会、论坛等形式进行。
5、搭建我国中小企业获取国际化信息、知识的平台
可以参考欧盟的欧洲信息中心(EICS),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使其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信息服务窗口。通过这个信息中心,中小企业可获得包括国际市场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服务。欧盟还通过“征求合作伙伴网”和实施“合作伙伴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寻找跨国合作伙伴,建立国际分包合同,创办国际性合资企业。这里重点要提的是海外华人网络的搭建。我国有4000多万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外直接投资经营经验丰富。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情节,使中小企业容易与当地海外华人合资、合作创办境外企业,顺利地融入到当地市场。
6、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的建设
面对我国中小企业联合讨价还价能力的缺失问题,中小企业本身无能为力,因此更加需要政府的帮助。加入WTO后,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行业协会逐渐走上前台并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应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联合讨价还价能力。例如代表行业企业进行反倾销、反垄断、反补贴等调查;参与地方或者国家有关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参与行业发展、改革及与行业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世界各国(地区)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设立了很多非政府组织,帮助中小企业间的国际合作。因此,建设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非政府组织,将有助于政府政策的实施和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同欣: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J].市场报,2001-01-12.
[2] 蔡宁、杨旭:论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
[3]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2005.
[4] 尤宏兵、杜玉兰:中小企业拓展跨国经营探析[J].北方经贸,2002(1).
[5] 方英、刘梅英: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经营[J].经济问题探索,2002.
[6] 卢馨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J].理论月刊,2002(11).
[7] 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8] 郭君、苏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J].品牌营销,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