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学辅助教育;教育资源

[DOI]10.13939/ki.zgsc.2016.36.197

1 中学教育现状

教育乃立国之本,而中学教育乃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学生处于青春的成长期,各项综合素质逐渐完善中,中学教育意义和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中学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仍然需要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高考”,中学教育很大程度左右了学生的未来。

目前的中学教育资源,分为公共教育资源――公办/民办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私人家教、补习班等,有如下两个特点。

1.1 学生得到的公共教育资源不足

学校班级结构的构成是:一名班主任教师,多名科任教师。在大多数学校中,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科任教师,均会承担其他班级的教学任务。可以看出,教师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加上“中考”“高考”的上线压力,教师往往会将有限的精力分散关注在所有的学生上,每个学生得到的公共教育资源并不多。

1.2 学生获取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公

学生若在学校无法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将不得不转向社会教育资源去求助。据统计,学生参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成本在200元/小时,学习费用成本过高,进一步造成普通学生的社会教育资源也无法获取。

本文要探讨的,正是通过人工智能这一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智能辅助学习系统,使中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2 智能辅助学习

2.1 人工智能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能够对人的意识、思维等信息过程进行模拟。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成功应用,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冲击力。以谷歌围棋机器人“阿尔法”、微软助理机器人“小娜”等为代表的虚拟智能机器人,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具备超过常人的智能。

在国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尽管人工智能并不是为教育专门研发的,但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的智能化一直是教育界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理想和目标。

2.2 智能辅助学习系统

智能辅助学习系统,其表现形式是能够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虚拟教师。学生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如手机、计算机),与虚拟教师进行交流对话,咨询虚拟教师各学科的问题,并得到有效的学习辅助。

该智能辅助学习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2.2.1 虚拟教师跨学科能力

与传统的教师专一某一学科不同,虚拟教师并没有学科边界划分。只要学习系统研发出某一学科的学习算法,该虚拟教师就能够获取该门学科的能力。

2.2.2 虚拟教师深度自学习

虚拟教师的“智能”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学生基本信息档案,该档案涵盖了从小学教育开始的学科成绩、综合能力、爱好特长等,虚拟教师得到学生的人物画像。二是虚拟教师对学生的自学习,每一次双方的沟通交流,虚拟教师都能够不断更新发展学生的画像。三是虚拟教师对学校课堂内容的自学习,虚拟教师并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存在的,而是作为学习教育资源的一个补充,虚拟教师能够掌握课堂进展、作业部署、考试动态等信息。

2.2.3 接近自然语义的沟通

学生与虚拟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自然语义的语音和文字进行沟通,如 “今天数学作业第2题不会”“《荷塘月色》全文中心思想是什么”“Lets start a conversation”等。其他计算辅助手段为补充,如上传某道数学题图片,虚拟教师通过图形识别匹配,给出该题的解题思路和讲解。

2.3 优势分析

智能辅助学习系统,有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即学即问”,相比目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只有有限的时间与教师交流,在智能辅助学习系统中学生将不受空间、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可以与虚拟教师互动,获取充足的教育资源。

二是“定制教学”,相比目前的教育形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不可能专为某个学生定制教学方案,在智能辅助学习系统虚拟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虚拟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最佳学习方案。

三是“受众广阔”,相比目前的公共教育资源紧缺、社会教育资源费用昂贵,智能辅助学习系统一旦推广,受众学生可无限增加,边际效应非常明显。并且计算机系统设计特有的水平扩展能力,能够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支撑广大的学生辅助学习。

2.4 前景预测

笔者比较看好人工智能在中学辅助教育中的落地前景,除了前文所述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中学教育带来的价值外,当前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也非常有利。

第一,未来10年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会大幅增加在教育信息化产业上的投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规划相继出台,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是重中之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必将教育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风口,根据前瞻产业研究《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大约为479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预计将增长到504亿美元。这个持续迅猛增长的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意和资本,教育领域中的人工智能也很快会成为热点,涉足其中的高科技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3 结 论

本文通过智能辅助学习系统,探索了人工智能在中学辅助教育中的一个应用。虽然没有介绍具体的技术实现、系统研发,但对现状痛点、应用前景做了综合性分析概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融合开放,本文探索的这个应用将实现于市场,使广大中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何维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3(6).

[2]王斐.人工智能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4).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22-03

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大学英语听说课比读写课更容易进行讲授教学,因为听说课的教材本身就包含了大量听力材料,且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的素材。而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们发现自己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偏低,且重视不够。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在中学学习了六年的英语,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但是鉴于不同地区基础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状态的教学效果,切实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却并非是教科书所提供的方案和内容能够解决的。那么如何达到国家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如何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切实帮助我们的学生摆脱哑巴式的学习方式,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笔者在对于本校学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感悟和心得,将听说教学主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如下反思:

一、我院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及问题

1.原有的基础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地域差异,造成学生听说能力参差不齐。大学新生入学时,教师经过简单的课堂随机调查就不难发现,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教育质量较好的地区或学校的学生,听说能力较好,基本上可以听懂教师的全英语授课,用英语进行简单地交流。但是其余的相当部分的学生连简单的英语单词发音都存在障碍,无法听懂英语授课,交流就无从谈起。这种学生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教师在进行互动式教学、组织口语课堂活动时困难重重,教师既要遵从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又不得不降低难度兼顾到水平偏低的学生。许多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因为学生没有能力配合而未能奏效。

2.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畏惧英语交流。前面一部分讲到的学生水平差异造成了学生上课时的不自信与畏难情绪,他们对英语的听说深感无助,上课时总是无法听懂,无法与人交流,所以课堂上始终提不起任何兴趣,越来越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另外,中学时教师的填鸭式授课方法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英语这门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存在。这些学生从来就未认真体验过真正的英语学习。他们将这种观念带入到大学,认为只要考试会做题就行了,听说是浪费时间的,是无趣的且让人受挫的练习。

3.听说课成了听力题的练习课。教师的授课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是与学生的参与度相关。学生的畏难与紧张情绪造成口语活动无法开展时,教师上课时就被迫采用先放音,再提问,对着答案讲解的模式,听说课成了做听力练习题的课。学生若是听不懂时,教师认为只需要反复放音,一个个单词进行讲解,直到学生每个单词都听清楚为止。

4.外语教学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不够。外语教学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是外语教学的现实条件与保障。教育资源包含软件与硬件两个维度。从软件上看,英语教育的方法偏滞后。另一方面,教育素材有限是很多教师共同的难题。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英语需要接触大量的语言资料,以形成语感。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远程学习及人工智能的自学模式的发展,教育活动的平台构建的重要性凸显,其中最主要的是多媒体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即通过电脑多媒体和人工智能的自学模式来实现教育。独立学院限于资金欠缺,人才储备不足等因素,在这方面的开发做得比较欠缺。

二、我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几点反思

1.因材施教,知材施教。语言学家曾指出,英语课堂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出有益于以各种方式进行英语互动的氛围。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创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出。听说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那么教师要设计出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兼顾不同的学生群体。具体在每一节课上,教师要设计出具有维度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能够使得不同英语听说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跟上教师的节奏,积极地参与不同交际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研究出学生的爱好,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如果学生没有参与的兴趣和激情,那么交际活动无从谈起,学习者无法学习和习得真实的语言。

增强学生的自信,创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要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promoter而不是controller,学生此种语言环境下感到容易受到激发,积极性高,目的输出就会更多,也就倾向于在此种语言环境学习。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勇气和习惯,让学生在反复中不断自行纠正错误,从而使学生跨越心理屏障,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交际中去。

2.教师要明确听说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听说课不是听力练习课,做题、对答案不是听说课的最终目的。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的多,对学生也有用的多。

3.听说教学的策略。如果听说课堂上学生依赖于书本中现有的答案而不是在教师有目的地启发与引导之下积极思考、运用抽象思维,那么听说能力就无法提高,听说课就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句话不能用几十种方式说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所以坚持多种方法并用,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授课方法也尤为重要。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将提供信息的形式多样化。设计新颖、别致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新奇思路。为拓展主题,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这样一系列组合、纵向深入、横向对比的教学活动就能紧密衔接,学生的交际欲望被激活,思维也由此可以变得灵活流畅。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之后,教师当给予一定的评价或评论,这是对学生这一方信息的反馈。所有语言课堂中的信息流动都是围绕着这样一种交换链:教师始发(诱发)—学生的应对—教师反馈(评价)。学生的应对是学生提高目的语和课程知识水平的有效资源,教师的反馈则是学生了解自己语言应用能力或其具体语言行为表现情况的主要途径。从教师的反馈中学生才能确认自己的信息或行为表现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对于学生所反馈的东西教师也应当以鼓励为主,培养学习者的信心,创造出success-oriented learning atmosphere。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永恒的难点。而读懂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根基。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具体到我院的学生,教师除了要予以其动力之外,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并及时给予反馈,多加练习,以弥补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和知识储备的不足。此外,要注意的是,这些教育理论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具体而审慎地运用。

三、结语

在我国,英语听说教学所存在的弊端早已为众多专家学者所广泛讨论,但我院听说课的教学所存在的新问题更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广泛开展各种研究,和学生一起学习,将科研理论贯穿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上好每节听说课,真正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A.P.R.Howatt.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于晨凌.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高教,2009,(03).

[3]Chen Xiaofeng,Tan Wancheng.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J].语言教学与研究文集,2002:54-58.

[4]J.Michael O’Malley,Anna Uhl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165-167.

[5]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2.

[6]杨连瑞,肖建芳.英语教学艺术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2-13.

[7]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

[8][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图式理论词汇教学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22-02

随着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语音、语法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构建句子的基本单位,也是认识和理解复杂句型和语法的前提。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更无法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掌握必要的词汇是顺利进行言语对话的保证,英语词汇学习和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图式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的研究热点。图式理论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交互作用,强调知识网络的重要性,语言习得者借助记忆中激活的知识结构来进行词汇的记忆,从而达到词汇量不断扩大的目的。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如何增强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视角探索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将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启示。

一 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的提法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这一提法后经皮亚杰和巴特利特等人发展成为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了图式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才把图式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这时图式理论才受到重视。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或概念)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decoding)、编码(encoding)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也可以是图式具体实现的过程。

1977年,鲁梅哈特等人指出,图式至少有以下特征:具有变量;可以嵌套,一个图式可以包含在另一个图式之中;所表征的不是定义而是知识;表征的是抽象水平上的知识;图式的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图式是一种认识的单元,有了这种单元就能够评价所加工材料的匹配程度。

正是由于图式是一种经过抽象和概括了的一般知识,所以才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够在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以及日常交际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二 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词汇教学还是受到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影响,词汇学习受到冷落和忽视,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词汇为语法结构服务,通过机械复述直接学习目的语(Nunan,1991)。许多语言方面的专家、学者,如束定芳、朱纯、Cook等人认为,掌握一个词应从其形式(词的发音和拼写)和语义(词的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双方面着手。词汇的学习应掌握其深度。传统教法只强调词汇的直接学习,词汇的记忆基本局限于教师带读生词,讲解重点生词用法,采用的方法多是英汉对译、提供同义词或反义词等。由于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许多教师已习惯于边带读边讲解;或者把整个单元的单词全部布置给学生自己课前学习,课堂上只领读一下;或者把一堂课变成词汇教学的满堂灌,不分主次地逐一进行讲解。这些枯燥的教法令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根本无法体验到词汇学习的乐趣。从记忆规律上讲,一方面,这种集中处理单词的做法,只会加重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不利于长时有效记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有些同学才开始即丧失英语学习兴趣;有些同学虽然努力却不得其法,词汇学习存在误区,他们大多通过死记硬背,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孤立地记忆词汇,认为没有规律可循,结果是背了忘,忘了背,张冠李戴,学习过程缓慢,记忆负担重,记忆效果差,甚至理解受阻。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最终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 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语音图式

语音图式就是以音标、读音规律等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学好英语词汇的根本就是掌握语音,因为词汇是靠语音来实现的。发音不对,单词的拼写就会有错误。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语音教学,学好语音不但有利于正确地以声音表达思想,而且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大有帮助。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比任何其他学科都出现得早,来得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语语音不标准。

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语音知识图式,从而明白语音与拼写的关系,这样学生会通过语音图式的激活,学会根据音形关系记忆词汇,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词汇的准确率。为确保学生快速形成拼读技能,确保大脑中输入正确的语音图式,必须先搞好单音教学。根据读音和拼写的关系,把音、形、义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帮助学生学习单词时能产生正迁移,减少记忆单词的困难,提高记忆效果。教师还要不断总结学生常见的错误发音。

2.建立词根、词缀图式

派生是生成词汇最常见的方式。派生构词是指在词根上加词缀构成新词,而新词与词根、词缀的意义联系紧密。英文单词的词根、词缀大多拥有固定的含义,因此,熟悉词根、词缀意义及功能,就可以猜测派生词含义并借此记住很多词。想要扩大词汇量,学习者必须在拥有一定量词汇的基础上掌握有关词根、前缀、后缀的知识。然而,学生很难有构建词根词缀图式的意识,那么,作为具有语言学知识的教师,就应当把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学生,经常帮助学生或让学生自己探究归纳总结一些单词的词根词缀的用法,建立词根词缀图式,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词汇学习中能有效地激活旧图式建立新图式,减少他们学习词汇的困难。

建立了词根词缀图式,自然会促进学生不断地丰富英语思维。当他们在接受新词时便会激发原有的词汇的词根或词缀图式,从而很容易地识别新词结构,深化理解新词语义,并加深词汇记忆,同时构筑起相关单词的语义网络。

3.建立小词图式

小词图式即有关一些基本的常用的典型词汇的知识网络。学习任何知识都应该做到突出重点,基础先行,所以学习词汇就应该从基本词汇的基本义项入手,让学生先牢固掌握一批拥有极大能量的“小词”,建立自己的基本词汇量后再逐渐向其他的派生词汇推进。

英语语言中可以被列为基本词汇的,不过三千词汇左右。但绝对不要忽视这些貌不惊人的“小词”,正是因为这些基本词汇转义最为广泛,搭配能力最强,表现力最丰富。所以,这些小词才会在语言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词结合成为新的词组,表达日益复杂、日益时髦的新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需要灵活运用、突出重点、有效重复、积极强化,帮助学生构建并完善小词图式从而促进学生扩大词汇量。例如,在围绕情感话题教授词汇时,应先引导学生掌握emotion(情感)这个基本的感情范畴词,学生应该写出joy,happy,angry,sad,fear,desire,1ove,hate等,再针对某个词拓展该词汇的相关派生(如fearful,fearless等)和边缘词汇(如以fear为中心词的scared,fright,worry,terrified,horrified,dread,alarmed,panic,anxious等),进而扩大词汇量。

4.建立基本词义图式

基本词义图式指借助词汇的原始含义延伸该词汇的拓展含义的知识结构。有些英语单词通常有多种词义,比较难于同时记忆。但这些词汇的多种意义之间却有很多内在联系。对于这些多词义单词,可根据激活基本词义图式来教授其他延伸词义。如单词swallow的原始意思是“吞咽”;延伸词义为“轻信、轻易接受”。英语单词的延伸词义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联想的办法记忆。如教授swallow作“轻信”词义时,要先激活学生的旧图式,即该词基本词义“吞咽”,进而再解释当一个人对别人的话不加分析囫囵吞咽(即接受)时,就引到了它的新含义“轻易接受、上当”。利用基本词义图式和隐喻思维,引导学生推测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可以加速并加深对新词义的理解和掌握。

5.建立语境图式

语境图式是指影响词汇意思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各种主客观环境因素,泛指语言使用的环境。语境是决定词义的唯一因素,因此,建立语境图式对词汇的准确运用至关重要。许多学生对于某些词会读、会拼,也知道其对应中文的意思,但在实际运用中总是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该坚持从语境的角度进行词汇教学的原则。

利用语境图式学习词汇,要求在具体语境里重现新学词汇。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新学单词造句。其次,教师可以把新教词汇反复用于教师课堂用语。再次,把新单词安置在阅读文章中让学生再认。一方面用语篇巩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同时又便于学生直观观察该词的使用。最后,可以训练学生用新词写作文或编对话,这就促使词汇学习从被动重视到主动应用,使学生达到对词汇意义及用法的深层理解,以及增强记忆和促进正确使用的目的。

6.建立词汇文化背景图式

词汇文化背景图式指以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民间风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它在词汇理解与习得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教授peacock一词,完全可以启发学生设想这种动物的特点,如外表美丽、象征吉祥等。那么,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的品质会是什么样的呢?如She behaves like a peacock.(她表现得像孔雀一样骄傲。)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本土文化认为这是在褒奖一个人,而实际上peacock通常含有骄傲自满、得意炫耀的意思。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思维方式必然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如果不知道中西方言语表达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差别,就会造成语言表达及信息理解不对等的现象。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要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要帮助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然后融合到他们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从外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习外语既是为了掌握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文化。从外语教学的角度看,教授语言同时也是在教授文化。只有通过教师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找到对等的文化信息,学生才能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准确快捷地领会词的含义,从而提高他们在某一具体文化背景下得体地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 结束语

总之,图式理论揭示了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如何影响后知识结构的规律,为人们学习语言,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在外语词汇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背景知识或词汇的记忆规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设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努力培养学生对词汇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能力。

参考文献

[1]Carter R, McCarthy M.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 Longman Group UK Ltd,1988

[2]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Edward Amold,1995

[3]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91

[4]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李红、田秋香.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7]彭建武.认知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7)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316-02

车辆工程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汽车修理与汽车营销。而国内汽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僵化,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计划中理论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专科学生的要求就相对的高了一些,前面已经说过,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是汽车修理与汽车营销,因此,必须对车辆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根据作者2010年在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的半年时间的感受,得到了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对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一、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缺点分析与对策

一般来说,我们国内的汽车工程专业专科的培养目标是汽车修理与汽车营销,在此,我们不讨论汽车营销,既然我们要求将汽车专业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汽车修理,那么,我们必须对培养方案与老师讲授课程教学大纲予以明确:(1)以前汽车专业专科的培养方案中应该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比如说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课程。(2)以前汽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数要改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般来说,汽车构造这门课的课时是90学时,其实对于汽车专业专科学生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的太深入与太详细,只要学生懂得汽车的基本构造就可以。(3)以前汽车专业专科的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较多,但是对于实验的要求相对较少,而这就是国内高校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别之处(如图1所示):

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进行修改。也就是大幅增加实验教学的学时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于汽车电子这门课程,如果光给学生讲授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汽车上常见的电路,那么学生毕业以后,遇到一些汽车的电路故障,估计他们可能连最简单的一些二极管和三极管都没有见过,那么如何要求他们排除故障呢?

对于汽车专业专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一定要实行新的教学大纲,不能照着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大纲来运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拿汽车理论来说:总是要讲授很多的公式推导(特别是微积分较多的公式),这样的效果是学生觉得很枯燥,因为他们觉得讲那么多的理论,他们毕业以后也不会用到这些理论。

二、增开汽车人机工程学的必要性

通过在新西兰Unitec的进修学习,根据中国车辆工程专科目前的培养计划,觉得非常有必要增开汽车人机工程学这门课。理由如下:

现代机器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机器本身的功能,还要考虑机器与人、机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两条边界:人―机器、机器―环境。而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器”这条边界的问题的。与汽车设计相关的主要有:(1)基于人体感官的界面设计。例如,人的视觉有视角、视野、可视光波长范围、颜色分辨力、视觉灵敏度、定位错觉、运动错觉、视觉疲劳等特性,汽车的挡风玻璃、仪表板和仪表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使驾驶者能够得到足够的视区,能够迅速辨认各种信号,减少失误和视觉疲劳。交通标志的设计也应该采用大多数人能明辩的颜色和不易产生错觉的形状。(2)基于人体形态的界面设计。不同地区和人种、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具有不同的身体尺寸,为不同地区和群体设计的汽车就要参考特定对象的人体参数。例如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采用坐姿,座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骨骼的最佳轮廓,仪表的布置应在易于看到的地方,操纵杆/板的位置要在人体四肢灵活运动的范围内。(3)基于力特性的界面设计。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用力的疲劳程度不同,操纵机器所需的力量应该选择在对应姿态下不易引起疲劳的范围内。例如,转向助力器就是为了减轻操纵力而设计的。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最大拉力、最大推力也不相同,例如坐姿下人腿的蹬力在过臀部水平线下方20度左右较大,操纵性也较好,所以刹车踏板就安装在这个位置上。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使用不同的肌肉群进行工作,动作的灵活性、速度和最高频率都不相同,例如腿的反复伸缩具有较低的频率,而手指则可以用较高的频率进行敲击。因此,对应不同的操纵频率应采用不同的动作方式来完成。(4)基于人脑特性的界面设计。人脑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他的行为和对外界的反应中。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应用,车载电脑可以协助驾驶者认路、换档、避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汽车工业中,凡成功的汽车产品,不能缺少人机工程学的理念。汽车人机工程学已经是现代汽车设计的一个主要趋势与研究热点。国外有汽车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汽车人机工程学这门课程。

因此,增开汽车人机工程学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和紧迫的。

三、对车辆工程专科人才培养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汽车专业英语在车辆工程教学计划中属于专业课。车辆工程的教学体系分为四大板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过渡课、专业课。专业课主要包括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汽车理论与汽车专业英语。汽车专业英语主要讲授车辆工程所涉及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等。作为专业课,它是所有车辆工程学科的必修课程,主要探讨车辆工程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等。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及用法,了解汽车领域文章的结构及体裁,辅助学生对汽车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直接从国外资料中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于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国内汽车专业英语的教材都是有以下内容: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车身与汽车电子。实际上就是一本简单的汽车构造的翻译书,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车理论一点也没有涉及。同时,国内汽车专业英语教材安排的内容过多,对于汽车系的一般是45个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大家都知道,汽车理论在汽车工程的重要作用,而汽车理论的一些专业术语在现在国内汽车专业英语教材里面是没有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汽车燃油经济性,基本上学生翻译都是错误的,而正确的应该是Fuel consumption economy。因此,我的想法与建议是:对于汽车专业英语的教材有必要进行删减或者编写一部新的教材。该新教材大致的内容分布为:发动机(35%)、汽车底盘(15%)、汽车车身(15%)、汽车理论(15%)、汽车电子(20%)(如下表所示):

新教材大致的内容分布

自己觉得这样的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安排较为合理。其中,汽车理论的内容为: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油经济性、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与舒适性、汽车通过性。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较好的教育。

四、结语

针对目前国内汽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个别汽车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本文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想法与建议,也就是要求改变汽车专业专科的培养计划,增开人机工程学和改革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为国内车辆工程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些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冯桑.浅议“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MOOC;教育技术;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4097(2015)04-0059-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9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和普及,互联网介入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将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出一种适应新形势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通过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网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符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

2004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后,我国的网络英语教学逐渐兴起,很多高校成立了以网络为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重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人们越来越强调将信息技术与外语实际课堂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自2011年起,随着哈佛、耶鲁等高校的知名课程传入国内,MOOC课程的建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易公开课、腾讯微课堂、百度营销大学、淘宝同学等相继上线……MOOC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模式,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因此我们要另辟蹊径,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中嵌入全新的MOOC教育技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挖掘来分析海量教育数据,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期找出更科学的网络英语教学方案来指导教学实践。

二、MOOC的涵义及其特征

1.MOOC的涵义

MOOC(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程。其理念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传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免费的优质资源,而且提供了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示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相结合的可能。维基百科将MOOC定义为:“一种参与者分布在各地,而课程材料也分布于网络之中的课程”,并且“这种课程是开放的,规模越大,它的运行效果会越好”。MOOC以平台为基础,以课程为单元,是课程、平台、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的综合体,是一种传统教学在网上同步或不同步开放并互动的不同形式的远程开放教育。

2.MOOC的特征

MOOC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是指它的授课不受人数的限制。“以‘人工智能(CS221)’为例,该课程共吸引了全球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学习,……这门在线课程所影响的学生数超过他20年来课堂教学的总和。”在线是指学习可以在网上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开放是指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只要具备网络条件即可免费学习优质课程,即MOOC课程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MOOC是一种集在线学习、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社交、互联网等为一体,能实现海量实时信息交流和互动的全新教育技术,是一种开放且免费的教育模式。MOOC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显著的个性特征:一是学生规模“巨型化”及学生身份的“多元化”;二是体现在它的结构与内容的设计上模式新颖、设计合理。MOOC课程实现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深度融合。“MOOC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课,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从而形成一种‘在做中学’的模式。”显而易见,MOOC的特点就是:众多学习者可以同时参与课程学习,不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还可以横跨博客、网站、社交网络等多种平台,没有严格的时间、地点和规定限制。

三、MOOC模式与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比较

1.MOOC学习模式

基于MOOC的特点,这种教育模式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1)以知识块为单位,实现微课程式教学

MOOC课程的视频资源基本以知识块为单位,划分精细,实现微课程式教学。MOOC课程的视频在制作时依据知识块的特点采用动态、片段、分立的方式进行。每堂课根据相关主题分割为3~5分钟或10~15分钟的短小视频,方便学生按主题学习,又便于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观看学习,省时省力。在知识块视频之间嵌入考核以强化刚刚讲授过的内容,构建以微视频为主的课程资源模式。这样可以给学习者留出合理的思考、讨论、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强化教学效果。

(2)实现实时交流和互动

MOOC有极强的讨论区,所有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都能在讨论区表达观点、分享资料、相互查漏补缺、头脑风暴,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部分Coursera的学员已经使用Google Hangouts onAir Weekly Video、Twitter Feed Facebook Page进行在线聊天,制作在线教室、分享学习体验、交换意见和看法等。部分物理距离较近的学员甚至会通过线上约定一定的时间、地点见面讨论学习情况。授课老师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参与到讨论区,实时给予跟踪指导和解答,能实现对学习者的及时反馈。由于MOOC有交互式练习题,学生通过做习题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会的试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及时得到解答。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在讨论区形成良好的互动,这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模式将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习者有高度的自主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3)实现智能化学习

MOOC的视频材料嵌入交互式课题,学生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将背景资料嵌入超链接,便于及时了解内容,继续学习。

(4)教师可以构建以大数据为指导的教学反馈系统

当MOOC课程中的某一节点被学生反复点击和浏览时,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讲义,就这个节点的课程设计问题。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模拟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大数据可以帮助学生记录和分析其频繁出错的知识点,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出现以帮助其强化和巩固学习。

与以往的教育模式显著不同的是,MOOC具有强大的数据捕捉和分析功能,能够记录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以百万计学生的在线学习数据都会汇集成“学数据”,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工具,我们可以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中发现、把握其中隐藏着的规律,从而使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并“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持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从而便于老师能随时随地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个性化指导,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

(5)教学环节精简、完整

虽然MOOC课程的视频资源以知识块为单位且划分精细,但它传授的知识是完整和系统的。通过平台课程信息,授课教师、课程大纲等,以供选修。每周定时视频教学材料、布置作业、组织网上讨论。学生可自主观看视频材料,提出问题、参加讨论、及时完成作业等。

(6)实现从设计到设计课程

MOOC课程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开放,更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改革,全新的在线学习方式对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多样化地呈现课程?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出清晰、高效的表述?如何面面俱到,照顾到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和思考启发者,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技术层面上设计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2.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呈现出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一度受到广大师生的推崇。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它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基于最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外部刺激,使课堂变得逼真、充实、更形象化和更有吸引力。此外,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查阅或下载学习资料,利用学校局域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网络资源看英语电影、英语电视节目等,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平台,学生能进行更多的语言情景锻炼,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教师在选择材料时有足够的资源并能做到有的放矢,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容量,使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方便快捷。第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随时随地地借助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时间由自己灵活掌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由选择不同级别和水平的学习内容,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说、口语等方面的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3.两种模式的比较

MOOC学习模式和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二者都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二者都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这两种模式之间的比较可以用图2和图3来展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MOOC模式与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教学资源组成、实时信息交流和互动以及信息推送等方面仍有很大不同,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在这些方面尚有欠缺,而MOOC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优势。

四、MOOC模式对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启示

虽然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在我国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且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这种教学模式还没发展到非常完善的程度,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大多以课件的形式来呈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依赖课件,他们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视野也不够开阔。而学生在上课时关注最多的则是电脑屏幕,此时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并不多,缺乏与老师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大多数精力集中在电脑屏幕上,他们的思维活动受到屏幕内容的限制而导致大脑活动减慢,这样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于是,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就逐渐呈现出了诸如缺乏感情交流、学生孤立学习、语言环境单一等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国内很多高校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网络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成为了网络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

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国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高校之间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我国教育资源不均等,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限制,诸如地域、师资、技术设备等。如何实现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对上述两种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且MOOC模式还能弥补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文章提出了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的构想,并构建了基本框架:系统实时交流和互动模块、在线管理模块、个性化设置的信息推送模块。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系统实时交流和互动模块

MOOC课程强调课程与学习者的互动,互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MOOC课程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与学习者的互动模式。本模块将借助网络环境和MOOC技术,同时融合云计算、云存储、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与挖掘等技术开展新型模式的教学,在模块中增加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平台,提高系统可交互性,来指导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来把握学员的个性化差异,随时掌握每个学员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系统实时交流和互动模块应包括:(1)设计每个英语学习者都能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的功能模块,制作在线教室(博客、微信、虚拟学习环境以及同步在线会话软件等社交平台)完成课程的学习;(2)在线辅导功能模块,授课教师要通过在线教室进行在线辅导,老师要随时查看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予解答和相关辅导,以实现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及时反馈;(3)课件上传和下载功能模块,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经验、心得体会或自己的英语口语录音等制作成课件,上传到在线教室供其他同学浏览和学习,也可以下载其他同学上传的优秀课件,在相互交流和互动中学习、进步。

2.在线管理模块

MOOC作为在线课程,其管理模式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模块即是借鉴国际MOOC进行设计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大学英语课程应建在同一平台上。这样便于大学英语学习者进行检索和学习,并避免相同课程的重复建设。学习者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去学习其课程,而不必再专门访问某一个大学的网站才能去修读其课程。(2)所有课程免费向学习者开放,平台上的课程不局限于我国大学英语所开设的学生必修课,而是拓宽了学习领域。为实现该目标,可以实施校际联盟,共同开发课程。这样可以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之间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3)课程负责人必须是从事英语教学的专家,课程具体建设工作必须由教学型专家来担任,若该专家不能承担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则只能作课程顾问,确保专家与英语学习者之间真正进行课程互动。(4)提高大规模英语课程开课的大学门槛,确保课程质量,确保更多的英语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下系统学习某一门大学英语课程,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完成其课程的学习。

3.个性化设置的信息推送模块

本模块将借助网络及MOOC技术,通过RSS、Twitter、微博、SNS网站、邮箱、QQ、微信等信息推送工具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使学员与指导教师之间形成互动交流,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对于在线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需求,通过MOOC技术对网络英语教学系统进行系统化的设置,在系统中安装系统化的数据挖掘、机器分析和信息推送等工具,从系统分析中找出不同学习者的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推送服务,把个性化需求以信息形式推送给个人,使学生根据所发信息并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范文6

论文摘要:介绍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移动教育,分析了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发展现状,并对移动教育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1移动教育概述

所谓移动教育(MobileEducation)是指以国际互联网和教学服务器为主要载体,以移动台和移动教育网为连接用户和互连网的主要媒介,运用目前比较成熟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为各类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交互式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与传统教育相比较,它最大的优势是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移动教育系统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国际互联网、移动教育网、移动台和教学服务器。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1)移动教育网。该网络是整个移动网络的一部分,由多个基站组成,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台以及互联网的信息,并通过空中接口将移动台与互联网实现无缝连接。

(2)移动台。移动台指移动设备,现阶段主要指第三代移动设备,如第3代手机等。第3代手机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符合“IMT-2000”标准的数字手机的总称,其通信硬件完成信号的接收以及协议识别,SIM卡是保存用户的标志。与第2代手机相比,它的内置操作系统更具有开放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充软件。目前,日本研发的第三代手机不仅可以收发短信、电子邮件、拍照并将照片传送到世界各地,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欣赏电视节目、看体育比赛实况或观赏电影等,基本具备了个人电脑的所有功能。

(3)Wap网关。它是一个位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中间件。当我们向互联网发出一个请求时,它把我们的“Wap”请求转化为“Web”请求。相应地,当收到互联网的回应时,Wap网关也把从互联网上传来的“Web”请求转换为“Wap”请求。当今的网页大都是用Html写的,但对移动电话而言就显得太复杂了,而且速度较慢。移动电话能访问的网页都是用WML(WirelessMarkupLanguage)写的。Wap网关能将HTML语言转化为手机能识别的WML语言。

总之,一个移动教育系统,不仅能提供移动互联网、移动资源库,还能在学校的教育平台上组织数据资源,建立各种数据库,也能提供移动的讨论区和BBS等多种服务,能在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取有效而丰富的资源。

2移动教育的实现模式

2.1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

第二代移动通信网GSM、GPRS除了提供语音服务外,还能提供面向字符的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eService)。SMS占用通道的时间短、费用小,可使得两个移动用户方便地进行点对点通信。由于互联网具有丰富的资源,目前众多的短消息服务厂商几乎都与国际互联网相结合,并形成统一的短消息服务网络。通过短消息既可以在用户间实现有限字符的通信,也可以实现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的有限字符传送。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用户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对移动服务器的访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见图2。以教育服务器为例,其短消息服务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学校的教务管理和处理功能。如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通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通知;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查询;学生选课信息的发送和提交。同时共享诸如网址、学术报告的概要和邀请函等。

(2)学生对教师进行提问功能。在达到一定问题量后,系统通知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浏览以及答疑;学生也在数据库资源中浏览各类信息和知识。

(3)在面向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风格的调查后,由学生个人在某些学习支持服务机构定制学习策略服务。

(4)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服务。

2.2基于连接的移动教育

一般来说,SMS服务提供面向字符的传输,其数据的通信是间断的、非实时连接的,因而这种通信方式并不能实现对网站的浏览,也不能实现多媒体资源的传输和显示(像视频,音频)。但随着以WCDMA、CDMA2000和TD-SCDMA3种主流3G技术的推出,以及通信芯片和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性能的提高,面向浏览器的移动设备将会很快得到推广。目前很多手机厂商正在或已经开发能支持浏览器的高档手机,如WAP手机、Imode手机、GPRS手机等都将支持浏览器。以第三代移动设备(手机、PDA、手提电脑等)为主的移动教育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将会发生空前变化。但是,教育平台从微机到手机的转变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微机软件是基于微机屏幕的,因而在移植到手机上时,都要对于显示程序进行适当的修改等等。

3移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ley)于2000年针对一些中学生做了使用手机的教育实验,讨论了在虚拟大学中的移动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英国Ultrallab实验室于2001年开始进行M-Learning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3个存在于欧洲的年轻人的社会和教育问题:文盲问题、缺少继续教育问题以及由于缺少信息技术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

M-Learning项目起始于2002年7月1日,已经于2004年12月31日结项。目的是探究如何利用先进的移动技术开展基于问题的非正式学习和工作中学习的方法。2001年12月,我国教育部就移动教育开始正式的立项研究。2002年6月,北京大学建成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2003年,国内新浪、网易、搜狐等知名网站开始向移动用户提供手机短信息或WAP方式的外语学习收费辅导服务。

4移动教育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4.1移动教育的特点

(1)学习的移动性。从某方面来说,移动教育可以让学习者自由地选择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它突破了传统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使学生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而且变得更便捷,与此同时,教育的成本被降低,老师的工作重心开始由讲授者转移为引导者。

(2)学习的自主化。移动教育可以很好地构建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支持作用,但它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其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动性。而移动教育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自己基于问题主动去掌握,从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基于问题的学习,即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来应用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一般来说,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并能加深学生对重大问题的理解。

(3)学习的个性化。移动教育的部分功能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通过移动资源库、移动讨论区和BBS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难度水平进行探索。

(4)资源共享化和资源的实效性。Internet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海洋,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都能通过网络得到有效的传播。这些知识和信息不仅能被共享,而且成为教学资源融入课程之中,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利用。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信息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并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5)移动教育功能的扩展性。现在以手机为主要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在技术的支撑下,功能日益强大。如现阶段流行的在GPRS上连线的WAP在线游戏和WAP博客,它们都具有数据高速传输,永远在线和仅按流量计费的优势。

4.2移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上讲,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工业化处于发展阶段,教育与通信相接轨,但教育却还没有被完全被纳入市场运作环境中。专门的移动教育设备制造商、移动教育接入服务商、移动教育网络运营商和教学资源提供商等,都还没形成完整的整合体系和链接结构,运作环境尚不成熟,从而无法构造一个完整开放的移动教育系统。就教学资源提供商而言,目前在我国已形成规模并进入商业化运作的教育网站大致只有两类,一类是提供在线远程教育,即所谓的“网校”,一类是提供教考资源。

从微观上讲,技术是移动教育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移动教育并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但目前,有些技术还无法为参与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虚拟学习情境和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如手机屏幕的显示方式有待于屏幕技术的改进,也有待于适合移动学习的学习网站的建立,而基于手机的教育操作系统目前开发出来的少之又少,并且已有的软件缺乏扩展性。还有诸如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嵌入式平台软件、蓝牙技术、语音输入技术、手写输入技术、屏幕扩大技术等等都在改进之中。

另外,移动教育的优势之一是能让学生自主、便捷地就有关项目进行高效的、自由的学习,但从教与学的交互与反馈来看,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缺乏监控和调整策略。传统教育中人性化的交互方面与移动教育相比,无疑更占优势。这是移动教育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分布式计算、蓝牙技术、WAP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移动教育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4).

[2]隋清江,张艳萍,张进宝.移动教育: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