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文1

【关键词】 课堂教学;能效性;学以致用;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具”,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更应注重学生素质。因为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而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如果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教育己任,那么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同时语文又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但是据调查,当前职高学生大多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因此,笔者认为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应从“能效性”出发,“学以致用,有的放矢”,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学而有用、学有所乐”,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学习的实用性、能效性比较鲜明。但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靠老师的引导、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起着不可小看的作用。而且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语文是工具,是基础。也就是说:语文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直接关乎我们表情达意、推介自己、赢取岗位。

二、有的放矢――让学生学有所长

(一)以语文知识模块组织单元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听说是基础,读写是能力。结合教材使学生积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自然社会、观点阐述等文体知识。在每个学习单元抓一个学习探究的大课题,各单元阅读教学以此课题为阅读中心,借助于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阅读手段,进行扩散性阅读,开展研究性阅读,真正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篇课文,而是将课文作为引子,拓展阅读和研究。这样的阅读教学质量一定会超出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二)以各种文体和实用文作为写作训练两主线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有明确要求: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书面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重点是写作日常应用文的能力;要学会写各种常用应用文;要结合能力训练要求,选用一部分内容或写法相近的各类实用文为例文,供学生参阅和借鉴。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继续加强学生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训练,巩固他们掌握写人叙事的简单方法,逐步形成言之有物,结构完整,语言表述流畅,准确的能力。其次,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动机出发,进行实用文写作练习,将实用文写作纳入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去,增加写作课时间,在实用文写作实践中有机地贯彻写作理论,而不是重复初中已接触过的写作理论,使学生通过写作课训练真正学会使用常见的写作文体。让学生从便条、条据、启事、书信、协议书、合同书、述职报告等。

(三)开展系统的、实在的、有用的口语训练

口语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展系统的、实在的、有用的口语训练。在整个职高阶段,我们可以从普通话训练开始,从声母、韵母、语流、情态、语调、节奏、体态语等不同的角度开展系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会话、复述、讲解、即席发言、专题讨论、演讲、辩论和举荐。除此之外还介绍口语常识、交际忌讳,再从接听电话、接待来客、异往、坐立行走、说服他人、恭维批评、求职面试、推荐展示、辩论等不同角度开展训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就业成才打好基础。真正实现大纲所要求的“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恰当、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目标。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文2

我们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我们大量地投入中等职业语文教材和教法研究工作,在这过程中却往往忽视满足教学对象专业需求(岗位需求),我们无论是会计专业、汽修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语文教师都使用一式的教案,一致的进度,一样的语文试题,甚至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要求都是相同。教师基本上用类似普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也同普教一样地应付着“学”,这是与职业教育目的背驰的。因此造成了学生厌学,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这就是我校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中职语文学科危机的现状。所以我们职业教育者必须清楚目前的教学状况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大胆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仅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需要,而且可为部分学生升学(如高职)提供良好的语文基础。但是,中职学生在语言知识积累、理解水平方面普遍低于一般高中学生,如果仍照搬中学语文常规的教学方式,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耗时低效。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有别于高中语文教学。为了贯彻《大纲》所强调的“注意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第一、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1、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

2、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利用课堂教学,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

3、应培养快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如中职语文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并要求他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就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美化他们的自我形象。

第二、改变教学方法,突出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总从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由于中职学生语文能力水平参差,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如果你的教学内容倾向于低水平的同学,就会挫伤高水平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同样,如果倾向于高水平的同学,低水平的同学又会由于听不懂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在每堂课中真正实践“因材施教”的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要求分层,教学内容分层。

1、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种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意见、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完满甚至错误,也要用心呵护学生的思想火花,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生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质疑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进入到立体思维和创造思维中。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教学中,我们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分析课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语文教学。

教师不是课本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能主动、愉快、扎实地学习,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职业环境的真实性,创设特定情境,提供体验途径,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情感,以利于形成个体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为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定位也要从岗位分析出发,改变“学科本位”“学科中心”的倾向,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做法。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诱发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效果却经常不好。因为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的局限,凭已有文学修养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建立灵活评价机制,淡化分数量化。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文3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我们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

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大运用文言文,学生们对此并不熟悉,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针对以上情况灵活应用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1.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找出有故事情节的文章,组织班内有表演才能的学生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把当时的古人古事再现出来。例如,我在教《邹议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就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首先指导学生在吃透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

心,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根据所编课本剧的需要,对一些故事情节适当删减,这样人物的形象会更加丰满。在编演过程

中,引导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使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使一些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文言文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背景,学习的这部分的文言材料是丰富背景中的一个小片段。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讲解一些小故事,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例如我在教《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就给同学们讲了秦始皇的故事;在教《赤壁赋》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等等,这些背景故事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讲背景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故意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会更有学习的兴趣了。

3.通过朗诵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学段的文言文内容较深刻,但是不少句子句式较整齐、音韵也很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可以说是朗诵的好材料,如《过秦论》《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等。这些文章不应只是让学生背诵,而应让他们享受文章的节奏感、音乐美。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比赛,使文章变得更有吸引力,朗诵的形式可以不限,老师范读、学生范读,也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或多个学生朗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的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有很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我们翻译出来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学好文言文,能够正确地翻译原文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

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弄懂了。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我就指导他们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解释,如果遇到句式不了解,我就一一给他们讲解文言中的常用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文言文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就解决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在教学中有时学生们可能已经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但是不能用现代汉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他们对原文的内容还没有准确的把握,对现代汉语的语汇掌握得不够丰富、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还不够高。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的翻译来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标准,这样学生才能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鉴赏文言文作品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特别注

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鉴赏活动中,要对文言文作品做整体的把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作品,调动各种感官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想象,再创造出新的形象。有时可以指导学生穿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中的界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去,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神韵。例如,我在教《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时,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郭橐驼种树的情景,继而理解种树和育人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进一步落实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既要理解具体的字词、句式的含义,又要领悟文章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地向更广阔的、健康的道路上发展。高中学段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历几百年流传下来的,都蕴涵着大量的人文性,极富美感,是进行德育的典型材料,也是极好的教书育人经典作品。因此,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文言文常识,更应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以及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同时还要借助于这些作品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更要捕捉并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得到统一,并对古人的优点加以吸收,对他们思想的局限性则加以批判。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使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更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对着课文翻译意思,这既阻碍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就像喝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必须彻底转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更快、更好、更灵活地掌握知识,才能较快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教师更应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高中语文常用文学常识范文4

边建松

一、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生真的难以接受现当代诗歌吗?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 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 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