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1

彭柳,教学组长,主管护师。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带教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分析护生、带教管理、学校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带教对策。

结果: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强护生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结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手术室护理人才。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带教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01-01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而手术室专业技术性强,协作性和应急性强,各种仪器设备繁多,对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两年来,来手术室的护生出现种种不适应,在带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科带教小组分析护生、带教管理以及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带教体系,提供心理支持,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改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存在的问题

1.1护生方面。

1.1.1心理压力大。现在的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少经受挫折,心理素质较差,承压能力普遍低下,手术室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护理单元,各种区域的色泽都是以庄重严肃为主,护生初到手术室往往比较焦虑[1]。护生情绪紧张,各项护理操作尤其是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手术室工作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护生易感觉无所适从,甚至失去信心和兴趣。[2]

1.1.2主动性差。如今的护生大多是九零后,对父母依赖性极强,动手能力普遍低下,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奉献精神。

1.1.3沟通能力差。当前的护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意识,找不到与带教老师、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切入点。因此,在带教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

1.1.4自我防护意识差。在手术室受到锐利器械损伤和病人血液、体液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而护生对职业防护教育和职业性危险因素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对危险物品认识及个人防护意识较差,加上操作的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范,部分护生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缺乏耐心。部分带教老师缺乏耐心,讲解一遍两遍之后就不管不问,尤其是遇到不爱学习的护生更是如此。个别带教老师纯粹把护生当成简单劳动力,只吩咐护生做一些杂事,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带教。

1.2.2带教计划性差。护生在手术室轮转的时间一般为6周,而手术室涉及到脑外、普外、胸外、泌尿、骨科、妇产科、五官科等相关科室知识,需要学习的范围多,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如果不参照计划结合实际工作,护生要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实习计划。

1.2.3带教不放手。由于目前手术室工作量大,手术接台多,护生动作慢影响手术进程,带教老师为尽早完成手术而不放手让护生操作[3]。加之护生在实习期间出现问题要由带教老师承担责任,所以有些带教老师对绝大部分技术性操作不放手,导致护生操作机会少,实习效果差。

1.3学校方面。理论与实际脱节。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护生可能闻所未闻,加之教科书上部分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理论无法联系实际,让护生感到无所适从,不能将书本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2对策

2.1完善带教体系,合理配置带教老师。建立分级带教、成立护理带教小组[4]。护士长重视并参与带教工作,明确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的岗位职责,根据学生的实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测评等严格考核带教组长与老师,让带教组长和老师既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有成就感。带教老师需要具备严谨的学风,工作经验丰富,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实习护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挑选道德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教学沟通能力强的带教组长,定期召开教学会议,讨论和总结护理临床带教工作计划、工作成绩、护生生活问题和需要改进的问题,还要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集中培训和定期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同时,带教组长与学校的带教老师保持沟通,定期进行反馈,比如本科护理教材中涉及手术室的内容较少,可以在学校增加手术室操作的实习课,或者在见习时选择教学医院的手术室,增进护生对手术室的感性认识。

2.2提供有效心理支持。护士长和带教组长接待护生时,给护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告知手术室是一个治病救人的一个重要场所,各项制度必须严格遵守,但是手术室高强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手术室又是一个互帮互助、互相关心的大集体,手术室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强调接触锐利器械、接触病员血液体液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上班前必须吃早餐,教会大家如何预定午餐,如何适应手术间的温度等,让护生感觉到传递给他们的人文关怀,使其心中有数,减轻护生的紧张感。临床带教老师应重视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指导她们学会应用心理支持系统,掌握应对技巧,有效缓解压力,提高对压力的自我调控能力。当今的护生自尊心极强,多采用鼓励式的教育,带教过程中在坚持原则的同时需注意方式方法,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护生心理适应能力。

2.3示范操作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带教第一周,带教组长集中护生,示范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包括外科刷手法、穿脱无菌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上取手术刀片、穿针以及传递器械,护生反复练习,考核过关后才跟随带教老师洗手配合手术,这样就让护生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节约了教学成本。使用多媒体可将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人员结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职责和特殊注意事项、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等情况集中系统的展现出来,更利于学生形象思维。

不同手术需要的不同、器械不同、仪器设备不同。在临床带教上受时间、人员、手术要求的制约,很难全方位掌握。采用多媒体以图像、动画、视频、音频及文字资料同步表达的视听信息融于教学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把护生可以参与的各科中小型手术,如甲状腺手术、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腹式子宫切除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等视频资料进行播放,使护生了解大体手术过程以便于术中配合。而且护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资料拷贝,灵活自主学习,效果更佳。

2.4培养团队精神。手术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的地方,尤其在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更是如此,需特别强调团队精神。护士与医生之间娴熟的配合可以提高医疗安全性,并缩短手术时间,为医患双方减轻负担。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密切配合在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责任事故。护生上台前安排其先初步了解手术程序,术中再适当讲解,随时了解手术进展,以免护生完全是一片茫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积极、主动配合与沟通,避免延误手术,护生才有学习的兴趣。而带教护生巡回时一定要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让护生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无菌观念。护生相对熟悉后,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小手术时放手不放眼,让护生进行一定的独立操作,以及有意识地带护生参加一些急诊或大型手术,让她们体会团结协作的氛围,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

2.5严格实习考评。科室护士长、组长、带教老师严格执行考评制度,我科对护生病事假的请假有严格规定,护士长只有一天的批假权限。护生出科前,科内组织召开座谈会,组织学生与老师的双向测评,征求护生意见,分析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带教质量。学生的理论成绩占40%,操作考试成绩占40%,平时的表现占20%,护生的实习小结填写好后,带教组长填写考试成绩,护士长签名,学生的实习档案教教到护理教研室统一保管。

3讨论

通过对当前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护生角度分析:缓解了护生的紧张情绪,提高了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化了护生的职业责任感,尽快适应了手术室实习;从带教管理方面方面分析: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保证了带教安全,提高了教学质量;从学校的角度分析:了解了教材的局限性以及教学中的改进方法。充分调动护生、手术室带教体系和学校的积极因素,鼓励、激发教学热情,学校、科室、护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手术室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红颖,邵春红.手术室实习护生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2):135-136

[2]徐博媛,秦姣红,陈丽红,谭彩姬,颜春铭,杨淑群.手术室护理带教中护生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26~227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2

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大多数为量大、节奏快,我院为肿瘤专科医院,其手术方式以肿瘤根治为主,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工作繁重紧张,从而护士容易产生精神、心理等工作压力,这些压力直接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工作质量,现将手术室护士产生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如何实现自我调节介绍如下:

1 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1.1 紧张的工作状态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合,护士工作性质与病房护士有很大的区别,洗手护士上台后为做好手术的配合,时刻关注手术医生的步骤,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巡回护士是整个手术间的大管家,台上物品的供给、室内温湿度的调节等,无特殊情况一般不离开手术间,其工作环境及氛围都要求手术室的护士保持清醒的头脑,故精神高度紧张是手术室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

1.2 工作负荷过重 手术室的工作量与外科手术多少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肿瘤患者较多,每天的手术量非常大,有些手术的时间又相对较长,手术室的工作性质没有中午休息的时间,连续大量的工作使护士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很容易产生疲惫感,超负荷的工作必然会对护士的身体、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1.3 生活不规律 每例手术的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下班时间不可预料。手术室的护士休息规律被打乱,特别是遇到急诊大手术时,必须随时做好工作的准备,长期生活不规律造成机体平衡失调而导致身心疲惫。

1.4 手术的快速发展及特殊性 现代手术发展迅速,所需物品种类繁多,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才能做好手术配合,手术无论大小,都有一个性质:相互配合。不同的医生有不一样的习惯及个性,手术室护士与其每日接触,如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工作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手术室的护士必须有过硬的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也给护士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2 心理压力对护士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压力因素,不断完善自我,能促使护士强化业务水平,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

2.2 消极影响 压力过度容易使护士产生疲惫、抱怨等不良的工作情绪,如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态度不认真,甚至出现护理差错,后果非常严重。

3 如何实现自我调节

3.1 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 要同情、关心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通过你的辛勤工作能使患者痛苦减少,有时甚至可以帮他(她)获得重生的机会,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

3.2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熟练的手术配合会消除你对手术的恐惧,得到医生的认可和表扬也可增加工作的自信。通过不断学习,娴熟的业务技术本身也可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士缺乏安全感带来的心理负担,这也会减少很多的心理压力。

3.3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手术室的工作需要有很好的协作性,创造一个团结协作、共同上进的集体氛围,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使每个人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会使护士减少很多工作上的压力,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3.4 勇于说出自身的感受 当你觉得手术压力过大或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向护士长说明,给予调换或休息。同事们相互交流,不懂之处及时向老师请教,通过调整自己来使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

3.5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利用休息时间可选择旅游、购物等方式来给自己减压,休息时间的合理安排会使自己的压力得到很好的缓解。

手术是一项需要由医生、助手、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工作,无论哪一个人出现了失误,都可能影响手术的成功,以至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死亡[1]。故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不容忽视,应及时找出各种压力来源进行分析,通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更出色地完成手术室的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3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84-02

手术室进行急诊治疗过程中,由于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引起诸多不适,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长期的身体疼痛导致患者丧失冷静与理性,若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患者会感到极大的委屈和愤怒,极有可能发生护患纠纷[1]。本文以68例急诊患者展开研究,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手术各项标准。采用随机分配的办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为23―79岁,平均年龄为(28.7 12.5)岁;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在25―76岁,平均年龄为(29.5 13.1)岁。比较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由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士要详细交流,争取最短的时间了解患者的大量信息,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和心理状况,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必须注意事项。接诊患者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处理各项复杂情况,采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获取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②术中心理护理: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全程陪伴患者,使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进行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静脉输液状况,并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情况,例如:发现患者情绪比较紧张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果断判定正确的处理方法,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器械手术要操作熟练、眼疾手快为主治医生提供相应的手术器械,尽可能减少手术器械碰撞次数,避免为患者带来负面影响。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主治医生、巡回护士要轻声交流,不要探讨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尽量做到轻声说话、轻操作。③术后随访:手术完成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能帮助护理人员更准确的评估护理效果并积累相应的护理经验,提升整体的护理水平。如果患者得知手术室护理人员依然关心其术后状况,会感受到温暖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标准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如果P

2 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组共出现2例血压升高、1例心率加快、3例神经损伤患者,对照组有5例血压升高患者,心率加快和神经损伤者分别为3例、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7.06%、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通常心理状况比较复杂,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急诊患者诊治及抢救时间比较长、痛苦较大,部分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严重者会拒绝治疗[3]。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开导患者,实施相应的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突发的意外事故会致使患者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大忌,如交通事故导致年轻家庭成员死亡,患者家属情绪比较波动,这是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影响,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较大。因此,对患者实施抢救时,要合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患者及家属获取良好的心理护理,确保急诊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其心理状况变化比较复杂,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由被动手术转变为主动接受手术治疗,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早日康复[4]。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神经损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急诊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措施,能帮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运琼.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66,36.

[2] 肖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12):107-108.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4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噪声对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90例非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手术中减少噪声,白天控制在38 dB,夜间控制在20 dB,保持安静舒适和的手术环境;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焦虑水平和满意度。结果:手术后试验组病人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手术中的噪声,为病人建立一个安静的手术环境。

关键词 手术室;噪声;焦虑;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84

手术室噪声是指手术室中吵杂刺耳的声音,主要来自各种器械的报警声及电刀、吸引器的运行声音,易给病人带来不良刺激。从手术室满意度调查和病人的反馈显示,手术室噪声是病人对手术室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在我院全麻手术仅占40%,主要为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臂丛麻醉、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病人全程或间断处于清醒状态,手术间所产生的噪声会对病人产生焦虑的心理,随之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生理变化[1]。现将手术室噪声对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9月手术病人90例,男38例,女52例。年龄18~60岁。均为非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其中普外科45例 ,妇科20例,骨科25例。病人语言交流正常,无精神障碍。将90例病人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试验组手术室噪声控制在夜间20 dB,白天控制在38 dB。对照组对手术室声响未做任何干预。

1.3噪声测试Android手机下载噪声测试仪软件,对手术全过程进行噪声监测,测定结果按国际常用的dB-A为单位来分级[2]:10~40 dB为相当安静,40~80 dB为中等声响,80~100 dB为很响。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焦虑发生情况。焦虑程度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总分为20~80分,SAS评分≥50分为焦虑,否则为无焦虑[2]。术后让患者填写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90分以上非常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焦虑发生情况比较(表1)

2.2两组病人手术后满意度比较(表2)

3讨论

3.1噪声对病人的影响手术本身对病人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而噪声又给病人增添新的应激因素,产生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3],在噪声刺激下,病人首先产生情绪的改变,如焦虑、恐惧、愤怒等;可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降低,传导减弱致使机体反应迟钝;噪声还可导致病人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3.2手术室噪声来源

3.2.1人为噪声在手术中医护人员不注意保护安静的医疗环境,大声谈笑;进行实习生带教时的讲解,没有控制好音量;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开关门声;搬挪凳子声,等等。

3.2.2非人为噪声电刀器械的声音;心电监护的声音及报警声;负压吸引器的响声;手机及电话的响声,空调、推车等产生的噪声,成为影响病人情绪的噪声来源,极易让病人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进而引起病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

3.3干预对策

3.3.1保持手术室安静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免病人会产生焦虑,担心医师不专心手术,对手术过程不利。对实习生的讲解尽量小声,必要时加手势表示,消除病人担心实习生业务不熟的顾虑。医护人员禁止带手机进入手术间,或者将手机调为震动,以免铃声引起病人焦虑。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进出手术间次数及频繁走动。

3.3.2对于手术室仪器、设备定期检查维修手术室推车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上油,减少推车产生的噪声;负压吸引器安装滑轮并随开随用;手术间的凳子有胶垫,减少移动时的响声。

3.3.3用音乐分散病人注意力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恢复心理平衡,分散其注意力,有助于病人的放松[4]。手术过程中不过避免的要用到一些仪器及检测设备,术前随访应向病人说明,在征得病人的同意后,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欣赏水平,为其选择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或心经音乐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40 dB以下,以舒缓手术室的紧张气氛,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4结论

卫生部综合医疗管理标准(试行)规定,手术室噪声应不超过38 dB,否则会对人造成生理及心理的伤害[5]。因此手术室要保持白天不超过38 dB,夜间应低于20 dB为宜。

通过分析手术室噪声的来源,采取干预对策,保持手术室安静、舒适、柔和的环境,以减少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手术治疗的配合程度,有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蓝秋丽.手术室环境对病人生理心理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9):2395-2396.

[2]杨丽娟,朱兰芬,黎伟莲.手术室噪声对病人生理心理影响及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C):1332-1334.

[3]赵景芳.噪声污染对手术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4.

[4]周思萍,郑晓丽.音乐疗法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94.

[5]王金凤,田鹏,潘丽霞,等.噪音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及干预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401.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5

关键词:进展;手术室;护士

近几年,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医疗技术、器械等的引入,引发了外科领域中理念的改革、手术方式的创新。当然与外科息息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也随之变化,护士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变化。

1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与护士的角色特征

手术室作为独特的护理单元,为患者提供手术期的护理服务。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机械地配合完成手术任务,注重手术时的护理而忽视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护士在传统的护理治疗中担任手术患者的护理者和外科医生手术助手的角色,这种助手的角色更多地表现在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手术器械和配合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护士的基本职责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过程的平稳。对清醒患者,手术护士有责任向患者提供手术中的信息并消除其疑虑和紧张,取得患者的术中配合,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手术。

2外科学发展带动手术室护理发展

2.1手术患者年龄段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而老年人手术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老年人对手术特别是急症手术耐受性低,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因此,老年人手术对外科技术和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微创外科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改进,使新生儿外科包括胎儿外科治疗有了惊人的发展。

2.2修复重建外科日新月异由于外科手术技术、供体保存液、术前配型、免疫抑制剂等关键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移植医学也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开展了33种临床同种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大多数用于移植的器官是取自尸体,但由于尸体器官短缺,现在也进行活体器官移植。此外,克隆器官和异种移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可能,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供体器官匾乏的状况,极大地推动器官移植的开展[2]。

2.3微创外科精益求精新世纪的人们在积极寻找最完美的手术方式:更安全、更经济、更精确、创伤更小,微创外科手术符合上述要求,近10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范围涉及各手术科室,可谓"无孔不入、有腔必达"。由于内窥镜只有二维的可视界面,手术导航系统的出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能实时地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手术工具、实际创伤等形态和改变,使外科医生能更加准确地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避免健康组织受到损伤。

2.4虚拟现实、医用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与远程技术的革命性改变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与环境中的客体进行体验和交互,从而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一种技术。这种系统,既可以完成手术的辅助定位,还能为医生护士提供虚拟的手术场所,最后还能为护士培训提供有利的数据。

3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发展及护理人员定位的转变

3.1从普通护理逐渐转变成专业护理随着我国医疗外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外科逐渐变得更加专业,用于手术的设备分类也越来越精细。试行的结果表明,专科化的护理,使护士更快熟悉高新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更快熟练掌握各个专科手术的配合技巧,使手术配合更默契。

3.2护士成为手术医生的合作者。专科化后使护士具有更高的护理技能,手术室护士不再只是充当"外科医生助手"的角色,而是趋向于"合作者"的角色。在欧关国家某些医院,手术前消毒铺巾的工作已经由护士来完成,还出现了出租手术间和护士的管理方式。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

3.3护理管理从"人治"走向"法制",更注重"人本原理"的运用。护理工作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服务和管理与法律密不可分我国颁布的《护士管理法》使护理管理从"人治"走向"法制",把手术中的道德规范提高到法律规范的高度,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走向法律轨道。

3.4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目前,计算机在大多数医院手术室中被广泛使用,其用途主要是用于手术信息的和信息、数据的管理。患者及其家属可通过计算机系统了解手术进程,护士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手术患者全部医护信息的查询,自动完成手术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采集以及统计报表,规范了手术室各类文书、统训的报表,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同时为培养护士超前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结论与展望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定位转变及手术方式的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当代护士的护理观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专科护士将不断涌现,传统、单纯的手术配合的工作方式亦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手术配合。新形势下手术室护士必须更新观念,懂得应用信息技术,从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来完善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重新确立专业职能,发展全面的专业能力,重塑职业形象,才能适应职业角色和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新技术范文6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乳腺癌;心理应激;影响

人性化服务表达的是高尚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先进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情感、心理、精神上的优质服务,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医疗效果[1]。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及女性生命的主要原因[2],死亡率高达5%[3]。乳腺癌一旦确诊,患者往往产生悲观、恐惧、失眠、疑虑等心理和生理反应,感到死神即将来临,惶惶不可终日,出现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对患者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不仅病情加重,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生理状态。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共收治乳腺癌患者90例,除共同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外,对其中45例患者重点采用人性化服务理念进行舒适护理和术前减压指导,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25~65岁,文化程度,中专以上39例,小学以上44例,文盲7例,均已结婚,其中右乳腺癌43例、左乳腺癌47例(伴腋下淋巴结转移16例),术前均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教育程度、家庭婚育状况、工作情况、收入等方面均无差异(>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乳腺癌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稳定患者情绪 密切护患关系 经过确诊的患者入院时对自身的病情基本都有一定了解,她们通过看书、上网、咨询等方式对手术、化疗、愈后有严重的排斥、恐惧心理。入院情绪非常悲观绝望,作为护士应该站在对方角度去理解和关心患者,对患者实施情绪反应的自我调节,有助于降低患者因不良情绪所致生理水平的激活[4]。使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处于正常范围,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5]。要专注患者的倾诉,让患者感觉到被尊重和被关爱,要把情感渗透到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每周两次和患者谈心时间不低于30min,积极参与患者的家庭生活,向她们传授疾病知识并提出好的建议。

1.2.2 加强心理干预 鼓励参与治疗 闵军霞认为[6]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学历高、年轻、疾病分期晚、疾病症状重呈正相关系。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避免宣教格式化,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确诊期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足,从而对癌症充满恐惧,害怕死亡,我科主张让患者了解病情真实信息,并能积极参与治疗讨论,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成立病情咨询室,让患者详细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重度焦虑患者请心理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缓解压力,达到风险共担,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1.2.3 做好术前访视 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乳腺癌手术对机体产生的创伤是巨大的,手术后的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时的自然反应,患者心理和生理高度紧张势必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愈后,对患者实行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麻醉师联合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医疗程序,对手术患者做最后评估,介绍手术的大致时间和手术成功的案例,以及麻醉风险、麻醉中的注意事项等[7]。让患者感觉到被医生重视和医生负责的态度,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

1.2.4 术后温馨护理 促进家庭支持 在各种癌症中乳腺癌患者抑郁程度最高。资料表明抑郁使癌症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8]。术后患者会出现疼痛、依赖、抑郁、敏感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积极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言行去关心体贴患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如握手倾听、轻拍背部、听轻松音乐、转移话题等,指导家属特别是丈夫要对患者加倍呵护,切勿在患者面前谈及经济压力和家庭事物,选择可口饮食,避开敏感话题,帮助患者度过生命中最难受的手术化疗期。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两个量表均20个条目,用来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主观感受,计算SAS、SDS得分,评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以50分为评分基准线。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实施人性化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会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乳腺癌患者在病情发展和诊治过程中,不但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心理负担,作为女性特征的的丧失也会造成巨大心理冲击,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呈明显升高趋势,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但手术造成身体的损伤和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支持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生活。作为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应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大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疏导,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突发疾病,本研究对45例乳腺癌患者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人性化的舒适服务和心理干预,消除焦虑恐惧心理,调动了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成功经验值得临床不断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海琴.樊秀琴.人性化服务理念在糖尿病患者康复中的指导作用[J].当代医学,2013,19(15);123.

[2]中华护理学会.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

[3]张索娟.耿寅卯.王晓春等.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2):33-35.

[4]汪洁.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J].按摩康复医学 ,2012,9(9):145.

[5]刘晓健.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J].医学创新研究.2007,6(17):107.

[6]闵军霞.癌症患者心理反应调查分析及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