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1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体系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完备性、科学性、可行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指标内容应该覆盖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所有要素,反映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重点突出,适应变化,易懂、易用。指标数据应该便于采集、分析和比较,从而有利于企业改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作为专门从事信息化评价的机构,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了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评价,影响很大,几乎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它包括3大类指标:基本指标、补充(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所谓基本指标是指能体现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的统计指标,其反应的是企业基本发展情况,实践中多用来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所谓补充指标是指以企业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特征出发,结合整个行业特点,参考相关的标准,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效性客观评价的指标。它具有定量分析的特点。其主要通过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指标构成,适宜度指标主要包括:战略适宜度、投资适宜度、应用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与文化适宜度。灵敏度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灵敏度、对外反应灵敏度和管理效率灵敏度。适宜度和灵敏度两项指标的得分总和即为效能指标的得分。多用来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进行定级。所谓评议指标是由第三方的专业评价机构,组成专家组对影响企业信息化实效的特殊因素展开判断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对所有企业都具有指导评价效用,从企业化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企业效益等6个方面(准则或一级指标),用21个指标定量而客观地描述了企业信息化状况,便于认识企业信息化基本状况和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值(总指数)I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状况(水平),其计算如下所示: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表示第i类准则(―级指标)的得分。表示第i个准则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l00%。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划分成6个大类,每―类的权重设计如下:战略地位:10%:基础建设:20%;应用状况:20%;人力资源:15%;安全:5%;效益指数:30%。而如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即准则下面还有子准则,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是第i个准则下属的个子准则的指标值;是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可根据层次分析法等,结合政策导向确定。j=1,2,…,,i=1,2,…,n。,各基本指标简述如下:

(1)信息化重视度(分)。从三方面评价:主抓信息化工作领导者的地位;CIO职位的级别设置;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预算。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软件、硬件、培训、专业IT人员的聘用费用、维护费用。其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

(4)网络性能水平(分)。

(5)计算机连网率(%)。

(6)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信息化手段在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市场调查、销售数据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培训等领域的运用覆盖率。

(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主要包括:信息流程的监控、电子公文交换、文档共享、收发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信息集成、业务学习、企业员工个人数据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日程安排等全方位的企业办公自动化应用。

(8)决策信息化水平(分)。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依据广泛的信息资源,经过采集、初步分析处理后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参考。

中级水平:对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较为详细的处理,然后优先出可靠的决策执行方案,从而更进一步地支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

高级水平:开发出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依据系统分析,来智能化进行决策。

(9)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根据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3个级别定性评价。其中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初级水平:企业主要业务流程信进行息化管理,缺点是容易造成部分主要业务流程出现信息孤立现象。

中级水平:企业绝大部分(80%)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可以各流程间可以充分共享数据信息。

高级水平:信息化水平涵盖企业全部主要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最优化控制。

(10)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分)。这部分通过以下两大类进行评价:服务对象列表和服务功能列表情况。其中:服务对象列表包括企业员工管理、管理决策者、企业终端客户、供应商、其他合作伙伴。服务功能列表包括信息、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等。

(11)网络营销应用率(%)。企业整个营销收入中,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12)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企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覆盖率以及信息化数据的整合效能和水平。其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13)人力资源指数(分)企业员工大专(含)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

(14)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包括:企业员工掌握IT技术的人数占总员工的比例;管理层非专业IT技术员对信息化技术学习掌握的水平。

(15)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为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所投入的费用:软件、硬件、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等。

(16)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为强化企业信息安全,企业对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企业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保护企业高层信息安全的措施,其它一些有关信息化防范安全措施,如,企业信息实时和定时备份;企业要具备2个以上的ISP;企业级杀毒软件安装,并及时升级程序;单机版杀毒软件安装,并保证及时升级;邮件加密保护;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并有专业IT人员维护;企业档案、员工信息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网络流量相关设备要有备份。

(17)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18)资金运转效率(次/年)。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

(19)增长指数。通过企业自身的调查报表,计算出企业某一时期的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的增长比率,并与同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和营利利润增长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准确分析企业自身的发展,确定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层次,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总之,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的概念在国内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带动了国家信息化全面建设,人们开始从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信息化水平或绩效方面评估。信息化评价是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信息化评价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涉足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单位尚不多,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素华.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7,22.

[2]蔡荃.企业信息系统资源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2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业务方面;评分细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37

[中图分类号] F4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61- 03

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为更好发挥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2011年5月10日,住建部印发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1],为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开展,信息化逐渐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否相匹配如何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建筑企业信息化应按什么标准建设……为了解决我国建筑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化评价标准和体系问题,2011年12月26日住建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2],该《标准》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

1 《标准》简介

《标准》共有5章,分别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评价指标与评分及评价规则,《标准》的公布实施结束了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长期缺乏国家标准的历史,为引导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标准》业务方面的评分细则研究

《标准》在第3章规定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应对企业业务、技术、保障、应用、成效等5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不同,把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分为5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A级、B级、C级、D级和E级),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探讨业务方面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

业务方面评价指标包括经营性业务信息化程度、生产性业务信息化程度和综合性业务信息化程度。在《标准》的第4章第2节《标准》用3个表格规定了这3个评价标准的评价要点及评分范围,如市场经营管理的评价要点包括市场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工程项目资信管理、雇主信用管理、竞争对手管理、市场营销绩效管理、统计分析等内容,评价点的评分范围为0~27分。仔细研读《标准》风险,在《标准》中没有明确这些评价要点如何计分,评价专家实际评价时,随意性较大,既可以评27分,也可以评0分。因此,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可操作性,使评价计分更加规范、更加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论文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将所有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进行研究, 评价专家只需根据施工企业申报材料,判断企业是否满足评价要点的要求就可以计算该指标的得分,具体如下。

2.1 经营性业务信息化程度s11的评分细则的研究

经营性业务信息化程度按表1评分,评价指标得分为各评价点得分之和[2]。

2.2 生产性业务信息化程度s12的评分细则研究

生产性业务信息化程度按表2评分,本评价指标得分为各评价点得分之和[2]。

2.3 综合性业务信息化程度s13的评分细则研究

综合性业务信息化程度按表3评分,本评价指标得分为各评价点得分之和[2]。

3 结束语

《标准》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规定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但未明确评价指标的具体评分计算办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调研及调查问卷等手段探讨了《标准》的业务方面指标的评分细则,为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3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66-02

我国政府自2000年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后,企业信息化由此形成热潮。当前,企业在其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片面追求采用高、新、全的技术,而不顾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水平如何,造成了众多企业的信息化投资不能产生合理的回报,甚至失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大规模信息化投资前必须准确地测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信息化投资战略。制造业在工业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研究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从整体上优化企业各项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 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1.2 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众多,过程复杂且易变性强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 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 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 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2 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 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计算机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为:CAD/CAM应用水平、ERP系统应用水平、电子商务应用水平、Internet应用水平、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系统衔接能力七个方面。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 Balanced ScoreCard, IT 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应对网络安全能力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基础分析;基础评价;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0.7

1 企业信息化简介

企业信息化在国外早已实现,在中国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我国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的很多企业管理基础差,无法支持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信息化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各个行业的效率和收益都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特性有累积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复杂性。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属于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变革,总结经验的过程。通过不断积累,然后逐步的加大对信息化的依赖,提升企业效率。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企业的信息化和管理基础属于一种互相反馈、互相交互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增强能够增强管理基础,管理基础的优良同样也可以带动企业的信息化,最终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良好的提高。

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分析

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业务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信息流指使用、处理和采集信息的一个过程。业务流指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指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企业管理过程就是对企业信息的一个处理过程。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使用。因此企业信息化管理就要做到企业信息的信息化采集、信息化处理等。一旦信息采集出现失误,将为决策者对企业做出的决策产生决定性的错误。总而言之,企业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使用的过程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管理基础和管理行为两个层面。管理基础反应的是对管理工具,管理行为反应的是人的作用。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行为层又可以分为习惯、程序、标准和制度。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层又分为人员素质、标准、方法和工具。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因素集可以分为决策管理层、管理调度层和操作控制层。决策层展示的是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反映了企业决策层的信息利用率。信息利用其实就是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信息,当然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获取到的最终信息也必定是错误的。加强对信息的利用是为了让决策者快速的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通常来说,经验比较丰富的决策者往往可以更好的利用手中已有的信息。信息利用的情况是对一个决策者能力的体现。管理调度层包括管理技术、管理行为、工作标准、信息理念和中层素质。操作控制层包括管理技术、管理行为、工作意识、操作标准和个人素质。

3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评价

3.1 企业信息化管理指标的评价原则

(1)全面原则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包含所有的领域,只有评价指标完整才能具有代表性。

(2)简介原则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指标应该浅显易懂、语言简练,不能说为了体现全面原则就长篇大论,找不到重心所在。

(3)唯一性原则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指标应该具有唯一性,每个指标都代表的是一个领域、一个方面。避免指标具有二重性或者交叉现象。

(4)易度量原则

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指标的选取,应该尽量选择容易度量的,可以度量到准确数据的,避免出现模糊两可的事情。更不能因为人为原因改变度量数据。

(5)针对性原则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指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如果这个企业是涉及某个行业或者领域的。它的指标就应该符合该行业特点。

3.2 综合水平评价模型

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中的薄弱环节和薄弱点,通过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来知道企业在管理基础上的策略。通过对企业管理基础的薄弱环节和薄弱点的发现,进一步找出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可观的找到企业管理基础的不足和问题是企业信息管理基础评价的目标,通过对企业管理基础进行评价来明确企业将要改进的方向和提出企业改进的策略。要对企业的评价提供按照如上指标原则的评价指标,根据指标定量的评价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最后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基础的评价提出企业以后发展的方向。

3.3 模糊聚类评价模型

在上面说的企业管理基础的整体评价模型中是对企业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价,通过整体评价的结果来说明企业以后将要向哪个方向进行改进。但是,模糊聚类评价模型针对的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薄弱环节和薄弱点,针对的是存在问题的那些部分进行评价,从而来帮助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水平慢慢提高起来。模糊聚类评价模型通过突破原始的分类方法,将好坏因子量化、合并的形式,科学的找出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优点和弱点,然后针对薄弱点制定策略进行改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生产力的作用。

4 总结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分析和评价研究,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有时候不仅仅指的是信息技术,当然信息技术也属于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针对的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展开研究,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的分析和评价方面的研究,来让参与企业管理的员工对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祁玉梅.模糊聚类分析在建立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1.

[2]李钢,齐二石,党占军.基于BPR理论的C1MS企业组织重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0:21-24.

[3]唐志荣,湛素华.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51-54.

[4]韩庆兰,高阳,陈松乔.论与CIMS相适、谈的企业管理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6:61-65.

[5]甘初初.企业信息化与生产管理—全国第四届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0.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范文6

[关键词] 信息化;效益;评价;现状;关键;油气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33

[中图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061- 03

1 引 言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从信息化的层次看,从低到高可分为部门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其中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效益”是指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效益是信息化的动力和唯一目标,有效益的信息化才能良性发展。

信息化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建设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投资动辄上亿元,但最终可能以失败告终,信息化的效益问题已成为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据美国的统计数据:80%~90%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未达到预定目标或超过预算,40%以部分失败告终或最终放弃,不到25%完全符合目标,只有10%~20%满足所有既定标准[1]。

但信息化确实又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据国外调查,设计完善的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平均效益为: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期缩短50%,制造成本降低12%,生产能力提高10%~15%,管理人员减少10%[2]。

由于信息具有复制性、共享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主要是通过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率为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归纳起来,信息化效益具有广泛性、间接性、递进性、长期性、延迟性、无形性、模糊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信息化效益评价涉及部门多、数据种类杂、数据量大、数据获取困难、评价指标和方法难以确立,造成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作用被低估,影响了信息化的长远稳定发展。

2 信息化效益评价现状

基于信息化效益评价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很早就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来评价信息化的效益。1992年平衡计分卡的提出使信息化效益评价全面走向综合性评价,现有大部分评价的思路都源于此并占据主流[3]。

我国于2002年正式推出了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全面评估我国各类企业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评估依据和标准。

从笔者查询的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出,虽然在信息化效益评价方面已有不少理论和方法,如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专家评价法、灰色评价法、净现值法、综合评价法等,但是由于前文所述信息化效益的特殊性,信息化效益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指标体系实用性和通用性差,对评价主体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可信度低,部分指标数据无法获取,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分析等。总体来看,国内外都还没有形成科学、权威、系统、规范、定量、通用、实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3 信息化效益评价的十大关键点分析

笔者根据多年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实践,认为要进行信息化效益评价,需要处理好以下十大关键点。

3.1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定性评价是指用定性指标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定量评价是指用定量指标、采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和深入。

鉴于信息化过程中的很多因素无法用数据衡量,定量评价指标难以包含影响效益的所有因素,特别是那些对效益有重要影响但难以量化的因素,所以进行定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定量研究是必然趋势,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定量评价体系和方法,给信息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实施、后评估、审计等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和参考。在设计定量评价指标时要尽量做到计算简便、资料获取方便、评价指标含义明确、可操作性好等。总之,要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相结合,当前应以定性评价为主,适当结合定量评价。

3.2 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效益按领域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指信息化资金投入和产出的比较。社会效益是指经济效益之外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和效果。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经济效益可以用资金产出与投入之差来表示,该差值既可能大于零(有经济效益),也可能小于零(无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需要大量实际数据,其中财务数据的获取难度很大,而且经济效益往往间接体现在企业总体效益之中,要想全面确定每一个指标既不切实际,也难以做出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经济效益评价是国内外都面临的难点。

社会效益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提高领导决策能力、规范企业管理、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实现,其评价应以综合分析为主,考虑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对某个企业的影响。

由于信息化主要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物质产品,所以评价时不能简单地用有无经济效益来评价,否则会导致评价结果片面化,误导信息化决策。

3.3 直接效益评价与间接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效益按受益面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指由信息化直接带来的价值(主要指经济效益),包括产量增加、新业务开展、成本降低等带来的效益。国际上有不少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和出售的公司(如IHS公司价格昂贵的油气行业数据库产品),其经济效益是可以直接用市场价格来衡量的。

间接效益是指与信息系统有关、但无法简单归因于信息系统的效益,如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工作效率、决策水平、市场竞争力等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虽然间接效益不能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但它真实存在,是信息化带来的重大财富。

由于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对管理和科研生产的支持来间接取得效益,其效益一般都包含在企业或组织的总体效益中,难以把信息化效益从中区别和分离出来,也难以像其他工程项目一样可直接实现效益,这就是其间接性。所以进行信息化效益评价时不应只关注其直接效益,而应更关注其间接效益,后者往往比前者更为重要。同时目前也缺乏有效的直接效益评价方法,所以在选择评价方法时,不应当使用传统的以直接效益分析为主的方法,而应以适合间接效益评价的方法为主。

3.4 有形效益评价与无形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

按效益测定的难易程度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有形(或显性)效益和无形(或隐性)效益。

有形效益是指信息化后可以用货币定量计算的明显效益。无形效益是指不能用货币价值衡量的效益,主要指企业各种行为有效性的增强(如客户及员工满意度、公司形象、竞争优势、管控能力、决策能力、研发能力、组织灵活性、流程优化、反应能力、数据共享、协同水平等的提高),这部分效益虽然难以明显看到,但它们客观存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化逐步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发展,有形效益比重会降低,而无形效益比重会上升。因此在评价时应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确定评价的重点。

3.5 长期效益评价与短期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效益按时间可分为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有些效益在信息化初期就会显现(如工作效率提高),而有些效益(如创新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显示出来。

信息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的信息项目一般周期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建设、发展和成熟,投入运营后还有完善、优化、维护以及用户的适应过程,因此其效益在短期内一般很难进入最佳状态,而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步体现。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讲更重要的在于许多长远的回报。根据美国的调查研究:信息化对组织的财务影响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在短期内信息化对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与投资成本基本一致,在长期内(使用5~7年的数据分析)信息化对生产率的贡献增加到5倍以上。

有些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是一种“交钥匙”工程,在一次性投入后就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效益的长期性。企业领导要有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通过科学合理的长期信息规划以及各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保证其效益的实现。

我们在评价信息化效益时,既要考虑短期效益,又要考虑长期效益,给信息化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同时还要逐步实现信息化效益的全程评价,将评价贯穿于信息化前期规划、中期实施和后期运维的整个过程中,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6 宏观效益评价与微观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效益按层次可分为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具体到一个企业,分别指信息化对整个企业的效益和对某些业务、部门的效益。

我们在评价信息化效益时,应将反映整个企业信息化的宏观效益指标同反映微观效益的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以宏观效益指标体系为指导,结合各个业务和部门的不同特点,科学制定出反映各具体业务和部门效益的指标,才能获得更为合理的结果。

3.7 成本评价与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效益评价是无法回避其成本的,要扣除由于该效益而发生的成本,做到成本评价与效益评价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

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成本。信息化成本与其效益一样,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加以分类和研究,如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形成本与无形成本、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等。从信息化成本的功能属性出发则可分为硬件、软件、基建、网络、人工、水电、耗材、培训、管理、资料、差旅和咨询等费用。

在信息化过程中应增强“成本”意识,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深入研究信息化成本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效益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与效益评价指标。现在的有些效益评价方法(如用户满意度调查)就忽略了信息化成本概念。

3.8 手工评价与自动评价的有机结合

如前所述,由于信息化效益评价的复杂性,单靠评价人员的主观评价所得结果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大,因此从长远来看,应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更为严密的数理模型,研制快速、科学、有效的评价软件系统,以实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有机结合。这种系统可以通过知识库和专家系统等方式实现,加上一定的人工干预,实现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动态化,所得结果会更为客观和及时。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如中国工商银行以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研发了应用系统使用情况统计评价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成本核算和绩效分析的全面管理。

3.9 要根据不同的信息系统和企业分别进行评价

不同性质的信息系统,其发挥效益的方式和大小均会存在差别。例如基础设施类信息化建设(如机房、网络等),其效益主要体现在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基本条件和保障,效益的间接性和社会性更为明显。专业应用类信息系统(如各类专业应用软件)的效益会更为直接和有形。在评价时可以分基础保障类、管理类、专业应用类等分别建立相应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同时,对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企业,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信息化水平低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也会比较初级,其效益评价就较为简单,从单项业务、单个环节入手直接评价即可。对于中级信息化水平的企业,需逐步引入间接效益评价指标。对于较高级信息化水平的企业,就要以综合评价指标为主,重点分析信息化的长期效益和无形效益[4]。

3.10 多专业人员协同工作进行评价

由于信息化效益评价涉及许多复杂的事项,需要管理、信息、业务、财务、审计等人员的共同参与。具体评价时应由单位或者部门的主要领导牵头、多专业人员参与,利益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工作组,并逐步形成专业的评价组织,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4 评价实例

作为现代文明三大基石(能源、材料以及信息)之一的能源工业,其绝大部分业务都已离不开信息化的全面支持。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石油”)为例,其信息化经历了分散建设、集中建设到现在的集成应用三大阶段,在其许多业务领域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一旦某些重要的信息系统(如加油站管理系统)瘫痪,整个业务就无法开展,对企业乃至社会的影响可想而知。随着中国石油信息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投资的不断增长,如何评价信息化效益,已成为企业管理层、业务人员和信息人员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重要现实意义。

本节试以中国石油所实施的某大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为“Z系统”)为例,尝试从上述各个主要方面来评价其实施后的总体效益。首先从成本上看,这是一个投资达上亿元、一期建设周期就长达6年的大型信息系统,而且每年的维护费用都需要上千万元,这么大的成本投入,自然会引起各相关部门对其效益的极大关注。

虽然目前还难以对Z系统的效益做出全面、定量、准确的评价,但我们还是根据其特点,对其主要方面进行了评价。总体来看,虽然Z系统基本不产生直接的和有形的经济效益,但通过其实施,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相关数据资产和信息资源,促进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勘探开发研究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其效益更多地体现为间接的和长期的社会效益。具体的效益表现为:

保护数据资产。Z系统上线前,大部分数据使用纸质、磁带、光盘等来存储,不仅成本高,安全性也低(其中光盘的损坏率5年内超过了30%,磁带每年的损坏率约5%);系统上线后,使用磁盘和自动带库统一存储和管理数据,节省了拷贝带、纸质档案以及管理人员等花费,数据存储物理空间降低到原来的1/10,仅海外部门每年就可以减少数据资产损失约6亿元。

提高工作效率。总部管理人员过去需要某些数据时地区公司人员不得不将数据带到总部,不仅周期长,还需要大量的差旅费。Z系统建成后,总部通过网络就可以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对于研究人员,使用该系统后,逐渐从繁琐的数据收集和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节省70%以上的数据准备时间,整体缩短了勘探开发周期。

提升数据共享水平。过去大量的成果资料滞留在研究人员手中无法再应用,没有得到有效传递与共享。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工作模式,多学科研究人员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协同工作,促进了业务标准化和数据共享水平提升。

优化工作流程,降低投资。应用Z系统后,通过科学决策、优化流程,可减少钻探井数,从而大大减少投资。其中某油田2010年减少开发井2 000口,以每口开发井投资800万元计,可减少开发井投资160亿元。按信息技术贡献5%、该系统贡献20%,其贡献经济效益约1.6亿元。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形象。随着Z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的深化,其长期的综合效益会越来越明显。在多种国际交流场合,许多大的国际石油公司都对中国石油能建设这么庞大的信息系统而表示赞叹。

5 结束语

信息化效益评价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信息化各方面的关键关系[5],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实用的评价标准、完善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其研究还有待不断深入,将信息化从“烧钱工程”变为“效益工程”,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并提高信息部门和信息人员的地位。

我们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并不是“万能药”,特别是企业管理者不应把信息化目标定得太高,应当意识到信息化的复杂性、长期性、高风险、投资多等特点,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使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信息化实践和相关数学工具,进一步研究信息化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模型和软件。

主要参考文献

[1]邱昭良.企业信息化的真谛[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娄策群.信息管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赵苹,陈守龙. 国外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理论的述评[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