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技术

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1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质量,还可以降低术中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手术室的护理内容主要有无菌技术的操作、穿刺注射、皮肤护理及输液输血等。手术室患者在围术期会产生疼痛,进而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患者还出现心肺并发症、血栓及心理的障碍等机体器官的伤害。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的66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中通过无痛护理技术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的66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14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为22~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4±2.9)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为21~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7±3.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技术,无痛护理技术主要包括术前的无痛技术、术中的舒适无痛护理、术后的恢复护理和术后的随访等方面的无痛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无痛护理技术的主要内容:①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采用丁卡因胶浆进行表面麻醉后再利用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穿刺,在术前30min护理人员在患者的病房接患者时需给予患者丁卡因胶浆来进行局部的涂抹,在约1mm处进行静脉穿刺后在表面敷一层薄膜进行表面的麻醉,再用无菌棉签清洁和碘伏消毒。②无痛导尿:患者在行全麻诱导后再利用导尿的方法可以减少术前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在患者全身麻醉后采取导尿术的方法最佳。由于尿道黏膜受到尿管的刺激后变得比较敏感,患者在全麻苏醒期会产生躁动,所以在手术前需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患者可以在清醒后较好的进行配合,进而患者可以顺利的渡过术后麻醉的清醒期。③无痛置胃管: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干预的目标是观察患者是否有不怡当的行为,并对不怡当的行为进行诱导干预,进而减轻患者的担忧。在术前给予患者胃镜胶浆进行口服,给予患者盐酸地卡因对留置在胃管造成的疼痛及不适进行缓解。叮嘱患者在胃管进入15cm时进行憋气和停止吞咽的动作,并迅速的把胃管送到患者的胃中。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心率和血压等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满意度的评定标准包括不满意、一般和满意。

1.4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计数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的差,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不同护理模式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手术中患者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紧张感,术后患者的身体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及不适的刺激等,所以给予手术室患者无痛护理技术变得很重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无痛护理技术时需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患者接受无痛护理时还需进行其他的护理活动,给患者建立良好且舒适的护理模式。手术的患者一般都需在气管处插管后进行全身的麻醉,部分的患者在术前还需进行导尿和置胃管操作,该部位会被外界接触而产生强烈的刺激,进而在手术室中的患者会产生不适的感觉和疼痛,因此加剧了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严重的还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患者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会产生刺激性的变化,对治疗的过程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在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后肌肉可以变得松弛,血管充盈及神经反射变得迟钝等,因此降低了导尿过程中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并消除了患者心理的尴尬。在置胃管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丁卡因胶浆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过程中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果表明:无痛护理技术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且术后的生理指标优于常规的护理干预。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在采取无痛护理技术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得到显著的提高,术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均比较平稳,具有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纯,刘芳.注重无痛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当代医学,2011,17(18):111-112.

[2]倪颖,顾立兰,沈玉兰,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49-50.

[3]武玲玉,陈美好,阳莉萍.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7):129-130.

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2

【关键词】技术水平;心理素质;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23-01

护理质量是医院与患者的生命线,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患者的健康及手术的成败息息相关[1]。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施主体,需要克服工作节奏快、抢救任务重、工作时间长、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环境封闭、手术间气味特殊等困难。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及高新科技在手术中的应用,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掌握专业、心理、教育、伦理、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职业素质,并应具备抗压、排压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可调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术室护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手术室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手术室护理人员从业过程中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体验进行分析,以讨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及心理素质并提出强化措施,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3年1月从业于我院手术室的33名护理人员及此33名护理人员在这3年内引起的31台次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33名护理人员女性28人,男性5人,年龄20-46岁;护龄1-26年;其中护士11名,护师10名,主管护师12名。

1.2 调查方式 ①回顾3年间发生的31台次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病历、手术、麻醉等资料,分析导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标准参照《医疗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及手术室护理相关操作流程、工作职责、规章制度等。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2]测评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共设90个项目,包含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健康水平按得分高低分为5个等级,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③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3],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压力测评。量表由35个项目组成,概括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等5个因子。压力按得分高低分为4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不同人为性原因所致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采用构成比统计,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关联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构成情况表 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第一原因为统计目标,各项原因构成比见表1。

3 讨论

3.1 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分析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与工作时间的分配和工作量多少、工作的环境和需掌握使用的仪器设备、患者护理效果、科室管理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关性大(P

3.2 强化措施 ①转变服务理念,进行自我调控。现代医学模式已成为发展必然,护理人员应摒弃过去被动服务、单纯技术操作观念,转变为主动服务,能对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管理层可运用价值或情感激励法鼓励护士相信自己,促使提升自我价值。②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沉重的手术任务,还要面临知识、技术、仪器等更新和医护纠纷。工作压力这把双刃剑,适度则激励员工提高业绩,过度可引起不良身心反应,导致身体、心理和行为等异常[5]。医院应依法制定相应职业防护措施,优化工作环境和设备配置,组织开展多样业余活动,注重思想交流,关心、理解、尊重护士,减轻其心理负担,营造美好和谐的人文环境。③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弹性工作制。手术室护理人员多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若不及时疏导和调适可能引发诸多负面影响。手术室管理人员应根据预计工作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计划性分配,实行分组轮替制和当班、待命补足制。④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与医生配合完成手术的能力,还应具备应变能力、病情评估能力、边缘学科知识及与沟通技巧。手术室可通过建立技术能力考核体系,新知识、新技术专项培训,新仪器模拟演练,开展学术交流会,个体化培养年轻护士的业务技术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保障手术安全。⑤培养良好的心态。通过医院整体讲座、科内讨论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补修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教谕正确的人际关系模式,排除不良情绪干扰,强调医护、护患沟通,保持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1] 樊立秀.关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205-206.

[2] 尚莉,李燕,李健,等.工作压力对不同性别职业人群身心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519-1521.

[3] 赵体玉,李秀云,张亮,等.我院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与工作压力相关性[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2):26-28.

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3

1、更新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深入开展好“病人满意在科室”的活动。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随时为病人着想,对病人的病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术中不予议论。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达到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不断提高内部服务质量,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达到临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8%。

2、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年事故发生率为零。制定严格的科室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差错事故讨论分析,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利用晨会、护理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3、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班工作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原则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纠正,防止院内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无菌切口感染率≤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做好急救药械的管理工作,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每班交接时认真核对,做到完好备用,帐物相符。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抢救工作程序、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和应用。接到急救病人通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开始手术抢救,并且能敏捷、灵活、熟练地配合抢救工作。

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4

【关键词】舒适护理;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72-01

手术作为一些重大疾病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从而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与抢救患者的场所,也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部门,所以必须对手术室的护理予以重视。临床研究表明,有效地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为了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舒适护理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手术室中开展的全新护理模式,它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不适,使患者在身心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过去1.5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名,其中男性73例,女性107例,年龄14~65岁,平均46岁。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90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根据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1)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按照医嘱做好术前检查,手术前清洁皮肤并按医嘱在手术区备皮,认真填写护理记录;检查患者是否已将眼镜、义齿与其他贵重物品交由家人保管;将病历、CT片、X线片与其他手术用药带进手术室;核实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等信息。②遵照医嘱将患者送往普通病房,由手术部位与麻醉方式等正确安置患者的;注意体液平衡,如实记录出入量等,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2)试验组

针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会面,解答患者及其家属关心的一些手术问题,安抚患者心理,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手术案例以帮助其树立信心,以良好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缓解对手术的恐惧与紧张,做到心里舒适。②手术当天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核对患者的姓名与床号、手术通知单与手术安排表,在所有信息确认后准备手术,按照手术要求正确摆放患者,力求使其感到生理舒适。③手术完成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确保输液或其他引流管道通畅。在送回病房后,和病房护理人员说明患者的情况,并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告知患者手术情况,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治疗结果。

3、观察指标

采取问卷调查法,结合手术室工作特点,制定信度可靠、效度合理的调查问卷,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和临床工作的信任度、满意度进行调查。此外,记录并分析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组别间的统计结果。

4、统计学处理

统计结果经SPSS17.0软件统计包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P

二、结果

患者满意度上,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信任度与临床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5.5%、96.5%,均远高过对照组的87.0%与86.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试验组的3.3%低于对照组的6.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详见附表1。

三、讨论

外科疾病的一个主要治疗办法就是手术,其中根治手术多是针对肿瘤而言,根治恶性肿瘤时需要把原发灶和相应区域的淋巴结一起清理与整块切除,而良性肿瘤则相对简单一些,完整切除便可;顾名思义,诊断性手术则是为了明确诊断而进行的手术,比如开腹探查术、活体组织检查等;姑息性手术则是为了减轻症状,多在因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根治手术时选用,比如为晚期胃窦癌患者实施胃空腔吻合手术,以消除幽门梗阻情况,但是肿瘤却不能切除。本例中主要是急诊科手术、普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等。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临床技术部门,反应了外科医疗水平,除具有尖端的硬件设施外,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要予以重视。

舒适护理的概念是由台湾的萧丰富先生首先提出,故又称“萧氏护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护理来减低、缩短患者不愉快程度,使患者达到愉快状态,真正从心理、生理、精神、社会四个方面实现舒适的目的。本例中,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和患者、患者家属的交流,从心理层面护理患者,并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树立了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十分有利于其术后康复。在术后也能够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满意为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中,在手术室的护理方法选取上,试验组使用舒适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从统计结果看,舒适护理法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法。具体体现在试验组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和临床工作的信任、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四、结束语

总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选择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医患纠纷的发生,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5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76-01

1 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社会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士即担负着技术工作又肩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中存在诸多超负荷因素,一方面来自工作压力,工作中的过多要求医护的配合不顺利,倒班致使生物钟紊乱等。另一方面来自患者及家居的不理解,其次护士的职业角色与各种生活经常性的冲突也构成了工作的应激状态,如果长期下去,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出现其它病理征象。

1.2 生物危险因素 如细菌病毒等,护士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受感染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护士手部皮肤有破损在手术中配合时,引起皮肤黏膜受污染,清洗器械时,污水溅入眼睛,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通过一次针刺或其它经过皮肤方式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30%、3%-10%和0.2%-0.5%,其中,大多数经呼吸道、血液、体液等因素传播的,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重要。

1.3 物理危险因素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手术的精益求精,术中射片及透视下手术已相当普遍,有资料证实,射线可诱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少量多次接触射线可由蓄积作用而致癌,使胎儿畸形等。

1.4 生理危险因素 手术室工作具有节奏快,持续时间长、风险大和相对不规律等特点,这些特点致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遇大手术,需要长时间的连续工作,饮食不规律,致使胃肠疾病;连续前屈颈椎很容易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其次一些意外伤包括挫伤锐器伤等都是造成护士机体受损的主要因素。

1.5 化学危险因素 手术室的环境相对封闭,化学性危害主要来自于大量使用化学消毒剂和空气残余的麻醉废气,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化学消毒剂,如不加防护,可导致鼻炎、角膜炎、气促、头疼、接触性皮炎等。

2 防护措施

2.1 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手术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要积极调整心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平时留心、熟悉手术类别及手术技能,手术中做到有条不紊,工作之余,适当运动,娱乐身心,保持一个健康的好心态。

2.2 生物危险防护

2.2.1 加强防护 术前完善化验检查,阳性者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合理安排手术人员,对血生化检查呈阳的患者在安排手术人员有呼吸道感染、手部外伤、皮肤病的医护人员不参加手术。此外,做好预防接种,结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手术室护士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2.2.2 规范操作 护士应重视术前洗手和戴手套,术中规范装卸刀片,传递针/刀和剪刀等利器时,要小心防范刺伤,术后及时将利器放入特别利器盒内,清洗器械时,要小心谨慎,做好防护。

2.2.3 伤后处理 术中一旦被刺伤,一定在伤口周围而不是伤口局部,反复挤压出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后再用0.5%碘伏冲洗伤口,并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科,注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2.2.4 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 完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术室清洁消毒,各种废物分类处置。

2.3 物理危害因素的防护 减少福射:对于需进行透视等摄片的手术应安排专用手术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源于护士之间的距离,可使用铅制屏障,穿铅防护衣,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孕期和哺乳期暂不参加此类手术。

2.4 生理危险因素的防护 护士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杜绝不食早饭,避免低血糖反应,自备些巧克力,饼干等零食,以备不时之需,如条件允许,手术时间超过6-8小时应考虑替换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轮流吃饭,保证护士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

2.5 化学危险因素的防护 保证手术室良好的通风设备,定期监测空气质量,消毒剂做到浓度准确,容器加盖,不滥用,保持一个空气清新的手术环境。

3 讨论 护理人员维护好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本文就相关问题做了阐述分析,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方面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希望对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对其了解和重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加强预防职业危害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使护士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减少职业危害,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玉莲.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士学分册,2000,19(9).

[2] 李可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

[3] 戴青梅,王立英等.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37(7):532.

手术室护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层级管理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69-02

当前医学层级管理中,各施其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建立护理人员的层级管理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其一方面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等级设定不同的管理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护理人员能够享受不同的工作权限和待遇,可以更好的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病人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

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层级管理,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让手术室的工作落实到人,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相应的职责, 这样一来,在手术中,我们就可以使每例手术能够安全、快捷、有序的进行,同时,也可以让患者接受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那么,针对于现在的状况,如何对手术室的护士进行分工才可以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们做出了以下的分析。

1 运作小组的组成

手术室护理专业护士层由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组成。

2 组成员的作用

2.1 护士长 。

在层级管理中,作为手术室护理团队的核心人,是整个手术室工作能否正常运行的组织者和安排者,一方面要提出手术室护理工作目标,落实各项职能,提供资源,促进全员参与,另一方面,作为护理工作管理者,还应亲自检查绩效,组织实施与改进,落实工作,用自身的领导作用带动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努力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确保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2 高级责任护士。

高级责任护士作为工作中的领头人物,通常由资历高且工作经验丰富,业绩出色、熟悉医院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高级责任护士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作为高年资的护理人员来说,其在工作中一般都起着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手术室工作的运行起监督作用;对手术室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参谋作用。同时,在质量管理方面起沟通领导和群众之间的渠道和纽带作用;起内外接口的作用;在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事实作用。

2.3 初级责任护士。

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层中资历最低的一层,是手术护理专科的小组成员。需要高级责任护士的指导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服从组织机构分工,从基础做起,认真学习各项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轮转期间按阶段由浅到深参与专科小组的日常手术配合,并参与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工作,处理护患关系,互相监督小组成员工作等。并且在高级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协同安排下完成岗位职责。

3 实施效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管理,有效的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以后,医院的手术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包括手术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感染控制、急救技术、病历书写等质量考核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工作质量上实现了极高的跨度,以此带来的病人满意度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管理,使得工作更加的具有系统性。护士长把握护理队伍建设发展的方向,制定专科护理工作目标,革新护理服务理念,重点加强对高级责任护士的管理,充分挖掘高级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高级责任护士作为手术护理团队的中坚力量,对科室管理链起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对手术医生提出的建议及需求能及时解决,参与制定各种手术配合流程指引,设置培训计划,掌握下层级护士的专业成长状况,根据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专业能力给予不同的系统培训及指导。初级责任护士在上级护士的带动下接受系统的手术室专科培训。掌握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了解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供系统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以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手术室护理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可以让其按级别上岗、责任到人,使每一名护士均能在团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成就感。

4 总结

总之,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分层级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可以看出,通过一系列措施后,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上已经小有所成,一方面是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专科医生的满意度,让手术室专科护士在层级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明显的体现,发挥每一个护士在护理团队中的作用,激发了努力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转变了服务理念,将以前的对待病人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服务水平,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程度;而对于一些资历较高的护士来说,通过这样的分工,更加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从而担负起带领及指导初级护士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其工作的潜能,临床经验丰富和护理专业知识全面,也让他们在工作中充分的加强人际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对工作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也为年轻的护士起到带动的作用,并创造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确保其护理的质量。而对于护士长来说,作为手术室护士团队的领导者,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指导者和手术室管理的核心人物,起着带动全局,影响全局的作用,是手术团队能够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由此,这也就对当前手术室各层级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个岗位各施其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安排每周工作重点,锻炼思维及提高总结能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当注重自身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要善于积累工作经验,在危、重症病人及特殊病例的护理实践和对下级护士的指导中获得锻炼及成长,充分发挥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让整个手术团队满意。

参考文献

[1] 汤秀云,汤银惠,许志军.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0,16,9,100―101.

[2] 林岩,潘丽芬,谭淑芳,彭刚艺.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士学报,2010,17,03:044.

[3] 叶灵芝.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0,08,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