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

护理品质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护理服务的品质,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1]。为此,我院从2014年7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在我院工作的882例护理人员。在这些护理人员中,有主任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9例,主管护师76例,护师281例,护士374例,培训护士140例;其中有3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研究生,有181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本科,有628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大专,有70例护理人员的学历为中专。在进行本次研究期间,这些护理人员的岗位均无较大的变动。1.2方法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使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手术室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根据相关规定,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配合进行手术,定期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数量、质量,定期打扫手术室等。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具体的方法是:1)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对器械消毒、药品归类、定量存放等工作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与评价。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的方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将相关的操作标准进一步细致化、标准化,做到“有规可依,有据可循”。同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护理操作[2]。2)控制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情况。建立感染监控领导小组,促进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维修技师及监控护士等。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及任务,做到“明确分工,责任清晰”。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和跟踪调查工作。护士做好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工作。技师负责维护设备。监控护士负责监测手术室环境的各项指标,并将获得的信息汇总。3)加强手术室的卫生管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手术床、壁柜、灯具及相关器械进行清理和消毒。每周定期清扫手术室,每个月对手术室进行一次大扫除。手术室的清扫工作需在净化空调系统下进行,清扫方式为湿式清扫。隔周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温度、灰尘粒子、湿度等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汇总、上报。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其接受新的护理理念、知识,以促使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1.3观察指标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及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两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各选取150例患者协助进行本次研究。让这些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统计2014年我院发生的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表1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管理模式十分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总满意率精细化管理9153696.00%常规管理65721391.33%注:总满意率相比,χ²=8.34,P<0.05。2.2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共有12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3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6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共有4例患者发生了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液体外渗,有1例患者被电刀灼伤,有2例患者发生了压疮。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进行精细化管理前我院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复杂繁琐,且对工作质量的要求高。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时,将各项护理工作细致化,明确了进行护理服务的要求和目的,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使其更有责任意识,规范其思想和行为,促使其进行护理服务时不遗漏每个细节,更重视每个细节[3]。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对护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等进行了修正,使相关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此外,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地推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总之,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降低与手术室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汪晖.精细化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团队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2015,12(08):905-907.

[2]陈湘玉,谢玮伟,,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J].护理管理杂志,2010,14(09):615-616.

[3]杨淑芬.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1):3081-3082.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2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参考组,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6.38±5.66)岁;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8.05±6.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手术前接受常规询问、对患者基本生理及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并将详细的手术过程等告知患者,术前患者接受全面检查、消毒等,术后患者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则采用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高发区,患者发生感染情况与手术室环境的优劣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如推车管理中,接送患者的推车需要使用内外交换车,而供应室消毒物品则需要采用特制的交换车进行运送。手术室内地面定时消毒,手术室清洁相关工作均需湿式打扫,在对手术室地面进行打扫时,需要注意保护地面,预防细菌、霉菌等在损伤处的滋生,而出现的感染现象。

1.2.2精细化管理手术室人员:

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能够不断提高学习新理念、新知识等能力。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中,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精细化管理,并不断培养其认真工作的意识,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流程,从而有效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加强对医护人员思想教育,提高其责任心,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1.2.3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用品:

通常手术室物品管理模式是多是由专职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然而现代化手术室工作量较大,同时医疗设备日益先进及复杂化,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此时对手术室用品进行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手术室物品精细化管理是指在物品管理中,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中,归类存放物品、手术药品,定期检查物品,并进行补充登记,对于出现的空缺、变质、过期及污染现象,立即整改并更换。加强对手术室细节管理,不断提高手术室质量及效率。

1.2.4精细化管理考核:

医院组织科主任、护士长、责任医师等组成考核小组,定期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在对精细化管理效果进行考核时,考核人员不能仅限于看报表、听汇报,而应同时关注一线操作、业务管理上,并逐渐建立有成效的监督及制约机制,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将发现的隐患、工作经验等填写在记录本上,并反馈给相关科室,进行改进。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护理质量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术前相关信息交流情况、护理人员形象及职业素质、术中患者护理专业程度及手术室舒适度、护理人员安抚情况、患者知情度、术后护理人员巡视情况、患者康复指导情况、患者要求处理情况、出院指导等。各个项目分级为100分。患者出院时分发我院自拟患者对护理满意调查表,主要包括护患沟通、手术室环境、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术前准备、术中衔接、术后护理及护理工作总体评价,采用10分制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80分以上,一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手术室中未出现护理差错,参考组患者手术室中出现12例患者坠床、3例护理药物注射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抗生素管理、感染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安全质量管理评分与参考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125例(62.5%),满意65例(32.5%),不满意10例(5%),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5%,参考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105例(52.5%),满意50例(25%),不满意45例(22.5%),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并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3~68岁;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4~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室管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谨听医嘱,有任何不适应的情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进行反映,及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具体为:①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优点进行宣传,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精细化管理的中心理念,同时使工作人员养成严谨、规范的态度,让工作更加井然有序;②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病情做出有效合理的护理,将行为精细化,同时依据手术室的制度进行标准化的方式,来对患者在术中的状况作出评估,降低手术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提升服务质量[2];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能更好的与患者讲解出现的疑惑,补充其所缺乏的相关病理性专业知识,突显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同时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④加强监督力度,做到精益求精,如手术室的消毒、清洁工作,不仅仅对器材进行消毒清洁,还需要对手术中空气进行净化,使得整个手术间空中漂浮着的病菌得到清理,以免手术过程中由空气中残留着的病菌对伤口造成感染[3-4]。1.3疗效评价。患者通过治疗后,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满意:患者对护理模式没有抵触,且病情恢复程度较好;不满意:患者明显对护理产生抵触心理,依从性极差,且病情恢复不是十分理想。1.4观察指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对护理表示满意64例,不满意16例,满意度为80.00%(64/80);观察组对护理表示满意7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7.50%(78/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

3讨论

手术室作为患者急救的场所,只有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的对手术室进行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时的存活率,同时更安全、更精细的护理模式才能更优质的对手术中的患者进行护理,降低手术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给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更放心的接受治疗,消除面临手术的紧张不安情绪,降低手术中不良情况的出现。精细化管理正符合上述管理模式的特点。首先,通过宣传,使得相关医务人员全面了解精细化管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更为深入的对有关病理性知识有了全面的认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蔼、温柔的态度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意见,提高工作效率,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有助于对患者补充所需要了解的事项,消除患者因知识困乏所引起的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其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是严格,使得医务人员在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例如手术间的清洁消毒,不仅仅对器材进行清理,还需要净化房间中的空气,以免在手术中出现其他病菌感染;同时还要求领导加大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力度,手术室内出现的细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出现,相关人员也应严格把控,提高整个手术操作的熟练度,注意细节,不能因其一些细小的问题导致患者的手术失败,如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医务人员工作上的失职,失职人员要对其进行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帮助其更好的进行下次手术治疗,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帮助其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整个手术过程的质量,使患者的治疗安全得到保障,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工作更为满意。与传统手术管理方法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受到更多患者的接受,而且这种手术管理方案更具科学性,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秀云 李欣 李霞 单位: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田美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62-263.

[2]刘金芳.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4(12):82-83.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精细管理

完美的清洗效果是灭菌合格的前提[1],这已成为共识。为了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我院自开展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以来,即尝试将精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器械清洗流程中,在减少护理缺陷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2]。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1方法

1.1 全员培训

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精细化管理理论,理解该理论的核心,明确精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摒弃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使大家树立成功来源于细节的思想。把理念落实到常规的工作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1.2 建立精细管理小组

成立由质控护士及护士长组成的精细管理小组,区域质控护士负责本区内工作流程的具体细节实施,每周召开会议1次,讨论精细管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将信息反馈至护士长。护士长每月对精细管理执行情况、工作质量及手术室的评价进行分析,协调各区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进行流程改进。

1.3 建立奖罚制度

设立器械管理登记本,内容包括:器械回收、清洗状况;器械使用完好状况,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每季度的情况进行汇总、评价,成绩优秀者给与激励,对经常发生器械缺陷者给与处罚。以提高大家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2落实精细管理措施

2.1 评估原有工作流程,进行再造

根据2009年《供应中心管理新规范》对消毒供应室的要求,结合精细管理精神,组织科室骨干评估原有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对各区域原有的工作流程重新进行评估,列出原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不合理部分,取消多余部分,重新设计新流程。流程设计出来后,经全体人员讨论,研究后通过。形成新的工作流程,在新的工作流程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改,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2.1.1回收流程

手术器械用后要及时送清洗,因为污染物干燥后不易清洗,清洗时间1 h,清洗合格率为63.93%[3]。因此手术器械要及时送洗。通过与手术室多次充分沟通达成共识:术后及时预处理:所有回收器械立即去除去除明显杂物、将所有器械轴节打开,放入网状器械容器中,再整个容器浸入配有1:270酶清洗液的专用回收箱内。每日上、下午由供应中心回收人员密闭运送回供应中心清点。做好交接记录。

2.1.2清洗流程

清洗班每日做好清洗消毒机的日常维护,注意清洗机的过滤网的清洁和清洗机摆臂运转情况及出水状况。检查酶及剂情况。做好保养维修记录。

回收的手术器械按台次分检,充分打开器械轴节,器械摆放不宜过于拥挤、选择清洗模式,进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

部分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六个步骤完成,注意器械上有无锈迹,干的血迹等难以清洗之处。必要时采取手工加酶清洗。水温控制

建立特殊污染器械的清洗流程及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

2.1.3检查流程

清洗后的所有器械要经过目测和带光源的5倍放大镜检查。基本标准为:器械表面外观光洁,无残留物质,无血迹。无水垢,器械关节和齿槽无锈迹,轴节灵活,复位准确。发现器械缺陷及时调配,并落实到位。

2.1.4加强与手术室沟通

每月与手术室沟通,对存在问题进行协商,找到解决途径。每季度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目的:提高器械清洗供应质量。

3效果评价

将实施精细化管理前(2009年10~12月)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后(2010年1月~2010年3月)对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检查环节质量进行评价。每个项目评分为100分。

数据采用SPSS1.2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见表1。

表1实施精细管理前后器械质量情况比较(x +s)

项目时间 回收 清洗检查

实施前 3个月92.15+1.5693.60 + 0.68 93.97+ 0.75

实施后 3个月93.70+0.9894.55+ 0.9494.80 +1.06

| t | 3.76 3.65 3.68

P

表1显示,实施精细管理后器械质量比实施精细管理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施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表2实施精细管理前后手术室对供应室满意度比较(%)

项目实施前实施后

供应室服务态度您满意吗8592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您满意吗9198

供应室与手术室沟通落实情况8994

总满意度88.3 94.6

4讨论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医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手术器械清洗管理流程中,有效提高了器械管理质量,经统计学分析均P值

5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途经。

参考文献:

[1] 宋慧.医院机械清洗热力消毒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5(43):475-478.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与服务手段,贯穿于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通过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等多种手段,使患者身心达到良好的手术状态,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依赖感,降低对手术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果。该种护理模式,得到医生、护士的普遍认可,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现将具体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抽取原则,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12月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共80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42.18±3.25)岁,其中普外科31例,骨科23例,妇科19例,泌尿科7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室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1.2护理方法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制定护理服务方案 结合各个科室的手术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首先,开展术前访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内心的忧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①手术前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情况,包括手术室环境、术前准备、术前注意事项、手术一般流程等,正确引导患者,耐心答疑解惑;②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基本情况,核对检查结果及指标,做好术前评估工作,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③与患者谈心,帮助患者缓解消极情绪,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咐患者家属开导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其次,通过术后回访,了解患者手术后的情况。①术后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患者皮肤上遗留的血迹,为患者盖好被单,将患者送回病房;②术后24h内增加回访的频率,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与病房护士和患者家属沟通;③叮嘱患者术后尽量卧床休息,遵照医嘱加强营养,病情逐渐恢复后,配合医生进行简单的创伤恢复练习;④做好出院前健康教育工作,教会患者家属家庭护理方法,建立患者档案,便于出院后随访。

1.2.2实施精细化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除了单纯的配合手术开展护理工作以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实施精细化护理。①在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为患者准备轻薄保暖的棉被,注意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减少顾虑,配合手术;②为手术患者设置术前等候室,实行集中化管理,温馨布置,为患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适当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的情绪;③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由于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输液等,长时间暴露体腔,导致身体温度偏低,应为患者提供保温毛毯并加温输血输液,注意保暖;④为患者安放舒适的,在手术部位放置凝胶垫,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手术损伤问题,确保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性;⑤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按摩非手术部位,避免发生水肿,及时处理手术中的异常情况;⑥由于患者术前服用药物,再加上手术时间较长,可能造成口渴或嘴唇干裂,护士应使用湿润的棉纱放置患者嘴唇上,保持湿润;⑦护士在手术中协助医生监视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注意防范器械碰撞,减少对患者的感官刺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3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针对优质护理服务设立专科护理小组,选聘组长配合护士长共同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由组长负责本组的疑难手术配合、教学、科研及业务指导等工作,发挥监督体系的作用,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行为;②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年限、技术水平等,划分护士能力级别,不同级别护士参与不同难度的手术,合理调用人力资源;③完善手术室护士的考核标准,考核指标包括手术室护理质量、参与手术的数量、手术的难度及患者满意度等,结合护士的临床表现与工作业绩,将考核结果与护士个人的薪资待遇、学习进修、职称晋升等挂钩;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定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表、手术数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表等,综合手术医师、护士长、组长的考评结果,落实奖惩措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④针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时召开会议并进行质量分析,积极探寻发生原因与解决对策,由护士长下达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1.3评价方法 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发放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满分为100份,其中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

2结果

根据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来看,患者非常满意42例,满意33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93.8%,患者对满意度评价良好。

3结论

总之,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与依赖感,通过对患者术前探访、术中精细护理及术后回访等多重护理手段结合,围绕患者为中心,为患者营造充满人性化的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系统化、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医患纠纷,同时也督促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专业的护理知识,改进护理技能水平与护理服务态度,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控制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零缺陷,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是把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分解、细化,它依据解决问题学说的原理,系统性的明确一个问题,并制定与问题相关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论文写作,护理管理。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对护士实行精细化量化考核管理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个护理单元进行441次护理质量检查,各科室护理单元根据扣分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与个护理单元进行432次护理质量检查扣分情况和存在的护理问题的资料进行对比。

1.2方法 参考病房护理质量检查标准[1],组采用传统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量化考核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护士素质5个方面。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内容为:整体护理、病房管理、护士长夜查巡、消毒隔离等考核标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服务态度占20分,劳动纪律占10分,占5分,护士素质占15分,护理质量占50分,合计100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基础上分解细化,新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内容包括:①整体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分解细化为:a: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b:危重症护理质量考核标准;c:健康教育,②病房管理考核标准细化为:a:各科病房管理考核标准;b:手术室药品、物品管理考核标准;c:抢救室、治疗室、换药室考核标准;d:药柜、各种标识专项检查标准;e:无菌物品管理考核标准;f:救护车管理考核标准。③护士长夜查巡考核标准。④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等方面总计25项。实施评分前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明确量化考核的目的、评分方法。比较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年组采用新的细化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后,护理质量检查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方法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问题检出率比较(例,%)

 

组别 护理单元 检查次数(n) 问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