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应用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课的应用方式

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1

关键词实验教学;微课;护理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因此护理实验尤为重要[1]。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依赖心理明显,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只是跟随教师被动地学习[2]。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护理创新人才,本研究探索性尝试将微课应用于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13级高职护理班学生,随机选取2个班作为试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女生,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年龄随机分班,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医学基础课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学生使用的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均相同,均为同一位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两组的教学内容相同,主要为护理专业常见的实验操作项目,主要包括铺床、无菌技术、氧气吸入、吸痰法、鼻饲、导尿、隔离技术、生命体征测量、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等。1.2.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微课制作: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动作和知识点制作微课,微课视频时间为10min左右。(2)建立学习平台:教师组建班级学习交流QQ群和微信朋友圈,将制作的微课、课件、标准实验操作视频和操作流程上传并要求学生学习。(3)开放实验: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天开放,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学生成立自我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10人左右,学生观看学习微课和标准实验操作视频后到实验室分组操作练习,也可以边观看视频边模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组内相互评价,反复练习,不断改进、提高、熟练操作内容。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以随时询问教师,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完善操作。(4)成绩评定: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操作并录制视频上传学习平台,各组学生及老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作为平时成绩。

1.3效果评价

1.3.1问卷调查:实验课程结束后,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试验组的学生进行关于综合能力和对基于微课的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认识、想法和意见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及此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1.3.2操作考核: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和考核项目对两组学生进行必考操作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根据病例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病人状况,自行设计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给予实施。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1.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学生对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95%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教学,认为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因此学习效率提高;9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操作重点,拓展知识面,并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85%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培养形成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

2.2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经方差分析,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2008年由美国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围绕某个简要明确的教学主题或关键概念,通过音频或视频录制约60s的课程[3]。国内学者认为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4]。微课特点主要包括: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内容要求精简,主题突出;微课视频格式能流畅地在线观看,查阅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本研究将微课应用于护理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该教学方式。学生自行观看微课教学视频,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灵活,可根据自身实际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复观看学习易错动作然后进行演练,更容易理解重难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将微课应用于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开放性实验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使学生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护理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以后在复杂的临床工作环境中灵活运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开放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利用课后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而且,开放性实验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根据已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不能解决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使以往机械、呆板、枯燥的技能练习转变成积极应用护理及医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实现了技能操作实验教学和临床应用一体化,缩短了实验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肖国华,王丽,沈学清.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13-115.

[2]谢娜,钱建波,戴玉蓉,等.教学实验室开放与运行状况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21-125.

[3]关中客.微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2(17):14.

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特别是如今已经进入到了读图时代,知识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利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教学中也同样,课堂中运用到更为人脑所利于接受的知识可视化图,如概念图(Concept Map)和思维导图(Mind Map)已经普遍地应用到教学中。

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继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后兴起的一种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地图由David Hyerle提出,在美国发起并广泛应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后来被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引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1]。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式课堂中需要知识可视化工具来支持课堂。思维地图以其对知识的建构,以及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优势。然而如今开放式课堂中,仍有很多只是形式的开放。我国对思维地图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还比较缺失。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地图作为学习资源,如何在开放式课堂中应用实施,并以初中信息技术为例进行应用研究,以期给学科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以参考。

1 利用思维地图优化开放式课堂

思维地图概念 思维地图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提出的一种工具,是支持思维技巧培训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它的开发是建立在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思维地图是用来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2]。

思维地图通过提供一套视觉模式进行思考,从而可以促进学习者思考神经网络的发展,提高大脑的认知和建构知识信息的能力,更突出培养学习者独立的迁移思考能力。基于对大脑接收信息机制的研究,David Hyerle将思维地图分为8种类型,分别对应了人在思考时的8种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推理、因果分析。这8种图分别是圆圈图(Circle Map)、起泡图(Bubble Map)、双起泡图(Double Bubble Map)、树形图(Tree Map)、括弧图(Brace Map)、流程图(Flow Map)、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和桥接图(Bridge Map)[3],见图1。

开放式课堂特征 开放式课堂的特点[4](见图2):教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教与学的地位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观念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放式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作为知识可视化工具的思维地图,本身就具备开放性,其可以作为开放式课堂中的工具,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这样一种开放式工具开展开放式教学。

思维地图应用于开放式课堂的优势

1)统一性。思维地图的每一种类型都是固有的结构和符号,其代表的含义及描述的对象都是独特的。例如:双起泡图表示对比关系;树型图表示分类关系。开放式课堂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绘制出开放式的思维地图,这样学习者既能对知识点有直观的理解,又能开放其思维空间。

2)灵活性。思维地图有8种类型,每一种类型也不固定其绘制方法。开放式课堂可以利用思维地图灵活性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任意绘制或组合各种图形。

3)扩展性。开放式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扩展性的课堂,这样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者都可以从一张空白纸或一台电脑开始,扩展这些图形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4)整合性。学习者可以灵活地整合所有的思维图形,帮助完成复杂的、需要多步解决的学习过程。例如:开放式课堂中进行研究型学习,学习者可以设计学习方案、理清探究步骤、记录探究结果、分析探究结果等。

5)反思性。思维地图能够及时把学习者思考什么和如何思考以图示的形式及时地显示出来。开放式课堂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地图,查看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教师也可以通过思维地图看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作为下一步教学的依据。

2 思维地图在开放式课堂中的应用

研究思维地图在开放式课堂中的应用,笔者均以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进行实践和举例,教师可以以此进行参照。

思维地图绘制软件 1988年,David Hyerle博士开发了支持思维技巧培训的思维可视化工具――Thinking Maps。Thinking Maps软件为思维地图教学提供了各种基于电脑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思维图形。此软件操作便捷、图形简单的特点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思维地图绘制方式 笔者结合对文献分析及实践的经验,总结出思维地图8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使用和绘制方式的表格,如表1所示。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将思维地图引进开放式课堂,并优化开放式课堂的教学。

思维地图在开放式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1)技术开放。做思维地图时可以使用Thin-

king Maps软件进行。然而学生在利用Thinking Maps软件时可能因为软件是英文版而不太便利。开放式课堂中使用工具的方式是没有限制的,可以用各种开放的方式进行思维地图的绘制,如Word、PowerPoint等其他办公软件,手绘思维地图也是非常便捷的方法。在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条件或自己的兴趣绘制思维地图。

2)图片开放。Thinking Maps软件本身没有自带的图,所以利用此软件进行绘制时可能会忽视加入图片。开放式课堂中可以加入丰富的图,让思维地图更具形象性,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知识建构。

3)动静结合。思维地图制作出来虽然是静态的,但是教师在展示思维地图的时候可以使其成为动态,如流程图可以根据步骤的顺序展示出来;再如起泡图,可以先只呈现中间部分,让学生进行回答或者头脑风暴,然后展示其周围的属性部分。将思维地图与其他素材处理软件相结合,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开放地图。思维地图可以不制作成封闭的,开放式课堂需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而且在复习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空缺的部分,让学生进行填空,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如图3所示《计算机病毒思维地图(起泡图)》,可以展开头脑风暴,让学习者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可对空缺处进行填写。开放式课堂不要求思维地图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正确无误的,而是可以充分地对其进行思考和补充。

5)三维地图。思维地图可以利用3Dmax、Pro/E等软件制作成三维的,这样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可以使学习者不局限从表面了解知识点,可以对知识点有更透彻和深入的了解。

6)混合使用。开放式课堂中的思维地图,不一定只用其中一种类型,可以在一张思维地图中将这8种类型中部分类型混合使用,这样也许一节课中需要的思维地图都可以用一张思维地图进行。

3 思维地图在开放式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思维地图作为教的策略在开放式课堂中的应用

1)教学设计的开放。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思维地图工具,将教学设计的思路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就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开放式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思维地图时可以使教学思路更加严密、条理,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不易使教师遗忘知识点,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教师还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开放式课堂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等,用Thinking Maps等工具设计出思维地图,开展活动前教师就可以一目了然,使开放式课堂更好地进行活动。

2)课堂运用的开放。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导课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课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导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地图将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也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展示出来。如图4所示《信息技术的分类思维地图(树型图)》所示,在导课时,可以让学生先利用网络查信息技术如何分类,进行树型图的绘制,从而引出新课。也用思维地图作出些关于主题词的圆圈图、起泡图等,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兴趣。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活动、研究性学习时,可以展示思维地图,让学生对活动有整体把握。

3)评价手段的开放。学生可以通过查看自己的思维地图,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自我评价和及时的纠正。教师用思维地图可以看学生的知识脉络,及时对学生的知识脉络进行评价,更好地纠正其错误。

4)复习阶段的开放。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地图展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知识脉络,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对知识脉络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利用思维地图作图,从而增加对知识脉络的记忆。

思维地图作为学的策略在开放式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的开放。学习者可以在课前预习时,通过这节课的思维地图,对这节课有个整体的把握。开放式的思维地图更利于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的巩固与预习。

2)课堂听课的开放。开放式课堂中开展的讨论可以具有开放性,学习者可以利于思维地图将讨论内容记录下来,设计自己的讨论思路,组长利用组员绘制的思维题图进行总结。这样发言时不会遗漏某一观点。在开放式课堂中开展头脑风暴时,把想到的都列出来。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可以用思维地图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图5所示《计算机的应用思维题图(圆圈图)》,课堂可以开展“计算有哪些应用”的讨论,学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用思维地图的圆圈图便于记录。

3)课后复习的开放。学生课后进行复习自学时可以用到思维地图。用思维地图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认知发展。如图6所示《磁盘的分类思维地图(树型图)》,磁盘的分类用思维地图中的树型图绘制出来,直观形象,其组成部分也很清晰,便于复习。

4 总结

综上所述,开放式课堂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思维地图应用于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思维地图独特、灵活、扩展、整合、反思等优势,使开放式课堂更好地开展。教师通过掌握思维地图策略,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知识传授,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学习,评价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有效地学,促进师生的双边交流。学生通过掌握思维地图策略,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件有趣的活动。思维地图能不断形成、调整、改变、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是杂乱无章的。

同时,思维地图式的作业和测试也让学生轻松许多,学生会乐于思考,主动地投入到意义学习中,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世存,王后雄.使用思维地图,优化化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2(6):78,81.

[2]申灵灵,罗立群.思维地图及其在美国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1):58-61.

[3]申灵灵.利用思维地图提高学前儿童视觉素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3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房地一张图;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测绘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紧密结合,为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表现方式。通过计算机再现数字城市,在逼真的三维视觉交互中,对城市空间信息的主要要素,诸如建筑物、道路、水系等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分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城市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观察和分析方法[1]。这种三维城市景观技术以其鲜明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在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房产管理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通过实践和积累并积极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园区开发建设了基于政府地理信息云平台的“房地一张图”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开发出一个三维可视化系统,以满足三维地籍、三维房产管理的需要。

2、系统架构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出现了各种三维仿真技术。例如,国外主要有 ArcGIS,Google Earth,Skyline,Multigen 公司的 Vega 等; 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研制出部分产品,如灵图公司 VRMap、国遥公司 EV-Globe、开源框架的 World Wind 的等[2]。

Skyline TerraSuite平台是一套基于网络的三维空间数据交互式可视化解决方案平台,它是利用航空影像、卫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其它的二维或三维信息源,包括地理信息数据集层等创建的一个交互式环境。它能够允许用户快速地融合数据、更新数据库,并且有效地支持大型数据库和实时信息流通讯技术。Skyline可以支持网络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的应用,并且对三维模型的属性管理也比较完善[2]。本项目就是基于Skyline进行设计开发的。如图1为整体系统架构:

图1系统架构

3、系统功能

本系统主要包括四大功能模块:场景创建、场景浏览、数据输出、信息查询。

3.1场景创建

可以三维实时编辑物体,对场景中的物体进行位移、旋转、缩放、对齐等等操作。可以直接用鼠标控制,也可以通过调整物体属性数值,精确调整模型。可以导入DEM数据生成地形,可以对矢量地物进行编辑插。可以通过自定义节点制作很多特殊效果和功能,如喷泉、爆炸、火焰、水流、雾等。具有场景文件导入合并功能。

3.2场景浏览

提供键盘或鼠标实现两种最基本的实时、交互式浏览操作,通过步行模式、飞行浏览、全屏幕浏览、建筑物内部漫游等,使任意交互式浏览变得更轻松。

3.3数据输出

系统提供功能非常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它不仅能编辑对象位置变化的动画,例如设定飞行路线,还可以编辑一切开放属性的动画,如颜色的变化、纹理的变化等等。支持将编辑好的动画以AVI或高分辨率位图文件输出。

3.4数据查询

本模块可以通过激活高亮视窗中的建筑物,并点击目标对象查询其土地登记和房地产产权登记信息。

4、关键技术

4.1多细节层次技术

多细节层次技术指根据物体模型的结点在显示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度,在不影响画面视觉效果的条件下,通过逐级简化细节决定物体渲染的资源分配,减少场景的几何复杂性,从而提高绘制算法。它依据场景对象模型和视点的距离,选择合适尺度模型表示来进行绘制。如果模型离视点较远,且在屏幕空间的投影区域覆盖较少像素,则用尺度小的模型来进行表示;相反,模型离视点较近,则采用尺度大(精细)的模型来进行表达[3]。尤其是它的继承框架结构,在描述场景模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交互环境时,能提高系统渲染、漫游速度,显得尤为有用,比较符合当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4.2实时渲染技术

图形生成速度主要取决于系统所采用的图形处理的软硬件体系结构,特别是图形硬件加速器的图形处理能力,以及图形生成所采用的各种加速技术,除此以外还依赖于虚拟场景的复杂程度和真实感程度。目前OpenGL仍然是大多数三维引擎的设计基础,提高系统实时三维渲染性能的有效措施是减少进入OpenGL图形渲染通道的顶点和三角形数量。因此在生成阶段,我们采用一定的技术将一个原始场景的顶点减少对三维场景数据进行预处理。在遍历阶段我们通过执行各种“剔除”技术来控制减少进入OpenGL图形渲染通道的有效数量。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将场景中的有效数据量大大减收。

4.3三维交互技术

交互性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根据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交互操作的对象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三维模型交互和三维场景交互。在场景漫游模式下,用户操作的对象实际上都可归结为虚拟三维空间中的视点。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该模式下的交互操作称为三维场景交互。对应地,另外一种交互过程称为三维模型交互,它一般发生在场景修改(编辑)模式中,其操作对象为三维场景中的各种节点,是一种基于对象选择的交互过程。

4.4三维空间查询技术

与三维空间内的实体对象相关联的信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实体固有的一些特性,如纹理、材质等,对于这些要素的描述我们统一用表面特征来管理,并集成在场景数据库里;另外对空间对象进行三维表达与管理,将业务审批数据库嵌入GIS中,实现对三维建筑物的三维查询与统计分析。

5、实际应用

作为园区“房地一张图”平台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本系统,我们完成了100平方公里的三维景观制作任务,并把三维数据与业务审批(土地登记、房地产产权登记)数据进行了整合,实现了三维数据展示与查询。相关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1 三维展示

图3 建筑物信息查询

图2 三维查询

图4 建筑物套信息查询

6、结束语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房地一张图”平台中的应用,使苏州工业园区的国土资源和房地产产权管理手段从传统技术提升到全新的三维可视化阶段,解决了长期以来对建设项目管理不够直观、不够真实的难题,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其三维数据与政务审批数据库的整合,实现了二三维房地关联和时空信息的无缝衔接,对“智慧城市”等数字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浩,苗天宝,白建荣.GEODEM组件技术在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17(6):352-356

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4

关键词:教学方法;软件开发课程;高素质人才

具备专业背景的软件设计复合型人才在行业软件产业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具备某一专业知识结构,同时又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甚至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软件设计两个领域都具备相当的知识能力,能够成为学科交叉领域的行家里手,能够利用所具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推动本企业内的信息化建设;当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他们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建设方案,甚至可以独立承担特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这种能力不是一个单纯计算机专业学科的毕业生所能具备的,因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没有特定行业知识结构和背景,而且特定行业的软件开发任务,往往需要他们花大量时间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特定行业的毕业生如果没经过高层次计算机应用知识学习,他们也无法充分理解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局限性,也不能科学、高效地利用信息化成果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计算机应用人才不仅要由计算机专业培养,更要从非计算机专业中培养;不仅要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成熟商业软件的能力,也要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的能力。

1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软件开发课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其特点是非常注重课程实践,软件开发基础课程除了与其他计算机课程一样具有实践性,此外,它更强调工程性,其学习重点是在应用上,灵活应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相关知识是软件开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和目标。

我校软件开发基础课程教学始于2005年,至今已经近4年。在这4年间,我们逐步摸索出一个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模型。在综合计算机基础理论、现代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学原理和UML统一建模技术理论的基础上,以知识应用为目的,以项目实践为手段构建了完整的教学模型。该模型具备完整的教学系统结构体系,能够满足目前企业对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这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1实用合理的知识内容结构

一个专业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很多计算机专业知识,我们无法用同样标准去要求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全部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鉴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也不必要求学生学习过多专业课程,我们所选择的知识应该是必不可少且切实可用的内容,以下是本课程的知识内容组成(如表1所示)。

开发工具是进行具体程序设计开发必时不可少的,学生必须掌握某种开发语言才能进行具体开发活动;数据库是目前进行各种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绝大多数行业都需要使用数据库进行信息管理工作;软件工程知识对软件开发活动的内容、方式、成果等进行总结和提炼,对于进行软件开发活动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特别是UML(统一建模语言)是目前主流的软件建模语言。

我们认为以上三类知识是学习软件开发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学生就可以建立进行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最主要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不同的行业要求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1.2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轴的教学方式

传统上,计算机课程教学一般是采取以讲解知识内容为主的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安排,依据各个章节循序渐进地讲授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1]。

以项目开发过程为教学主轴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运用以项目为主轴的教学法。它是教与学互动的模式[2],基本思路是: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且掌握其基本知识内容后,以一个小而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整个教学过程由项目任务来驱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个完整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可极大地促进学生在软件开发方面实际水平的提高[3]。

1.3以项目工程实践为主体的实践方式

在完成基于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所具备的开发能力进行一个核查确认。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以具体项目开发的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及开发能力进行全面检验工作。

1.4以项目完成度和应用能力为主要参照的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阶段,目前大部分课程主要是是采取终结式考核[4]。

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软件开发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没有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而是完全贯彻以项目实践为主轴的原则,将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从个人转移到开发团队上,班级中的一个开发小组就是一个开发团队,评价依据也从试卷转移到所承担的开发项目上。从开发分组中选出一名组长,模拟公司的项目组运作模式,在组内由项目组长负责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质量监控,教师抽查各组进度状况。各组之间展开竞争和评比,以促进各项目的进展和完成。其中,项目进度跟踪考核成绩,由教师和项目组长依据组员在组内担任的任务、进度控制情况评定; 根据组之间竞争状况(包括进度、质量控制、组员之间协作情况)决定组长的考核成绩[5]。项目最后提交的项目成果考核采用答辩方式。项目开发者演示作品,并简述开发过程,并回答师生有关项目的实现技术、编程技巧、数据库设计方面的提问。最终,由教师综合给出成绩。

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设置如表2所示。

2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以软件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1) 项目背景设置。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作为背景,开发一个对学生信息、班级信息、教师信息及课程信息进行计算机管理的软件系统,并实现对上述信息的常规维护操作(增,删,改)以及查询、统计和分析服务。

(2) 项目的最终成果要求。

在项目的各个开发阶段都要求参与开发工作的学生提供所承担的任务的设计文档。

要求提供核心功能模块的代码。

要求提供测试方案说明。

(3) 对学生进行分组。

原则上以3~5人为一组,并设置一个组长作为责任人,要求组长作为所在开发小组的负责人,由其对组员的开发工作进行组织和分配,总的设计开发时间设计为一个月。

(4) 教师进行分阶段项目开发实践指导。

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5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EWS)在识别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外科病房发生病情变化、意外转入ICU的88例患者入住ICU前24 h内的EWS,以好转出院、放弃治疗或死亡为观察终点,说明早期预警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88例患者中随着EWS评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增加,生存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其中80例患者中最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比较,时间越长,其生存率越高,时间越短,其死亡率越高。比较<59岁和≥60岁2个年龄段患者的预后,≥60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59岁组。比较EWS<4.9分和≥5分2个分段患者的预后,EWS≥5分组死亡率明显高于EWS<4.9分组。结论:EWS能识别外科病房的“潜在危重病”患者,越早识别,早期得到医护干预的机会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高。EWS还能判断危重患者的预后,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相关性显著。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31

作者单位:214002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陆小敏: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早期预警评分(EWS)是英国医院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的识别“潜在危重病”患者的量化工具。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查阅国内外EWS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在急诊、急救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较多,国外也有文献报道EWS适用于普通病房“潜在危重病”的识别[1]。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将EWS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2]。从普通病房转入ICU的患者,在进入ICU前的24 h内常出现生理异常情况,大多表现为呼吸、意识状态、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等的改变[3]。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由外科病房意料外转入ICU患者,在入住ICU前24 h内进行EWS,旨在观察EWS对识别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判断危重患者预后,制定早期医疗护理干预计划,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外科住院患者中,剔除大手术前安排好以及术中判断术后必须进入ICU加强监护的患者,筛选出在病房发生病情变化、意外入住ICU的患者共88例,其中男62例,女26例。年龄26~95岁,平均年龄67.7岁。60岁以下35例,60岁以上53例。共涉及4个专科,泌尿外科12例,胸外科23例,普外科42例,骨科11例,其中手术后患者58例,非手术患者30例,非手术患者中22例为急诊入院患者。

1.2方法通过记录患者进入ICU前24 h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为口温,腋温和肛温换算成口温)等数据的变化,计算EWS分值,观察终点为患者好转出院、放弃治疗或死亡患者例数。汇总患者进入ICU前24 h内不同时间段EWS评分结果,了解患者24 h内最高EWS与不同时间段EWS和不同年龄段的EWS,分析EWS对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危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3评价标准转入ICU前24 h内EWS最高分为11分,最低分为1分;EWS得分4分为观察的关键点,EWS得分5分为疾病危重程度临界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不同EWS评分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表1)

表1显示,在88例患者中最终好转出院47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41例。EWS 1~4分患者的生存率87.50%,死亡率12.50%;EWS 5~6分患者的生存率61.90%,死亡率38.1%;EWS≥7分患者的生存率36.8%,死亡率63.2%。可见,随着评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增加,生存率下降,死亡率增加。

2.2患者EWS≥4分的时间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表2)

表2显示,80例患者中最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比较,0~4 h患者的生存率26.7%,死亡率73.35%;4~11 h患者的生存率50%,死亡率50%;11~24 h患者的生存率81.82%,死亡率18.18%。可见,最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越长,其生存率越高,时间越短,其死亡率越高。

2.3不同年龄层次与EWS评分、预后的关系(表3)

表3显示,<59岁患者最终好转出院25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10例,生存率71.43%,死亡率28.57%;≥60岁患者最终好转出院22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31例,生存率41.51%,死亡率58.49%。由此可见,≥60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59岁组。比较EWS<5分和EWS≥5分2个分段的预后,<5分患者最终好转出院33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15例,生存率68.75%,死亡率31.25%;EWS≥5分患者最终好转出院14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26例,生存率35.00%,死亡率65.00%。由此可见,EWS≥5分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EWS<5分组。

3讨论

3.1EWS评分越高,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对本组病例EWS评分结果分析显示,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动脉血压、体温等参数在入ICU前均有一项至多项发生了异常改变,而EWS评分越高,患者的病情越危重,预后也越差。有研究表明[3],EWS 3~4分常常是患者病情恶化并需要报告医师和提高监护级别的关键点。本组病例中EWS≥4分的患者80例,占本组病例的90.91%,而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其中EWS 5~6分患者的死亡率38.10%,EWS≥7分患者的死亡率63.16%。EWS≥4分患者发现越早,患者越早得到相应的医疗护理干预,其生存率也越高。对于EWS≥4分的患者在进入ICU前12~24 h发现,其生存率为81.82%;在5~11 h发现其生存率为50.0%;在0~4小时发现,其生存率仅为26.67%,这与多篇文献报道相一致[2]。说明早期的医疗护理干预对外科病房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3.2EWS分值越大,死亡风险增加,年龄越大,其相关性更明显[2]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住院患者中≥60岁的老年患者比例越来越高,本组病例平均年龄达67.7岁,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占60.23%,经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老年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的35.23%,而<59岁的经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11.36%。可见,EWS与老年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本组病例中,EWS≥5分患者40例,其中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的29.55%,<4.9分患者48例,其中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的17.05%。与国外研究者认为EWS≥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的观点相一致[4]。

3.3EWS已被广泛认可,简便实用EWS采用的参数均为患者床边能随时监测到的数据,为医护人员对患者床边病情观察的常规内容,观察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数据采集方便快捷,对患者的预后预测评估准确性高,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5-6]。目前本院外科病房护士仍沿袭原有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易导致病情观察不准确或判断失误。EWS使护士运用客观的生理参数判断病情,而非临床经验或直觉判断的工作方法,为护士主动、准确地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及危重程度提供可靠的依据。Andrews[7]等报道,EWS能提高护士运用医学术语的信心,通过精确、简洁、明确的交流方式,促进和医师等专业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基于EWS的预警处理流程,既可在患者病情恶化前迅速、早期、合理的给予医疗护理干预,挽救患者生命,又可避免过度治疗、护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人员不足等情况。本文收集的样本数有限,还需在今后进行更广、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mith T,Den Hartog D,Moerman T,et al.Accuracy of an expanded early warning score for patients in general and trauma surgery wards[J].Br J Surg,2012,99(2):192-197.

[2]张敏,周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3):330-331.

[3]冯海丽.早起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9.

[4]彦志文,李淑梅,郑红英,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识别高危患者的临床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5):672-674.

[5]Garcea G,Jackson B,Pattenden CJ,et al.Early warning scores predict outcome in acute panceatitis[J].J Gastrointest Surg,2006,10(7):1008-1015.

[6]孟新科,杨径,吴华雄,等.MEWS与APACHE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8):1-4.

[7]Andrews T,Waterman H.A grounded theory of how to repor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 effectively[J].J Adv Nurs,2005,52(5):473-481.

微课的应用方式范文6

【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性干预措施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骨科2013年2季度(干预前组)和2013年3季度(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结果 同干预前比较,各项用药合理率显著提高,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从89.2%降到了47.7%),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显著上升(从51.2%上升到了93.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前瞻性用药干预降低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率,为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持。

【关键词】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 前瞻性干预 合理用药 病例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during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type I incis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s

We randomly extracted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case in the second quarter (the pre-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third quarte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orthopedics department in 2013, and further evaluated rationality of antibacterial prophylaxis during peri-operation period through the typical case.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intervention group, reasonable medication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ch as antibiotics using ra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89.2% to 47.7%); Reasonable antibiotics application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51.2% to 93.5%). ConclusionProspective interven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improve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peri-operation during peri-operation period of type I incis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hich provids prac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peri-operative operation.

【Key words】 Type I incision,Antibiotics,Prophylaxis use,Prospective intervention,Rational drug use,Case analysis

【Author′s address】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17,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34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在中国非常严重[1],在外科手术的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也普遍存在[2],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将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和不良反应增加[3],因此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迫在眉睫。本研究拟观察术前前瞻性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合理率的影响,为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践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查2013年2季度骨科收治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例160例作为干预前组,其中一般骨科手术89例,应用人工植入物骨科手术71例。另取2013年3季度所有同类手术患者199例病例作为干预后组,其中一般骨科手术117例,应用人工植入物骨科手术82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年龄16~60岁,术前无全身感染性疾病,无发热,白细胞正常,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无糖尿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易发术后感染情况;手术时间<3 h,出血<1 500 ml,手术不涉及重要器官;住院时间5~19 d。

1.2评价标准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38号文)[4]的标准:骨科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提倡预防使用抗菌药,仅在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使用人工材料植入、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患者有糖尿病、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肿瘤放化疗中)或年龄>70岁时才考虑使用。给药方法为术前0.5~2 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 500 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

1.3考察指标

结合实际情况,对Ⅰ类切口围术期术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具体表现,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评价:①抗菌药预防使用指征;②抗菌药选择;③联合用药指征;④首次预防性用药时间;⑤总预防用药时间。

1.4干预方法

2013年6月开始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干预:①临床药师进入到骨科参与查房,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预防使用进行宣讲,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点评与骨科医生互动交流。②对医院手术管理软件升级改进,对于择期手术需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对围手术期无特殊原因抗菌药物限开具临时医嘱,结合医院实际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含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个级别,责任到人,其中限制使用级别限主治医师以上开具,特殊使用限会诊并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开具。③临床药师可随时对长期、临时医嘱进行审核,查看术前预防抗菌药物选择是否合理,如有药物选择等不合理情况,立即与医生联系、提出存在的问题,建议其修正医嘱。④汇总前瞻性干预前后两个季度骨科Ⅰ类切口的用药情况,将分析检查结果通过医院OA反馈给骨科医嘱医师,将最终结果上报医务处并在院内网公示,并作为促进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长期机制执行。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干预前组应用的抗菌药有3大类4个品种,包括头孢菌素类(124例)、氨基糖苷类(5例)和克林霉素(4例,其中1例对头孢菌素过敏);干预后组使用抗菌药有2大类3个品种,其中包括头孢菌素类(94例)和克林霉素(1例并对头孢菌素过敏),见表1。

同干预前比较(p<0.01),前瞻性术前干预后抗菌药使用率从81.2%下降到47.7%,联合用药比例从2.3%下降到0%,药物选择合理率由49.2%上升到86.3%,给药剂量正确率术由79.2%上升到100%,术前0.5~2 h内首次预防用药比例由61.5%上升到98.9%,总预防用药时间≤48h比例由59.2%上升到94.7%,见表2。

2.2干预前后预防用药效果

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3讨论

通过干预前后组间比较,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给药剂量、首次预防给药时机、总预防用药时间以及联合用药等均有较大的改善,其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基本与文献报道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5]一致。经干预后,总体预防使用抗菌比例由81.2%降至47.7%且无联合预防用药病例,虽未达到《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关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比例不超过30%的要求,由于应用人工植入物骨科手术均全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仍有持续改进的空间。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因此,预防用药应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如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可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择克林霉素。典型病例举例:①病案号:319298,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过敏史不明,术前无发热,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术后白细胞11.5×109 /L、中性粒细胞8.03×109 /L呈应激性升高,2日后均恢复正常,预防用药方案:克林霉素0.6 g qd+依替米星 0.3 g qd 连用三天。② 病案号: 32266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无过敏史,术前无发热,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术后后白细胞12.1×109 /L、中性粒细胞9.03×109 /L呈应激性升高,3日后均恢复正常,预防用药方案:头孢替安1 g bid+依替米星 0.3 g qd 连用四天。③病案号:324211,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过敏史不明,术前无发热,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术后白细胞10.7×109 /L升高,中性粒细胞正常,预防用药方案:克林霉素0.6 g qd连用三天。④病案号:325077,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无过敏史,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术后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7.13×109 /L轻度升高,预防用药方案:依替米星 0.3 g qd连用三天。综合分析,结合本研究评价标准四个病例总预防用药时间均>48 h且病例④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同时氨基糖苷类由于其组织和分泌液浓度较低而在肾皮质和内耳内淋巴及围淋巴液中高可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6],故不宜用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克林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效果不如一代头孢菌素,仅有在抗厌氧菌效果方面优于头孢菌素[7],故预防骨科Ⅰ切口手术切口感染应仅在患者对头孢菌素过敏时选用克林霉素。本研究发现干预前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感染存在联合应用依替米星(3例)和单独应用(2例),未确认患者过敏史时首选克林霉素(3例),其中1例与依替米星联合应用,经临床药师前瞻性干预后均无不合理应用依替米星与克林霉素的情况。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剂量应为一般感染时的治疗剂量,本研究发现前瞻性干预前存在27例给药剂量偏大或给药频度不够的情况,均为头孢替安。典型病例举例:①病案号:329786,L5/S1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无过敏史,术前无发热,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术后10.4×109 /L、中性粒细胞7.53×109 /L轻度升高,1日后均恢复正常,预防用药方案:头孢替安2 g bid连用三天。②病案号:324221,椎管扩大减压术,无过敏史,术前无发热,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术后白细胞、中性粒正常,预防用药方案:头孢替安2 g qd连用3天。综合分析,结合本研究评价标准以上两例手术原则上均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且抗菌药物选择起点偏高,应选用一代头孢菌素;由于头孢替安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需要一日多次给药方可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其说明书示:成年人一日0.5~2 g,分2~4次;小儿一日40~80 mg/kg,分3~4次,静脉注射。本品可随年龄和症状的不同适当增减,对成年人败血症一日量可增至4 g,对小儿败血症、脑脊膜炎等重症和难治性感染,一日量可增至160 mg。故病例①头孢替安2 g/次 bid属单次剂量过大为成人重度感染或败血症抗感染剂量;病例②头孢替安2 g qd属给药频度不够,应分为2~4次使用或术前单次给药即可,经临床药师前瞻性干预后给药剂量和频度均符合药品说明书与抗菌药物的PK/PD特点。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通过采用前瞻性术前干预用药方法,针对性地对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不合理现象事先干预,使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班华永.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及干预情况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5):475-479.

[2]何杏仪,张旋华,刘培健.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对比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5):109-111.

[3]毛利东. 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52.

[4]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5]戴自英,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 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3-102.

[6]JOEL G HARDMAN,LEE E LIMBIRD.古德曼吉尔曼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M].金有豫,译.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0-955.

[7]JAY P SANFORD.热病:桑德福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 范洪伟,吕玮,吴东,等, 译.4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67-70.

一种水凝胶注射心肌有望用于晚期心衰患者

AHA科学年会的一项报告表明,Algisyl-LVR水凝胶注射直接注射入左心室心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且可改善晚期心衰患者6个月时临床终点。

此项II期临床试验从欧洲15个中心共纳入78例晚期心衰患者,其中NYHA III、II和IV级患者分别为58、14和4例,另有1例分级未知。给予患者Algisyl-LVR水凝胶注射或临床常规治疗。水凝胶被直接注射入心肌之中,并作为内支架以增加心排出量。

结果显示,6个月时,水凝胶组患者的VO2峰值较基线时改善1 ml/min/kg;水凝胶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试验较基线时平均增加84.7米,常规治疗组患者则减少15.4米(p<0.001);水凝胶组NYHA分级降低1,常规治疗组则无变化。30天时水凝胶组3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数量方面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