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结构调整;政府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规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经济机制,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与控制,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除此之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落实国家规划提出的各项具体任务,调整经济结构和调节社会分配,还需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入持久地做好各项微观规制的基础工作。

一、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其中,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方面。通常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总量调控,政府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的调整则属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即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宏观总量调控又称价值调控或信贷调控,是对社会总供给价值层面的调控,是通过控制货币总量而实现的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其对宏观总量的调节是要达到对宏观供给总量控制的直接目的,并以此间接约束社会总需求。宏观总量调控的具体控制力表现在对货币发行总量、信贷供给总量、证券市场规模等方面价值总量的控制上及对银行储蓄和贷款的利率、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直接变动。宏观总量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方面。政府拥有宏观总量调控的职责,却并不需要天天运作这种对宏观经济干预的职能。只有在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偏离正常状态和秩序时,即社会总供求出现明显失衡时,才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必要的价值调控。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证实的。根据新古典理论,包括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责只在于维持市场秩序,让市场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市场利率和价格的升跌来调节投资、消费、信贷等等,政府不应为减少周期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目的而对市场的价格信号和资源配置进行直接干预。尽管至今在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中,还有不少人传承新古典理论,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宏观调控,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排斥政府作用,反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声音早已销声匿迹。

需要明确的是,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而宏观总量调控的有效性是有局限的。这就是说,在政府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中,总量调控的作用是显著的、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能取代政府其他方面的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就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面来说,总量调控只能解决总量问题,即解决经济的过热或过冷问题,解决投资总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问题,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或可能偏离基本运行轨道的问题,等等,不能用于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不能将经济结构调整混同于宏观总量调控,不能期望通过总量调控改变国民经济结构,总量调控肯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区别于宏观总量调控,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用总量调控替代且不同于总量调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劳务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包括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有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平衡。这种结构平衡不仅是在价值层面上探讨总量平衡关系,而是对实际生产能力的结构的适当要求,并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范围内要实现结构平衡。这其中,所有的供求结构平衡都源自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要求。正是从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出发,才产生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构平衡要求。这就是说,为实现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其他所有方面的产品供求结构都只是一种逻辑对应关系,即都是在生活消费品生产适当的基础上一层接一层展开的生产消费品的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对称要求。由于生产生活消费品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是社会最基础的供求结构平衡,所以,在调整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构平衡的影响最为基础和最有连锁反应效力。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应从满足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出发,不断地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有别,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

二、微观规制的基本特征

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属于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包含调整结构,却不只是表现在结构调整方面,还有更多内容。但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多层面上发挥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微观规制不同于宏观总量调控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长期性

宏观总量调控基本上是短期性的,而进行结构调整的微观规制具有长期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政府的微观规制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哪个层面,都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长抓不懈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指出:“节能减排,以及把住土地闸门等,本属于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我们常说把住两个闸门:一个是信贷闸门,一个是土地闸门。信贷闸门属政府的宏观调控问题,而土地闸门属政府的微观规制问题。但由于政府的微观规制是‘政府’的职能,很多人就将其视为‘宏观’问题而归入宏观调控职能中。这样一来,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的贯彻执行。因为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和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根据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其方向和力度可以时松时紧。但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属于微观规制方面的长期任务,却不能时松时紧,而必须‘长’抓不懈。现在,一些地方由于抓紧了节能减排和土地利用等审批工作,因此经常有人问,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可以转松。其意思是,什么时候节能减排的审批门槛和土地闸门可以放松。所以,要把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以利于‘长’抓不懈,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针对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而不具有局部的针对性;而微观规制在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的作用都具有约束被规制者的针对性,即其作用不是泛泛地铺天盖地,而是针对具体的局部解决具体的规制问题。如,结构调整要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对钢铁产业进行有效规制,做出具体的减少产能的安排并落到实处,直至达到调整目的。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2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手段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

国家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及时纠正错误。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现实意义

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一)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含经济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扶贫政策。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

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制定和运用经济法,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以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三)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四)道德手段

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来维系的人们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

运用道德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关键是通过教育、舆论、文艺等多种手段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形成多数人形成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来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调节着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心理平衡,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三、国家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容易过热,动力来自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及其手段的投资依赖即所谓“投资饥饿症”,导致通货膨胀,结构劣化。主要对策是压缩投资,带来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主体,社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具体的职能决定了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经济运行存在矛盾

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和生产力都构成影响,增幅偏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仍较明显。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问题,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出现,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不能为使国民经济真正转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轨道。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单单靠市场的自发调控是不行的,市场调控有许多弱点和缺陷。

(二)宏观调控存在突出问题

宏观调控当前仍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以及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

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对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的宏观调控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及现实意义

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抑制过度投资、稳定市场价格、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顺差增幅;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宏观调控是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和引导。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都是政府重要的职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新思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3

关键词:利率;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4-045-06

一、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一)金融调控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金融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金融调控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第一,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在于它的价值运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资金的流动和组合来实现的。而现实的货币运动必须通过银行这个货币流通的总闸门。就银行而言,现实的货币运动主要表现为信贷资金的运动。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活动是集中和分配生产建设资金的主渠道和全国资金活动的总枢纽。

第二,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是在宏观上对经济总量进行调控,主要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调控。由于社会总供给体现实物运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实现总量平衡的关键在于调节总需求。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购买力在市场上的实现。国家通过调控市场来调控需求,主要是通过调节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来调节价格总水平。调控市场货币总量最主要的机构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金融政策,运用利率和信贷等金融杠杆,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总量,从而调控社会需求总量,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二)利率是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

利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很早就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重视。最早对利率杠杆进行论述的是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他认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利率发挥作用的,并提出国家通过利率来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主张。各个时代和各种学派的经济学家大都把利率作为连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作为一种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货币金融经济的发展,利率已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以利率为媒介进行传导的。我国著名金融学家黄达教授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时指出:“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万解秋教授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传导媒介,他认为,“只有当货币量的变化通过传导媒介影响到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时,它对实际生产过程才产生影响。这个传导媒介就是利率。”

利率作为金融调控的主要手段,它是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纽带。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的积极性,利率都有直接的影响。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的需求、物价水平的升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以及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既能有效地约束(或刺激)投资需求,又能有效地调节资金的供给,即储蓄。由于利率一方面与货币市场相连,另一方面与投资储蓄相连,因而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最敏感点。“对于各个可以独立决策的经济人——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准则,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利率也就有了广泛而突出的作用。它的变化会影响全社会的存款人、借款人以及中介人等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再分配,影响各种货币收支和资金流动。”

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于1996年,但“十一五”期间进展不大。相对于大多数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仍有些迟缓。尽管目前除存款、贷款利率外,绝大部分利率已经放开,但实现利率市场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利率体制,任务仍很艰巨。

(一)市场利率体制的内涵

市场利率体制,是指把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各自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在市场上间接影响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影响利率水平。

第一,金融交易主体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是资金富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金融交易主体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方式可能是面谈、招标,也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服务商之间反复权衡或选择。

第二,在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货币市场利率。同时,根据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合理确定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促使不同利率水平之间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推动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化利率体系。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4

关键词: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规制;房地产;差异

一、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来进行的。经济政策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措施和规定。从其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而土地政策是为达到特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作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03年首次提出,目前很多学者也认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土资源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如卢为民(2008)在《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中从土地的生产要素理论、土地的资产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特殊体制背景下的特殊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并设计了提高我国土地调控有效性的路径[1]。尹锋(2007)在其论文《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中提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此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冷热的具体情况,适当微调年度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和企业取得土地的成本,以调控投资增长的规模,实现物价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2]。

但从另一个角度,土地作为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供给量的有限决定了土地是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的价值主要由需求决定,而土地的需求又是一种“引致需求”,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来实现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引导,进而影响到对土地要素的利用,所以宏观经济调控决定了市场对土地生产要素的需求,而我们不可能通过土地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毕竟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众多要素利用的市场行为博弈的结果,土地要素的利用只是其中一个。这两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宏观调控与土地政策的差异分析

1、内涵属性差异

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成员利益和增加社会福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现代社会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理论上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至均衡水平,但在经济达到均衡之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萧条,意味着民众必须付出这段时期的总体社会福利下降的代价[3]。因此,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等)去调控经济总量及其运行,以减少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出现时滞而产生的高昂成本。因此宏观调控的内涵是调整宏观经济总量,但其作用的结果又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而正是这种直接对象与间接结果的传导才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也是宏观调控必须有坚实微观政策规制的原因。

而土地作为一种基础生产要素,土地政策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政策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税收政策等。因此土地政策当属于微观市场的范畴,而对于微观市场进行调节或干预属于微观政府规制(Regulation)范畴。从规制的本意来看,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而实施的矫正和改善“微观市场失灵”的活动,是政府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所进行的限制或制约。因此作为一种基本的微观制度安排,土地政策是对土地及其房地产业的结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直接的政府规定。

2、政策目标差异

宏观调控的结果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但宏观调控的对象却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否则宏观调控就等同于微观规制。作为微观市场调节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却是直接针对具体产业,如政府通过土地的收购、储备并有计划地投放市场,增强其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调节;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以抑制商品房价过快增长和控制相关产业用地需求。土地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就是通常的“地根”,且在土地投资之后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其他投资,如工业用地后的厂房、机器设备投资,商住用地后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等投资,还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的大量材料等。同时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因素,如地区发展差异、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农民被征土地补偿等问题。国家通过土地政策维护公民权益,加大对廉租、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这些土地政策都可为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学也论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公平稳定。因此两者的目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3、实施措施差异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条件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不足、负的外部效应等所导致的市场宏观失灵。故而在通常的论述中,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手段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且必须把握好政策的时机和力度,这体现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综合性和间接引导性的特点[4]。而实施微观土地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由于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对稀缺土地资源的过分竞争(招、拍、挂形成“地王”频出)而导致的地价高涨、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发商市场垄断、流动性充足而带来投资性需求剧增等原因所造成的市场微观失灵。故而微观土地政策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用途管制、供地计划、房地产价格规制、房地产税收调整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强制性的特点。

三、宏观调控下土地政策的制定建议

透过以上分析,作为微观规制的土地政策只能作为调节微观市场的工具之一,不能参与代替宏观调控政策。其根本原因表现在:①特有的土地出让制度为地方政府青睐“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而这种对“土地财政”过渡依赖,导致地方政府不断突破每年的用地计划,使得中央政府的土地政策难以落实;②对高GDP增长率的盲目崇拜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率盲目崇拜,并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鼓励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这样的过热投资定会引起国民经济的波动;③土地政策的制定依靠突击治理和整顿,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其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往往是某个部门就能随时出台,这样不利于市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若要土地政策切实产生作用,为宏观市场运行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微观制度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明确土地政策目标定位

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微观范畴的土地政策就是要协助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不是对冲或削弱宏观调控。在土地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主导,而土地政策对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只能是协助。比如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就指出,“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很明显,产业建设生产离不开土地,那么国家有调控政策,并且一些产业用地也已列入禁止供地目录,为什么这么多过剩行业仍能顺利建设投产?直到今年,国家还在调控钢铁、电解铝、焦炭等的产能。可以说明,这么多产能的扩张,土地是先行,而这个闸门如果地方政府能真正严格“把守”,这会对宏观调控是一个促进,反之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

2、把握好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力度

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应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和短期强硬手段来压制市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的必要干预,可以实现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看到政策的长期效果,尽可能让房地产市场本身发挥调节作用。2006年-2010年的很多政策中均有关于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等的论述,而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安居工程建设、住房用地供应、税收调整等措施,说明以前的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再如违法用地和囤积土地这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政府明白长期存在但却没能从根本上加以制止,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严厉约谈才表明整改的力度,显得力度很大,而这却只会给市场造成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打压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焦点就在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想在某个时点通过政策来强制一次性扭转,必定会造成宏观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6.

[2] 尹锋.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9:10.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5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范文6

[关键词]WTO;中国政府;职能再构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3)05-0030-02

中国在新千年伊始,成功地加入WTO,这必将使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然对政府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在WTO情境中,如何界定我国政府的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一、坚持贯彻党政分开,政企分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事实上形成了党政企一体化的国家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逻辑后果就是党政难分、政企难分,从而导致党政企三大主体彼此纠结,关系理不顺,职责分不清。这样党的政治领导、大局统筹的功能难以很好地发挥,因为党被诸多行政性的、事务性的事情困扰着;政府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的功能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因为政府在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处处受制,而且要直接介入大量的非行政性的社会事务以及微观性的企业管理事务;企业的经济功能也难以充分展现,因为在这种一体化的治理模式中,企业的自主性是不具备的,它无法做到面对市场信号作出快速反应。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经对这种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很多变革,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澄清。显然,在WTO情势下,构建党政企相对独立、各司其职的治理模式是必须的选择,这是明确政府定位,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为此,一方面要划组织和政府的职能,这是行政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民主政治制度,党政分开是一个前提条件,党要管党,要行使自己的份内职权,充分发挥其职能,同时要还政于政。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政企分开势在必然,政府应该掌舵,而不是划桨。

二、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由市场的内在缺陷决定了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必要性。西方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上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化进程表明,自由放任型或全面干预型均不能把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把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以及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空间,这要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要实现从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从行政指令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在很多方面要适当收缩。但收缩并不等于放弃,而是为了促使宏观经济更有效的运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更有效率。在调节手段的选择上,经济手段将被更多地使用。在WTO背景下,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我们不仅要对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调控,而且要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协调做工作,使两者统一起来。竞争的市场主体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很难解决外部性问题,难免会造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脱节。作为社会各种利益的主要平衡者,我国政府在市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上必须承担责任。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WTO具有自由、平等、竞争、诚信和统一的属性,它要求“入世”成员国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规范公平竞争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的垄断性,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健全“游戏规则”。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供给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因为“制度反映着对一个人与共同体内其他人之间关系的主观理解,对制度的认可和执行完全依赖于社会所主张的文化观念。一个共同体内共有的基本价值支持着社会的凝聚力并激励人们在制度框架内行动。”就我国政府而言,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是一项重要的治理职能。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密切同其他国家权力系统配合,加强产权保护,规范产权交易,这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加强、完善宪法制度和公共部门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宪法、国家机关组织法、社会保障法、涉外经济法、行政法,等等。就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法制化程度而言,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依法行政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尚未形成自觉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因此,对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的改造非常重要。行政凌驾于法律之上或先行政再找法律依据等不正常现象在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还比较普遍,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首先,要加强对政府市场监理行为本身的法律规制,这要求我国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其次,必须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第三,抓紧各项实施细则的制定,加强对执法的监督检查工作,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第四,研究各国的经贸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外国在非关税垒方面的有关法规、措施和争端解决的法律程序,帮助国内企业提高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用法律手段保护各种合法权益。

四、加强信息服务,培育市场中介组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触角的不断延伸以及WTO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频度的增强和内容的丰富,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信息的价值日益突出,这对我国政府的治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信息服务,打造电子政府,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已成为时代的新命题。首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改善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减少工作环节和图章旅行现象。其次,我国政府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搜集、加工和整理市场信息,建立市场运行的相关数据库,服务于市场中的竞争主体。第三,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企分开,这为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在如何培育我国的市场中介组织的问题上,我们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和运作经验。西方国家不仅政府拥有编制规划职能,中介组织也拥有在政府总体经济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本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职能。进行市场分析和研究,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以及进行行业自律是西方国家市场中介组织的经常,这些都是我国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可取之处。

五、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追求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率。我国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问题很多:审批事项多,范围广;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审批条件不具体,程序不规范;审批责任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重审批,轻监管;重收费,轻服务。其惯性延续至今。这种审批制度,制约了市场在资源配制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为了跟上全球市场机制的运转节奏,从源头上对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腐败行为的治理,就必须构建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行政审批制度。首先,要科学界定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使政府从繁杂的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推进依法行政,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其次,严格规定审批内容、审批对象、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依据和审批时限,实现对WTO“开放市场,遵守规则”的承诺。第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和配套制度建设同步。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便民服务制度以及对行政审批制度的事前和事后监督制度,等等。

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国家管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常用方法。我国加入WTO,势必要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这也是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一个新课题。为了能在全球政府采购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首先,加强我国政府采购的规制建设,明确政府采购的目标、原则、内容、方式、程序以及监督和申诉制度。可以说,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以公开招标方式为基础,以申诉制度为保障,三位一体,构成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框架。其次,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机制。政府采购管理机制主要有两种:部门管理制和委员会制,这两种管理机制各有特色。委员会制有利于在法制基础差的社会中实行,部门制适宜于法制基础较好的社会。我国上海采用委员会制,深圳采用部门管理制。西方发达国家多采用部门管理制。从长期看,我国政府采购体制将走以部门管理体制为主的道路。第三,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加强人员培训,推进机关服务社会化,优化国有公共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唐代望.政府如何适应“入世”的要求[J].中国行政管理,2000(7).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