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1
【关键词】初中历史;结束语;基本要求;案例
作为中考科目,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在长期的习惯思维之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被误解为一门枯燥的学科,一方面,是学生心理上的轻视,另一方面,历史课经常被安排在学生精力相对涣散的时间段,如上午的最后一节或是下午的第一节,此时学生状态疲惫,也影响了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有限条件下,把初中历史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动人就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的责任。
优秀的课堂教学当然就是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比较丰富,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导入和课堂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上,对于结束语的分析并不充分,还有许多可资挖掘的部分。因为,课堂结束语操作是否巧妙也关乎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能对教学内容课有一定高度的认识和理解,就要依靠课堂的这最后五分钟。好的课堂结束语,就像朋友分开时的那声“再见”,让人忍不住赶紧“再见”。那么,如何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的结束语呢?
一、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结束语的基本要求
明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有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即开头要响亮醒目如同爆竹,使人为之一震;结尾则要有韵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如此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把握节奏,有条不紊。教师在授课时,就要时刻注意把握课堂节奏,为结束语留下恰当的时间,使得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妥帖,进入结束语顺其自然,有条不紊。这就要求教师对整堂课的节奏把控,既不能松散清闲,又不能仓促敷衍,要让学生既能顺应课堂所学,又能消化理解。
2.简洁明了,直扣中心。初中历史课堂的时间有限,结束语更是如此,一般以三五分钟为宜,因此,语言必须做到简洁明了,没有“废话”,紧密联系教学中心,或梳理知识,或总结要点,或架构网络,总之要干净利落地结束全课,就像电影最后,如果把无关紧要的资料放上十多分钟,相信人们大都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意趣。
3.融会贯通,可进可退。历史课是一门人文学科。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不是孤立的,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也不是孤立的,常有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之说,因此,我们初中历史课堂在做结束语的时候也要联系纵横向的知识点和不同学科,形成知识网络。
4.关注学情,紧跟潮流。就像《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一样,历史课有着以古鉴今的价值。怎样把过去的历史和今天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呢?我们教师要做到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日常,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激发其兴趣,把眼光扩展到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
二、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结束语的案例
案例1:《贞观之治》一课的小结: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基本情况。政治方面,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重视人才,善于纳谏,简法轻刑;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度,兴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实施恩威并施的政策。
点评:这种小结的方式是按照课堂板书对一课的内容以提纲形式进行回顾,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有系统化的认识。
案例2:讲《》一课,可以这样进行小结: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那么中国应该怎么办?谁能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假如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历史当中,我们会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就探索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预习下节课内容。
点评:这种悬念质疑式的小结,可以很快抓住学生的心。下课了,若有所思的学生很多,有的学生已经开始相互讨论了,有的已经在翻看下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因为他们脑海中悬起了好多疑问,急于寻找答案。
案例3:青铜器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它与古代文字、城市比肩齐名。它们是历史进程的指向标,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它们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代表的是一个进步。它们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保存的精神文化景观。
案例4:《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用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来概括,即:一个原因:帝国主义为重新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二个侵略集团:即当时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四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五年跨度:即1914――1918年共五个年头。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2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教育;人生发展观;回乡建设
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也就是那些比较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借鉴历史、资治育人”和“服务现实,创造明天”。现在,人类可考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日益进步,所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现实,而当今的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是不断书写的新历史。在对那些已经过去了的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一些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历史所具有的借鉴作用。这一借鉴作用,不仅仅是指那些社会中的大问题,而且也指那些个人的问题。对于此,早就说过:“想要得到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一、如何渗透历史教学的乡土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初中生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就必须接受乡土教育。那么什么是乡土教育呢?又怎样利用乡土教育帮助初中生树立科学的人生发展观呢?首先,乡土教育主要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本乡本土的教育,讲述一些学生可以直接或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家乡的人文、历史等,使广大初中生可以从自己生活的环境里进一步认识自己生长并居住的家乡,使其产生一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认同自己的家乡,并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自愿在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回到家乡贡献力量,改善家乡的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渗透思想教育,这一行为必须在历史知识、内容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附加到历史教学的过程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把找到的这些因素与当今的现实与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但是,不可以画蛇添足,更不可以穿靴戴帽,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历史上,功成名就后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例子,以此来为学生提供历史教学的借鉴作用。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中的张謇素材。张謇一直都是历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教师应当讨论的并不是他代表哪个阶级,说的是谁的利益。不管他代表谁,他在功成名就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他以家乡为基地,努力发展近代纺织工业,努力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当然,这是建立在他对自己家乡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对家乡的了解,就不会知道家乡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在哪里。张謇对于家乡的热爱与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一个处于乱世之中的人尚且可以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家乡作出贡献,那么,生存在当下安定时代的初中生,对于学成归来,贡献家乡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呢?
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现阶段历史教学必须重视乡土教育,尤其是初中生正确人生发展观的树立。
二、初中生历史教学与人生发展观的联系
从古至今,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的重点。而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就中国目前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来说,历史教学的功效还是不容乐观的。笔者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深深地明白:现在的历史教学仍未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面对当今社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在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之后,步入高中与大学(出国留学),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在那些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大城市就业,或者出国谋生,不想回乡受苦,帮助自己的家乡建设。面对这一现实,历史教学的学科功效在哪里呢?历史教学的学科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这些问题集中说明了,历史教学中乡土教育的匮乏,广大初中生缺乏正确的人生发展观。由于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凸显,使得历史教学中乡土教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上对于初中生人生发展观的建立也越来越关注。
现代初中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与当地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必须要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观是其所处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作用的产物。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代表的阶级社会地位不同,生活境遇与经历也不同,所以,认识到的人生意义与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可以促进家乡建设的发展,反之,即会阻碍。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当代初中生,使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引导当代初中生在成长以后,回归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来凤.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沈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3(01).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3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提高参与度
为了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包括组织活动、随机提问或要求学生进行观赏或自行表演历史剧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将我们的学生带入到鲜明、形象、生动的历史情景中,这不仅使学生们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更牢靠的记忆,而且还能帮助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这是培养他们思维和道德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同时,一些需要集体活动的节目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凝聚力,给他们带来正确的心灵认知,唤醒他们的良知并陶冶他们的情操。那么怎样才是合适的方法而不是在浪费时间和经历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认识列出几点自己认为值得注意的方面。
一、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强调其自主性
历史可以说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跟我们的日常实际似乎并不能直接挂钩,讲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样的特性就使得学生在上历史课时觉得所讲内容离他们很遥远,是虚无缥缈的。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就需要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的思维认知,使他们认识到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就在于我们会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所以历史不仅不是虚无飘渺的,恰恰相反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历史老师承担发现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性的重任,通过细心仔细的备课找到历史与实际的相似之处,并向学生们讲解以消除他们的困惑和迷茫。例如,我们在进行七年级历史课本中有关《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这课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我们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们讲解,并对提出他们平时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例进行举例分析。这个年纪的学生普遍活泼好动,他们对于一些常见的工具并不会太陌生,所以通过这种书本实际的结合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去进行讨论和思考。然后再由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得出“铁制工具的发明及使用使得劳动效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对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等。这样课堂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思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养。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如果学生们只有无限的激情而缺乏正确的参与方法的话,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是非常混乱的,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求到最适合他们的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教师应该注重教导和启发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有时被解释成“学会如何学习”是很有道理的。例如在进行八年级《》这一课时,我们大可以改变以往督促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方式,采取启发学生自我总结概括的方法,比如让他们针对中英《》的主要内容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每一条条约总结出来,这样就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这样思想精要的总结,更有助于学生们的记忆。历史经验总结离不开概括,教师可以在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历史教学后让学生们自己先看一遍目录,再把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及线索总体地复述一遍。经过这样类似的训练后,学生们就会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有了清晰的思路,同时对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有了大体的认识,并且这种认知会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加强课堂互动性,增进生生、师生间的沟通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信息的交换不仅包括了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也包括了学生向老师进行反馈。单单地进行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心传递会给师生间的沟通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带来阻碍。由此可见,小组形式的讨论组的形成似乎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不仅帮助学生们提高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习惯。我们教师可以多多尝试开展一些辩论会,在让学生充分准备之后,让他们进行激烈的课堂辩论赛,这种方式使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自身的疑惑问题。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并且学生在这些平时课堂的训练中,能使自己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我们教师要切身为学生的未来考虑,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把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语言 情感 心里 机构 教学理念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又能在应试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呢?我认为至少应该“过五关”。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很难想象,一位语无伦次、逻辑思维混乱的历史老师能够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能够使学生喜欢并乐意上历史课。因此,提高语言素养,应该成为历史老师的第一要务。
第二,心理关
一时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为进一步的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切记孤芳自赏,自我陶醉,而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五,教学理念关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然而,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疑问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5
历史教学中,复习课是为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复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加深、巩固记忆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那么,该怎样上好复习课,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取得好成绩呢?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浅谈一些做法。
一、目前我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的心理。再加上现在是开卷考试,学生、家长、其他学科老师都误认为历史好学、好考。学生平时不好好听课,甚至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考试时把时间都用在翻书上,浪费时间不说,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也不多,甚至还有考十几分的。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首先是认识上的误解,其次是复习无效果。
二、我的做法
1.教学生学会读目录、理清思路
目录是教材编辑者对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读懂了目录,也就弄清了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路也会清晰。因此,我在复习时特别强调让学生读目录,理清各单元的主要内容和联系,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熟悉了教材,掌握了基础知识。这一点也得到了县教研室老师的认可。
2.教学生读正文,掌握要领
学习历史一定要吃透教材,掌握基本史实,同时还要重视历史事件的组成部分,掌握各事件、概念之间的差异。因此,每课的正文部分必须吃透、理解。
3.教会学生读教材中的插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
用插图做诱导,会使学生减少厌倦感,提高复习效果,增强记忆。
4.加强习题训练,强化巩固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不同题型的训练,使学生熟记知识,强化巩固,并从中学会答题的技巧,提高复习效率,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5.教会学生科学用书
有些知识点该背的最好背下来,该做标记的就做标记,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速度。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6
《历史与社会》主要整合了原有初中历史和人文地理的部分知识,以及部分与初中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文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课有某些交叉,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内容不同。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初一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初二以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初三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发展史的部分内容)为主要内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三部分内容。这些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有关社会学、文化学的部分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所没有的。
第二,角度不同。《历史与社会》中虽然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教材第一册中),但那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到的。初一思想政治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不同,表明课程的具体出发点不同。
第三,要求不同。在《历史与社会》中有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内容,其中,政治和经济的某些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一些重合,但是要求不同。高中的课程要求既有生活化的东西,也有学理化的内容,在理论的深度上不可能与初中有相同的要求。因此,具体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也不会相同。初中的教学只是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须知道的、更具常识性的内容,如,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职业的分化情况,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和遵守的理由等等,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懂得的基本知识,在理论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而高中的相关课程则有一定的理论要求。
二、初中综合课后是否有高中的综合课与之衔接
初中综合课后的高中课程仍然是分科教学。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才能够深化和精确。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决定,其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具有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就不应该过于分化和精确,那样不利于其理解。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浅层次的认识上,必须有所深化,而深化的可能前提就是必须将认识对象分解后才利于分析(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分化将更为细致)。所以,高中课程将继续分学科进行教学。
但是,分学科教学不等于鼓励或强化机械思维方式,虽然近代的机械思维方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人类已经发展到了现代,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要跟上时展的潮流,在分科教学过程中,强调综合思维。这既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这种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思维,既不同于古代那种直观的综合,也不同于近代那种机械的相加综合。它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造性。高中的课程设置将保留近代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分析性,克服其静态性和机械性等特点。为此,高中的课程改革将会有一些变化。
根据一些地区的改革经验,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改革课程体系。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基本素质、特长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增删、整合,对课时进行调整,实行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教育要求具有梯度,教育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课程体系。
同时,实行学分制学业评价体系。借鉴高等院校学分制的做法,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换算成学分,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并达到要求,记相应的学分,还要建立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等等。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教学淡化知识要求、强化能力要求,并不意味着不要求知识。关键是要求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观念(即教学模式的观念),还要改变对于知识的看法。按照英国“大百科”中的名词解释,“定理是迄今为止还正确的结论”“学说是看上去貌似正确的学问”。这与以往我们的认识是不同的。我们通常认为:教材上是这样表述的,就是正确的。但是,新的课程观却要求正确认识知识,要求认识到知识是变动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正确性是需要怀疑的。如此,学生究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就要有所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增有删就体现了这一点。即选择了那些更具有稳定性的,对学生生活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也就构成了学生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些知识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就谈不到能力。
既然知识是发展的、变动的(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获得知识就成为本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按照以往教学模式获得的知识,因为缺少体验、缺少探究,很难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外在于学生的纯粹客观的知识,很难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本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成为能力。所以,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不仅不否定知识的价值。相反,更认可知识对于能力的作用。不同的只是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成为能力?这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的问题。
四、课程改革是否还要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建立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由各个要素的认识构成的系统认识。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人们构建了各种不同的学科体系,有其必要性。但是就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而言,更多的应该是获得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见得一定以学科体系的方式呈现。因为现实生活是多变的、复杂的,由于问题的主题不同、中心不同,与之相关的子问题也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说有体系,那么,随着问题中心的不同,呈辐射状的问题体系也不会相同,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本课程是按照主题建构模式向学生提供了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说有体系,也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呈现的体系。而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在新问题面前运用学过的知识自行建构新的体系,解决新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也是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本课程是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的重构。
五、课程改革是否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的素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标准(一)》为不同地区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即课程标准的实现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即可。而目标要求应该是不仅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有地区性。特别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离开了地区特点,就无从存在,也无法理解了。因此,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实现条件和方式,具体设计评价方式等等。
就学生素质而言,会有地区差异,但不是不可改变的。有的地区教师考虑到学生素质会表现在不会活动、不爱活动上,这倒不必担心。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活泼多样的生活。只要依据具体情况,引导得当,都会达到目标。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要改变。要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是客观的。这就意味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为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特别是备学生的活动设计。即使地区发达,教学条件好的地区,也需要重新设计教学。
六、《历史与社会》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历史与社会》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但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因为按照以往的教学要求,教师只要将教材内容准备好了,就可以上好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现中,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会产生许多想象不到的新的课堂情境,是预设不出来的。因此,如何使教学过程正常化,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历史与社会》课程这种创新教育活动的实现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的作用也是应该处于首位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努力改变观念,努力克服其主导性压抑、阻碍学生能动性、自主性的一面,尽可能地强化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指点方向、引导主题、监控过程、解答疑难、评价学习结果等建构学生主体的一面。
七、如何把握《标准(一)》中“了解、理解、掌握”的尺度
“了解、理解、掌握”是用来界定本课程标准的不同等级的。
了解:即一般性地知道事情的基本状况、来龙去脉,并能够回忆起来。如简要描述、进行辨认或识别、指出名称、举例说明等。
理解: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深层联系,以及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并能够有所解释。如懂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将知识归类或推演,知道知识的意义等。
掌握: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表现为在新情境下的灵活变通、自觉运用,甚至在无意识中的应用。如,比较准确、快速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八、课程改革与“减负”的关系
“减负”指的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本课程标准恰恰体现了这一要求。删减了一些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的繁难旧重内容,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当然,加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对此,不能理解为是“负担”,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学设计得当,教师就能够把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变成学生乐学、爱学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那就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了。
九、教师该如何应对教学和课程改革
不断学习。即不断学习各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包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作为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自身的知识会日益陈旧,将无法面对学生。同时,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观念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而新的教育理论概括了新形式下的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所以教师必须学习,不能走经验性的教学之路。要有理论作为指导,更新教学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