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1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德育工作 隐性教育 育人功能

自20世纪末以来,学分制模式在我国高校广泛推行,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与此同时,班集体概念的弱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重心下移,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1]。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使原有的德育工作理念、内容、方式、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学校德育中,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自主、和谐的德育教育方式,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等教育环境下,隐性教育更具显性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学分制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实效性,不断重视多渠道的隐性教育,切实进行改革。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发展的趋向和特点,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进行反思,对隐性教育的载体及育人功能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学分制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就必须正视学分制给高校德育工作可能或已经带来的种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1)对传统德育“高度权威化”和“社会中心观”的挑战。学分制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允许多种价值观共存,这将对传统价值观教育形成挑战;(2)对传统德育视野的挑战。学分制使学生的道德视野更加广阔,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全球伦理价值观念认识学分制下的大学德育;(3)对传统德育管理观的挑战。学分制下学生不再仅仅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4)对传统德育方式和机制的挑战。学分制的实施使以班级为基础,借助班级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模式面临挑战,在德育途径上必须改革班主任和辅导员设置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5)对德育师资素质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果德育教师不能及时对德育内容、方法等进行改革,高校德育就有可能被大学生疏远甚至抛弃[3]。

二、隐性教育的特征

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言的,是指在思想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以比较隐蔽的形式教育[4]。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的内容具有渗透性。隐性教育讲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教育效果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因而能做到入耳、入眼、入脑,真正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5];(2)教育过程具有隐蔽性。隐性教育要依附于、渗透到、潜藏在其他物体或活动之中,不能单独存在;(3)教育的手段具有间接性。隐性教育往往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细致入微的“溶情”工作,通过“旁敲侧击”间接达到教育的目的;(4)教育的维度具有超时空性。隐性教育可以超越时空局限,实现多维度的科学结合,使教育者随时随地地开展教育活动[6];(5)教育的效果具有长效性。由于隐性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使得隐性教育只能是以诱导、感染、熏陶等方式产生影响,这就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经历长期的教育过程[7];(6)育人的氛围具有和谐性。由于隐性教育没有强制性,可以使师生双方心理过程比较顺畅,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潜意识的反感,有利于营造比较和谐的氛围。

三、学分制下高校隐性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

1.教师人格的示范育人功能。高尚的人格是教师“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为人师表必需的修养和精神,更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产生教育效应的源泉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人格和道德水准对学生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身上所体现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分量。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以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较强的教学能力、崇高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现出来的,需要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感受得到。所以,广大教育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培养人格魅力,用真挚的情感和学生交流,从而感化和教育他们[8]。但是,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一定的判断能力,对榜样的要求更高,高校教师不一定都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典范榜样,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力量。

2.校园文化的熏陶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本身蕴涵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为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无意识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高校还应发扬学校自身的优良传统,设计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激励先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舆论和校风。高校还要制定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其具体实施[9]。同时还要针对大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广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这一隐性教育的载体影响他们[10]。只要善加引导,精心指导,就能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人生品位,自觉追求真善美,从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新一代大学生。

3.校园环境的美化育人功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的最大载体是校园环境,大学生学习生活主要在校园内,校园环境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行为学家罗杰・巴克说:“环境对激发和形成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8]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独特的作用,幽雅的环境对人会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水平,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形成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校园环境承载了学校成员的智慧、力量和精神。校园环境应典雅优美,舒适怡人,建筑布局合理。校园应清洁明快,在这优美的环境里每个人将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激发人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催人奋进的作用[10]。

4.校园网络的隐性育人功能。互联网的发展为隐性教育提供了绝好的载体,这一载体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拓宽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渠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针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和定型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将大大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校园网络也更多地承载隐性育人的功能,实施这种育人功能,就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技术监控手段,完善网络法规;要保证网上有党团组织的声音,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文化活动,实现网上互动、师生对话、同学交流等多位一体的交流活动,保证信息畅通,使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校园网要方便、快捷,网上内容要及时更新,网页设计要优美,板块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健康活泼,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服务性于一体。这样就会吸引大学生更多地上校园网,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网络的隐性教育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工作者应本着“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长远规划,统一部署,立足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力度,主动占领网络阵地[9]。

参考文献:

[1]彭辉.学年学分制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初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22-24.

[2]浅谈学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http:///e21web/content.php?id=11066.

[3]学分制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http://.cn/quanguogaoxiao/show2.jsp?informationid=201105091035298283.

[4]费丽敏.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J].科技资讯,2010,(4):195.

[5]周俊,董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隐形教育及载体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4(6):89-91.

[6]唐志龙.隐形教育:入世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的探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28(105):74-77.

[7]吕敏.隐形教育及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职业时空,2009,(8):167-168.

[8]蔡芳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载体探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4):33-34.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来看,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素质欠缺的需要,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

作为集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服务为一体的高校图书馆,在传授创新知识,孵化高新技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具备明显优势。

(一)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网上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重要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课堂教育,图书馆教育,实践教育。图书馆被誉为是“大学的心脏,”“知识的海洋”,在这里记录着古今中外无数发明创造和人类社会各领域文明的历史,传递着当前最新的科学信息,并以其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显示着它独特的教育实力和能力,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除了课堂学习,更多的是自学,思考。对于在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在学习上,思想上,人生观上的种种疑问,更多的是靠阅读,图书馆成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理想,最方便的场所,学生通过对馆藏文献的阅读,既能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延伸课堂教育,又能拓展知识面,弥补其他专业知识的不足.通过阅读,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保障

这里所说的环境,一是指馆舍及各种现代化设备,二是指图书馆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氛围。图书馆大多位于校园中心,环境优美、舒适,建筑庄重典雅,富有艺术感染力,馆内清净整洁,书香四溢。丰富的文献,浓厚的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设备,快速的网上信息传递,多媒体阅读等,以及图书馆科学的管理,优良的服务,文明有序的秩序,堪称科学的殿堂。

这些都会对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气质、情趣、行为、素养有一种导向作用和熏陶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定型的重要阶段,他们所读的书籍,50%以上是文艺类书籍,而不是专业类图书。可见,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质量以及阅读导向,对于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和行为的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特别是图书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及创新精神。

(三) 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导航作用

图书馆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文化素养.比如:配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这方面优秀图书的推荐、宣传、辅导工作,并通过开展“新书通报”、新书、热门书推荐等宣传,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有效地开展图书馆导读工作,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一) 高校图书馆要合理配置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

丰富优质的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第一需要就是及时补充、丰富馆藏文献,优化现有馆藏结构。要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地利用文献购置费,针对教学科研的需要和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设置变化情况,采集急需的各文种、各类型、各载体的文献资料,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各种需求.要在紧紧围绕学校学科设置的同时选择一些思想先进,内容健康,科学性强,观点正确,学术价值较高的图书,保证藏书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尤其选择对那些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思想情操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高品位的书籍,使大学生通过阅读陶冶良好的情操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者和实践者。美国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具备”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其次要不断地拓展知识领域和业务水平,要拥有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组织,整合与有效管理的能力,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专家,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导航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读者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文明氛围,图书馆的人文环境直接反映着高校的精神面貌,馆内整洁的阅读环境,图书馆清晰的规章制度,有序的借阅秩序,以及周边环境的维护与绿化都对大学生形成一种约束力,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馆内人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都能使学生建立起自觉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建设优良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可忽视的作用。

(三) 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

高校图书馆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信息素质教育并不是单一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培训,而是认识各种信息资源并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育,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品质与道德教育。信息意识是一种重视信息、发现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引导教育,使他们对计算机网络、联机数据库、光盘出版物、海量存贮及数字化信息具备处理能力。

开展文献检索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讲授有关检索知识和相关检索工具及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从浩瀚的文献信息中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信息的能力。

(四) 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3

构建未来学校形态,营造智能校园环境

升级优化基础设施。福田教科院附小大力推行教育管理数字化,构建具有附小特色的“掌上附小”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了附小特色数字中心机房,实现评价系统云处理,学生学业成绩大数据综合平台分析,优化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学科资源覆盖率达90%以上。基于5G技术,一方面完善校园安全管控信息化建设,提升校园实施视频监控水平;另一方面,以“5G+互动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鼓励跨校区课程协同共享,“自动跟踪录播教室”“未来阅览室”等先进的信息化设施陆续启用。目前学校已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全覆盖。重构创新教学空间。重构后的福田教科院附小具有五种空间形式:一是“研学创中心”,是基于项目式学习、问题探究、满足高水平学习者(教师、学生)能力的学习研究创新的空间;二是“学科大观园”,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学科教学情景空间、全学科班级图书角,在真实空间中感受学科魅力;三是“学校文化长廊”,利用此空间打造智慧图书馆、校园历史博物馆,凝聚、展现附小校园文化;四是“创意盒子”,这是一个创新型的孵化器,在此空间师生可以参与各种科技类创新项目,实现“让创意可见,让思维有型”;五是“云上学院”,搭建自选式创新学习超市,组建项目化学习网络社区空间。

引领规划整体设计,打造前沿智慧课程

两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了20多位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前沿的专家为全校教师量身定制项目化及学科融合课程培训计划,积极引导各学科探索开发“信息化特色课程”“AI+”特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空间,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智慧科技特色校本课程,并探索开发科技与五育融合课程。重塑年级组内各学科相对独立的形态,形成五育融合教研共同体,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五育融合理念下的课程融合,是基于知识、经验、社会需求的融合。将其形成“学科+”的课程形态,即“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社会”“学科+活动”等课程形态。

AI赋能智慧教学,创设育人新生态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深圳教育以教育部信息化“双区”建设为有力抓手,以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一直是刘锐娟倡导的教育教学方式。认知科学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使教与学变得多元化,并且可进行低成本、高效能的个性化定制,帮助学习者设计更有效的学习策略。2021年,福田教科院附小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与区域教研的实践研究》。同时,福田教科院附小以青年教师“青蓝杯”基本功大赛和骨干教师“红烛杯”教学展示为契机,通过公开课、录像课、微课录制等活动,激发更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空间、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方面,学校积极普及人工智能课程,探索人工智能教学的路径和策略,以期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普及全民智能教育、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目标,为促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智能体育守护生命本色。深圳市福田区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综合改革实验区,福田教科院附小是全区首批参与中国教科院的重点课题《中国学校体育智慧系统研究》的学校,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致力于智慧体育探索研究,实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与干预方案。2021年12月,刘锐娟亲自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项目子课题《“双减”背景下对智慧体育校园构建的研究》顺利开题。2022年1月,以学校为牵头单位的“智能体育学生数据分析与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荣耀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基于学校智能教学基础和理念,刘锐娟在体育科组率先尝试依托AI技术精准监测与评价学生的体能训练,利用运动数据采集装备+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学生佩戴的传感器设备,实时采集每位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及运动负荷情况等数据,对潜在的运动风险进行实时的评估与预警,把学生的体质数据形成电子成长档案,为教师设计合理的体育课程提供参考,为学生的体质健康保驾护航。多样态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是在线教学求质量,创新课堂新生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泛在学习普及的双重背景下,在线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平台,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提供全程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是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泛在化学习发展。项目化混合式研究团队结合学段特点、学校校情,以调查研究作为基础,以教师培训、课程实践、评价改革作为抓手,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在校内进行探索实验。

多元评价,看见动态成长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4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小学期;教学计划

2008年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招生,根据三年的建设教训和经验,2009年制订的教学计划有许多需要调整和优化之处,其存在的弊端阻碍了教师教学的展开和专业特色的体现,这是本文得以成文的内因。另一方面,为了有利于能力培养工作的展开,国内多所高校借鉴国外暑期学校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小学期”制度。旨在利用学期结束后若干周时间,采用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2011年湖南大学也将“小学期”这一制度引入本科教学计划中。在以上内外因的诱发下,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湖南大学新实施的“小学期”制度,以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为契机探索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新思路。

1本科专业教学现状

信息产业智能化趋势充分表明该专业强烈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1]。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集众多老师特长和成果,在成立伊始,甚至申请之时,对其人才培养模式就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广泛考量。在本院其他专业的现行教学方案基础上,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制订了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2008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实施了该方案。表1是该方案的学分和课程计划。

该培养方案包含4个阶段,前3个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辅以一定的课程实验。最后集中实践阶段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全校公共通识教育主要包括哲学、历史、人文、法律、英语等课程。学科通识教育围绕整个学科的基础核心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指学科学习的相关基础先修课程,如物理、高等数学、概率论、程序设计基础等。第二部分只要指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如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这部分课程的确定是综合考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结果。

专业教育阶段体现了专业之间的区别,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智能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有高等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应用统计与随机过程、微电子电路导论、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8门课程。专业选修课根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分为两个课程组,学生自由选修其中一个课程组,不同的课程组体现了专业不同的侧重点,有侧重智能控制的,有智能信息处理的,等等。专业拓展课程是在最后一个学年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结合毕业设计题目设计领域,在其方向课程组中选择相应学分的课程门数。根据我院教师的科研领域,包括先进计算、生物信息、智能系统、媒体计算、模式识别5个方向。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可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及发展方向自行选择一组课程修读;专业拓展课程(要求至少修读8学分以上)为学生知识面的横向拓展或纵向的继续深入,学生可自全院范围内选择以加强专业学科交叉。

集中实践环节由实验教师对低年级开设软硬件基础实验课程、高年级学生开设综合实验课程。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也纳入到集中实践环节。

1.1存在的问题

1) 专业核心课没有体现专业特色。

在专业成立之初,考虑到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够成熟,因此,采用了保守的做法:沿用了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的核心课程,从上文的描述,不难发现这些课程不能充分体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智能专业的学生也常常感叹体会不到自己所选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不同之处。随着智能专业教学经验的积累,科研工作的展开,几个优势的方向和课程(如自动控制、图形图像处理、脑与认知科学等)逐渐清晰,将这些基础的、专业关联较为紧密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可谓时机成熟。

2) 专业选修课课程组限选模式约束了学生的涉猎范围。

在2008、2009届学生的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广泛涉猎的心理和基础,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对课程组中若干课程有兴趣,而对其他课程没有学习动力,而现行的培养计划中选修课的限选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涉猎范围,未能充分开启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任选的模式可能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学院只需提供丰富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决定修读哪些课程。

3) 缺乏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的重视。

交叉性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学科特点。智能学科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理学学科,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也有广泛的联系。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自然也就要求学生对多个学科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而现行的培养计划是学院封闭式的,除了通识教育阶段,没有给学生提供学习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平台,这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智能专业的发展。跨专业选修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交叉学科知识的渠道。

1.2 “小学期”新特点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集中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安排2~3周的时间专门用于学生的实践、实习。近来,从美国学来的“小学期”也悄然在国内高校流行起来,所谓“小学期”是指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利用假期的部分时间集中进行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如何高效地利用这种“小学期”,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水平,是当前实验教学所急需探索的重要问题。只有当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中跳脱出来,自身建立起一套完善健全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标。

“小学期”里,学生没有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压力,在假期完全自由放松的氛围下,进行兴趣拓展和能力锻炼,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期”的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教学方式如何安排,是发挥“小学期”作用的关键。好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使学生不会感觉是另一个学期的提前开始,而是一个夏令营,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在娱乐的环境下习得知识,提升能力。

2专业实验室建设进展

依据长期以来,我院大批教师及研究生所从事的智能科学技术相关研究,凝练了几个基础较厚实、成果较丰硕的子方向,并由此制订了本科选修课程及群组。为了使实验室建设重点明确、特色突出,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划分为5个子方向实验室相对独立建设,如图1所示[3]。

在三年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不断投入,目前该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数量如表2所示。

该专业实验室具备以下规模和能力:

1) 可以支撑80%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实验。

2) 能够开出机器视觉、小型仿真机器人等综合性实验项目。

3) 由1名教授、2名博士等6人组成的实验教师队伍。

研究生创新基地、嵌入式系统与网络实验室将大力支持智能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我们正在积极申请985学科建设经费,购买电梯调度实验平台等仪器设备,提高实验室的实验开出率和覆盖面。以上的软硬件环境,体现了本专业的建设特色,实验室条件的完善和增强,也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

3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小学期”新特点的出现,我们探索和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4-5],下文将从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和实践教学3个方面分别进行描述。

3.1培养方案

表3给出了新制订的培养方案。通识与文化素质教育与以往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学科门类教育中涉及的学类核心课程增加,相比于之前的理科B组课程增加了微电子电路、电路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变化较为显著是专业教育部分,首先专业核心课程由C++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脑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基础、科学计算导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控制理论基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八门课程取代。此外,开设了种类更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涉及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处理、机器人、物联网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广的选择。

未来发展教育从就业和深造两个角度进行考虑,设定的分组课程充分结合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的条件,设立了生物信息学、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控制和机器人、媒体计算与机器视觉4个方向课程组,通过利用专业实验室的资源,将这些高级课程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跨专业限选课程,这正是对学科交叉性考虑的结果。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对智能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尽管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并且这扇门现在打开的还有限,如果实践证实这是必需和有效的,这扇门还将为学生更加敞开。

3.2课程计划

在以上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具体的课程计划如图2所示。

从该本科4年的课程教学计划来看,第一学年以学校通识课程为主,第二学年包括与信息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信息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第三、四学年以专业课程为主,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根据毕业设计方向选择课程组里相应课程。整个课程的时间分布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通过最后的毕业设计反映学生对整个专业的理解和把握。在毕业设计阶段,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手,分为深造和就业两部分,每一个课程组都按照这两个类别设立了相应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定位,选择适当的课程。

3.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根据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分为3个阶段展开:

1) 实训、通识实践(编程实训、仿真实训)安排在第一学年的小学期。

2) 专业实训(软件技术基础实训、硬件技术基础实训)安排在第二学年的小学期。

3) 综合实践(专业综合设计)安排在第三学年的小学期。

“小学期”的实施,可以把过去那些集中实践的内容放到“小学期”中进行。然而“小学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式,过去的集中实践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可能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下面将在教学改革部分阐述我们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4教学改革

1) 多姿多彩的“小学期”。

“小学期”绝不应该是过去集中实践的改头换面,只是简单地将集中实践换个时间而已,应该走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轻松的路子。

(1) 邀请在学生群体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知名人士来校讲座和交流,在学生中刮起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2) 安排学生走进生产第一线,深入社会底层,真切体会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技能和素质,结合所学专业,积极思考人生定位。

(3) 当然,集中实践的内容也不可少,如何让学生享受了假期又增长了知识是接下来将进行的第二个改革的目标。

2) 活泼有趣的集中实践。

现行的集中实践环节是老师布置若干题目,学生选择其中几个完成,学生普遍觉得这种教学内容和方式枯燥无味。可以通过以下3个途径,使得集中实践环节变得活泼有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 实验平台。配置可自由装配的设备,或者说基本的零器件,而非成型的仪器,便于学生动手动脑,自由设计。实验室实行开放式运行管理。

(2) 实验内容。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门槛低、趣味性浓厚的公共实验课。对于一些有优势的学科竞赛,定期开设面向所有学生的培训,吸收有潜力的学生组队参赛。

(3) 教学方式。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减少教师设计实验内容,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比重,使学生有相对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在教师指导下,从实验原理、系统设计、仪器选用、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环节入手,自主开设实验。

5预期目标与效益

通过在2011年入学的新生中实施该计划,我们期待达到以下目标和效果。

1) 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智能科学人文素养与数理能力,系统掌握信息与智能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程序与软件设计方法、数字系统设计能力、多媒体信息与生物信息处理技术、机器感知与智能控制技能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技术管理专业人员。

2) 充分结合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小学期”的作用,使得“小学期”制度能够真正使学生受益。

3) 体现出我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身特色,人才培养能够发挥出我院在生物信息处理、智能控制、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智能等领域上的优势。

6结语

在三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培养实际情况,总结了当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专业特色缺乏、选修范围受限、学科交叉性忽视,并重新修订了该专业培养方案。在学校新实施的“小学期”制度下,通过汲取其他高校的经验教训,抓住“小学期”的特点,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提出了改革思路。通过以上的探索,我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2] 赵欢,廖波,朱雯. 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11):49-52.

[3] 李智勇,肖正,骆嘉伟,等. 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15):91-94.

[4] 魏秋月. 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18-19.

[5] 胡军,李伟生,王国胤,等. 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11):57-60.

Investigation on Teaching of the Specialty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Summer School System

LI Zhiyong, XIAO Zheng, ZHAO Huan, LI Renfa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5

热词:大学出版社 在线教育 发展历程 运营模式 着力点

近年来,“在线教育”这一概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无论是中小学生、家长,还是大中专学生、高校教师,都有体验或实施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冲动,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互联网企业和风险投资也纷纷投入这片红海,欲抢占先机。大学出版社作为传统的教育内容提供商,如何在在线教育大发展的环境下既能保住自己的固有市场,又能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新的业务,是一个不容忽视且必须深思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分析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成熟的在线教育企业的运营模式,为同行们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发展思路。

在线教育发展历程

在线教育概念虽新,却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中国大中城市初步普及后,即有大量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但受网络带宽的限制,多数在线教育产品还是文档形式。2000年对于在线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这之后出现了“三分屏”形式的网络视频课件,在线教育进入多媒体阶段。二是这一年教育部批准68所高校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准许开设网络教育学院,颁发网络教育文凭,这块市场规模占据了当时中国在线教育90%以上的市场总量。三是新东方网校于这一年上线运行,标志着传统培训学校开始角逐在线教育市场。之后,由于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在线教育进入徘徊期,整个行业在摸索前进,市场容量虽然也逐年升高,但与迅猛发展的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相比,在线教育只能算是一个增长比较缓慢的行业。2010年前后,美国可汗学院的运营模式开始影响世界,而这时候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机会已经不多,在线教育成为投资者开始关注的行业。2012年,还是在美国,三大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Coursera、Udacity、edX的大规模融资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预期,导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迎来第二波浪潮。在线教育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开始受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的重视,有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进入这个市场。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在线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迎来了再次腾飞,互联网思维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教育运营模式分析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在线教育?互联网思维下的在线教育,一开始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通过提供获取便捷、用户体验好的免费(或收取少量费用)服务,获得大量用户,待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通过投放广告,或大数据分析预测用户需求,出售方案来获益。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12年以来深受广大高校教师和教务部门热衷的MOOC。

在线教育市场主要分为四块,即学前教育、 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按照提供内容的不同,在线教育企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提供商,一类是平台提供商。

在线教育内容提供商主要提供教学视频、学习工具、文档资料等。教学视频类产品实际上是线下教学课堂向线上的转移,课堂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授课形式转移为通过互联网传递视频,这类产品主要由传统教育机构提供。典型代表有传统网校如正保远程和新东方、学而思、沪江网、网易公开课等。学习工具指针对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查漏补缺等为学习过程提供辅助的一类学习工具产品。这类产品形态多样,代表性产品包括背单词型产品、题库型产品、笔记型产品等,如拓词网、猿题库等。文档资料主要是以一种学习资料库的形式存在,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料,人们接收信息进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如百度文库、豆丁网等。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商指为教与学提供中介的平台,多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线上机构如阿里巴巴(淘宝)、腾讯、百度等主导。他们已拥有巨大的用户流,并有充足的现金流来保证视频带宽的开销,也有技术能力保证多人同时在线视频授课的流畅。

大学出版社如何开展在线教育服务

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开展在线教育具有显而易见的先天优势。一方面,大学出版社作为传统的教育内容提供商,一直与教育内容的创造者即高校教师保持了天然的紧密联系,因此同样也可以转身为在线教育的内容提供商。另一方面,大学出版社多从事教材出版,并由此蓄积了大量的学生用户,这点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类似,因此,通过合适的手段将这些学生拉到自己搭建的平台上,有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基数,即可作为平台提供商开展在线教育。大学出版社开展在线教育可以在以下几点发力。

1.高等远程学历教育

根据2014年初《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取消了对“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的审批。这意味着原来被68所大学网院所垄断的在线学历教育的垄断性市场将被攻破,我国将出现上千所可以颁发学历的网络大学。据专家分析,这将催生一个新的100亿元的市场。此外,新网院的产生,必然催生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开发、技术服务等,而这又是院校所不擅长的,完全自主开发不太现实,因此采用外包是必然之选。因此,有实力的大学出版社完全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提前布局,或提供平台和技术,或为网院提供从课程制作到平台运营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盛宴中分一杯羹。

2.考试培训

虽然高等学历在线教育规模占比最大,但考试培训类在线教育是国内在线教育发展的主流,尤其是K12学习辅导和英语培训,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开展此类在线教育出发点应是依托高校教师或编者资源,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低,适合所有专业学生,以便有较大的用户量。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科目的考前在线辅导。大学出版社可以在出版的相应教材上提供学习账号,或作为增值服务巩固已有市场,或收费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外,也可以参考猿题库模式。猿题库是一个深受学习者欢迎的智能在线题库产品,具有的智能练习模式能够根据学习者特点,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一对一智能出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做题,从而提升学校效率。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开发了自己的试题库,但智能化程度较低,大学出版社可以将这些试题库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功能堪比猿题库的产品,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与时俱进,迎合市场。

3.通识课制作

在淡化专业、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背景下,发展通识教育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共识。但大部分高校却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不贴切等问题。正是瞅准了这个商机,超星尔雅开发了众多的尔雅通识课,并已推广到上百所学校。而目前多数大学出版社,还仅仅局限于出版通识课类教材。考虑到通识课有别于自然科学类课程,没有太多需要理解的内容,并且基本不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人文社科背景强大的大学所属出版社可以参考超星尔雅的模式,利用学校的名气和名师的影响力,开发由自己学校名师讲授的通识课,推向市场后,一定会比纸质教材更受欢迎。

4.在线教育交易平台

在线教育交易平台就是教育内容提供商和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一个网上场所。这里的教育内容提供商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比较有代表性的在线教育交易平台是淘宝同学。当下,MOOC这股旋风刮遍了神州大地,广大高校教师的建课热情高涨。通过在网上传播课程,不但向更广大的人群展现了自己的才能,扩大了知名度,并且还可以获取受益。但由个人来搭建这种平台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掌握了上下游资源的大学出版社来说,通过建设在线交易平台,吸引有积累的机构和有名气的教师来开课授课,并从中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不失为一个拓展新业务的好渠道。

结语

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范文6

(一)新界定的中文表述与翻译过程

根据翻译的“信、雅、达”基本原则,并征求英语专家和同行的意见,我将该新界定的中文译文作如下表述: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该新界定表明:

1.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

2.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study)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ethicalpractice)。这里,“ethicalpractice”的翻译颇值得讨论。从字面上看,似乎可译为“伦理实践”、“道德实践”、“人性化的实践”、“规范的实践”等。究竟选用哪一个词合适呢?我认为,必须从新界定的内在涵义与形成背景去理解与表述。从AECT的门户网站()上,查到了大约在2001年修订的“美国AECT的道德准测”(AboutAECT:CodeofEthics)。其中提出了作为道德规范的25条准则,“旨在帮助个体的与团体的会员保持一种高的行业行为水准”。据此推断,不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必须遵守道德准则,所有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也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只有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教育技术实践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般师生运用教育技术只要符合道德规范即可,而作为AECT成员则必须遵从道德准则(CodeofEthics),显然,对后者的要求高些。

3.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facilitatinglearning)和“改善绩效”(improvingperformance)。由此看出,随着事业的发展,教育技术的目的已从“为了学习”(forlearning)扩展到进一步“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或强迫学习”(Facilitatingratherthancontrollingorcausinglearning),扩展到学习之外的“绩效”的改善方面,扩展到对学校教育与企事业人员培训的双重考虑,扩展到教学效果、企业效益与教育投入(成本)等多因素的整体评价。

4.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Creating)、“使用”(using)、“管理”(managing)。与AECT1994定义比较,相当于将19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整合为新界定中的三大范畴。其对应关系是:(1)将1994定义中的“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两个范畴合并为一个范畴——“创造”。因为随着人们对技术的越来越普遍的使用,简单的“设计”与“开发”已不能很好地表达教育技术的“先进性”,而“创造”是一种比“设计”、“开发”要求更高且具创新涵义的过程,“创造”更能表达21世纪教育技术发展中“避免低水平重复”这一意愿。(2)将1994定义中的“利用”(utilization)范畴改成了一个较简单的词“使用”(using)。因为在新界定的领域中,已经对所有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与行为提出了较高要求——“符合道德规范”,加上教育中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因而可进行这种简化。(3)将1994定义中的“管理”(management)与“评价”(evaluation)两个范畴简化为“管理”(managing)一个范畴。这里,新界定中的“managing”是动名词形式,包含管理的过程与状态双重含义,而1994定义中的“management”是名词形式,表达的只是事物的一种性质或状态。同时,按管理科学的解释,“管理”范畴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评价”这一子范畴。因为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是建立在准确、及时、经常性的“评价”基础之上的。

5.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processes)和“资源”(resources)。不过,新界定中“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appropriatetechnological”,表明是指“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与“资源”,这与19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有一定区别。

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表现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是适当的技术性过程与技术性资源;表现为技术实践的“符合道德规范”性、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的先进性、技术使用效果的高绩效性。

(二)关于新界定中一些术语的解释

AECT2004年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中,就一些关键术语(keyterms)作了解释:

1.研究(Study):包括研究领域(domains)及探究(inquiry),强调新方法(newapproaches)。

2.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EthicalPractices):用新的与传统的方式质疑实践(questioningpractices)。

3.促进(Facilitating):起引导(guiding)而不是控制(controlling)或预先决定(predetermining)的作用。

4.学习(Learning):考虑认知的(cognitive)和建构(constructivist)的目标。

5.改善(Improving):引起能应用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改变。

6.绩效(Performance):能够应用新的潜能(abilitytoapplynewcapabilities)。

7.创造(Creating):重点是建立学习环境(learningenvironments)。

8.使用(Using):选择、评价、推广。

9.管理(Managing):组织与评价人、信息、项目。

10.适当的(Appropriate):符合与适合预期目标。

11.技术的(Technological):基于科学或探究的知识应用(applicationofknowledge)。

12.过程(Processes):导致具体结果(specifiedresult)的系列行为。

13.资源(Resources):指系统、具有专长的人(peoplewithexpertise)、材料与工具。

二、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的提出背景与界定原则

(一)提出背景①②③④⑤

1.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更新与优化的需要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实践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或一门科学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对教育技术的名称、领域、范畴、特征等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入和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新界定与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翻新。在美国教育技术界,影响较大的教育技术定义主要有:

(1)196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AECT的前身)的定义

在当时的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DepartmentofAudio-VisualInstructionofthe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主席芬恩(J.D.Finn)的建议下,由伊利(ElyD.P.)领导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首次了“视听传播”(AudiovisualCommunication)的官方定义: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包括:

(1)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和相对的优缺点;(2)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1963)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Audiovisualcommunicationsisthatbranchofeducationaltheoryandpracticeconcernedwiththedesignanduseofmessageswhichcontrolthelearningprocess.Itundertakes:(a)thestudyoftheuniqueandrelativestrengthsandweaknessesofbothpictorialandnonrepresentationalmessageswhichmaybeemployedinthelearningprocessforanyreason;n(bthestructuringandsystematizingofmessagesbymenandinstrumentsinaneducationalenvironment.Theseundertakingincludeplanning,production,selection,management,andutilizationofbothcomponentsandentireinstructionalsystems.Itspracticalgoalistheefficientutilizationofeverymethodandmediumofcommunicationwhichcancontributetothedevelopmentofthelearners''''fullpotential.(1963)

(2)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该委员会(属于美国政府的一个专业咨询机构)在向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学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学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第二种定义不太为人们所熟悉,这种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它指出教学技术是一种根据具体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与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地教学的目的。”(教学技术委员会,1970)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Instructionaltechnologycanbedefinedintwoways.Initsmorefamiliarsense,itmeansthemediabornofthecommunicationsrevolutionwhichcanbeusedforinstructionalpurposesalongsidetheteacher,textbook,andblackboard.Thesecondandlessfamiliardefinitionofinstructionaltechnologygoesbeyondanyparticularmediumordevice.Inthissense,instructionaltechnologyisasystematicwayofdesigning,carryingout,andevaluatingthetotalprocessoflearningandteachingintermsofspecificobjectivesbasedonresearchinhumanlearningandcommunication,andemployingacombinationofhumanandnon-humanresourcestobringaboutmoreeffectiveinstruction.⑥(1970)

(3)AECT1972年的定义“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于1970年6月25日通过大会表决,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71年5月25日,AECT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级学术组织。在伊利的组织下,经AECT100多位专家1年时间讨论,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AECT,1972)。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Educationaltechnologyisafieldinvolvedinthefacilitationofhumanlearningthroughsystematicidentification,development,organizationandutilizationofafull-rangeoflearningresourcesandthroughthemanagementoftheseprocesses.(1972)在加涅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基础》一书中,有对该定义的进一步解释:

“它包括但不局限于教学系统的开发、识别现有的资源、向学习者传送资源和管理这些过程及实施它们的人……或许可以由三个相继产生的重要模式来最佳地揭示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特征的方法,这些模式在过去50年间已塑造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利用更广阔领域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和利用系统方法。”①

(4)AECT1977年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分析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AECT,1977)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EducationalTechnologyisacomplex,integratedprocessinvolvingpeople,procedures,ideas,devices,andorganization,foranalyzingproblemsanddevising,implementing,evaluating,andmanagingsolutionstothoseproblemsinvolvedinallaspectsofhumanlearning.(1977)

(5)AECT1994年的定义

该定义是在AECT的主持下,通过众多专家长达5年的研讨而成。1994年发表在由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奇(RitaRichey)总结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InstructionalTechnologyisthetheoryandpracticeof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evaluationofprocessesandresourcesforlearning.(1994)

(6)AECT2004年的新界定

上面,已对该新界定的原文与译文作了介绍。此外,1970年西尔伯(Silber)的定义、1971年麦肯齐(MacKenzie)和厄劳特(Eraut)的定义在教育技术界也有一定影响:

“教学技术是用系统化的方式对教学系统组成部分(包括讯息、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的开发(包括研究、设计、制作、评价、支持—供给和利用)以及对开发的管理(包括组织和人员)。其目的是解决教育问题。”(Silber,1970)

“教育技术是对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的系统化研究。”(MacKenzieandEraut,1971)从上述教育技术定义的40年演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已从基于传播理论和视听教学的“视听传播”改造为基于资源论、过程论、系统论、绩效论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领域已从媒体信息的“设计和使用”、“理论与实践”演进为“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的目的已从“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为了学习”演进为“促进学习与改善绩效”。这无一不影响与标志着教育技术理论的不断更新、优化。

2.教育技术专业范围拓宽的需要

(1)专业核心技术从媒体技术拓展到资源技术、系统技术和绩效技术。

广义的教育资源是指支持、促进教育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和条件。AECT新界定中的资源主要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资源并非仅指用于学与教过程的设备和材料,它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资源技术”主要指教与学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

这里的“系统技术”,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整合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是指在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系统安排和创设各种能促进学习的教学系统中所采用的智能性技术。教学系统开发技术是指将教学系统设计所产生的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具体包括视听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教学系统开发的产品有视听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课程、智能导师系统、集成化教学系统等。整合技术(IntegratedTechnology)原指把信息、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有关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中所采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笔者认为,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整合技术”更多地指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对各种物化与非物化技术的综合运用。

“绩效技术”这一概念有多种理解。《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成就。”①张祖忻认为,“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②一般认为,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设计。绩效技术既可用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也可用于学校教学绩效的提高,据此可将其分为企业绩效技术与学校绩效技术。

(2)教育技术的目标从“为了学习”拓展为“促进学习与改善绩效”。

这种改变,彰显了教育技术中的“结果导向”理念:从强调学习的过程到强调学习与工作行为的结果;从强调学校中的知识、技能教学到强调企业中的人员培训、动机激励、工作帮助、环境优化、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已从学校教育拓展到企业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等大教育领域;从只看部分产出(教学效果)拓展为既看产出(教学效果、工作绩效),也看投入(成本分析),并寻求最佳的成本-效益比。

(3)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范围从学校拓展到企业。

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是一种产业。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创造、使用、管理需要教育企业及相关信息企业的支持、服务。这样,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企业与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和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多种因素(人员选择、任务、动机、环境、组织、培训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制定出提高企业绩效的有关方案并加以实施的需求的增加,绩效技术工作已成为一种新的岗位需求。由教学设计和程序教学发展起来的“绩效技术”,正好在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方面有可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随着教育技术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学校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已开始饱和,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必须向企业寻找就业门路。因此,AECT2004年新界定中对“绩效”的强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3.教育技术行业要求提高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行业对人才的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的提高。

除社会政治要求、法律要求、公民道德要求、团队协作要求外,教育技术职业道德别强调对技术的正确认识、科学使用与责任意识。要求不得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从事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身有害的活动。

(2)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的提高。

除了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能力、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教学系统的使用与管理能力外,教育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企业绩效改善能力也已被列为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3)专业知识素质要求的提高。

目前,大学专科乃至本科层次的专业学历在一些专业职位已满足不了要求。一些大学已开始采用4+1模式使学生取得双学士学位,有更多的学校向硕士、博士学位(或课程)的办学层次提升。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一方面,所有的教育技术实践(工作)行为、活动、方案须作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材与教学模式也须作出相应调整。新界定中强调“研究”、“创新”、“道德规范”、“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满足了这些“要求”。

(二)界定原则

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界定作为一种国家导向性(Nationallyoriented)乃至国际倾向性(Internationalorientation)的界定,其界定的过程与结果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

笔者认为,其界定原则可归纳为5个方面:

1.前提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的前提是:要明确概念内涵的边界(Boundaries);要指出概念的特征(Identity);要赢得大家的认同(Consensus);同时还要纳入到定义与术语专业委员会的议事日程(Agendas)之中。

2.价值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应有助于我们:对外交流(Communicateexternally);保护项目(Defendprograms);保持共性(Maintaincommunity);整合理论(Synthesizetheory)。还应能为参与者与领导者、课程与科目、学术项目、资格认证与水平鉴定提供一种基准(abasis)。

3.表述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本身的表述要能:界定范畴(Classifydomains);解释特征(Explaincharacteristics);验证思想(Testideas);揭示关系(Showrelationships)。

4.对象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的对象应该包括:概念(Concept)、活动(Movement)、领域(Field)、专业(Profession)。

5.过程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每一个新界定须:经过大家同意一致过后逐渐形成(Evolvesfromaconsensusprocess);建立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Buildonpreviousdefinition);能确立新的方向(Establishesnewdirections);有其产生依据(Generatearguments)。

三、AECT2004年关于教育技术的

新界定与1963、1970、1972、1977、1994年定义的特征之比较从上面列出的AECT(包括其前身)的6个官方性教育技术定义与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各个定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当时的教育技术实践状况,都具有构建当时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作用。同时,其中后一个定义都是前一个定义的继承与发展。

下面,从概念名称、定义性质、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主要贡献、存在局限等10个维度,对这6个官方性教育技术定义与界定的主要特征作一比较。

四、几点启示

(一)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建设

我国目前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AECT1994年教育技术定义的基础上。随着AECT2004年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与界定的深入,美国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已开始进行新的调整。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美国教育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代表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领先水平,同时AECT对教育技术的新界定本身就力求具有一定的国际倾向性(Internationalorientation),加上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建设中确实遇到许多困惑与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笔者认为,要积极引进与消化AECT对教育技术的新界定,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新体系。具体说来,有必要重点对下面四门专业学科进行改造:

1.教育技术学

笔者认为,构成教育技术学的概念体系、原理与命题体系、范畴体系、逻辑体系、知识框架等都有必要作相应的改造。在改造中,要加强新的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要重视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研究和对新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研究。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等发展阶段。未来对这门核心学科进行改造的重点有四个:一是以“创新”为宗旨开展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产品设计;二是开展基于网络的非线互式教学系统设计;三是开展基于企业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绩效系统设计;四是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教学设计平台研究。

3.绩效技术

未来世界里,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的智力资源,最重要的技术是开发这种资源的绩效技术。在“绩效技术”学科与课程的构建中,要重视企业绩效与学校绩效的分析、员工培训、系统设计、项目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开发与管理、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的开发与应用、工作环境设计等内容的研究。要注重目标、动机、认知、行为、工效、组织、规划、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背景的建构。要求学生:掌握绩效技术中的一般过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掌握非教学情景中的人类绩效干预策略与教学情景中的人类绩效干预策略;能开发与应用绩效支持系统(特别是EPSS);能实施变革并对变革进行管理;能以尽可能理想的方式,消除绩效差距。

4.教育技术创新

在“教育技术创新(或创造)”这一新的学科与课程里,要使学习者:了解“创新”与“创造”、“设计”与“开发”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掌握创新策略与方法;掌握各种学习资源(媒体)的设计、开发、制作、革新方法与技巧;培养对各种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调控能力;培养对各种教学系统的诊断、预测、规划、优化能力;培养对新课程、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发、实施、推广能力。

(二)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面临如下众多变革:

·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产品经济转变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转型: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人才市场转型:由供方市场转变为需方市场。

·招生与就业转型:由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转变为非定向招生、宽口径培养、自主择业。

·学习基础转型: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专业知识的“零起点”转变为在中小学已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多年(3~9年)。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必须对专业的性质与特征、领域与方向、层次与设置、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课程与教材体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专业规范与评估等一系列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

面向社会需求,立足专业创新,采取分层办学、分类培养模式,造就教育信息化与提高绩效所急需的大批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加强管理,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协调、高效、科学发展。

基于该指导思想和对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界定的理解,笔者建议,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作如下定位:

1.密切联系社会转型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以社会(包括学校与企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行业规范为调控机制,增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活力。

2.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标准体系,避免专业发展的无序、无度与浪费。

3.采取分层办学、分类培养模式,避免专业层次不清、专业方向不明。

4.面向大教育,以促进学校教学和提高企业绩效为专业人才的两大就业(服务)领域。

5.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使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具有其他人才难以替代的素质特性。

6.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技术学专业内容,拓展专业方向,逐步提升专业层次。目前,重点要抓好七个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传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现代远程教育”、“绩效技术”、“教育装备技术”)的培养方案研究与教材建设。

7.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按需设岗,对不能履行职责者应分流。

8.加强专业信息资源与环境建设。包括专业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与潜件建设。特别要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研究室、网上资源中心和图书资料室的建设。

9.加强管理,使教育技术学专业结构优化,规模、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为此,应建立专业教学指导、专业设置评审、专业质量监控机制。①

(三)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实践

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对我国教育技术实践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实践领域重点要做好下述几项工作:

1.针对新的实践领域,拓展就业范围。

教育技术职业的岗位不仅包括学校教育技术专(兼)职人员,也包括教育技术资源开发、生产、营销、维护、管理企业(如教育电视台、教育音像出版社、教育网站、教育软件公司等企业的人员),还包括各类企业中的绩效技术人员(有其他称号:培训开发人员、人力资源开发人员、绩效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员工教育工作者、教学系统专家等)。目前,要选择一些技术更新较快的大企业,重点开展绩效技术人员岗位素质要求与人员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便制订出科学、可行的绩效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及本科生培养方案。

2.制订并实施我国教育技术专业标准,加强面向教学人员的、面向学生的、面向管理人员的、面向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专业培训,加强教育技术专业任职资格的考核与认证工作。

3.制订并实施专业道德规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人们对技术的渴求与崇拜和对教育技术应用的单向思维,使得教育技术实践中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没有受到责罚与得到及时矫正,从而出现一些病态的教育技术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各级教育(技术)管理部门及组织有必要制订并实施教育技术专业道德规范,对诸如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制造计算机病毒、开设黑网吧、网上“灌水”炒作之类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与制裁。

在这一方面,美国AECT自成立之初就制订了行业道德准则,并且有处理行业道德问题的程序。30多年来,AECT的行业道德委员会(CommitteeonProfessionalEthicsofAECT)负责每年对准则进行审查、调整和修改。为了便于大家参考,笔者对AECT在网上公布的目前正在实施的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翻译。

4.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库建设,创造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