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1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微观经济学的应用价值,而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质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微观经济学的应用质量。因此,对网络资源的分配进行科学的研究是当前很多人员关注的问题。

二、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络资源分配特点

1、网络资源用户数量增长

目前,网络资源的分配已经在资源使用主体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网络资源使用主体正处在快速扩张的阶段。此外,用户数量的快速变化使得很多的硬件资源产生了使用过程中的更新,资源体积的扩大使得很多新型技术的应用难以完整的结合用户主体的增长要求加以处理。此外,可以结合当前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的用户群体要求,对所有的宽带资源实施性能分析,并对具备缓冲功能特点的网络资源进行价值的处置。如果网络资源的整体数量处在较为匮乏的阶段,则必须保证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可以在实际需求的满足过程中进行用户数量的保证。因此,对网络资源的数量实施细致的划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全部的网络资源可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因此,提升网络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对顺应网络资源使用主体的变化,确保各项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2、网络资源服务对资源需求有所不同

目前,网络资源的技术变化并不是单一的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方向进行推进,因此,在处理资源分配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简单的根据网络资源的运行特点实施资源配置方案的确定。网络服务模式的变化不能简单的从技术角度进行判断和预测,这就使得很多的服务活动必须根据资源需求的特点进行服务细节的差别化对待,使网络资源的处理效果可以得到优化。

3、网络资源服务范围具备全球化特点

目前,网络资源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角度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普及,很多网络资源也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商业活动当中。但是,由政府机构所主导的网络技术机制依然存在很强的审查性能。除此之外,在网络资源技术被权力机构控制的情况下,提升网络资源的实践有效性是保证网络资源的控制价值得到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网络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工作。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特征的情况下,很多网络资源的服务性能需要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处理,这就使得很多的资源价值难以在网络资源发展过程中进行运行基础的有效处理,如果网络资源的发展在技术层面已经能够展示出全球化的一系列技术特点,贝攒源的所有配置要求都必须在网络资源的处理过程中进行配置技术的优化,并保证网络技术可以适应全球化技术处理方案的要求。

三、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络资源分配优势

网络资源在实施具体分配的过程中,很多供应机制和需求机制的对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供需机制的调整和变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价值机制的调整状况。此外,在分析供需关系的过程中,很多价格调控机制都可能在使用性能方面进行应对模式的构建,确保所有的资源整合系统可以有效的结合固定的性能特点加以技术应用,保证技术的优化方案可以与资源配置需求相适应。在分析价格运行机制特点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分配活动有可能在服务质量的处理方面形成差异化特征,使得彳艮多的资源分配工作无法结合有效的选择机制进行服务级别的处理,造成很多系统的功能处理活动不能在区分服务的运行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在分析市场运行机制价值的过程中,全部的市场资源分布特点可能在网络资源的影响下产生质变。因此,对网络资源的全部管理活动实施控制机 制的构建,可以使后续的控制活动在技术角度实现与经济模型的对接,使全部的经济模型不会受到后续价值供应机制的影响。在微观经济学的运用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处理工作都可能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进行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所有的网络技术处理方案都比较容易在资源配置机制的影响下形成研究技术的优化。微观经济学的应用还需要与网络资源的全部处理机制相适应,使网络资源的控制工作可以在研究思路的控制之下进行研究意义的增强,保证微观经济学的处理成果可以适应微观经济学处理理论的要求,确保相关文献资源能够将各项研究成果提升到抬高网络资源配置质量的地位。

四、网络资源分配定价策略

1、通过网络资源模型实施定价策略

首先,在进行网络资源配置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外观经济学的理论特点,对网络收费机制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所有的网络收费机制可以在定价模型的质量控制过程实现运行能力的增强。除此之外,必须结合定价策略的处理要求,对网络资源应用过程中的链路性能加以研究,使全部的链路资源都可以在定价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分段机制的构建,使定价策略的价值可以在价格调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实现。可以按照不同网络资源的运行特点,对定价策略实施过程中的链路能力加以判断,使全部的接入链路能够在固定的应用价格影响之下进行应用水平的提高,保证收费程序可以适应网络资源的模型的处理性能要求。定价策略的处理还必须充分适应价格模型的应用特点,对市场环境的调查机制进行处理,确保后续的市场调查工作可以在固定的逻辑模式中进行分离技术的应用,并使模型的质量处理活动可以适应网络资源模型的质量控制需要,确保网络资源的各类容量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加以利用。

2、通过使用率调控进行网络资源分配

首先,在实施使用率调查的过程中,必须对影响使用率价值的定价策略加以研究,使全部的策略都可以结合固定的程序,对报文流程加以控制,以便网络资源的应用可以在使用率因素的合理调控过程中进行反应机制的构建。此外,要结合市场资源调控过程中的价值控制要求,对全部的用户资源实i施价值调查,以便后续的价值控制机制能够适应使用率的控制要求,并保证全部的投标价格都可以在服务机制的影响下进行使用率的完善。要结合每一个报文系统的价值特点,对全部的投标技术基础实施质量判断,确保后续的服务活动能够在投标技术的处理过程中进行价格的有效设计,确保全部的服务活动能够在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投标技术的应用过程能够在付费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化,则必须保证全部的资源配置工作可以适应价格的调控特点,使全部的报文活动都可以在科学的算法支持下进行处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的后续处理过程可以适应招投标工作的处理要求。可以从交换机使用的角度出发,对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价格特点加以判断,使网络资源分配活动的全部内容都能在微观经济学的影响之下实现有序推进,使系统的全部服务活动能够适应微观经济学的处理要求,并适应服务质量的提高需求。

3、提升网络资源分配协调能力首先,在制定网络资源配置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处理意见进行定价策略的调整,使所有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结合网络资源的配置特点实施协调性能的处置。除此之外,必须按照资源处理的全部意见,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科学度加以控制,避免网络资源的不良运行造成彳艮多资源处理水平的降低。可以按照网络资源配置的程序特点,对所有的分配策略价值加以研究,以便价格机制的全部调控程序都能在分配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质量控制机制的处理,切实保证所有的资源配置能力都可以在分配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合作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2

(一)生态经济学简述

具体手段可以是控制生产规模、侧重于服务民生、注重生产效率,最终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目的,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追求利益和规模。总之,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理念是全新的,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上只注重生产与发展的观点,将经济与生态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新出发,并且将经济放在生态之内,在发展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生态与服务,经济发展规模次之。可以说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大相庭径的,这两个学科的观点存在着很多根本上的分歧,但是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要优于传统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一个进步和发展。生态经济学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他总结了传统经济学在生态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在生态经济学中,传统经济学占据一部分,而生态系统、服务民生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部分。

(二)传统经济学简述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方面。传统经济学在并不是源于传统,相反的传统经济学在现代西方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无论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资源都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代替,因此资源是无限的。基于上文中所有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源与发展都是无限的,传统经济学为经济发展树立了一个不停止发展的目标,要求经济要无限期增长。这样的经济理念带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效果,然而基于人们对于经济无限增长的要求,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出现。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态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生产成本和个人财富,却越来越缺少生态资源。所以说传统的经济学理念是不客观的,他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的维护,这样的经济学理念的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客观的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待改观。中肯的说传统经济学理念纵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着对于资源有限性的忽视、不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弊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别就是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前者更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后者则只是单一的注重经济方面的增长。本部分明确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和生产理念,并在这两个方面给予了差别的具体分析。

二、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异

上文从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定义方面明确了二者在概念以及理念上的差异。本部分将从四个方面明确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别。

(一)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愿景不同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在于对生态系统的要求和关注度不同。具体表现在这二者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框架以及生产过程中配置与分配的关系。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最基本的一方面表现在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前者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完整又全面的整体,并将自然界的一系列资源视为是经济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认为生态系统才是更完整的整体,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的愿景里,资源的无限性是前提,即便资源不是无限的,它也可以以另一种资源代替,因此经济的发展是无限,总之传统经济学追求的是不考虑生态问题的无限发展。相反的,在生态经济学的愿景里,将经济视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的增长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是无限的,总之生态经济学主张只有资源利用合理经济才能无限发展。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不同之一———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生产框架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前者认为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废弃资料都是整个生产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在后者的观点中更侧重于考虑生产与供需,孤立于生态之外进行经济发展。详见图一、图二。图一展示的是传统经济系统中孤立于生态之外的循环发展生产结构,图二展示的是生态经济系统中关于资源利用与生产发展同在的生产结构。二者的不同在于,在整个生产框架中是否包含对于能量、自然界中的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的部分。总之,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框架是孤立的,只考虑了生产与需要方面的循环关系,而生态经济学的生产框架构成是多元并且可循环利用的。图一:传统经济系统图二: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另一方面不同表现在对于分配与配置的关系上。在生态经济学中,主要考虑配置、分配规模三个方面,即兼顾了资源的有限性又明确了发展的适度,同时要求生产规模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传统经济学则与之大相庭径,传统经济学首先考虑配置,之后再考虑分配,最重要的是传统经济学并不限制生产规模,甚至于传统经济学是不考虑生产规模问题的。总之,生态经济学对于配置、分配、规模是兼顾的,而传统经济学明确了配置与分配的先后关系,并且不考虑规模问题。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在愿景上的三分面区别。概括来说表现在整体与部分上的定位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构架不同和分配与配置的兼顾程度不同。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无论在在微观经济学上还是宏观经济学上,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都是非常巨大的。本部分简单介绍在微观与宏观上这二者的分别差异。微观经济学方面,传统与生态经济学的最重要差异在于对市场的地位明确,前者认为市场是重要的明确发展前景的预期途径,而在后者的观念中市场只是相对于某些产品的地位是更重要的。在围观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学对于市场的考虑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传统经济学给予市场的地位过于高,会导致在发展上的不适度。宏观经济学方面,传统与生态经济学的最重要差异在于前者仅仅将产出的不断增加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在后者的观点中则将资源利用的持平作为产出增加的前提。在宏观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学要求兼顾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来完善生产和服务。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3

关键词:小吃摊;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05-02

一、供求关系

根据定义可知,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原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该商品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原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先从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1)对于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对于路边摊,其价格相对于正规餐厅的价格会稍低,从而增大了其需求量。因为需求量的存在,得以支撑路边摊的正常销售买卖。(2)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大部分商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随着我国现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上涨,路边摊的主要消费群体学生的零花钱会增加,且路边摊的食物基本没有随着物价工资上涨而变动,更加增大了需求量。(3)关于消费者偏好。路边摊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学生以及辛苦赶时间的上班族,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商品需求量就会增加。路边摊主及时迎合了消费群体的口味,增大了自身产品的需求量。对于供给因素的分析:(1)关于生产成本,成本的下降会增加利润,生产成本的高低对于利润、供求等都有一定影响。而路边摊的食品一般是较为便宜的豆类制品,工艺简单、成本低,利润空间很大,会使供给增多。(2)是生产者的未来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则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商品供给。若对未来预期悲观,则会减少供给,缩减生产,使均衡价格处在动态平衡的状态。通过对于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路边摊属于ed>1,即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摊主的销售收入,例如美团、饿了么争夺市场时期,小吃摊的需求比以往高出很多。对于这些小吃摊,因为供不应求,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也减少了小吃摊因为商品滞销而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更加促进了小吃摊巨额利润的产生。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市场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研究这一问题,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导致小吃市场供不应求,使得小吃的供应量增加,价格开始上升从而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减少,最终可以达到一个供求平衡的状态。

二、成本理论

对于机会成本,通过调查得知,在中国石油大学北门那里的小吃街上,摊主们大多都不是本地人。外来务工人员生存艰难,相比较于去工厂打工、挣最低廉的工资,有一技之长的他们自然选择开小吃店作为自己活命的根本。所以,开小吃摊的机会成本十分低。而对于显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对于固定成本的方面,小吃摊大部分由一辆三轮车或几块木板搭建改装而成,而且不存在任何租金与税收,投资风险成本很小。再加上刀具、加热设备、容器等物资,固定成本最多不超过1 000元。而从可变成本来看,主要包括原材料(各种十分低廉的物品)、佐料、生产和制作成本和面对突发状况(例如被城管人员抓住)等成本。其中,原材料又以蔬菜中便宜的生菜、豆腐皮、土豆为主,肉类则是以鸡肉和火腿为主(因为肉类中鸡肉的价格最便宜,廉价的火腿价格也十分低,可以极大地降低原料成本)、油盐酱醋等调料等。因此,小吃摊的可变成本也很低,这也使得很多失业和待业人群盯上了这个低成本,高收益的“行业”,即使不成功,也可以及时退出,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同时,对于小吃摊来说,又必须面对的一部分成本――隐成本,即面对突发状况的成本,最主要的是与城管的博弈的成本。由于小吃摊大多没有营业许可证和食品安全证等合法证件,因此,小吃摊经常会受到城管的检查和处理。若商贩拒绝配合城管的突击检查,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结果将会是执法人员没收摊主物品,并且处予大约200元的罚款。在此之后,经营小吃摊的小商贩还要继续购买用来经营的物资继续经营。这部分成本是小吃摊隐成本中比较大的部分。

三、效用论

从小吃摊的销售过程来看,又可以把小吃摊组成的这一个区域和销售关系看成一个市场,把每个小吃摊看成一个商家,因为商家之间存在着竞争,因此这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对于小吃摊来说,这个市场是可以自由进出的。要使小吃摊获得的利润达到最大化,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当小吃摊的销售量稳定维持在令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时,小吃摊主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这些小吃摊,他们由于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所以一般情况下都面对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这些小吃摊会不断提高产量和销售量,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比就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于是边际产量就出现递减趋势。或者说是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例如,石油大学本门的小吃街,如果在早上9~10点甚至是11点左右,基本没有小吃摊开业,因为这段时间客流量小。而北门的小吃街主要消费人群就是学生,早开业,还可能会受到城管的检查,边际成本就可能会比价格高。而到了晚上9点左右,小吃摊又面临一个消费高峰。经常光顾到烤冷面摊主,在短短的五分钟里就卖出去4份。一份的成本大概为1元左右,而卖出来的价格则为5元,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如果把整个小吃摊群看成一个大的厂商,那它一定是一个垄断性的,它垄断了学生晚上的消费,并且有能力把生产的商品全部卖出,转化成利润。

四、结论对策

通过对小吃摊的营业成本、市场关系、替代效用、博弈等一系列分析,发现小吃摊的营业中的确存在着暴利,这不仅与其成本(包括隐成本和显成本)有关,也与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市场的竞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其产生暴利的原因主要是:(1)成本较低。隐成本,即博弈所需成本占总成本的大部分,而其显成本价值相对较低。(2)消费者需求较大,易产生供不应求。由此可见,小吃摊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消费者的需求而带动起这一整个行业,无法彻底取缔。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对策管理规范小吃摊。

1.确定小摊贩原料来源。小摊贩的利润一个重要部分取决于成本,即食品来源。可以对于提供原料较好的厂家颁发质量鉴定证书,鼓励小摊贩进行购买,国家或地区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

2.通过规定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摆摊,将责任包“地”到户。通过规划设摊地点,合理引导小摊贩,使其小吃的质量责任分包到各自区域,责任明确。

3.税费合理、惩罚恰当。为防止小摊贩因税费过高而降低成本、对货源要求降低,制定优惠的税费政策。既可以制造稍微公平的市场竞争,也能减轻小摊贩的负担。对于不遵守规定的小摊贩,可通过警告、罚款、取缔资格等方式进行处理。

4.对小摊贩进行统一的学习教育,制定升级转型退出机制。小摊贩中大部分处于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对于国家的法律以及个人卫生等知识不熟悉,通过思想上的教育来提高小摊贩的素质。同时,对新兴的经营方式进行普及,比如美团、饿了么、微博等。为其走向正规化的经营创造条件,促使他们逐渐转型,减少小摊贩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郑丽琼,彭溶,谢晶晶,朱雯婷,陈小春,方季惟.高校周围“地摊经济”引发的思考――以嘉兴地区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2,(5).

[2] 陶红茹,陶朝英.流动商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4).

[3] 李锦峰.城市管理中的认知与观念――摊贩“非法化”的由来及其出路[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0,(6).

[4] 庹旋.城市地摊经济浅析[J].湖南农机,2010,(5).

[5] 吴丹丹.适度发展“地摊经济”缓解就业难问题[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6).

[6] 安博生.利益平衡者――和谐社会背景下政府经济管理中的新角色[J].中国市场,2009,(1).

[7] 彭宇.街边小吃摊的微观经济学[EB/OL].http:///link?url=shmRKWLbRUrXInv8QzpNulFDMAtlFLTPYd6qBKXU39

JnrcUOWppU-sdcey4marL8HTL736AfeDHi33iufcYYu8YlB4g08qCsC-hIH1Pmwm.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4

关键词:住房价格;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赤峰市住房价格经过政府几年调控,在令人欢欣的同时,房产价格却仍不容乐观:2013年1—8月份,全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为533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5 %,其中,在第二季度,住宅中的豪华住宅和普通住宅价格增幅已突破两位数,分别达到10.1 %和10.6% ;仅以红山区为例,城市的房屋价格增长了11.4 %,商品住房成交均价已达到5624元/平方米。这是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赤峰市房地产市场出人意料的现象。这个速度与G D P、居民收入比较以及考虑到货币供给和利率情况,应该说是比较高的。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宏观调控下房价为何仍然快速增长?影响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房价上涨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现阶段赤峰市住宅市场价格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一)的价格理论

1.基本价格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当用货币的数量来表现价值时,价格这个范畴就产生了”。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要受到价值的制约。价值通常以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共同决定的商品市场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市场价格反映了供给和需求协调的结果,供求变化影响到商品的市场价格,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相一致。“供求变动的结果是使市场价格以市场价值为中心而波动”。根据马克思的生产价格论,“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即不变资本c、可 变资本v、及剩余价值M,但是只有其中的c + v构成了生产消耗的资本价值,M 则是剩余价值,并没有在其中进行投入。商品的价值是三个部分总和,即商品价值= C+ V +M。

2.城市住房价格的构成分析

根据价值构成的基本原理,城市住房价值应当包括为实现住房功能所支出的物质消耗费用(C)、劳动报酬(V)及盈利(M)。在城市住房价格构成项目中,物质消耗支出(C)包括: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住宅建筑安装工程费、住宅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发管理费、开发建设资金利息、销售费用、各类税费;劳动报酬支出(V)包括:开发及销售过程中的劳动报酬支出;盈利(M)指开发利润。

(二)市场价格反映了供给和需求协调的结果,供求变化影响到商品的市场价格

1.从供给方面来说,住房的市场价格 (C+V+M ) 受以下因索的影响

(1)相关住房商品的市场供给

经济学中所说的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自身价格越高,生产者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大,因此,愿意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相反。”

赤峰市住房市场的供给包括高档商品房、普通商品房和经济质用房的供给,从去年国家宏观调控开始以来,赤峰市住宅市场的供给受到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

(2)生产成本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商品自身价格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减少生产者的利润”。自从我国实施土地储备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以来,对增加土地出让的透明度、避免寻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即短期内容易推动地价上涨,从住宅建设成本分析,地价上涨是重要因素;另外建材价格的上涨、拆迁成本的提高、精装修商品房的增加及新建住宅品质提升等也带来了住宅建设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住宅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建设周期长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等,成本就更不易控制。所以,房价很难按成本核算的方式给出定价,成本的不确定因素是促成价格“水分”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仅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开发商的追求

由于政策的调控,引起住宅供给结构的失衡,开发商牟取利润最大化的心理,偏重高档商品住宅的供应,从而引发供给结构上的矛盾,在住宅结构中,开发商忽视低价位的商品房的投资。

另外,由于赤峰市土地供给减少的直接影响,新开工的楼盘减少给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造成了压力,开发商恰恰利用了购房人觉得“市区房屋将越来越少”的心理,推高房价。同时,部分开发企业还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恶意炒作,关于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已经屡屡见诸于报端,使部分消费者盲目跟风,在居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因素下,造成了赤峰市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非正常上涨。

2.需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经济学对需求的定义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因此,需求是主观偏好和客观能力的统一。一般来说,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向变动。但是,当前赤峰市住宅市场的情况正好相反,即住宅价格与住宅需求量呈正向变动。

首先,从潜在需求看,赤峰市的住房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2013年末赤峰市区人口91万,人均住房面积为31.2平方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广大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加强,到2020年,约有20万新增城市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按人均32平方米的要求计算,存在着约650万平米的住房潜在需求。

其次,从有效需求测算,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的需求往往被基本的需求所控制,直到基本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出现分化,一些消费者变为社会性角色,他们的需求更多地受到社会角色的决定,非常注意外界对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因此,在建筑的基本功能已经满足了人们基本层次的需求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次,赤峰市高档住宅在住宅中的比重过高,超越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承受能力。但由于房价高涨及其带来的置房回报乐观预期,推动了个人住房贷款需求膨胀。

最后,对未来的预期。根据经济学理论,“当人们预期未来价格会上涨时,尽管实际可支配收入并没有上升,但人们仍会增加当前消要。相反,当人们预期未来价格会下降时,尽管实际可支配收入并没有降低,但人们仍然会减少当前消费。”

二、宏观经济发展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分析

除了影响房价的微观因素外,住房价格与当前赤峰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赤峰城市住房价格上涨因素与赤峰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密切相关。

赤峰正处在经济上升时期。本世纪初开始,赤峰储蓄投资率已经实现从4%到9%的上升,符合国家经济“起飞”标准的基本要件。从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看,这一时期房地产属于高增长阶段。一般房地产投资都在30%上下,不动产需求旺盛,物业价格增长迅速,该现象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在这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对土地和房层的需求会更高,房地产价格将会持续上升。

一般来说,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市场的客观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与房地产经济周期相关,而房地产经济周期往往与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房地产经济周期同宏观经济周期一样,分为复苏与增长、繁荣、危机与衰退、萧条四个阶段。根据赤峰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研究表明,平均周期约为6—7年。根据住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房地产经济周期较宏观经济周期复苏和萧条滞后,而高涨和衰退先行。

赤峰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目前城市化水平为40%左右,正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即使“老”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已经达标,每年新增的“新”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家按三口人计算,如果每人的居住建筑面积为32平方米,则每户所需要的居住建筑面积为26平方米,总量是巨大的。城市化扩大了市区范围,使得级差地租待续升级,将会提升整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总体水平。

综上所述,目前,影响赤峰住房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方面。一是需求方面。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的客观存在是住房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居人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看好;美元的贬值和对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外机构进入中国房市,将住房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品,对高档住房的大量需求,是 引发住房价格上升的客观原因。二是供给方面。高档房屋过量引发供给结构的失衡,中低价位商品房供给严重不足,引起住房价格的上涨。另外,由于地价上涨及住宅建造成本的增加也对房价上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方面。赤峰经济几年来持续快速的增长是住房市场活跃、住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城市人口的增多,对住房的需求量增加。可以看出,当前赤峰房地产经济运行周期与国民经济发展周期基本相吻合,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5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经济动力;五大政策支柱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2-0015-04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中的增速、动力、结构问题,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面临新的拉动困难,必须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制度改革,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转变,构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供给―结构―改革”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经验

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找到供给侧的经济学理论来源。自从经济学基本框架确定以来,以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关系为基石,派生出许多的理论主张,多国政府曾经实施过供给管理的政策。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与之相比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应当结合国情分析参考,把握具体要求。

(一)供给和需求结构的理论来源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在市场出清的充分条件下,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因素形成均衡,在简易供求模型中形成“斜交叉的十字架”。换成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虽然短期内一国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仍然在综合价格的作用下形成类似的均衡,但是长期而言,各种经济因素趋于复杂,价格因素仅能影响总需求的波动,一国的总供给只能取决于供给要素条件,独立于价格变动之外,形成另一种“左高右低的跷跷板”简易供求模型(图1)。

总的来说,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在一定时期,需求和供给的关联度极高,通过巨大的需求对供给形成刺激,是发展经济的不二法宝。由此产生了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我国经济二十余年高速增长的动因即有赖于此。同时,在供给侧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六大要素”中,除后两者之外,其他要素相对固化、难复制、难扩张。随着时间延长,需求的扩张模式和供给的条件制约必然构成矛盾,需求的溢出或转化,供给的过剩或不足,都会造成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发生通胀、通缩乃至萧条的可能。尤其是我国GDP采用生产计值法,经济的衡量取决供给侧,而经济的动力来自需求侧,供给和需求“一正一反”逆向而动,必然产生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泡沫,造成规模不经济,比如产能过剩、库存挤压、杠杆率过高、多重二元结构等。由此观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经济学理论上的依据。

(二)国外供给侧管理的经验得失

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使凯恩斯主义广受质疑。以拉弗和蒙代尔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supply- sideseconomic)的观点得到重视,并成为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具体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降低公共开支等。供给管理政策帮助美英相继实现经济复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是,美国的财政赤字此后持续恶化,沦为全球最大债务国;同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监管政策间接酿成了次贷危机的恶果。长远来看,美国的供给改革利弊参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当时的美国有着类似的政策目标,即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两者的环境条件有着诸多明显差别。“里根经济学”的政策目标首先是抑制通货膨胀,而我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很小,相反由产能库存过剩带来的通缩率倒不容忽视。当前我国经济仍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基本经济面优良,不同于当时美国经济的负增长。但是我国经济结构却异于当时的美国。1980年,美国城镇化率为73.7%,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6%,服务业就业比重为65.7%,这些指标都是发达经济体的典型标志。[1]相比之下,我国2015年城镇化率为56.1%,服务业增加值为50.5%,服务业就业比重为42%,还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以上差别,决定了我国供给侧改革不能照搬当年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以我为主,通过结构性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供需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当前我国经济“供给―需求”结构状况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决定了供给侧改革的原因,和经济学供需“一体两面”的关系相关。我国当前改革的现实依据也可以分别从需求侧(主要是“三驾马车”)和供给侧(主要是“六大要素”)中找到答案。

(一)我国需求侧动力衰减、边际效益降低

我国连续近30年显著领先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超常规发展,是以我国“三驾马车”长期处于相对极限的扩张状态为前提的。随着我国相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FDI目标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需求拉动的边际递减效应也在逐渐凸现。

首先,消费需求具有转型和分流的新特征,消费增长存在结构。我国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正在向个性化、多样化和对接“服务型消费”方向转化,对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创新的需求显著上升,消费转型虽然成为潮流,但还没有影响到供给创新和结构调整,市场不均衡明显。消费需求受限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乏力,受制于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出现了大量分流现象,证煌蹲屎统て诖⑿畈欢献吒叨难以释放,市场流动性不足。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下降。同时,消费需求还受到供求结构固化、渠道费用高昂的影响。

(二)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供需匹配。加大民生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导向,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高效投资,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做到更为动态的供需平衡。在减少过剩产能和去库存过程中,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因地制宜走市场化之路,引导企业调整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改变经营模式。发挥好开放型经济对供给的乘数效应,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在改革中不断消除金融风险、生态风险、环境风险、能源风险、资源风险等阶段性风险,进一步消除阻碍经济主体活力的制度性因素以及对企业的不合理干预,发挥企业微观主体的能动性。

(三)创新制度供给,化解供给约束。通过优化政策组合,提升市场机制、经济体制和产业体系的供给水平。一是强化市场竞争、降低流转成本。扩大减税的覆盖范围,突出税基优惠而不是税率优惠;放松价格管制,减少市场垄断,促进自由竞争;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改进公共事业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流转费用;实现土地有效供给和合理定价,回归土地生产属性,强化资源与环境约束。[5]二是加快闲置资源进入生产过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进程推进释放劳动力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制度和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的效率,加速金融脱媒,强化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的利用效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利用存量资本,通过放权让利吸引民间资本发展经济。三是以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科教体制改革,以税收优惠、金融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等方式形成创新激励机制;通过降流转成本和补技术短板方式,为可调配生产要素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调整供给结构,改善产业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充分市场能动性,避免过度调控以及不当介入等问题。一是重点改善有形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和其他有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公共服务需求的加大,财政支出应更加侧重于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养老、教育、卫生等领域加强投入,并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当差距,实现社会均衡发展。二是在市场主导下建立生产成本传导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由市场主导产业、产品、项目和技术路线方向,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科技成果向产业、市场的转化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私人资本市场化运营激发市场发展动力,使要素投入和投资回报相匹配。三是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鼓励发展环保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降低行业准入,倡导公平竞争,加快国有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2):2.

[2]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48.

[3]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6.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5.

[5]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8.

Thoughts on China’s Economic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GUO Yong-quan

(Wuhan Customs, Wuhan 430040, China)

微观经济学供需关系范文6

内容 摘要:物流人才供需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其 发展 过程与物流产业 经济 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通过 分析 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了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流动和供给情况进行了仿真和检验。

关键词:物流人才 系统动力学 人才供需 预测

物流人才供需相关 研究 综述

国外相关 文献 对相关领域人才供需的研究大多结合该领域产业的经济发展来进行,在进行产业发展研究时主要结合了产业生命周期 理论 。国外关于人才预测和人力资源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需求预测领域,所 应用 的 方法 大多是专门针对于该领域的人才预测,应用比较多的预测模型是直接依赖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模型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时,在该部门范围内考虑了工作研究、统计模型、生命周期、经济模型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由stephen hoffman对军队文职人员需求预测的研究和paul choudhury对印度钢铁 工业 机械工程人员需求的预测研究。

在国内物流人才研究领域,主要是一些定性的研究方法,其中以对全国或某个区域的物流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和对策研究较多,而对物流人才供需定量化的研究方法较少。对其它领域的人才定量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人才需求预测步骤主要分为:现状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学规划。此外,国内部分研究成果也采用了计量经济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经济预测模型或投入产出模型对人才需求与供给进行预测。国内最大规模的人才预测是1983年由 教育 部组织的全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该预测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方法上也基本采用传统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

目前 ,国内外对于物流产业和物流人才研究存在的主要 问题 是以面向人才需求为主,结合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的研究较少,这种研究方法不能全面、深入揭示供需之间的内在关系, 影响 了结果的可信度。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产业发展机理的研究,二是对人才供需的研究,而研究人才供需模型的关键就是要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进行综合分析与组合建模。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是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分析 计算 ,主要计算结果都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也就是说,模型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的复杂时变系统的有关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我国物流产业人才供需模型,并应用系统动力学专用仿真软件ensim dss进行仿真求解,该模型由物流产业、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人才流动四个子系统组成一个组合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的特征。

物流人才供需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一)物流人才供需发展模型总体流程图

系统动力学用于处理时变问题即动力学问题,它的分析过程一般是:建模-仿真-结果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本文建立物流产业与物流人才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二)物流人才供需发展系统基本因果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物流人才供需系统以及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涉及到的诸要素基础上,本文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物流人才供需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三)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发展流程图

本文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物流产业经济与物流人才供需流程图,见图3。

(四)模型的描述

本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子系统: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子系统、物流人才需求子系统、物流人才供给子系统和物流人才流动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组合成一个综合系统。

1.物流产业经济增长子系统。本模型中假设物流产业经济的增长主要受物流产业经济 自然 增长率与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影响。物流产业经济自然增长率。它是由区域中物流产业结构、物流产业中人力资源素质、区域 交通 条件、区域物流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物流经济自我发展的潜力与趋势,通过对 历史 数据的分析和远近期物流经济发展规划的综合,对物流经济自然增长率加以定量描述。本模型以物流产业增加值代表物流产业经济自然增长率;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是指物流发展中对物流产业经济的阻碍率,它与物流差异和理想物流费用相关联,通过物流产业经济短缺影响因子体现出来。物流差异指的是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之间的差值,物流差异大,说明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大。物流差异对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不是马上表现出来的,而是有时间上的延迟,通过中间变量—差异延迟来描述这种情况。理想物流成本与物流需求量及理想需求系数相关,不同阶段理想物流成本不相同,因此要通过理想系数体现出来。短缺影响因子与理想系数的值主要是通过在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中,反复运行而确定。

2.物流人才需求子系统。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主要与区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费用差异程度有关,若区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本模型以物流产业增加值表示),则对物流人才需求相应较大,可通过物流人才需求影响系数来表现,物流差异程度越大即实际物流成本与理想物流成本相差越大,工商 企业 迫于竞争的压力,外包的程度也会加深,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通过物流差异影响因子表现;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物流人才需求的阻碍程度从一定程度上说应该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有关。为了简化模型,本文主要将这些因素体现在物流人才培养成本上,从物流人才培养成本影响因子上体现。

3.物流人才供给子系统。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物流人才供给作为人才供给的一部分,其效率主要表现为 社会 效益,因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和教育机构必须从宏观上保证对物流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投入,增加物流人才的供给,企业自身也应当从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盈利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对人才培训的投资基金,作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投入,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物流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培养费用对物流人才供给具有阻碍作用,而物流人才转行、物流人才离退休和物流人才自然减员等因素导致物流人才流失,上述诸多因素使得物流人才供给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考虑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对物流人才供给能力的阻碍作用。本文以物流人才消耗系数反映物流人才阻碍率。

4.物流人才流动子系统。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物流人才流动受物流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增长率受物流产业增加值和流动增长影响因子的影响;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主要受人才流动成本的影响,而物流人才流动成本与离职成本、替换/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损失的生产率成本以及节省的成本等因素有关。

(五)系统方程构造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 方法 对以上 内容 进行定量 分析 。物流产业与物流人才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3所示。在系统动力学软件中,dynamo系统中的变量是用时间下标以区别在时间上的先后,用 英文 字母k表示现在,j表示刚刚过去的那一时刻,l表示紧随当前的未来那一时刻。dt表示j或k之间的时间长度。根据模型的系统流程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如下:

物流产业总值k=物流产业总值j+dt(物流产业 自然 增长率jk-物流产业 经济 阻碍率jk);物流人才需求k=物流人才需求j+dt(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jk-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jk);物流人才供给k=物流人才供给j+dt(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jk-物流人才供给消耗率jk);物流人才流动k=物流人才流动j+dt(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jk-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jk);差异延迟(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对物流经济 发展 而造成的延迟)=delay3(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 延迟时间);物流产业自然增长率kl=物流产业总值kl×总产值增长 影响 因子;物流人才需求增长率kl=f (物流产业总值kl)×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影响因子(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物流人才供给增长率kl=人投资额kl×人才投资效果转换率;物流人才流动增长率kl=物流产业增加值kl×流动增长影响因子;物流产业经济增长阻碍率kl=短缺量kl×物流产业经济短缺影响因子;物流人才需求阻碍率kl=物流人才培养成本kl×物流人才培养成本影响因子;物流人才供给阻碍率kl=物流人才供给kl×消耗系数;物流人才流动阻碍率kl=物流人才流动成本kl×消耗系数;人才投资效果延迟=delay3 (投资效果,投资延迟时间);人才供需比=物流人才供给/物流人才需求;理想物流人才培养费用=总物流人才需求量×物流人才培养理想系数;需求系数(物流产业总值相对于总物流人才需求量的比例关系)=c(常数,下同);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物流人才培养成本×总物流人才供给量;物流人才投资比率=c;投资额kl= 社会 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资kl×投资效果系数;社会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投资kl=物流产业增加值kl×物流人才投资比率;物流人才投资效果=投资额×投资效果系数;投资效果系数=c;投资效果转换率=c;投资延迟时间=c;物流人才培养费用差异=实际物流人才培养费用-理想物流人才培养费用;消耗系数=c;延迟时间=c。

模型模拟与结果分析

(一) 历史 数据检验

以实际的物流产业增加值对模型进行历史数据的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由系统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其相对误差均小于5%,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效果较好,说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模型与实际系统的一致性高,据此,本文推断该模型是有效的。

(二)参数灵敏度检验

选用物流差异影响因子作为灵敏度检验的参数,以改变物流差异影响因子来测试本文系统模型的灵敏度。设物流差异影响因子为0.39(current2),原来为0.59(current1),模型的模拟结果是:在减小物流差异影响因子后,物流差异的行为曲线比原曲线的振幅稍小,但其行为变化趋势与原曲线相比没有大的变动,据此可推断模型参数是不灵敏的。因而模型对参数的要求不会很苛刻,有利于模型在实际预测中的 应用 。

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供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还是一个崭新的尝试。系统动力学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全面分析,这个特点符合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人才供需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因此二者之间的结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