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1
1 手术室护理面临的变革
1.1医疗技术的发展给手术室护理带来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也不例外,医学从出现至今,一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连。人们运用科技手段诊断、治疗乃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通过在医学领域应用科学技术,人们也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手术领域,当前以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为主要特点的微创手术得到了较好发展与应用,如各种显微手术、内镜手术、介入治疗等;各种高风险手术得以开展,如器官移植、人工脏器的应用等;转化医学的产生和应用加速了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推动了手术设备的更新,也对手术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型的手术室--复合型手术室(hybrid operating room),它整合了标准化的外科手术设备、介入及放射仪器、临床信息系统与成像系统,使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内既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够有效利用各种临床信息,高效地进行介入治疗,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手术方法、手术领域以及手术室工作模式的改变要求手术室护士能够与手术室团队中的所有人相互协调、配合,保证手术室平稳高效运行和各种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1.2医疗改革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对手术室护理的推动。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卫生部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应当是在完善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向着管理企业化、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和模式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在投资方向上,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进而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待遇。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为核心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推进,并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开展延伸服务,进一步深化护士的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对于手术室护理来说,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改革一方面冲击了原有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考验了手术室护士护理服务意识与水平,手术室护士要从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角度入手,积极应对医疗改革。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手术室专科护理,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2 手术室护理的未来展望
2.1明确护理学科定位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修订学科目录,新增护理学为一级学科,护理学不再是从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成为与临床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护理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完整、更适合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领域,以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虽然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中独立出来了,但是它的发展仍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二者间应该形成合作、互补、共赢的关系。手术室护理专业作为护理学科一个重要分支,也需要明确的定位,以利于专业发展。
2.2强化手术室护士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培训形式。各级医院应针对不同年资的手术室护士,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形式与内容,并强化实施效果,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保证培训效果,以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促进手术室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
2.3加快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和人才培养 应加快手术室专科化发展及专科细化,尝试建立亚专科,拓展护理服务领域,赋予手术室护士更多角色功能,以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推动手术室护理乃至整个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和研究 依托护理院校和国家级手术室护理培训基地,推动手术室护理专业建设,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和研究,形成手术护理实践指南,用以指导手术室护理实践,提高手术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
2.5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提高手术室科学管理水平 手术室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死亡和并发症,解决重要的手术安全问题,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恰当的手术治疗和护理。通过实施手术室岗位管理,完成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明确手术室护士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完善与手术护理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可行的考核指标、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稳定护士队伍。通过实施岗位管理,调动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到手术室管理当中,共同做好手术室环境、人员、流程和安全管理以及感染控制等工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安全规范管理的同时提倡提高效率和创新。
2.6推动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手术室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欠统一、地区间差异明显等问题,制约了手术室护理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13786名手术室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在今后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由卫生部聘任专家负责基地的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多年的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了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教育,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等重要作用。专科护士有能力对本专科领域进行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所在领域,从而促进自身和所在护理领域的发展进步。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承担了各种高精尖、特大手术的配合工作,承担了手术室护理培训、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直接或间接承担了部分手术室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2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5-0997-02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日渐成熟,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 术前访视是指手术室护士术前在病房与患者进行的首次面对面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在术前得 到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手 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我院手术室自2000年开始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术前访视的目的
1.1 手术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是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都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手术前高度紧张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而且会干扰手术顺利进行。通过术前 访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感到被尊敬、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对手 术充满信心,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2 通过术前与患者接触、交流和沟通,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更多了解手术室及手术中的护理,增加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手术。
1.3 通过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使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如对消毒液过敏者准备好替代药液。
1.4 通过访视,可以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
2 访视时间及人员安排
2.1 手术前1d下午,由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填好手术访视单,着装整洁去病房对患者进 行访视。
2.2 与患者会面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会面时间不可过长(约10min),以不引起患者 紧张感和疲劳感为宜。
3 访视流程
3.1 收集资料
通过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 、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各项化验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文化程度、 社会背景等。
3.2 探访患者
①选择合适的名称称呼患者及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②通过手术图片 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说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 术大致所需时间、麻醉及手术的配合,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③向患者说明术 前准备的重要性,发放手术室健康教育宣传单。④解答患者关心的问题,尽量用鼓励性、安 慰性语言。⑤对婴幼儿、意识不清等患者在术前访视时,必须和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取得 配合。⑥在访视中若遇到实施同种手术的患者,例如甲状腺切除术,可以召集患者进行小组 访视,患者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制定护理措施
根据访视所获得的资料,制定手术中护理措施,并在第2天晨会上 对患者特殊情况进行反馈。
4 护理体会
4.1 使用规范化语言与患者沟通
①会面应正视患者,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 ,对不清楚的问题,不要含糊地回答,以免患者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②遵循保护性医疗制度:对肿瘤患者说话时需特别注意,谈话 过程中避免谈到恶性或癌的字句。③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在术前访视中了解到患者不愿或 不能公开的秘密,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4.2 手术图片的使用
术前访视中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如麻醉、手术的配合,患者 不易理解,可制作一些手术室图片,如手术室环境、手术室设备、麻醉及手术的等,对 患者进行图片与语言相结合教育,使其对麻醉和手术的要求有一个直观、形象地了解。
4.3 扎实的理论知识
手术室面对十几个专科,每个护士都需要面对不同专科的不同的手 术患者,面对面与患者进行交流,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沟通的技巧,这就要求手 术室护士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满足为患者服务的需求。
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3
1.1研究对象
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380例,女性患者300例,手术例数为680例。将2013年6月至12月底内所有科室手术室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男性患者400例,女性患者320例,手术例数为7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陈旧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种类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后半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2.1强化护理管理
增强优质护理理念,建全护理服务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优质服务需要制度管理,全面规范护理工作的所有细节,做到细节化护理。持久性的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将个别护理人员的自发行为变为全体护理人员应有的自觉行为。订制各项规章制度如《护理人员管理规定》、《护理管理手册》、《规范化服务流程》、《护理质量标准》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护理措施遵守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质量标准是评价护理质控和质量的基础,对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测,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在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护士之间相互监督,科室之间相关监控,并设护理部为总体控制,有效的监控护理服务理念。
1.2.2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做好手术室工作的基础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来说含量较高的高技术的科室,随着临床高学历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逐渐增加,手术系统会出现大量精锐,高端的手术设备及技能得到推广和应用,也给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带来压力,使他们不得不面对广泛的知识结构。在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当今,手术室护士必须多方面学习,加强专业知识能力,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断地更新新观念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涉计的知识面非常的广泛,汇集了内外妇儿骨科等众多科室的相关知识及专业内容,包括解剖、心理、病理、生理、人文、伦理学甚至机械学、力学等全方面的知识。器械护士想正确的判断和掌握术者的手术需求和过程,就必须做到保证手术中各项设备器械的有效安全地使用,明确每一台手术的作用及目的及熟悉人体的解剖步骤,要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来主动配合术者手术的操作,熟练掌握手术室内各种仪器的操作程序和工作原理。
1.2.3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是提高手术护理配合主动性的前提
只有手术室护士在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作强大的后盾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才能做到主动到位。例如可以快速的在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有效地观察,娴熟地使用专业手术的器械,及时的摆好患者的正确手术,准确快捷地为术者传递手术器械等等。这些术前和术后的工作都体现了一个手术室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专业素质。
1.2.4应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近年临床上越来越深入化的对心理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大多数是探讨因为患者而进行的。在现实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同样需要大家的关注。手术中配合的护理人员心理和精神状态会对手术进展与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同样会来自有社会,家庭等不同环境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在工作中应对紧张繁忙的手术,在生活中还要肩负着责任,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晋升和竟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精神压力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
1.3考核标准
由科室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优质护理服务;采用我院统一为应用护理部评价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7.0进行统计。
2结果
将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4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5
【关键词】 手术患者;整体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整体护理”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所谓的整体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健康恢复。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整体护理在手术患者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整体护理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室内的工作,而应包括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期直至出院的全过程;即对患者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保证患者在接受手术前,从手术室至回到病房的这段时间内的不间断护理。积极主动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从而使患者缓解因手术而引起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术后身心的康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手术也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论手术的大小,对患者来说,其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一定的打击。加之社会角色、生活环境的改变,均会引起患者情绪上的变化,患者会出现沉默、焦虑、担忧、暴躁等反常的情绪改变。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降低患者的焦虑。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使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手术台上的操作和配合,主要表现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三个方面。
1 术前访视
(1)我们的患者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年龄的差异、文化的悬殊,使得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患者的身上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在术前探访患者时不仅要先基本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年龄较大,对疾病
认识不够的患者,护士在给患者做心理疏导的时候,要运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语,使患者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疾病的康复有足够的信心。给小儿患者做心理护理时,态度要亲切,语言要和蔼,尽量把患儿的害怕情绪降到最低点。(2)手术前一天根据手术通知单,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深入病房,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手术诊断、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情况﹙药物过敏史、各项化验结果及备血情况﹚。根据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的不同以及病情的轻重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3)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情况,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麻醉的方式、术前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的康复等,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缓解患者术前紧张和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手术的到来[1,2]。
2 术中护理[3~5]
(1)术日晨由访视的巡回护士跟随麻醉医师将患者用平车由病房接入手术室。接患者时应向病房护士询问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向患者了解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况,既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又加强了护患关系。在途中要避免平车碰撞、颠簸,并注意保暖。(2)洗手护士术前30 min调好手术室室内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2 ℃~25 ℃(严寒季节可适当调高室温),湿度约50%~60%,保持环境的安静,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手术环境。(3)向患者说明麻醉及手术中的必要配合情况,告诉患者整个手术过程巡回护士将一直陪伴在您身旁,直到手术结束。满足患者术中合理的要求,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手术。摆前向患者解释为什么要采取如此,需要用到约束带和哪些支持物,以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4)非全麻患者,术中主动询问患者,对于牵拉等引起的不适,给予适当合理的解释,也可轻握患者的手,使其心理舒适。口干不适者,可使用棉签蘸水湿润其口唇,但不可给水饮用。根据术中情况可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谈,分散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心情,更好地配合手术。术中注意安全,防止出现压伤、烧伤等意外,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约束肢体的末端血运情况,保证患者舒适。(5)手术结束时,为患者包扎好伤口,妥善放置各种引流管、引流袋,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擦净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穿好衣裤。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患者:“您感觉还好吧,手术做完了,我们现在送你回病房。”并和麻醉师、手术医生一起将患者平稳移至平车上,动作轻柔,注意保暖,将患者安全护送至病房。全麻手术患者要等患者清醒后才能护送回病房。并告知术后须注意的一些要点,如硬膜外麻醉术后要去枕平卧6 h,防止脑压降低引起头痛;头要侧向一边,防止呕吐引起窒息;腹部手术要等肠蠕动恢复,排气后才能进食等注意事项。
3 术后随访
术后1~3天,由负责手术的巡回护士回病房向患者了解术后的情况,包括伤口的疼痛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是否正常、身体的恢复情况等,征询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意见和感受,解答患者术后仍然存在的疑虑,指导患者预防手术合并症、促进术后康复。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导和祝福语言。
了解患者对手术室工作、麻醉医师、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有何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4 小结
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减轻了手术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有利于手术配合及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密切了医护患关系。通过整体护理的开展,促进了手术室护士临床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督促护士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春美.日本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7.
2 陈俐.手术室护理管理发展近况.护士进修杂志,1997,12(7):5.
3 李影婷,周锦贤.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综合版),2005,(15):114-115.
手术室护理发展范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采用便利整群取样法抽取广西桂林市7所综合性医院288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0人,女278人,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28.42±6.48)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2~28年,平均8.9年。被调查者均排除躯体及精神疾病史,自愿参加本研究。
1.2研究工具 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PCQ-R)。由李超平[4]翻译、骆宏等[3]修订,修订后心理资本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14,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用于我国护士心理资本的测量。该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分别为自我效应(6个条目)、希望(6个条目)、韧性(5个条目)、乐观(3个条目),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6评分,即"非常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总分为20~12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资本水平越高。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采用统计描述、F检验、t检验和多元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情况 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56±0.44)分,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自我效能(4.76±0.47)分、韧性(4.42±0.44)分、乐观(4.34±0.45)分、希望(4.15±0.41)分,见表1。
2.2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手术室护士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人事关系的护士心理资本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职务、医院等级以及是否参加过护理职业生涯课程的护士心理心理资本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护士心理资本的总均分为因变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经检验回归方程有意义(F=8.286,P=0.000),护龄、职务、医院等级和护理职业生涯课程是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的因素,决定系数R2=18.9%,见表2。
3 讨论
3.1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资本得分状况分析 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56±0.44)分,各维度的得分率在69.17%~79.33%,以最高分6分为基准,显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其心理资本的整体水平较好,与李赛梅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各个维度中,乐观和希望这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原因可能为本次调查对象大多是低年资护士,在业务技能、心理素质、应急能力及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不够成熟;手术室护士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他们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责任重、工作量大、精神高度紧张[6]。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资本,开发心理资本的相关培训,使他们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中的负性效应,更好的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
3.2手术室心理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3.2.1护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年资护士的心理资本得分较高,而低年资护士的心理资本得分较低。可能是因为:高年资护士由于护龄的增加,护士的业务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渐提升,更能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而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但承担着大量的手术护理配合工作,为此,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7]。
3.2.2职务 本研究发现,担任护士长和专科组长的护士心理资本得分高于普通护士。专科组长与普通护士比较而言,要求拥有更丰富的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他们更有信心利用心理资本应对和处理各方面的应激事件。护士长拥有多年的临床工作和管理经验,经过磨砺已有了较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心理资本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