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28-01

初中生物是一门关乎人类生存知识的学科,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涉及动物、植物、人类环境等方面,是一门融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为一体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对学生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最终的是要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当前,生物课堂教学可能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紧扣生物教学大V,将生物知识转化为一门富有趣味的学科,让自己的课堂形成特色。

1.注重知识点讲授

初中是生物学科的启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能会直接决定他们的成绩。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被提倡,也不再适应当前教学的大环境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对于知识点的讲授,要求生物教师要以理解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们自主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知识,充分发散他们的思维能力,把课堂变为学生们自由发挥的舞台。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知识难点,教师应该根据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有重点地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们心中有侧重点,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其次,对于一般的理论性知识要及时地进行复习、总结,这也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复习,比如,学习细胞的内容后,在再接触到与细胞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拿出3分钟的时间对植物细胞结构进行一个简单地回顾,让学生们有复习的意识,当然,还可以给同学们建议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制定一本错题本,知识点小册子等等,这些都是期末复习时的法宝,既有侧重点,又适合自己。通过初中生物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们的学习气氛也会越来越好。当然,教师还要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努力学习的氛围。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充满奥秘的学科,其本身的内容对学生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带领同学们走进一个熟悉却充满神秘感的世界。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因此,只有学生对生物课堂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教学辅助手段,比如充分运用课堂多媒体,将所学的知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尽量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观看,甚至可以给学生们安排一节课,播放学生们可能会比较喜欢的与生物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影片或纪录片,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初中生物不仅理论知识点较多,而且其本身也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好与实验教学联系起来。对此,教师要根据具体学习安排,将知识点的讲授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比如,学习显微镜的结构时,如果只让学生们自己掌握,死记硬背,肯定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显微镜结构复杂,教师们可以在实验的环境下进行讲授,在直观地教学中,有步骤地给学生们讲解显微镜的结构知识,每一个部分的作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等等。对于重点的掌握地方要重点讲,在学生们心中形成一个较深的印象。再比如学习洋葱细胞时,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观察植物细胞,体会到生物学科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4.积极开展课堂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生物教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师都可以在一定的教学前提下,充分采纳学生的意见建议,选择合适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生物学科有很多课堂活动可以选择,如实验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集体探究能力,让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可他们的合作研究能力,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同时,进行小组展示,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能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2

 

摘要: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生物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物学科教师的目标,发展途径是应用生物学基本观点,指导教育实践和生活;增强实验动手能力,能通过实验补充及拓展学生视野;关注生物前沿发展,并转化为教学素材;以研促教,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提高生物学科素养;深入学生群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师专业化   生物学观点  实验能力  生物前沿  学术研究 

 

教师专业化,就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1]。

    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生物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物学科教师的目标,也是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措施。针对学科特点和教师发展现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应用生物学基本观点,指导教育实践和生活。

生物学科教师专业化,应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专业化,能够以生物学基本观点指导实际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在生物科学中,还包括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有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的思想方法,创造性

思维等。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对实践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

教师应在基础知识、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的教育实践和工作生活,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增强生物学科意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一)唯物的观点

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体现了生命起源的物质性。C、H、O、N、P、S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构成了生物体(病毒除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体现了生命的物质性。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应激性等一切生命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新陈代谢,都可给予物质基础上的解释,这反映了生命现象的物质性。

 贯彻唯物观点,建立科学发展观。比如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能更进一步认清神创论或创世说的不科学性,为进化论的提出铺设了基垫。

贯彻唯物观点,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态度。主观意识要适应客观环境,不脱离现实生活,不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己,从实际情况出发,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辩证统一的观点

构成各生物体的元素都可在非生物界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不同的细胞都有相似的结构组成,体现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

 以辩证统一观点,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全面看待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协同进化现象,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既进行着生存斗争,而生物和生物之间又在相互选择,共同反正,生存着的生物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环境,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以辩证统一观点,正确处理个体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在教师和学校之间,教师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限制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某些教学条件也会制约教师的成长。但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使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大为提升,有利的教学环境和管理策略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作为教师个体,在充分利用学校各有利条件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发展作出贡献,使个人和学校得以和谐共进。

(三)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

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它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在教学实践中,能以发展的观点解释生命现象、看待生物科学发展前景和学生的个体成长;在实际生活中,能认识到社会和生活环境处于发展变化中,教师自身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二、增强实验动手能力,能通过实验补充及拓展学生视野

高中生物实验,是该学科内容组成的一部分,对了解学科基本知识、原理、现象、发展规律等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理论的分析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性。除此以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不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实验检验理论,以理论知识辅助实验的改进,促进教学研究水平的发展。 例如提取DNA,教材所用实验材料是鸡血,还有没有其它的材料可替代,或更理想的材料可选择?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的甄宗秋老师,改进了该实验[2]:利用成熟鲤鱼精巢作为实验材料。成熟鲤鱼精巢中存在大量细胞,其主要部分细胞核,含有丰富的DNA分子。通过对教材实验改进前后的对比,发现不仅减少实验成本和材料用量,更是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这样,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便可应用到其中。例如: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做DNA粗提和分离实验时,用新鲜羊血代替鸡血

解析:羊为哺乳动物,血液中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NA含量极少。

而学生可能会问,那可用什么材料替代?以上的实验研究结果便提供了参考答案。

另外,还要能够会用实验,借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拓宽知识面,提高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比如,利用证明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的实验制作印有图象的叶片,方法是在暗处理后取一张底片放在叶上,叶底托一张黑纸,再用夹子将两块玻璃上下夹住叶片,使底片与叶片贴紧,阳光下晒3~4小时,其它步骤相同。最后,将此叶片晾干、压平,系上彩带就成为一张有像的树叶书签。通过实验,不仅让学生实践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经典实验的设计,而且还能助长兴趣,提高实验应用能力。

三、关注生物前沿发展,并转化为教学素材

生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前沿科学既是对已有知识的补充、发展、修正,也是学科探索精神的体现,它完善了学科的知识体系,增强了其实用价值,也激励着生物人不断进取、向上、敢于挑战和实践。

例如在免疫治疗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单克隆抗体技术,向学生介绍新兴科学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讲到低温只是使酶活性降低而不是丧失时,引用美国提出的人体冷冻技术,让学生从理论和技术等方面就冷藏后的人还能不能复活进行讨论;我国神七问天带去的植物种子,在太空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条件下,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从而获得新型品种,是诱变育种的一个重要实例。

对前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对知识的更新,意味着陈旧落后,祸害学生,没有对知识的补充,意味着停滞不前,耽误学生。发展中的教师应与发展着的学科息息相关,以学科的发展武装头脑,以学科的进步促进能力的提高,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以研促教,培养学术研究能力

学术研究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

作为发展中的教师,特别是自然学科的中学生物教师,应该抱有对周围事物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要知道,书中的“理”来自自然,书中的“例”也源自自然,学科的发展更是依赖于自然。要能够利用生物学科观点、规律解释身边现象,还要能够从身边小环境反衬学科理论,使之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学术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调查法。例如,在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带的几个学生的课题是:金中百年老树的调查。经过资料查找和对相关人士专访等,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不仅反映了金中校园百年老树的命运变迁,总结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对校园小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从另一侧面以小见大,映衬了潮汕地区百年老树的管理情况和受重视程度,进而为可行性强的管理保护措施的提出了提供了参考。

调查中还整理了部分植物的特征,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照片,这些都可补充教学素材库。

除此之外,还有实验法,能够围绕一个课题展开探索,提炼结论,对生物学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大自然就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它为学习者现出科学神秘的面纱,也引领好学者通往知识的殿堂,但前提是得先打开这本书,并通读它。走进课本,更要能走出课本,接受自然神圣的洗礼。

五、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学校这一小环境,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学生物教师要关注并了解校园的生态环境特点,要能为校园的规划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校园绿化,如何根据地域气候、土壤和建筑环境特点,种植旁道树和花圃草坪,生物学科教师对此要加强认识,并形成一定的见解,不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又如生物园,是生物学科的第二课堂,也是教师发展、提高的重要园地。

六、深入学生群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很多人对教师职业都有这样一种看法:教书若干年,就是重复同一个内容、讲同一番话若干次。如果不在教学方法上求变,因材施教,那岂不成了教书机器。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还是回到学生群体。学生对学科的态度、知识水平都将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可以是通过作业和测试分析,课堂提问和观察,谈话聊天等,也可以是学生疑问的解答,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方面,学生的问题体现了其知识水平和认知障碍,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知识结构的盲点,或学科内容与现实的矛盾,或学科间的联系等。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尚不是很完善,基础知识和高等教育内容仍需进一步磨合,教师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整合和磨合;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能脱离现实,学科理论和生活生产实际要建立合理联系……教师虽然在教学工作中也在不断发现、积累和扩充,但毕竟能力和精力有限,能借助学生的参与,就好像延伸了一个个触角到社会、生活的很多角落,能由中得到启发,不仅让教师了解学生,也让教师了解自己,并得以不断提高。

对学生问题的解答,可以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科素养;综合学生普遍提出的问题,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适时而教。例如必修Ⅲ人体体温的调节部分,有这样一个题目: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一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用酒精棉球擦试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答案]A。而学生在实际中的认识是:发点烧,吃了药蒙上被子,出出汗就没事。这个问题如何解答?

这体现了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联系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也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竟是个普遍存在的疑问。课堂上,我没有把我的看法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谈谈退烧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很多人都提到家长采用蒙被出汗的方式,而有的用酒精擦身,有一女生回想起不久前发烧,医生嘱咐不能穿太多衣服……结合查找资料的情况,发现:蒙上被子出汗是家长的做法,医生的建议是适当撤减衣被。高烧不退,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帮助散热,如果再加盖衣被,更不利于热量的散失了。而对于低烧且代谢未出现紊乱时适当加盖衣被,能促进出汗,加快散热,但高烧不退,这种做法适得其反,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所以当出现高烧时,要注意情况的区别,不能盲目。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7(2005.5重印),95.

[2]生物学教学 2008(33).6,39-40.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和实践基础上的,并且具备较强研究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一切物质和生命的运动规律。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了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之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断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对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来说,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方法极大地影响了新课程改革中“改”的程度,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还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师这一群体当中,新课改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核心仍旧还是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片面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因为没有看到时展给生物学科带来的巨大改变,所以造成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导致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从而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

(二)教学方式单一

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工作时,都采用的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法,受这种方法的影响,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生物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被过分强化,学生真正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仍旧以重复啃读教材为主,教师“一言堂”的状况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极度缺乏交流与沟通,整个学习过程显得非常单调和无聊,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实践缺乏

因为高中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很多教学实验。然而,就目前看来,我国还有很大部分学校因为生物实验设备的缺乏而没有办法正常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教材中的课堂实验大多都是以“纸上谈兵”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就因此只能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上,与实际的结合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高中生物生物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自身素质

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应新课改要求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塑造。传统生物教学观念明显无法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思想,主动和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使自身作为教师这一角色的促进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准确地把握新课改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时代潮流逐步更新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比如,高中生物教师这一群体之间可以每周组织一次教学谈论会,所有参与讨论会的教师在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传授自己的经验,甚至还可以说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取长补短的方式来改善自身的不足。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就应该着力寻求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但却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构建起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提出诸如“枫叶为什么只在秋天变红?”以及“为什么窗台上的植物要向阳生长?”等比较生活化的问题来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使其感受到生物课堂的乐趣所在,由此而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强化教学实践

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生物教学也是如此,生物教学的本质属性也要求广大高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生物教学实践的重视,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教学更加高效。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之外,还要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可以动手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验中去,使其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其观察和创造能力,进而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大势所趋的新课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这为高中生物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和持久。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面对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有敢于改变的勇气,要用更新的、更合理的方法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以从整体上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作者:丁英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虎林.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上),2014,07:20.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4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运用

生物学中的许多定义以及概念都是通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以及人类探索生物领域的重要方法。由于我国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注重应试教育,实验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无法得到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弱。

近啄晡夜推行教育改革,要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使教学与时俱进,实验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才被逐渐重视起来。试验在教学中也逐渐被推广,不仅仅在生物学中运用到实验教学,还在化学、物理、数学、语文等学科中也运用到实验教学。

一、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学生才有学习下去的动力。生物学科不同于有语文以及数学等学科,其具有奇妙的现象,大多结论可以通过实验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实验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验的操作中学习生物知识,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中来,通过自身的实验操作对所学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实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学习。

2.提高实验技能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实验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这是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实验项目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好实验数据,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分析思考实验现象、结果。如果实验现象与结果不符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实验数据以及操作手法,结合三者进行思考,或者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思考以及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例如教师在讲到如何运用显微镜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将显微镜的性能讲解给学生听,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辨率等基础知识。学生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过后,教师应让学生独自操作显微镜。通过布置观察植物细胞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显微镜的操作手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仅充当引导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多种探索式实验,让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讨研究,给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植物染色体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研究在低温的作用下,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实验,并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试验过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实验结果以及意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实验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1.等量性原则

等量性原则,就是在实验中,通常会设置一个或多个变化的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在进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细胞大小是变量,物质是固定量,试剂、试管容量等条件都完全相同,分别将几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作用于物质,观察物质运输的状况。根据对照实验,学生可以清楚了解细胞大小对物质运输的影响。

2.操作性原则

实验是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高中生物实验比较简单,实验材料比较常见,用时短以及现象明显等特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具有可操作性,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如果课程设计的实验比较复杂、困难,学生无法理解以及操作,不利于学生学习,实验也不具有实用性。

3.探索性原则

根据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教材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教师在传授学生课本上的实验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物学科进行拓展性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4.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操作手法一定要规范,实验现象要非常明显,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在做实验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各个实验环节,使得实验具有科学性。如在实验现象较难把握以及实验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提高实验的科学性。

三、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的,生物实验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生物学中的许多定义以及概念的知识都是通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以及人类探索生物领域的重要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要重视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富,靳友启.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62(01):36-37.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5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对生物学科的意见和建议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27-01

在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该如何去实践去完成这个全新的教学方式呢?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一个德高望重、业务精湛、学识渊博的老师,学生自然会表露出敬仰之情,学习主观性强,愿意接纳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完成所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目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已经不再是由我们简单地传授和学生重复地机械记忆了。所以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观察技巧。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授课模式,不能把学生当做一个被灌输式的容器,所以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二、进行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时期,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就应该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一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运用简单和有趣的动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结合社会上一些热点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物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以此来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形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在加强学生的生物基础上,增加一些课外的生物知识,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中再现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高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如何食疗”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为何广东珠三角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一定的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切实的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共同提升,真正做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不断发展给我们高中教育带来的新要求,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课堂必然会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要落实课改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合作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运用模型法组织的“的形成过程”,8个人为一个小组,两两合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带着问题来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学生实验结束时,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所做模型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但第二小组仍对第一小组的汇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原因是:第一小组在汇报时模型显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第二个小组却说“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摆出了证据,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针对上面两个小组的分歧,我没有主观评判对与错,而是让事实说话,最后通过大家观察显微照片,证实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就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起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化。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练习、实验,如果能在表象的基础上,适当引发学生开拓思路,进行假设、推测、联想、想象,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基础,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正是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必备最初思维基础和今后发明创新的最早的“潜意识”,也是生物教学中刻意必行的。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跟上时展的潮流,不落伍,认真执行新课改的任务,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将学生都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