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难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重难点

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才能达到原定目标。管理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但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而且还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此外,随着目前每年建筑伤亡事故人数的不断增加,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管理措施的现状,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管理措施。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

2.1相关法律实施困难

尽管我国很早以前就颁布过《建筑法》,但是由于受到现实经济发展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多重原因的影响[1],相关法律法规在建筑单位进行施工运作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管理体系漏洞以及相关的问题产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为今后建筑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

2.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疏漏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各种疏漏的现象。一般建筑施工过程里,常常由承建单位聘请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以后,越到后期,这些监理单位越容易受到主观或客观的各种原因影响,对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下降,故而使得建筑工程很难保持有较高的质量。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种种人为因素在里面,但总体来讲,仍然是目前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疏漏。

2.3建筑工程市场行为混乱

建筑行业是一方面依靠劳动力非常多的密集型劳动行业;另一方面又具有施工技术要求低,市场准入标准不高的特点。这也就是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并在建筑行业市场中造成了恶性竞争的源头。此外,当前国家经济体制改变以后,很多企业甚至有法人不明确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施工招标企业资质评估时,是经常发生的。如果企业内部有问题,会给施工生产带来某些不利因素,如:管理系统缺乏造成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资料存在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项目分包等。

2.4劳务人员常见质量低。

我国建筑行业的劳动力主要是进城打工的农民。而大多数的建筑工人所做的是重体力劳动,无须经过培训后上岗,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事故也时常发生。劳动工人的低素质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质量意识和成品保护意识。

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管理措施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的形式,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知识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重点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完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完善其管理体系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健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防止小规范、小合同的发生,从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以前,就让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另外,凡是与工程质量有关的相关规定,都要把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利划分明确。想要把好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关口,就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等,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2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务必应该做好的。这项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能、保质、安全上起重要作用。在施工以前,就要做到材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评测、验收管理。在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其储存地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常规检查和复检等原材料的质量以外,还要检测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等。部分原材料对于存储领域有特殊要求的,我们在存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还要随时对这类材料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保证安全,如:镀锌钢材,水泥,混凝土加剂等。

3.3建筑施工项目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环节里,施工设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首先要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技术需要的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设备,这对施工工程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保障和提高作用。在机械和设备方面,为了保证安全标志,定期维修、定期包养,并确保其性能要求。起重机,焊接机,搅拌机,水磨,潜水泵等安全设备[4],在保持其性能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其使用寿命,让它们在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率,充分完成工程质量检测的需求。

3.4提高建筑劳动人员的个人素质。

建设工程领域的质量控制中,劳动人员的个人素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劳动人员个人素质的好坏,关系到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水平;而指挥建筑工程的领导素质,影响建设的细节层次是成功还是失败。因此,具有高品质的施工单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生存[5]。提高建筑劳动人员的个人素质,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执行。首先,是建立一个人人都具有质量意识的环境。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新认识包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观念;实事求是,预防的概念;社会服务和经济利益的概念。其次,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单位应建立员工培训安排:施工技术知识,安全知识,教育知识培训等,并保证培训质量。只有当建筑工人通过培训,具有适当的专业能力以后,才可以留在建筑施工现场。做好安全教育与训练,能使人为的失误减少,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再次,还需加强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6]。

3.5合理调整建筑工程的资金问题。

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采购时,价格太低了,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增加施工单位的经营压力,材料选购上就没有保证,还可能发生偷工减料的事件[7]。所以,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避免由于盲目压低造价,而造成工程质量过低的现象。另外,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工程资金投入,在采购过程中,也要货比三家,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节约开支。特别是对于那些造价较低特别容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来确保其整体质量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在全面管理的同时,必须牢牢的抓住重点问题,真正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管理措施工作踏实做好,这样才能完善安全管理,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全面推进企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进展,并促进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常建锋.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2]吴凤平,李斌,王文萱.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01)

[3]刘毅.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成本控制的探索[J].安装,2009,(06)

[4]盛文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5]钟伟标.谈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广义成本控制[J].中国市场,2011,(28)

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2

【关键词】中央空调;安装调试;难点;处理措施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大型建筑和办公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中央空调的效果如何?能否满足所需?除设计和施工外,关键的一环,在于安装调试工作的质量,它将直接影响空气调节的使用效果。本文就中央空调工程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原因提出一些处理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中央空调工程安装调试质量,发挥中央空调应有的效能。

1.空调系统结露

空调系统在运行中发生结露,导致出现风管及吊架结露、风口滴水、天花滴水、墙面渗水发霉、墙面涂料脱落等现象,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事故,但已经影响到了观感和使用功能,给用户使用和大楼物业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其原因为保冷施工不规范,保冷层厚度不达标,保冷措施未发挥作用等等。因此,保温保冷的施工应聘请技术过硬的施工队进行施工。

1.1风管的处理

目前中央空调风管主要有无机材料复合风管和镀锌铁皮风管两种。无机材料复合风管由两层高轻度无机材料夹一层保温材料复合而成,具有质量轻、不燃烧、造价低,成品板材现场切割制作、安装比较方便等特点,保温层一般为2cm厚聚苯烯泡沫。由于材料结构比较合理,一般很少出现结露现象,施工前应重点检查板材有无剥壳、胀板变形等情况。

1.2空调水管道的处理

空调水管道温度低,出现结露的概率比较大,需要重点处理。施工时需严格控制供、回水及冷凝水管道和其他管道、风道、梁、柱、墙体之间的距离,常规距离控制在15cm以上,以便于保温工程的施工及确保保温质量,对于管道与支、吊架接触部位,正常情况下需增加木瓦管托,如无条件,也可以局部裹贴橡塑发泡板,再用卡箍收紧。同时需要注意各条管线应单独进行绝热施工。

1.3死角部位的处理

风道、水管紧贴梁底、墙边及穿墙的部位也是保温施工的关键部位,如正常施工有困难,可以先在这些部位做好简易模具,再采用局部聚氨酯发泡填充,在风道、水管与障碍物接触周边表面形成保温层,以此隔离死角部位与空气的接触。

1.4送风口的处理

一般而言,相对封闭或面积较小的房间及走道的送风口出现结露的可能性较大,梅雨季节尤为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空调区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大

夏季,特别在梅雨季节或者雷雨天,空气相对湿度大,水蒸气多,空调送风口很容易产生结露现象。

②空调送风温差大

在某些时段,冷水温度比较低,而风机送风量又偏小,引起送风温差偏大,从而出现结露现象。这时可以适当手动调小风机盘管末端进水阀开度,加大风机送风量,从而减小送风温差。

③送风口为铝合金材质

目前空调风口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由于是金属表面,结露会比较严重。在购置风口时应注意:a)委托生产厂家在铝合金表面进行喷塑处理,降低风口表面温度;b)在风口法兰边后侧敷贴PE保温条,减少气流与风口的换热。由于空调送风量大、温差小,送风口出现结露现象的概率比较小。

2.空调器噪声大、有振动

集中空调末端设备一般有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变风量空调器及风机盘管3种。风机盘管体积较小,出现问题的概率小;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变风量空调器由于体积大,机械设备功率大,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大,需要逐步排查。

2.1检查设备内部

系统调试前,按规定必须进行单机试运转,检查项目包括:空调器内部有无施工残留物,减振器或垫块是否安装到位,底脚螺栓和相关紧固件是否拧紧,风机叶轮是否摩擦蜗壳,轴承是否有油,电动机皮带松紧如何等等,以保证设备自身有良好的运行条件。

2.2检查所有与空调器连接的部位是否有软接头

空调水管与空调器连接必须采用可曲挠法兰橡胶软接头。风管与空调器连接部位需安装静压箱,静压箱的主要作用有两点:①降低送、回风气流噪声;②合理混合并分配气流。静压箱与空调器的连接可以用铝箔复合通风软管,也可以用三防帆布软接头。

2.3检查吊杆是否加装减振垫块或弹簧减振器

对于风量小的吊顶空调器,由于电动机功率小、振动小,可以在机组基础与设备吊架横托之间加装减振橡胶板垫块;风量大的空调器可以在设备吊杆上加装弹簧减振器,弹簧减振器的选用标准为:设备总质量÷吊杆数量(一般为4根)×(1.3~1.5)(系数),因此在吊装前需详细了解设备质量,否则,弹簧减振器选用偏大会影响减振效果。

2.4检查设备吊架上是否接有其他用途

在空调器吊装结束后,应在其底部独立增加角铁或方管等横担形成网架,以作为其他用途吊筋的悬挂支撑,网架的主吊筋固定在空调器周边,并与空调器保持一定距离,以便空调器检修。

3.局部区域空调效果差

系统调试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空调效果差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排查并处理。

3.1检查空调器过滤网是否脏

在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比较脏,灰尘很容易进入设备内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过滤网会发生堵塞,造成空调器进风受堵,送风量偏低。

3.2检查风阀是否完全开启

风管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或者防火阀联动调试等原因,送、回风道主风阀未及时开启或全部打开,造成空调器送风受堵、风量偏低。

3.3检查有无异物堵塞表冷器

按规范要求,空调冷水管道与设备连接前都需进行冲洗,实际情况中,由于管线比较长、弯头比较多,或者受现场条件限制以及有些施工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管道冲洗不干净,管道内残渣较多,最终堵塞空调表冷器的进口,影响水和空气的换热。

如果表冷器前管道上装有过滤器,要及时拆卸清理,如没有安装,需拆卸与机组连接的软接头,清理表冷器进口。

3.4系统内有空气

在冷水管网注水过程中,如果注水速度过快,管网内会残留大量空气,水流动循环后,这部分空气会集中在系统顶部或其他区域,造成局部空调器内冷水不流动或流动不畅,影响换热。

这种情况下,需手动开启空调器放气旋塞和打开系统高点排气阀排气。由于自动排气阀排气比较慢,因此在施工中,可以在供、回水主管最高点多安装几处排气装置,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在排气支管上安装一个三通,三通水平端安装普通闸阀,向上端安装自动排气阀,在管网注水过程中,可以打开闸阀,让管网内的空气快速大量排出,正常后再关闭,使用自动排气装置排气。

3.5水流量调节分配不合理

设计人员在设计系统时,根据不同功能区需求及节能要求,在分水器上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阀门,以分别控制不同场所的水流量,在调试中需调节好这些阀门的开启圈数,保证每个场所空调水系统的顺利循环和流量的合理分配。

4.冷水机组制冷量达不到额定值

制冷机组是集中空调系统的心脏,如出现制冷机组制冷量不达标问题,对整个集中空调系统效果有很大影响。造成制冷量不达标问题的原因比较多,难以进行完全的技术分析,笔者在这里只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4.1实际冷负荷超出机组制冷量

设计时,对于制冷机组的制冷量要求,设计人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冷负荷计算。但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有时会在不是设计范围内的场所增加空调设备,因此,需核对实际空调服务面积是否超出图纸设计范围,如超出,冷负荷会比制冷量大,造成机组冷水出水温度偏高。

4.2冷却水参数达不到规定要求

冷却水的水温和流量是制冷机组运行时很重要的参数,冷却水温偏高和流量偏小对制冷机组效率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冷却水参数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一定要多加重视和检查。

另外,在设计和土建施工时,要尽量将冷却塔布置在相对空旷的屋面上,塔的数量超过2台时,需保证相邻塔的间距为塔直径的1~1.5倍以上,以保证各塔的进风气流不受影响。

4.3购置机组要留有余量

以溴化锂冷水机组为例,制冷机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组自身的一些原因,如机组内部钢板会有轻微腐蚀及溶液参数发生变化,传热管堵塞或结垢引起传热效率降低等等,都会引起制冷量衰退。在购置机组时,在设计制冷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些投资,购置制冷量、功率大一些的机组,为今后系统良性运行留有空间。

5.结语

总之,安装调试工作直接关系到空调的使用质量。因此,作为工程安装调试人员,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调试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安装,严格管理、认真验收,这样才能保证中央空调工程的质量,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保证中央空调的使用品质。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3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人力资源配置 集中式处理 中型医院 难点 对策

我院是一家中型综合性医院。按照国家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和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我院消毒供应室向消毒供应中心转型,于2008年10月开始对全院复用器械逐步由分散处理转为集中式处理,由于临床医疗专业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较难清洗、较难包装和较难灭菌的高风险复用器械进入了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式处理。但在中型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我院消毒供应室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难以适应因转型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人力资源配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全院复用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及对策报告如下。

1 人力资源配置难点

1.1人力结构配置不合理

团队成员大多数为年龄老化、身体偏差、活力退化、思维固化、不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等的护理人群,或在临床科室不能值夜班到供应室临时过渡,特别是一些年资高的护士,寻找各种原因主动要求退居“二线”,转到供应室,造成老少比例严重失调,主管护师比例偏大,大多数为中专学历,只有护士长一人为大专学历。

1.2手术器械量增大,需延长工作时间,造成人员不足

全院复用器械由过去的分散式处理转变为现在的集中式处理,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节省了科室的人力资源,但大幅增加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量,并且根据需要延长科室工作时间,增加班次,加大了供应室人力资源的消耗。人员不足造成工作无序和物品丢失。

1.3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消毒供应室人员年龄均在45岁以上,学历低、年龄大、工作积极肯干,但在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观念往往陈旧、滞后,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接受新业务的能力不强。

1.4工作人员职业防护不到位

实施器械集中式处理后,锐器刺伤、传染性病原体的感染概率增加,而工作人员往往不注重自我防护,病原体有可能会从病人使用后的器械传给工作人员。因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临床经验不足,工作中因为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或担心经济成本增加,不注意必须的防护。

2 人力资源配置对策

2.1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集中式处理的正常运作,改变组织架构、人员岗位和工作制度。组织架构的设置和人员岗位职责根据集中式处理的流程细化和专职分工来设定。

2.1.1按需设岗 按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无菌储存、下送七个流程分为清洗下收组、包装下送组、消毒灭菌组,各流程的环节质量由质量控制组监控。 2.1.2调整工作时间 实施集中式处理手术器械量增大,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增加班次,工作时间由原来的8:00-12:00;14:30-17:30改为8:00-18:00来配合手术室手术器械的供应。

2.2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

器械回收入供应室后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操作。获得护理部的支持,手术室固定或相对固定专人负责管理和指导。招入年轻的合同工进行培训,进入清洗下收组,在护理组长的指导下完成劳动强度大的清洗下收工作。而灭菌工作则由具有高级技工职称的2名男性承担,加强供应室人才阶梯的建设。

2.3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后,做好消毒供应室团队成员的思想更新,鼓励他们更新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是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根本之路。重视供应室专科技术更新,开辟多渠道的岗位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使之适应新的工作模式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环境。扩大护士的知识面,有利于促进供应室专科知识的发展。

2.3.1思想更新 在所有的管理对象中,人是首要因素。重视人的因素,营造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和依靠人的文化氛围,提高每个人的素质,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及时帮助每一位团队成员改变固化和滞后的旧观念、旧意识、旧思维。

2.3.2知识更新 针对供应室护士高龄化的现象,定期进行工作职责、流程操作、风险因素、质量控制和相关制度的细节团队培训。进行专科知识、新技术及其操作和新理论及其应用的培训学习、考核,掌握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的操作规程。加强和完善了灭菌器的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2.3.3继续教育 选派工作表现突出的护士外出学习进修,或者参加有关的专业会议及培训班,培养专业骨干,进行手术室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学习,了解手术器械的特点和管理要求,掌握手术的操作步骤,了解器械包的用途、保养以及帮助认识专科器械,记忆器械包内物品,使消毒供应室护士在认识器械和包装等方面的工作达到熟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4提高员工职业防护的意识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工作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实施器械清洗时应按标准预防要求穿隔离服、防水胶鞋,戴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感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规范洗手习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安全处置锐利器具,发生锐器刺伤应做好紧急防护措施,局部进行紧急处理、疫苗的预防接种、人员的跟踪调查。

3 小结

要解决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式处理的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必须首先争取获得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使人力资源的投入获得保障;二是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三是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素质,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吸收新的学科知识。只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正常开展,提高集中式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的质量。从而促进消毒供应室专科业务和技术的发展。

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4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34-02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课本的安排设计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讲解历史知识,偶尔提问学生,拓展教学内容,达不到新课标中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增长。只注重课本中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分析历史问题,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初中历史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都将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做好课堂笔记视为基本任务,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主动融入知识的探究中,逐渐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适当添加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增长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逐渐增强,信息技术已经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学校教董涛育的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借助PPT、Flash等多媒体课件,使更多的课外资源与课堂重点、难点通过画面展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相应的历史情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巩固知识架构,真正掌握历史课堂中所要求的知识理解,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资源日益丰富、便捷,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学习资源中所涉及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有机整合,为历史课堂增添了生机活力。

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学习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重点。

其次,利用图示法直观地将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查看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借助场景理解,理清历史进程,克服历史中时间的记忆困难。

再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所设计的教学课件,在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的过程中,实现讲课与训练的同步融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强化重难点的记忆。

最后,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快速显示与大容量储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知识架构。

3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体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情境大都以教师描述或者学生想象进行营造,极易引发学生思维分散,使得教学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画面的直观展示、音视频的视听冲击,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间的距离。无论是历史图片,还是文献资料,都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历史,发现历史中的潜在价值,借助场景联想,强化知识记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所接触的教学信息都来自于丰富的画面展示,对于中学生而言,极易产生好奇心理,被强烈的画面感吸引,逐渐转变为认知兴趣,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如在“三国鼎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音频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引领学生进入战乱纷飞的三国时代。利用PPT展示地图上三国的分布,加深学生对于“魏蜀吴”的记忆,在史诗与《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的历史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化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主动,通过设问、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和谐氛围中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重难点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教学目标不能保证全部完成,对教材中的重难点更是缺乏充分的理解,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历史教学的进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难点是目前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图像,降低其抽象的表达,发现历史知识中的别样魅力。

七年级所接触的历史事件大都为古代史,年代比较久远,同时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健全,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如在“大一统的汉朝”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比较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功劳,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点对点间的对比,在综合考虑政治、教育、文化、经济、军事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不同历史局面的社会进步。

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知识无限期储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找到,及时准确进行知识巩固。不仅如此,多媒体还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一般地,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无论是插图还是历史简介都基本没有改变,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学生产生困乏心理,逃避知识积累。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学过程,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并且主动投入知识的探究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课外资源,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到历史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层面,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贞观之治”的学习中,在介绍唐太宗所实施的具体措施中,教师可以多搜集当时的社会调查,从不同层面反映唐太宗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充分展现其政治清明的历史局面。

4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视听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娟.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邓燕敏.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11):157-158.

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5

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初中历史课程比较枯燥单调,记忆性的文字资料比较多,让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更无兴趣和效率可言。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生成图、声、像、动并茂的立体式多维画面,丰富历史教学信息,引发学生的多重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记忆和应用,内化成有效的历史认知体系,从而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例如,《》一课,关于的前因后果等教学内容比较多,且比较抽象,不如其他历史事件惊心动魄和曲折惊人。这其中,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教学难点,而初中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很难理解透彻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因此,历史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补充诱导式历史影像素材,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认识。另外,通过的专题网站资料,让学生根据探究学习需要查询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丰富充实的多媒体历史史料,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对该课历史知识进行自主建构,更深刻领会的历史评价,并且还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历史事件

细节,引发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重难点受历史教材局限性,即使教材上提供了文字或图片说明,再配合历史教师生动精彩的讲解,学生对于相关历史史实或事件的细知末节都无法眼见为实,无法深刻理解,但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将其历史事件的重难点和关键处化虚为实,化繁为简,把抽象的历史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宏观化,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例如,《》一课,为学生播放那首著名的《》诗词视频,再倾听歌曲《十送》与《七律》,观看有关的多幅图片资料和电影片断《四渡赤水》《爬雪山》等,最后用Flash课件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绘制出动态的二万五千里的路线图,再一次体验的艰辛,也通过动态路线图掌握的路线和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伟大意义,让学生探究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同时,也激发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网络学习

初中历史重难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87-01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符合教学要求的效果,换而言之,就是在教学效益的整体格局上做到最优化。当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前提下,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以下我将从备课,上课,课后三方面入手进行阐述,并且最后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反思。

一、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知识板块来设计上课的流程。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考纲与课标

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学评价的一把标尺,在历史课堂教学上看,也是基本依据,备课的基本工作就是先把握,后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在研究历史课程标准时,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呢?例如,教师把重点放在研读课程标准上,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等要求层次细化,用来确定教学重点。有的放矢,才能为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要及时把握教学重难点,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对于重难点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解析到位,要减轻学生们学习的负担。

2.以教材为纲,灵活设计教案

初中历史经历课改之后,教材内容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通史体,变为以模块、专题为线索的体例。与新课改之前的教材相比,新课改之后的初中历史教材不仅在知识点的数量上有了增加,而且知识的容量有所拓展,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设计教学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之前,教师要先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详细地解读,然后依据教学任务要求,对教材一些章节进行处理,如果有需要的话,要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适当地融入教师个人认知,来重新设计课本中前后知识点间的联系。

二、课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备好课后,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教案规划呢?

1.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与认可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历史课堂上灵活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用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接下来简单举例。首先可以尝试用提前设计好的情境导入课堂内容,如讲到南北战争,黑人奴隶制问题时,可以引入美国文学名著《飘》的相关情节,或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马丁路德金,奥巴马等人物。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如:假如奥巴马生活在200年能够当上美国总统吗?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基本内涵是什么?通过这些导入式的问题,深入浅出地指出本堂课程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这不仅能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还能使师生进行良好活跃的互动,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2.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历史新课标要求,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要倡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参与学习,相应的,教师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主体”的核心思想要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等,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将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游离于形式。一切的教学行为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为学生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三、课后:适当的作业设置

课后作业是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补充,也能起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作业,读取反馈信息的能力。

1.精心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要避开难,繁,偏,怪,但在形式上要不断尝试创新。例如,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节后,可以让学生以同盟国或者轴心国的不同视角来阐述战争历史,反思战争,内容形式既可以以小论文呈现,也可以以视频,PPT等。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更能在思想和人格上得到升华。

2.细致地检阅作业情况

为了使学生找到真正的学习“病因”,教师要细致地检查作业,因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及时获取最确切、最具体的反馈信息。

四、反思

教学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进程,对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判断。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反思中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并且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力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趋于不断优化。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教学内容

教师要反思在课本知识讲解、课堂内外师生互动、习题讲解分析等方面是否准确到位。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新课标动向,脚踏实地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与旧课程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目标设置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与品质,从而为学生今后养成“活到老学到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奠定基础。

3.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选择。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教学内容为参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也要符合学生学历史学科的认识规律,以及一般的教学大方向原则。在多元化的当代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同样也在走向多元化。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与时俱进,从当下的“素质教育”观点出发,在课堂内外灵活结合多种教学形式,落实学生能力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增强对历史学科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