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风险;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部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我们医院手术室通过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我们医院手术室由于其工作性质、地理位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存在着许多风险。2013年1~6月份我们将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识别护理风险
1.1 病人方面
患者年龄跨度大,20~50岁以下的患者居多。护士与病人之间接触不多,没有机会去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不清楚诊断及疾病史,有无慢性疾病。
1.2 环境方面
对于手术室患者进行输液有陪伴,为体现人性化的服务,观察室要有书报等可供患者阅读的办法,有条件的可以有电视来观看,但可能会使输液室内噪音大,护士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就有可能听不清楚。同时,输液室地处住院部,之外是马路,又有出租车等噪音,对于患者护理不利,同时输液室内空气流通不畅。
1.3 给药方面
液体瓶数较多,比较容易导致液体漏输。如果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发生护患纠纷以及输液反应等,在手术室输注大环内酯药物后易发生胃肠道反应。做完皮试后患者应当注意有无输液反应。每天做皮试的人数在30~50人之间,抗生素有10种左右,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性。
1.4 控制院内感染方面
由于观察室工作量比较大,在病人高峰的时段,难以做到一人一穿刺一洗手,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1.5 工作流程方面
高热患者没有及时进行降温处理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惊厥。拔针后未告知患者按压时间可能会导致针眼处渗血。拔针时胶布分离不好,导致针头划伤患者,因此,护士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
1.6 人员因素
观察室中护士流动性大,轮转快,人员情况复杂,有个别特殊患者比较说剖宫产后的护理需要照顾的护士,心理状况不稳定,对观察室工作流程及其抢救流程不熟悉。观察期间只有护士巡视,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通知医生,否则会延误抢救时间。还有就是个别人安全意识淡薄,认为观察室工作比较简单,不可能发生紧急状况。
2 评价护理风险
2011年至2013年发生观察室护理不良事件40例,其中给药错误占15.5%,输液反应占25%,刮伤、针尖划伤占2.5%,护理服务投诉占25%,病人意外事件占2.5%,药物不良反应占30%,直接风险占80.6%,间接风险占19.4%。在一年中以夏季发生率最高,十二月份和一月份次之。在一天中以10:30~14:00发生率最高。在五年以内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占63%,工作量大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增多。
3 对护理风险的管理
3.1 完善观察室护理工作流程
将观察室分区域进行观察,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及时修改工作流程,让护士工作有章可循。制定观察室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高热惊厥等抢救流程,每周一次操作演练,让护士人人熟练掌握。安排固定的巡视班,保证半小时内巡视观察间一次,并将巡视护士的动作标准化。在勤巡视的同时,作好与家属的沟通,并指导患者其进行护理。
3.2 制定并不断完善落实好观察室各种工作制度
护士要对患者在皮试后进行告知,定期观察,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以后告知患者家属按压针眼时间不能少于五分钟。同时还特别注意要认真进行核对,确保不输错液体和用错药。落实好首问负责制,对待病人及家属的疑问,接待护士要负责把事情完全弄清楚后再回到自己的岗位。
3.3 强化安全意识,做好急救知识培训
对于新入科的人员、新上岗的护士,做好安全知识的培训,讲评分析观察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于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环节和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监管,对各类急救器材要做到精益求精,对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等紧急处理每月进行急救培训演练,要求每个班的护士站位准确,医护配合,争分夺秒。每日做好急救器材及其急救药品的清点、检查,使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做皮试前一定要询问过敏史,备好急救盒。每周二召开全体护士会议,讲评一周护理工作质量,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工作质量讲评,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上班时,每个在岗护士默诉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3.4 规范护理差错报告制度
出现护理差错之后,不隐瞒,不回避,积极想办法予以补救。把保证病人安全利益放在第一法,事后认真分析差错发生的根本原因,仔细查找管理上、环节上、细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并如实上报护理部门,以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4 研究护理风险
4.1 根据观察室护理风险的现状,找出规律和特点
如为保证病人在高峰期的工作质量,实行弹性排班制,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重要时段的护士人数,确保高峰期、薄弱环节的工作质量。在人员安排上,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让老护士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对新护士的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明确观察室的高危因素是发生过敏性休克,以及成年患者输液中突发心脑疾患。
4.2 改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2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8-02
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 ,我院作为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分四批在全院范围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现覆盖率达到100%。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科室,积极相应号召,创建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安全港”。近年来,在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以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服务内涵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特色品牌,形成手术室专科护理特色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取得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和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根据整体护理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调整人员结构,按照护理岗位任务和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手术床与护士比达到1:3,同时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实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把手术室护士从大量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弹性排班及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合理调配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护士班次,使手术室人力、物资有效利用,科学的绩效量化考核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提供人力保障,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2 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1 实行“365天24小时开放择期手术”服务。首先与科室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配合的优质高效。同时合理安排各科手术时间(如周六、周日择期手术要在周一至五完成计划内手术后方能加台)、非正常上班时间内手术选择对术后恢复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在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同时又加快了病人术后的恢复。此项服务缩短了手术患者等候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升了手术室的服务能力,提高手术室工作满意度。
2.2 保证首台手术准时开台 召开手术室科室联系会,传达医务处设置首台手术切皮时间精神,同时手术室设置术前等候室,集中管理早上接来的手术患者。每天由夜班值班护士进行手术患者术前查对,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紧张情绪;杜绝了以往晨交班时患者身边无人守候的盲区,保证了手术患者准确无误,手术顺利开台。
2.3 改变交班模式 精简晨交班内容,将交班时间控制在10min内,护士长将每日重要事项在公告栏上告知,护士随时浏览;同时,交班本放置于护士办公室供护士随时查阅。
2.4 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 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进展情况提前通知手术室中控室值班护士长,再由护士长电话通知病房护士做好连台手术患者术前相关准备,有效缩短了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加快了手术台周转率。实施手术物品配送及回收。后勤保障组人员将连台手术物品及时配送到手术间,同时将待清洗的物品器械收回,避免了护士因准备手术物品及归还物品离开手术间,保证了护士在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的满意度。
3 做好围术期患者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支持服务
3.1 术前访视 各专科小组根据手术类别、手术方式和手术对象的不同,制作温馨的专科手术术前访视卡,使术前访视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利用数字平板电脑绘制作彩色宣教图谱,使患者对手术室环境、进入流程、手术、术前准备要点等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提高了术前访视满意度。
3.2 术中护理精细化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亲切问候。夜班护士术晨提前一小时调试病人最佳的空调温度;为病人穿上分体式手术保暖衣并盖上温暖舒适的床被,防止病人术后着凉感冒 ;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规范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手术时间长容易产生压疮,护士通过评估为患者身体受压部位贴上压疮贴妥善摆放并固定患者,配备各种型号及规格的预防压疮的乳胶垫,避免手术过程中压疮发生。购置加温箱,将术中输血、 输液、冲洗液加温至37℃后使用,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束后为病人擦净血迹,穿好衣服,盖好被子保暖,将病人干净整洁地送回病房或麻醉复苏室。
3.3 术后随访 在术后2~3天内,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了解切口疼痛,肠蠕动情况,肢体血运、肢体活动度、肢体肿胀情况,有无压疮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2];同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程度,留下联系卡进行出院后电话回访,确保手术患者获得完整性和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4 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4.1 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以及等级医院检查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实际,对相关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针对每日择期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手术安全质量控制档案,内容包括手术患者核对信息有误、手术部位未作标记、手术安全核查单未签名、特殊药物管理缺陷等等,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在手术室信息公示栏上公示,要求及时改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同时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
4.2 制作操作视频,规范护理操作,内容包括技术操作,仪器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方面,方便了教学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4.4 组建QC小组 国内许多文献报道 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3】。通过提出问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鱼骨图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以及实施对策等过程,分析解决科内最突出、最容易收到成效的问题。QCC 活动的开展,对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们在小组会上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 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 【4】,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5 开展护理查房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综合能力。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杜绝护理差错,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5]。在手术室教学小组的组织下,每月 2 次开展护理教学查房,不断夯实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通过查房,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细节的查房使问题更加细化、更加明朗,抓住细节,查全查透,使得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5 多方兼顾,丰富服务内涵
5.1 为手术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开展“医生的需要我知道”展示活动,根据每位主刀医生各自不同的手术习惯,包括手术器械、手术、电外科设备、术中用药、术中习惯用语、手术衣及手术鞋的尺码等等,护士们通过展示不同专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生活需要整理成册供大家学习,使得手术配合更加默契,服务更加周到,医护关系更加和谐。
5.2 手术护士专科化。采用专科手术组人员固定制,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对手术医生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
5.3 后勤服务温馨化。设置休息区,提供饮用水、茶叶和咖啡等;设置有报刊架,陈列有多种报刊杂志;配备微波炉、冰箱供手术的医生就餐使用,从而尽量缓解医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
5.4 为手术患儿提供各类安全性的玩具及利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片减轻了患儿哭闹和家长的焦虑。
5.5 为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属等候区,提供周到的后勤服务;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患者手术进程,缓解家属的焦虑和担忧,体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5.6 建立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与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开展联谊活动,增进感情,建立医护一体化,促进医护沟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科室还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英语小组、宣传小组、科研小组等,不仅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也提高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6 效果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强化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手术室全年手术量每年平均递增17.32%,首台手术病人患者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34.48 min,接台手术病人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10.64min,当日首台手术切皮准点率提高到95.75%。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病人在顺利接受手术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不但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提高了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5% 提高为99.2%; 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94.3% 提高为98.5%。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期间手术室新增专科护士9人,充实了专科护士队伍实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整体技术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要求,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以达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2] 刘彬,李福宣,张健.解析患者隐性需求 拓展手术室优质服务内涵[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2012,27 (7) : 3-5.
[3] 刘玉琼.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7 21 2375 376.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3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方式仅仅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很少与手术患者接触。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手术配合者,而且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2]。
目前,在对住院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护理工作大多数还采用功能制模式,与病房的优质服务存在脱节。因此,转变思维模式、探索适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要探索和实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前,在全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每日平均实施手术12台左右,具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条件,并于2011年10月开展此项工作。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标准、岗位职责及流程 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重新修订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流程等,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注重的是手术和手术配合,忽略手术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修订则体现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以安全、规范、方便、快捷为原则,同时兼顾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感受和需求。
1.2.2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加强护理培训,特点是分层次、多方式,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等。制定并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与考核。
1.2.3 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 制定护士的分层管理,根据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要素,核定护士能力级别,分配不同难度的手术,实行护士分层使用。建立专科组长负责制,专科组长负责本专业的疑难手术配合、业务指导、教学、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
1.2.4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探索排班模式 护理部根据手术量、手术难度、手术床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实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与动态使用,实行专业护士准入制,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3:1。护士长负责排班,护理人员按手术专业配合分组,每个组由主管护师担当负责人,其职责组织组内病例讨论、解决组内疑难问题、临时协调组内人员等。每台手术安排专门的巡回和器械护士,对每位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式护理,每台手术的配合护士全面负责手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连续工作中途不换人,责任全面落实。必要时组内人员相互协助,实现对手术患者护理的无缝隙衔接。而器械护士要全神贯注做好台上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1.2.5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的绩效考核以手术护理质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挂钩。建立护士手术工作量统计表,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登记表、满意度调查登记表,由手术医生、护士长、专业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考评,与护士当月的薪酬直接挂钩。
1.2.6 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
1.2.6.1 实施手术访视 根据手术访视的目的、意义,制作专科手术访视卡,制定规范化手术访视指导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里疏导,利于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3]。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全面了解病情(探视患者,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做好沟通),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手术前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介绍;患者心理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解答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护理计划。手术后第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做满意度调查。
1.2.6.2 患者交接方面 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要求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
1.2.6.3 细节护理服务 巡回护士术中全程负责患者的护理,做好细节服务,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安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30 min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刀口冲洗用温盐水,并制作肩颈部马甲为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的颈肩。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安抚,耐心解释、仔细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
1.2.6.4 手术配合专业化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专业组,设立专业组长和专科护士。根据手术医生的特殊要求购置专科器械,满足手术医生使用器械的个性化需求。熟悉掌握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操作特点及手套型号,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并根据专科特点进行相应专业细化,为各科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使手术配合更加默契[6]。同时定期问卷调查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
1.3 实施效果评价 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手术室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上述每类满意度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为1~10分,每类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及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外科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7]。管理者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及标准,规范了护士行为,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不断进行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是培养适应现代高素质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有效途径[8]。针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分层次、多方式护理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理念、沟通技巧和专科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手术患者和医师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3.3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会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3.4 提高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了护士科学管理,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加大护理培训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患者、医师的认可和赞赏,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12]。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 求真务实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58.
[3]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周雪华,杨西宁.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20-6321.
[5]程宗燕,李福宣.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2,10(29):2757-2758.
[6]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
[7]刘卫华.现阶段手术室护理管理探索[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11):56.
[8]姜雪,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416.
[9]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10]冯小平.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31-132.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4
手术室作为临床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观念,从服务细节着手,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1]。我院于2013年1月开始,开展手术室“音乐伴我手术”的服务项目,获得了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间接受“音乐伴我手术”的服务项目的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16例,年龄16―72岁,普外科手63例,骨科手术61例,妇产科手术56例,心胸外科手术43例,泌尿外科手术37例。
2方法
2.1术前访视护理
2.1.1术前1天巡回护士首先到病房仔细阅读病历,收集有关病历资料,从各方面进行准确评估,制定术中相应的护理措施。其次了解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诊断、血型、各种生化检查、拟定手术名称、切口部位、麻醉方法、手术、既往史、过敏史、皮肤准备情况、机体有无障碍及对手术的认知情况,然后到病房并全面仔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信仰、文化、对手术的要求等,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帮助其消除不安,从而消除不必要的猜疑、忧虑和恐惧心理,同时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2沟通是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讲解进入手术室后的各个环节,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会听见舒缓的音乐,音乐会陪伴患者直至手术结束等,让患者感受到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关心和爱心,以及对患者的人性化的关怀,为手术治疗取得最满意的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2-3]。
2.2术中护理
2.2.1手术当天,由术前访视的护士到病房接患者,减少护患之间的陌生感。
2.2.2优化服务流程 手术患者是手术室护理服务的主题,创优小组结合工作现状,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寻找潜在缺陷,优化服务流程;使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记录术前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核对、恢复室、术后一般情况等进行交接,交接双方签字确认,明确责任,细化交接流程,较少安全隐患。
2.3细致、有效的术后随访
手术后3d内完成术后随访及满意度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次调查问卷由专门的医护人员参考相关资料[4]。进行设计并在调查前取得相关专家的认可。手术后3d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小组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总体印象、对手术前后的主观心理感受及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及健康教育等服务评价等。
2.4医生舒心
手术室是外科医生救死扶伤的战场,为了给病人成功实施手术,医生的状态尤为重要。手术间疲惫的外科医生听到舒缓的音乐,缓解医生的疲劳,调节医生的情绪,快乐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能使其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对医生进行半年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医生对于护理工作及优质护理工作是否满意等。
2.5效果评价方法 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2012年7月-2012年12月)及实施后(2013年1月-2013年6月)外科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的比较。采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3实施效果
4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5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61-02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1]。针对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我院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自2012年5月起对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1年内手术室患者406例为对照组,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5.23±4.32)岁;其中男性患者224例,女性患者182例。
以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1年内手术室患者422例为观察组,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38±4.75)岁;其中男性患者231例,女性患者191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未成年人、高龄、精神疾病、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研究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自2012年5月起对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成立由护理总长、手术室护士长、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组成的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围绕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讨论高风险因素,找出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2]。
制定、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基础。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手术室规章制度。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感染控制流程和技术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监测项目。术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和术中配合,强化无菌操作观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术中用药制度,针对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术中给药前未认真核对的问题,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用药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对用药操作流程掌握率达100%,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定期检查急救药品效期,及时更换、补充。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配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提示卡,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完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3]。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定期召开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会议,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一阶段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现有改进措施实施后护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再次改进。不断完善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流程,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定期组织培训,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收入挂钩[4]。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 果
2.1 护理安全情况 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急救药品过期、仪器故障、切口感染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患满意率 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护患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繁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易造成护理人员体力透支、压力过大,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重视急救药品的定期检查和补充,导致术中发现急救药品过期、短缺。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不当或保养、维修不及时可导致术中仪器故障,直接影响手术进程。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科室之间、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在手术安排上存在混乱,患者对手术流程不了解,导致严重不良情绪,影响术中配合。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法,在全面分析现存的护理工作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并不断地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质量评估和再次改进,从而达到良好的护理管理效果[5]。
本研究中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提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消除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护理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
参考文献
[1] 张庆香.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377-378.
[2] 华盈,俞飞燕,华铭.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0,22(5):253-254.
[3] 马丽娜,李丽,周秀荣.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25.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范文6
关键词: 供应室 手术室 一体化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供应室与手术室都各自为政,供应室只负责病房的部分护理包,而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都由手术室的护士来完成再送至供应室或自己科室完成灭菌。手术室人员紧张,护士忙于应付日常的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专业清洗设备和条件,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为了将时间还给手术护士,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我院2004年新建供应室,自2005年开始供应室与手术室的实行一体化合作,现将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1 体化合作中的存在问题
1.1 手术器械方面 供应室接收物品时发现器械数量有误,有缺少或多余。有时还有两个包的器械混淆的现象。器械带血渍甚至已有干结,造成清洗困难。
1.2 人员结构及专科知识方面 以往从事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基本素质较差,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更新较慢,缺乏创新的潜力和动力,缺乏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对手术器械的认知就更缺乏,造成接收区的护士清点费时又费力,包装区的护士觉得无从下手,工作效率很低。手术室的护士由于器械数量的增加人员的短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清洗、包装器械,很难保证其质量及效率。
1.3 运送储存方面 我们供应室与手术室因不在同一幢楼,之间无法安装直通的洁、污电梯,每天的物品需由工人分多次运送,下收下送的时间很难控制,运送途中可能造成器械的丢失、混淆和污染。运送的问题造成器械的周转时间长,手术室器械包的数量增加,以及租借器械的管理,相应造成储存的要求提高及管理的困难。
2 体化合作中的管理对策
2.1 前期的准备 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不管是物资、人员、技术方方面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及覆盖面。
2.1.1 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非常重要 及时的沟通和定期的反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合理安排运送的频次和时间,制订管理制度、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如:下收下送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专科器械洗涤流程和质量标准,器械包装流程和质量标准,灭菌流程和质量标准以及完善的物品清点交接流程和具体要求,以保证集中式管理能够顺利实施。
2.1.2 工作人员的结构培训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了解集中式管理的目的、意义、实施的方法,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选择性地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到手术室学习专科器械及专科包的洗涤及包装等特殊要求;手术室选派1名年资高的护士至供应室进行业务的指导及质量的控制和科室间的协调,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配备一定数量的清洗工人,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保证工作质量及效率。
2.1.3 设备及物品 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增添必要的设施以满足集中式管理的需求,如自动清洗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至4台,清洗篮筐、器械分类台、转运车、存放架等也做相应的增加。手术室同时相应的增加器械及敷料的数量以保证正常的使用。
2.2 工作流程
2.2.1 接收 器械数量的准确交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手术医生工作流程和习惯将常规的器械归类成各类手术器械包,如:胆囊包、胃切包、骨科基本包、心脏包等,特殊的器械和不常用的器械采取小包装,以备临时添加和满足手术医生不同习惯和要求。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册子,每个包选用合适的清洗筐盛放器械,器械清洗、打包、灭菌始终固定这个容器,筐外悬挂不锈钢的标识名称牌,每个包内放置器械清单,使用者、清点核对者、包装者都必须在清单上签上姓名、时间、用于哪位患者,以便核对清点及追溯。如发现器械有误及时与手术室联系,并提供相关信息追查原因。 2.2.2 清洗 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是清洗质量的根本保证,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操作人员被污染的机会,保证灭菌质量,保护环境和他人。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脓、蛋白质、黏液、油污等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媒介的有效接触,且会产生生物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因此,灭菌前完全清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求手术室的器械护士术毕及时地进行初步预处理,白天应进行初步的清洗,如果是夜间不能及时运送,应用稀释的酶清洗液浸泡或喷淋以防止血液的干结影响清洗效果和减少器械的损耗。供应室接收区护士根据物品的性质采取正确的清洗方法,如:带有管腔的一些器械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和高压气枪进行清洗,一些精细器械可以用超声波清洗机加以清洗后再手工清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