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土建;基础;深基坑;支护

前言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

1.深基坑施工的准备

在深基坑挖土前,我们要对深基坑所在位置的周围建筑环境、地质情况、市政地下情况、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整个基坑开挖、支护的全面认识。

周围建筑环境:基坑开挖,可能会由于基坑周围土方卸荷,对已有建筑物基础造成影响。

地质情况:这个主要影响土质的稳定性,还有基坑地基是否要考虑换填处理的可能性,地下水位对深基坑施工的影响。

市政地下情况:每一个建筑单体,在城市系统中都不是独立的,都是由各种市政管线联系在一起的。地下市政工程影响的是一个区域性的正常生活,在基坑土方开挖时,了解市政地下情况,可以尽可能的减小对周围片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所在地气候条件:因为深基坑挖土是为建筑物基础施工服务的,存在于地下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气候条件要尽可能的避开雨季,深基坑是雨水最容易富积的地方,同样雨水也容易让基坑周边土体流动性加强,引起塌陷。

2.深基坑结构设计

由于深基坑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体系,一般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只要涉及到挡土墙的围护结构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之为支护结构。而支撑体系的设计则是以支撑结构和周边加固工程为一体进行的工作模式,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工程同时进行,而不能独立进行施工,且是的其同整个建筑基坑工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根据目前的土地结构、地下水情况、地层移位情况等综合进行确定,且要保障设计方案在解决众多施工问题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优势。

3.基坑施工

基坑施工包含有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施工。开挖基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是现代化基坑施工中一项最为关键的环节。一般主要包含了基坑主体开挖、基坑降水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等组织和进行。

4.地层位移预测

就现代化建筑学领域进行地层位移预测分析,由于土体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定性质、支护结构性质和地下水实际情况的存在,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选择上面也存在着相关位移现象。

二、 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分析

1.护坡桩施工工艺分析

护坡桩施工工艺主要指的是利用将某种桩型按照一定的队列形式,安全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护坡桩施工步骤具体如下:勘察地形,选取位置,利用螺旋钻杆实施钻孔,于固定位置处向孔内倒灌浆液,直至浆液升到预定位置处,取出螺旋钻孔,并向孔内放置骨料以及钢筋笼,以强化孔内构造,增强外界抵抗力。在此基础上,反复实施高压纸浆,直到护坡桩形成为止。由此可见,护坡桩施工工艺不仅施工技术难度低、速度快,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减少塌孔事件发生,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地质环境中。

2.土钉墙施工工艺分析

土钉墙施工工艺主要强调的是利用土钉的坚固性,在每根土钉的2m距离处焊接上对中支架,与之形成锥形的滑撬,利用洛阳铲进行成孔,保证成孔的孔距在100mm之上,根据成孔位置不断调整孔径以及孔的倾角,以免出现偏心,降低土钉的抗拔力。土钉送入是整体施工环节的重点,因此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保证土钉插入孔深的长度,一般要高于初始设计的95%以上,增强钢筋的整体保护力度

3.水泥搅拌桩在深基坑围护中的应用分析

水泥搅拌桩在深基坑围护应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有特殊要求: 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与掺入比、保证水泥土的置换率、保证墙体的连续性。这些指标如控制不到位,则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产生水泥土强度不够、窟叉( 桩体未能连成整体) 和断桩、现象。做好搅拌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和确保基坑围护效果的关键。

3.1 水灰比与掺入比确定

水灰比( 水泥浆液浓度) 和水泥的掺入比是保证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抗渗效果及成桩质量的首要因素。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在搅拌桩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现场试桩,根据试桩结果确定合适的水灰比和水泥掺入比。

3.2 水泥土置换率控制

水泥土置换率是保证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抗渗效果及桩身质量的关键因素。保证水泥土的置换率是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水泥土置换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则无法保证桩的强度和抗渗性能,有可能影响围护墙体的整体稳定,基坑围护安全得不到保证。为提高水泥土置换率,需通过试桩结果确定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桩机提升速度和灌浆压力。

(1)确定搅拌桩施工工艺。搅拌桩施工常用的是“两喷两搅”或“四喷四搅”。“两喷两搅”较“四喷四搅”施工进度快,但由于搅拌次数少,土块不能被充分粉碎,存在块状土体和水泥浆拌和不均匀现象。为确保桩身水泥土质量,最后确定采用“四喷四搅”施工工艺。

(2)确定桩机提升速度。确定了搅拌桩施工工艺后,桩机的提升速度控制是提高水泥土置换率的重要一环。因为桩机提升时,伴随着搅拌、喷浆,是水泥搅拌桩形成的过程。根据经验,试桩时,下钻速度控制在0. 8 m/min,提升速率控制在0. 3 ~0. 5 m/min。开挖检测确认该下钻和提升速度下成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确定灌浆压力。水泥搅拌桩施工输浆压力一般不小于0. 8 MPa。保证水泥浆的输浆压力是确保成桩的直径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条件之一。

3.3 墙体连续性控制

水泥搅拌桩围护墙是依靠搅拌桩与桩之间咬合成排,形成水泥土重力式挡墙,通过墙体整体受力达到维护基坑边坡稳定和防止地下水向基坑渗入汇集的目的,因而控制桩与桩之间的有效搭接是保证水泥搅拌桩成墙的关键。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存在桩与桩之间空间结构距离的有效搭接和初凝时间内的有效搭接。为保证这两个有效搭接,对可能影响有效搭接的因素进行控制。主要如下:

(1)桩定位。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复核桩的定位及桩顶标高。由于成桩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涌土,因此,深搅桩施工前,沿着桩位的走向开挖深约0. 6 m、宽约1. 2 m 的沟槽,用经纬仪测放出搅拌桩的轴线及桩的中心位置,沿桩的中心线,每隔5 m 用钢筋头插入定位,钻头对准桩位中心线,保证桩间距离按设计要求。

(2)垂直度控制。

机架垂直度是决定成桩垂直度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本工程要求检查时在机架上挂线锤,每根桩开钻之前都进行检查,合格后才允许开钻。搅拌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垂直度,偏差大时,要求及时调整。

(3)台班工作量控制。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和每台桩机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每台桩机每个台班工作量和施工顺序,是保证搅拌桩与桩之间水泥土在初凝时间内有效搭接的重要措施。相邻桩施工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24 h,因故停歇时间超过24 h 以上的,要求采用桩体错位搭接,搭接长度为一个单元墙,每个墙单元不少于3 根桩,以利于墙体连续稳定及止水效果。

4.基坑支护的检测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支护侧向一边的变形现象,因此,做好基坑支护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对深基坑支护的检测内容进行重点的分析,了解其发展趋势。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还应该了解施工周围的道路,房屋建筑和地面管线敷设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影响,确保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从而提高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

结语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施工技术人员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的施工观念,做好深基坑支护结构选择和桩砼浇筑工作,并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基坑支护进行检测,分析可行性,避免建筑深基坑支护出现变形,优化支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组合,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基坑支护体系安全,使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加快,降低施工的成本,完善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土建基础;基坑支护;施工;建筑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as the research topic,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overview, launch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ivi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atter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upporting design and corresponding attention.

Key words: civil foundation;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1.深基坑支护概述

土木工程建设都要开挖基坑,一些基坑可以直接放坡开挖。但是,如果基坑深度较深,周围场地较窄,一般都需要采用基坑支护。传统的钢板桩加井点降水的支护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深基坑施工的要求。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摩天大楼的不断出现、地下停车场和人防的需要、水利工程及地铁工程的迅速发展等,统统涉及大量的基坑支护工程,普遍深度为5 m~10 m ,甚至达到15 m~20 m ,并且日渐加深。由于基坑开挖对本来应力平衡的土体进行了扰动,基坑支护结构的作用主要是承受基坑开挖卸载后所产生的土体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对基坑上部、侧壁和周边环境进行加固、封闭、隔离、支撑和保护,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护结构,以此来确保地下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措施,总的来说,按照功能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具体有以下几种:

1.挡土系统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挡土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来阻挡坑外土压力。

2.挡水系统

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阻挡坑外渗水,通常采用的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

3.支撑系统

常用的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其功能是支承围护结构侧力与限制围护结构位移。

在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地质、周围环境等具体情况,选择应的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及降水方案。

2.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 支护设计力学参数设计不当

深基坑支护构造承受的土体结构压力大小与基础结构的整体性能、安全度等有直接关系。此外,地质土体结构的情况在支护施工作业中也发挥着一定决定性作用,需要精准的并能够满足实际情况去计算土体结构物理力学参数,但由于土体地质结构情况一般都相对复杂、系统,很难精确计算,特别是深基坑开挖后关于含水率、摩擦角以及粘聚力相关的参数设定值的计算,进而也就促使支护结构的应力承受范畴存在一定计算差异。因此,为了确保支护结构受力差异控制在可控范围,应当确保支护结构设计中涉及到的力学参数计算合理,将支护结构设计要求所需的计算参数负面影响将至最低。总体来讲,土建力学相关试验数据表明:有关土地产生的压力与内摩擦角值有重要关系,原土体结构的内凝聚力和开挖过后的相应内凝聚力参数也有不同。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中,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支护结构形式,避免以往施工中土体结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择取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才能将结构性能发挥的负面影响将至最低。

2. 基坑土体取样具备不完全性

对土建基础施工作业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前,需要完成预先的地基土层地质取样分析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支护结构设计相关的物理学参数合理,进而才能使后续勘探工作负荷得以降低并确保造价合理与避免资源铺张浪费等。由此可见,基坑土体取样工作的进行往往具备较高的随机性与不完全性。此外,由于地质土层结构的性质也是同时具备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因此为了使土体取样能够较大程度的反映土层真实情况,就要确保确保钻孔数目合理、支护设计参数合理等,从而才能把支护设计中的土体取样与现实情况存在的不完全相符性将至最低状态,保证后续的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3 .基坑开挖未能周全考虑空间效应问题

关于深基坑开挖相关的技术资料表明:基坑周围向其内部发生的水平位移往往是中间大与两边小。另外,深基坑边坡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是以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4.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和实际受力相偏离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相关计算取值问题仍然以理论性较强的极限平衡理论作为参考标准,但实际上的支护结构受力并不能完全按照理论上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即按照理论推算和实践经验的支护设计计算取值往往与现实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在极限平衡理论中所强调的设计计算参数也多半以安全系数为主。但实际上的支护结构遭受破坏往往在理论上强调的绝对安全相脱节;另外,还有些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在理论上去看往往安全保障程度不能保证,但是在实践支护结构设计参数却完全能够适应作业要求。总的来讲,极限平衡理论主要强调的是一种静态设计,但对于实际基坑支护作业中的动态因素、不稳定因素却得不到良好的实践验证;如果土体结构的逐渐松弛,土体强度也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从而能够促成结构变形破坏的可能。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周全考虑基坑支护设计参数与实践中结构受力的情况是否能够协调。

3. 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探究

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作顺利开展,就有必要加强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才能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进行。所以,除了必要对深基坑支护设计、相关技术进行研究,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措施研究,以此才能避免施工作业中存在的超挖引起结构超载的现象发生,确保施工质量。

1. 转变传统设计观念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在国内的学术界中尚无具体的科学计算定论。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仍然处于有待完善与开发的发展阶段,此外关于深基坑支护的具体标准设计规范也并不具备。所以,深基坑结构设计工作就需要认知到设计的重要性,逐渐改进传统意义上的“结构荷载法”,彻底创新传统基坑支护设计观念,但要立足实际,满足实际作业设计标准与要求。

2. 强化降排水技术管理工作

基坑土方开挖应在降水排水施工完成且运转正常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周围地面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土体和流入坑内。坑内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除积水。

3 .开挖要合理

基坑开挖施工时要尽量保证作业的连贯性,避免支护的过长时间暴露,同时要在施工时遵循合理开挖的作业原则,即强调“由上至下,先撑后挖,分层开挖,控制超挖”的一贯原则。此外,在锚杆施工工艺进行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标准去及时进行锚杆施工作业,必要时做好锚杆的张拉、锁定及防腐工作,然后再继续进行开挖作业。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并铺设垫层,以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原状结构。如果基底超挖,应用素混凝土回填或夯实回填,使基底土承载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4. 加强基坑周围的组织管理

要避免坑边周围的施工建材及土方的过度堆放,但要不可避免时,应距基坑上部位置处不小于两米距离,且弃土堆高应控制在1.0m―1.5m范畴内,另还要确保荷载值不能超过设计要求;软土地区不宜在坑边堆置弃土;当重型机构在坑边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平台或深基础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运用范畴相对较广,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比重的逐年上升,深基坑支护被愈发高度重视与关注,且相应施工技术也处于完善、改进的发展过程中。为此,这就需要基坑支护设计人员、作业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监理人员等能够做到及时交流与信息反馈等,以此才能在设计要求下保障深基坑支护作业的质量与施工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宏庆. 深基坑土钉支护的工程实践[J]. 山东建材,2006,(04)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土建工程;基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建设用地的紧张,促进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而深基坑支护施工成为建筑施工的关键内容,也是土建基础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所涉及到可靠性与安全性等一些问题及要求进行论述。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特点

随着建筑层数越来越高,基坑的开挖深度也在不断加深,由于在城市中的基坑开挖面积有限,再加上开挖条件比较复杂,大大增加深基坑开挖的难度。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临时性工程,但需要贯穿于基坑施工的全过程,周期较长;

2.形式复杂多样;

3.施工规模较大,难度较高;

4.地质复杂多变,施工环境恶劣。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能有效保证基坑巩固基坑边坡,以防土体陷落及坍塌;而且可以保证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时不会受到土体变动的影响,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一)土钉支护

当基坑不具备放坡条件、地下水位比较低或者基坑外降水不足等情况一般采用这种支护方式,此外,土建在基础施工时采用土钉支护,周边没有大型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如果基坑外部可以满足土钉占用的条件下可使用这种方式用来加固坑壁土体。

(二)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指把钢筋混凝土挖孔和钻工灌注桩当作挡土结构,其中布置柱列式间隔使要运用疏排这种布置方、方法,桩和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净距离,并且桩与桩之间需要紧密排列布置。

(三)深层搅拌支护

这种支护技术的操作方法是把水泥作用于固化剂中,把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在机械设备中均匀搅拌,然后再把固化剂和软土剂混合在一起,通过强制搅拌,固化剂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硬化的现象,确保施工具有稳定性。

(四)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技术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主要支护技术之一,在支护工程中,主要发挥挡水及挡土作用。相比于其他支护技术,钢板桩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因此当前已经广泛应用。其中,钢板桩主要采用带锁口或者钳口式热轧型钢制作而成。此外,其截面形式常采用U字型、直腹板型等稳定性高的型截面。通过将钢板桩连接起来,形成一道钢板桩墙,以达到挡土及挡水的功能。但是也要考虑到的一点是,在当前岩土工程项目中,采用钢板桩支护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控制的问题。比如说,利用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极大程度上会造成相邻地基产生振动或者发生变形的问题。此外,由于钢板自身具有一定柔性,当出现支撑系统,锚拉系统、设置不当等问题时,引发的变形将进一步加剧,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影响。鉴于此种特殊情况,钢板桩支护技术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应用于建筑密度较大的地区。

(五)地下连续墙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是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基础,要格外加以重视。地下连续墙通常是由多墙段拼组而成,为保持墙段间连续施工,接头采用锁口管工艺。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对其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的可靠性,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三、地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基坑开挖

先撑后挖、开槽支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是基坑开挖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守。在基坑开挖的表面填好土,修建好相应的地表水沟,以及时做好开挖降水的准备。另外对于开挖后还未支撑的基坑,应尽量缩短暴漏的时间,以免事故的发生。在坡段的基坑实施分段施工,在开挖的同时保护好坡面,两者结合后至基坑开挖有圈梁的高度时,使用锚杆桩实施圈梁。分层挖除基坑边保留土体至设计标高超过30cm,改为人工挖土,基坑见底后迅速浇筑底板垫层至围护墙边。还要对基坑开挖后的现场加强管理,各类土方开挖设备的停放位置必须与基坑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挖土设备碰撞支撑系统使支护结构和支锚体系之间的连接遭到破坏,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合理设置坑壁形式

在地基施工中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之前,合理设置坑壁形式是保证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如果破坏了基坑的坑壁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以此作为设计基础,并且结合施工规范要求,合理设置坑壁等级;其次,需要具体考虑工程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参数等深基坑支护影响因素,同时结合设置的坑壁的安全等级,以选择正确的坑壁形式。此外,根据施工经验,如果深基坑施工场地的基坑深度在8m范围内,同时具备放坡的条件,并且该深基坑施工场地顶部没有重要的建构物的时候,则可采取坡率方法,不过在应用该种方法过程中,需要结合稳定边坡的坡率值以及工程的类比选择,从而进行坡率允许值的范围的确定。

(三)做好变形监测工作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中,做好基本的变形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应针对工程规范以及以往工作经验,全过程保障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质量水平,以此奠定工程质量基础。由监测的重点是开挖基坑期间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开挖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程度、地面的沉降等。并且在监测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的不同,制定科学合理监测方案。此外还需要根据监测环境确定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该保证不遗漏其变化时刻和重要变化过程的为原则。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时,必须在基坑开挖前测取其初始值。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观测,还应该根据不同建设工程进行机动调整,确定出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四)地下水处理

在开挖土方期间,当开挖底面标高比地下水位的基坑低时,出现土方的水分层被隔离情况,地下存在的水分就逐渐往基坑中流入。如果基坑土质较软或者积水较多,则会导致施工工人站立比较困难,从而影响工人的施工操作,因此,在进行土方开挖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相应的地质地貌,积极采取降水措施,保证基坑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可以采取排水法处理地下水,如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等,井点降水操作比较简单且容易掌握,是处理地下水的好方法;也可采用止水法来处理地下水,在基坑周边布置止水帷幕,避免地下水流进基坑里面,可通过地下灌浆法、沉井法或连续墙来达到止水的目的。沿基坑四周1m处布置一道深于坑底的井点滤水管(长度10m,井管直径50~55mm,井孔直径300mm),和两台抽水设备直接连接并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落至基坑底0.5~1.0m以下,井点降水能够消除或减动水压力,改善了土的性质,很大的加强了边坡的稳定性,使施工操作条件得到改善,推进了工程进度。井点降水可在不同形状的深基坑中采用,对边坡具有相对的稳定作用,保证基坑内土干燥能够使深基坑施工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以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地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深基坑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的优化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才能保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提高深基坑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的竞争力,为建筑多层地下结构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勋耀.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90.

[2]崔志波.浅议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55.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施工工程,它会因为施工技术以及结构工程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由此可见,相应的施工技术以及经济问题都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建筑工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进行土建基础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完全的掌握,并能够顺利的实施,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要求

1.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形式的合理选择

就当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形式来看,分为很多种,如,混凝土桩挡墙、地下连续墙、排桩连续墙、逆作拱墙等,而在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不能盲目的使用,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基础施工的质量。相反,不仅不会提高基础施工质量,还可能会对基础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1.2建筑基础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为: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深基坑支护桩的施工、连系梁的施工、锚杆的施工、土方开挖。基础深基坑支护桩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人工挖孔桩技术,然后是用钢筋混凝土来做护壁。在进行连续梁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基槽的开挖,在符合标准后,然后完成抗渗墙的浇筑,最终再进行连续梁的施工。在基坑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进行钻孔以及锚头的制作,然后穿锚索和注浆,继而进行连续梁的安装,穿外锚具,然后锚固,最后再进行锚杆的试验。土方在开挖中需要利用分层的开挖方式,对所挖除的土一定要及时运走,并且需要将土清楚干净。在整个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工程的实时检测,并将工程的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握,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对后续工作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

1.3以设计为纲,严格执行

在进行开挖方案确定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降排水以及支护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支护结构设计的指导之下,其开挖的范围、支护顺序以及开挖都应该符合提前要求。并且挖土和支护工作之间彼此协调,将纵向放坡的坡度控制好。在这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停止挖土,将导致异常情况的原因查明,并且使用与之相关的措施,保证安全之后才可以进行挖土工作。在进行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深基坑开挖时,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止碰撞支撑、维护桩或者扰动基地原状土。尽量避免深基坑开挖的时间以及无支护的暴露时间,从而能够减少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土体扰动的范围,站在这里,要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来进行基坑的开挖,并且促使深基坑的开挖空间尺寸与开挖支护时限能够满足最大限度的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深基坑工程周围土体的位移与沉降。

1.4要特别注意雨季施工的情况

施工时所面临的自然条件往往比较复杂,不可能一直在理想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因此,一旦施工的时候是雨季,那么必须要根据雨季的实际情况来对施工进行调整,在雨季施工的时候,基底的土层会存在橡皮土,为了保证土层的紧实性,相关人员可以在土层上铺上一层碎石头,并且将这些碎石头压紧,这样就会使整个土层结合的更加紧密,一旦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候出现流沙现象,那么相关人员应该根据相关的现场情况,启动紧急措施来处理流沙问题,防止塌方现象的发生,并且要在基坑的周围设置排水井挡水坎等措施,为了便于基坑内的积水便于排出,应该在基坑的地步设置积水坑。

2、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2.1钢板桩的支护技术

对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来说,钢板桩支护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护技术之一,它在支护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挡水与挡土。与其它的支护技术相比较,钢板桩支护的施工技术较为简单一些,所以,目前的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中钢板桩支护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在这其中,钢板桩主要是由带锁口或者钳口式的热轧型钢制作而成的。另外,一般情况其,钢板桩的截面都是U字型、直腹板型等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截面。然后再把钢板桩连接起来,使其变成一道钢板桩墙体,从而能够满足挡水以及挡土的条件。

2.2排桩支护的施工技术

在现场施工,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保护基坑的措施主要有排桩支护。通常情况下,将排桩安置在基坑的周围,这样更方便使得基坑得到稳定,同时还是得施工人员人身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所以,排桩根据现场施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悬臂式的支护结构、内撑式的支护结构、锚杆式的支护以及拉锚式的支护结构结构。在这其中,锚杆式的支护结构可以采用土壤和钢筋水泥的粘结来完成排桩的挡土,这样使得土层的钻孔得到稳定。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性高、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很强,很难产生变形,耗费比较低,大多被应用到不容易支撑大型基坑以及土质疏松的基坑来完成排桩支护。

2.3土钉墙施工技术

在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对土钉墙施工技术中的土体稳定性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和另外一些桩墙支护技术相比较之下,其拥有的有点较多,例如,能够节约工程的施工工期,还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等。但是,在进行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想顺利进行工程的施工,就一定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才可以进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基坑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除此之外,根据实际的深基坑工程施工经验显示,土钉墙会出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水作用的影响,由此可见,土钉墙工程施工不能作为挡水结构。

2.4桩支护基坑技术

在目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桩支护基坑技术是当前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一般来说排桩支护体系都具有比较大的刚度,对整个基坑对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其使用的范围比较窄,工程的造价比较高。通常情况下,采用基坑支护要开挖比较大的深度,最高的在十米以上,这样市政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对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能合理的解决。为了减小对整个工程的影响,采用相关的施工技术时,要保证其不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太大的影响,地下管线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桩支护有自身明显的优势。同时,连续墙、锚杆排桩等可以组成排桩的支护体系结构,采用这样的办法能够保证其承担的水压力更加的有效,侧向土层的压力就会减小,其外部用力产生的符合就会一定程度的减小。进行工程实际施工的相关操作中,悬臂式、内撑式的施工结构可以被充分利用,通过对施工现状额分析,拉锚式、锚杆式的施工结构形式可以被采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支护桩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控制,这样对支护的效果才能好的控制,保证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场地中相关的功能性设置要准备齐全,支护的过程中要保证泥浆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放,地下水出现在施工中可能遇到,此时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阻挡,对地下水进行隔离,保证地下水阻挡的效果,这样整个施工的稳定性就能得到保证,周边的支护也不会受到影响。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工程,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施则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由于建筑工程基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多样性,所以,在进行其施工的同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深基坑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骆忠杰.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8:346.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 毒邪;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AKI on CRF 或A/C)是指患者在原有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短期内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关于A/C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凡有CKD病史者, 肾功能较原基础水平下降50%, 就可诊断A/C[1]。还有学者认为, 若患者原已有肾功能不全, 在短期内肾功能明显下降15-30%就应诊断为A/C。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发生A/C,导致疾病迅速进展,甚至发展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1 关于A/C的中医思考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方法与现代医学本质上的不同,中医是从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疾病,通过传统的思维方式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认识。故在传统中医理论没有关于慢性肾脏病的名称更没有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的称呼。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根据A/C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从于“水肿”、“癃闭”、“关格”、“溺毒”的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2 中医对毒邪致病的认识

中医关于“毒”有多种解释,包括了治疗疾病药物的毒性、疾病的病证以及致病因素等等。作为致病邪气的毒邪则主要是指“邪气蕴结不解之谓”(《金匮要略心典》)。

3 毒邪在A/C发生及进展中作用

A/C的发生多是在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受体内外各种治病的影响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短期内迅速下降。A/C发生通常与高龄, 伴发糖尿病、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 应用肾损伤药物,血管介人性治疗或手术等密切相关。根据国内对A/C的病因以及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对A/C病因的研究资料[2]显示: CKD本身或伴发疾病(如各类感染)的治疗用药导致的药物性肾损害;原有CKD基础疾病的病变活动或病情加重(其中以狼疮肾炎最为常见);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压急剧升高甚至恶性高血压等构成A/C最常见的病因。

A/C临床上以发病迅速,病情较重,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治疗困难,预后不良为特点。从A/C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与中医的毒邪治病的性质及特点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导致A/C的主要病因是毒邪,这既包括了外毒又包括了内毒,外毒主要是六之毒、药毒,内毒主要是湿(热)毒、瘀毒等毒邪。

3.1 六之毒 感染A/C发生的重要因素,在A/C发生过程中最常见的感染是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我们认为感染的发生除了患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因素之外,还与六邪气的侵袭有着密切的关系。肺部感染多因外感所致,风邪袭表,肺卫不固是导致外感的重要因素。风邪袭肺,肺气失宣,三焦不利,以及风湿相合,阻滞中焦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困脾,由脾及肾导致脾肾亏虚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3.2 药毒:药毒作为A/C的发生的另一重要,是指CKD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性肾损害,这其中以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AIDS)的应用最为常见。抗生素以及NAIDS主要是用来治疗炎症性疾病,我们从中医角度多认为这两类药物以寒凉居多。

3.3 湿(热)毒 湿(浊)毒的产生除外湿侵袭,在A/C病程中主要是由于六、药毒等外因的侵袭损伤肺脾肾功能以及肺脾肾自身功能的急剧减退导致体内原有的湿邪加剧化而为毒。湿邪停聚体内随随人体阳气的盛衰变化而有热化寒化之势,热化则为湿热,寒化则为寒湿。A/C的患者多因湿郁日久化热、外感热毒之邪以及过度利水损伤阴液而滋生内热,临床表现为湿(热)毒邪。

3.4 瘀毒 慢性肾脏病多病程较久,病久必瘀,加之脾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血病机贯穿着CKD的始终。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导致五脏功能进一步损伤,使湿浊、瘀血进一步加重,影响血液运行,瘀而为毒。瘀毒作为病理产物,其形成之后,必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进而发生A/C。

4 A/C病程中解毒的治疗策略

4.1 停用毒药、解表利湿清热以治外毒 药毒作为A/C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停止应用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同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别论治。如发生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的癃闭,要按照癃闭进行治疗,如果发生水肿,则按照水肿的治疗措施进行施治等等。外邪侵袭人体是A/C发生常见病因,外邪袭肺多见有发热、咽痛、头痛、咳嗽,甚至迅速出现面目或周身浮肿,尿少等肺气不宣,水气内停之证,此证多由风寒犯肺所致,可选用越婢汤加用清热利水的车前子、蓄、瞿麦等进行治疗。

4.2 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解毒以治内毒 内毒作为A/C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了湿(热)毒、瘀毒,二者都是因体内已有的湿邪及瘀血迅速聚集,化而为毒所形成,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尤以湿毒为著。湿(热)毒停蓄体内可有湿(热)毒弥漫三焦、湿(热)毒停蓄中焦及湿(热)毒壅滞下焦的不同。湿(热)毒弥漫三焦临床常见高度水肿,头面遍身皆肿,小便不利,尿黄浊量少,大便秘,口舌干燥而渴,脉沉滑或沉数有力,舌苔厚腻,治疗可选用疏凿饮子清利三焦湿热。湿(热)毒停蓄中焦可见周身浮肿,腹胀满,呕恶不食,口苦口干,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白腻而干,舌质红,脉滑,治疗可选用中满分消饮以清热利湿和中。

总之,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是一个加快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要充分认识毒邪在A/C治病中的作用,治疗上要重视中医解毒理论的应用以提高中医药防治A/C的水平。

参考文献

中级审计基础知识范文6

一、处置突发事件审计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是审计标准高。武警部队处置的突发事件,大都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确保处置任务完成,后勤必须将经费物资按时、足额地保障到位,同时也要强化监管,防止积压、浪费或少数人乘机“搭车”花钱、损公肥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置突发事件经费物资审计不仅是一种经济监督行为,更是关系到武警部队形象的政治任务,必须高度重视,要克服处置突发事件“先保障后算账”和“特殊情况无审计”的思想,在审计评价上以是否有利于“处突”战斗胜利为主要标准,注重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审计范围广。处置突发事件时,经费物资需求剧增,消耗量大。在供应渠道上,有逐级正常供应的,有上级重点供应的,有友邻部队支援的,还有地方政府支持及社会各界慰问的。在供应方式上,有直接送到战斗一线的实物,也有经费,而且现金消耗量增大。这种经费物资来源渠道和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审计监督不能忽略任何环节,在组织审计时,要注意从源头开始,使审计工咋贯穿整个“处突”供应保障过程,实施全程追踪监督。

三是审计难度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保障关系复杂,保障任务繁重,环境条件有时非常艰苦,特别是在部队开进、回撤阶段和任务转换过程中,保障方式多样,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难以全面掌握保障情况,要实施及时有效的经费物资审计,时间紧,任务重,困难较多。

四是审计方式灵活。突发事件的类别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后勤保障的方法、方式和程序就不同,组织保障时保障方案多在保障过程中逐步调整,并适时明确保障方法、理顺保障关系,提高保障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很难形成一套完整的既定方案,从人员到计划事先都难以确定,审计工作要服从战局,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并根据战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调整审计力量,适时简化审计程序,分别选择就地审计、报送审计、审计调查等方式方法灵活开展审计哦,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职能作用。

五是审计时效性强。突发事件突然,发展迅速,要求部队快速出动、紧急处置,审计工作要从战时需要出发,在处置准备、处置行动、处置结束和部队归建各个阶段,突出重点,快速开展,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及时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促进“处突”后勤保障各项制度、规定和标准得到落实,杜绝管理中的浪费现象和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缺保各项经费、物资专款专用,提高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益。

二、处置突发事件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是审查“处突”财经管理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供应管理标准》和《关于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对经费物资保障的内容、标准。方法和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审计部门要参与本单位具体供应、自行补助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在;检查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综合评估保障效益,调查现有标准制度符合“处突”后勤保障实际的程度,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审查“处突”经费物资保障预案。首先,审查经费物资保障预案的科学性。经费物资保障预案必须符合上级要求和任务需要,必须与后勤保障预案的总体目标一致;要确定适当的经费物资保障目标,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每一项任务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处置突发事件经费物资保障特点和规律,对每一个具体环节制定多套方案,以便在战时灵活运用。其次,查明经费物资保障是否实行计划管理。预算安排的投向投量是否合理;经费物资分配是否做到保障重点,坚固一般,留有余地;是否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完善和修订保障计划。

三是审查“处突”经费物资使用管理情况。要实行跟踪问效制度,只要条件允许,审计人员应深入“处突”一线检查经费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审查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账目是否清楚,借款,领报手续是否完备;审查经费使用是否用于保障战斗需要,有无迟供、漏供和断供的情况,雨雾损失浪费、扩大范围、任仪开支和管理失控等问题;审查经费开支审批权限是否明确,大项开支是否经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特殊情况的经费开支是否做到一事一报,特事特办,是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审查物资管理是否责任到人,物资储备是否符合规定,各类物资的请领和分发工作,是否进行认真地统计和登记,购买物资是否坚持择优选购,品种和数量是否符合战斗需要,价格是否合理。

四是审查“处突”经费决算情况和物资清理情况。“处突”结束时,部队要对经费的节超情况进行汇总,对各种物资进行清理。部队归建后,审计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对经费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同时,审查军内外往来款项的结算是否及时,避免资金失控和遗留悬案;审查战损物资依据是否准确属实,战后剩余物资是否及时清理收回。

三、开展处置突发事件审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处突”经费物资审计的现实意义,强化监督意识,增强领导力度,支持审计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处突”经费物资审计,确保监督工作不留“死角”。审计部门必须正确领会单位党委和首长的“处突”后勤保障的特点,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注重结合专项“处突”经费物资审计实践,认真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总结,积累经验,打牢基础;在每一次遂行审计任务时,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对象、规模、样式及经费物资需求量,预测和确定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配套齐全、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适应指挥手段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力求使审计监督全面、迅速、准确。

二是集中力量,把握时机。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重要原则,“处突”经费物资保障审计虽然环境条件特殊,不可能完全按照平时审计的法定程序进行,但应从“处突”需要出发,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审计力量,把握审计时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组织审计时,应以审计部门为主,抽调财务、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审计组,必要时,审计人员应参加“处突”前指,适时组织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首长决策当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