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调研报告范文1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活动。XX年X月X日项目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进行深度调研,此次调研由公司副总XXX同志主持,会上认真收集了意见和建议,开展了调研活动。
访谈党员X人,发放调查问卷X份。通过对项目部全面建设工作整体状态的梳理,特别是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面对面、心贴心向广大基层党员和职工询计问策,对下一步项目部建设和施工生产推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90%的干部职工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着正确的认识,认为这次教育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乃至全面从严治党各个方面都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本次主题教育抱以很高的期望,希望能通过本次主题教育的开展,切实解决一些制约项目管理和施工生产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
二、反映的主要问题
1、组织机构设置及业务处理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组
织机构设置管理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好;业务处理慢,责任意识不强,各部门工作偶尔出现推诿现象;合同审批及付款流程时间跨度过长。
2、人员及任务分工情况存在的问题:
部分人员岗前培训不够完善;利润分配不均衡;项目本级绩效措施不够完善,尤其是激励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项目部经济管理人员安排偏少;在配备适合相关领域的人员方面不够完善;团队凝聚力不够强,职工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工程管理人员选人混乱。
3、项目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远远落后于计划完成情况;计划赶不
上实际,存在一定的计划偏差。
三、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其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组织机构设置及业务处理流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业务操作人员对业务流程不熟悉,工作量太大处理时间长,造成走流程的速度变慢,流程签字环节太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部分项目经济管理活动分析存在走形式,机构设置过于繁杂,流程管理出现冗余现象。
2、人员及任务分工情况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因项目部人员紧缺,很多年轻的新员工对业务还不是特别熟练;人员无积极性,存在对业务的懈怠。部分老员工有应付心理,面对工作懒散不认真对待。前期安排管理混乱,人员流动率大,也会造成一系列问题。
3、项目完成情况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原因。管理人员没有
深入了解项目部情况,虽然有实地调研勘察,但没有深入分析计划的可行性。现阶段项目技术人员均出现年轻化,存在施工经验不足,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意识不到位。
四、改进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想像,要想在短时间里扭转这种形势,难度很大,必须舍得和敢于下狠药。对此,我部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组织机构设置要合理,部门与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做到有序分工。合理做好项目的施工组织安排工作,要有前瞻性,过程中要及时纠偏,经常性做好方案的优化工作。在过程中必须提前布局,为后一步清概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合同外费用的过程管控和监督。
第二,人员及任务分工方面,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主要人员的业务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培训。加强新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学习兄弟单位的组织学习及交流经验交流,部门和部门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不要过于频繁的调动人员。完善激励奖惩措施。坚持公平、公正。结合项目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增加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责任成本督促与落实。奖惩考核上,加大考核力度,提高职工的积性极。
项目调研报告范文2
我单位拟引入苏州稻香村项目,并对该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场分析
(一)主要月饼品牌
通过调查了解分析,目前我国月饼流派很多,但从大处可分为三大流派即:京式、苏式、广式。目前国内主流品牌主要有以下:
老字号月饼:以稻香村、广州酒家、莲香楼、和全聚德等品牌为第一线阵营。依托品牌优势和良好口碑在市场上占据大片领地。
酒楼月饼:以上海新雅、杏花楼等品牌为主。出击全国市场的比较少,多以地方品牌为主。
新兴月饼:以华美、荣诚等品牌为主。以包装和营销手法创新见长。
外国月饼:国外著名食品巨头象美国通用磨坊公司的哈根达斯和星巴克、德芙、可颂、派蒂斯等外资品牌眼热中国月饼市场的火暴,在其市场和产品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亦不断涉水月饼市场。
小作坊月饼:这类品牌主要沉积在中低端月饼市场运用游击战术在市场上翻腾,其惯用手法价格战,各地市场都有不少品牌。
(二)2019年月饼市场展望
根据行业专业机构综合测算,预计全国2019年月饼市场年市场容量约170亿元,出口额约在5亿元人民币,总生产量约35万吨。同比2018年会保持8%左右的递增。其中湖北市场月饼总容量在5个亿左右。目前行业呈现销售高峰期缩短、品牌跨区域营销等市场特点。湖北省内主要有华美,稻香村、仟吉、集味村等品牌运作。
中秋月饼作为国人中秋佳节应节的一个必备食品,市场需求具有刚性。尤其是随着消费升级,老百姓对更好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长。购买产品时会更多的考虑老品牌,好品质,对价格的敏感在弱化。这使得一些老字号月饼今年市场占有率逐年急剧攀升,如稻香村、广州酒家,美心等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的月饼近年都以20%的增长率领先于其他类型品牌。
受益于国家工会福利政策的刚性落实,市场高端产品消费虽然受到抑制,但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端价位月饼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产品以中低档价位为主,产品包装进一步精简瘦身,简易、环保型包装备受市场喜爱。内销市场上,中低档产品和具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月饼品牌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稻香村项目优势
(一)品牌优势
稻香村作为一个民族品牌始创于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至今已经持续经营近两个半世纪。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其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整的技艺传承谱系,至今已传承第6代,是中国糕点食品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品牌价值133.09亿。
(二)产能优势
产销量位居全国领先,2018年全国销量约14亿,日产月饼可达300万个以上。稻香村集团在全国有近700家专卖专营店,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同时有9家分公司、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河北拥有7大生产基地支撑各地客户。
(三)品质优势
苏州稻香村公司率先在行业内通过ISO99012015认证,HACCP安全生产认证、QS安全生产许可等行业权威认证。
(四)服务优势
稻香村先后已同江苏邮政,山东邮政,江西邮政、湖南邮政等兄弟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湖北设有办事处,有4名专职人员配合服务湖北邮政中秋项目,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市场需求。
三、项目前景
综合实力强大的中华老字号。稻香村作为中华老字号,又是全国知名品牌,无论是品牌,品质还是产能、服务能力,优势都非常明显,产品横跨京式、苏式、广式三大流派,引入稻香村可以极大的丰富分销产品体系,提高中秋项目竞争力,给到邮政客户更多选择,帮助营销人员推销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稻香村非常重视邮政渠道,给到湖北邮政较大利润空间,既可以帮助提升销售,又可以帮助提升经济效益。
四、效益分析
该公司目前已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主要运作产品零售价格20元-300 元之间,产品毛利在50%左右。
五、风险因素
(一)运作该产品的风险点在哪里
1、产品退货风险:由于中秋月饼存在保质期问题,如果进行大面积地市州分销铺货销售,可能产生大量库存积压,因而产生大量退货无法消化的风险,因此在销售过程中需要采取订单式订货制销售,根据确定的订单发货可有效控制退货风险。
2.回款风险:销售过程中如果采取赊销模式,存在销售回款风险,如果采取现销模式,则避免回款风险。
(二)风险是否可控
可控。
项目调研报告范文3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中通过现场考察工,我们发现,系统各个单位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上,各个方面做得基本到位,主要表现如下
——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市局(公司)始终把工程项目工作作为单位一件大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职能部门重点抓。严把质量和安全关,重点工程项目推进较为顺利。
——强化审计,监督到位。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围绕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对建设项目前移监督关口,实行跟踪审计。从招投标到合同签订,从施工现场、变更签证的发生到工程量核定等进行全程监督,从而更加有效和完整地把握整个项目建设情况。
——管理规范,资料完整。资料保存情况看,从初步规划到招投标再到施工监督相关资料完整。系统各个建设单位设置了档案室,指定了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提供了必要的保管条件,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并依照有关法律规章,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
二、主要特点
项目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度重视,投入加大。各级、各单位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和精力逐年加大。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责成专机构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前期、工程建设、建后管理等具体工作。
(二)标准较高,战线较长。首先,项目的建设标准高、规模大、投资多,包含的单项工程多。其次,建设项目时间跨度长、外界影响因素多,受到政策、投资、时间、质量、建材、人工、工艺等多种约束条件的严格限制,增加项目管理的不确定性。再次,要求较严,面临挑战。建设项目防火、防潮、保温等安全系数要求高,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工程技术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三)单位众多,协调困难。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和涉及的外部单位多,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安装、材料供应和中介机构等,各单位之间关系协调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同时,项目管理人员构成复杂,需要多方面的人员临时组织成一个团队,要求全体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包括专业技术、经济、法律、法规等多种学科知识,步调一致地进行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期,省局(公司)审计处对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报价问题。中标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清单报价形式投标,而是对机械费、措施费等单项费用一次性报价,并明确约定这些费用不予调整。但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实际发生的机械费、措施费等将超过投标时的报价,便向建设单位提出增加机械费用的要求,给工程项目建设进度造成了延期风险。
(二)程序问题。项目建设规划和初步设计未经第三方审核论证,忽视工程建设决策、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项目建设普遍存在超预算现象,个别单位存在拆单分批申报现象。
(三)采购问题。个别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施工主材招标采购少,自行比价采购较普遍。市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和邹平营销部周转库两个项目,甲方自行采购建材金额占工程总造价的比重较大(50%左右),金额涉及4000多万元,且多采用比价方式进行采购,甲方工作人员无经验、重经济、轻技术,存在工程质量和廉政风险。
(四)配合问题。项目建设、施工、监理“三大主体”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工程施工期间部分环节不畅通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延误工期影响工程进度。
(五)资金管理问题,建设单位工程项目三方共管帐户和履约保证金关口控制执行不到位,未与工程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签订廉政责任书。
四、几点建议
(一)在解决报价问题上,要按有关规定报价。中标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清单报价形式投标,投标报价书要严格按照“规范”明确要求的“四统一”原则进行编制。即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规则,无条件使用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格式和工程量,完整计算和填写报价表。
(二)在解决程序问题上,加强项目立项管理。项目立项要坚持实事求是,避免项目拆单分批申报现象;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及概算必须组织第三方审核。工程竣工结算是确定施工单位收入和建设单位成本的最终依据,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的。设计概算要严格按照批复所要求的建设标准及定额规定编制,不得擅自提高装备标准和投资规模,力争从源头解决预算执行不力问题。
(三)在解决采购问题上,加强工程建设监管。进一步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流程,健全制度。
1、加强设备材料采购环节管理,建立公开招标、择优选用机制。对大宗物资采购实行专项监察,严格采购中各项技术指标的综合评审和采购后的质量监管,实行施工单位采购审核和采购失范责任追究制;
2、加强质量监理环节管理,建立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工程质量监理,强化工程监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和专业监督作用,建立全过程监理公开机制;实行工程监理招投标和公示制度,推行监理职责、监理办事程序及时限、投诉方式与内容、安全质量监测、工程进度、监督检查结果等事项的公开。
项目调研报告范文4
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我市重点项目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期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项,总投资1951亿元,五年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8项,竣工投产项目75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带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年至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3亿元,年均增长13.3;争取国债资金约24亿元,引进外资4.6亿美元。“十五”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近110亿元,是*年的3倍;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电力、交通、民航、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冶金、建材、煤炭工业、纺织、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带动了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业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引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商业、文教、市场、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迅速,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活跃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总结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通过不断改进、探索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制定出台了《*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4、严格考核,重奖激励,充分调动上项目、增投入的积极性。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完成,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20*年至20*年,共
拿出近500万元用于奖励重点项目工作先进个人和业主。20*年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用于重点项目资本金,另一方面用于重奖项目业主、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力度之大,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强化激励,有力地调动了各级各单位抓好重点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存在问题
总结近年来我市重点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较少,投资规模较小。五年来,我市新上10亿元和1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20*年5个、29个,20*年2个、31个,20*年3个、37个,20*年8个、37个,20*年10个、64个。纵比项目规模普遍有所提升,出现了一大批中等规模的项目,而且出现了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大项目,但是横比与唐山、石家庄、保定等省内兄弟市相比,我市重点项目无论投资规模,还是项目个数都比较少,并多集中在钢铁、电力等传统项目上;且项目的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条比较短、附加值不高,高科技项目个数所占全部重点项目比例仅为15,汽车、煤化工、高技术陶瓷产业化及opc鼓产业化基地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的谋划和启动建设,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规模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要素瓶颈制约十分突出。近年来,土地、资金、外部环境逐渐成为影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土地方面。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相当一部分项目因土地影响进展较慢、处于停工状态或无法开工建设。融资方面。受国债投资规模进一步缩小、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以及企业自身积累少等多方面影响,增加了项目的融资难度。有的项目由于资金短缺,连续十几个月没有进展,处于停工状态。外部环境方面。从项目建设的硬件环境来看,拆迁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到位及工农关系等环境问题给项目建设带来很大影响,造成部分项目进度缓慢、工期延长,甚至出现长时间停工的现象。从软环境来看,部分项目前期手续审批缓慢,特别是需上报到国家审批的项目,项目前期拿到支持性批件比较缓慢。以上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有很多好项目无法在*落户,或已开工建设的好项目将因此延长建设期,导致错过最佳市场机遇,失去竞争优势。
(三)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一是中西部县(市、区)与东部县发展不平衡在拉大。从近5年市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的情况来看,我市中西部县(市、区)项目多、规模大、完成情况好,而东部县与中西部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二是在东部县内部之间差距开始显现。从各县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成安县、广平县、大名县、馆陶县、魏县、鸡泽县等县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馆陶县、鸡泽县分别有10个项目于同一天开工,成安县已有28个项目竣工投产等,连续掀起了项目建设。三是西部县(市、区)项目类型单一,主要是利用本地矿产、煤炭等资源优势上项目,多集中在冶金、电力等资源性项目且多为初级加工项目;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起到延长产业链条作用的项目较少。
(四)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太完善。一方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还有待改善。政府投资属公共财政的范畴,其对社会投资的基础性、带动性、引导性、调节性作用至关重要,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导、推动和调控能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我市部分项目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超”等现象,开行贷款项目总投资概算没有科学审定,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较慢,业主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不到位,管理机制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建设势头迅猛,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的投资主体。20*年列入市重点项目中有65个民营项目,总投资127.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6.7和32.1。但是,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看到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管理机制落后,项目业主存在仅靠自身积累发展企业,及家族式管理等意识,使得项目发展较慢,不能尽快做大、做强。
三、建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重点项目考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各级领导要把项目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时掌握项目建设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也要切实增加责任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主动抓、认真抓,把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按照《考核办法》,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考核考评。同时,充分利用各新闻宣传媒体,宣传项目建设重要性,宣传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典型经验,使项目建设深入人心,对阻扰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抓项目建设,要从全局、长远、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从产业结构出发,统筹协调。一要明确发展定位。“一线两厢”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要把打造现代化、生态型南厢增长极作为我市发展战略目标,转变过去粗放型、资源浪费型产业结构,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具有国际竞争力、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项目体系。二要“接长补短”。在我市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中,除了钢铁以外,其它主导产业应该说都不强,应学习借鉴国际及其它省市经验,把我们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比如,我市是农业大市,但并不是农业强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可以认真学习他人经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创出*的品牌,千方百计把中国鸭梨之乡、辣椒之乡、蛋鸡之乡、甜玉米之乡、獭兔之乡等做深做透做大,使之名实相符,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要联姻“500强”,搭建我市腾飞平台。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入驻*,主动迎接跨国公司、大企业的扩张和辐射,不仅可以利用国际、国内资本为*的经济注入活力,而且可以学习它们先进的管理、营销经验、生产技术,并且带动附加产品、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市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形象和影响力。迎进来是途径,走出去是目的。凭借“500强”的助推力,使我市的企业在规模上、在实力上迅速做大,使我市进入中国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更多,领域更广。
3、抓住关键环节,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土地方面。一是搞好土地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利用土地办法,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同时,定期召开征地问题协调会,同项目业主、有关部门一起寻求突破口,解决用地问题。二是继续积极争列省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优先保证国家、省和市重点项目用地。三是充分考虑城郊县土地规划问题、自问题。将城郊各县土地纳入规划,引导项目投入,特别是在市规划小组成员中应吸纳城郊各县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加快城郊县与主城区的融合,为解决项目用地创造条件。四是进一步挖掘用地潜力,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好各类闲置土地,坚持集约用地,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投资率。五是兼顾群众和项目单位双方利益,做好拆迁补偿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地建设。
融资方面。一是进一步抓实国债资金争跑工作。继续做实项目基础,摸准资金渠道,紧紧盯住不放。二是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继续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三是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在开展“中东西互动”活动启动本地民间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上市融资、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基金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的力度。拿出好项目,吸引更多的省外、国外企业来我市投资。
优化环境方面。一是推广借鉴总结*县“项目业主制”。对于重大前期项目,主动项目业主做好相关工作,搞好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进度。二是继续实行项目直通车制。对重点项目反映的问题直查、直处、直接服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在全开展创建“无障碍服务”政府活动,进行行政效能稽查,严肃处理行政不作为、“三乱”及阻碍项目施工等现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快速建设。
项目调研报告范文5
一、重点项目建设概况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全力实施“147”战略,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了全县经济较快增长,为开县“整体转型、提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24个,计划当年完成投资35.73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30个、基础设施项目66个、社会事业项目28个,分别占24.2%、53.2%、22.6%。在产业发展项目中,工业投资项目占22个,分别占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的17.7%、73.3%。全年实际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6个,开工率77.4%。当年完成投资23.46亿元,完成预期投资的65.7%,占全社会投资的26.7%,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3.5个百分点。2009年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克服金融危机影响,较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增强2010年经济发展后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制约因素凸显。土地因素对惠东县重点项目建设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受到了土地供给、审批和管理体制制约,征地、拆迁工作难度较大,有部分重点项目需要的占地权属复杂,有属省国资委管理的,有属市国资委管理的,还有属区国资部门管理的,有的又属于改制后的企业所有。土地管理上杂乱无章,有的属于划拨土地,有的属于出让土地。由于在土地利用上牵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甚至进行投资也无法购置到土地,导致了相当一部分项目因土地影响进展较慢、处于停工状态或无法开工建设。
(二)大项目偏少,投资规模较小,聚集引领效应难以发挥。我县重点项目总体呈现“量多、个小、分散”的态势。2009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中,投资规模5-10亿元的有5个,1-5亿元有27个,分别占重点建设项目的4.0%和21.8%,平均投资规模不足1亿元。小项目过多,导致难以攥紧拳头,集中有限的优势资源办好“大事”。项目完成后,覆盖影响范围较窄,不能较快地发挥集聚效应、带动效应和引领效应,“助推器”作用不很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度极为有限。
(三)基础设施项目多,产业发展项目少,对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就2009年的重点建设项目情况来看,在12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产业发展项目仅30个,只占24.1%;当年完成投资5.99亿元,占重点建设项目的25.5%;基础设施项目66个,占重点建设项目的53.3%;当年完成投资14.33亿元,占重点项目完成额的61.1%。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但要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必须依靠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因此如何推进大型的产业发展项目,特别是能带动产业集聚的大型工业项目应是我县今后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融资渠道不宽,地方配套资金难落实,资金瓶颈有待进一步破解。受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企业自身积累和信用等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难度较大。有的项目由于资金短缺,连续十几个月没有进展,处于停工状态。开县体育场建设预期投资0.52亿元,因资金短缺、合作条件有争议等原因,至今仍未开工,需进一步协调筹资。工业园区B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预期投资3.1亿元,受建设资金影响,项目推进缓慢。同时,一些中央和市级投资项目需要地方承担部分配套资金,但由于开县地方财力较弱,导致配套资金到位率较低,从而影响建设进度。2009年,我县新增中央投资项目需县级财政配套资金0.39亿元,而实际仅到位0.21亿元,到位率仅为53.2%。
(五)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督查督办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速度需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我县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影响投资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拆迁难度大、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给项目建设带来很大影响,造成部分项目进度缓慢、工期延长,甚至出现长时间停工的现象。二是部分项目前期手续审批缓慢,特别是需上报到国家审批的项目,项目前期拿到支持性批件比较缓慢。三是督查督办力度不够。县委、县政府为推进重点建设项目虽然建立了专门的督查督办机制,但由于力度不够大,难以在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方面发挥作用。受此影响,全县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速度明显偏慢。2009年全县124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开工率不足80%,投资完成进度欠帐35%左右。
三、强力推进我县重点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方式,拓宽渠道,破解资金“瓶颈”制约。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政收入低,资金用度较为紧张。为缓解项目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六条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充分利用国家级贫困县和三峡移民后续建设等政策,摸准中央、市级下达的项目和资金渠道,做实项目基础积极汇报,争取国家、市级政策及各类补助资金向我县倾斜,实现部分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减免或中央、市级全额投入。二是发挥协调机制作用,积极引导银行有保有控,创新金融业务,优化金融服务,加大贷款投放规模,保障重点项目、优势企业和重点扶持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同时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继续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企业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三是支持各类投资主体组建股份公司,实现优质资产重组。积极开展公司股权出质、出资和“债转股”登记,支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各类投融资企业,加大融资贷款和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力度,努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力度,积极挖掘优势资源,策划包装、推介更多好项目,吸引更多市外和国外优秀企业来我县投资。五是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股份公司上市融资,引导民间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以土地、林权、路权等方式入股组建公司,积极推动全县土地流转、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等产权置换新型出资方式登记注册。六是认真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其他政策性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兑现退税资金,发挥财政贴息资金导向作用,支持企业发展。
(二)立足特色,狠抓招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开县经济要实现“三年转型、五年提速、十年到位”的发展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开县优势,从产业结构出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经济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是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能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转移的新动向,我们应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利用我县资源和政策优势,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和经济收益,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围绕重点产业的配套项目进行精心谋划,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带动作用和竞争力,切实提高项目招商的成功率。二是提高重点项目争取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我县劳动力、煤炭、天然气和旅游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等领域,谋划我县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在着力抓好能源、食品、轻纺、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培养壮大一批对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起重大作用的新兴产业,争取更多像重庆化一集团和美国雪富龙等企业到开县落户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在农业发展方面,继续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收益,促进生猪、柑橘、药材、肉兔等农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对我县经济的推介力度。继续积极参加和举办更多像“2009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走进中国三峡--重庆开县第一届投资贸易洽谈会、“走进中国三峡―――重庆开县第一届农业产业化投资洽谈会”等更高级别的洽谈会,深化与优秀企业的接触,主动迎接大企业的扩张和辐射,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营销经验、生产技术,并带动附加产品、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展示我县优势、文化底蕴及良好形象,提升我县在市内、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项目调研报告范文6
(一)概况。
*庄引黄灌区位于原阳县中西部,设计灌溉面积58.16万亩,涉及原阳县的14个乡镇、258个行政村,28.53万人。灌区始建于1967年,由于建设时资金不足、设计不完善、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加之部分工程已达规定使用年限、长期管理维护不力等原因,多年来,灌区在发挥灌溉供水、沉沙改土、排涝、补源等效益的同时,工程设施老化破损、效益衰减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1999-2005年,*庄灌区连续实施了7个年度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6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50万元;已累计完成干渠衬砌54.71公里(约占干渠总长的80%),配套建设各类建筑物278座,实际完成投资5689万元。2004年,我委商水利部在灌区内实施了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工程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改造受益农田8760亩。通过改造工程建设,灌区内干渠和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区内的田间工程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输水和用水效率大幅提高,在年节水量9113万立方米的情况下,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7.83万亩,年增产粮食10057万公斤,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二)项目管理执行情况和效果。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属地方基建项目,按照我委与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基本流程为:按照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管理要求,编制分期或年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根据已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中央下达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编制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报省级水利和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其中单项工程设计要达到施工图的深度。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河南省属中部地区,中央补助项目建设总投资的一半,另一半由地方各级政府和灌区多渠道筹集。
*庄灌区在改造工程建设中较好地执行了上述制度,保障了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较为规范,实现了节水增效的预期目标;灌区推行了灌区管理局+渠系用水协会+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公开水费计收标准,提高了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水费收取率,促进了良性运行。1999-2002年度工程已通过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其中1999-2000年度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我们看到,已实施改造的干渠渠道衬砌“三面光”,配套建筑物外观良好,运用正常。根据我们与用水户的座谈及问卷调查结果,群众对目前的灌区用水管理普遍表示满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有投资力度与改造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根据水利部批复的《*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计划到2015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估算工程总投资2.4亿元,其中骨干工程投资1.8亿元。截至目前,仅实际完成投资5689万元,占灌区总体规划投资的23.7%。按现在的投入力度,灌区骨干渠道全部改造完至少还需要20年时间,按照灌区骨干工程的使用寿命,到那时,一些已改造完的工程可能又需改造了。
(二)地方建设资金难以落实。
原阳县为省级贫困县,财力紧张,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前,项目实施所需的地方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组织受益区的群众投劳折资落实。“两工”取消后,群众不再投工投劳,以前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土方工程施工任务大部分只能依靠灌区完成,由于灌区自身无力承担和地方建设资金难以足额到位,致使2003-2005年度工程剩余少量尾工难以完成,工程也因此无法进行竣工验收。
(三)支渠及以下渠系基本没有改造。
目前,*庄灌区仅实施了干渠改造任务,并尚未全部完成,支渠及以下渠系工程尚未开始实施,我们看到那些断面并不小的支渠均为土质渠道,岸坡不规则,淤积严重,一些地段几近坍塌,斗渠除了已开展的末级渠系试点的那一小块地方,也基本如此,形成了“上通下阻”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思考和建议
(一)应当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造步伐。
据水利部调查,大型灌区以占全国1/9的耕地面积,生产了1/4的粮食,贡献了1/3的农业生产总值,提供了1/7的城镇和工业供水,直接受益农民和城镇居民4亿多人。虽然近10年来中央增加了对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投入,但目前的投入水平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全国434处大型灌区中仅有1/4左右基本解决病险和“卡脖子”问题,有10个左右的灌区基本完成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按近几年的投入水平,即使地方建设资金完全落实,这项任务也还需30-40年才能完成。这样长的建设时间,不待工程全部改造完成,先期完成的部分又可能出现损坏导致效益衰减。
对此,需要各方进一步统一认识,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通过加快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快灌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等措施,多方加大投入力度,促进项目建设和工程的良性运行。除常规的投资渠道外,灌区节水改造的部分投资,还可鼓励和引导建立粮食生产协作机制以及用水权有偿转让等方式进行筹集。
(二)统筹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按现行规定,大型灌区改造的建设内容只包括骨干工程,斗渠及其以下的末级渠系建设由地方和受益农民自筹解决。由于大部分县财力不足,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又存在很大难度,末级渠系改造资金难以落实,建设步伐严重滞后,使得骨干工程建成后,田间仍然用水不畅,成为影响灌区农业发展和用水管理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
*庄灌区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试点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陆续成立,基本建立了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特点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看到,项目区斗渠改造、衬砌后,输水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据介绍,斗渠水利用系数由以前的0.72提高到0.89,新增引黄灌溉面积2470亩,改善4447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1.3万公斤(亩均178公斤),节水97万立方米(亩均122立方米),农民实际负担水费支出降低15%。在葛庄村用水户协会,会长娄清波告诉我们,经过灌区改造和用水改制,全村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700亩增加到2200亩,2007年,协会共引水136万立方米,每次放水时间为8天,比2003年用水量188万立方米节水52万立方米,缩短灌水时间5天,增产粮食22万公斤。
由此,我们感觉,下一步在搞好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应结合骨干工程建设,加强斗渠及其以下的田间灌溉设施的改造配套。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亩均300多元的末级渠系改造投入,斗渠与斗以下渠系大致各占一半,因斗渠的公共品特征较强,其改造投入需要政府支持,附属于承包地块的农、毛渠配套完全可以由农民用水户自行实施,这样,末级渠系改造的投入可比现在减少一半,约为亩均150元左右。在加大对灌区骨干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政府资金用于田间工程配套,与骨干工程改造配合进行,可以更大幅度促进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要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农业综合开发要增加大中型灌区田间节水改造资金投入”的有关要求,加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对灌区田间配套改造的投入力度,促进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另外,我委也可商水利部在总结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经验教训后,选择粮食主产区适当扩大试点规模,引导和鼓励受益群众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增加田间渠系改造配套的投入。
(三)进一步深化灌区改革,促进灌溉设施良性运行。
与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相比,目前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仍总体相对滞后。要进一步深化灌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价制度改革,把改革作为灌区改造的前提和保障条件,全面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适当发展自主管理,同时加快推进灌区管理单位内部改革,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计收管理,促进灌区的良性运行和高效、节约用水。要加强灌区节水改造管理支撑系统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灌区建设与改造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