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1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向前发展,因此企业会计信息化便被提到了日程之上。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现已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也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会计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建设,会计信息化无疑是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社会单元,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与基础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如此的迅猛发展的状态下,更多的企业希望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智能化,并为能够带给企业更多实在有效的经济效益。

一、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方面的工具,它的成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收益水平。当下我国企业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大概有下面的三种:

1.1国外企业垄断的完整的管理型软件

这种企业管理型软件,内容包括:财务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项目管理等内容。它所针对的用户多数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并且工业企业占据多数。被国外垄断意味着不仅仅是价格的昂贵,在实际实施的时间上也是较长的,加上实施以及培训等相关的费用,总体费用相当昂贵。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对于资金的承受能力,很难将其实施成功。不过,现在该类软件也推出了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软件。

1.2适用于规模适中的国内企业的资源计划系统

这类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规模适中,并且很多的数据最终交由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处理的用户。这种系统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传输时的及时与便捷性。这类软件价格和上一类软件的价格来比相对较低。

1.3只可进行单项管理的小型的财务软件

很多单位只需要进行单项的管理的软件,如账务、工资等的管理软件。所以一些小型的单项管理方面的财务软件也比较有特色。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财政部曾颁发过会计信息化工作有关的指导意见,但没有具体地规定出信息化的标准。会计的信息化应将信息化的会计系统与其他的相关的管理系统以及外部的系统进行有效的联合,使其成为一种更加开放与智能的系统。但在具体的实践的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我们解决。

2.1 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不到位的,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在这些企业中,会计信息化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因为制度方面不完善,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的会计信息软件数量是非常少的,对于很多的软件来说,大部分的数据都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用户的面前。

2.2 信息化人才不足

很多企业的领导在思想上是比较保守的,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例如对于软件与硬件的资金投入,对于信息化人才非常不重视。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又要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会操作会计业务,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

2.3 财务软件没有统一标准

所谓的财务软件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期限内,在制定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下进行的操作的软件产品。

三、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3.1 健全管理制度

我们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目前的会计制度更加完善,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化发展具有更充分的条件。目前,我们使用的会计制度一般都是采用手工核算,但是,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例如账户的登记与处理、会计业务的组织、系统的设计、会计方式的控制、档案的存档等等都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会计制度的变革要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相适应。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制度是重要保障。然后,进一步健全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制度。

3.2 会计信息标准一致

对于会计信息的一致化,首先应该企业各个部门、单位进行统一的协调,制定出一个令大家都满意的会计信息协议。对于制定出来的协议,大家都要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都采用同样的工作方式。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另一方面还需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企业领导的高度配合,尤其是要注意在每一个子系统中进行有效衔接,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共享。

3.3 制定有效的会计信息化方案

首先,要明确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企业建立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实行会计信息化,一方面要会计人员手中的繁重任务不断减轻,另一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要实现会计核算现代化以及财务管理计算机化,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更加及时。而企业的一切经济事物才能做到在任何一阶段都能得到控制,企业的会计职能也才能更加有效得到发挥。

总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会计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要想改变落后的手工做账方式,就要不断吸取教训,加大信息现代化的投入,从会计的信息发展带动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水平才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会不断增强,才能应对目前信息潮流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原则;趋势

1.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现状

石油工程板块的经历多次专业化重组,而石油工程企业的信息化也经历多次飞速发展,信息化是推动各业务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大规模的信息化也标志着石油工程企业专业化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征程,通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石油工程企业将整体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走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为石油工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商。

2.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在各企业总部的建设推动下,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生产运行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已经部分建设了相应的信息化应用,但由于其石油工程企业的主要业务仍是工程建设,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来的信息化不能很好满足满足工程建设的信息化要求,石油工程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石油工程施工厂所多集中在沙漠或者交通极不发达区域,工程工程密集的技术需求、使得信息化在石油企业发展中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发展相对其它行业,即是挑战也是机遇,石油工程企业施工的厂所不固定,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要多次投入,石油工程企业的密集技术需求对应着信息化深度发展需求,这些也是信息化能够在石油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础。着眼于石油工程企业未来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建设以生产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运行保障体系势在必行。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技术体系建设,牵涉到的业务面广泛、技术体系结构复杂。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体制下,由于信息和网络的开放性,石油工程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也受到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转。

3.石油工程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原则

3.1石油工程企业发展建设定位

建立以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完善信息化与工程企业中心业务的高度融合,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综合数据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勘探开发数据信息采集、管理、应用与,为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及油田地质研究、采油工程提供结构化的应用数据元和录井基础地质研究成果提供综合性信息平台,全方位的体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工程企业中心业务上的服务水平、建立符合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实际的综合数据信息服务模式,扩大信息化在石油勘探生产中的服务领域。

3.2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导思想

石油工程细分企业众多,部分企业已经部分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初步的基础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相关规程的制定。但以往的信息化管理规程适合原有的管理体制,信息化系统适合原有的体制架构,基础建设进行基本的建设,配备了基础的硬件设备,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应该按照部门的要求,遵照“整体规划、业务驱动、结合已有成果、突出重点、边建设边应用”的指导方针。整体规划:各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统一考虑,各项建设内容遵循共同的规范、标准、体系、服务。业务驱动:围绕各石油工程企业的业务应用建设,为业务服务。结合已有成果:以原来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基础,进行建设。突出重点:把握重点工程和重点应用,集中解决和实现。分步实施:按计划分阶段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

3.3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

石油工程企业应该按照石油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遵循“化是过程、统是原则、建是重点、用是目的”的工作要求,结合石油工程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3.3.1资料数字化:各类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采集传输入库,规范化、合理化管理,达到一次采集,多次共享目的;

3.3.2业务信息化:以最全面的数据信息,规范、统一、优化石油工程业务流程及业务管理和运行模式;

3.3.3科研生产协同化:利用数字化应用平台打破专业、部门之间界限,加强内部联系,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3.4现场可视化:通过自动化监控和视频实时传输,实现石油工程企业生产指挥的桌面化;

3.3.5管理决策科学化: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全面、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使决策者对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科学决策。

3.4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发展理念,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持续投入机制,加快整体推进步伐,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这一战略原则可归纳为三方面:

3.4.1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六统一原则,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

3.4.2坚持“成熟”和“兼容”的技术选择,确保系统的成功建设和应用。

3.4.3坚持“实用”和“高效”的建设标准,确保信息化的协同效益。

4.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4.1以大系统为基础推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横向发展

以大系统(石油工程原始数据采集、工程综合信息平台、石油工程基础数据、工程成果数据库系统、工程全程可视化系统等)为基础推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专业系统横向发展,如石油工程中的水平井地质导向可视化信息系统研发、实现与现场作业单位进行工程施工数据信息化共享服务(知识、视频及数据),建立协同智能的工程施工信息化视频系统及调度系统,以大系统为基础稳步推进信息化专业纵横向发展。即是完善信息化与石油工程中心业务的高度融合,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综合数据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石油工程施工数据各专业信息采集、管理、应用与,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生产运营以及油田地质研究、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试采气等工程作业提供结构化的应用数据元和综合性信息平台,全方位的体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心业务、核心业务上的服务水平、建立符合石油工程企业施工实际的综合数据信息横向服务模式,扩大信息化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服务领域。

4.2以数据库整合为核心推进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纵向发展

信息化纵向发展以各石油工程企业现有数据库资源为根本,经过历年的讯猛发展,石油工程企业沉积了大量的施工数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石油工程企业应不断加强公司跨专业数据库整合力度,提升现有数据库知识挖掘力度,工程数据体再集成再创新力度,在保证原来数据成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信息科研项目,以工程施工相关数据库整合为核心推进石油工程信息化纵向发展,在企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纵向发展主要是多元异构数据库整合、多专业、跨系统的整合,数据库的整合是核心,也是信息化纵向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石化总部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油田战略的提出,勘探开发领域逐步扩展,而各类开放或半开放的数据库系统是成果的集中体现,数字油田信息化发展必须是各类数据库整合的前提下进行。公司信息化纵向发展将以数据库整合为核心,加强数据整合创新力度,使得数据资源能变为信息化创新资源,通过数据纵向发展及挖掘,推动智能油田发展。

4.3以新市场、新方向为契机拓展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服务内涵

石油工程高端业务发展将以新市场、新方向为突破点,同时伴随着拓展信息化服务内涵,信息化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市场的信息化起点特点往往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精、尖技术,只有牢牢把握工程施工市场方向,才能逐步掌握石油信息化高端业务核心技术,通过石油工程信息化高端服务能使信息化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例如工程工程中的钻井业务,现有高端业务主要是推进全新的可视化钻井、录井、导向系统研发,建立以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以及生产运行管理与指挥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加快以施工工程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石油的协同办公共享研究,建立信息化高速网络,使得生产信息系统到科研信息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实现生产到科研的系统化信息服务体系,在生产综合系统后台研发上实现与其它石油工程核心信息系统对接,把综合信息系统的服务领域进行有效拓展,使得信息化技术真正服务于工程企业核心领域。

5.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3

一、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现状

就现阶段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现状来看,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十分紧迫的。

(一)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差

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在各方面都与改制后的企业存在差距:现阶段我国国有独资企业中竟没有一家认为自己的管理基础工作水平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以改革特别是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以此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紧迫性。[1]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的管理层都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信息化运营模式正在被大家所接受,其应用使得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较大改善。但是,虽然企业对于管理信息化都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仍然有待提高,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理念都较浅薄,企业认为管理信息化就是建立公司门户网站、建立内部信息交流通道等,信息化管理仅仅局限于财务、人力等某些部门,信息化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三)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不充分

现阶段,为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信息化管理水平,我国已经引进大量先进的管理方法及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手段,比如企业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企业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的理论、技术等,并将其积极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但能够做好这些的都是一些大型企业,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在引进、应用先进知识方面力度不够,[2]信息化管理手段较单一,管理信息化范围不够,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没有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二、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现状与发展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迅猛发展的企业,在国计民生方面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加强管理及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企业发展永不过时的主题。[2]信息化的出现为我国的企业管理带来了竞争与活力,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化在企业的应用与运营初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如:许多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足,运营前期软件投入较少,企业投资结构不够完善,信息化人才稀缺,信息化方面的管理水平较低,相关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这些都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企业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是,与国外企业管理的发展状况相比,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中国走向全方位开放后,不管对于中国企业是否选择进入国际市场,除国家极少数垄断企业外,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都将是国际性、开发性的。所以说,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已然成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及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认清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的差距,合理分析出国有企业管理的现状并找出相关问题,才能为我国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合理的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这对我国企业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三、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

21世纪以来,以信息及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变革,企业管理也深受其影响。企业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从管理的理念、管理方式以及手段、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入手,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促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才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工具时,信息化管理是数据收集、信息交换以及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合理配置和充分使用各类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管理成果,代表了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自我完善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风云变幻,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首先应当建立现代的管理理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所以,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正确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概念,才能够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才能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将企业进一步做大,使企业更加国际化,早日打开国际市场,获取更多资源。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信息化必须让企业各层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企业管理层要放弃传统的管理经验,主动接受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基于自身公司的特点来建立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员工则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管理软件的操作,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很好的配合,这样自上而下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使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二)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

提高企业竞争力为迎接国际市场挑战,我国企业应提高对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互相融合的认识水平,将先进信息化管理应用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中去。积极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及手段,多方吸取相关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程,运用现代化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快企业发展信息化进程,企业相关部门积极构建企业信息门户及信息化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大力促进企业业务流程及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快企业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吸收

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一方面,要从企业员工人事管理出发,从人力资本管理到资源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系统的培训体系,对现有的员工进行信息化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福利,如优美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发展前景、完善的升职机制等吸引更多的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

(四)创建特色文化,文化与信息并用,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导向、约束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维持现有模式。因此,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建立新的行为规范,从而塑造完善的新企业文化。创建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企业文化在促使管理创新顺利进行时,必须同时改革企业文化来支持创新。在工作计划中,企业相关人员首先要了解企业管理层及企业员工对文化创新的需求程度,进而形成详尽的管理创新方案。企业的管理层需先向员工展示、阐述企业的战略前景并获得支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的必要因素,也是企业树立、培养竞争力的必要保障。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重要筹码。

(五)企业管理信息安全性大幅提高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供电企业 企业信息化 发展策略 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215-01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很多电力企业开始逐步转向信息化发展的道路。然而在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时间资源以后,虽然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已经具备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软硬件资源,电力企业初步步入了信息化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供电企业只关注各自的业务内容,没有考虑到统一的规划目标,导致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的差异化,出现了多种问题和不足,阻碍了供电局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2、供电局信息化发展现状

结合对大量电力企业信息建设水平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当前大部分的供电局在自身企业信息化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1)目前大部分的供电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及集成应用方面,系统设计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目标,信息系统之间分散,关联性不强,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从这方面来看,目前大部分的供电局基本没有实现“统一规划、标准统一、系统集成”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2)各个信息子系统之间是完全隔离的,缺乏数据信息的交换机制,整体系统服务水平落后。这就导致电力企业的各个信息子系统对于整体的业务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参考价值不大,实际操作困难,不利于电力企业业务处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利用,严重降低了供电局信息系统的处理效率。

(3)供电局业务工作处理流程不够明确、细致、规范、统一,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目前的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处理流程模糊,繁琐等情况,难以实现电力企业业务处理的规范化操作。

3、供电局信息化建设路线

3.1 信息化发展目标

(1)数字化道路。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实现供电局主要的业务对象、业务活动的数字化目标。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供电局企业的电力业务营销信息系统、电力调度信息系统、配电网业务信息系统等核心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平台支持。

(2)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针对目前供电局企业主要的核心业务以及企业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用于支撑供电局企业资源、业务运营、企业核心价值为链条的企业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电力营销信息化、电力生产调度信息化、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几个主要的信息管理系统。

(3)智能化管理。针对当前供电局企业的信息资源,通过整合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比如人力资源、电力资源、电力业务资源、电力财务资源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资源信息的集成,可以有助于供电局企业重大决策的智能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供电局智能化决策的发展。

3.2信息化指导思想

(1)综合目前供电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实现供电局信息资源的整合,构建供电局企业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紧密集成,有利于构建“融会贯通、双向集成”的电力企业信息服务应用。只有不断完善供电局企业信息集成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供电局企业在电力生产、电力营销、资源管理三方面的系统集成能力,有利于提高供电局企业的综合决策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供电局电力业务和信息技术的紧密集成,从根本上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加快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满足社会经济的用电需求。为实现供电局赶超国际电力企业综合发展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供电局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2)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架构与设计方面,要力求实现技术支持、数据服务、系统应用三方面架构的整合,实现统一的、标准的架构规范,有利于实现“基于一个系统”的信息集成的发展理念。通过统一的信息集成系统,为实现供电局企业的企业资源、业务应用的无缝对接,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电力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综合信息资源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增强供电局企业在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业务需求和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以供电局企业的业务为基础,在遵循统一的、标准的信息系统集成的前提之上,构建集成电力企业信息资源、业务处理于一体的信息集成系统,实现供电局企业的信息一体化发展目标。

4、供电局信息化发展策略

(1)应该以供电局为工作单位,完善信息化建设机制,通过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全面规划各个信息子系统,通盘考虑信息化规划目标。各部门应该对针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出信息系统的需求,然后经过整体的规划、架构,由信息部门逐步实施。

(2)加大力度建立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整合数据资源,从源头上消除“信息孤岛“弊病,构建电力信息资源、电力业务为主体的数据中心,按照统一的、规范的数据设计标准、统一的数据协议,将不同部门的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成电力业务营销、电力生产调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主体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

(3)完善供电局门户网站,依托数据中心,实现电力企业信息资源和电力运营自动化的无缝集成,满足供电局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有利于供电局实现分析、决策的智能化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结语

通过对当前供电局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用于指导供电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的信息化建设路线,并提出了若干发展策略。通过完善供电局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路线,将有利于供电局改进信息化发展路线,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供电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电力信息化,2009,(02).

[2] 杨红举.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08).

[3] 赵雪霏.浅论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与组织变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5

>> 浅谈物流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策略 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疆铁路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构建对物流行业影响分析 物流行业“物联网”信息化应用的业务研究 浅析苏州市物流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浅谈通信运营商在物流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机遇 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展望 新时期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钢铁企业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 浅议物流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铝行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浅谈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 物流行业SWOT分析 构建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 新百电器 信息化物流平台全景解析 物流信息化: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饶国政,冯志勇,张丽,聂旭飞.基于本体的物流行业知识库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9):2734-2737,2740.

[3]田青,白卫东.物流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0(1):96-98.

[4]曾玉霞.国内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初探[J].学科探索,2007(3):48-49.

[5]赛迪集团.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五大趋势[J].信息与电脑,2008(1):37-38.

[6]林软耘,黄晨,顾建王.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J].产业经济,2013(2):299.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 SaaS模式 中小企业 信息化应用

1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2012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与现状白皮书》专项调研显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阻扰信息化建设因素中,列举了信息化作用认识、业务集成难易程度、信息化专业人员和信息化机制等主要因素。

1.1 观念问题

众多中小企业家认为在现有的管理方式下,中小企业依然蓬勃发展。但熟不知在那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中小企业的“第一捅金”获取相应容易,但决不能将创业者的成功变为企业的经典和定律,不屑于管理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些企业将信息化误认为仅是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艰巨的工程。

1.2 人才问题

目前,在中小企业里很难找到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些领导精通企业管理流程,但对信息技术知之甚少;有些员工精通信息技术,但不懂企业管理流程。而专业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绝大多数只精通IT技术,对企业信息化难以全面把握,造成业务需求和技术之间的沟通壁垒,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1.3 资金问题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显示:我国有74%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而发达国家通常在2%~3%之间。企业信息化系统每年的维护费用普遍占整个系统建设费用的10%-20%。而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融资难等缺陷,以至于许多企业无法负担如此巨大的信息化维护费用,更有甚者因后续资金不足间接导致初期投入的浪费。

1.4 管理问题

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对信息条块分割,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1.5 信息化模式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问题

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截然不同。许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带有很大盲目性,未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究其原因,关键是定位不准,未能将适度信息化作为追求的目标。

1.6 环境问题

虽然国家近几年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还是很薄弱。同时,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部分企业担心商业机密泄露,系统遭到攻击与病毒侵袭,导致数据丢失和破坏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 SaaS模式概述

SaaS是Software as a sew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是21世纪兴起的一种创新型的软件应用模式。它是供应商提供信息化所需网络设施软件及硬件运作平台,并全权负责前后期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只需支付软件租赁费,即可通过Internet享受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

2.1 SaaS服务模式的优势

(1)投资成本低。SaaS不仅减少了或取消了传统的软件授权费用,而且厂商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最终用户的服务器硬件、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升级维护的支出。

(2)按需订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按需订购软件应用服务,SaaS供应商通常是按照客户所租用的软件模块来进行收费的,而且 SaaS的供应商会负责系统的部署、升级和维护。

(3)灵活性强。SaaS模式可以在任何接入Internet的地点和时间使用,并在后续升级、产品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还使用如Web新技术。付费方式也灵活,既可按服务模式,也可按使用时间。使用时可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另外在数据交换接口友好,方便用户导入导出,便于客户衔接SaaS数据于内部系统。

(4)先试后买。SaaS模式使服务提供商与客户间的沟通更加透明化。除了公开公正价格和功能外,还提供了“先试后买”的消费体验。用户通过试用体验功能、感受服务,是否符合自身实际需求,以决定选择哪家服务商,大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实施风险。

2.2 SaaS服务模式的缺陷

(1)适用范围受限。由于SaaS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且数据存储在互联网上,一切都掌握在SaaS服务提供商一方,因此安全性成为企业采用SaaS信息服务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虽然SaaS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加密机制措施,但其实际防范效果还需经过企业的实际检验。

(2)服务效率相对较低。与传统摸下的企业信息系统相比,SaaS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运行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较低。

(3)风险问题潜在。由于SaaS的安全性和服务效率等问题,造成了企业实施SaaS信息服务模式下的风险。企业必须要考虑SaaS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故障或崩溃时,如何采取安全策略及时恢复的问题。

(4)成熟度整体偏低。由于SaaS本身的优势,出现众多的SaaS服务提供商,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现存的SaaS服务成熟度可以用成熟度模型(CMMS)来衡量,一般分为定制级(CMMS1)、可配置级(CMMS2)、高效多用户支持级(CMMS3)和高效多用户支持可扩展级(CMMS4)四个级别。大部分SaaS服务还处于较低级水平(1级或2级),只有部分实力较强的处于较高级水平(3级或4级)。

3 SaaS模式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对策

3.1 发挥SaaS优势,扩大适用范围

采用SaaS信息化服务模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少、业务量少的特点,但并不是中小企业将所有业务统一化为SaaS模式。尤其是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如生产管理)。而对于财务管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相关业务要求,需要采用企业内部系统和SaaS应用系统“双系统”模式,才能很好解决SaaS在中小企业适用范围的问题。

3.2 加强完善安全机制,确保SaaS安全性

由于采用了DES、RSA等数据加密技术和数字认证技术(CA)、安全套接层(SSL)、安全电子交易(SET)等协议,并且SaaS服务商还提供了优良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所以SaaS模式下的系统安全运行和数据安全传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微软公司(Mircrosoft)的SaaS的模型中,采用了先进的Windows通信基础构件技术,集成数据加密、认证、安全技术协议等技术为一体,为SaaS安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当然,安全的实现还需从制度上加强完善,这需要SaaS服务商、客户企业以及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

3.3 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系统服务效率

以“云计算”技术为例,云计算融合了分布式计算、网络计算技术和虚拟化、Web2.0等热点技术,具有超大规模、高可靠性、通用性及高扩展性等显著特点,恰巧符合了SaaS服务模式要求,为SaaS信息化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Michael Cusumano研讨了云计算与SaaS的关系,认为云计算能为SaaS服务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服务平台。A.Caceres提出了云技术的SaaS应用方案如(图1)所示。

3.4 ,制定风险管理对策

信息安全风险始终是SaaS信息化应用不可避免的,企业必须要正确面对。作为客户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又要培训人员具备较强的风险和保密意识,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对策机制,以将风险降低最小。

3.5 加强规范化SaaS产品的开发,提高成熟度

提高SaaS规定S成熟度要通过相关部门制定SaaS服务商准入制度,以及SaaS开发规范和标准,并确定其服务范围及领域,以此改进当前SaaS服务业成熟度较低的缺陷问题。

4 结语

在当今互联网的信息激增的社会,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应用模式必将是大势所趋,SaaS信息化应用模式正是顺应时展要求,当然,SaaS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发展会存在种种问题,但是相比传统信息服务模式的优势特征,必将推动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法律法规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成熟,SaaS模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必将被更多的中小企业接受,必将成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新一代有效信息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马立林,李红.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2).

[2]姜天一.SaaS模式在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3]杜卫星.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困境与SaaS模式应用研究[J].经济视角,2008(12).

[4]孔烨.中小企业基于SaaS模式发展信息化的步骤与策略研究[J].管理信息化,2011(12).

[5]毛华扬.SAAS模式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