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会议归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会议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会议归纳

初中历史会议归纳范文1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8

历史知识涉及历史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多个方面,包含东方、西方多个地域,跨越古代到当代多个时期,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以单元和课为单位进行编排,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专注单元个体的知识内容而忽视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无法形成一个完整而多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混乱、记忆模糊等。因此,教师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图示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那么图示教学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呢?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图示教学法呢?对此笔者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一、图示教学法的内涵

图示教学是指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浓缩的文字和线条等构成板书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它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展现知识的整体性;使用符号代替文字,使课堂表达简洁生动。图示教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条理性,能将比较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使得知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结构图示,能够清晰展示知识的结构框架,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数轴型的图示,能够以时间为发展线索,在时间轴上尽现历史巨变,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方位图示,能通过简单的表述明确地域的相对分布;比较式图表,通过对事物的异同、性质、特点的归纳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避免学习过程中相似知识点的混淆。

二、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理清知识脉络,加强知识联系

记忆就像是一颗有许多分支的树,我们要理顺知识的脉络。如使用如下时间轴图示,能清晰展现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让学生能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之间的时间界线,了解与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时期,抓住关键的历史事件。将历史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表现出来,让复杂繁琐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可以根据图示脉络反复记忆,不断深化与了解知识。同时,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时,可以以西方的历史制作一条时间轴,比较同一时期东西方历史的异同,在知识点上建立相互的联系。这样的图示对比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印象,对历史知识进行一个多维的理解与认识,拓宽思维。

2. 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般情况下历史课本有许多的知识都是使用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哪个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结构图示给学生展示重点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课中,关于《凡尔赛和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有:签订的时间、目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和约的性质等,笔者通过板书的形式,用结构图将其简洁明了地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根据提示在课文中画出重点内容,列出知识提纲并加以记忆。这样将大块的知识分成时间、目的、议题、性质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再对应相应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加强知识联想,加深知识记忆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能够产生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被迫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时,教师可以整合《》《》《》《》等内容,对关于赔款、割地、开通港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示可以清楚展现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各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图片内容,展现历史内涵,通过各种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加强知识联想。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运用图示教学法,通过各种图形、表格、图像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图文并茂。图示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准确高效的记忆,进而在无形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初中历史会议归纳范文2

“导读议”历史教学模式是针对上述弊端提出的,目的是在教师“导”中,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学习方法,明晓历史思维方式,使课堂教学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挥教材“中介”作用的“三维立体”结构,力促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前人经验基础上,我们深掘“导”法,主研“读”法,博采众“议”,重在培养学生素质。

“导”。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思维发展实际,剖析教材“隐性”知识,根据历史科特点,注重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层次,设计“诗歌导读”“目标导读”“史料导读”等,激励学生思维,认真阅读思考。

如,讲述《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一课时,从珲春地理位置出发,引用诗句“鸡啼闻三国、虎啸惊三疆”导问学生,在学生问答基础上,指出“历史上俄罗斯和我国并不接壤,若想了解这段历史,请看本课……”这样,学生思维火花被点燃,投入一种积极的、急于探索新知的准备状态。又如,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时,采用“史料导读”如下:

材料1: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一干二净――

列宁。

问题设计:

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是什么改革?时间在什么时候?

2.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改革?

3.材料1中“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是怎样“一一做到”的?

4.你是怎样理解材料2列宁这段话的?

这些思考性导问由浅入深,便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达到对教材的深化和升华。根据学生差异层次,回答不同层次问题,同时不失良机地展开讨论,将思维过程推向一个高度,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考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读”。培养学生各种阅读习惯,如“精读”“跳读”“粗读”等,尤其是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能,最基本的是认读,即弄清阅读材料含义,这包括了解专有人名、族名、地名的含义(如:查理一世、亚历山大二世的寓意);了解专有历史名词内涵和外延(如战争、战役、战斗等定义);认读句子和语段(搞清段落大意、知识要点、关键等)。在认读基础上,进行解读能力培养,了解历史知识和材料内在意义,把握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阅读时,要帮助学生养成“批注”习惯,针对教材“隐性”知识,在教师导问点拨下,积极思考,发表建议;教师归纳时,在教材上笔记好,这样可使学生加深教材的理解。如,讲解“日本明治维新”影响时,让学生想一想:这次改革有没有改变日本社会性质?大家被问得一愣,进而思考,表达看法,教师对学生回答信息矫正,及时反馈。学生在批注中既锻炼了分析能力,又掌握了学习方法。

“议”。在导读基础上,教师布置思考题,师生讨论,初步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历史感”,使学生明晓,学习历史不是为死记硬背过去的历史,应着眼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加以资鉴。如,学习《第二次》后,针对“俄国扩张”,谈谈认识。学生思考后,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表述,还联系到家乡珲春为什么处于三国交界,答疑解惑在教师指导下有理有据,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也体现了思维创造性。

通过研究,我们感到:若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优化组合课堂教学结构,正如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内各要素只有通过结构才能组成一个整体,合理结构能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功能。“导读议”历史教学模式应形成“导中有读、读中伴学、学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感”的知识信息反馈结构,教学流程如下:

1.导问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2.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知识,参与活动

3.调控教与学,掌握方法

4.取得成效,知识转化

初中历史会议归纳范文3

一、了解历史常识,帮助学生形成时间、空间概念

1.时间就像一把标尺,标志着各种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在教材中经常使用的纪年法主要有:

①公元纪年法。这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譬如“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府”“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技术的”等等,这些时间的表述方式,采用的就是公元纪年。

②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等等。

③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等。

④历史教科书中其他纪年方法也有涉及。如“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便是用具体的朝代表示时间。“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就是用皇帝的庙号、谥号表示时间。

2.初中生刚接触历史学科,以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一下这些时间概念很有必要。譬如: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这种纪年体系开始在欧洲各国被采用。1911年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在中国开始采用公历年、月、日纪年法。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这一年之前的年份被称为公元前××年,这一年之后的被称为公元××年。也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数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公元纪年中,每10年被称为一个“年代”,每100年被称为一个“世纪”。

3.除掌握纪年方法外,还要掌握一些年代的换算与计算。就像公元前公元后历史年代的不同,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分清世纪初、世纪中期、世纪末等几个概念。例如公元前21世纪和公元前15世纪哪个早,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很多同学不懂,教师应结合数学上的正负数来讲,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而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只要记住中间的参数是1911,就容易解决了。

4.认识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我们可能有过“迷路”的生活经历,迷路后怎么办?如果能有一张当地的地图,就可以轻松摆脱困难。学习历史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学生不小心走入“迷宫”的时候,给他们一张地图,就能在“山穷水尽”中“柳暗花明”。

学生“历史地图”的知识十分重要,要学会看历史地图,可以对照黑板上的现代地图与历史地图进行比较与讲述。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大体上是一致的,方向也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历史地图的河流、山脉和今天的标志也差不多,个别地方有所变化,我们要提醒学生多关注历史地图下方的“古今地名对照”,真正看懂历史地图。

二、史地知识结合,帮助学生强化左图右文的历史学习能力

1.加强板书设计,从时间概念入手帮助学生快速形成清晰的时间表。“年代尺”是教师在板书设计中常用的,也便于帮助学生形成时间的概念。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可以利用“年代尺”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清楚记忆年代尺中夏朝、商朝和西周政权的建立时间,对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时空概念。我们还可以按时间顺序归纳同一空间概念的先后变化,或者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不同事件,帮助巩固和理解。比如,指导学生回忆曾经以南京为国都的朝代,通过回忆与南京这一空间概念相关的知识,将历史上的相关时间、朝代串连起来,将时间、空间和事件结合起来。可以以时间为顺序,把历史的各个局部贯穿起来,进而形成对历史发展走向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可以利用历史地图册或者多媒体,根据教材知识自己设计制作动态地图,设计出的地图既能够显示地域位置和方向,又可以展现时间、事件等等。例如,在七年级(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中,介绍到“丝绸之路”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形成空间的概念,知道“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长安(当时的都城),其间经过我国新疆广阔的地区,后来又经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通过图表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重大意义。在讲解“不怕远征难”时,可以将的路线图设计为动态,将前后的情况,按时间顺序一一列举主要事件,在地图上一一展现这些事件及其发生地。如果我们能把地图看成是活的,空间与时间概念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2.加强时空结合,讲“活”空间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路线图。在历史课堂上仅凭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来使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空间的概念并不容易,教师可采用直观的教具——历史地图。历史地图的运用涉及到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材中还有很多空间概念随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如 在学习“长城”这一概念时,可以设计板书为:从“秦长城”到“明长城”。秦长城是秦统一六国后,在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增补修缮而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朝鲜半岛);明长城是明朝初年为抵御北方的瓦剌、鞑靼入侵,在秦汉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城防。通过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对比两个概念,记忆会更深刻,理解也更透彻。比如,讲述“经济重心的南移”,我们应该利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知晓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原先在北方(主要是黄河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后,到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已经移到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方,进而得出结论: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了。

三、开发历史活动课程,不断巩固学生初步形成的时间空间意识

历史是已经消失的过去,要让学生认识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人物和事件,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想象和理解,在想象、理解、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历史,认识历史,不仅知道“历史是什么”“历史在哪里”,而且知道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昨天的历史对今天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