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累;学习

一、高中语文积累的重要性

(一)积累能促进学习态度的培养

不管学习任何学科,学习态度都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通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为何在语文学习上依然感到无所适从,依然提不起兴趣,就是因为没有端正态度,没有科学的积累态度,因而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努力夯实和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态度,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要围绕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展开,对于自己现在获取的和之前获取的知识,要进行充分的梳理和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整合和梳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完善语文知识体系的过程。总之,积累就是为了应用,就是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就是在科学的学习态度中不断感知语文的魅力。

(二)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积累就是一种温习老知识,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也可以说,积累就是不断增值和拓展的过程,要真正的应用积累下的知识,就必须具备基本的过程意识。语文老师通过不断的积累,通过较强的过程意识,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作为高中学生,也要有充分的积累意识,也就是说只有充分的积累,才能促进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才能将语文学习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积累是一种科学的积累、有方法的积累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积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拼音,就开始学习字词,我们儿时背诵《静夜思》的方法可以用在《蜀道难》,与其说是人的境界提高,不如说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能用到实处,这就是积累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积累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一种综合性的模式,也就是说积累用了很多方法,从观察到记忆,从记忆到归纳,从归纳到分析,一步一步的获取,一步一步的沉淀,最终有更多的收获。总之,积累不但是一种兴趣的激发、意志的锻炼,也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应用,在语文的学习中要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就要使用科学的方法。

二、高中语文积累学习

(一)语言的积累

语文本身就是汉语言,在语文积累中语言的积累是重要的,语言包括语言材料和语言应用规律两个方面,我们学习语文的技术就是语言材料,因为语言材料包含着写字和识字,写字和识字是汉语言的基础中的基础。语言应用就是平时的说话和文本的阅读等。平时说话、播音主持和文本阅读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真正的掌握语文和了解语文,实现语文知识的发展,构建高中语文的知识体系,就必须深入的了解这些规律,而掌握语文材料和了解相关的语文规律就要通过不断的积累来实现,也就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将积累贯穿其中,也就是掌握语文教材的内容,背诵优秀的古文诗词,阅读掌握现代文章,同时要在课外大量的学习中外优秀的作品,在高中阶段就要有目的和有步骤的阅读《红楼梦》《古文观止》《史记》《繁星》《朝花夕拾》《家春秋》《子夜》《四世同堂》等各个年代的经典名著,以及《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飘》《三个火》《呼啸山庄》等外国名著,这样就能体会到不同作品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和人文气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的优秀文学,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二)文化的积累

语文就是汉语言,汉语言在经过五千年的沉淀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十三亿中国人,也影响着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可以说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民族血液相连的见证,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范式,因而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积累语文的过程就是积累文化的过程。作为马上要进行高考的我们,已经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语文的效率更是重中之重,因而,要通过不断的积累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文化积累不但包括日常的语文知识,也包括其他的文化常识,因而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事业,不断的将这种积累融化成一种方法和态度,从而将在语文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其他各科中,比如我们在积累过程中学到了《史记》、看到了《三国志》,背诵了《长恨歌》、默写了《离骚》的部分内容,这些本身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史记》从黄帝到汉武帝,中国历史的千年都在这本书中能读到,有利于我们学习历史,也有利于我们学习政治,更有利于我们打开中华文明史的天窗。我们背诵《长恨歌》,让我们也更加明白了安史之乱的缘由,唐朝由盛到衰的本质。总之,积累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综合学习的方法,我们要通过语文的积累实现文化的积累和方法的应用。

(三)写作的积累

语文不但是一门阅读的课程,也是一门写作的课程,当前在高中课堂中,我们将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上了,τ谛醋鳎不但老师们不重视,我们自己也不太注意,因而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要不断积累写作的经验和写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更好地应用汉语言。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动笔,我们要大量的阅读名家名篇,要读各种报刊和杂志,比如《读者》和《青年文摘》,要关心社会热点和人间世相,要在社会热点和人间世相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积累创作的素材,同时要经常练笔,比如每天要有写日记和每周写周记的计划。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的积累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认识到高中语文积累的重要性,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累和写作的积累,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丹丹.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2015(10).

[2]赵兰妹.浅谈高中语文积累学习研究[J].新课程(下),2015(06).

[3]李晓娟.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4]王小明.有效品鉴 深入解读――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三种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5]杨燕.求异是语文课堂创造力挖掘的第一锹[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倡导师生关系和谐发展,语文作文教学的可持续化、生态化日益受到高中语文教师们的青睐。下面,本文将结合实例阐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变成生态教学。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的定义

“生态课堂”是借鉴了社会学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就意味着将学生、教师、素材、写作过程变成作文教学课程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共处、取长补短,使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个整体取得更高的效率,更使高中生们不再害怕写作,转而爱上写作。

发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态课堂,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更是在实现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生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所以在生态课堂上要实现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学为主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对学生的点拨和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和谐相处。要达到这种效果,采用现在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采用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还是要强调学生在高中语文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实现方式

生态课堂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我们的作文生态课堂就是要学生发挥主动性,主动学写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1.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的建立主要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高中生们在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有很大的主动性,而要保证教学效率和生态课堂实践的成功,学生对高中语文作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是必要条件。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踏踏实实好好学,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不是一朝一夕。教师们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们看一看他们感兴趣的书,让他们做一做书评。也可以让他们有意识地记录一些生活中有意思或者对自己有启发的事,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需要事无巨细,然后可以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针对“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个热门话题,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写感悟和点评,并找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那么这些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成了学生的作文素材。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同学们做的书评还是同学们做的积累,老师们都要尽量给予正面的评价,孔子都说“因材施教”,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们不同的想法,只要想法是对的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实践。最好能将这些行为设立一个奖赏机制,让学生们从这些小细节中找到自信、学到东西、学会自觉积累。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换言之,学生积累的东西多了,能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多了。

2.注重互动教学,提高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讲课内容而忽视了和学生的互动,想要改善这种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杜绝这种传统的讲课方式,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才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作文课上,教师大多要给学生们分析一个作文素材应该要怎么去运用。这时,就可以请学生举出自己积累的事例,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选择最切合提议的事例来分析,当然也可以列出条件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些来源于生活的例子。在学生们紧张的讨论中,注意力无时无刻不停留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动脑实践中将理论知识生活化、具象化、生动化,从而明白这些知识是怎么回事,怎么应用,有了理论知识的指导高中生们写作文就容易多了。例如,当教师提出“母爱”这个话题时,就可以让学生们讨论用什么样的素材才能够更好地表现母爱这一主题,而文中“母亲”这一形象要如何去塑造、用什么手法、用什么修辞,等等。

3.注重情感激发,提高写作质量

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与个人感情。文章要以情动人,所以,要提倡高中生“以我手写我心”,即用最真实的笔触写出最真挚、最动人的感情。而这需要积累,在语文作文的课堂上,教师将多年的写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这些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具有自己特色的问题、疑惑或改进方法。在这里,我们让老师与学生平起平坐,这是尊重学生的最基本的表现。只有迈出这一步,老师和学生才能无所畏惧的畅所欲言,进行争论和交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生态关系是以平等和谐、共同进步的交流为基础的,所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三、实现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需要克服的问题

任何新的教育方法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教学也是这样。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的实现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要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觉性,并且要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但现在高中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这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配套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完成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的实现要有学生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的理解、配合与支持。要实现高中语文生态教学的目标,这几方面缺一不可。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也备受关注。但就目前而言,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学术人员投入更多的研究来弥补这些漏洞和缺陷,望本文可以给相关学者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卓亚.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5.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24-01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所谓“有效性”一是指目标有有效性,二是成果的实效性。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即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文本要求,依据学生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教学目的,促使学生掌握文本所要求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并把该知识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

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失效性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部分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2.1 教师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这些特点针对性的进行设计,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设计。当前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不具有可评价性,教学目标不具有层次递进性等。

(2)课堂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上,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大纲要求,没有分析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设计教学内容时往往造成所传授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现有知识体系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入。

(3)学生主体性地位界定问题

高中教学实行课改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大大加强,但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放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听之任之,对学生的学习处处进行鼓励,而忽视了教师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角色。

2.2 学生学习方面

(1)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由于语文学习的长期性和相对枯燥性,在学生课堂学习中,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不注重知识的长期积累,而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能快速取得成果的其他科目上,在考试临近时,进行突击学习。

(2)学习方法问题

部分学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知识的积累方面过于零散,不具有系统化,表现在课堂学习中就是注重课堂学习目标,忽视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和课外知识学习的积累过程。

(3)基础知识差,无耐心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个枯燥而沉重的过程,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在课堂学知识的掌握上难度更大,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不仅要弥补知识的不组,而且要不断掌握新学习的内容,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3.1 优化教学目标

为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明确新课程标准的总体教学目标,即在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此目标实现学生个人发展。

其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单元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目标细化为阶段性目标,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最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设计。由于各地区教材特点的差异性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差异性,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切实分析这些特点,制定符合实际并能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除了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实行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可评价性分析及教学目标的层次递进性设计等。

3.2 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于课堂教学的优化,已经有很多方法的探讨,下面主要探讨两个方面。

(1)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活化课堂教学,创设民主、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些积极互动的情景教学环境,充分利用一些课堂教学资源,如相关背景资料的查询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让学生在轻松的学生环境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中教师要细致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掌握状况,分析阶段性的教学成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制定下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化,不仅仅要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没有枯燥感,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3.3 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

高中教学的总体目标无非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优化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与适当点拨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实现了传统过的以教师“教”为主到以学生“学”为主的重大转变。前面已经分析到,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必须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结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己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学习迷茫时要进行是适当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断升华。

(2)学生知识的延伸

语言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了一种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在学生学习中,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更进一层。教师在个人知识,文化修养风综合素质方面都要远远高于学生,当学生达到一定知识积累时,就要加强学生知识的延伸,加强对其文化内涵的导入。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途径

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和心理基本成熟,正是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高中语文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的作文主要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总体考查。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这样就使得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能受到以往习惯性的影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主要是教师基本侧重点放在对学生写作模式化技巧的训练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教学规律重视不足,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导致学生的思维比较僵化,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还不是足够的重视,一周一般只拿出两个课时进行作文教学训练,一般教师都是第一节课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下一节课进行作文批改,分析和总结学生的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归类,通过对比,让学生吸取其他同学的长处,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不足,用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有效提高。这种作文教学方法从教学理论的层面来说是正确的,让学生在对比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不断地提高学生写作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写作更像是应付作业,批改互动环节学生也只是在被动的听,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和其他学生作文的对比分析不够深入,这样就使得作文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系统的写作训练,不重视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心理也知之甚少,造成了作文教学效果不佳。而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学习方法等原因,面对作文写作的时候常常束手无策,心中的想法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空话连篇,没有一点感情和思想。这就使得作文教学陷入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尴尬境地。

二、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进行联系,增强写作的实用性

高考作文一般都比较经典,也比较有代表性,对学生的考查比较全面,教师结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高考的角度出发,按照一定的写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相应的与高考作文进行联系,可以让学生通过高考作文的研究,明白作文的命题立意,写作思路,主要的观点在哪里,如何构思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让学生在写作中多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构思立意。从写作实用性的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基本的写作功底,比如立意要健康、结构清晰、内容通顺、富有感彩等等,若学生写作的基本功都不扎实,写出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开场的写作技巧,比如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开头点题等等,好的开篇是写作的第一要素,此外,教师也要针对性地对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加强训练,从开篇到结尾,从构思到立意,从结构到细节等等,在学习中和学生一起总结不同文体的开篇、结构等不同之处,让学生能够灵活高效的进行写作。

(二)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为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环境、认知发展等因素的不同,加上学生性格的各异性,这就使得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擅长理科学习,有的擅长作文写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分层教学。对于不喜欢写作也写不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先从简单的开始,引导学生从句子、微作文开始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一些阅读笔记,大量的积累素材,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热爱写作又写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扩写等训练,锻炼学生的构思立意,篇章结构,培养学生语言的优美表达,情感的融入等,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效提高;而对于写作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挑战,对比高考优秀的文章,分析其好在哪里?如何才能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的写作更上一层楼。

(三)学生多阅读,多练习,不断积累素材

大部分学生一到写作的时候就无从下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也不会谋篇布局,有些学生写作文不切合实际,废话连篇,没有一点可读性等。这都是由于学生的写作素材比较匮乏,即使有好的思想,也不能有效的表达出来,学生平时也不进行大量的阅读,不进行写作训练,也不积累素材,导致了写作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多提倡和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多观察文章的结构,衔接以及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篇章,阅读以后要记录和积累文章的优秀之处,分析文章的精妙所在,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在写作的时候要多尝试着去运用,不断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挖掘和发现身边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是离不开学生长期的积累和练习的。总之,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体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共同提高,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积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取得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张迪淼.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现状的一些评价[J].中外企业家,2014(35).

[2]田慧生.深化我国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论坛,2015(02).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程目标 “听、说、读、写”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指导实践下的相辅相成关系。“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理性目标,而“听、说、读、写”则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或具体实践,学生可以从量变逐步达到质变,“听”,可以进行积累、感受、领悟、拓展,可以培养“发现”的敏感性等;“说”,必须调动梳理、整合、体验、思考、应用、发现与创新等;“读”,既是积累、领悟和鉴赏,又是思考、拓展和创新,更是自我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自我塑造;“写”,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综合实践。“听、说、读、写”的日积月累,最后可以逐步实现积累、审美、思考、应用、有所发现和探索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其实就是语言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它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把语文课程简单化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把语文课程机械地理解成“语文课”,把语文课程这个有机整体给分割成几个肢块,只靠“知识”和“能力”概括语文水平,这是不够的。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这就是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即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有利于逐步形成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要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这些语文素养,不仅体现了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而且实现了“课标”提出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新的维度目标。而这两个维度目标不是仅靠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崇鑫,葛大汇主编.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范文6

【关键词】衔接差异性做法

笔者有多年的初高中的语文教学经历,发现不少初高中学生因为语文学习衔接不好而导致兴趣、成绩下滑的现象,其实是没有发现和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特点及规律。因此,我们要先了解初高中语文学习有什么不同特点。

翻开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阅读能力方面,初高中语文学习目标就有以下的不同,如:

初中“文章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高中“文本内容”“文章思想,观点和感情”“语言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质疑”。

其实,仔细比较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中可发现,高中语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深入和提高,因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加上各学段的心理差异,如果忽视这一问题,不注意教学衔接与过渡,学生就会不适应,不习惯,缺乏信心、甚至厌学。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语文教学,反而还可能影响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一、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差异

(1)思维能力:初中生开始有抽象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提高和发展;高中生抽象思维快速发展,能用假设理论进行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创造性,辩证思维迅速发展,思维完整性基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更趋成熟而稳定。

(2)学习动机;初中生主动动机逐步明确,兴趣广泛,但缺乏稳定性;好奇心强。高中生内部动机占优势,长期动机占主导地位;学习动机的主动性较强,动机持久、深刻。

(3)从注意力上比较,高中学生在有意注意上可持续30—45分钟,学生基本养成“开始学习即能集中注意的好习惯”。而初中学生相对来说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些,上课不能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中。

(4)观察力: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的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

(5)记忆力:高中生的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方法,抽象记忆占优势,而初中生以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占主导。

(6)想象力:高中生比初中生来说,有意想象、创造性想象占主要优势,而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更理性化,抽象化,发展日趋成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二、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有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再结合自己曾经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进行了问卷调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未能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书写不够工整,文面不整洁,这种情况甚至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也很普遍。在高考阅卷这么短的时间内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阅卷能力,使作文意思表达无法传达到阅卷老师那里,造成作文明明可以是一类卷而可能成了二类卷。笔者参加过多次的高考阅卷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同行教师也有同样感受。

(2)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复习不及时。语文科目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的“散”,有时候文章时空跳跃比较大,所以语文课堂如果没有时刻紧跟文章的思想感情走,或者听课没记好笔记,过后常常会忘得一干二净。那么可能这一块知识就成了空白,如果考试正好考到这一块知识点,那么学生只好“缴械投降”了。

(3)缺乏积累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意识。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运用能力,它注重的是“水滴石穿”、“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知识积累不足,将直接影响到高三及高考众多题型的解答。而不少高中生平时都不读看语文,考前才要抱着语文书读。所以,比如诗歌鉴赏题,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读都读不懂,更别说赏析了。

(4)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如口袋书、漫画书、肥皂剧、言情小说以及不规范用语(如粗制滥造的电视剧、报刊、书籍)等。这些低俗或者污浊的传媒因为抓住了高中生不够成熟的生理心理,长期影响甚至毒害了他们。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偏差,才会出现“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骑在自行车里笑”,“喜儿为什么不给黄世仁当小老婆呀,她怎么送到眼前的幸福都不要,她是不是脑残了”这样的论断。

(5)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尚待加强。高中语文知识需要在其他科目繁重的学习负担下见缝插针地利用好点滴时间进行有效的语文积累、储备知识,需要对搜集来的知识分门别类,需要养成较强自学能力,还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厚积薄发,但是许多学生常常是一大堆数理化作业等着完成,无暇顾及语文的听说读写。

三、平稳过渡好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做到:初中阶段,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力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书写、朗读、阅读、摘抄、观察、练笔、积累等,扩大知识面。书读得多了,基础打好了,生活观察得更加仔细了,习惯养好了,才会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感悟比别人来得快,来得深刻;高中阶段,则应该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极大兴趣,注重吟咏,背诵,注重积累,勤查工具书,广泛阅读,勤记笔记,注意积累作文好素材,阅读时多思考文章的内涵,写作方法,作者思路。勤练笔,语文是门艺术,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品味、欣赏,推陈出新。学习中把它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表达和应用能力,这样学起语文来,就是一种享受,想学不好都难了。

参考文献

[1] 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资料 .